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姐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控制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航空港校区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话: 028-85966915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是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工程领域,旨在培养素质全面,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能够在智能仪器与传感器(网络)、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网络化测控技术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等方向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2、培养要求
①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追求卓越的态度,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
② 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技术标准、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③ 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④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工程应用中所需要的科技资料及文献。
二、领域方向
1、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
2、网络化测控技术及应用
3、智能仪器与传感器(网络)
4、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5、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三、培养方式
1、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全脱产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特点,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校内基地实践和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累计36周)的工程(专业)实践。
2、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校内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且所从事专业与本领域相关;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3、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应保证不少于1年。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1、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4年。
2、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不高于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要求18学分;非学位课程学分要求不低于9学分,必修环节学分7学分。
3、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至少3门相应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五、培养思路
1、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工程意识、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设计能力的培养。
2、课程体系反映电子信息产业主流技术和最新发展,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强化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学校完成,实习、实践在校内或校外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完成。
4、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设计水平高超、综合能力突出。具有较强的文理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意识,以及优秀的工程项目组织与领导能力。
5、建立学校、用人单位、行业部门和教学部门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与社会评价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评价。


六、培养标准及实现
1、培养标准
本领域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现在四个大的方面(即一级标准):①技术基础知识;②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③ 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④在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系统的能力。在每个一级标准下又可细化为二级标准及更细的三级标准。具体培养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标准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标准细化表述
1、技术基础知识 1.1 运用基本学科知识能力 1.1.1 数学应用 通过《随机过程及应用》、《矩阵理论》等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语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描述、分析和计算工程实际问题,重点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1.1.2 自然科学基础 具有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物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科学方法的应用。
1.1.3 人文科学 培养工程硕士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实践。
1.2 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知识 1.2.1 信号与信息工程知识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及算法》、《信号检测与估计》等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扎实理论与基础,具备信号、信息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
1.2.2 实验技能、验证与定性分析 具有信号检测与估计、现代信号处理等电子电路的实验技术,使用电子仪器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误差处理,结果分析。
1.2.3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 能提出、描述工程问题,设计电子或控制电路,解决工程问题。
1.3 智能系统设计 1.3.1 测试技术及仪器类知识 具有仪器工程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几何量测试与仪器、生产现场远程在线智能化测试、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动态与瞬态参数测试与标定技术,动态信号采集与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与方法,了解仪器科学发展趋势和核心技术。
1.3.2 机器人技术 了解开发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及知识
1.3.3 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应用 掌握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在相关传感、通信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大局观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一些新的交叉学科发展的综合创新能力。
1.4 系统检测与质量控制 1.4.1 系统检测技术及方法 掌握系统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1.4.2探测数据质量评估和管理 分析与评估数据的质量,以及质量的控制。
1.5 技术规范和标准 1.5.1 测量和使用规范 操作和测量规范。
1.5.2 国家行业标准 遵循国家行业的标准。
2、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 2.1 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 2.1.1 问题的认识与系统表述 掌握测试技术、测控电子线路、信号分析与处理基本专业知识,具备对系统或者构成系统的部件、设备、环节等进行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能力。
2.1.2 模型的描述与建立 掌握测控技术、检测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概念,具备利用数学、物理方法描述系统,选择与系统相适应的应用概念、定性模型以及定量模型,建立与上述问题响应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计算模型的能力。
2.1.3 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对系统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求解析解和数值解,定性分析系统功能,定量分析系统误差及偏差。
2.1.4 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提取不完整和不清晰的信息,分析设计和实施过程存在的可能风险和困难;制定过程成本效益分析、风险分析和风险预案。
2.1.5 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综合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结果的偏差原因,形成总结性建议和改善方案。
2.2 掌握工程实践所需的个人能力及态度 2.2.1 建立假设 能分析影响探测系统的环境因素,识别影响系统性的关键因素及其权重,并估计其对系统的影响,具备根据系统要求设定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假设的能力。
2.2.2 查询相关书刊或者电子文献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对主要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提取重点和创新内容,以及尚未解决的研究问题,列出参考文献。
2.2.3 实验探索 设计、调试、实现、测量、分析和完善所实践的系统,对比测试数据,探寻相关理论与技术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2.2.4 假设检验和论证 具备根据试验数据,提出统计假设,根据概率原理对系统进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论证的能力。
2.2.5 主动性 在工程实践工程能够主动学习与探索,能够承担相应的风险。
2.2.6 执着与应变 能够坚持既定的方案并与时俱进、遇到困难能够采取变通的方法到达既定目标。
2.2.7 创新思维 具备创新精神和思维,具有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2.8 求知欲和终身学习 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2.3 掌握工程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 2.3.1 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 掌握成功进行工程实践所需的职业道德、正直诚信等职业能力。
2.3.2 责任感和责任心 具有责任感,能够正视个人并承担责任。
2.3.3 法制意识和观念 除日常法制意识和观念外,还应了解专利法、保密法、合同法等与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
3、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 3.1 团队合作能力 3.1.1 团队意识 能够组建或积极参与团队,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互通有无,互相沟通,各环节合作协调。
3.1.2 组建高效团队 善于根据任务要求和 特点组建团队,为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如系统类工程项目需要有系统设计师,软硬件工程师,工艺工程师以及工程人员等需要有效合作。
3.1.3 团队工作运行 团队成员开展工作、交流,团队之间的相互帮助、任务的调整、妥协,具有规划组织的能力,在项目的设计,需求,进度,各环节衔接,功能模块分工,时间安排,统筹等方面都要团队成员共进,实施有效操作管理。
3.1.4 团队成长和演变 在团队协作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注意团队的成长,积极推进团队进步。
3.1.5 领导能力 能在团队中领导或支配能力,注重团队凝聚力,显示领导魅力,能有效协调团队中各项任务。
3.1.6 技术协作 明确各个成员的分工,知道各个环节的前后环节,以及相应环节的衔接人员,善于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遇到问题能够分析原因,不推诿、乐于帮助其他成员解决问题。
3.2 人际交流能力 3.2.1 交流战略和交流方法 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和交流方法,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形之下,采用不一样的沟通技巧和交流策略。
3.2.2 写作交流能力 书写并报告个人或小组报告,无论是项目阶段性报告还是项目的技术报告,都要思路清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3.2.3 电子和多媒体交流 能以书面、电子形式、图表以及口头等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适应无纸化办公,网络会议等新型办公模式,学会纪律自律和良好交流。
3.2.4 图表交流 适应各种形式的图表交流,学会使用专业图示交流,无论是项目的执行流程图,审核验证流程图,还是专业的设计图纸,结构图纸,数据统计报告,分析报告等等。
3.2.5 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 能通过口头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在交流中技术性工作要阐述明确,一针见血,通俗易懂,人际之间注重团队的团结和协作。
3.3 外语交流能力 3.3.1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书面或口头的有效交流、专业外文书刊的阅读能力。
4、在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系统的能力 4.1 外部和社会背景环境 4.1.1 工程师的角色和责任 了解社会规范、工程师的角色与责任,尤其是在属于保密单位的企业,是否是涉密人员,涉密职责,工程项目是否涉密,如何解除涉密,解除的时间限制,等等。

 
4.1.2 工程界的社会影响 能及时了解测控技术、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和最新动态。
4.1.3 历史环境 了解行业发展历史,中国在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起步、发展、未来的计划,全球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和趋势。
4.1.4 现实的焦点和价值观 正确认识工程与社会的关系与相互影响,具备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4.2 企业与商业环境 4.2.1 认识企业文化 了解测控以及电力行业和企业的文化、战略、规划、特色和发展特点。企业的文化和宗旨对企业员工的方向引领和工作职责。
4.2.2 企业战略、规划 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企业的战略规划,从本行业的现状出发,深入学习其意义。
4.2.3 成功地在一个团队中工作 能较快地转换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并顺利工作,明确自己的职务和责任。
4.3 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 4.3.1 设立系统目标和要求 基于专业方向去设立系统目标要去,将一个系统得需求和当前技术融合,要求一个系统拥有一个自己特色的制高点。
4.3.2 定义功能,概念和体系结构 按照系统的设计需求或市场需求,项目计划,根据行业特色定义功能,概念,明确系统输入输出和各种约束,设计出优化的体系结构
4.3.3 系统目标的实施 合理调配人力和物力资源,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从研发设计,工艺流程到测试标定,最后的检验和验收。
4.3.4 项目发展的管理 根据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项目开发计划,兼容项目需求说明书,测试计划等项目的相关文档要求,完成项目的模块开发卷宗,对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合理管理和有效控制,确保项目顺利验收。
4.4 设计 4.4.1 设计过程 具备完成电路设计和器件选择的能力。
4.4.2 设计过程的方法 具备根据系统及环境要求设计系统的开发流程、确定技术方案、搭建系统框架的能力。
4.4.3 设计中对知识的利用 根据技术实现成本,能够利用电子线路、DSP、FPGA、嵌入式等知识实现工程系统设计中的功能。
4.4.4 多学科设计 能够应用电子线路、信号处理等多学科知识完成复杂系统设计。
4.5 实施 4.5.1 硬件制造过程 具备电子线路或系统的实现、调试的能力。
4.5.2 软件实现过程 具备使用高等语言完成软件的设计、调试和实现能力。
4.5.3 调试,检测,试运行 具备复杂系统安装、调试和运行,多系统联调、试运行能力。
4.5.4 实施过程的管理 具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能力。
4.5 运行 4.6.1 运行设计和优化 能够对测控系统提出优化要求。
4.6.2 培训及操作 可完成测控系统的操作,并进行操作培训。
4.6.3 系统改进 根据测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可进行改进。
4.6.4 系统维护 可以完成常规测控系统日常维护。
4.6.5 运行管理 了解测控系统的运行管理规范流程。


七、知识能力大纲
将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确定课程,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对各项知识、能力要求须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方式。


八、工程(专业)实践方案
1、培养目标
以服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为基础,以产品设计和本领域业务流程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服务和维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为目标,培养复合型电子与通信工程科技人才。
2、培养模式
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2+1的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
累积在校学习阶段(2年):该阶段着重专业理论和科研能力培养。学习专业理论和结合专业领域的科研方向,进行硕士型人才的工程能力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累积企业实践阶段(1年): 该阶段着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深入合作企业,依托企业现场,借助企业的工程项目和研发项目,参与工程项目的策划、设计和技术攻关,还可深入参与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熟悉企业文化,了解企业项目研发管理和企业的运行方式,熟悉行业标准和规范,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进一步提升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工程素养。
3、培养内容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工程实践阶段鼓励由校内导师和行业(企业)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其中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企业实践环节、项目研究、部分课程和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工程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研发、企业实训。
(1)工程研发:导师小组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协商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以及研究内容,制订详细的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工作,掌握项目开发的具体实施过程,如需求采集、交流设计、实施、维护保障等;能归纳总结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企业实训:企业实训主要以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为主,主要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通过在企业的认知学习、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产品的研发过程以及研发装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产品开发、生产等过程中人员协调、分工、协作意识与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开拓视野、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4、培养要求(须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方式)
工程实践培养要求见《控制工程学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本要求与考核工作规定(暂行)》。
5、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主要包括: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中航凯天电子(161)、四川辉煌测控设备有限公司、南方电子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北京泛华恒兴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海科工控有限公司。
6、专业技能考核
专业技能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在第3学期根据专业技能标准与要求按考核方式组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考核。专业技能考核通过者,方可准予进行学位论文工作。考核如未能通过,可申请参与下一年度的专业技能考核,如通过则延期1年毕业;如仍未通过,则给予退学处理。
考核具体要求见《控制工程学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基本要求与考核工作规定(暂行)》。
九、课程体系与培养计划
十、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革项目,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或者是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以及工程管理项目等。但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首先调研、查阅中外文献,把握学科发展前沿,了解本学科或本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在通过专业技能考核(第三学期)以及完成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在导师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公开报告(涉密除外)、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开题报告须在第3学期内完成。
2、论文形式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以多样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产品或工程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工程设计与研究类: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符合规范;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类:能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推导、分析严密完整,实验方法科学,数据可信;能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适用性。
(3)产品或工程应用软件开发类: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应有调试、测试乃至应用结果和评价。
(4)工程管理类:应有明确的生产与工程应用背景和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收集与统计的数据充分、可靠;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3、评审与答辩
(1)答辩申请
申请答辩资格: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计划,并修满规定的学分;按时完成论文开题报告、阶段报告,并将报告交所在学院教务部门;导师同意。
申请答辩程序:至少应在答辩前三周提出答辩申请,经所在学院教务部门初审同意后,填写《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审批材料》。
(2)论文评阅
由导师会同导师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定两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论文评阅专家。其中至少有一名是来自于校外且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3)论文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组成:学院聘请不少于五名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委员会设主席一名,秘书一名(由我校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秘书协助答辩委员会工作。
答辩委员会委员资格:答辩委员会委员应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中至少有两名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答辩委员中至少有一名来自校外。
(4)论文答辩
答辩前三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寄给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委员。待评阅意见全部返回,且对论文答辩无异议时方可组织答辩。
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举行(须保密的除外)。
答辩过程中,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能正确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以及本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问题。对于产品开发类的学位论文在答辩时须提供开发的产品,并进行现场调试。对于工程技术研究、规划设计类的学位论文须提供报告,并有具体、明确的项目依托,在答辩时须提供项目委托单位的验收报告或使用报告。
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按评分标准对学位论文予以成绩评定,并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表决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当“通过”票数超过三分之二以上时,方可建议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报送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
十一、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学术型)简介  
 
    专业代码:0810Z3
    培养目标:
    该学科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集力学、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控制、生物学、人工智能以及系统工程等多学科领域知识交叉和融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学科围绕机器人智能化、产业化的重大需求,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以智能感知与智能计算、智能控制与导航技术、智能系统能源管理与诊断为技术支撑,以服务社会各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应用为导向,特别是特种机器人的应用,并为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若干其它相关学科等提供技术支撑与储备的跨学科研究。
    培养方向:
    1.(全日制)智能感知与智能计算
    2.(全日制)智能控制与导航技术
    3.(全日制)特种机器人
    4.(全日制)智能系统能源管理与诊断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简介  
 
    专业代码:085208    
    培养目标: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旨在培养素质全面,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在智能检测技术、网络化测试技术与计量、智能仪器与传感器(网络)、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等方向从事管理、研究、设计和开发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智能检测技术及应用     
 
     02(全日制)网络化测控技术及应用
      
     03(全日制)智能仪器与传感器(网络)
  
     04(全日制)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05(全日制)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学院简介
 
控制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经过10余年的积累和发展,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学院由最初的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本科专业发展为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5个本科专业;拥有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3个硕士点。其中,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是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四川省首批机器人本科专业。学院还与德国锡根大学EZLS研究所联合成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国际联合研究院”、拥有四川省智能机器人众创空间科普基地、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特种智能机器人团队、成都市智能机器人创客科普教育基地、四川医疗健康生态产业联盟等科研平台。
控制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团队。
近5年来,我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等纵向和横向项目1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国内外学术期刊200余篇。
此外,学院还与政府机关、公司企业、研究机构有广泛的合作关系。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控制工程学院联系方式:胡志秋           028-85966915

添加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姐,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报录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真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目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排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保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公众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