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介绍

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介绍 正文

东北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23年,具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拥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等七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应用化学专业是东北大学特色专业,是辽宁省本科示范性专业。化学学科拥有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辽宁省重点学科,以及流动分析与装备、液晶功能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两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学科是东北大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的4 个学科之一。
在队伍建设方面,化学学科现有学术水平高、德才兼备、治学严谨、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明确、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的科研学术梯队;形成了有利于中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研究条件和宽松的学术环境,人才储备比较丰富,其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青年博士已成为学术中坚。化学学科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4人),副教授20人,高级工程师9人。张宝砚教授连续两次为院士候选人,并是973(军工)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王建华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宋焱焱教授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共有6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10人。入选东北大学首批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5人(汉卿学者1人、攀登学者1人、英才学者1人、曙光学者2人),占全校1/7。
在人才培养方面,化学学科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和生命线。为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鼓励广大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材建设和授课形式上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在本科生中推进“双轨制”教学模式,在加强培养本专业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的同时,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选择优秀指导教师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学生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5项,多名本科生发表了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本科生近5年就业率达到了92%以上;考研升学率达50%以上。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博士生人均发表SCI收录论文数逐年提高,2015年博士生均发表SCI论文数提升至3.067篇。并在全校在全校率先提出硕士生发表SCI论文的要求。培养的学生1 人获全国百篇提名,获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4人,提名2人,获批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人;提名1 人,获校级优秀博士论文9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9人。有8名博士生获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培养的博士生中获教育部学术新人奖2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化学学科始终坚持推动、引导广大教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出了“创建精品”的科研理念,科学研究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学院科研进款5464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其中1项为经费额330万元的重点项目,2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批发明专利16项,发表SCI论文352篇,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流动注射分析科学奖1项,倡导凝炼研究方向,建立研究团队,教师科研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在学术交流方面,化学学科直积极开展国外学术交流,注重与了了国际知名科研院所、课题组和专家的联合和对外开放,一直保持活跃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驰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如德国马普所、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日本群马大学等,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不断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建立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关系,包括共同研究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创新研究群体/团队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博士后和博士生来校讲学、工作等交流,本校教师到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或访问、讲学及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提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
东北大学

添加东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大学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大学报录比、东北大学考研群、东北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大学排名、东北大学保研、东北大学公众号、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dongbeidaxue/yanjiushengyuan_25406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