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甘肃农业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甘肃农业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甘肃农业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甘肃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甘肃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群]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财经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2020年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和《关于做好甘肃省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甘招委发〔2020〕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等实际情况,为做好我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工作,特制订本方案。一、组织领导
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在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王兴堂 吕剑平
副组长:李 恒 马丁丑
成 员:陈强强 李之凤 陈 耀 海新权 马 晶
杨 清 年 渊 车海丽 杨婕妤 牛亚琼
二、调剂人数及专业
1. 我院2020年计划调剂学术型硕士15人。
2. 接受调剂专业: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三、调剂原则
1. 总体上按教育部要求执行。
2. 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3. 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B类考生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4.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5. 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须相同。
6. 初试科目中未设置数学的考生,不能调入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专业。
四、复试设备
(一)软件平台系统
学院网络远程复试的笔试环节使用“钉钉”软件进行;面试环节使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发的“招生远程面试系统”进行。
备用软件平台系统:“钉钉”软件。
(二)硬件器材
为保证远程网络复试能够正常进行,保证复试的公平公正,考生面试时,应进行双机位监控拍摄。考生使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配置摄像头和麦克风,能够保证视频、通话质量清晰)+智能手机;或2部智能手机。一个用于近距离视频面试,另一个用于监控复试场所。设备需提前安装相应浏览器及软件,具体要求参阅“考生操作手册”。
五、复试方案
(一)复试形式
为充分保障师生健康、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统筹考虑甘肃省疫情防控形势、应急响应级别、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复试工作要求,经综合研判,我院决定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
(二)考生资格审查
1. 考生复试前,须向学院提供资格审查材料的PDF彩色扫描件或高清照片,学院招生工作小组安排专人对材料进行审核。
2. 学院复试小组对复试考生资格进行审查,与考生逐一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复试资格审查材料详见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公布的《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须知》。
(三)复试内容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1. 笔试(笔试使用“钉钉”软件平台)
考生在复试前添加助理为钉钉好友,备注信息为“准考证号+身份证号”。
(1)笔试分专业课考试和加试科目考试。考生须按答题纸格式模板提前准备好答题纸,开考前进行检查。
(2)笔试分值为100分,采用开卷形式;主要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考试科目:农业经济学,考试时长为1个小时。
(3)同等学力、跨专业(本科专业非经济管理类专业)考生需加试,加试科目: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每门加试课程分值为100分,成绩需达到60分,不计入复试总成绩;考试方式为开卷笔试。
(4)开考15分钟后,考生仍不能进入“视频会议”,学院将取消对该考生的“视频会议”邀请,视为该考生自动放弃笔试资格。
(5)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在规定时间(考试结束5分钟)内,发送自己答卷的高清照片。逾期未发送照片者,以违规处理,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发送答案照片数量不全者,仅对发送答案进行评阅,未发送答案不再进行评阅。
(6)笔试结束后2日内将成绩在学院网站进行公布。
2. 面试(面试使用研招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
考生应提前按照软件平台系统操作要求熟悉系统操作,参加学院组织的软件平台系统的调试和模拟演练。调试和演练过程录音录像。
(1)考生正式面试前,提前1小时登陆软件平台系统查看面试时间、面试序号、考场信息,并对设备进行最终调试。
(2)面试分值为100分,包括专业综合知识考核、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方面。
(3)面试时间每生不少于20分钟,不多于30分钟。
(4)面试过程中,如遇“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出现故障或线路拥挤,导致不能正常进行面试的,则启用备用软件平台系统(“钉钉”)。
(5)面试结束后2日内将成绩在学院网站进行公布。
六、录取
(一)入学总成绩计算
复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计算复试成绩及入学总成绩排名,在复试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公布在学院网站上,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同时,要提供举报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信息,保证考生申诉畅通。复试成绩及入学总成绩保留小数点后2位,计算公式如下: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30% +面试成绩×70%
入学总成绩=[(初试统考科目成绩之和)/2]×40%+[(初试自命题科目成绩之和)/3]×30%+复试成绩×30%(参加二门国家统考科目的专业)
入学总成绩=[(初试统考科目成绩之和)/3.5]×35%+[(初试自命题科目成绩)/1.5]×35%+复试成绩×30%(参加三门国家统考科目的专业)
专业课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及复试成绩均须达到及格线(60分)的考生,方可具有录取资格。
(二)拟录取名单确定
1. 拟录取名单根据考生入学总成绩排名按批次由高到低按招生计划指标数依次录取。
2.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录取:
(1)专业课笔试成绩不合格者;
(2)面试成绩不合格者;
(3)复试成绩不合格者;
(4)加试科目成绩不合格者;
(5)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
(6)学历(学籍)审核不通过者;
(7)复试过程弄虚作假、找人替考者;
(8)其他不符合录取要求者。
3. 依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对拟录取的考生入学后3个月内,学院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三)录取类别
1. 我校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录取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协议;非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在入学前将人事档案调入我校。
2. 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非应届考生的人事档案在复试结束由学院统一调取。
3. 所有录取的非定向就业考生的人事档案应于7月15日之前调至我校。
(四)拟录取名单公示
复试结束后,及时在学院主页公示各专业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入学总成绩等信息,并对拟录取的破格考生、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和享受初试加分政策考生等情况予以备注说明,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学院公示无异议后,将拟录取名单报送研究生院。考生可于复试后在学院网站查询拟录取名单,或在研究生院主页进行查询。
(五)体检
考生在录取后可在当地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并将体检报告PDF彩色扫描件或高清照片报学院,学院进行审核,入学报到时学院复核纸质体检报告。根据相关要求,未参加体检或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且复检仍不合格的考生取消录取资格。
(六)录取通知书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我校拟定于7月下旬发放录取通知书。
八、其他事项
(一)复试费用
考生参加网络远程复试无须缴纳复试费用。复试过程中由于使用软件平台系统产生的费用由学校统一支付。
(二)考生注意事项
1. 为保证网络远程复试能够正常进行,考生应按照要求配备相关硬件设备,并实现双机位拍摄。
2. 考生须确保复试场地网络设备畅通,提前检查电脑、手机的摄像头是否清晰,麦克风能否正常收音和发音,电脑声卡驱动是否需要更新等,相关App或软件已获取摄像头和麦克风权限,确保复试正常进行;并保证设备电量充足,存储空间充足,建议连接有线或优质WIFI 网络,开启手机流量(4G)作为备用网络连接,关闭设备通话、录屏、外放音乐、闹钟等可能影响面试的应用程序。若使用手机设备,建议关闭手机自动锁屏,保证电量充足并接通电源后再进行面试。
3. 考生须准时参加复试,若复试当天约定时间,由考生单方面因网络、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不能参加复试或学院联系不上考生,由考生负责,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不再另行组织复试。
4. 考生须提前布置好复试环境,避免选择背景杂乱、声音嘈杂的环境接受复试,要尽量选择独立、封闭、安静、背景干净、光线充足、不逆光的房间接受复试。背景可以选择一面白色或纯色的墙面;提前与家人、邻居沟通好,确保环境安静。此外,考生应尽量穿着干净整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加复试。
5. 笔试时,考生读题、答题均不得发出声音,查阅资料应尽量避免出声;不得与他人联系、交谈,保证答题环境无杂音,以免干扰其他考生答题;考生如对试题有异议,可举手询问,由监考员进行解答。
6. 复试期间不得携带或使用除复试需要以外的任何通讯工具和电子器材等。面试、笔试前,应将摄像头360度环视场所一周,保证视频区域内无其他人员等;复试时,必须正对摄像头、保持坐姿端正,不得使用美颜及滤镜,不得佩戴耳机等通讯设备,不化浓妆,不戴饰品,头发不得遮挡面部,露出双耳;不得无故离开视频区域,视频区域不允许出现其他任何无关人员,答题时必须正视屏幕,保证胸部以上及双手在镜头范围内。
7. 考生面试抽取试题后,读题不得发出声音,不得与他人联系、交谈。不得用笔作记录,不得拍照,不得外泄内容。
8. 面试期间如遇临时掉线,重新连接后,重新抽取试题或专家重新进行询问。
9. 复试全过程无间断录音录像,资格审查贯穿复试工作全程,若发现舞弊等不端行为,一律取消复试资格。
10. 软件平台系统对笔试、面试的复试全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考生不得对试题进行拍照、截屏,不得对复试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截屏,不得将复试内容告知他人或通过网络传播。在复试过程中或后期对复试过程进行视频回放时,一经查实考生违规操作,则取消复试资格或录取资格。
11. 不论何种原因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或取消复试资格的考生,学院不再单独组织复试。
12. 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
(三)监督及联系电话
1. 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联系电话: 0931-7632489
2. 监督电话:
学院党委副书记:0931-7632501
研究生院: 0931-7631774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
2020年5月20日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的联系方式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的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
邮编:730070
学校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
邮编:730070
投稿邮箱:xwzx@gsau.edu.cn
联系电话:0931-7632489 13893456130
联系电话:0931-7632489 13893456130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介绍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甘肃农业大学自1984年开办农业经济管理专科,1988年升为本科,2000年获批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开招硕士研究生,2004年入选为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经审核升格为农林经济管理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经30余年的积淀和15年来研究生教育实践探索,已成为省内有农科特色的重点学科,也是甘肃省高校中同类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唯一一级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3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7人。主要研究方向有:、特色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农业产业组织与管理、农业产业链分析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农业发展与管理。学科点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发展规划、农村政策研究、农村金融、开发扶贫与农(林)业经济活动绩效分析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本专业学习年限为3年,旨在培养较为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必要的农业科学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较为扎实的人文、自然科学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特别是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农业经济分析、乡村发展研究和业务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较高层次的专业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成为高级专门人才。
截至2015年12月,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00人。
本专业学习年限为3年,旨在培养较为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必要的农业科学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较为扎实的人文、自然科学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特别是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农业经济分析、乡村发展研究和业务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较高层次的专业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成为高级专门人才。
截至2015年12月,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00人。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的介绍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区域经济学020202
甘肃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0年经主管部门批准设立,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包括校外导师3人),其中教授3人(2人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研究员3人(1人为甘肃省领军人才);副教授4人。主要研究方向有:县域经济、城镇经济、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区域产业集聚与演替等。目前,已经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区域环境转型、区域循环经济结构、区域城镇化发展、区域发展规划以及区域政策研究等方面有了一定研究成果,学科特色逐步形成。
本专业学习年限为3年,旨在培养具备全面、扎实的经济学和空间关系分析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通过规范的学术训练,具备研究区域经济和发展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分析界定有价值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独立进行研究设计、数据收集、逻辑推理、模型建构、实证检验与规范报告;并具有对本学科系统性问题进一步探索研究与创新的基础与潜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并能从事中高层次实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截至2015年12月,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31人。
本专业学习年限为3年,旨在培养具备全面、扎实的经济学和空间关系分析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通过规范的学术训练,具备研究区域经济和发展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分析界定有价值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独立进行研究设计、数据收集、逻辑推理、模型建构、实证检验与规范报告;并具有对本学科系统性问题进一步探索研究与创新的基础与潜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并能从事中高层次实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截至2015年12月,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31人。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的介绍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于2002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2010年开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截至2015年12月,累计培养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27人,全日制专业应用硕士研究生102人。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的介绍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简介
财经学院是在1984年创建的农牧业经济管理专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院。1989年,成立农业经济系,并招收首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1993年改名经济贸易系。2001年成立经济贸易学院,同年获农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次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更名经济管理学院,同年农业经济管理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并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7年1月,学院更名为财经学院。
学院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硕士(农业管理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另设本校唯一的省级人才培养基地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35人,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75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8人,留学生11人。图书资料室拥有各类年鉴和相关专业学科书刊2万余册。
学院有教职工75人(机关兼职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0人,讲师15人,助教9人,副研究馆员1人,实验师2人,管理干部12人(含推免辅导员2人)。教师中取得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学位60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4人(博士生导师1人),其中校内硕导22人,校外硕导12人。
学院于2008年建成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实验面积929.7㎡。目前依据学院专业结构下设农业经济管理实验室、经济模拟与分析实验室、金融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营销实训室、会计模拟实训室等6个实验室,是学院实验教学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
学院有甘肃省区域农业与产业组织研究基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开发研究中心、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农业产业组织研究中心、经济方法应用研究中心等3个校级研究中心,为学院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五年,学院获15项省部级奖、20余项厅局级奖、在国家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700余篇、编写专著与教材31部,其中2部为21世纪教材。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办、国家林业局林业经济研究中心、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8项,科研总经费达200余万元。
截止目前,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8000余人。学院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同国内重点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双方学者相互考察访问,进行科研协作和派遣教师进修、访学。“中美1+2+1人才培养合作计划”等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财经学院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特色及规模效益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学院紧密结合甘肃及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突出区域特色,探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培养经管类高级研究人才及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硕士(农业管理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另设本校唯一的省级人才培养基地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35人,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75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8人,留学生11人。图书资料室拥有各类年鉴和相关专业学科书刊2万余册。
学院有教职工75人(机关兼职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0人,讲师15人,助教9人,副研究馆员1人,实验师2人,管理干部12人(含推免辅导员2人)。教师中取得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学位60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4人(博士生导师1人),其中校内硕导22人,校外硕导12人。
学院于2008年建成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实验面积929.7㎡。目前依据学院专业结构下设农业经济管理实验室、经济模拟与分析实验室、金融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营销实训室、会计模拟实训室等6个实验室,是学院实验教学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
学院有甘肃省区域农业与产业组织研究基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开发研究中心、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农业产业组织研究中心、经济方法应用研究中心等3个校级研究中心,为学院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五年,学院获15项省部级奖、20余项厅局级奖、在国家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700余篇、编写专著与教材31部,其中2部为21世纪教材。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办、国家林业局林业经济研究中心、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8项,科研总经费达200余万元。
截止目前,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8000余人。学院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同国内重点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双方学者相互考察访问,进行科研协作和派遣教师进修、访学。“中美1+2+1人才培养合作计划”等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财经学院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特色及规模效益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学院紧密结合甘肃及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突出区域特色,探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培养经管类高级研究人才及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添加甘肃农业大学学姐,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甘肃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甘肃农业大学报录比、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群、甘肃农业大学学姐、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真题、甘肃农业大学专业目录、甘肃农业大学排名、甘肃农业大学保研、甘肃农业大学公众号、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甘肃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