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更新时间:2025-03-04 17:18:4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Add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来自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姐特别推荐:

1、查询去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排名、人数,请加学姐微信二维码。
2、找直系学姐做复试、初试辅导,请加学姐微信二维码。
3、看本校调剂专业名额和信息,请微信搜一搜【考研调剂v】小程序,或加学姐查询。
4、想找调剂上岸学姐做调剂指导,请加旁边的学姐微信二维码。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 历年考研国家线
2025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4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4考研国家线
2023考研国家线
2022考研国家线
2021考研国家线
2020考研国家线
考研国家线[2006-2024]
2019考研国家线
2018考研国家线
2017考研国家线
2016考研国家线
2015考研国家线
2014考研国家线
2013考研国家线

考研复试分数线陆续更新中,请参考下列往年复试分数线。

达到《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简称国家分数线)。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
(以下简称学科专业)
A类考生① B类考生② 备 注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哲学[01] 各学科专业 333 47 71 323 44 66 ①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招生单位的考生。
②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③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④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即临床医学[1051]、口腔医学[1052]、中医[1057])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另外,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接受报考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教育部划定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供招生单位参考,同时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
⑤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
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⑥此表中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适用于各考试科目满分合计为500分的考生,各考试科目满分合计为300分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总分按相应比例折算后执行,单科要求不变。
经济学[02] 各学科专业 338 47 71 328 44 66
法学[03] 各学科专业 331 47 71 321 44 66
教育学[04] 体育学[0403]、体育[0452] 313 41 123 303 38 114
教育[0451]、国际中文教育[0453]、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设置的专业学位类别
350 51 77 340 48 72
其他学科专业 350 51 153 340 48 144
文学[05] 各学科专业 365 55 83 355 52 78
历史学[06] 各学科专业 345 49 147 335 46 138
理学[07] 各学科专业 288 41 62 278 38 57
工学[08] 工学照顾专业③ 260 35 53 250 32 48
其他学科专业 273 37 56 263 34 51
农学[09] 各学科专业 251 33 50 241 30 45
医学[10]④ 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中医[1057] 303 42 126 293 39 117
其他学科专业 304 42 126 294 39 117
军事学[11] 各学科专业 260 35 53 250 32 48
管理学[12] 工商管理[1251]、旅游管理[1254]、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设置的专业学位类别
162 39 78 152 34 68
公共管理[1252] 173 43 86 163 38 76
会计[1253]、审计[1257] 201 52 104 191 47 94
图书情报[1255] 198 51 102 188 46 92
工程管理[1256] 176 43 86 166 38 76
其他学科专业 347 49 74 337 46 69
艺术学[13] 各学科专业 362 40 60 352 37 56
交叉学科[14] 各学科专业 275 39 59 265 36 54
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⑤⑥ 251 30 45 251 30 45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51分⑥。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见下表。
学科专业 考生初试要求
工学照顾专业 总分不低于240,外国语不低于30,业务课不低于45。
工学其他学科专业 总分不低于253,政治理论、外国语不低于32,业务课不低于48。
非工学学科专业(工商管理学、旅游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应国家分数线
工程管理[125601] 总分不低于163,外国语不低于36,管理类综合能力不低于85。
合格生源充足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不进行破格复试。
达到《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简称国家分数线)。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
(以下简称学科专业)
A类考生① B类考生② 备 注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哲学[01] 各学科专业 333 47 71 323 44 66 ①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招生单位的考生。
②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③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④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即临床医学[1051]、口腔医学[1052]、中医[1057])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由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另外,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接受报考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教育部划定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供招生单位参考,同时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
⑤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
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⑥此表中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适用于各考试科目满分合计为500分的考生,各考试科目满分合计为300分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总分按相应比例折算后执行,单科要求不变。
经济学[02] 各学科专业 338 47 71 328 44 66
法学[03] 各学科专业 331 47 71 321 44 66
教育学[04] 体育学[0403]、体育[0452] 313 41 123 303 38 114
教育[0451]、国际中文教育[0453]、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设置的专业学位类别
350 51 77 340 48 72
其他学科专业 350 51 153 340 48 144
文学[05] 各学科专业 365 55 83 355 52 78
历史学[06] 各学科专业 345 49 147 335 46 138
理学[07] 各学科专业 288 41 62 278 38 57
工学[08] 工学照顾专业③ 260 35 53 250 32 48
其他学科专业 273 37 56 263 34 51
农学[09] 各学科专业 251 33 50 241 30 45
医学[10]④ 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中医[1057] 303 42 126 293 39 117
其他学科专业 304 42 126 294 39 117
军事学[11] 各学科专业 260 35 53 250 32 48
管理学[12] 工商管理[1251]、旅游管理[1254]、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自主设置的专业学位类别
162 39 78 152 34 68
公共管理[1252] 173 43 86 163 38 76
会计[1253]、审计[1257] 201 52 104 191 47 94
图书情报[1255] 198 51 102 188 46 92
工程管理[1256] 176 43 86 166 38 76
其他学科专业 347 49 74 337 46 69
艺术学[13] 各学科专业 362 40 60 352 37 56
交叉学科[14] 各学科专业 275 39 59 265 36 54
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⑤⑥ 251 30 45 251 30 45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51分⑥。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见下表。
学科专业 考生初试要求
工学照顾专业 总分不低于240,外国语不低于30,业务课不低于45。
工学其他学科专业 总分不低于253,政治理论、外国语不低于32,业务课不低于48。
非工学学科专业(工商管理学、旅游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应国家分数线
工程管理[125601] 总分不低于163,外国语不低于36,管理类综合能力不低于85。
合格生源充足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不进行破格复试。
学科门类(专业学位、专业)名称 考生初试成绩要求
工学 [08]、交通运输[0861]、电子信息[0854]、机械[0855]、资源与环境[0857]、能源动力[0858] 总分不低于253,政治理论、外国语不低于35,业务课不低于50。
管理学[12] 总分不低于320,政治理论、外国语不低于43,业务课不低于65。
艺术学[13] 总分不低于362,政治理论、外国语不低于40,业务课不低于60。
理学[07] 总分不低于259,政治理论、外国语不低于35,业务课不低于50。
法学[03] 总分不低于326,政治理论、外国语不低于45,业务课不低于68。
力学[080100]、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0] 总分不低于240,外国语不低于31,业务课不低于47。
工程管理[125601] 总分不低于163,外国语不低于44,管理类综合能力不低于88。
物流工程与管理[125604] 总分不低于178,外国语不低于44,管理类综合能力不低于88。
旅游管理[125400] 总分不低于152,外国语不低于41,管理类综合能力不低于82。

复试工作是研究生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选拔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做好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根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等文件及相关会议精神,统筹考虑本地疫情防控形势,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1.确保安全性。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2.确保公平性。严格复试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3.确保科学性。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生源质量。
二、组织实施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
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监督梳理排查复试风险隐患,建立快速响应处置机制,统筹开展复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研究生院负责具体落实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工作部署,负责对学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进行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
(二)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硕士复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三)各二级学院成立本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领导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负责制订本单位复试工作实施细则,遴选并培训本单位参与复试工作人员,具体组织开展复试工作。
(四)各二级学院可按招生学科(类别)、专业(领域)设立若干复试小组,在本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对考生实施复试考核。复试小组由不少于5名教师组成,组长应由相关学科或学术带头人担任,另须配备至少1名助理。
三、复试形式和时间
根据教育部、省招考委文件要求和属地疫情防控需要,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确定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依托“钉钉”复试系统进行,并选用“腾讯会议”作为远程复试的应急备用系统。复试前做好系统使用培训、模拟演练和相关兜底保障工作。
一志愿复试时间为3月下旬开始,并根据教育部后续工作安排确定调剂考生复试开始时间。
四、复试主要内容
(一)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二)专业测试。是对本学科(交叉学科的考生还包括对跨学科)的专业基本知识或实践(实验)能力的考核。满分100分。
(三)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满分50分。
(四)综合面试。主要包括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思想品德和心理测试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并要求提交备案所有证明材料。满分150分。
(五)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涵盖本学科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考试,满分均为100分,不计入复试总成绩。试题内容应加强对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和实践技能的考查,试题难易程度应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加试内容不得与初试及专业课复试内容相同,加试时间统一安排在学院复试前,任一门课不及格(低于60分)不再进入学院复试程序。
(六)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满分60分,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五、进入复试的条件
1.达到《2022年全国硕士研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国家分数线)的一志愿考生。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对应总分降20分,单科不降分。
2.符合国家规定的调剂要求和我校相关专业调剂要求的调剂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确认我校复试通知后方可参加复试。
3.合格生源充足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不进行破格复试。
六、复试工作要求
(一)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
各二级学院依照国家分数线划定复试基本分数线。合格生源不足招生计划120%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所有满足本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生源较好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可在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复试基本分数线,进行差额复试,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不高于150%。
(二)科学设计复试内容
各二级学院要根据远程复试方式特点结合本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复试内容和评分标准,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多元化能力型试题,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建立复试题库,保证试题内容准确,难度平行,数量充足,复试试题不得重复使用,确保复试公平公正。复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三)准确执行调剂政策
1.二级学院要在满足《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考生调剂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本学院明确接收调剂考生的条件和遴选规则等具体要求。不得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或考生所在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一志愿报考单位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条件,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
2.同一批次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按照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复试。相近初试科目是否分类排序需在各二级学院复试工作实施细则中明确。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序,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单独排序。
3.调剂网开通前要公布调剂公告,每批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低于12个小时,要为不符合调剂要求或未能进入复试的考生及时主动解锁。
(四)严格审查和过程监管
1.在复试前审查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材料。在国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应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定证书。网报中学历(学籍)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审查未通过者,不予复试。所有复试考生需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
2.严格审核特殊计划和加分政策考生的相关证明材料,并与研招网后台数据进行比对确认。
3.采取“一平台、两识别、三随机、四比对”等方式加强考生身份审核和复试过程监管,严防作弊。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以及必要的专业课笔试。不合格的,取消学籍。
(五)按时准确上报数据
各二级学院需按时通过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准确上报一志愿复试名单、调剂复试名单、复试成绩、拟录取名单等数据。研究生院审核无误后上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拟录取名单公示10个工作日。
七、复试成绩
1.专业测试成绩、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相加,即为考生的复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满分为300分(工程管理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复试总成绩为360分,按照50%比例折算计入总成绩)。凡综合面试成绩低于100分或复试总成绩低于180分或考试科目有缺考,即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2.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
3.复试结果以招生系统、电话、网络通信软件的方式通知到考生本人。
八、拟录取
1.一志愿考生首批复试,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如有缺额,从调剂考生中按批次择优进行录取。
2.录取排名按照总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序,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单独排序。
3.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4.需要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须提交保留入学资格申请并办理审批手续。
5.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其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
6.考生体检工作在新生开学报到后统一由学校校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7.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8.以下几种情况不得录取:
(1)没有按时参加复试者,按自动弃权处理,不得录取。
(2)思想政治素质品德考核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学籍学历认证结果与报名信息不统一导致不能录取由考生个人负责。
(4)未按我校规定进行学籍学历认证导致不能录取由考生个人负责。
九、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1.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并完善对复试工作过程的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实行复试全程监控,对复试过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相关复试记录存档一年以上。
3.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研究生院会同监察部门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
4.实行复议制度。研究生院保证各方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受理投诉和申诉时限为3天。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复试小组进行复议。
十、宣传和咨询
1.主要通过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和研招网发布研究生招生工作相关通知,并会通过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官网和官方微信、研究生院官方微信进行宣传。
2.我校在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研究生院和各二级学院的咨询方式并及时答复考生咨询,同时建立考生群确保考生及时收到相关信息。
3.我校切实保障信息公开制度,复试基本分数线、一志愿复试名单、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复试流程、调剂公告、复试结果等信息均及时公布。
十一、其他
1.严格执行回避制度,严格遵守教育部和省主管部门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各项规定,不得有任何泄露试题和故意提高或压低考分的行为。对有违反规定行为的单位和当事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2.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属地防控要求及学校疫情防控方案执行。
3.涉密工作遵照保密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4.本办法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5.监察室电话:024-8972397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招生简章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联系方式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复试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成绩查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专业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导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专业排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参考书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经验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报录比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问题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真题

添加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报录比、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群、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姐微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真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专业目录、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排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保研、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公众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