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考研网

北京建筑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文法学院

理学院







2021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是广大考研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招生专业目录包含了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学习方式等具体信息,以下是考研派为大家整理的2021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cdn.download.chinakaoyan.com/wwwfile/2020/20200928095618.pdf
    一、学校概况
    北京建筑大学源于1907年清政府成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学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博士人才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5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协议,学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5月,学校“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8年5月,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筑学、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5月,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获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北京建筑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
    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西城校区占地12.3万平方米,大兴校区占地50.1万平方米;校
    舍建筑总面积48.8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正按照“大兴校区建成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西城校区建成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科技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的“两高”布局目标加快推进两校区建设。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52.9万册、电子图书185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52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高校。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另设有
    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
    ——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自动化。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科设置以工学为主,兼有管理学、理学和艺术学。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有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
    点10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北京市
    重点建设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我校全部工学学科参加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并获档次评价,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2个学科评估结果为B。
    学校名师荟萃、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060人,其中专任教师644名。专任教
    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425人,
    教授140人,博士生导师46人。拥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
    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优秀教师2
    人,北京学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北
    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获得者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教
    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
    人,北京市“高创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5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工
    程人才北京市级人选8人,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者9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青年
    教学名师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
    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管理创新团队等各类省部级团队32个。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近3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9项,其中一等奖13项。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
    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12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另有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市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精英良才。各类在校生1084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713人,硕士研
    究生2178人,博士研究生56人,成人教育学生766人,国际学生132人,已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从全日制到国际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育体系。
    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60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琦玮、高士国、杨伯钢,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
    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兴校,近年来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共13项,2010、2011、2012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近5年,新增各类科技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90余项;科技服务经费连年超过2亿元。学校建设
    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大学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所高校之一。
    学校面向国际,办学形式多样。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提质、转型、升级”的工作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内涵建设,以首善标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上层次、上水平,向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进。
    二、学科专业介绍
    (一)学术型研究生(以学科代码为序)
    1.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承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资源,本着“培养人才、服务首都、面向城市”的发展思路,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为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学科建设重点,以城市发展理论与建筑文化为研究特色,在研究平台、科研团队、项目申报、成果积累等方面,凝聚方向,加强建设。目前,具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等省部级科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与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形成了以建筑伦理、城市空间文化为核心的科研团队,以承担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项目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课题项目为研究载体,形成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领域和科研成果,为北京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本一级招生学科2021年共设置3个招生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旨在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该研究方向的培养任务是,引导研究生从整体性上认识、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该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进程、成果、趋势为研究对象,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该研究方向的培养任务是,引导研究生从历史与理论相结合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进行学习和研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3)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合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律,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服务。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培养任务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比较研究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着力探索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新理念、新内容、新途径、新载体,促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2.数学(0701)
    本学科密切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注重将数学理论与城乡规划学、环境
    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重点学科中的问题相结合,开展相关数学学科的系统化建设,研究范围涉及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形成了传染病传播数学模型与控制、动力系统及其在生态科学中的应用、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工程应用、复杂数据统计分析等稳定的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2010年获批数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14年通过数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的专项评估。2016年获批“建筑结构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9年获批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分布合理,勇于创新开拓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40人,
    其中“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教授3人,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兼
    职研究员2人,兼职副研究员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学科带头人担任相关学会的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并担任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2011年获批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非线性动力系统建模与分析”。
    本学科将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重大科研成果。2008年,“冲击爆炸作用下重要目标毁伤效应及防护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地区退化森林植被生态恢复(CRRM)的模式理论与三北技术”于2009年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010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环境演变与种群演化的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不同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变和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及其传染病时空演化动力学理论及方法”先后于2008年和2014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近5年来,本学科教师主持和参加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其
    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在《JournalofAlgebra》、《JournalofDynamicsandDifferentialEquation》、《NonlinearDynamics》、《JournalofChemicalSciences》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0余篇论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在China-Japan-KoreaColloquiumonMathematicalBiology、14thInternationalHeatTransferConference、8thEuropeanConferenceonMathematicalandTheoreticalBiology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10余次;承办“第六届生物数学国际会议”、“第二届京津冀数学与统计学研讨会暨研究生学术论坛”等。
    本学科设置2个招生专业:(1)应用数学;(2)运筹学与控制论。
    本学科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较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对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与动向有一定了解;注重将数学理论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相结合,具备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针对实际问题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
    3.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
    本学科设置于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2003年成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得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与市政工程学科密切配合、协同发展。
    本学科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本学科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价值4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可用于开展水环境、大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流体、化学、计算模拟等实验研究。拥有“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电子废物资源化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北京市可持续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基地,为科学研究创造
    了良好的研究平台。
    近5年,本学科共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
    理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课题40余项,教育部科技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人文社
    科基金等省部级课题40余项,完成科研经费43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0部,
    申请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
    作为国家和北京市优先发展的交叉学科领域,本学科瞄准北京市和全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尤其是针对北京和其它城市近年来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和生态方面面临的众多而突出的复杂问题,以自主创新、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指引,支撑学科建设和发展,在多年科研积累的基础上,围绕节能减排、海绵城市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综合治理与城市环境改善、资源综合利用等城乡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技与实际应用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开展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本学科设置2个招生专业:(1)环境科学;(2)环境工程。
    本学科特别重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同首都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紧密相连,与许多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有多方面的实践教学与科研基地。本学科特别注重国际学术交流,与荷兰、德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专
    家学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关系,经常参加并协办重点领域的国际与地区学术会议,及时掌握国际上的前沿领域和最新发展,科研工作及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有力地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4.机械工程(0802)
    本学科设置于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本学科始于1907年京师初等工业学堂金工科,是学校最早
    设立的4个本科专业之一,是首都唯一以城市建设智能装备和城市轨道车辆为特色的学科。该学科领域主要围绕城市建设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复杂机电系统服役性能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应急救援及再造智能化装备理论与技术4个特色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形成了一批对行业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和教学条件,拥有先进而齐全的试验与检测设备,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和“建设机械与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本学科(领域)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本学科现有专任教
    师44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5人,国家QR1人,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2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长城学者2人,其他省部级人才7人,36人具有博士学位。聘请32名国内外重点企业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导师。已形成校内省部级科研平台、检测机构、校外合作基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学院已与京城重工、永茂建机、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京港地铁运营公司等19家北京市著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先后建立了20多个实践基地,可实现综合知识结构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美国奥本大学、德国亚深工业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意大利乌迪内大学以及里昂国立技术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5年,承担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包含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内的省部级以
    上科技奖励1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150余篇被SCI、EI等收录,专著15篇,国
    家专利100余项。
    本学科(领域)设置6个招生学科方向:(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机械电子工程;(3)机械设计及理论;(4)车辆工程;(5)应急救援及再造智能化装备理论与技术;(6)工业工程。
    通过本学科(领域)培养,培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行业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有扎实的机械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5.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
    本学科设置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主要研究自动控制、检测、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与人工智能相关理论与算法,并研究它们在智慧城市和建筑领域的应用。本学科始建于1979年,研究生教育始于2005年,是全国高校最早开展智慧城市和智能建筑理论与技术
    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近40年来,本学科为首都城市建设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目前本学科具有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资格,研究生培养定位于研究城市建设和建筑领域中智能信息处理、先进控制理论与技术,目前已形成了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城市与建筑信息化技术、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技术为专业特色,人工智能理论、控制理论、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学科依托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即“机器人仿生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建筑大数据智能处理方法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建设。同时,学科建有智慧城市信息化研究所,下设智能控制理论与系统研究室、城市计算与人工智能研究室、建筑电气与城市电网研究室和智慧城市数字化研究室,研究所和研究室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可有效保证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本学科拥有“面向智慧城市中时空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两个北京市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中心”于2007年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且于2013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北京市组织的验收;“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
    年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证;“智慧城市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于2014年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此外,本学科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多个创新实验室,实验室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能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良的研究环境。
    本学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新工科联盟机器人工程专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综合技术分会建筑电气防火专委会挂靠单位和中国燃气协会智能燃气管网专业委员会标准规划和认证小组领导单位。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26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6人;同时还聘请了多名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校外高级工程师为兼职教授。学科拥有1名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3名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近3年学科研究生导师参编了包括《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电气设计与施工》在内的行业规范
    多项。学科导师中7人分别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专委会常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常委、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新工科联盟机器人工程专业副主任委员、北京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建筑电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学科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现承担北京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国际化科研平台的建设任务;与全球知名的大学、研究机构、跨国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如美国伯克利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德雷塞尔大学、法国英科工业大学、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德国西门子自动化有限公司等。学科围绕智慧城市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近年来先后主办和承办了海峡两岸信息科学与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中国国际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论坛暨全国建筑机电技术研究生学术论坛等4个国际学术会议。
    近年来,学科研究生导师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原国家“863”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城乡建设部及企业项目等50余项;近5年到校经费近4000万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获国家发
    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
    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多项。
    本学科面向智慧城市数字化工程理论与技术、建筑节能与安全监控理论与工程、智能机器人与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算法等领域,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够创新性地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范围广,就业质量高,近几年就业单位主要是国家和北京市各大建筑设计院、研究院、大学、设计公司,以及北京市各大科研院所、机关单位,部分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自主创业或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就业。
    6.建筑学(0813)
    (1)建筑学(081300)
    本学科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本科专业“建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1996年起已连续5次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学士、硕士)教育评估,2019年5月再次通过建筑学专业(学士、硕士)教育评估,获得6年最高有效期;建筑学专业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本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专业评估结果为B,名列全国参评建筑学学科的前20%。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5月,作为主干学科,支撑学校获批“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建筑学获批与清华大学共建,并获得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018年建筑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学术队伍由一批知名教授、学者组成,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具有“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及更新设计团队”和“北京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实施保障机制研究”2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009年成为北京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主持单位。“传统村落保护与民居建筑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1个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高精尖团队19个。本学科聘请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科研设计单位的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总建筑师、主任建筑师以及在京著名建筑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担任兼职导师。
    本学科拥有大量国内外专业图书、期刊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先进的研究设备。本学科与德国、
    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建筑类院校相关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进行教师和研究生的设计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更快地使学生掌握国内外建筑发展动态。
    本学科起点高,影响大,在教学中注重实用、提倡创新;学科架构齐全,基础宽厚,目前已形成以建筑学为主体的土木、环境、测绘、管理等工程学科集群,形成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省部
    级科研120余项,完成多项全国各地及北京市重要建筑工程设计,获得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示范工程、华夏建筑科技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设计奖等专业奖项50余项,出版了大量研究专著和论文,学科建设成绩斐然,综合实力处于北京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
    本一级学科设置4个招生研究方向:(1)建筑历史与理论;(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3)建筑技术科学;(4)城市设计。
    通过学习,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中外文文献基础;了解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动态;具有从事建筑学理论研究的功底;具有从事实际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数字化设计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建筑技术科学(081304)
    本学科原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1996年起,已顺利通过了5次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2017年起,建筑技术科学在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招生。
    1)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方向
    本学科与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建筑类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每年与相关院校进行教师和研究生的设计交流、举办定期的学术讲座,使学生可以最快地掌握国内外建筑发展动态。
    建筑技术科学学科具有一批知名的教授和良好的学科梯队,现有校内导师及建设部、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兼职导师多人,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本学科拥有大量国内外专业图书、期刊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实验室。学生在此学习期间,能够体验到高等学府浓郁的治学氛围,能够汲取丰富的专业知识。该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建筑构造技术与结构体系、建筑节能与生态技术、建筑防灾与安全、传统营建技术更新应用、建筑物理环境等。
    建筑技术科学方向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该学科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动态;具有从事实际工程的建筑设计能力;具有扎实的中外文文献基础;具有从事建筑技术科学研究的论文功底;具有技术科学与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研究与设计能力;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环境与能源工程:绿色建筑热工环境方向
    本专业方向围绕城乡建设对建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用系统工程学思想研究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水平,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用能对环境影响的建筑能源技术。从城乡建设与建筑可持续发展观出发,注重研究城乡建设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准则和先进的低碳建筑理论与节能技术系统集
    成应用方法,解决建筑用能系统优化、节能建筑的设计建造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过程中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
    本专业方向重视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强调学科协同、理论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不断扩大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目前已和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与研究所建立了稳定的的学术联系。本专业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可派出到国外进行合作研究或进修,毕业后可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
    本专业的培养依托北京市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热力过程与节能技术(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可持续建筑工程中心等基地。
    7.土木工程(0814)
    本学科分别设在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和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市政工程”为北京市特色专业。以上三个专业全部通过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和复评,并于2019年全部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
    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市政工程”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本校第一个招收研究生的学科。土木工程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名列全国参评学科第28名。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数据显示,我校土木学科国家级科研项目排名全国第八名,教材建设第十名,科学研究水平居全国二十名。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现有教授38人,副教授
    42人,讲师38人,博士生导师8人,其中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杰青”1名,北京
    学者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名,“科技
    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1名,长城学者2名,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
    程人选2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计划领军人才
    2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北京市拔尖人才5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0余名,国家级学术创
    新团队1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6个。本学科还聘请数名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和全国知名设计研究院所高级专家作为研究生导师。
    本学科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配有各类先进的科研及检测设备。现拥有北京市“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雨水系统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高校“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五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在建国际领先的大型多功能4*60吨振动台阵实验室。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搭建了良好平台,实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声誉,近5年来主办国际学术会
    议8次,主办国内学术会议8次,聘请国外专家45人次,聘请国内专家85人次,应邀出国讲学5
    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约报告8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65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42人次。
    本学科目前主持参加“973”、“863”项目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余项,北京市自
    然基金重点项目8项,主持国家重大水专项近八千万元。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奖励50
    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项。
    本学科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法国、波兰、亚美尼亚等国家院校的相关学科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生。
    本学科设置5个招生专业:(1)岩土工程;(2)结构工程;(3)市政工程;(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5)桥梁与隧道工程。
    本学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和中央在京各大设计研究院,以及科研、开发、施工、监理、房地产公司和政府机构等建设相关单位。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项目的突破,本学科硕士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很好的声誉,得到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8.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
    本学科设置于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学科肇始于1936年,经过八十余年的建设,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已发展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流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拥有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授权点(领域)、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年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第一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华盛顿协议),在2012年和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2019年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0人,93%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
    4人,多人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测绘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北京高创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学科有1位教师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技术委员会主席,6位任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等一级学(协会)理事。聘任两院院士、相关领域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客座教授。
    本学科设有“自然资源部城市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三个科研基地,2016年入围“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实验环境,实验室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近9000万元,在国内高校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本学科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到校
    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
    奖30余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
    授权专利50余项,主持编写国家标准9部。
    学科面向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形成了城市高精度测绘与导航定位、城市典型地物要素与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数字建筑遗产与虚拟修复等四个具有鲜明“城市+建筑”特色的学科方向,学科竞争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本学科设置3个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2)摄影测量与遥感;
    (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在国土、地质、矿产、海洋、林业、水利、交通、农业、电力、国防、安全、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文物保护、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政府相关部门、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设计、规划、管理、科研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9.交通运输工程(0823)
    本学科设置于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和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2006年成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现有教师40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18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名,北京市拔
    尖创新人才2名,硕士生导师33名,并有20余名来自国内著名科研院所的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校外兼职导师。本学科每个研究方向都由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教授作为研究方向带头人,组成了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2010年本学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成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011年本学科的“城轨车辆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自牵引技术”团队成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本学科人员有较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在国内外沥青再生技术、环保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减灾路面技术路面病害治理及预防性养护、宏观交通政策分析建模技术、交通信息工程、运载工程等方面形成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本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美国加州Davis大学、德国Wupptal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日本武臧工业大学、德国亚深工业大学以及里昂国立技术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和教学条件,拥有先进而齐全的试验与检测设备。路基路面材料的实验研究条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学科相继开发和引进了多个大型综合试验系统,组建了道路与桥梁工程、交通工程、车辆工程3个综合试验室,2009年北京市政府批准本校成立“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本学科的“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于2011年、2012年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证,为研究生提供了最先进的研究设备和各种分析软件以及宜人的研究环境。
    近5年,本学科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
    其他省、部级科研与教研成果奖近3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6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录。承担10余项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国际合作余资助项目,科研经费达到2785.8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265万元。
    本学科设置3个招生专业:(1)道路与铁道工程;(2)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研究生主要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工程与车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设计制造、检测、维修和管理工作。
    10.城乡规划学(0833)
    本学科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于2001年招收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2005年该专业获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009年获北京市级城市规划学术创新团队;2010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学士)评估,
    2013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硕士)评估。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评估结果为B-。
    本学科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9人,另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在京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兼职导师多人。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以及北京市重要的科研项目,出版专著60余部,本学科获得省部级奖项1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
    论文180余篇。
    2009年,本学科“北京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团队成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2009年成为北京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主持单位,依托单位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学科与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城市规划类、建筑类院校相关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的教学交流、学术讲座,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具有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具有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旨在培养城乡规划领域的专业人才,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培养能够融合科学与艺术、综合应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本学科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
    11.风景园林学(0834)
    本学科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以造园艺术为主干的传统领域,发展为向多领域拓展的,综合性的一级学科。
    本学科作为向多领域拓展的专门学科,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一共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三大主要学科,在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的同时,注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1986年即在建筑学硕士点下开设园林设计方向,2011年成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另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在京风景园林设计单位的兼职导师多人,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近5年来,本学科主持纵向项目3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
    22项,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项。
    目前本学科拥有“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乡村规划(北方)研究中心”,与其它学科共享“北京市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中心、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创新实践教学中心、国家文物局人才培养基地等省部级创新平台。
    本学科与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跨学科和产学研结合的师资队伍,为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积累了深厚的办学基础和条件。本学科与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同类院校相关学科,以及国内高校、相关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本学科已聘请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终身教授NiallKirkwood教授担任第一届名誉系主任,两任任期6年。与美国奥本大学实施了“4+1+1”联合培养项目,授予北京建筑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奥本大学风景园林硕士(MLA)学位。依托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未来城市高精尖创新中心,本学科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米兰理工大学、里斯本大学等国际顶尖院校的学者来校
    交流访问,五年来开展工作营、报告50余场次。
    本学科旨在培养风景园林领域历史与理论、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生态修复、乡村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培养能够融合科学与艺术、综合应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本学科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
    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本学科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1998年获批管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专业排名70(68.6%位)。学科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为依托,以服务首都城市建设与管理为目标,为北京城市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本学科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的18人,拥有注册建造
    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双师型教师13名。学院设有绿色建造研究院、城市管理研究院、工程管理研究所、工程法律研究所、经济管理与人居环境研究所、经管实验中心等,为学科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发展平台。近5年,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80余项,
    其中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横向课题48项,课题经费总计1200余万元。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三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1)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法律
    以工程经济与管理知识为平台,侧重于项目投融资决策、绿色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工程项目实施控制理论与方法、建筑业发展法律保障和工程建设全过程规范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2)建筑信息化与建筑供应链管理
    以当前先进信息技术为基础,重点关注工程项目智能感知与大数据环境下的协同决策、BIM技术与虚拟建造、智慧建造、复杂网络理论的供应链管理、建筑供应链应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3)城市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开发
    研究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重点关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PPP)、地下综合管廊开发与利用、智慧城市和城市更新、住宅产业化、特色小镇及流域治理等领域的研究。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扎实的工程和管理学理论基础,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工程项目建造、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毕业研究生可在建设行业内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科研机构、建筑及房地产企业等单位工作。毕业研究生很多应聘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北京住总集团、中粮集团、万科地产、首创地产等大型企业工作。同时,有部分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本学科和美国奥本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英国亚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大葉大学等开展联合办学,研究生经过选拔有对外交流机会。
    13.工商管理(1202)
    本学科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2005年获批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07年获批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0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同年获批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毕业研究生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本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企业管理、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以及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管理类专门人才。毕业研究生可在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科研机构以及企事业等单位工作。
    本学科师资队伍共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名。拥有注册会计
    师、注册评估师、注册估价师等双师型教师8名;是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团队。近5年,
    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到校科研经费总计500多万元。
    出版专著60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
    目前本学科已形成3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1)企业管理
    本方向以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依托建筑与房地产行业背景,对建筑与房地产企业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信息化管理以及等领域的研究。
    (2)技术经济及管理
    本方向以经济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数学、计算机软硬件为分析方法与工具,以建筑和房地为行业背景,侧重研究工程项目投融资、房地产经济、工程财务分析、风险管理和财务决策研究、项目评价与投资决策、技术创新问题,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工程建设经济活动和项目投融资提供高效的、最佳的效益分析理论、方法与手段支持,为科学决策服务。
    (3)供应链管理
    该研究方向将精益思想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结合应用于建筑业,解决建筑行业粗放式管理方法,构建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及体系。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的浪费等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建筑业的供应链成本,促进建筑供应链的结构优化,进而提高我国建筑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及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能正确地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建筑与房地产行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本学科已经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英国亚伯大学、台湾大葉大学等开展境内外合作办学,学生经选拔有机会获得交流。
    14.设计学(1305)
    本学科属艺术学学科门类。本校2006年增列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011年对应调整为设计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毕业研究生授予艺术学学位。
    本学科以2010年设置的艺术设计专业(2012年对应调整为环境设计专业)为基础支撑,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历史可追溯至1984年增列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学科建设历史悠久。主要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建筑遗产保护等学科开展交叉建设,以校内相关的教育部、北京市等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为平台,开展设计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本学科拥有一支善于设计创新、结构良好的学术队伍。现有校内研究生指导教师19人,其中教
    授8人,副教授11人;借助在京知名行(企)业和高校资源优势,聘请了20余位有学术和行业影
    响的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开展联合培养。
    本学科具有良好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条件。具备工艺系统配套、设备先进的设计、实验、艺术创作等环境,国内外专业图书、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等资源丰富,研究生在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设计学理论研究和专业实践。2008年成为“建筑与环境模拟(设计)实验中心”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支撑学科;2009年成为“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共建学科;2010年成为“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的共建学科;2011年成为“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共建学科;2012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关联学科;2014年成为国家级“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支撑学科。2018年建筑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计学成为其关联学科。
    本学科与一带一路建筑类高校联盟相关学科,以及研究方向相关知名企业、国内高校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持定期的交流,更快地掌握学科发展动态。针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取与行
    (企)业广泛合作的培养方式;针对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人员,采用与生源所在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的培养方式。
    本学科毕业研究生可侧重在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中,从事较高层次的专业设计及其理论研究、设计艺术创作、项目开发及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5.建筑遗产保护(0813J1)
    本学科为交叉学科,主要由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开展交叉建设。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依托该特需博士培养项目,2016年学校获批“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8年建筑学、土木工程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交叉学科强调建筑遗产保护的应用理论与工程技能的紧密结合,在知识构成上以建筑学为主体、兼有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科知识和历史学、考古学等文科知识;在技能训练上以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能力为基础,注重建筑传统技艺的传承与现代高新技术的引用,提高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整体水平。
    本学科依托“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和建筑遗产实验中心等科研平台,与中国建筑图书馆共建并拥有国内最多的建筑类孤本、善本图书及北京古城和建筑的历史图档资料。
    本学科设置4个招生方向:(1)建筑遗产保护理论;(2)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3)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4)建筑遗产环境保护工程与技术。
    本学科毕业研究生侧重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中,从事较高层次的保护理论研究、保护项目规划设计、保护项目工程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2015年列入国家文物局‘金鼎工程’文博人才提升计划,为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培养创新人才。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以类别、领域代码为序)1.应用统计(0252)
    本学科设置于理学院,2019年获得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点,依托于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借助学校土木、建筑等优势学科,着力培养城乡信息化领域懂建筑、重基础、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开始招生,结合智慧首都建设对新型建筑人才和复合信息人才的需要,着力培养开拓创新的数学专业高层次人才。
    本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分布合理,勇于创新开拓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40人,
    其中“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教授3人,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兼
    职研究员2人,兼职副研究员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学科带头人担任相关学会的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并担任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2011年获批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非线性动力系统建模与分析”。
    近五年来,本学科教师主持和参加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其中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国际合
    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论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林学会2009年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近10项省部级奖励。
    本学科共设置3个招生方向:(1)环境与灾害统计;(2)大数据分析;(3)经济与社会统计。本学科旨在培养研究生具有较坚实的统计学基本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
    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实际领域的应用统计工作,解决社会领域的实际问题。
    2.社会工作(0352)
    本学科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年获得“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5年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以来,本学科依托学校建筑工程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社工专业本色的同时,形成了社区营造、社区规划和社区建设的专业特色。就业去向主要为专业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因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实务工作能力强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社会工作既是一种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方法,又是一项有效的社会制度安排。本学科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乡村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领域对于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突出培养应用型高级实务社工人才。本专业大力创新培养模式,积极参与城市保护与更新,如北京西四北古都风貌整理与复兴、城市副中心通州南大街复兴规划等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通过理论探讨、课题研究、境内外实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体悟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提升专业技术和能力。本学科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社会工作学习和研究平台,曾获国家级挑战杯大赛北京市特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北京建筑大学优秀教学奖和北京市西城区社会工作奖励多项,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了一批专著和特色专业教材,发表了15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本学科学术队伍由一批校内外较为知名的专家、教授组成,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通过选派社工系教师前往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南威尔士大学等境外高校学习深造、形成
    了注重本土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科研团队;同时,通过聘任校外的行(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充实师资力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外专家库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本学科投资200余万元建成现代化的专业个案、团体和社区实验室,同时完备了个案督导室、沙盘治疗室、家庭治疗室等配套设施。开发、建设了北京市丰台区睿达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市悦群社工事务所、北京市亲民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禁毒协会、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月坛街道办事处等多个校外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临床社工训练平台已经初具规模。
    本学科(类别)共设置3个招生学科方向:(1)城市发展与社区营造;(2)临床社会工作;(3)社会服务机构管理,是有志于听从心灵呼唤、从事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或者实务工作、修养社工精神品质、提升职业素养、实现专业梦想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考生报考的理想选择。
    3.建筑学(0851)
    本学科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本科专业“建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1996年起已连续5次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学士、硕士)教育评估,2019年5月再次通过建筑学专业(学士、硕士)教育评估,获得6年最高有效期;建筑学专业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本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专业评估结果为B-,名列全国参评建筑学学科的前20%。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5月,作为主干学科,支撑学校获批“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建筑学获批与清华大学共建,并获得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018年建筑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学术队伍由一批知名教授、学者组成,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具有“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及更新设计团队”和“北京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实施保障机制研究”2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009年成为北京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主持单位。“传统村落保护与民居建筑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1个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高精尖团队19个本学科聘请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科研设计单位的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总建筑师、主任建筑师以及在京著名建筑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担任兼职导师。
    本学科拥有大量国内外专业图书、期刊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先进的研究设备。本学科与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建筑类院校相关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进行教师和研究生的设计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更快地使学生掌握国内外建筑发展动态。
    本学科起点高,影响大,在教学中注重实用、提倡创新;学科架构齐全,基础宽厚,目前已形成以建筑学为主体的土木、环境、测绘、管理等工程学科集群,形成学科交叉、专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省部
    级科研120余项,完成多项全国各地及北京市重要建筑工程设计,获得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示范工程、华夏建筑科技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设计奖等专业奖项50余项,出版了大量研究专著和论文,学科建设成绩斐然,综合实力处于北京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
    本学科(类别)共设置4个招生方向:(1)建筑遗产保护;(2)公共建筑设计;(3)建筑技术科学;(4)城市设计通过学习,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中外文文献基础;了解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动态;具有从事建筑学理论研究的功底;具有从事实际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数字化设计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机械(0855)
    本专业学位硕士点由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主持,由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参与建设,2014年获得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由学校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发展而来。该学科领域主要围绕建筑工程机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汽车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建筑智能控制工程、智慧城市和建筑人工智能技术、建筑电气工程等方面的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批对行业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和教学条件,拥有先进而齐全的试验与检测设备,“北京市建设机械与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器人仿生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建筑大数据智能处理方法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分别于1990年、2011年、2015年和2016年通过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证。
    本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现有专职教师27
    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国家QR专家1人,省部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北
    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长城学者2人,北京市拔尖人才5人。聘请32名国内外重点企业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导师。已形成校内省部级科研平台、检测机构、校外合作基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学院已与京城重工、北京地铁公司、中联重科和永茂建机等19家北京市著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先后建立了20多个实践基地,可实现综合知识结构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华盛顿大学、美国奥本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德国亚深工业大学以及里昂国立技术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5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16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录。承担包含国家
    科技部“86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30
    多项,获得包含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北京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设置于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的本专业学位硕士点主要面向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及相关专
    业招生,培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建筑工程机械、城市轨道车辆工程)行业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设置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本专业学位硕士点研究方向包括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和电气工程,主要面向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专业及相关专业招生,研究领域涉及智能控制理论与系统、建筑电气与城市电网、城市计算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数字化、生物信息学等,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代人工智能等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成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5.资源与环境(0857)
    本学科由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主持,由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和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共同建设。2018年由环境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合并而成。环境工程和测绘工程两个专业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7人,93%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9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团队基础扎实、技能全面,创新和应用能力强。多人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北京高创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本学科聘请数名全国知名设计、研究院所高级专家作为兼职导师。
    本学科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价值4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可用于开展水环境、大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流体、化学、计算模拟等实验研究。拥有“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工程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城市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电子废物资源化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北京市可持续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等七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为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研究平台。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实验环境,实验室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超过9000万元,在国内搞笑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200余项;获
    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省部级教学成
    果奖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申请专利90余项,主持编
    写国家标准规范10余部。
    本学科现分别在2个招生学院设置8个研究方向: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设置:(1)城市雨水系统与海绵城市;(2)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3)大气污染控制;(4)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设置:(5)工程测量;(6)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7)地理信息工程;
    (8)导航与位置服务。
    本学科面向资源与环境领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额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学科研究生就业范围广,就业质量高,能够在国土、资源、环境、地质、矿产、海洋、林业、水利、交通、农业、电力、国防、安全、城市建设与管理、文物保护、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政府相关部门、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设计、规划、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6.土木水利(0859)
    本学科由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主持,由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和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同建设;2002年获得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原名称)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同年学校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全国获此荣誉的高校仅有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12所高校。
    为适应首都城乡建设及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学校紧密围绕专业学位教育的宗旨和要求,逐年扩大招生规模,突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行业特色,依托学校的行业优势和在重点研究领域的影响,同时综合在职人员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设置了培养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的培养方案体系。学科同时注重校企合作,与多家设计院及设计公司有项目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及机会。
    本学科学术队伍由一批知名教授与学术骨干组成,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在各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本学科研究生导师中教授(或相当职称)46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53人,聘请了以国家体育场“鸟巢”结构总设计师范重教授为代表的兼职导师一百余人。
    本学科现分别在2个招生学院设置10个研究方向: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设置:(01)结构工程;(02)岩土与地下工程;(03)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04)桥梁与隧道工程;(05)道路与铁道工程;(06)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7)建筑材料;(08)国际工程;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设置:(09)市政工程;(10)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本学科在不断探索基于建筑类高校行业特色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城市建设人才。本领域的毕业研究生,绝大多数已成为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管理骨干,成为首都城乡建设大军中的骨干力量。
    7.城市规划(0853)
    本学科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于2001年招收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2005年该专业获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009年获北京市级城市规划学术创新团队;2010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学士)评估,2013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硕士)评估。
    本学科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9人,另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在京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兼职导师多人。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以及北京市重要的科研项目,出版专著60余部,本学科获得省部级奖项1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
    论文180余篇。
    2009年,本学科“北京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团队成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2009年成为北京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主持单位,依托单位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学科与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城市规划类、建筑类院校相关学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的教学交流、学术讲座,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具有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所需要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具有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旨在培养城乡规划领域的专业人才,授予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能够融合科学与艺术、综合应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本学科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
    8.风景园林(0953)
    本学科设置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2011年该专业获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012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2013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已有硕士毕业生24人,本科毕业(班)生24人。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另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
    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在京风景园林设计单位的兼职导师多人。近5年来,本学科主持纵向项目35项,
    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2项,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项。
    风景园林系已聘请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终身教授NiallKirkwood教授担任第一届名誉系主任,两任任期6年。本学科与美国奥本大学实施了“4+1+1”联合培养项目,授予北京建筑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奥本大学风景园林硕士(MLA)学位。依托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未来城市高精尖创新中心,本学位点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米兰理工大学、里斯本大学等国际顶尖院校的学者来校交流访问,五年来开展工作营、报告50余场次。
    目前本学科拥有“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乡村规划(北方)研究中心”,与其它学科共享“北京市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中心”、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中心、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创新实践教中心、国家文物局人才培养基地等省部级创新平台。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品行端正,服从国家利益;具有献身精神和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和责任感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学科旨在培养风景园林领域的专业实践型人才,授予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本学科培养风景园林领域历史理论、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生态修复、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能够融合科学与艺术、综合应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学位获得者将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各种专业技能,具有良好专业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扎实的规划设计能力和研究能力,可在政府机关、规划设计、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和教育等部门或单位从事专业性工作。本学科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
    9.工商管理(1251)
    本学科(类别)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年获批工商管理类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通过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
    本专业学位基于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立足首都、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建设与房地产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商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类别)学术队伍由知名教授与学术骨干组成,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科研能力和企业实践经历,在各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本学科师资队伍共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
    10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名。拥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估价师等双师型教师8名;是一
    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团队,行业知名校外导师54人,实行校内外双导师联动指导机制。本学科(类别)为建筑和房地产领域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工程咨询、房地
    产开发与经营、运营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本学科(类别)与其他科研机构及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等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建筑、房地产行业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本学科团队成员承担科研项目共30多项,其中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他科研奖5项,科研成
    果转让4项,科研成果被采用16项;发表学术论文160篇,其中多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
    专著20余部,教材10多部,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本学科现有3个研究方向:(1)企业管理;(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3)项目投融资与财务决
    策。
    本学科(类别)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解决企业管理有关项目策划、投融资、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科研机构、建筑及房地产企业、城市基础设施运营领域等单位从事投融资、工程咨询及运营管理等工作。
    本学科开展了丰富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包括理论教学、前沿讲座、实地参观、基地指导、国际交流等,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本学科(类别)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大葉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美国西南明州州立大学、英国亚伯大学等开展联合办学。
    10.工程管理(1256)
    (1)工程管理(125601)
    本学科(领域)设置于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年获批成为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代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工作越来越趋向交叉与融合,工程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亟需交叉与多
    样化。201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筑业是支柱产业,要加快培养建筑业高级管理人才。本专业学位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力求服务于京津冀、一带一路及雄安新区建设的发展需求。本专业学位立足首都、面向京津冀的建筑与房地产行业,整合学校现有的“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与“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优势,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
    已经形成三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1)工程项目管理:本领域主要以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绿色建造技术识别与评价、装配式建筑建造关键技术、工程项目风险管控与绩效评估技术等。依托工程背景和学科优势,拥有管理模拟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工程招投标模拟中心、工程项目管理数字化实验室、工程管理研究所等平台。在肖绪文院士带领下建成国家级绿色建造基地,目前已经承担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主编和参编10余项规范或合同示范文本。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本领域重点研究海绵城市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更新与产业优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造关键技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方向。主要依托国家级智慧城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城市综合管廊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所、海绵城市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研究平台。目前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课题50余项,其中10余项已成为示范项目,获得国
    家级奖励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4项等。
    (3)建筑信息化:本领域重点研究基于BIM的工程合同体系、基于大数据的建筑业供应链协同机制、智慧管廊综合管理运维信息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智能信息系统等。本领域主要依托国家级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中心、BIM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工程电子招投标信息平台等。目前已完成国家自然基金4项和省部级课题3项,已开发投入使用信息平台2项,获国际奖项1项,国家级奖励3项,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BIM应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我校为北京市与住建部共建高校,具有丰厚的资源优势。与建筑房地产行业紧密结合,先后与中国建筑业协会等10余家协(学)会合作办学,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师承担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考试辅导以及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任务。先后与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等30余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和产学研合作基地。
    本专业学位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构建“理论教学、案例研讨、现场实践、学术活动、学位论文”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设工程技术、法律、经济与管理模块课程,打造“工程+管理”复合特性。开设社会责任和工程伦理课,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瞄准国际化工程管理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化要求。
    本学科(领域)已经或正在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大葉大学、美国奥本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等开展联合办学,经过选拔有对外交流的机会。
    (3)工业工程与管理(125603)
    本学科由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重点建设,2010年获得工程硕士工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本学科以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和管理科学为学科基础,以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生产
    计划与控制、物流工程、人因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系统等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为专业主干,依托先进生产制造过程仿真系统(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北京建筑业和机电制造业,强化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所需的专业技能培养,形成了先进工业工程技术及其在建筑工程系统和机电产品制造系统中应用的工业工程学科(领域)特色。
    本学科学术队伍由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博士构成,在质量工程、人因工程、物流管理工程、数字化设计与先进生产制造系统、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实践经验。2007年以来,学科团队先后承担了省部级重点课题1项、省部级一般课题5项,局级课
    题和横向课题10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篇,获专利6项;2009年与天津大学
    等联合举办了第19届工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本校工业工程专业与国内外知名的学术机构和大型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机械工程学会、北汽福田、SMC、富士康等。
    本学科实验室条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设有仿真型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物流工程实验室、ERP综合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多个方向的工业工程领域的专业实验,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学科设置3个研究方向:(1)先进制造系统;(2)人因工程;(3)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本学科培养,研究生可奠定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相关工程技术和工业工程技术并拥有付诸实践以解决复杂工程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招生计划
    2021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0余人,拟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余人。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参见学科(专业)目录。我校最终招生人数以北京市教委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复试前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下达的招生规模,根据各专业已接收推免生人数、学科情况、招生导师人数、考生生源等因素对各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进行调整。
    以上计划中,含全日制推免生计划约30余人。实际招收硕士推免生人数将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及公布的录取人数为准。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注:本科毕业同等学历考生,需在网上报名前咨询所报考的学院,经学院确认符合报考条件,出具同意报考证明后再进行网上报名。现场(网络)确认时须携带报考学院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报名参加工商管理(MBA)和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招生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
    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报名参加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硕士中的工业工程与管理【代码为125603】招生考试的非全日制考生可为应届生或往届生。
    (三)其它注意事项
    1.跨专业报考范围一般应在本学科门类内进行,跨门类报考及学院招生特殊需求须在报名前与相关专业设置学院咨询;
    2.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建筑学院下设方向)、建筑学(专业学位)专业接收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其中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下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方向只接收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考生;
    3.城乡规划学、城市规划(专业学位)专业接收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专业的考生;
    4.风景园林学专业接收园林、艺术设计、园艺、景观学、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
    考生;
    5.设计学专业接收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景观设计、雕塑、绘画、摄影、动画、美术、建筑学、照明艺术、会展艺术与技术、公共艺术、风景园林专业的考生;
    6.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专业,以及建筑学(专业学位)、城市规划(专业学位)、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专业不接收跨专业的专科考生;
    7.社会工作专业招考实行社会工作、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等相关专业本科考生优先原则;
    8.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
    9.按照上级关于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要求和“质量第一”的精神,各招生专业可以招收若干调剂生源,接收比例根据当年一志愿生源质量和上线情况综合确定。
    10.以上招生政策和程序若与国家教育部及有关教育部门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须按国家教育部及有关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五、报名办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北京市各报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前,以“网上支付”方式交纳报考费,得到交费成功信息后,持报名号在规定时间在网上或到指定的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否则报名无效。请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期间在网上支付报考费,现场确认期间一律不接受现场补交费。北京市各报考点的考生在提交信息和进行网上支付报考费前,务必认真核准所选择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错选报考点已进行网上支付交纳的报考费,将不予退还。错选报考点的考生若要正确报名,需要重新注册、报名和交费。凡拟选择北京建筑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1116)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的考生,网上报名前,请务必认真阅读2020年9月中下旬发布的报考点公告,符合其规定的条件并满足报考点公告的要求后,方可选
    择1116报考点。因不按公告要求错选报考点造成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的,后果由考
    生本人承担。
    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应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一)网上报名
    1.报名流程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
    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
    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见招生章程“报考条件”相关要求)。报考前应与报考学科所在学院联系,确认符合报名条件后,再进行网上报名。
    (3)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5)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6)“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子还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9)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我校报考点现场确认安排详见《北京建筑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网上确认(现场确认)须知》。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1)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役出役证》。
    (2)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3)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薄)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及复印件。
    (4)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5)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以报考点要求为准)。
    (6)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7)学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
    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
    六、初试
    (一)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即科目代码为5开头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8:30—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四)初试科目(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6日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6日外国语
    12月27日业务课一
    12月27日业务课二
    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
    七、复试、录取
    1.根据初试成绩,按教育部公布的复试基本要求及初试合格分数线择优进行复试;如有必要,可再次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时收取100元/人复试费;
    2.复试比例一般不低于该专业招生计划的120%。
    3.复试一律在北京建筑大学进行,时间预计为3~4月份,详情以学校通知为准。
    4.对复试合格考生按初试和复试综合总成绩排队,择优录取;
    5.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6.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招生单位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新生报到后,招生单位将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本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7.被录取的考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须在复试时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招生单位同意,可以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8.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9.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八、其它事项
    1、考生在报名时无需填写导师姓名,待正式录取且开学报到后,由所在学院组织导师与研究生双向选择和分配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导师,复试时拟录取考生可初步确定导师意向。
    2、学术型研究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3、政治理论、英语、数学往年考题和本年度的考试大纲,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发行,学校不办理代销业务,也不出售历年专业考试试题。
    4、考前专业课答疑在本校进行,具体安排请及时关注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信息。
    5、各专业招生人数为上年度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仅供考生参考;2021年实际录取人数将按上级最终下达招生计划和各专业上线情况做适当调整。
    6、本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社会工作、MBA和MEM学制2年),学习年限为2~4学年,各专业(MBA、MEM除外)学费收取标准为8000元/年;全日制工商管理(MBA)专业学费为50000元/生,入学时先缴纳25000元/生;全日制工程管理(MEM)专业学费为28000元/生,
    入学时先缴纳14000元/生。
    7、非全日制:各学院招生专业(MBA、MEM除外)学费收费标准为人民币30000元/生,入学时缴纳课程阶段学费15000元/生。非全日制工商管理(MBA)、非全日制工程管理(MEM)(包括机电与
    车辆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专业学费为58000元/生,入学时缴纳29000元/生。
    8、学校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每年30000元/生、硕士研究生每年20000元/生)、研究生新生校长奖学金(10000元/生)、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入校后第一学年不分等级,其中博士研究生8000元/生,硕士研究生4000元/生。其他年级学业奖学金标准为:博士研究生入校
    后第二至第四学年一等奖15000元/生,二等奖10000元/生,三等奖5000元/生;硕士研究生入校
    后第二至第三学年,一等奖10000元/生,二等奖6000元/生,三等奖2000元/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2000元/生)、优秀毕业研究生奖学金(2000元/生)、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学金(特等奖
    10000元/项,一等奖5000元/项,二等奖3000元/项,三等奖1000元/项)。
    学校还设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博士研究生1500元/月/生,硕士研究生700元/月/生),按每
    年10个月发放,并提供研究生“三助”岗位。在此基础上,导师提供博士生助研费不低于2000元/
    月,硕士生助研费不低于200-300元/月,每年按10个月发放。
    关于2021年博士招生报名,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发布的相关信息。
    考生对所关心的问题若要详细了解,请向本校下列单位(部门)及人员咨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老师 010-68322333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赵老师 010-68322520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王老师 010-68322126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杨老师 010-68322086
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老师 010-68322108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崔老师 010-61209121
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赵老师 010-68322104
理学院: 郑老师 010-61209416
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老师 010-61209317
研究生院: 李老师 010-68364458
  陈老师 010-68322241
 

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考核要求
复试考核方式:笔试、面试、实践环节考核的要求,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的组织形式
各招生专业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笔试、面试、外语口语及听力等多种形式对考生进行复试。复试由招生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具体考核方式按照学院要求执行。
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成绩算法
复试考生的成绩评定和计算方法,对复试考生的加分原则和依据
复试成绩的评定由各招生专业根据考生的笔试、面试、英语口语及听力测试等成绩综合确定,复试中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由各专业根据本专业自身特点和需要自行确定,详细信息需在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中体现。
加分原则及办法完全按照教育部要求执行,不附加其他条件和加分办法。
复试成绩具有否决权,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学校将不予录取。
初试、复试成绩的权重分配,总成绩合成
原则上,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60%;调剂考生复试比例大小可由学院比例自定。在复试考核能准确体现考生客观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情况下,学院可只按照复试成绩对调剂考生排序录取(即复试成绩比例100%)。总成绩按照学院确定初试和复试成绩权重分配进行加权,满分100分。
具体权重分配由各学院在复试工作办法中确定并公告考生。
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比例
进入复试考生人数原则上为学校下达给该专业招生计划指标的120%~150%。
1、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各招生学院按照教育部制定的《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结合报考本学院各专业特点、招生计划和一志愿考生上线情况,确定本学院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初试总分、考试科目单科最低分数线)基本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但不得出台歧视性或其他有违公平的规定。各学院《基本要求》一经备案公布,不予变更。
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须相同。调剂考生分数线要求由学院自定,原则上须高于一志愿分数线。
划线详情考生可从学校校园网—研究生院—招生—通知公告栏查询(分学院陆续公布)。
2、复试的程序、时间、地点安排
招生学院首先对所有进入复试阶段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对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进行笔试、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等综合测试,并要求在学校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详见体检通知)进行体检;对同等学力考生还将按要求加试(笔试)所报专业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各招生专业复试具体时间由招生学院负责通知考生,一般在4月中旬前结束;复试地点为西城校区教学1号楼或大兴校区基础楼A座安装了监控系统能满足全程录音录像要求的教室,具体地点以学院通知为准。
各招生学院具体复试安排考生可从考生报考专业所在学院网页查询。
3、复试比例:各学科专业的复试比例如何确定
进入复试考生人数原则上为学校下达给该专业招生计划指标的120%~150%。
4、复试考核方式:笔试、面试、实践环节考核的要求,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的组织形式
各招生专业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笔试、面试、外语口语及听力等多种形式对考生进行复试。复试由招生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具体考核方式按照学院要求执行。
5、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的具体办法
学校对进入复试阶段的所有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审核考生提交的《政治审查表》等相关情况信息,复试时再通过面试等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核。通过审查考生报考资格、《政治审查表》和面试等多种途径来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对思想政治素质心理和道德品质考核存疑的考生重点考察,认定为不合格的将不予录取。
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除进行批评教育外,将根据情况取消考生复试或录取资格。
6、复试考生的成绩评定和计算方法,对复试考生的加分原则和依据
复试成绩的评定由各招生专业根据考生的笔试、面试、英语口语及听力测试等成绩综合确定,复试中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由各专业根据本专业自身特点和需要自行确定,详细信息需在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中体现。
加分原则及办法完全按照教育部要求执行,不附加其他条件和加分办法。
复试成绩具有否决权,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学校将不予录取。
7、初试、复试成绩的权重分配,总成绩合成
原则上,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60%;调剂考生复试比例大小可由学院比例自定。在复试考核能准确体现考生客观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情况下,学院可只按照复试成绩对调剂考生排序录取(即复试成绩比例100%)。总成绩按照学院确定初试和复试成绩权重分配进行加权,满分100分。
具体权重分配由各学院在复试工作办法中确定并公告考生。
8、破格复试的原则和条件
学校对破格复试坚持从严掌握的原则,原则上一般不再进行破格复试。
9、考生查询复试、拟录取名单的时间、网址
调剂考生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查询复试及拟录取情况;一志愿考生由学院直接通知。考生通过登录学院网页查询复试结果;在录取工作结束后可登录学校研究生院网页招生专栏查看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公示结果,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查询时间与教育部研招网要求时间同步,一般4月中旬前陆续公布。
10、本单位(含所属院、系、所)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工作程序和调剂复试办法
招生单位接收调剂考生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系统”)进行。
复试阶段工作包括调剂工作实行层级分工负责制,学院招生录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调剂工作。研究生院负责调剂工作的组织指导及政策把握。
学院首先根据《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确定公布本学院招生专业一志愿及调剂考生自划线,提前在“调剂系统”和本单位网站公布调剂工作办法,精准发布调剂要求,及时更新缺额信息。其次,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招生学院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并将拟定的各专业复试考生名单报研招办审核确认后发出调剂考生复试通知。
为方便考生调剂,学院将在复试结束后尽快告知一志愿考生复试结果,调剂考生复试结果将根据学院复试时间安排另行告知。
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及内部调剂考生(含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必须通过“调剂系统”进行,否则无效(各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除外)。
11、考生接待电话和受理考生投诉的监督举报电话
学校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接待电话为:010-68322241;
学校受理投诉监督举报部门(监察处)电话为:010-61209095;
北京教育考试院2019年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为:010-82837456。











 

2020 年本校多个专业拟招收全日制推荐免试研究生(详见推免招生专业目
录),申请人可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
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
中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申请。
我校对录取的本校推免生和教育部学科排名高于我校相关学科一个档位的
本科院校推免生,资助三年学费。
一、免试申请条件
1.申请人所在学校必须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推荐免试权的高等院
校;
2.申请人须获得推免生资格。
二、免试申请材料
1.本科在校 1-6 学期全部课程成绩单 1 份并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2.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成绩报告单原件及复印件;
3.大学学习期间获得的各类奖励证明复印件;
4.有学术科研成果(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和获奖证书者,提交原件及
复印件。
上述材料中要求同时提交原件及复印件的,先行提交复印件,到校考试时
提交原件查验。申请人须于 2019 年 9 月 28 日前将相关申请材料寄(送)至我
校接收推免生专业所在招生学院(联系方式附后)。
三、免试申请程序
1.申请人登陆“推免服务系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申请,并在规定时
间将申请材料寄(送)至我校相关招生学院;
2.招生学院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审,通知符合条件者考试、体检时间及
考试内容和要求;
3.考试、体检时间拟定于 2019 年 10 月上旬左右,具体时间以学院通知为
准;
4.招生学院根据考试、面试等情况提出拟接收名单,经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审核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本校网上公示无异议的由研究生招生办公
室在“推免服务系统”发出预录取通知;
5.取得我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资格的申请人须在教育部规
定时间在“推免服务系统”进行确认,未及时确认的申请人不能被录取,责任
由申请人本人承担。
四、推免生录取及入学资格审查
1.我校将按照教育部要求在规定时间对初步录取的推免生进行资格复查。
复查合格者,经全国招生工作联合检查通过后,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
2.被我校招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次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生入学统考。如
在 2020 年 7 月前不能如期获得学士学位或必修课不及格或体检不合格者,取消
其录取资格;
3.申请者应提供真实、准确的材料。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录
取资格。
五、联系方式
1.申请材料邮寄接收地址列表
(西城校区邮编:100044;大兴校区邮编:102616)
2019年本校多个专业拟招收全日制推荐免试研究生(详见推免招生专业目录),申请人可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中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申请。
我校对录取的本校推免生和教育部学科排名高于我校相关学科一个档位的本科院校推免生,全额资助三年学费。
一、免试申请条件
1.申请人所在学校必须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推荐免试权的高等院校;
2.申请人须获得推免生资格。
二、免试申请材料
1.本科在校1-6学期全部课程成绩单1份并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2.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成绩报告单原件及复印件;
3.大学学习期间获得的各类奖励证明复印件;
4.有学术科研成果(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和获奖证书者,提交原件及复印件。
上述材料中要求同时提交原件及复印件的,先行提交复印件,到校考试时提交原件查验。申请人须于2018年9月28日前将相关申请材料寄(送)至我校接收推免生专业所在招生学院(联系方式附后)。
三、免试申请程序
1.申请人登陆“推免服务系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将申请材料寄(送)至我校相关招生学院;
2.招生学院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审,通知符合条件者考试、体检时间及考试内容和要求;
3.考试、体检时间拟定于2018年10月中旬左右,具体时间以学院通知为准;
4.招生学院根据考试、面试等情况提出拟接收名单,经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本校网上公示无异议的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在“推免服务系统”发出预录取通知;
5.取得我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资格的申请人须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在“推免服务系统”进行确认,未及时确认的申请人不能被录取,责任由申请人本人承担。
四、推免生录取及入学资格审查
1.我校将按照教育部要求在规定时间对初步录取的推免生进行资格复查。复查合格者,经全国招生工作联合检查通过后,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
2.被我校招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次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生入学统考。如在2019年7月前不能如期获得学士学位或必修课不及格或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其录取资格;
3.申请者应提供真实、准确的材料。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录取资格。
五、联系方式
1.申请材料邮寄接收地址列表
(西城校区邮编:100044;大兴校区邮编:102616)
邮寄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 常  瑾 010-68322333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学院 赵  巍 010-68322520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环能学院 王丽华 010-68322126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电信学院 杨  娜   010-68322086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经管学院 王东志 010-68322108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 陆丽君 010-61209335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机电学院 赵世梁 010-68322104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 郑  娇 010-61209416
2.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44
联系人:丁建峰,010-68322241;李昕,010-68364458
电子邮箱:dingjianfeng@bucea.edu.cn;lixin@bucea.edu.cn
研究生院官方网站:http://yjsc.bucea.edu.cn/index.htm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学姐


加学姐,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北京建筑大学考研网由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 学校网址:www.bucea.edu.cn/
  • 研究生院网址:yjsc.bucea.edu.cn
  • 联系电话:010-68322241
  • 邮箱:yanzhaoban@bucea.edu.cn
  •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1号

特别推荐:

最新购买

    购买流程

    北京建筑大学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