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兰州交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兰州交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土木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第 6 版Ⅰ、Ⅱ),孙训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材料力学》(第 6 版Ⅰ、Ⅱ),刘鸿文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第 6 版,上下册),李廉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第 8 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6 年
铁道工程 《铁道工程》(第二版),郝灜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年
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王恩茂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年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第二版),作者:丁士昭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年 06 月
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第二版),鲍学英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杨霞林、丁小军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钢结构设计原理 《钢结构设计原理》,苏彦江主编,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07 年
桥梁工程 《桥梁工程》(上册)(第三版),范立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年
《桥梁工程》(下册)(第三版),顾安邦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年
 
隧道工程
《隧道》,李德武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年
《隧道及地下工程》,陈志敏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
水力学 《水力学》,孙东坡、丁新求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年
工程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詹道江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第四版),林继镛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水工混凝土结构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
四校合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张粉芹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年
土木工程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第 5 版),毛鹤琴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年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赖天文等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年
 

测量学 《测量学》(第三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编写组,测绘出版社
工程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张正禄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年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土木工程测量学 《土木工程测量学教程》(上下册),罗新宇、姚德新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
道路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第 6 版),黄晓明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省级
重点学科介绍
 
一、学科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是1958年从原唐山铁道学院的桥隧系、铁建系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建校伊始即形成了桥梁隧道、铁道建筑、工民建、给排水等专业齐全的学科体系。英国剑桥大学博士胡春农教授、铁道工程专家沈智扬教授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留苏副博士奠定了雄厚的学科师资基础。
1964年,本学科胡春农教授研究的栓焊钢梁即获国家科委成果三等奖。1978年唐家祥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箱形钢梁薄腹板与加筋板理论研究”等4项成果获全国科技大会奖。朱唏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桥梁墩台抗震计算”等5项成果获铁道部科技大会奖。
1981年桥梁隧道与结构工程、结构力学首批获得硕士授予权。1986年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土木工程学科入选甘肃省一级重点学科,在历次重点学科评估中均取得优秀成绩。2003年桥梁与隧道工程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批准设立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2007年土木工程和给水排水专业分别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合格评估。2007年入选甘肃省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土木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 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12年在国家组织的学科评估中,本学科在土木工程学科中排名第十一。
二、学科方向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在五十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土木学科优势,提升科技内涵,开发原创性科研成果,以服务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为宗旨,形成了六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
本学科从60年代就开始了桥隧结构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工作,1978年有4项成果获全国科技大会奖。目前已形成了一些有特色且稳定的研究方向:
薄壁箱形结构和复合材料桥梁结构的计算理论。 该方向起步较早,有关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2项。代表性成果“汉江斜腿刚构薄壁箱形钢梁桥设计”1983年获国家金奖,四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项目 “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箱梁结构的计算理论研究” 、“FRP加固混凝土薄壁箱梁的界面应力研究”等各类项目近30项。
大跨度及复杂桥梁的施工控制理论及实践。  该方向先后参与完成了50多座大跨度或复杂桥梁的施工控制工作。代表性成果“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过程中关键技术研究”获200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桥梁测试鉴定及旧桥加固技术研究。该方向近年来完成了120多个项目,完成了上百座桥的测试工作或加固技术研究。
在桥梁方向40多年的持续研究确立了本学科在全国同行中的独特学术地位。众多项目的完成与应用促进和丰富了我国桥梁与隧道结构工程的理论和应用水平,并对西部开发和青藏铁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2、结构抗震、减震与控制理论研究及应用
本学科从70年代初就开始了结构抗震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的对象包括桥梁结构、隧道及地下结构、建筑结构等。在加强抗震、减震设计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工程,解决结构抗震设计和评估问题是本方向的主要特色。
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及实践。结合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进行抗震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并使其及时纳入有关规范,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方向。如“桥梁墩台抗震计算”获1978年铁道部科技大会奖,在此成果基础上经过多年进一步深入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桥墩抗震计算的简化公式”被列入铁道部颁布的《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梁式桥桥墩抗震计算的简化方法及高桩承台基础的地震反应”研究成果,获1998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该项成果被列入《铁路桥梁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标志性成果“高烈度区高层筒中筒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获2006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几年还承担了兰州小西湖黄河大桥、雁盐黄河大桥、山东庆淄路惠青黄河大桥、银川市兴庆路跨线立交桥、西宁朝阳立交桥等多座桥梁的抗震设计工作。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 在参与有关抗震规范制定修改的同时,该方向也进行具有前瞻性和基础性的抗震理论研究工作。主持铁道部重大科技项目“京津城际石太客运专线太中线桥梁抗震性能分析”、“浙赣铁路浦阳江双线特大桥静动载试验”等科研项目41项。
结构减隔震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西北高地震区的结构物抗震设计理论及试验技术,黄土区地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及工程控制,结构动力反应分析及结构系统识别,桥梁结构地震倒塌仿真及弹塑性分析方法研究,桥梁结构振动控制研究与应用,结构灾害演化行为与健康监测,抗灾减灾新型结构体系与性能设计,土工建筑物地震反应及动力稳定性,结构灾害动力效应与振动控制,水下隧道结构地震破坏,工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及应对措施等研究。
3、土木工程新材料研究及工程应用
近年来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除了在计算技术、设计理论方面有所体现外,更多体现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新材料的应用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增强安全防护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学科自80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低温早强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新型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与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研究;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应用;复合材料的疲劳断裂应用研究;粉煤灰材料的应用研究;钢结构疲劳裂纹及材料性能研究等。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在全开放条件下施工,在不影响运营的条件下对桥梁结构进行加固补强;2)解决可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工程建设主要工程材料(混凝土)的使用耐久性和隧道防排水性能;3)研究的新型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的结合,具有施工方便、效率高,成本低,性能好的特点;4)将土工合成材料这种新型高分子聚合材料和其它改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加筋加固、排水反滤以及防护工程中,使其在桥梁基础加固、隧道病害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5)工程材料及结构的疲劳断裂研究将为桥隧结构的可靠度评价及桥隧结构的鉴定加固提供理论依据。这一方向标志性成果有“青藏铁路工程”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寒旱地区混凝土开裂原因、防治技术及应用研究”获2006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寒旱地区耐久混凝土研制及应用”获200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水泥高效助磨剂的研制”获2006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土工与隧道结构设计理论
本学科在西北地区具有规模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学科,本学科的研究立足于西部地区,根据地域条件确定研究领域,结合实际工程,解决区域性土或特殊条件下岩土工程中设计及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及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将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通过工程实践和应用,提升水平、培养队伍,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自1970年以来就在加筋土理论、黄土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近年来参与了许多国家重点工程。通过近40年的研究,目前以下已形成了有特色且稳定的研究方向:
黄土及盐渍土铁路路基及地基工程特性的研究。该方向代表性成果青藏铁路片石气冷路基与管道通风路基的热稳定性关键技术”、“青藏铁路冻土湿地地基处理与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两项成果获得2007年度全国铁路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主持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与沉降规律的正反演分析研究(铁道部重点项目)2005K001-D(G)- 1”、“多年冻土地区埋设石油管道热、应力分析及数值模拟”等项目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多年冻土地区土工设计理论与应用。本学科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完成的“青藏铁路工程”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青藏铁路多年冻土隧道关键技术”获得2007年度全国铁路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多年冻土区的桩基础理论与应用。桩基础是多年冻土区基础的出要形式,其特性与一般条件下桩基础的差异较大。近年该方向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省部级项目近40项。随着这些项目的完成和深入,将会为多年冻土区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及施工安全研究。该方向代表性成果“黄土隧道应力实测和衬砌革新的研究”78年获铁道部科技大会奖,“乌鞘岭隧道修建技术”获2008年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软弱围岩新型衬砌结构试验研究”获2006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多年冻土区隧道结构特殊问题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该方向结合青藏线建设,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这些成果解决了青藏线修建中的许多技术难点问题。对青藏线的建设的发挥了积极作用。
5、给排水工程与污水资源化
本学科给排水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自1953年已开始进行,50年来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在西部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质处理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和深入研究。结合本校的地理特点及实际条件,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寒旱地区废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该研究方向致力于寒区、旱区的特殊环境下废水处理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并使其实用化。在城市废水处理中将生物滤池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发展了“高负荷生物膜处理技术”,成果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的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生物曝气滤池技术”对污水的生化处理技术做了重大改进;配合青藏铁路建设承担的“高寒站区污水处理回用生态大棚”“高原客车粪便污水处理技术”“青藏铁路站线站区污水处理技术实验”等项目,首次进行了世界4500米以上多年冻土区内污水处理的先河;针对西北干旱缺水的特点,重点进行了水资源的再利用研究;与澳大利亚科学院合作的“嘉峪关地区污水资源化与再利用”,由瑞典政府资助的“定西地区雨水集流及再利用”等国际合作项目已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西北地区污水资源化示范工程”、“嘉峪关地区污水资源化与再利用”、“酒泉钢铁公司生产生活污水资源化研究”等项目已完成实施。对水资源及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途径,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混凝机理及水处理药剂的研究。该方向在水的混凝处理方面形成了突出的技术优势和鲜明的特色。已在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48篇,并出版《絮凝原理》《水处理絮凝学》《水处理化学》《配位化学》等专著。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具有重金属捕集功能的高分子絮凝剂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火炬计划“散堆物料料场及煤场表面防尘高效复合剂应用”已进行到推广应用阶段。
给排水工程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主持完成的总参项目“野战给水处理方舱”“便携式班排净水器”“单兵净水器”系列军事装备,具有处理常规地表水、高浊废水、苦咸水及核、生、化污染水的功能。其有机动作战能力和“三防”功能的突出特点,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并确定为我军定型军事装备。承担的“青藏铁路给排水管路及构筑物实验研究”与“青藏铁路给排水系统自动控制实验研究”两个项目,首次在4500米以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进行了给排水工程实践,并做到了全系统无人值守,长期自动运行。研制的锅炉给水除氧软化系列装置,已三次升级换代,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专利,该系列产品的销售总额已累计近6000万元。“银川水电段调度自动化系统”、“兰州水电段给排水自控系统”等项目正在实施。完成的“建筑给水塑料管道技术研究”项目已形成了《甘肃省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以上研究对给排水工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污染控制及污水资源化,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动其在我国市政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通风、空调工程与节能技术研究
供通风、空调工程与节能技术研究主要以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在尽可能减少对常规能源的消耗及降低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各种适宜的人工环境,侧重于人工环境系统设计、规划、运行调节、过程控制以及设备开发等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理论问题。本方向主要培养从事以人工环境研究与控制领域为主体的、与能源、环境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建模、分析、计算、应用技术及系统设备、优化设计和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等方面的人才。研究方向有:室内环境控制技术、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通风除尘理论与应用、制冷理论与应用。
三、学术队伍
土木工程学科现有双聘院士2名,教授 37 名,博导17名,其中1人聘为甘肃省政府特聘科技专家、9人入选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4人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入选“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具有博士学位40人。
省级重点学科—水利工程
 
一、学科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水利工程学科源于1958年建校时的水力学教研室、给水排水教研室,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水利科学研究所,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学校在原有的给水排水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工程专业的基础上,于2002年设置了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2003年获得二级学科“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二级学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甘肃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学科现有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在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专业招生硕士研究生,在土木工程专业开始招收输水结构工程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我校水利工程学科以土木工程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博士学科为依托。教学科研人员不仅具有水利工程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对土木工程领域比较熟悉,由此我校培养的水利工程领域的人才具水利与土木两个学科知识与技能兼备的特色。
兰州交通大学水利工程学科是一个具有多年发展历史的传统学科,针对西部自然环境复杂的特殊条件,在诸多有特色的方向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和技术攻关,其主要特点是针对甘肃和西部地区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水利、公路、机场、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隧洞、大跨度渡槽、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水能的利用、江河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规划管理及水环境、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及防灾减灾等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工程结构的安全与经济。近年来,在所研究的方向领域获得了一大批省部级奖励。
本学科点可利用的资源丰富,具有较先进的实验设备及办学条件,与其相关的包括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工程测试中心、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结构试验中心以及水利科学研究所、甘肃省重点实验室—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河流泥沙工程研究中心、渗控技术研究中心、水工试验中心、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发中心等。这些实验室和实验仪器为我们进行科研研究提供坚实的平台保障。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事业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共事业的性质,是政府行使职能的重要领域。同时,水利学科是一个古老的学科。目前,随着水利水电建设大规模的开展,我国已迎来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成为世界水利水电建设的中心国家。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使本学科具有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甘肃省幅员辽阔,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有大的发展,就必须首先从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打开突破口。本学科将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水利工程领域的科研、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任,为甘肃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学科方向
兰州交通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在五十多年的建设过程中,以土木工程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博士学科为依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科技内涵,开发原创性科研成果,以服务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为宗旨,在寒区旱区水文学与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工模型试验、水工结构、复杂地基与岩石高边坡设计理论、水工建筑材料特性与新型材料的研制、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分析与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形成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水工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水工结构以各类水利水电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理论和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学科。
近年来,本学科结合国家、省级重点工程项目,着力发展大跨度渡槽的施工控制理论及实践;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结构的施工安全及施工控制研究;多年冻土区隧洞结构的力学及热稳定性理论及实验研究;隧洞及地下结构的合理结构形式研究、隧洞及地下结构的动力特性、环境振动对地下结构的影响、寒区隧洞的稳定及非线性分析、土质隧洞的施工监控、地下结构的设计分析、岩土数值分析、大型渡槽的设计选型及静力动力特性分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因此,结合工程实际,解决设计及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参与了“南水北调”、“引大入秦”、“引洮工程”、“九甸峡水利枢纽”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在这方面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过程中关键技术研究”,“高烈度区高层筒中筒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获2007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软弱围岩新型衬砌结构试验研究”,“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计算分析与环境评估系统及其工程应用”,获2006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各项横向课题主要有:“纤维复合材料薄壁箱梁结构的计算理论研究”;“西部寒区隧洞工程的计算理论研究”,“冻土地区桩基的力学特性分析及其试验研究”;“新型复合材料及其新技术在工程结构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青藏线桥梁桩基应用试验研究”;“昆仑山风火山隧洞衬砌隔热保温技术及工艺试验研究,洞内外气温变化对围岩冻融圈影响”;“青藏铁路冻土区以桥代路段桩基础及地温场的稳定性及其对冻土环境的影响研究”;“长江沉管隧洞的沉降特性及沉降允许值研究”、“南京地铁交叠式隧洞动力行为分析计算”。
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跨流域调水已成为水利工程主要的内容形式,尤其在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中,渡槽、隧洞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结构设计理论和分析以及施工安全控制研究对于输水结构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和西部大开发中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决定性指导意义。
2、水资源规划管理及水环境
本学科方向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系统分析研究;水资源技术经济研究;区域水环境与水资源管理;地区和流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干旱区水资源紧缺研究与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上述研究内容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解决干旱区水资源紧缺研究与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具有指导意义。
水资源系统分析研究方向:其特色是将现代水利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有机结合,重点研究区域和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模型、方法和应用。其特色是:将现代水利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有机结合,重点研究区域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系统运行管理的理论、模型、方法和应用。本学科以区域水资源系统和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系统为对象,研究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系统运行管理问题。研究内容涉及水资源评价和需求预测、水资源工程系统规划与管理、径流预报与模拟、洪水预报和调度、综合利用水库兴利优化调度、区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系统风险分析、水利工程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等。
水资源技术经济研究方向:其特色是将现代水利科学、技术经济科学和决策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有机结合,研究不同水资源系统以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分析和评价理论、模型、方法和应用。研究内容涉及水资源工程的效益计算与预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案的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方案优选、水利水电工程优化运行和管理、水资源系统风险分析等。
区域水环境与水资源管理方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水文模型、水环境模型、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量化研究为基础,研究流域水资源系统的科学规划与管理;研究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及优化配置;研究大型、跨流域或跨界(如省界、市界、县界等)河流的水利工程规划与论证。内容涉及: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水环境模拟、灌区地面水与地下水联合优化调度、水库优化调度、小流域综合治理、跨流域水资源系统优化规划与管理等。
西部地区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做好大量的技术研究工作,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西部调水,引洮工程,城市调水等问题的研究,对解决寒区、旱区的缺水问题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先后承担完成“黄河兰州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及泥沙预测模型试验”、“河流斗槽预沉及排沙研究 ”、“甘肃省定西地区雨水集流及利用”、“桑园峡雍水与兰州市抗洪”、“黄河兰州段河道渠化宽度与泄洪关系的研究”纵横项目20余项,自2005年以来,该学科方向发表论文50余篇。
3、河流工程及都市水力学、泥沙防治工程
河流工程及都市水力学、泥沙防治工程方向以河流动力学为基础,研究泥沙起动和输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泥沙的冲刷和淤积对河流工程的影响,河床演变的特性,以及河流防洪、航运、水工建筑物的水力学特性等,以重点解决河流泥沙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泥沙灾害问题为目标。既是理论研究,又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治河工程、港口工程、河岸开发、环境工作等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该方向长期形成的研究内容为:
工程水力学方向:工程水力学面向水利水电建设,进行高坝水利枢纽水力学及平原水利枢纽水力学问题研究。主要研究水力学基础理论、水工水力学、水力数值模拟与优化分析,河网非恒定流。
河流及河流管理方向:主要研究河道河势变化和泥沙运动规律,包括(1)大中型水利枢纽泥沙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2)河道整治与防洪技术;(3)挟沙水流运动基本规律研究;(4)河道治理新技术与河流模拟,采用物理模型研究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得到水流泥沙输移规律和河道演变特性,研究河道及湖泊防洪及航道整治的新技术。(5)铁路、公路工程建设中,桥渡水力学及桥梁河道整治、隧道施工中地质灾害防止技术。泥石流及滑坡灾害预警研究以及泥石流、滑坡分布规律和防治方法研究等。
工程渗流与控制方向:工程渗流与控制主要研究地下水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规律和相互影响,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研究;(2)工程渗流控制与防治技术研究。
河工模型方面:长期从事河工模型实验研究,包括河道整治、取水、冲刷与淤积、泥沙预沉以及水库淤积、水库调度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的理论分析及模型设计。对泥沙定床、动床模型、以及全沙模型的设计,模型验证,实验方案的制定以及数据采集分析等方面在理论及实际操作方法上均有所创新,并已应用于实验中。可进行复杂河段河道二维水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目前主要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参加的项目有:水利部科技攻关专题所属子专题—三峡库区推移质输移及淤积特性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与水利部联合项目:江河泥沙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研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山区河流航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沙卵石浅滩推移质输沙规律及模型试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式河槽水沙复杂行为研究,以及黄河中上游部分河段的河道整治、航道规划、公路及铁路路基冲刷及埋深试验研究、取水口位置形式的选择及泥沙预沉试验研究、桥涵设计流量的复核、城市防洪洪水的制定与复核等。自2005年以来,在该学科方向领域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承担纵横向项目12项。该类项目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意义。本研究方向结合甘肃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利水电建设开展工作,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有特色,应用前景很好,将对甘肃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
4、水工建筑材料特性与新型材料的研制
近年来水利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除了在计算技术、设计理论方面有所体现外,更多体现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这一技术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增强安全防护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80年代就开始了本学科方向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低温早强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新型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与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研究;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应用;粉煤灰材料的应用研究;可降解复合材料研究、钢结构疲劳裂纹及材料性能研究等。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为:在不影响运营的条件下对水工结构进行加固补强;解决低温条件下工程材料的使用耐久性和隧洞防排水性能;在基础加固、隧洞病害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5年来在这一方向完成的研究成果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降解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南疆铁路桥梁抗震材料的试验研究”、“公路隧洞射流通风与防火研究”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其中“寒旱地区混凝土开裂原因、防治技术试验研究” 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缓凝砂浆在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富硅矿物超细粉末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隧洞射流通风技术研究”三项成果分获甘肃省、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加筋土强度及加筋土结构稳定性的研究”、“可降解复合材料”和“水泥高效助磨剂的研制“等3项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低温早强耐腐蚀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获铁道部二等奖。“缓粘结预应力筋混凝土构件”等三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建筑材料》专著一部。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有:铁道部科技攻关项目“青藏线昆仑山、风火山隧洞防水措施试验研究”、“青藏铁路昆仑山、风火山隧洞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技术应用研究”、“青藏线低温早强耐腐蚀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 和“青藏线沱沱河融区和多年冻土过渡段路基边坡柔性防护试验研究—土工格室护坡试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工程支架研制”和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加筋土桥台的设计方案研究”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重要项目。
这些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必将对提高该方向的学术水平、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低温早强混凝土材料的研究工作及其他材料在高原冻土地区的应用研究都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学术队伍
水利学科团队有教职工8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49.4%,讲师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有硕士学位的78人,专任教师总数的87.6%,在读博士学位的6人,有省部级专家4名,省部级突出中青年专家2名。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四、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我校的水利工程学科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生命线,夯实基础,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2年设置了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2003年获得二级学科“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二级学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本科生、研究生在校学生500多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0余名。
近年来,我们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让研究生参与到真实的科研项目中来,增强工程实践背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20人,有3人获得本年度国家奖学金,本年度硕士研究生在各类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5余篇,其中EI收录2篇。培养的研究生就业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广受社会欢迎。
岩土力学理论与应用
岩土力学是固体力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自70年代以来,以我校老一辈专家学者孙遇祺、潘昌实教授为代表的学术队伍,在加筋土理论和黄土隧道的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率先开展了岩土力学机理的研究工作,当时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兰州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高原三大板块汇聚之处,包括黄土、多年冻土、盐渍土、沙漠等区域性土质给岩土力学的研究与应用创造了条件。因此,结合地域条件及研究领域,该学科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内容:高速铁路路基及一般路基的动力特性,岩土与地下工程动力可靠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多年冻土地区土工设计理论与应用,黄土及多年冻土桩基础理论与应用等。
铁道部科技攻关项目 : 郑-西客运专线桩基抗震性能研究
杭州地铁动态施工监控
多年来参与了南昆铁路、包兰复线、秦沈客运专线、神延线、宝中线、南疆线、北京地铁、秦岭隧道、青藏铁路、兰新二线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针对实际工程,解决区域性土或特殊条件下岩土中的力学问题,将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变形特点及加固措施研究” 获2011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饱和黄土地基与超大型储油罐共同作用及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获2013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车-路耦合条件下路基及桥路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及工程应用”获2013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近五年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黄土抗拉强度和各向异性研究(41262010)”,“多年冻土地基桩土界面形成机理的理论与试验研究(51268033)”,“考虑轨道随机不平顺与随机参数的高速铁路黄土隧道动力特性研究(51268030)”,“颗粒堆积体中的应力分布对局部软弱区域的敏感性研究(11302091)”,“青藏铁路修建对次生冻土不良现象形成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青藏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特点的试验研究”,“青藏铁路安多冻土沼泽化湿地地基处理试验研究”,“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结构的设计理论研究”,“地下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特殊结构形式的隧道动力性能研究”,“北京地铁10号线盾构隧道穿越地铁1号线区间结构及国贸立交桥桥桩的影响分析”等40余项。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青藏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设,本方向的成果将为区域性的岩土工程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并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
结构振动与控制
本方向从70年代初就开始了土木工程结构振动与控制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桥梁抗震、隔震与振动控制,桥梁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大跨度桥梁的多点激励问题,隧道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等。主要针对西部地区大多为高烈度地震区的特点,注重结合西部地区工程实际中的“烈度高、温度低、气候旱”的重要特征,解决桥隧结构的抗震设计、安全评估和振动控制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本方向在铁路系统及西部地区具有较大优势,对于加速西部铁路尤其是青藏铁路干线、西部高速铁路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已完成的“西部高烈度地震区桥梁抗震、隔震及减震新技术研究”2010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冻土区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获2013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南疆铁路拼装式桥墩抗震试验研究”及“采用橡胶支座桥梁的隔震性能分析”成果,已在南疆铁路建设中得到了应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多跨连续梁双重挡块分散抗震装置减震原理及试验研究(51108220)、桩基础桥墩摇摆隔震机理及抗震设计方法研究(51268027)、高墩自复位隔震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51368033)、多年冻土区桥梁高桩承台桩基础非线性抗震设计方法研究(51368034)、支座及挡块对桥梁抗震性能影响的机理及试验研究(51368036)等,近五年科研经费累计超过600万元。在兰州市政工程建设中,承担了小西湖黄河大桥、雁滩黄河大桥、银滩黄河大桥等多座桥梁的抗震设计工作。在铁路建设方面,近两年开展了高速铁路桥梁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大跨超高墩结构桥梁抗震设计等研究工作。近五年在国内外权威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通过这些研究工作,该方向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与控制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地区交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人员,建立了人员配置齐全、科研经费充足的科研团队,保证了此研究方向的可持续性发展,为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桥梁结构力学
桥梁结构力学主要研究复杂环境和外载作用下桥梁结构体系宏观力学特征,新型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力学行为,复合材料应用桥梁结构加固的力学机理等。
本方向从60年代就开始了桥梁结构力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尤其在薄壁箱形结构的计算理论方面成果显著,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大量成果被用于桥梁及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控制及试验技术的研究工作。1978年有4项成果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3年“汉江斜腿刚构薄壁箱形钢梁桥设计”获国家金奖,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近五年来,本方向研究人员在薄壁箱形桥梁结构的计算理论、新型大跨度结构分析理论、桥梁结构施工控制理论、计算结构力学及结构有限元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很多成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近五年),出版学术专著6部;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奖8项,主要获奖项目有:“寒区桩基工程的热学力学特性研究及其应用”获2011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PC部分(矮塔)斜拉桥的力学特性及优化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获2011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超静定钢管混凝土拱桥整体顶升改造与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获201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成果在《铁路桥涵设计规范》的修订及桥梁结构的设计和承载力评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方向目前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人。
近年来在这一方向上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三维埋置框架结构瞬态响应的回传射线矩阵法分析(51268031)”,“单箱多室箱梁的空间力学行为及一维梁段分析方法研究(51168030)”,“PC箱梁考虑预应力作用效应的剪力滞行为研究(51208242)”,“薄壁箱梁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的合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51268029)”,“大跨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的力学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51368032)”等,这些项目的研究与完成促进和丰富了我国桥梁结构力学的理论和应用水平,对西部开发和青藏铁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兰州交通大学力学学科是随着桥隧工程、铁道建筑、铁道车辆等专业于1958年从原唐山铁道学院的桥隧系、铁建系、机械系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建校伊始即形成了桥梁隧道、铁道建筑、工民建、给排水、内燃机车、铁道车辆等专业齐全的学科体系。从土木、机械等工科专业教育需求出发,建校初期,我校在桥梁与隧道工程系、机械系设立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个力学基础教研室,开展力学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英国剑桥大学博士胡春农教授、铁道工程专家沈智扬教授、机械工程专家孙琪荫教授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留苏副博士奠定了雄厚的学科师资基础。1978年开始招收“结构力学”专业研究生。1981年桥梁隧道与结构工程、工程力学首批获得硕士授予权。1986年获得车辆工程硕士授予权。80年代中期,机械系成立了断裂力学教研组,90年代后期断裂力学教研组调整到土木工程系,组建工程力学系。2006年开始招收工程力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11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历经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力学学科已成为我校土木、机械等学科强有力的支撑,开展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全国力学学科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科整体排名B+。
力学学科现有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在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车辆工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在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市政工程等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8年,同美国Ansys公司合作设立Ansys西北技术支持中心,是该公司在全国设立的14个技术中心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技术中心。迄今为止,力学学科已拥有Ansys、Midas、Adina等大型工程计算软件的授权,为开展相应的工程技术服务提供了有力平台。2000年,结构试验中心成为铁道部重点实验室,该中心拥有大型反力墙装置、振动测试平台等,开展土木类工程结构力学性能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3年铁道车辆热工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甘肃省道桥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2012年,结构强度试验中心获得国家级资质认证,重点研究机车车辆整体结构的强度性能。2012年甘肃省发改委道桥工程灾害与防治工程实验室获得批准。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0人,讲师15人,其中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中有双聘院士1名、甘肃省“333”、“555”人才、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6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1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有利于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术梯队建设方面,本学科的各个研究方向形成了稳定的学术团队。每个团队组建合理,研究方向明确、分工合理,对西部工程领域中的工程科学问题定位清晰,研究领域互补性强。
本学科积极开展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形成了桥梁结构力学、结构振动与控制、岩土力学理论与应用、寒旱地区材料与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 项,铁道部重大项目25项,交通部西部项目1项;承担各类横向课题130余项。有8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281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88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7部。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
电话:
0931-4955600(科研与研究生办)
0931-4938262(MEM管理中心)
0931-4938552(教务办)
0931-4956272(学工办)
邮箱:tmgcxyyb@163.com
网站: http://tmgcxy.lzjtu.edu.cn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的铁道建筑系和铁道桥梁与隧道系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学院现设7个系,教学科研用房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万元。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3500余名,各类研究生1000余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97名,博士研究生66名,工程管理硕士199名。教职工163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6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8人。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类别(土木水利、交通运输)以及工程管理专业硕士(MEM)授权点。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力学为甘肃省一级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造价、工程力学、铁道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在该专业分别设有“詹天佑班”、“茅以升班”;自2004年起,学校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合作办学,开设“联合班”。土木工程专业分别于2002年、2007年、2012年通过了住建部专业教育初评及复评。工程管理专业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别于2010年、2015年通过了住建部专业教育初评及复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于2016年、2019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拥有1个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肃省道桥工程灾害防治工程实验室、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原铁道部重点实验室结构试验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西北干寒地区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究”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与中国中铁等行业企业建有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院教师针对干寒环境、特殊地质、地震烈度高和强风沙等西北地域特色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服务于高速公路、铁路及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重载铁路等行业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在桥梁与隧道结构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结构抗震与减(隔)震及控制理论、特殊环境土木工程新材料耐久性及工程应用、道桥工程灾害防治研究及应用、道路与铁道工程设计理论与建造技术、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特色方向。
近年来,科研合同额和项目数量保持平稳增长,年均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科研课题100余项。纵向课题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增长较快,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余项。近年来,科研成果获得了以“青藏铁路工程”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为代表的各类科研奖励,年均各类科研奖励10余项。每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分之一左右被SCI、EI、CPCI三大检索收录。每年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
学院坚持“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服务交通”的办学理念,以土木工程学科为依托,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造价、工程力学、铁道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专业协调发展,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力争把学院建成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

    各学院(系、所)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联系电话
序号 院系所代码 院系所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人
1 001 交通运输学院 0931-4956942 徐老师
2 002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0931-4938277 宋老师
3 003 土木工程学院 0931-4955600 林老师
4 004 机电工程学院 0931-4955702 杨老师
5 005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0931-4956119 李老师
6 006 经济管理学院 0931-4956609 杨老师
MBA教育中心 0931-4956252 肖老师
7 011 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 0931-4956002 黄老师
8 016 外国语学院 0931-4956152 胡老师
9 017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0931-4956972 李老师
10 018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0931-4957113 张老师
11 019 艺术设计学院 0931-4956503 张老师
12 030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0931-4955746 杨老师
13 031 马克思主义学院 0931-4955773 徐老师
14 032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0931-4956035 王老师
15 034 机电技术研究所 0931-4938617 杜老师
16 035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0931-4957220 赵老师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兰州市安宁西路88号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730070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及传真:0931-4938103
  E-mail:yzb@mail.lzjtu.cn
 

添加兰州交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兰州交通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交通大学报录比、兰州交通大学考研群、兰州交通大学学姐微信、兰州交通大学考研真题、兰州交通大学专业目录、兰州交通大学排名、兰州交通大学保研、兰州交通大学公众号、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交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兰州交通大学考研网由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