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甘肃农业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甘肃农业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甘肃农业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甘肃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甘肃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群]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2020年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调剂公告
因第一志愿录取未能完成学院研究生招生指标,拟开调剂进行第二批次研究生的复试与录取。一、 接收学科及专业领域
公共管理和农村发展。
二、 接受调剂的基本要求
报名条件总体按教育部要求执行,需符合要求。
三、调剂流程
1.我院调剂统一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符合条件的考生,方可填报我院志愿。该系统于6月8日开放后,考生即可报名。
2.我院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我院发送复试通知后,考生须按照规定的时限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48小时内确认复试通知,逾时不确认复试通知视为自动放弃我院复试资格。
四、联系方式
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电话:0931-7609209
邮箱:shasm@gsau.edu.cn
2020年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调剂公告
因第一志愿录取未能完成学院研究生招生指标,拟开调剂进行第二批次研究生的复试与录取。一、 接收学科及专业领域
公共管理和农村发展。
二、 接受调剂的基本要求
报名条件总体按教育部要求执行,需符合要求。
三、调剂流程
1.我院调剂统一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符合条件的考生,方可填报我院志愿。该系统于6月8日开放后,考生即可报名。
2.我院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我院发送复试通知后,考生须按照规定的时限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48小时内确认复试通知,逾时不确认复试通知视为自动放弃我院复试资格。
四、联系方式
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电话:0931-7609209
邮箱:shasm@gsau.edu.cn
2020年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调剂公告
因第一志愿录取未能完成学院研究生招生指标,拟开调剂进行第二批次研究生的复试与录取。一、 接收学科及专业领域
公共管理和农村发展。
二、 接受调剂的基本要求
报名条件总体按教育部要求执行,需符合要求。
三、调剂流程
1.我院调剂统一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符合条件的考生,方可填报我院志愿。该系统于6月8日开放后,考生即可报名。
2.我院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我院发送复试通知后,考生须按照规定的时限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48小时内确认复试通知,逾时不确认复试通知视为自动放弃我院复试资格。
四、联系方式
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电话:0931-7609209
邮箱:shasm@gsau.edu.cn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参考书目
经济管理学院 0931-7631824 |
区域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 黄林秀、李新文 吉林人民出版社;《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 《新发展经济学》 中国农大出版社; 《管理学原理》 尹丽萍 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经济法》 韩灵丽 高等教育出版社;《区域经济学》 高洪深 中国人大出版社; 《资源经济学》 曲福田 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经济学概论》中国农大出版社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硕士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0703) 总 则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一)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践行学术诚信,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所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书刊,能撰写外文论文摘要, 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新的见解;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生产和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身心健康,情趣高雅。二、学制与培养年限
学制为 3 年,实行学分制,培养年限不少于 2 年,延迟毕业的最长不超过 5 年(不含保留学籍期间)。
三、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坚持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工作并重的原则。
(二)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负责人。实行导师负责制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负责指导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等方式,经过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活动、实践活动等必修环节进行培养。导师要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与进步;指导小组由导师提名邀请 2-3 名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校内外副高以上职称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专家组成。
四、课程设置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 30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 28 学分,培养
环节 2 学分。
课程分学位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设置,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学科学位课;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学科选修课与其他选修课。课程学习集中在第一学年完成。学位课 70 分合格,
选修课 60 分合格。
(一)公共学位课(7 学分)
1. 我国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1) 政治理论课: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 号)文件要求,开设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学时,2 学分)。
(2) 外语课:150 学时,5 学分,包括基础外语(120 学时,4 学分),口语实践(30 学时,
1 学分)。
入学考试为英语语种的研究生,外语课开设英语;以非英语语种考试录取入学资格的研究生,其基础外语按入学考试语种开设,如我校无相关语种开设课程,经学校同意,可到我校承认学分的高校参加该语种的课程学习,并取得合格证明。
2. 外国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
(1) 中国概况与中国文化(36 学时,2 学分)
(2) 对外汉语交流 (150 学时,5 学分)
(二)学科学位课(13 学分)
按一级学科设置的一级学科通开课不少于 3 门,要求反映学科基础理论的历史发展、学科核心理论与知识、学科研究前沿及学科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等。(三)选修课(至少选修 8 学分)
1. 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包括《自然辩证法概论》(18 学时,1 学分)和《马格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 学时,1 学分),必须任选一门。
2. 学科选修课
按二级学科设置,既要体现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也要满足方向培养的需要。各学科按
5-6 门设置。
3. 其他选修课
学生可在学校公布的课程目录中选修。
(四)补修课程
以同等学历或跨学科入学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学科本阶段主干课程 2-3 门,不计学分。在中期考核前完成。五、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设置培养环节的目的在于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所有培养环节必须完成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一)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含学习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计划、读书计划、学术活动安排等)和论文研究计划(学位论文研究与工作机会),在新生入学后的;两个月内完成。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或指导小组指导下根据本学期培养方案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并在入学后三周内提交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书。培养计划的调整须征得导师同意,报研究生处培养科备案。
(二)文献综述与开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必读书目,并撰写至少 10 篇阅读报告。读书报告由导师批阅,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所在学院备查。研究生在进行开题论证前至少应阅读 60 篇研究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10 篇,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经导师审核签字后, 交所在学院备查。论文选题必须与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一致。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初由学科点或导师组组织硕士研究生开题论证会,由本学科三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论证委员会对研究生开题报告进行评审, 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评审未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未通过者则终止培养。
(三)学术活动
研究生应主动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主要形式有听学术报告(讲座)、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原则上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校内外人文讲坛、科学论坛科学论坛以及各类学术会议 3-5 次;各学科可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学术活动考核实行签到和填写记录表格等方式,学术记录表经导师签字后,汇总后,交所在学位点审核。达到规定要求,经考核(一般在第五学期)合格后,记 1 学分。(四)学科 seminar(1 学分)
由导师组定期(每周)组织研究生讨论、汇报,每位研究生每学期至少汇报 2 次,参加
不少于 10 次。
(五)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结束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末),主要就研究生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业务素质、论文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小结和考核,是进一步强化培养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具体要求按《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规定》执行。(六)论文中期检查
硕士研究生进入论文研究过程 1 年后(一般在第五学期),由导师组织对研究生论文研究的态度、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全方位考察,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问题较多或不符合要求,提出整改意见。(七)论文预审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前,必须向学位点提交论文答辩申请,导师对研究生提交的论文形式进行审查、论文水平初步评估以及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核验并签字后,提交学员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对研究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要求者的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检测合格后报学院分管院长审核批准。研究生秘书持学院审核意见到研究生处班里论文送审,评审合格后办理答辩审批手续。答辩由学位点审批安排,研究生必须提前 3 天将论文正稿送到学位点秘书,学位点秘书统筹相关答辩事宜。
六、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要求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要求按照《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各学科可根据培养情况提高论文发表要求。研究生必须遵守学术行为规范。严格对待论文署名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所发表的论文必须在投稿前经导师审查和签字同意。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规范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内容,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手段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少于 1 年。
(一)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应体现创新性、系统性、科学性。基础理论研究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 学术观点明确,实验设计合理,实验记录规范、数据真实,图标符合相关学科规范,推理严谨,符合逻辑,语言简明流畅,格式符合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二)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在某一研究领域内有创新或对该领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八、学籍管理、学位论文答辩、毕业与学位授予(一) 学籍管理按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二) 通过论文答辩者,可准予毕业,学位授予按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执
行。
九、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它在自然科学中位居基础核心地位,是包括生命、材料、能源、环境科学等在内的其它科学分支的重要科学基础和生长点。
本学科以化学、农业科学、生物、监测科学、分离科学、信息学、现代物理技术等为主要理论指导,紧紧依托甘肃农业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甘肃化学学科研究的优良资源,将化学学科的理论、方法与农业科学研究密切结合,形成了化学生物学等多个特色学科方向,在生物毒素降解技术及其机理研究、食品蛋白质化学修饰及其构效机理、生物农药合成及其活性研究、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功能性应用研究等研究方向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形成了化学学科与农业科学有机结合、特色鲜明的学科。
该学科点专任教师 22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10 人,获得博士学位的 12 人。近 5 年
获得国家自然基金 7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23 项,累计到位资金 669.5599 万元,发表论文 18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26 篇,获省部级科研奖 4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5 项,获得发明专利 15
项,软件著作权 9 项,省精品资源课 1 门,省精品课程 3 门,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奖 1 部。
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 1 人。毕业研究生主要从事与化学、生命科学相关的教学、科研、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
(二)学科范围
序号 | 学科范围 | 研究方向 |
1 |
化学生物学 |
1. 生物毒素研究 2. 农产品无损检测与贮藏 3. 食品微生物与发酵 |
2 |
有机化学 |
1. 绿色农药研究 2. 天然产物化学 4. 蛋白质及多肽化学 |
(三)主要研究内容
1. 化学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作为二十一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交叉学科之一,是利用化学手段特别是小分子调节的手段研究生命过程中大分子功能的科学。本学科有 3 个研究方向:
(1) 生物毒素研究:以易感生物毒素的农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离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手段,研究农产品中生物毒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利用采后病理学、生理生化、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技术,研究感病组织中毒素积累、脱毒及诱导抗病机理。
(2) 农产品无损检测与贮藏:研究农产品运输贮藏损伤后电磁特性和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建立农产品无损检测的方法和损伤评价模型。
(3) 食品微生物与发酵:利用微生物学原理、生物学理论和生物化学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食品微生物、优化发酵工艺等。
2. 有机化学
以有机合成、有机分析、分离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要求和农牧产品安全需求,研究农用化学品的绿色合成方法。依托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研究以中草药为主的天然产物化学。本学科有 3 个研究方向:
(1) 绿色农药研究:研究以天然活性物质作为母体,进行结构改造或模拟合成易降解、低残留、高活性的生物/仿生农药,筛选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小和环境友好的新农药。
(2) 蛋白质及多肽化学:采用蛋白组学理论与技术,系统研究蛋白质及多肽结构、理 化及功能性质;对蛋白质或多肽进行结构修饰,研究其构效关系;开发功能性蛋白产品。
(3) 天然产物化学:以西北道地中草药为研究对象,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 离纯化与鉴定;通过对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修饰,合成具有高效、速效、长效和低毒等优点的新药物;研究中草药的培植、采集、加工、使用、保存等环节对中草药有效成分质量影响规律,建立培植中草药的质量保障机制。
(四)必读书目
序号 | 书目名称 | 作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
1 |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 | 徐仁生,科学出版社,2012 |
2 | 食品接触材料及化学迁移 | (英)A.B.巴恩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
3 | 高分子合成化学(上,下册). | 冯新德编著. 科学出版社,2010 |
4 | 高聚物结构、性能与测试. | 焦剑,雷渭媛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
5 | 高分子科学前沿与展望. | 董建华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2009 |
6 | 天然产物化学. | 徐任生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4 |
7 | 高等有机化学:结构和机理. | Carey F. 编著. 科学出版社,2009 |
8 |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 赵常志等主编. 科学出版社,2012 |
9 | 环境分析化学. | 但德忠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10 | 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 王斌,陈集,饶小桐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
11 | 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 | 徐如人,庞文琴等著. 科学出版社,2004 |
12 |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 马德柱等编. 科学出版社,2003 |
13 | 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 | 陈厚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
14 |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普学. | 宁永成编著. 科学出版社,2001 |
15 |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 张立德,牟季美著. 科学出版社,2001 |
16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潘瑞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
17 | 电化学原理与方法. | 祖训,汪尔康.科学出版社,2000 |
18 | 淀粉化学与技术 | (美)J.N. 贝米勒,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
19 | 食品安全导论 | 谢明勇,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
50 | 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与分析 | 张一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
适当拓宽必读书目的范围,补充交叉学科书目,并提出必读书目检查考核制度。原则上要求研究生每学期必须有 1~2 篇读书笔记。
(五)课程设置
1. 化学生物学学科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 |
课程名称 |
课内 学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 单位 |
考核方 式 |
备 注 |
|
学位课 |
公共学位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马院 | E |
7 学分 |
公共外语 | 120 | 4 | 1-2 | 人文学院 | A | |||
口语实践 | 30 | 1 | 1 | 人文学院 | E | |||
学科学位课 |
高等有机化学 | 36 | 2 | 1 | 理学院 | A |
13 学分 |
|
高级生物化学 | 36 | 2 | 1 | 生科院 | A | |||
现代色谱分析 | 36 | 2 | 1 | 理学院 | A | |||
分离科学 | 36 | 2 | 2 | 理学院 | A | |||
化学学科专题 | 36 | 2 | 2 | 理学院 | C | |||
专业外语 | 36 | 2 | 2 | 理学院 | A | |||
学术规范与科技写作 | 18 | 1 | 2 | 理学院 | A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马院 | E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1 | 马院 | E | |||
学科选修课 |
分子生物学 | 36 | 2 | 2 | 生科院 | A | ||
现代生物技术 | 18 | 1 | 2 | 生科院 | A | |||
现代提取与分离技术 | 18 | 1 | 2 | 理学院 | A | |||
生物有机化学 | 36 | 2 | 2 | 理学院 | A | |||
化学生物学进展 | 18 | 1 | 2 | 理学院 | C | |||
毒素研究进展 | 18 | 1 | 1 | 理学院 | C | |||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 18 | 1 | 2 | 理学院 | A | |||
现代化学进展 | 18 | 1 | 2 | 理学院 | C | |||
其他 选修课 |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需要,从全校公共选修课和其他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中 选修。 |
|||||||
培养环节 |
内 容 | 时间安排 | 学分 | |||||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 第 1 学期(入学后 2 个月内) | / | ||||||
2.中期考核 | 第 3 学期 | / | ||||||
3.文献综述与开题 | 第 3 学期 | / |
4.学术活动 | 第 1—6 学期 | 1 | ||
5.学科 seminar | 第 1—6 学期 | 1 | ||
6.论文中期检查 | 第 5 学期 | / | ||
7.答辩 | 第 6 学期 | / | ||
同等学历或跨学科补修 课程 |
有机化学 | |||
生物化学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一级学科化学硕士点介绍
一级学科化学硕士点介绍 |
一 、基本情况
按照学校“农业学科优势突出,理工经管文法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发展目标,以化学学科与农业科学结合为特色,立足甘肃,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农业应用型化学学科。 甘肃农业大学化学硕士点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将化学学科的理论、方法与农业科学研究密切结合,形成了化学生物学和有机化学2个稳定的学科方向,以及生物毒素降解技术及其机理研究、微生物发酵技术、农产品无损检测与贮藏、食品蛋白质化学修饰及其构效机理、绿色农(兽)药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功能性应用研究等体现特色的交叉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具有农业背景知识的高层次化学人才。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基本分离手段和方法,具备熟练操作常规分析仪器的技能,学会天然产物分离分析、生物毒素降解分析、蛋白质分析等基本技能,了解功能性农产品开发原理和技术,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同时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创新精神。掌握一门外语,能用该门外语熟练地阅读文献,并具有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培养方向: 1. 有机化学 依托学校农业科学优势,通过培养使学生掌握中草药等植物中的天然活性成分分离相关理论,熟悉分离方法,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技术;掌握蛋白质相关理论,熟悉蛋白质结构及性质分析方法,熟练掌握蛋白质分析相关仪器操作;掌握绿色农药加工理论,熟悉农药加工基本技术,熟练掌握农药绿色合成方法;了解生物学、植物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统计软件,将统计软件用于试验数据整理、统计和分析;了解天然功能性农产品开发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草药活性成分分析、蛋白质及多肽结构修饰、绿色农药合成等。 2 化学生物学 依托学校农业科学优势,通过培养使学生掌握毒素分离相关理论,熟悉分离方法,熟练掌握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技术;掌握生物毒素提取理论,熟悉生物毒素鉴定技术,熟练掌握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掌握微生物学原理,熟悉微生物发酵技术;了解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相关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物毒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生物毒素的降解,农产品无损检测,食品微生物发酵等。 四、就业前景 在化学及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甘肃农业大学化学专业硕士围绕地方经济及行业发展,将有机化学与生物、食品、农业等学科相结合,培养具备良好的化学背景、系统掌握化学相关理论、具备科研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可在与化学相关的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科研、工程技术、设计、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报考国内外化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硕士点介绍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硕士点介绍 |
一、专业概述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二级学科之一,是以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这一类天然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粮食生物化学、淀粉化学、蛋白质化学及其营养活性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并进行深层次加工产品和应用及现代加工技术的工程研究。本学科与“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等学科紧密联系,相互渗透。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粮食、油脂、植物蛋白质资源深加工及高效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本学科的进展与动向,掌握实验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技能;初步具有独立从事以粮油和植物蛋白学科为主及与其交叉的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教学、科研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三、培养方向: 1.变性淀粉理论与技术 以各类淀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淀粉化学结构特性研究,利用化学理论和先进的物理技术改变淀粉的分子结构对其进行修饰、变性和衍生化,从而改善其应用性能。甘肃特殊的地理生态条件,决定了该地区是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等淀粉的主产区。可为本学科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长期以来,本研究方向利用学校所处地区的区位优势,针对如何生产高附加值的淀粉产品、增长淀粉产业链的问题,开展了用于食品、医药和材料等领域的变性淀粉理论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2. 粮油作物生物安全 本研究方向以粮油作物为对象,应用食品化学、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运用化学、物理和微生物的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研究真菌毒素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方法。探索粮油作物中真菌毒素产生的条件和规律,评价真菌毒素对人畜健康的危害及影响。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筛选、快速检测和以及脱除技术的研究。 3.生物质材料综合利用 本研究方向以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作物秸秆为原料,以秸秆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为研究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研究团队主要在突破秸秆中木质纤维素分离与改性、功能化、纳米化、复合等关键技术,研制特性饲料、工业用原材料和基材等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研究内容有待于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为高效开发和利用中西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四、就业前景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等大宗农产品的理化性质、食用品质、加工工艺品质与现代加工技术,重点研究粮食及植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原理与技术。它不仅肩负着我国大宗农产品资源的有效加工和保障供给的历史重任,还承担着发展农业、为食品和其他行业提供多功能优质原料的任务。 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较好,就业面较广。毕业生均可在与食品加工相关的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国家机关(如设计院、质量监督、卫生防疫、商品检验、党政机关等)从事科研、工程技术、设计、制造、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介绍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介绍 |
一、专业概述 应用统计学是伴随着数理统计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应用统计研究如何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受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并对所考虑的问题做出推断或预测,为采取某种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或建议。它是统计学和其它相关学科交叉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涉及统计建模和模型的统计推断、抽样调查、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估计以及统计模拟等内容。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地掌握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坚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面,了解应用统计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系统掌握数据处理、分析和开发的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能力,能胜任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等实际工作。同时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创新精神。掌握一门外语,能用该门外语熟练地阅读文献,并具有初步从事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培养方向: 1.生物统计 依托学校农业科学优势,通过培养使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方法和系统的统计学专门知识,熟悉生物学、农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和资料整理,熟练应用计算机编程及统计软件(如 SPSS、SAS、R软件),将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应用到生物学、农学、医学等相关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存分析、生物统计分析、生态数学模型的统计分析等。 2. 经济与社会统计 通过培养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方法和较系统的统计学专门知识,具有较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统计软件(如 SPSS、SAS、R软件)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具有将经济关系数量化和统计初步建模的能力,并能从事统计实务工作,凸显统计与农业、农村问题的结合。经济与社会统计方向研究的内容包括投资与贸易统计、市场调研统计分析、金融风险度量与估计、社会统计与预测等。 四、就业前景 在大数据背景下,甘肃农业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围绕地方经济及行业发展,将统计学与生物、农业经济、社会管理等学科相结合,培养具备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掌握数据处理、分析和开发的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较好,就业面较广。毕业生可在与统计相关的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科研、工程技术、设计、制造、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咨询和研究机构、相关统计咨询、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等岗位工作或在银行、保险、证券、工商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市场分析与预测、金融与保险产品开发、数据挖掘等工作。可报考国内外统计学的博士研究生。 生物统计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在生物科技公司、卫生行政机关、卫生防疫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工作,或在医药卫生、教育机构从事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经济统计的毕业后可承担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中高层次统计分析实务工作和管理工作,能胜任质量管理、市场研究、投资分析与管理决策实际工作。 |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的联系方式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的联系方式学校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
邮编:730070
学院电话:0931-7631212
学院传真:0931-7631212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的介绍
学院历史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原名基础部,组建于1978年。经过两次院系调整,原基础部外语、体育、植物、动物、气象、动物生物化学等教研组室调整至其它院系,基础部于2001年更名为基础科学系,2004年又更名为理学院。2009年学院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学院化学实验中心被省教科文卫工会委员会授予全省“劳动先锋号”荣誉称号,2012年9月理学院被省教科文卫工会委员会授予“甘肃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机构设置 学院下设基础数学教学部、应用统计系、大学物理教学部、基础化学教学部、应用化学系、材料化学系、化学实验中心,甘肃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化学与应用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数量生物学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业务机构。
师资队伍 理学院专职教师80人,教学辅助人员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9人。教师中博士40人,硕士2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3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获甘肃省“优秀教师”,1人获甘肃省师德标兵,1人获“宝钢优秀教师”1人获“甘肃省优秀青年”。三名青年教师入选“甘肃农业大学伏羲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办学条件 理学院现有教学实验室4000m2,仪器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拥有2个校级教学实习基地、8个院级教学实习基地、2个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
教学改革 近年来,理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先后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3项,获甘肃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多项,建成3门甘肃省精品课程,1门甘肃省精品资源课,5门校级精品课程。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17部,副主编和参编30余部。近三年来,学院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9项,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1项。
专业与学科建设 学院于2000年开办应用化学专科专业,2003年起开办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并同年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2012年起开办统计学本科专业,2013年起开办材料化学本科专业。2012年建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硕士点。2018年建立“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自招生以来,培养了近1000余名应用化学专业本专科生,少数民族预科结业学生2800余名。
科学研究 近3年来,理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7项、厅局项目等10余项,其它研究项目40余项,获厅局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收录。
添加甘肃农业大学学姐,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甘肃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甘肃农业大学报录比、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群、甘肃农业大学学姐、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真题、甘肃农业大学专业目录、甘肃农业大学排名、甘肃农业大学保研、甘肃农业大学公众号、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甘肃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