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江西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江西农业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江西农业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江西农业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江西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江西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江西农业大学考研群]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2021年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录取通知
为切实做好我院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一、复试组织
(一)为保证复试工作的公平、公正,确保复试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学科点负责人等组成的硕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
负责本单位硕士生复试与录取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
负责按教育部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制定符合本单位学科特点的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组织落实好复试各环节疫情防控工作;
负责组织本单位各学科专业复试工作;
负责指导并培训复试小组开展复试工作;
负责做好本单位复试信息公开及考生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院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学科点负责人组成。
各学科专业相应成立复试小组。
(二)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对参加复试与录取工作的教师进行必要的招生政策培训,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对考生进行复试时,严格执行复试工作办法中规定的程序与标准,充分发挥导师群体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提高复试与录取工作的透明度和质量,强化复试过程,坚决避免复试走过场。
二、复试内容、方式及具体要求
我院2021年硕士生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进行,网络平台使用教育部学信网远程面试系统(钉钉、腾讯会议备用)。
复试总成绩为200分,
其中:专业素质和能力(专业课测试)成绩满分为100分;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满分为70分;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满分为30分。同一专业的考生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的题量相同。
(一)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专业课测试)。专业课测试及思想政治理论主要采取远程复试随机抽题当场对答方式进行;
1、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生
(1)专业素质和能力(专业课测试)。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满分为100分,占比为90%。
(2)思想政治理论测试。思想政治理论测试重点考查考生对政治理论的掌握情况,满分为100分,占比为10%。
(3)专业素质和能力总成绩=专业素质和能力(专业课测试)*90%+思想政治理论测试*10%
(4)专业素质和能力总成绩(即专业素质和能力(专业课测试)*90%+思想政治理论测试*10%)须高于60分(含60分),低于60分视为复试不合格。
2、除会计硕士之外的其他考生
专业素质和能力(专业课测试)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满分为100分。
(二)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主要包括:大学阶段学习基本情况;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满分为70分。
(三)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主要从听力理解的准确性、使用语言的规范性、话语连贯性以及得体性几个方面全面测试考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外语听说能力满分为30分。
(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原则是实事求是,考核的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情况。
(五)农村发展专业的同等学力人员须加试《西方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两门业务课。
(六)体检。考生体检工作可安排在拟录取后进行,学校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校医院只安排本校考生的体检。校外考生可在当地具有国家资质的专业体检中心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项目请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2021年江西农业大学考生健康检查表》。近一个月内出具的体检报告有效,体检报告应真实客观,不得弄虚作假,入学时将组织考生在校进行复检。体检报告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结合各招生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三、复试工作流程
(一)资格审查
1.复试前,我院将对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初试准考证(研招网下载);
(2)身份证件(正反两面均需扫描);
(3)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原件和教育部学信网出具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4)非应届本、专科毕业生须提供本、专科毕业证书、本科学位证书原件及《教育部学历在线验证报告》;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如因毕业时间早而不能在线验证或未通过校验者,需出具教育部提供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5)未取得毕业证(2021 年研究生9月1日入学报到前取得)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的本科考生。
一是须提供证明自考生、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考生身份的材料:如自考准考证、成绩单等。
二是提供就读学校开具可如期毕业的证明或考生填写可如期毕业的承诺书签字和按手印(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
(6)思想政治审查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
(7)个人体检报告:提供本人近期1个月内在具有国家资质的专业体检中心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体检报告,如部分考生因疫情影响无法参加体检,体检报告无法在复试前提交,最迟4月30日前上传;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9)学业证明材料(大学阶段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四六级证书、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
上述有关材料(除个人体检报告外),考生须在参加复试前按时将上述电子扫描件上传至远程面试系统。资格审查材料不符合要求者,将退回及时补充提交;资格审查材料审查不合格者,取消复试资格。
(二)复试过程
(1)学院提前发布各学科点网络远程复试时间安排和流程;学院通知考生提前2天在系统内提交资格审查材料,并完成资格初审工作。
(2)复试过程中,每个学科点会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提前与考生沟通协调、随机确定考生面试次序、随机抽取试题编号等,负责复试具体时间对接、系统调试、技术保障及突发事件处理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学校、学院会安排督察小组成员进行现场或远程监督。
(3)复试过程中,学院会再次审核考生有关证件材料、核实身份;学科点工作人员将运用平台中“两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四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或作弊行为。
(三)公布拟录取名单
考生复试完后,由各学科点根据考生初、复试情况,讨论确定是否录取。各专业拟录取名单最迟需在复试后第二天报送研究生院。经学校审查通过的拟录取名单,将在我院、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并及时通知各位考生。
(四)应急处置
1、在面试过程中,若系统运行较慢,出现画面不清、卡顿、网络暂时中断等情况,工作人员可根据考生的复试进度确定是否切换为其他方式复试或暂停复试。
2、因考生网络环境问题,发生网络中断且无法及时在线联系时,由工作人员线下电话联系考生,并组织考生重新复试。
3、因学校网络故障或停电等原因造成网络中断或系统崩溃,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的,则由工作人员及时通知未完成复试的考生另选时间复试。
4、学科点及考生应做好充分准备,提前做好复试所需设备、系统平台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复试期间网络环境的稳定性。
四、经管院分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
专业 代码 |
专业(领域、类别)名称 |
学习 形式 |
2021年招生计划 | 2021年推免生 | 一志愿上线人数 |
---|---|---|---|---|---|
020101 | 政治经济学 | 全日制 | 6 | 3 | 1 |
120201 | 会计学 | 全日制 | 5 | 2 | 1 |
120202 | 企业管理 | 全日制 | 5 | 1 | 1 |
120204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全日制 | 4 | 2 | 1 |
120301 | 农业经济管理 | 全日制 | 8 | 2 | |
120302 | 林业经济管理 | 全日制 | 2 | 1 | |
095138 | 农村发展(农业硕士) | 全日制 | 66 | 66 | |
095138 | 农村发展(农业硕士) | 非全日制 | 8 | 8 | |
125300 | 会计硕士 | 全日制 | 33 | 43(205分以上) |
五、评分标准及录取工作
(一)学院录取工作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二)各学科点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未经复试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
(三)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则视为复试不合格:
1.复试总成绩低于120分(不含120分);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任何一门考核成绩低于60分(不含60分);
3.体检不合格;
4.报名、初试、复试及录取过程中弄虚作假,违反考试纪律;
5.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
6.未达到学科点提出的其他复试合格要求。
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四)录取总成绩由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加权获得,采取百分制,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各占录取总成绩50%的权重。
1.一般学科专业成绩计算(除会计硕士):
(1)复试总成绩=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专业课测试)+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外语听说能力考核成绩。
(2)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总成绩/2×50%;
2.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成绩计算:
(1)复试总成绩=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专业课测试)+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外语听说能力考核成绩。其中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测试成绩占比10%。
(2)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3×50%+复试总成绩/2×50%;
3.复试总成绩、录取总成绩均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1位小数。
(五)录取时,一志愿上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名。一志愿上线生源未满情况下,剩余招生计划用于调剂考生。
(六)被我校拟录取的调剂考生,学校将及时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上设置为“待录取”状态,考生需在24小时内在调剂系统上点击“接受”。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接受我校“待录取”信息,则视为自动放弃处理,取消其拟录取资格。
六、调剂工作
(一)考生填写调剂信息。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里按要求填报调剂至我校相关专业志愿。
我校调剂考生锁定时间为24小时。
(二)审核信息。学院(学科点)在服务系统里挑选合格生源,并添加至复试备选库内,同时将调剂考生名单(纸质版)报送研招办审核备案。
学院(学科点)筛选调剂考生时,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三)研招办发复试通知。符合招生学院(学科点)要求的考生,经研招办资格审查合格后,在服务系统内统一发送复试通知。
(四)考生接受复试通知。调剂考生须在研招办发出复试通知24小时内,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里点击“接受复试通知”,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处理。
(五)调剂考生参加复试
已接受复试通知的考生,须及时与我院联系确认复试相关事宜,并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复试,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处理。
(六)调剂考生复试与录取工作必须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中进行,未经调剂系统的调剂考生一律不予参加复试及录取。
七、一志愿上线复试和第一批调剂时间安排
专业类别 (学术型、专业学位) |
复试专业名称 | 复试时间 | 复试地点 |
学术型一志愿 | 会计学 | 3月28日上午8点 | |
第一批调剂 | 会计学 | 3月28日上午8点20按随机抽签号1-5号 | |
学术型一志愿 | 政治经济学 | 3月28日上午10点20 | |
第一批调剂 | 政治经济学 | 3月28日上午10点40按随机抽签号1-3号 | |
学术型一志愿 | 企业管理 | 3月28日下午1:30 | |
第一批调剂 | 企业管理 | 3月28日下午1:50调剂生按随机抽签号1-6 | |
学术型一志愿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3月28日下午4:50 | |
第一批调剂 | 农业经济管理 | 3月28日下午5:10 | |
专业学位 | 农村发展(非全日制) | 3月30日上午8点开始按随机抽签号顺序面试1-8号 | |
专业学位 | 农村发展(全日制) |
3月30日上午11:00开始按随机抽签1-4号,下午1:30开始5-19,晚上7点开始20-29。 3月31日上午8点开始抽签号30-41号,下午1点30分开始抽签号42-56号,晚上7点57-66号 |
|
专业学位 | 会计硕士 |
4月3日上午8点开始随机抽签号1-12号,下午1点30分抽签号13-27号,晚上7点抽签号28-33号。 4月4日上午8点抽签号34-43号 |
八、工作要求
(一)复试与录取工作是保证生源质量的重要环节,学院在教育部及学校有关规定基础上,充分考虑疫情防控要求,制定本单位复试与录取详细工作方案,确保师生健康安全,规范工作流程,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二)实行集体决策机制,在复试小组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集体讨论、审核拟录取名单,并对结果负责;实行回避制度,凡当年有亲属参加复试的人员,不得参加其所在学科专业复试录取有关工作;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有违反招生规定的当事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三)严肃考风考纪。对在整个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影响公平、公正的考生,一经查实,一律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33号)等规定严肃处理。对任何阶段被发现有不符合报考条件、考试违纪、作弊等情况或隐瞒重要信息或通过弄虚作假取得初试、复试及录取资格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已经录取的,取消其录取或入学资格。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将根据教育部规定,对录取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含体检)。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四)在整个录取工作过程中,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在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对外公布复试办法、复试成绩、录取名单等信息。复试与录取过程中,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由院、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及督查小组实施全程监督,保证整个复试工作公平、有序开展。
经管院研究生办公室电话:0791-83828089;0791-83813157。
(五)以上有关要求如与上级部门最新规定不相一致,以上级部门最新要求为准。本通知未尽事宜,参考教育部和学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相关规定执行。
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师资力量
全院现有教职工53人,专任教师33人,实验室人员7人,教授10人,副高职称17人,中级职称20人。“赣鄱英才555工程”柔性引进清华大学教授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人,具有博士学位2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学位22人,硕士生导师14人,“未来之星”8人。江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等学校骨干教师5人。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
[办学概况] 理学院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的办学历史,拥有江西省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昌市植物资源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有机功能材料与农业应用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江西农业大学功能材料与农业应用化学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人才培养] 目前拥有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材料化学专业正在筹建之中。现有在校本科生523人;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在校硕士研究生19人。近三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0.49%,平均升学率达23.42%,一批本科毕业生被日本琦玉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攻读研究生,研究生就业率100%。
[师资条件]全院现有教职工53人,专任教师33人,实验室人员7人,教授10人,副高职称17人,中级职称20人。“赣鄱英才555工程”柔性引进清华大学教授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人,具有博士学位2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学位22人,硕士生导师14人,“未来之星”8人。江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等学校骨干教师5人。
[教学条件]学院拥有致理楼和致学楼,面积共计7600平方米,实验室26间,省级网络精品资源课程2门,各类教学设备、仪器设备共计1800万元。
[科研成果]近三年,我院教师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研究项目40项,其中累计科研经费达到8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23篇,其中SCI 107篇,国家核心期刊49篇。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科
一、学科(专业)简介社会保障学科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范畴,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的学科。
该学科以社会保障制度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制度内容、项目分类及其社会功能,揭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体制特征和发展规律,并借鉴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有效参考。以培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民政、保险、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目标。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具有扎实的社会保障领域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和熟悉我国及国际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实际问题的管理人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2.1具有扎实的现代社会学、公共管理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经济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我国和国际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及其发展动态。
2.2具有独立从事社会保障公共政策分析、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2.3掌握规范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2.4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3.1研究方向1: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3.2研究方向2: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调动研究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本学科学术团体整体效能的培养机制;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和技术,激发研究生的创造性,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采取讲授、讨论和研究生讲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实践一般应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也可独立选题开展研究工作。与此同时,每个研究生必须进入教学实践环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课程学习结束后,以学位论文的开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为重点,提高研究生运用相关学科理论独立承担研究任务和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
6.1 学分
教学16学时为1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在28-30学分之间,其中学位课为14-15学分,选修课程13-15学分。
6.2 授课方式、成绩评定方式
6.2.1授课方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性质,选择讲授和实验,或讲授和操作,或讲授和研讨,或研讨、读书报告、指导、自学等形式。
6.2.2成绩评定方式研究生的课程成绩评定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方式。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60分为及格,可获学分。考查课程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及格以上可获学分。
6.3课程教学
课程性质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学位课含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含必选课和自选课,各类课程的管理见《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6.3.1学位课。学位课程5-6门,公共学位课2门,专业学位课3-4门。英语6学分;公共学位政治课“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6.3.2选修课分为必选和自选。
6.3.3课程设置及安排(见九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安排)
6.3.4主要课程内容简介
6.3.4.1专业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
本课程包括公共管理、行政法学、公共经济学、财政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每个单元包括背景情况、课文正文、注释、词汇及特色课后练习。教材内容主要选自国外公共管理相关的经典教科书、知名学者论著、热点问题研究以及近年来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及国际研讨会资料。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顾建光主编.公共管理专业英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柱国主编.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
[3]H. George Frederickson, Ed, Eth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M.E. Sharpe, Inc, 1993
[4]Peter Madsen, Jay M. Shafritz, Ed, Essentials of Government Ethics, The Penguin Group, 1992
[5]The 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summary view. Chandler & Sharp Pub., 1980
[6]Khan Aman. Eds.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ies in the public sector. Westpoint: Quorum Books,2004
[7]Laura Langbein, Public Program Evaluation: A statistical Guide, M.E., Sharpe, Inc. 2006
6.3.4.2公共管理研究与方法(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methodology)
本课程以“研究是一个普遍行为”为出发点,秉承问题导向的视角,较系统地给出了分析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过程中的方法论及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等内容,并辅以相关研究实例,使学生理解公共管理研究的全貌与具体操作。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吴建南主编.公共管理研究与方法导论.科学出版社, 2006
[2]蓝志勇、范柏乃主编.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 2008
[3]梁莹主编.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6.3.4.3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Monograph of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of Public Management)
本课程分别对政治文明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信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区划改革、行政绩效评估、行政许可、公共危机中的政府管理、电子政务建设、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战略机遇期的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社会保障社会化、行政信息公开的最新进展、城市社区建设以及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等课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黄德林,公共管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2]彭健:政府预算理论演进与制度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彭健.政府预算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 第06期
[5]Aidt, Toke S. (2003). Economic analysis of corruption: a survey. The Economic Journal 113(491): 632-652
[6]博克斯(1998):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周晓丽.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管理学报.2005
[8]Agranoff, R.(2007). Managing within networks: Adding value to public organization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9]钱振明: 公共治理转型的全球分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1)
[10]马俊,叶丽娟主编.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4
6.3.4.4西方公共管理名著导读(Classics of West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本课程主要对自威尔逊至当今西方学者的20部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进行导读,分别是:有行政管理学开山鼻祖之称的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百科全书式大师马克斯·韦伯的传世之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比较行政的一代宗师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唐斯解密的《官僚制内幕》、库珀诠释的《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的论文集《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科得主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奥斯本与盖布勒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罗森布鲁姆的《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林登的《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法默尔用后现代笔触写就的《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福克斯和米勒共著的《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彼得斯透视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弗雷德里克森阐述的《公共行政的精神》。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汪大海主编.西方公共管理名著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克里斯滕森等主编.新公共管理——观念与实践的转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3]卡蓝默等.心系国家改革——公共管理建构模式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诺曼®弗林.公共部门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陈荣富.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3.4.5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Theories and policies of social security)
本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突出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理论,研究人类社会保障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原理与运行,研究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揭示人类社会保障活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明确社会保障的学科体系;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明确我国社会保障基本体制的基本要素;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与讨论,加深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和主要理论的运用。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Sarah Cook Naila Kabeer Gary Suwannarat Social Protection in Asia Printed in India by Taj Press 2003
[2]景天魁主编.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华夏出版社.2001
[3]刘燕生著.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法律出版社.2001
[4]郑秉文和春雷主编.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
[5]李珍主编.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6]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1995
[7]世界银行.二十一世纪老年人收入支援:关于养老金及其改革的国际观察.2005
[8]M. S. Feldstein,The social time reference discount rate in cost-benefit analysis,Economic Journal,74(1964).pp.360-379
6.3.4.6社会保险学(Social Insurance)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社会保险理论与社会保险规律。了解和研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与劳动者及其劳动行为直接相关的风险补偿问题,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保险的发展方向。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邓大松主编.社会保险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美.乔治.E.雷吉达.社会保险与经济保障.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李绍光主编.养老金制度与资本市场.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
[4]侯文若.社会保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5]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
[6]葛寿昌.社会保障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7]林义.社会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6.3.4.7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从政府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视角,全面阐述其基本原理和可操作的方法,内容体系涉及人力资源计划、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绩效管理、员工报酬系统与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计划与职业管理、人力资源测评等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的政策,应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际问题。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2]萧鸣政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
[3]德斯勒,曾湘泉主编.人力资源管理 (第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
[4](美)伊万切维奇,赵曙明,程德俊著.人力资源管理(第1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5]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9]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0]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1]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1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杂志刊物,如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文件选编
6.3.4.8公共经济与经济政策(Public Finance and Policies)
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使学生掌握包括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政府干预市场及其规则,公共产品的供给、需求及其分配,公共财政及其效率,公共经济政策,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关系,政府规模的数量和质量,政府规制的理论和实践等内容。使学习者具备分析经济体制的眼光和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高培勇主编.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杨志勇主编.公共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毛程连主编.中高级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4]H. R. Bowen. The interpretation of voting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58 (November 1943) pp.27-48
[5]A. H. Meltzer & S. F. Richard, Tests of a rational theory of the size of government Public Choice 41 (1981)
[6]P. A. Samuelson,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6 (Noverber 1954) pp.387-389
[7] R. H. 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October 1960
[8]A. Aaron & M. C. McGuire,Benefits and burdens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Econometrica,38 (November 1970)
6.3.4.9社会保障前沿问题研究(a collected works in social security)
介绍社会保障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集中全球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与政策分析,为更加深入地研究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基本思路与努力方向。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霍尔茨曼等.养老金改革——名义账户制的问题与前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汪泽英,曾湘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分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人民出版社,2008
[4]郑功成.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分析:价值判断、权益失衡与制度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
[5]郑功成.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理性判断与政策选择.中国金融,2007(5)
[6]罗格等.养老金计划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7]E.Philip Davis, Pension Funds, Retirement Income Security, and Capital Marke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8]Augusto Iglesias, Robert J. Palacios, Managing Public Pension Reserves. Part Ⅰ: Evide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ocial Protection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002)
[9]Peter Diamond, “Social Security, the Government Budget and National Savings”, Paper prepared for the volume Samuelsonian Economics and the 21st Century, 2005
[10]John B. Williamson, Catherine Deitelbaum, “Social Security reform: Does partial privatization make sense for China” ,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9 (2005) 257-271
6.3.4.10劳动与社会保障法(Labor Law and Social Security Law)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劳动法和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及重要法律规范,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运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的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及社会保障关系,正确分析劳动法和社会保障相关案例,为将来协调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关系、处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争议奠定基础。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黎建飞主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第2版).中国人大出版社,2007
[2]林嘉主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案例应用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4]巢健茜主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科学出版社,2010
[5]郑尚元著.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前沿问题.2010
6.3.4.11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Social Security Fund Management)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主要方法;了解国内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最新发展。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郭士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万解秋主编.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齐海鹏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王晓军.社会保障精算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Augusto Iglesias, Robert J. Palacios, Managing Public Pension Reserves. Part Ⅰ: Evide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ocial Protection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002
[7] Thomas Schneeweis,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in the Institutional Portfolio. 2002
6.3.4.12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social security)
通过理论学、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发展历史、主要特征、运行状况、组织机构和效果,掌握比较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不同背景下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周弘主编. 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
[2]褚福灵主编.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3]张建新编译. 五十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人事出版社. 2008
[4]罗文元主编. 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5]吕学静主编.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7
[6]穆怀中主编.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中国劳动出版社. 2007
[7]赵立人,李憬渝编著. 各国经济福利制度.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
[8]童星主编.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科学出版社. 2007
[9]世界银行.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2005
6.3.6.13民法学专题(Civil law topics)
是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方向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是一门以研究我国民法理论与实践及规律为主要内容的独立的法律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和牢固掌握《民法学专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及其重点、难点、疑点,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王利明主编. 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7
[2]房绍坤主编. 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4
[3]魏振瀛主编. 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7
[4]杨立新主编. 民法资料汇编.法律出版社, 2005-03
[5]卢梭(法国),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
[6]孟德斯鸠(法国),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
6.3.4.14法律管理学(Law management)
本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使社会保障法方向研究生了解法律管理活动,旨在培养研究生专业化法律管理意识,提高研究生开展法律活动管理的水平,强化研究生实施法律事务管理的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李振宇著.法律管理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
[2]王亮宜主编.司法行政管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3]张学军主编.检察管理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4]杨建和,张光主编.公安管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5]李玉杰著.审判管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
6.3.4.15社会保障法律文献(Social Security law literature )
本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社会保障法方向研究生的专业文献运用能力,提高研究生检索古今专门法律文献的水平,帮助研究生解决在学习、应用专门法律文献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李振宇著.法律文献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张伯元著.法律文献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郑治发主编.法律文献检索与利用.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4]戴勇敢主编.法律文献检索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5]戴勇敢主编.法律文献检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七、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应在课程结束后、开题报告后,由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内容包括: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水平、科研能力,以及是否完成所修学分和课程成绩的规定要求。在研究生中期考核时,应全面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进行考核,以确定其是否可进入研究生论文阶段的学习。对于考核不合格,不适合作为研究生继续培养的研究生应予以淘汰。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8.1科学研究
8.1.1选题。研究生的科研须从选题开始,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查、收集、阅读、分析和评价有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书的撰写。
8.1.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书首先应征得导师认可,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达考核小组成员审阅,方可参加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以书面形式报所在学院审批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8.1.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石,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动手完成。研究生在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过程中,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学习和遵守数据采集规范,能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和手段,自己动手取得学位论文所需要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8.2学位论文
8.2.1论文工作中期报告。为使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学科集体的帮助,应阶段性地向所在学科教师做科研报告。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由硕士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
中期研究报告后,由硕士生填写《江西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
8.2.2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8.2.2.1选题体现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8.2.2.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
8.2.2.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详实准确。
8.2.2.4论文有独立见解。
8.2.2.5硕士学位论文字数约在2-3万字。
8.2.2.6学位论文必须遵守学术规范。
8.2.2.7硕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8.2.3论文发表要求。本学科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至少1篇研究论文。
8.2.4论文送审、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生必须完成上述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论文发表及学位论文等各项都达到规定的要求,经导师同意,论文经盲审通过后,学位论文方可提交答辩。由学院按照《江西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者,即可授予学位,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
一、学科介绍行政管理学是主要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适应科学管理发展要求和公共部门职业化趋势而诞生的。该二级学科主要为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NGO)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管理者,也为公共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培养具有扎实理论根基、具备一定研究方法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者和研究者。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毕业生授管理学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为教学与研究机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行政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2.1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有远大的理想和事业心。
2.2具有扎实的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理论功底,对本专业的理论及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具有独立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3具有使用一种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培养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2.4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3.1政府治理方向
3.2公共政策分析方向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调动研究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本学科学术团体整体效能的培养机制;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方法和技术,激发研究生的创造性,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采取讲授、讨论和研究生讲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实践一般应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也可独立选题开展研究工作。与此同时,每个研究生必须进入教学实践环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课程学习结束后,以学位论文的开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为重点,提高研究生运用相关学科理论独立承担研究任务和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
6.1学分
教学16学时为1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在28-30学分之间,其中学位课为14-15学分,选修课程13-15学分。
6.2 授课方式、成绩评定方式
6.2.1授课方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性质,选择讲授和实验,或讲授和操作,或讲授和研讨,或研讨、读书报告、指导、自学等形式。
6.2.2成绩评定方式研究生的科目成绩评定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方式。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60分为及格,可获学分。考查科目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及格以上可获学分。
6.3课程教学
课程性质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学位课含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含必选课和自选课,各类课程的管理见《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6.3.1 学位课。学位课程5-6门,公共学位课2门,专业学位课3-4门。英语6学分;公共学位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6.3.2选修课分为必选和自选。
6.3.3课程设置及安排见九、附表: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安排
6.3.4主要课程内容简介
6.3.4.1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Monograph of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of Public Management)
本课程分别对政治文明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信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区划改革、行政绩效评估、行政许可、公共危机中的政府管理、电子政务建设、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战略机遇期的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社会保障社会化、行政信息公开的最新进展、城市社区建设以及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等课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黄德林.公共管理若干前沿问题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2]彭健.政府预算理论演进与制度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彭健.政府预算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 第06期
[5]Aidt, Toke S. (2003). Economic analysis of corruption: a survey. The Economic Journal 113(491): 632-652.
[6]博克斯(1998):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周晓丽: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管理学报.2005.01
[8]Agranoff, R.(2007). Managing within networks: Adding value to public organization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9]钱振明.公共治理转型的全球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0]马俊,叶丽娟主编.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3.4.2西方公共管理名著导读(Classics of West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本课程主要对自威尔逊至当今西方学者的20部公共管理学经典著作进行导读,分别是:有行政管理学开山鼻祖之称的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百科全书式大师马克斯·韦伯的传世之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比较行政的一代宗师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唐斯解密的《官僚制内幕》、库珀诠释的《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的论文集《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科得主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奥斯本与盖布勒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罗森布鲁姆的《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林登的《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法默尔用后现代笔触写就的《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福克斯和米勒共著的《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彼得斯透视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弗雷德里克森阐述的《公共行政的精神》。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汪大海主编.西方公共管理名著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克里斯滕森等主编.新公共管理——观念与实践的转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3]卡蓝默等.心系国家改革——公共管理建构模式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诺曼®弗林.公共部门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陈荣富: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3.4.3公共管理研究与方法(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methodology)
本课程以“研究是一个普遍行为”为出发点,秉承问题导向的视角,较系统地给出了分析解决现实公共管理问题过程中的方法论及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等内容,并辅以相关研究实例,使学生理解公共管理研究的全貌与具体操作。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吴建南主编.公共管理研究与方法导论.科学出版社, 2006
[2]蓝志勇,范柏乃主编.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 2008
[3]梁莹主编.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6.3.4.4行政学术史(A History of Administrative Theories)
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将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同历史演变中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具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了解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丁煌主编.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竹立家等编译.国外组织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3]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
6.3.4.5公共管理管理经典案例研究(Public Administration: Classic Case Analysis)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理解行政机关是怎样对行政事务进行实践管理的,尤其在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具体的案例背景影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尤其对现实行政事件的行政分析方法和内容,培养和提高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现实行政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陈世香,王志华编著.行政案例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江超庸编著.行政管理案例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3]小劳伦斯.E. 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竺乾威,马国良编.西方行政管理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张绪刚,朱晓红主编.公共管理案例教程,2007
6.3.4.6 行政体制改革专题(The Topic of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通过系统讲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中外公共管理的比较与借鉴以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研究等内容,使学生紧跟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沿理论。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唐铁汉主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沿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学习读本》编写组主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学习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3]陈仲英主编.行政体制改革新思考(第1集).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4]魏礼群主编.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No.1(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汪玉凯主编.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
6.3.4.7中国公共政策分析专题研究(project research of China's public policy analysis)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了解中国各专业领域公共政策的产生、演变、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公共政策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分析中国各专业领域的公共政策实践,提高学生对中国各专业领域公共政策实践的关注、理解与分析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朱崇实,陈振明主编.中国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伯龙,竺乾威.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范明林,张钟汝.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证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4]白钢,史卫民.国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岳经纶,郭巍青.中国公共政策评论.格致出版社,2010
[6]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7]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
[9]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
[10]保罗•A •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三联书店,2004
[11]J.E.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
6.3.4.8 公共政策经典案例研究(Education and Culture Studies)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运用公共政策理论知识解决公共政策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对公共政策学科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公共政策实践的分析能力。同时,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案例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运用,提高学生的案例分析水平。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陈潭主编.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
[5]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
[6]保罗•A •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三联书店,2004
[7]J.E.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
[8]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9]拉雷• N •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重庆出版社,2001
10]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3.4.9 宪法与行政法专题研究(Constitution and administrative law)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宪法与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熟悉中国宪法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帮助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知识分析各种宪法与行政法现象,发现国内外宪政与行政法治的运作规律;教学方法以课堂说教为主外加具体案例讨论。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韩大元主编: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许崇德: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王三秀:走向良治宪政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张庆福主编:宪政论丛,法律出版社2004
[7]周伟著:宪法基本权利,法律出版社2006
[8]袁宏曙著:公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杨海坤著: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3.4.10 行政领导学(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在现代行政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着重探讨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以及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把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着重使之科学化。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领导科学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
[2]朱立言.行政领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成言主编.现代行政领导案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成言著.现代行政领导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美]威廉,科恩(William A.Cohen)著.陆丽云译陆丽云译,领导者的艺术.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6.3.4.11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y for Public Crisis Managment)
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研究是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危机管理的基本形成机理尽力深入了解,对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我国转型期与危机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对立研究的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刘霞,向良云主编:公共危机治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姜平,贾洁萍,孔庆兵主编: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红旗出版社社,2011
[3]王宏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宋炳辉、金瑛译,中信出版社,2001
[6]诺曼•R.奥古斯丁等: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1
[7][美]劳伦斯•巴顿:组织危机管理,符彩霞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3.4.1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Public Service)
以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流程为主线展开,介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系统;阐述公共部门职位分析、人员甄选与录用、培训与开发、人员流动等环节的内容;展示公共部门职业生涯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社会保险与福利等环节的内容;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力求反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相关政策、管理理念与实践的最新变化,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的政策,并能应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问题。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赵曼,陈全明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2]陈天祥编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
[3]吴志华,刘晓苏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
[4](美)伯曼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5](美)克林纳,纳尔班迪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
[6]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9]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0]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1]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2]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1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杂志刊物,如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6.3.4.13 政府治理专题研究(Topics on Education Technologies)
政府治理专题研究是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政府治理的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明晰当代政府治理的最新前沿问题,掌握政府治理的原则与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我国转型期治理变革与政府治理创新问题进行分析与独立研究。政府治理专题研究以当代政府治理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和学习掌握政府治理理论、治理实践治理工具,明晰政府治理的最新前沿问题和动向,了解全球化条件下的政府治理,引导学生对当前中国政府管理改革中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研析和探讨,进一步明晰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增强运用治理理论和工具解决政府治理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美)奥斯本、普拉斯特里克著,谭功荣,刘霞译.再造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美)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黄晓东著.社会资本与政府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美)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7]张康之主编.中国政府管理.研究出版社出版社,2009
6.3.4.14 地方政府治理经典案例研究(Classical Cases Study for Governance of Local government )
地方政府治理经典案例研究是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习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国内外经典地方政府治理案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学习国内外地方政府治理的经验和教训,树立地方政府的创新意识,掌握地方政府治理的理论工具与实践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我国转型期地方政府治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路径。地方政府治理经典案例是深化本专业学习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当代中国多个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案例的研究,比较全面的研析地方政府治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丰富学生在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方面的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丰富材料,并提高研究和分析地方政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高新军.美国地方政府治理(案例调查与制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3]韩康,史美兰主编.中国政府管理案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李明强,贺艳芳著.地方政府治理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加)理查德.廷德尔等著,于秀明译.加拿大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英)戴维•威尔逊,(英)克里斯•盖姆著;张勇等译.英国地方政府(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德)沃尔曼著,陈伟等译.德国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七、中期考核
课程结束后、由院(系)组织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要求入学后第三学期内,开题报告后,由所在学院统一组织和实施。考核审查小组应对考核对象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修订)》执行。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8.1 科学研究
8.1.1选题。研究生的科研须从选题开始,与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查、收集、阅读、分析和评价有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书的撰写。
8.1.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书首先应征得导师认可,并在举行开题报告会的前一周送达考核小组成员审阅,方可参加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以书面形式报所在学院审批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江西农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8.1.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石,应在导师指导下,在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数据收集方法,学习和遵守数据采集规范,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和手段,取得学位论文所需要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8.2学位论文
8.2.1论文工作中期报告。为使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学科集体的帮助,应阶段性地向所在学科教师做科研报告。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由硕士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
中期研究报告后,由硕士生填写《江西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
8.2.2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8.2.2.1选题体现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8.2.2.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的。
8.2.2.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详实准确。
8.2.2.4论文有独立见解。
8.2.2.5硕士学位论文字数约在2-3万字。
8.2.2.6学位论文必须遵守学术规范。
8.2.2.7硕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8.2.3论文发表要求。本学科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
8.2.4论文送审、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生必须完成上述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论文发表及学位论文等各项都达到规定的要求,经导师同意,论文经盲审通过后,学位论文方可提交答辩。由学院按照《江西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者,即可授予学位,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经1959年初创-1994年复系-2002年升院-2011年调整四个时期近60年。学院下设研究生部、管理系、法学系、中文系和音乐系。设有二个教工党支部、一个研究生党支部和二个本科生党支部。
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1人(教授7人、副教授14人),硕士生导师19人,博士16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5人。另外还有校内外具有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10余人。学院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70余人,本科生1200余人。
学院设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教育经济与管理3个二级点);开办了管理科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音乐学和音乐表演7个本科专业。
学院突出“涉农”社科研究方向,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在课题项目、论文论著和成果获奖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建院以来,全院教师出版著作(教材)70部,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承担了国家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和农业部项目1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0余项,省科委、省高校文科课题30余项。先后获省社科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农业部优秀课题一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8项。另外,还获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论文评比、教学比赛、教案评比一、二、三等奖多项。
学院建有音乐厅、舞蹈训练房、电钢琴模拟教学系统、琴房、模拟法庭、管理模拟实验机房、新闻演播室、多媒体教室等良好的教学实验室。还在大江网、江西日报社、南昌市经开区检察院等多地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实践性教学平台。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学科
--国家特色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博士(含在读)18人,硕士生导师16人。近5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1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分别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软科学》、《农业经济问题》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获省部级奖10项。本学科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示范性硕士点。
Agricultural Economics Management subject has 30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ffs, including 12 professors, 10 associate professors, 18 doctors (including PHD candidates) and 16 master tutors. Over the past 5 years, this team has access to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15 projects in the national soft science, 12 projects i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published more than 150 articles in the" Chinese rural economics"," China soft science","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other academic papers respectively, and won 10 prizes in provincial or ministerial competition. This subject is the "Twelfth Five-Year Guideline" key discipline and demonstration of master programme in Jiangxi province.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含在读)9人,校外兼职教授3人。近5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项目15项,国家林业局和各类省级课题20多项,在国内权威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5项。
Forestry Economics Management discipline has 15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ffs, including 6 professors, 4 associate professors, 9 doctors (including PHD candidates) and 10 master tutors, 3 part-time professors off school. The past 5 years has won 15 national projects, more than 20 subjects of national forestry bureaus and various provincial, published over 50 academic articles in the domestic authority journals, and awarded 5 items in provin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科
企业管理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含在读)7人,硕士生导师7人。近年来学科点的教师承担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其中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3项。近年来获得江西省社科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公开发表论文130余篇Business Management subject has 13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ffs, including 4 professors, 3 associate professors, 7 doctors (including PHD candidates) and 7 master tutors. 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ers undertake more than 20 subjects at all levels of the projects, which including currently in development of 2 items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1 item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3 item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recent years, this team won one first prize in Jiangxi Province Social Sciences, three third prizes and published over 130 papers.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学科
会计学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含在读)3人,硕士生导师4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及副主编教材5部,相关科研成果及论著获得省部级奖项6项.
Accounting subject has 17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ffs, including 2 professors, 5 associate professors, 3 doctors (including PHD candidates) and 4 master tutors. In recent years, this team undertakes 1 item in N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over 10 items in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scientific research courses, publishes more than 30 academic papers, edits and associate edits of 5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articles has obtained 6 prizes at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s.
添加江西农业大学学姐,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江西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江西农业大学报录比、江西农业大学考研群、江西农业大学学姐、江西农业大学考研真题、江西农业大学专业目录、江西农业大学排名、江西农业大学保研、江西农业大学公众号、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江西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