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兰州交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兰州交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于2002年,2006年获得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0年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培育),2018年被为甘肃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学科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铁路行业特色,学科立足甘肃和铁路,针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铁路对电子科学技术的需要,在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开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设计、太阳能光伏电池、ASIC设计与应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半导体器件应用与系统、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及应用、铁路专用电子等方向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二级学科及师资队伍
本学科现有四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本学位点共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3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获博士学位22人。1人被聘为甘肃省科技专家,2人被评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获得詹天佑铁道技术奖。
2.学科支撑平台和创新团队
本学科立足甘肃,面向西部和铁路行业,建设有甘肃省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微电子行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平台,与天水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公司和甘肃省科学院等企业建有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实践教学中心。
1  本学位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序号 实验室类别 批准部门
1 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
2 国家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
3 国家级信息与控制工程综合创新实验教学中心 教育部
4 国家级交通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
5 国家级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教育部
6 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7 铁道部通信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铁道部
8 甘肃省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发改委
9 甘肃省微电子行业技术中心 甘肃省工信委
10 甘肃省无线电频谱技术及应用联合实验室 甘肃省工信委
11 甘肃省高原信息工程及控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科技厅
12 甘肃省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工程实验室 甘肃省发改委
13 甘肃省无线电监测及定位行业技术中心 甘肃省工信委
14 甘肃省工业交通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科技厅
15 甘肃省人工智能与图形图像处理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发改委

3.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五年来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被SCI、EI及ISTP检索收录80多篇。完成军队、省、部、厅市局级科研项目40项,分别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并承担了多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企业的科技攻关与技术开发项目,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
本学科依托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交通大学-天水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学科将科研发展与创新面向甘肃省经济与科技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国际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全面培养新型半导体器件、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设计、太阳能光伏电池、光电子器件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毕业生就业率100%,绝大数在大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企业工作
4. 交流与合作
兰州交通大学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与省内大型骨干企业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华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天水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天水华天传感器有限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了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调创新项目。已经在天水天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建立了兰州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兰州交通大学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形成了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搭建了多个高层次的研究开发平台。并与协作单位在集成电路设计、新工艺研发、器件封装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合作,已成功转化多项科研成果,提升了依托单位的综合竞争力。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学科,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自设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轨道交通通信工程。学科源于1958年兰州交通大学建校之初,由有线通信专家孙祺荫教授和无线电技术专家班冀超教授为代表的国内著名通信专家创建。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2年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首次评估中,学科排名19,其中科学研究水平居第11名。2006年“信息与通信工程”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信息与通信工程”被确定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17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信息通信工程”学科评为C-2018年入选甘肃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1.师资队伍

学科现有专职教55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6,博士生导师7人,2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6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 1人入选甘肃省“333”人才工程、2人入选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获詹天佑铁道部科技奖,1人获铁道部科技拔尖人才、1人获詹天佑青年奖、1人获第五届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1人兼任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安全评估和项目评标专家,已形成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团队。
附表1:本学位点博士生导师
党建武 闫光辉 李翠然 王小鹏 王永顺 杨军 火久元
附表2:本学位点硕士生导师
党建武 伍忠东 杨军 王小鹏 李翠然 蒋占军 杨燕
徐岩 郑玉甫 刘晓娟 封志宏 严天峰 谢健骊 杨桂芹
李积英 杜丽霞 胡亚琦 沈瑜 申东 廉敬 周冬梅
刘玉红 张春蕾 姚晓通 张华卫 邸敬 李新颖 王春丽
冯晶晶 孙春霞 苗新法 王耀琦 赵贺 王全宇 曹岩
彭静 李锦屏 周庆华 贾君霞 罗维薇 高丽 侯越
高德勇 李强          

2.科研平台

学科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国家级交通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国家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铁道部通信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工程实验室、甘肃省无线电监测及定位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无线电频谱技术及应用联合实验室及甘肃省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与中国移动甘肃分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电力公司信通公司、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无线电监测委员会、兰州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3.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与铁路专用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信号检测技术,移动通信理论及应用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应用和通信网络安全理论等5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项目17项,中国铁路总公司、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和甘肃省自然科学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完成地厅级科研项目6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2000多万元,4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获各类科技进步奖2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6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授权专利13项,其中SCIEIISTP收录17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

4. 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学科与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和天津大学等进行联合课题研究和人才交流培养的合作。近年来,已有多名教师和学生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访学和交流。近年来接受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尼日利亚、韩国、老挝、越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本学科已经接收外国留学生60余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于1987年,2000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0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2011年被评为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以本学科为主体成功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并于2012年成功申报“交通物联网工程”博士点。
1.二级学科及师资队伍
学科下设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自设)二级学科,涵盖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数据管理与数据安全和交通物联网工程及应用三个培养方向。
本学位点共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1人,获博士学位23人、获硕士学位11人。有1人入选甘肃省333”和“555”人才工程,1人遴选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被聘为甘肃省科技专家,2人被评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获得詹天佑铁道技术奖,3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附表1:本学位点博士生导师
党建武 闫光辉 李翠然 王小鹏 王永顺 杨军 火久元
附表2:本学位点硕士生导师
党建武 闫光辉 胡晓辉 李敬文 吴辰文 张忠林 陈梅 王庆荣
火久元 陈永 杜晓刚 李启南 李珺 杨景玉 孟昱煜 兰丽
巨涛 张学军 杜永文 王婷 司徒国强 吴六爱 宋晓宇 王小刚
周宁 李敏之 杨艳春 侯越 邬开俊 赵庶旭 王阳萍 王海涌
杨军 高德勇 韩虎 王松        

2.学科支撑平台和创新团队
本学位点主要师资力量支撑“高原交通工程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有5个国家级、4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教学团队。与国网甘肃电力公司信通公司、同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有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1  本学位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序号 实验室类别 批准部门
1 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
2 国家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
3 国家级信息与控制工程综合创新实验教学中心 教育部
4 国家级交通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
5 国家级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教育部
6 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7 铁道部通信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铁道部
8 甘肃省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工程实验室 甘肃省发改委
9 甘肃省无线电监测及定位行业技术中心 甘肃省工信委
10 甘肃省无线电频谱技术及应用联合实验室 甘肃省工信委
11 甘肃省高原信息工程及控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科技厅
12 甘肃省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发改委
13 甘肃省微电子行业技术中心 甘肃省工信委
14 甘肃省工业交通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科技厅
15 甘肃省人工智能与图形图像处理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发改委
16 甘肃省人工智能重创空间 甘肃省科技厅
17 甘肃省网络监测中心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8 甘肃省网络测试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科技厅

3.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近五年,本学科承担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部及企业各类科研项目共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获省部级等科研奖项3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80余篇。
本学科建设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交通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个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经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了一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高质量铁路与轨道交通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的特色发展之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累计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0余名,目前全日制在读学术硕士研究81名。
4. 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学科一直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瑞士应用科技大学、俄罗斯奔撒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和台湾静宜大学等进行联合课题研究和人才交流培养的合作。近年来,已有多名教师和学生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访学和交流,开拓了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接受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尼日利亚、韩国、老挝、越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24个国家的留学生,培养层次涉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与本科学生,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本学科已经接收外国留学生50余名,并通过留学生交流与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的国际知名度。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类别硕士授权点介绍

    2019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进行调整,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安全工程四个专业学位点合并为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类别硕士授权点。该专业学位类别硕士授权点依托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交通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甘肃省无线电频谱技术及应用联合实验室、通信与自动化铁道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通信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移动联合实验室、甘肃省级通信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爱特梅尔AVR控制器实验室、DSP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以及甘肃移动公司实训基地等科研平台,及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交通物联网工程两个二级博士学位等授权学科,旨在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高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强的电子信息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学科领域共有专职教师133名教师,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58人、讲师37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83人(http://dxxy.lzjtu.edu.cn/yjspy/dsxx.htm);1位教师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优秀人才,2人入选甘肃省“333”和“555”人才工程,1人遴选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被聘为甘肃省科技专家,2人被评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获得詹天佑铁道技术奖,1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获得詹天佑青年教师奖。
近五年,本学科领域先后承担各类科研2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50余项,厅局级50余项,总经费1400余万元,人均科研经费达到了30万元左右。其它项目70余项,承担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项目、中科院寒旱所、Google、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合作项目多项,近五年纵向横向科研经费。其中国家、省部级等各类奖项3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99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3部,授权专利40余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领域还加强了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与甘肃电力信通中心、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同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航空工业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本学科领域包含以下四个培养方向:    
1、电子与通信工程,该培养方向涉及无线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以及轨道交通通信工程等领域。主要培养具有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在教学、科研、企业等部门或高新技术产业从事有关方向的研究、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能够承担电子与通信系统研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电子与通信工程人才。
2、计算机技术,该培养方向涉及智能信息处理系统、智能交通物联网及应用、数据处理及安全工程等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具有计算机技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在教学、科研、企业等部门或高新技术产业从事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应用系统设计、研发、维护以及项目管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
3、软件工程,该培养方向涉及软件形式化技术及应用、数字内容计算与知识服务技术、图形图像软件技术及应用等研究方向。主要培养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本学位点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和社会需要,结合学位点师资、平台、科研等方面的实际,制定了科学、合理、符合工程硕士培养要求的培养方案。
4、网络空间安全工程,该培养方向涉及轨道交通信息安全、智慧交通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无线网络安全、数据工程与可信软件等研究方向。主要培养系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安全相关领域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工程实践和系统开发能力,能够在轨道交通和ICT行业独立从事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分析、设计、集成、开发、测试、维护和项目管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
根据本学科领域培养高素质创新专业人才的目标要求,本学科领域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科研条件建设,积极探索和改革培养手段和方法,在建立现代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本学位点的人才培养将进一步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为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高速铁路网和西部铁路网的快速发展、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师资队伍简介

师资队伍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工133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2人,教授33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58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37名。


 

院系相关师资介绍:


通信工程系(共21人)
  主任:郑玉甫
  教授:郑玉甫、杨桂芹、徐岩、李翠然、刘晓娟
  副教授:周冬梅、申东、张春蕾、冯晶晶、高丽、刘玉红、邵军花、王春丽、邸敬、李新颖、廉敬、马龙、黄海燕、李亚红
  讲师:樊子锐、许琼
 
 
计算机系(共18人)
  主任:胡晓辉
  教授:胡晓辉、吴辰文、张忠林、李敬文、王庆荣、陈梅、火久元
  副教授:陈永、李启南、李珺、杨景玉、兰丽、孟昱煜、王松、杜晓刚
  讲师:李金玉、巨涛、李晶


物联网工程系(共7人)
  主任:张学军
  教授:张学军、谢健骊
  副教授:王坚生、杜永文、王婷、张明
  讲师:何艳珊


软件工程系(共22人)
  主任:黎扬
  副教授:黎扬、李敏之、司徒国强、吴六爱、崔永君、杨朝霞、蒲会兰、张永花、宋晓宇、王小刚、杨艳春、赵艳平、雷琴、周宁
  讲师:李世伟、周文杰、杨喜娟、张洁、金静、郭治成、安研珺、翟凤文


电子信息工程系(共5人)
  主任:王小鹏
  教授:王小鹏
  副教授:王耀琦、罗维薇
  讲师:张冰涛、王履程


电子科学系(共8人)
  主任:汪再兴
  教授:王永顺、吴蓉、张彩珍、刘春娟
  副教授:汪再兴、梁龙学
  讲师:李尧、吴小所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共12人)
  主任:张华为
  教授:李积英
  副教授:张华为、姚晓通、宫玉芳
  讲师:李攀峰、化晓茜、刘虎、陶小苗、程小阳
  助教:张铮、蔚惠琼
  其他中级:张文婷


电子技术教研室(共6人)
  主任:曹岩
  教授:杜丽霞
  副教授:曹岩、赵贺、王全宇、侯越
  讲师:喻俊淇


电信基础教研室(共7人)
  主任:苗新法
  教授:李锦屏、胡亚琦
  副教授:苗新法、彭静、孙春霞、贾君霞、周庆华


数字信号处理与软件无线电研究所(共4人)
  主任:严天峰
  教授:严天峰
  讲师:杨建辉、王逸轩
  助教:高锐


国家级信息与控制综合创新示范中心(共1人)
  主任:韩虎
  副教授:韩虎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由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部分系科成建制迁兰组建成立的电机系,是我校建校首批建立的五个系之一,后更名为电信与自动控制系,1999年改名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6年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更名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过几代人六十年的不懈努力,截止2018年已培养出21000余名各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教育科技事业和轨道交通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轨道交通通信工程”及“交通物联网工程”博士点及培养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学位点;现有“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物联网工程”6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规模稳定在2200余名,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500余名。现有教职工133人,其中专任教师超过110人,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28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50余人,已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0余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工30余名。
学院现设有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软件工程系6个教学系和电子技术教研室、电信基础教研室2个专业基础教研室;拥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信息与控制工程综合创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5个国家级教学平台,通信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示范中心;通信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等2个省级特色专业;电工电子实践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电工电子实验、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离散数学等5门省级精品课程;电子电路实践与离散数学等2门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团队。建有通信与自动化铁道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无线电频谱技术及应用联合实验室、甘肃省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工程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网络测试技术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民用轻型飞机和无人机联盟无线电测向与导航工程技术中心、甘肃省网络监测中心、甘肃省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微电子行业技术中心等省级行业工程中心;组建了高原交通工程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甘肃同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为指导,汇聚全校师生及广大校友的集体智慧,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考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基础(第2版)》,张永瑞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专业综合考试(一) 1、《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4版)》,康华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阎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第3版)》,[美]尼曼著,赵毅强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专业综合考试(二) 1、《硅集成电路工艺基础》,关旭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半导体集成电路》,朱正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米根锁著,兰州大学出版社
电子线路设计与组装调试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量(第2版)》,谢自美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通信系统原理 《通信原理(第5版)》,樊昌信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丁玉美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专业综合考试(三) 1、《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原理》,张文冬著,北京邮电出版社 
2、《光纤通信》,顾畹仪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3、《移动通信(第3版)》,郭梯云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模拟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4版)》,康华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阎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业综合考试(四) 1、《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3、《计算机网络》,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第2版)》,[美]ANDREWS、T、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左孝凌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离散数学(第2版)》,贲可荣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信息论基础 《信息论基础》,田宝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钱晓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专业综合考试(五) 1、《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党建武著,兰州大学出版社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3版)》,蔡自兴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第2版)》,严蔚敏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专业综合考试(六) 1、《数据通信与网络》,BehrouzA、Forouzan著,吴时霖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吴建平,机械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
嵌入式系统技术 《嵌入式系统技术》,张晓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添加兰州交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兰州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交通大学报录比、兰州交通大学考研群、兰州交通大学学姐微信、兰州交通大学考研真题、兰州交通大学专业目录、兰州交通大学排名、兰州交通大学保研、兰州交通大学公众号、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网由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