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19-01-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正文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介绍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坐落在江南历史文化古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腹地——江苏常州。学校南邻京杭大运河,北依中吴大道,占地近1500亩,校舍面积40多万平方米。学校创建于1984年,是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教、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高校。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11年,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
  建校28年来,学校始终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坚持“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按照“做精做优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大做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思路,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能型”职教师资。学校目前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品牌、重点专业14个,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高校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8个,省级精品(优秀)课程8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多年来,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学生在全国及省级各类科技竞赛中累计获奖500多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200人,其中专任教师8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者4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0多人,有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37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和“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8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有60多人次获批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和“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学校聘请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5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全职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多名,同时有50多名教师在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常州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博、硕士生导师。学校还先后与省内外及挪威、德国、英国等国家的有关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开设60多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涵盖八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7000人,研究生近50人。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30多万册,中外文现刊1500多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39万多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5万种,各类数据库近30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1.5亿元。建有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教育学、艺术学和统计学等5个省重点培育(建设)的一级学科、省工程中心1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常州市高技术重点实验室3个。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发集团、今创集团等180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全面合作,与企业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30家,其中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0多项,承担横向科研课题近300项,累计科研经费近亿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国际检索收录700多篇,在CSSC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近200篇,出版各类著作、教材300多部。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专业领域介绍
  (一)机械工程领域
     本专业领域面向现代装备制造业对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培养适应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相关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能够从事本专业领域中的装备设计研发、工艺优化、运行调控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勤于实践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本专业领域共设4个培养方向:
     ①先进(再)制造技术与装备
     ②专用装备设计与制造
     ③高端装备调控与维护
     ④车辆智能控制与检测
  (二)环境工程领域
      本专业领域主要面向资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再生有色金属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发展,掌握资源循环、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环境工程专业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具备从事资源循环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科研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领域共设5个培养方向:
     ①电子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
     ②有色金属资源再生利用
     ③再生稀贵金属深加工及其应用
     ④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⑤二噁英分析检测与治理
   
  三、招生专业、人数
  招生类别:工程硕士
  招生领域:机械工程、环境工程
  学    制:全日制,2.5-3年
  招生人数:每个领域30名,共计60名(各专业领域录取时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规模数和生源情况作相应调整)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任务及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将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四、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
  2012年9月28日-29日,应届本科生预报名。
  2012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2.报名信息确认:
  2012年11月10日-14日,考生(含推免生)携带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是否打印确认清单,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决定)。经考生本人确认的报名信息此后一律不作修改。
  3.未尽事宜详见报考点通知。
   
  六、考试安排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2013年1月5日-6日
  3.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各150分。
  4.复试:我校根据国家录取政策、招生规模以及考生初试成绩、学习经历、科研情况、身体状况等综合情况确定参加复试名单。复试内容:英语听力考试、专业课(技能)考试、综合素质面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在复试中进行,加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七、录取工作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八、相关政策
  除委托培养的研究生外,其他研究生享受以下政策:
  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上线录取的考生全部享受公费待遇。
  2.为鼓励学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学校设立“新生奖学金”,初试总成绩高于国家复试分数线20分及以上,一次性奖励8000元;高于10分及以上,一次性奖励5000元;高于5分及以上,一次性奖励3000元。
  3.我校研究生普通奖学金标准为每月800元(授奖面100%),同时享受相关的奖、助学金等奖励政策,最高金额为5000元/生/学年。
  4.研究生可承担助研、助教、助管等工作,并获得相应津贴。
   
  九、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1463 
  邮政编码:213001 
  单位地址:江苏省常州市中吴大道1801号
  学校主页:http://www.jstu.edu.cn
  联系部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处
  研究生处:http://yjsc.jstu.edu.cn
  Email:yjsc@jstu.edu.cn
  研究生处:吉老师 0519-86953193  15861888655
   郭老师 0519-86953092  13961123698
  机械工程:朱老师 0519-86953204   15961108136
  环境工程:张老师 0519-86953264   13584379902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 
 

江苏理工学院

添加江苏理工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江苏理工学院考研分数线、江苏理工学院报录比、江苏理工学院考研群、江苏理工学院学姐微信、江苏理工学院考研真题、江苏理工学院专业目录、江苏理工学院排名、江苏理工学院保研、江苏理工学院公众号、江苏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苏理工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江苏理工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jslgxy/zsjz_18054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