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全日制)培养方案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全日制)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为你答疑,送资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全日制)培养方案 正文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事业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雷达信号处理及应用、大气探测技术及应用、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及应用、雷电科学与防护技术、气象观测仪器与计量技术、生物电子及医疗器械、智能仪器设计等方向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领域内的相关规范,在领域内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领域方向
1、高速数字信号处理
2、图像处理及应用
3、信号获取技术及应用
4、多源数据融合技术
5、气象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
6、气象观测仪器与计量技术
7、气象探测技术及应用
8、气象卫星遥感
9、雷电科学与防护技术
10、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11、医学仪器与信息处理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根据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实施计划,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版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教学计划表(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特点,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是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校内基地实践和校外企事业单位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事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
导师指导是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校内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事业单位且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学制3年,最长不超过5年。
攻读非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不高于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19学分,非学位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8学分;必修环节7学分。
凡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取非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除完成课程计划中所规定课程外,还须补修至少3门大学本科相应的主干课程。补学主干课程不计入规定学分,但考试成绩计入成绩单。
五、培养思路
(1)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工程意识、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设计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反映电子信息产业和气象行业的主流技术和最新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实践环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注重改革实践教学,强化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数理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掌握电子与通信领域工程设计思想和方法,同时具有较强的文理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意识,以及优秀的工程项目组织与领导能力。
(4)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切实增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5)建立学校、用人单位、行业部门和教学部门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与社会评价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评价。
六、培养标准及实现
(一)培养标准
本领域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现在四个大的方面(即一级标准):①技术基础知识;②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③ 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④在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系统的能力。在每个一级标准下又可细化为二级标准及更细的三级标准。
1. 技术基础知识
1.1 运用基本学科知识能力
1.1.1 数理基础1.1.2 自然科学基础
1.1.3 人文科学素养
1.2 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知识
1.2.1电子技术综合设计1.2.2 信号与信息处理工程知识
1.2.3 实验技能、验证与定性分析
1.3大气探测工程与技术
1.3.1 大气科学与大气物理知识1.3.2 气象探测原理
1.3.3 气象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
1.3.4 气象探测信号与信息处理
1.3.5 遥感技术与应用
1.3.6 气象探测系统设计
1.4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
1.4.1 系统检测技术及方法1.4.2 探测数据质量评估和管理
1.5 技术规范和标准
1.5.1 测量和使用规范1.5.2 国家行业标准
2. 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
2.1 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
2.1.1 问题的认识与系统表述2.1.2 模型的描述与建立
2.1.3 定性和定量分析
2.1.4 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2.1.5 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2.2 掌握工程实践所需的个人能力及态度
2.2.1 建立假设2.2.2 查询相关书刊或者电子文献
2.2.3 实验探索
2.2.4 假设检验和论证
2.2.5 主动性
2.2.6 执着与应变
2.2.7 创新思维
2.2.8 求知欲和终身学习
2.3 掌握工程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
2.3.1 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2.3.2 责任感和责任心
2.3.3 法制意识和观念
3. 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
3.1 团队合作能力
3.1.1 团队意识3.1.2 组建高效团队
3.1.3 团队工作运行
3.1.4 团队成长和演变
3.1.5 领导能力
3.1.6 技术协作
3.2 人际交流能力
3.2.1 交流战略和交流方法3.2.2 写作交流能力
3.2.3 电子和多媒体交流
3.2.4 图表交流
3.2.5 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
3.3 外语交流能力
3.3.1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4. 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的能力
4.1 外部和社会背景环境
4.1.1 工程师的角色和责任4.1.2 工程界的社会影响
4.1.3 历史环境
4.1.4 现实的焦点和价值观
4.2 企业与商业环境
4.2.1 认识企业文化4.2.2 企业战略、规划
4.2.3 成功地在一个团队中工作
4.3 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
4.3.1 设立系统目标和要求4.3.2 定义功能、概念和体系结构
4.3.3 系统目标的实施
4.3.4 项目发展的管理
4.4 设计
4.4.1 设计过程4.4.2 设计过程的方法
4.4.3 设计中对知识的利用
4.4.4 多学科设计
4.5 实施
4.5.1 硬件制造过程4.5.2 软件实现过程
4.5.3 调试、检测和试运行
4.5.4 实施过程的管理
4.6 运行
4.6.1 运行设计和优化4.6.2 培训及操作
4.6.3 系统改进
4.6.4 系统维护
4.6.5 运行管理
(二)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一级标准 | 二级标准 | 三级标准 | 标准细化表述 |
1、技术基础知识 | 1.1 运用基本学科知识能力 | 1.1.1 数理基础 | 具有随机过程及应用、矩阵理论等方面的扎实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应用数理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
1.1.2 自然科学基础 | 具有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物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能综合应用。 | ||
1.1.3 人文科学素养 | 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等。 | ||
1.2 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知识 | 1.2.1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 能提出、描述工程问题,设计电子或控制电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 |
1.2.2 信号与信息处理工程知识 |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算法、信号检测与估计等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扎实理论与基础,具备信号、信息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 | ||
1.2.3 实验技能、验证与定性分析 | 具有信号检测与估计、现代信号处理等电子电路的实验技术,并能使用电子仪器进行数据采集、误差处理和结果分析。 | ||
1.3 大气探测工程与技术 | 1.3.1 大气科学与大气物理知识 | 具有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大气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核心技术。 | |
1.3.2 气象探测原理 | 掌握气象探测原理、气象要素观测方法。熟悉国内外气象探测领域的关键技术。 | ||
1.3.3 气象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 | 掌握气象雷达系统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气象雷达方程所包含的物理意义及气象雷达信号处理流程,能对气象雷达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及管理。 | ||
1.3.4 气象探测信号与信息处理 | 掌握气象探测信号与信息分析、处理、应用的方法,具有气象雷达信号和遥感信息处理的能力 | ||
1.3.5 遥感技术与应用 | 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及其计算模型的建立。 | ||
1.3.6 气象探测系统设计 | 具备气压、温度、湿度等高空气象探测技术研究和探测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实现的能力。 | ||
1.4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 | 1.4.1 系统检测技术及方法 | 掌握系统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 |
1.4.2探测数据质量评估和管理 | 分析与评估探测数据质量以及数据质量控制。掌握各气象要素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及方法。 | ||
1.5 技术规范和标准 | 1.5.1 测量和使用规范 | 操作和测量规范。 | |
1.5.2 国家行业标准 | 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 | ||
2、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 | 2.1 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 | 2.1.1 问题的认识与系统表述 | 掌握大气科学、大气探测、电子线路、信号处理基本专业知识,具备认识系统、评估系统、分析系统、描述系统的能力。 |
2.1.2 模型的描述与建立 | 掌握大气探测、大气物理概念,具备利用数学、物理方法描述系统,建立与大气探测问题相应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计算模型的能力。 | ||
2.1.3 定性和定量分析 | 在对系统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其解析解和数值解,定性分析探测系统功能,定量分析系统误差及偏差。 | ||
2.1.4 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提取不完整和不清晰的信息,分析设计和实施过程存在的可能风险和困难;制定过程成本效益分析、风险分析和风险预案。 | ||
2.1.5 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 综合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结果的偏差原因,形成总结性建议和改善方案。 | ||
2.2 掌握工程实践所需的个人能力及态度 | 2.2.1 建立假设 | 分析影响探测系统的环境因素,识别影响系统的关键因素及其权重,并估计其对系统的影响,具备根据系统要求设定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假设的能力。 | |
2.2.2 查询相关书刊或者电子文献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对主要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提取重点和创新内容以及尚未解决的研究问题,列出参考文献。 | ||
2.2.3 实验探索 | 设计、调试、实现、测量、分析和完善所实践的系统,对比探测数据,探寻相关理论与技术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 ||
2.2.4 假设检验和论证 | 具备根据试验数据提出统计假设以及概率原理对系统进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论证的能力。 | ||
2.2.5 主动性 | 在工程实践中能够主动学习与探索,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 ||
2.2.6 执着与应变 | 能够坚持既定的方案并与时俱进、遇到困难能够采取变通的方法到达既定目标。 | ||
2.2.7 创新思维 | 具备创新精神和思维,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 ||
2.2.8 求知欲和终身学习 | 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 ||
2.3 掌握工程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 | 2.3.1 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 | 掌握进行工程实践所需的职业道德、正直诚信等职业能力。 | |
2.3.2 责任感和责任心 | 具有责任感,能够正视个人并承担责任。 | ||
2.3.3 法制意识和观念 | 除日常法制意识和观念外,还应了解专利法、保密法、合同法等与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 | ||
3、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 | 3.1 团队合作能力 | 3.1.1 团队意识 | 能够组建或积极参与团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互相沟通,各环节合作协调。 |
3.1.2 组建高效团队 | 善于根据任务要求和特点组建团队,为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如系统类工程项目需要有系统设计师,软硬件工程师,工艺工程师以及工程人员等需要有效合作。 | ||
3.1.3 团队工作运行 | 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和交流,团队之间相互帮助,在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时间安排筹等方面都需要团队成员共进,实施有效操作管理。 | ||
3.1.4 团队成长和演变 | 在团队协作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注意团队的成长,积极推进团队进步。 | ||
3.1.5 领导能力 | 具有在团队中领导或支配能力,注重团队凝聚力,显示领导魅力,能有效协调团队中各项任务。 | ||
3.1.6 技术协作 | 明确各个成员的分工,知道各个环节的前后环节,以及相应环节的衔接人员,善于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遇到问题能够分析原因,不推委、乐于帮助其他成员解决问题。 | ||
3.2 人际交流能力 | 3.2.1 交流战略和交流方法 | 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和交流方法,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形之下,采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和交流策略。 | |
3.2.2 写作交流能力 | 撰写个人或小组工作报告,无论是项目阶段性报告还是项目的技术报告,都要思路清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 ||
3.2.3 电子和多媒体交流 | 能以书面、电子形式等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适应无纸化办公,网络会议等新型办公模式,学会纪律自律和良好交流。 | ||
3.2.4 图表交流 | 学会使用专业绘图软件,适应各种形式的图表交流,无论是项目的执行流程图,审核验证流程图,还是专业的设计图纸,结构图纸,数据统计报告,分析报告等。 | ||
3.2.5 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 | 能通过口头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对技术性工作阐述要明确,一针见血,通俗易懂,人际之间注重团队的团结和协作。 | ||
3.3 外语交流能力 | 3.3.1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书面或口头的有效表达及专业外文书刊的阅读能力。 | |
4、在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系统的能力 | 4.1 外部和社会背景环境 | 4.1.1 工程师的角色和责任 | 了解社会规范、工程师的角色与责任,尤其是在属于保密单位的企业,是否是涉密人员,涉密职责,工程项目是否涉密,如何解除涉密,解除的时间限制等等。 |
4.1.2 工程界的社会影响 | 能及时了解大气科学、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和最新动态,了解气象探测领域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变化趋势等。 | ||
4.1.3 历史环境 | 了解行业发展历史,中国在大气科学和大气探测领域的起步、发展和未来计划,全球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和趋势。 | ||
4.1.4 现实的焦点和价值观 | 正确认识工程与社会的关系与相互影响,具备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充分认识当今全球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 ||
4.2 企业与商业环境 | 4.2.1 认识企业文化 | 了解气象行业和企业的文化,气象作为公益性行业的特色和发展特点。认识企业的文化和宗旨对企业员工的方向引领作用。 | |
4.2.2 企业战略、规划 | 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企业的战略规划,从本行业的现状出发,深入学习其意义。 | ||
4.2.3 成功地在一个团队中工作 | 能较快地转换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并顺利工作,明确自己的职务和责任。 | ||
4.3 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 | 4.3.1 设立系统目标和要求 | 根据应用场合设立系统目标,将系统的需求和当前技术融合,要求系统具有自己特色。 | |
4.3.2 定义功能、概念和体系结构 | 按照系统的设计需求或市场需求,制定项目计划,根据行业特色定义系统功能和概念模型,明确系统输入输出和各种约束条件,设计出优化的体系结构。 | ||
4.3.3 系统目标的实施 | 合理调配人力和物力资源,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从研发设计、工艺流程到测试标定,最后检验和验收。 | ||
4.3.4 项目发展的管理 | 根据项目的可行性报告、需求说明书、项目开发和测试计划等,完成项目的模块开发文档,对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合理管理和有效控制,确保项目顺利验收。 | ||
4.4 设计 | 4.4.1 设计过程 | 具备完成电路设计和器件选择的能力。 | |
4.4.2 设计过程的方法 | 具备根据系统及环境要求设计系统的开发流程、确定技术方案、搭建系统框架的能力。 | ||
4.4.3 设计中对知识的利用 | 根据技术实现成本,能够利用电子线路、FPGA、嵌入式等知识实现工程系统设计中的功能。 | ||
4.4.4 多学科设计 | 能够应用气象探测、大气物理、电子线路、信号处理等多学科知识完成复杂系统设计。 | ||
4.5 实施 | 4.5.1 硬件制造过程 | 具备电子线路或系统的实现、调试的能力。 | |
4.5.2 软件实现过程 | 具备使用高级语言完成软件的设计、调试和测试的能力。 | ||
4.5.3 调试、检测和试运行 | 具备复杂系统安装、调试和运行,多系统联调、试运行能力。 | ||
4.5.4 实施过程的管理 | 具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能力。 | ||
4.5 运行 | 4.6.1 运行设计和优化 | 能够对探测系统提出优化要求。 | |
4.6.2 培训及操作 | 可完成探测系统的操作,并进行操作培训。 | ||
4.6.3 系统改进 | 根据探测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 ||
4.6.4 系统维护 | 能够完成探测系统的日常维护。 | ||
4.6.5 运行管理 | 了解探测系统的运行管理规范流程。 |
将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确定课程,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对各项知识、能力要求须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八、工程(专业)实践方案
1、培养目标
以服务电子信息产业与气象行业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为基础,以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服务和维护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为目标。
2、培养模式
采用“2+1”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分阶段进行:
1)在学校进行专业理论的培养
2年(专业理论和科研能力培养):学习专业理论,结合专业领域的科研方向,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企业进行研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1年(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加强实践学习,借助企事业单位的工程项目和研发项目,参与工程项目的策划、工程设计和技术攻关及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和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在实践中确定自己的课题,完成硕士阶段学位论文的工作。
3、培养内容
企事业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学习(综合气象观测方法与规范,共4周)、工程项目实践(简易气象要素采集系统的研制、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实现、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故障排查,共16周)、岗位实习(雷达机务高级岗位实习、气象观测台站维护管理高级岗位实习,共16周)和学位论文(36周)四部分。
4、培养要求(须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方式)
1) 认知学习(综合气象观测方法与规范)
实习考核:撰写实习报告、以小组形式进行10-15分钟专题报告和答辩(内容包括:企业文化、生产流程、业务流程、标准规范)、现场提问。
2)工程项目实践(简易气象要素采集系统的研制、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实现、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故障排查)
实习考核:现场专业技术人员及指导教师对其设计方案、可行性报告、图纸、团队配合与操作技能等进行评判,并要求小组进行专题报告及答辩(设计依据、方案、解决的关键问题等)。
3)岗位实习(雷达机务高级岗位实习、气象观测台站维护管理高级岗位实习)
实习考核:现场专业技术人员及指导教师对其技术路线、可行性报告、经济分析报告、预算计划、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效果、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判,并要求小组进行专题报告及答辩(项目背景及发展趋势介绍、各种方案制定依据及实施计划、个人所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效果等)。
4)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考核:学位论文考核分开题、中检和答辩三个环节,论文评审或答辩未能通过者,半年后方可再次提出答辩申请。
5、实践流程
综合气象观测方法与规范(共4周)、工程项目实践(简易气象要素采集系统的研制、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实现、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故障排查,共16周)、岗位实习(雷达机务高级岗位实习、气象观测台站维护管理高级岗位实习,共16周)和学位论文(36周)四部分。
实习模块 | 所属模块 | 周数 | 所属学期 | 实习主要内容 | 实习单位 |
综合气象观测方法与规范 | 认知实习 | 4 | 1 |
掌握常见大气探测系统、测量标准及定义、常见业务流程和规范。 熟悉自动气象观测站,常见温度、湿度、气压、风、降水、辐射、日照、能见度等要素的测量设备。 |
中国气象局下属省级气象局、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简易气象要素采集系统的研制 | 工程项目实践 | 4 | 2 |
采用性能更优的器件或线路对上述已制作好的某个气象传感器电路进行改进、扩充与完善。 通过ADC实现数字化,引入单片机技术实现该要素的测量、显示与误差订正,实现单气象要素的观测。与观测场的标准仪器对比,绘制误差曲线、给出定量性能指标。 要求实物测试,并提交技术文档和总结报告。 |
天津气象仪器厂、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实现 | 4 | 2 |
扩展上述单气象要素为多气象要素,完成上述要求。 增加异步通信功能,采用基带或调制模式,实现有线或无线数据传输功能。 通过上位计算机完成数据的接收和数值显示。 要求实物测试,并提交技术文档和总结报告。 |
中国气象局下属省级气象局、天津气象仪器厂、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故障排查 | 8 | 3 |
查阅资料,了解现役自动气象站的基本结构、参数要求和工作原理,将上述具有传输功能的多气象要素测试仪改造成简易自动气象站。 该自动站要求至少具有(有效时间间隔的)自记功能、定时自动发送数据的功能,极端条件自动告警功能。 查阅资料,了解数据(资料)质量控制的方法,在上位计算机或下位单片机(可以使用ARM或DSP)端编写一个独立功能的初步质量控制程序,并验证其有效性。 要求实物测试,并提交技术文档和总结报告。 |
中国气象局下属省级气象局、天津气象仪器厂、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雷达机务高级岗位实习 | 岗位实习 | 8 | 4 |
熟练掌握雷达测试仪器参数测量,内容涉及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噪声仪、逻辑分析仪等使用,雷达系统整机性能指标测量;雷达系统参数指标测量,雷达观测实习,熟练掌握雷达系统运行状态分析与故障定位;雷达常见故障的数据测量、问题判断和实际排除训练。 雷达回波分析,实习期间学习研究数据资料质量提高方法(如距离速度去模糊处理等)、天气过程(目标运动)实况与雷达图像对应关系,杂波(非气象回波)的判别,灾害性过程(如台风)的观测等。 |
中国气象局下属省级气象局、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气象观测台站维护管理高级岗位实习 | 8 | 5 | 大气探测仪器安装、测试和维修;协助开发气象探测设备操作、校准和维护程序;对大气探测设备进行评估、对比和校正;保存维修记录和校准记录。 | 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学位论文 | 准备阶段 | 2 | 3 | 确认学位论文题目,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 中国气象下属省级气象局、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天津气象仪器厂、、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4 | 3 | 学习参考文献资料。 | |||
2 | 3 | 撰写“文献综述”。 | |||
2 | 3 | 完成“开题报告”。 | |||
实现阶段 | 4 | 4 | 论文中任务的初步设计。 | ||
4 | 4 | 论文中任务的初步实现。 | |||
8 | 5 | 论文中任务的实现。 | |||
4 | 6 | 进入系统联调。 | |||
2 | 6 | 学位论文修改稿。 | |||
2 | 6 | 学位论文最终定稿,打印。 | |||
答辩阶段 | 2 | 6 | 毕业答辩前ppt文档、演示的准备。 |
工程实践基地主要包括:中国气象下属省级气象局、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天津气象仪器厂、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九、课程体系与培养计划
参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版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教学计划表(电子工程学院)》。
十、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论文形式
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针对不同类型的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工程设计与研究类: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符合规范;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类:能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推导、分析严密完整,实验方法科学,数据可信;能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适用性。
(3)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类: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应有调试、测试乃至应用结果和评价。
(4)工程管理类:应有明确的生产与工程应用背景和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收集与统计的数据充分、可靠;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3、评审与答辩
(1)答辩申请
申请答辩资格: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计划,并修满规定的学分;按时完成论文开题报告、阶段报告,并将报告交所在学院教务部门;导师同意。
申请答辩程序:非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应在答辩前4周提出答辩申请,经学院初审同意后,填写《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审批材料》。
(2)论文评审
论文评审采用盲评方式进行,评审人应由2名在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担任,其中至少有一名来自于校外且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3) 论文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组成:由学院聘请不少于5名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委员会设主席1人,秘书1人(由我校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秘书协助答辩委员会工作。
答辩委员会委员资格:答辩委员会委员应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不得担任本人指导研究生的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中至少有1人来自校外。
(4)论文答辩
答辩前4周,非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寄给评审人。待评阅意见全部返回,且对论文评阅意见无异议时方可组织答辩。
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举行(须保密的除外)。
答辩过程中,非全日制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能正确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以及本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问题。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按相关规定对学位论文予以成绩评定,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表决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当“通过”票数超过三分之二以上时,方可建议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报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添加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报录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真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目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排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保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公众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chengduxinxigongchengdaxue/yanjiushengyuan_253377.html
推荐阅读
-
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点报名公告
航空港校区考点()和龙泉校区考点()考生在网上报名前,请务必认真阅读教育部《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四川省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
日期:09-29 阅读量:2164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根据《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号)文件规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元生。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
日期:08-02 阅读量:21715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收费公示表收费项目计费单位收费标准(元)批准收费的机关及文号备注一、学费硕士研究生学费川发改价格号大气科学元生年同上环境科学与工程元生年同上信息与通信……
日期:08-02 阅读量:23982 -
2021考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拟录取研究生名单公示
根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录取工作办法》等规定,经招生学院组织复试,学校审核,现将我校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招生计划、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若对公示……
日期:05-26 阅读量:23498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的联系方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的联系方式地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信息楼四楼电话:……
日期:04-20 阅读量:28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的介绍
区块链产业学院简介区块链产业学院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依托已有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网络空间安全等优势学科专业……
日期:04-20 阅读量:2179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的联系方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的联系方式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号邮政编码:电话:邮箱……
日期:04-20 阅读量:2173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的介绍
体育部简介体育部既是学校承担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教学单位,又是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常设工作机构。体育部在管理职能上下设有党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龙泉校区教学中心、场馆器材管理……
日期:04-20 阅读量:26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的研究生培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事业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从事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经过课程学习与……
日期:04-20 阅读量:2113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集成技术与系统的研究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元器件系统集成相关的理论与技术,能从事固态电子器件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管理及应用等工作,满足信息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应……
日期:04-20 阅读量:2115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招生专业简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培养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微纳光子学、激光技术及应用、光通信、光电信息处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纳米生物医学传感、新能源材料与……
日期:04-20 阅读量:2125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地址:航空港校区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号邮编:电话:邮箱:……
日期:04-20 阅读量:2175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师资队伍概况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共有教职员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具有副高以……
日期:04-20 阅读量:2114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介绍
学院简介学院前身是成立于年的光电技术系,年更名为光电工程学院。学院着力建设物理电子学、光电子与微电子、光电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示范性大学物理教……
日期:04-20 阅读量:2168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
领域名称计算机技术学习形式非全日制培养单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以服务四川及西部信息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气象行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培养具有健康心……
日期:04-20 阅读量:2102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农业信息化的研究生培
领域名称农业信息化学习形式全日制培养单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目标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相关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主要为农业……
日期:04-20 阅读量:2154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技术(全日制)
领域名称计算机技术学习形式全日制培养单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以服务四川及西部信息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气象行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培养具有健康心智……
日期:04-20 阅读量:277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信息安全的研究生培养
专业名称信息安全学习形式全日制培养单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一、培养目标以服务四川及西部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国家网络安全发展战略为目标,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
日期:04-20 阅读量:285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生培
专业名称物联网技术学习形式全日制培养单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一、培养目标以服务四川及西部信息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气象行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
日期:04-20 阅读量:26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的介绍
信息安全(二级学科)(全日制,招生代码:,年获批)信息安全学科是计算机、电子、通信、数学、物理、生物、法律、管理及教育等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我院在多年的学科发……
日期:04-20 阅读量: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