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介绍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为你答疑,送资源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介绍 正文
能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吉林大学顺应时代要求、急国家之所需,在原有环境与资源学院基础上,增加新能源学科、培养新能源领域急需人才、加强新能源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2018年6月28日成立了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是吉林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学院之一。原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在2000年吉林大学合校之时,经过学科专业的整合调整,由原长春科技大学的水文地质、环境工程专业与原吉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合并组建的。学科体系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现有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筹建)、新能源材料(筹建)5个系,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研究院、地下能源与废物处置研究所挂靠本院。依托学院建有石油化工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及“地下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修复”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院现有吉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和6个研究所,还有环境化学、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水处理、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微生物、水岩作用等40多个专业实验室。
学院与地学部兄弟学院共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独立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水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和水利工程均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具体包括:
l 本科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筹备);
l 硕士点:水文学与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地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筹备);
l 博士点:水文学与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地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筹备)。
师资团队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汇聚了大量享有良好国际声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优秀教师。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业教师77人,教授37人,副教授31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人,“长白山学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4人。6人次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次被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约97%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5%的教师具有长期出国留学(进修)经历。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将积极引进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领域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优秀博士和博士后毕业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培养。
科学研究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拥有“地下新能源、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深度融合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多年来,在地热能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与管理、水生态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地下水土污染防治和修复、地质环境负效应防治、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地质储存、环境化学、污染场地(包括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控制与修复、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环境评价及规划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科研优势和特色。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0余项,到款科研经费近1.8亿元,承担的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项目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及青年基金项目等51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子课题5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6项;农业部公益性项目1项;环保部公益性项目课题5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8项;吉林省科技厅划项目39项;吉林省发改委科技项目7项;吉林省环保厅项目9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8项。
近五年来,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其中SCI论文441篇,EI论文148篇;获得发明专利54项;许天福教授发表论文被他人引用5000多次,连续入选2014-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人才培养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已建立起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在校本科生926人,硕士研究生371人,博士研究生145人。浓郁向上的学术氛围,求实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014-2017年本科毕业生中有13.77%获得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资格,51%考取硕士研究生,部分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5%的同学赴海外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录取学校包括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匹兹堡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
学院建立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习及科技创新实践。面向本科生开设了43门实验课程、237个实验项目。52%的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多项研究结果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或发表了研究论文;许多学生因此被保送攻读硕士学位;17%的本科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
近五年来,学院40%的硕士研究生和100%的博士研究生获得基本奖学金,45.7%的研究生获得学术业绩奖学金,有33名研究生获得“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208名研究生在“精英杯”学术成果大赛中获奖,22名研究生获得研究生院社会实践计划资助,3名学生获得全国水利工程专业学位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2名研究生获得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称号,5名博士生获得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名硕士生获得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服务社会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重视社会服务责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重要取向,开展科学研究,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号召,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利用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建设服务型科研平台,不断加强社会服务功能。
依托学院建设的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地下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修复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石油化工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平台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实行开放运行管理政策,建设了“吉林大学重点实验室网页”和“吉林大学重点实验室仪器开放平台”,面向全校和社会服务,仅2017年全年仪器设备有效机数时约为1.6万小时,测试样品数约为10万个。有效解决当前地下水资源与水土环境前沿领域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地下水土环境污染形成、控制与修复,地下新能源开发过程中渗流与环境问题等,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院积极与其他科研院所、大中企业开展合作共建,精准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面向市场,加大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与国家地调局、中化地质矿山研究院、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新奥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产学研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吉林省国土厅、吉林省地调局、吉林省地震局、吉林省能源局等多家政府部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服务能源、环境、石化、医药、食品等多个社会领域。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学术合作和交流。学院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新加波等9个国家的20余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和合作关系,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研究与人员交流。依托学院建设“地下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修复”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与兄弟学院共建“工程仿生技术与高端装备”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近五年,邀请国际知名新能源与环境领域专家100人次,为校内师生授课、讲座100余场。学院还积极开展留学生招生和培养工作,扩大学院国际影响力。近五年来,学院有260余名研究生分别获得吉林大学研究生赴国(境)外、国内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计划资助,有20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
近年来主办5次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包括: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国际学术研讨会、干热岩资源勘查和增强型地热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有志于新能源与环境事业的青年学子开阔了学术视野,提供了前沿科学思维交流平台。
发展思路
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的建设将与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着眼双一流建设目标,汇聚一流的师资队伍,构建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领域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与科技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形成一流的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将与体制机制改革紧密结合,放管服改革一步到位,形成能够充分释放学院发展活力一流管理体制机制。
通过知识体系的创新,引领人才培养的方向,推进新能源与环境理论成果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创新,打造新兴交叉学科高地,学院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社会和行业发展,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能源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结合新能源、环境和水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坚持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内涵高质量发展,在学科建设中追求卓越,遵循创新、开放、务实和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以培养新能源、水资源、环境和清洁发展领域的复合型拔尖人才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成为优秀人才辈出、研究创新能力强、学术氛围好、师生满意、学校认可、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一流学院。
吉林大学
添加吉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吉林大学考研分数线、吉林大学报录比、吉林大学考研群、吉林大学学姐微信、吉林大学考研真题、吉林大学专业目录、吉林大学排名、吉林大学保研、吉林大学公众号、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吉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jilindaxue/yanjiushengyuan_332545.html
推荐阅读
-
吉林大学2021硕士研究生开学通知
亲爱的级研究生同学:欢迎来到吉林大学继续深造为使你能顺利办理入学手续,现将报到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请持新生入学报到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有效身份证原件于年月、日来校报到……
日期:09-08 阅读量:21855 -
吉林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
报名费、学费和银行账号报名费:人民币元学费:学科专业授课语言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人文社科中文人民币元年年学制人民币元年年学制理工农科人民币元年年学制人民币元……
日期:07-26 阅读量:24655 -
吉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吉林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年,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工程审批,年被列入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年……
日期:07-26 阅读量:2743 -
2021考研吉林大学拟录取名研究生单公示
吉林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结束,根据教育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及吉林大学相关规定,经学院(中心、所)考核合格,现将我校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期为年月日至年月……
日期:05-24 阅读量:24395 -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介绍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是吉林大学所属,以加拿大、美国高等院校为合作伙伴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等教育机构。为吉林大学所属的个学院之一。教育部批准的中加美合作办学本科高校。在国家……
日期:06-09 阅读量:24092 -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专业设置
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动画系;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系;人力资源管理系;会计系;财务管理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系;微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自动化……
日期:06-09 阅读量:23292 -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介绍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是吉林大学在珠江三角洲设立的战略窗口。年月日吉林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订《珠海市人民政府吉林大学合作建设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占地亩,现……
日期:06-09 阅读量:24822 -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介绍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是新吉林大学成立后组建的一所新学院,由原吉林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原长春科技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合并组成。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等技……
日期:06-09 阅读量:23433 -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介绍
为了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年月日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旨在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日期:06-09 阅读量:2578 -
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专业介绍
动物科学专业学科门类农学专业简介动物科学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消化代谢等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以满足人们……
日期:06-09 阅读量:21627 -
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动物)介绍
生物技术(动物)()学科门类理学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
日期:06-09 阅读量:22941 -
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介绍
动物科学实验动物学科门类农学专业简介本专业重点研究实验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动物实验技术,实验动物模型制备等方向,培育实验动物新品种品……
日期:06-09 阅读量:21026 -
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介绍
动物科学学科门类农学专业简介动物科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消化代谢等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
日期:06-09 阅读量:21787 -
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师资介绍
学院师资力量强,专任教师博士学历比例,高级职称比例,海外留学经历比例。拥有国家外专高端人才、唐敖庆特聘讲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教育部新世纪……
日期:06-09 阅读量:24420 -
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吉林省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工程
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科学学院)现有的级动物繁育实验室,的功能实验室,包括模式动物研究室、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研究室,研究室和动物解剖实验室、手术室、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室以及……
日期:06-09 阅读量:22724 -
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介绍
动物科学学院与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署办公。现有畜牧学、生物学两个一级博士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长春国家实验动物中心,动物科技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公主岭国家肉……
日期:06-09 阅读量:21267 -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实验中心介绍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实验中心的建立对进一步优化我校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率,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强化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发展,均具……
日期:06-09 阅读量:23094 -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绍
农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具备开展与农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
日期:06-09 阅读量:23551 -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绍
园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较宽厚的园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扎实而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在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园林绿化及其它……
日期:06-09 阅读量:22561 -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介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
日期:06-09 阅读量:2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