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甘肃农业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甘肃农业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甘肃农业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甘肃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甘肃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群]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植物保护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学科的介绍
省级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学科简介
学科发展历史及现状
植物保护学科始建于1959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植物保护本科专业,1980年成立植物保护系,199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12月植物保护系并入草业学院,2016年5月学校决定植物保护学科从草业学院分离成立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学科是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现设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和农药学系。有植物保护本科专业,作物保护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作物保护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植物保护领域)授权点,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基本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办学格局。
学术队伍
该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1人(另有兼职人员7人),其中教授10人(另有兼职教授7人),副教授7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23人,硕士2人。有博士生导师6人(另有兼职博导2人),硕士生导师8人(另有兼职硕导5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甘肃省创新人才工程人选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甘肃省优秀教师2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有2人担任国家一级学术团体理事,1人担任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人担任省级学术团体常务理事(其中2人为副理事长)。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学术队伍。
研究方向
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学,植物病害及综合治理,植物病原分类及多样性);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昆虫系统学及多样性,昆虫生态,害虫综合治理,害虫生物防治);农药学(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有害生物抗性监测与治理,农药合成与农药新剂型研制)。
科学研究
长期以来,该学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针对青藏高原及中西部干旱地区的病虫害持续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深入开展研究,在农业害螨分类及抗性机理、植物病原真菌分类及病原区系、特色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草地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基础及预测预报技术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
“十二五”以来,本研究团队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农业“两减一增”目标对植物保护科技的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微生物农药、昆虫病原线虫、天敌昆虫(捕食螨)、植物源农药等生物源农药的研发及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项,其中国家级及中央各部委项目2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2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5项,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11项,育成抗虫品种2个,发现病原真菌和昆虫新种各1个。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31篇。主编教材及专著10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行业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甘肃省生物技术专项等项目40余项。
植物保护学科始建于1959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植物保护本科专业,1980年成立植物保护系,199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12月植物保护系并入草业学院,2016年5月学校决定植物保护学科从草业学院分离成立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学科是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现设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和农药学系。有植物保护本科专业,作物保护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作物保护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植物保护领域)授权点,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基本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办学格局。
学术队伍
该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1人(另有兼职人员7人),其中教授10人(另有兼职教授7人),副教授7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23人,硕士2人。有博士生导师6人(另有兼职博导2人),硕士生导师8人(另有兼职硕导5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甘肃省创新人才工程人选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甘肃省优秀教师2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有2人担任国家一级学术团体理事,1人担任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人担任省级学术团体常务理事(其中2人为副理事长)。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学术队伍。
研究方向
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学,植物病害及综合治理,植物病原分类及多样性);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昆虫系统学及多样性,昆虫生态,害虫综合治理,害虫生物防治);农药学(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有害生物抗性监测与治理,农药合成与农药新剂型研制)。
科学研究
长期以来,该学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针对青藏高原及中西部干旱地区的病虫害持续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深入开展研究,在农业害螨分类及抗性机理、植物病原真菌分类及病原区系、特色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草地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基础及预测预报技术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
“十二五”以来,本研究团队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农业“两减一增”目标对植物保护科技的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微生物农药、昆虫病原线虫、天敌昆虫(捕食螨)、植物源农药等生物源农药的研发及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项,其中国家级及中央各部委项目2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27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5项,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11项,育成抗虫品种2个,发现病原真菌和昆虫新种各1个。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31篇。主编教材及专著10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行业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甘肃省生物技术专项等项目40余项。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系的介绍
农药学系简介
农药学系前身是原植物保护系的植物化学保护教研室,成立于1980年,1983年开始为植物保护本科专业开设植物化学保护等课程,2004年成立农药学系,目前,设有农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多年来,在老一辈农药学家薛绍瑄、沈慧敏等教授和新一代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的学科梯队。
本系现有专业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具博士学位3人。2002年获得农业部新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单位认证资格。为植物保护、森林保护专业本科生开设《植物化学保护学》、《林木化学保护学》、《农药生物测定》、《农药残留量分析》、《农田杂草与鼠害防治》、《植保生物技术概论》、《农药应用学》、《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林木化学保护实验》、《植物化学保护实习》、《林木化学保护实习》等课程及综合性实践教学;为研究生开设《农药学原理》、《农药毒理学》、《农药生物测定》、《植物保护研究进展》、《农药加工与应用》、《杀虫药剂的分子毒理学》、《农药生物测定》、《杂草防除》、《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农药学》、《害虫抗药性分子机理》、《农药学专题》、《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与应用》、《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农业生物安全》等课程。
农药学科是植物保护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的创制和应用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农药开发与加工、农药作用机理、农药经营与管理、农药抗药性、农药合成与分析、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等理论与技术。
1990年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等3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4项,其中《二点叶螨在果树上严重发生与农药品种更替之关系初探》、《西部旱作农业区适用型微生物生防制剂的合成与应用》、《切花百合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切花百合种产化关球国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等项目分别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和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植物植物化学保护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等3项获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植物化学保护》课程被评为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2003年以来,承担农业部下达的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获得发明专利10个,制定地方标准3项。同时,在《Systematic and applied acarology societ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植物保护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中国农业科学》、《草业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药》、《植物病理学报》、《中国生物防治》、《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保护》、《中国农学通报》等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10余部,目前在研项目10项。
主要研究方向有:农药毒理与有害生物抗药性,农药加工与应用技术,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农药合成与分析,植物病毒病的化学防治与化学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
本系现有专业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具博士学位3人。2002年获得农业部新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单位认证资格。为植物保护、森林保护专业本科生开设《植物化学保护学》、《林木化学保护学》、《农药生物测定》、《农药残留量分析》、《农田杂草与鼠害防治》、《植保生物技术概论》、《农药应用学》、《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林木化学保护实验》、《植物化学保护实习》、《林木化学保护实习》等课程及综合性实践教学;为研究生开设《农药学原理》、《农药毒理学》、《农药生物测定》、《植物保护研究进展》、《农药加工与应用》、《杀虫药剂的分子毒理学》、《农药生物测定》、《杂草防除》、《农药分析与残留分析》、《农药学》、《害虫抗药性分子机理》、《农药学专题》、《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与应用》、《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农业生物安全》等课程。
农药学科是植物保护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的创制和应用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农药开发与加工、农药作用机理、农药经营与管理、农药抗药性、农药合成与分析、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等理论与技术。
1990年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等3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4项,其中《二点叶螨在果树上严重发生与农药品种更替之关系初探》、《西部旱作农业区适用型微生物生防制剂的合成与应用》、《切花百合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切花百合种产化关球国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等项目分别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和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植物植物化学保护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等3项获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植物化学保护》课程被评为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2003年以来,承担农业部下达的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获得发明专利10个,制定地方标准3项。同时,在《Systematic and applied acarology societ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植物保护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中国农业科学》、《草业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药》、《植物病理学报》、《中国生物防治》、《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保护》、《中国农学通报》等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10余部,目前在研项目10项。
主要研究方向有:农药毒理与有害生物抗药性,农药加工与应用技术,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农药合成与分析,植物病毒病的化学防治与化学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的介绍
植物病理学系简介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前身是原农学系植物病理教研室,始建于1959年。几十年来,经李乾坤、魏勇良、白宏彩、林淑洁、孙顺娣、陈秀蓉和王生荣等几代植物病理学家的探索和建设,该系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科研能力强、研究方向稳定的学术队伍。
该系现有教职工10名,教授3名,客座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助教1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7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获得者1名、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1名、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荣誉称号获得者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名、甘肃省杰青基金获得者1名、甘肃农业大学伏羲拔尖引进人才1名、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1个。
201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1项,教学成果奖3项,厅局级奖10余项。《植物病理学》教材获2015年第三届全国林(农)类优秀教材奖、《普通植物病理学》2005年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在《Mycological Progress》、《Plant Disease》、《BioControl》、《Biological Control》、《Applied Soil Ecology》、《Mycotaxon》《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菌物系统》、《中国病毒学》、《草业学报》等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及专著30余部。目前在研项目20项,其中参加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农业部公益性行(农)业专项经费1项。
主要研究方向有:植物病原真菌分类学、细菌学、植物病毒与分子生物技术、线虫学、微生物多样性、生物防治及植物病害综合治理。
该系现有教职工10名,教授3名,客座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助教1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7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获得者1名、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1名、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荣誉称号获得者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名、甘肃省杰青基金获得者1名、甘肃农业大学伏羲拔尖引进人才1名、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1个。
201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1项,教学成果奖3项,厅局级奖10余项。《植物病理学》教材获2015年第三届全国林(农)类优秀教材奖、《普通植物病理学》2005年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在《Mycological Progress》、《Plant Disease》、《BioControl》、《Biological Control》、《Applied Soil Ecology》、《Mycotaxon》《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菌物系统》、《中国病毒学》、《草业学报》等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及专著30余部。目前在研项目20项,其中参加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农业部公益性行(农)业专项经费1项。
主要研究方向有:植物病原真菌分类学、细菌学、植物病毒与分子生物技术、线虫学、微生物多样性、生物防治及植物病害综合治理。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的介绍
昆虫学系简介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前身是原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教研室,现有教师11人,其中博士9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3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其中1人为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为甘肃省“333”和“555”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人选,2人获“甘肃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人分别被国家教育部和人事部、农业部授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该系目前承担我校“植物保护”、“草业科学”、“农学”、“园艺”等专业本科生及“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草业科学”、“作物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等专业研究生的相关课程。
从2005年以来承担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草原虫害发生规律研究与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甘肃省中西部灌区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苜蓿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0余项成果获农业部和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昆虫学科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草地保护学系列教材及精品课程建设”等3项成果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获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4项,获国家授权专利6项,制定地方标准4项。《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和《草地保护学》分别于2004年、2007年和2009年获甘肃省精品课程。出版教材和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及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害虫综合治理、农业螨类学、昆虫生态学、害虫生物防治、昆虫分类学、害虫抗药性及其治理、草地动物多样性等。
该系目前承担我校“植物保护”、“草业科学”、“农学”、“园艺”等专业本科生及“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草业科学”、“作物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等专业研究生的相关课程。
从2005年以来承担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甘肃省昆虫病原线虫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草原虫害发生规律研究与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甘肃省中西部灌区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苜蓿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0余项成果获农业部和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昆虫学科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草地保护学系列教材及精品课程建设”等3项成果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获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4项,获国家授权专利6项,制定地方标准4项。《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和《草地保护学》分别于2004年、2007年和2009年获甘肃省精品课程。出版教材和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及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害虫综合治理、农业螨类学、昆虫生态学、害虫生物防治、昆虫分类学、害虫抗药性及其治理、草地动物多样性等。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联系方式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邮政编码:730070
办公地址:格物楼1201室
联系电话:0931-7632802
E-mail:shangsq@gsau.edu.cn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管理人员3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10人;博士23人、硕士5人。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和创业导师8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33”、“555”、领军人才7人,甘肃省优秀教师3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7人。在国家级学术团体任职5人,在省级学术团体任职7人。“植物保护教学团队”入选甘肃省教学团队,“植物保护专业”入选甘肃省特色专业。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学术队伍。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介绍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植物保护学院的前身是甘肃农业大学原农学系植物保护专业,已走过了60年的办学历程。学院始建于1959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植物保护本科专业。1980年成立植物保护系,199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12月并入草业学院,2016年5月成立植物保护学院。
办学条件:学院是农业部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认证单位,有植物保护省级重点学科、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植物保护专业为甘肃省特色专业。学院现设有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学三个教学系,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2000余平方米,具有良好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国内多家企业设有实践教学和就业创业基地。有植物保护、森林保护、植物保护(植物医学)3个本科专业(方向),有作物保护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作物保护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植物保护领域)授权点,是甘肃省自学考试植物保护专业应用型专科和植物保护与检疫专业应用型本科的主考单位,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办学格局。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有教学科研人员27人,教授7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12人;博士20人、硕士2人。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和创业导师8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33”、“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和领军人才7人,甘肃省优秀教师3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7人。在国家级学术团体任职5人,在省级学术团体任职7人。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学术队伍,入选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
科学研究:学院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十二五”以来,学院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农业“减药增效”目标,利用学校所处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针对青藏高原及中西部干旱地区的病虫害持续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深入开展研究,在农业害螨分类及抗性机理、植物病原真菌分类及病原区系、特色作物及草地病虫害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级及中央各部位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3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20余项,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10余项,育成抗虫品种2个。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300篇,SCI和EI收录40余篇。主编教材及专著10余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农业行业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甘肃省科技攻关等项目50余项。
培养特色:植物保护、森林保护、植物保护(植物医学)专业(方向)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倡导公共植保、科技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治疗、预防植物疾病和提高植物机体健康为目的,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为根本任务,掌握有害生物发生为害规律、植物生长异常诊治、植物保健、森林保护的专业理论和现代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专业优势。
办学条件:学院是农业部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认证单位,有植物保护省级重点学科、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植物保护专业为甘肃省特色专业。学院现设有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学三个教学系,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2000余平方米,具有良好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国内多家企业设有实践教学和就业创业基地。有植物保护、森林保护、植物保护(植物医学)3个本科专业(方向),有作物保护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作物保护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植物保护领域)授权点,是甘肃省自学考试植物保护专业应用型专科和植物保护与检疫专业应用型本科的主考单位,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办学格局。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有教学科研人员27人,教授7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12人;博士20人、硕士2人。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和创业导师8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33”、“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和领军人才7人,甘肃省优秀教师3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7人。在国家级学术团体任职5人,在省级学术团体任职7人。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学术队伍,入选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
科学研究:学院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十二五”以来,学院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农业“减药增效”目标,利用学校所处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针对青藏高原及中西部干旱地区的病虫害持续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深入开展研究,在农业害螨分类及抗性机理、植物病原真菌分类及病原区系、特色作物及草地病虫害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级及中央各部位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3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20余项,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10余项,育成抗虫品种2个。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300篇,SCI和EI收录40余篇。主编教材及专著10余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农业行业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甘肃省科技攻关等项目50余项。
培养特色:植物保护、森林保护、植物保护(植物医学)专业(方向)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倡导公共植保、科技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以治疗、预防植物疾病和提高植物机体健康为目的,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为根本任务,掌握有害生物发生为害规律、植物生长异常诊治、植物保健、森林保护的专业理论和现代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专业优势。
添加甘肃农业大学学姐,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甘肃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甘肃农业大学报录比、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群、甘肃农业大学学姐、甘肃农业大学考研真题、甘肃农业大学专业目录、甘肃农业大学排名、甘肃农业大学保研、甘肃农业大学公众号、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甘肃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