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青岛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青岛科技大学报录比、青岛科技大学考研群、青岛科技大学学姐微信、青岛科技大学考研真题、青岛科技大学专业目录、青岛科技大学排名、青岛科技大学保研、青岛科技大学公众号、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青岛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Add 青岛科技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是保研的一个重要渠道,必须获取相应的保研信息,比如保研夏令营的时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等等信息,这些内容是申请保研夏令营的必要准备。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6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内总结了学院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是同学获取保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同学保研信息主要来源,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保研夏令营
导师姓名 李 霞  
  性别
  出生年月 1970年7月
    副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所属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 低维功能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精细功能陶瓷(光学,电学,磁学)制备
  联系方式 Email:   Tel phone:0532-84022772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学习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主要成果、完成及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等。(300字左右)
   
  2002-2005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获材料学博士学位。2005-2007清华大学化学系功能晶体与薄膜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7年到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工艺探索,主要包括激光透明陶瓷、铁电、压电、磁性陶瓷材料粉体的制备、新型成型工艺和烧结方法的探索等。
  (2)纳米材料在环境净化和太阳能利用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器件开发。
  (3)新型的无机发光材料的组成设计、合成与光谱性能研究。
  科研课题: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防科工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研究资助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772051)和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No. 20060390426)。本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功能晶体与薄膜研究所、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与以上单位联合培养招收的研究生。
  论文发表:已经在“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 “Journal of American Ceramics Society”,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无机材料学报》,《功能材料》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董立峰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0.03
职   称 教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联系方式 0532-84022869     E-mail:
研究方向   1.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2.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3.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2005年在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5-2006年在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和英特尔公司做博士后。现任青岛科技大学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Journal of Nanoscience Letters》编委、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终身制助理教授。199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的研究工作。重要研究成果包括:首次在电子场发射器的钨丝顶端生长出氧化锌(ZnO)纳米线并对其场发射性能进行了研究;首次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物理蒸发-凝聚法制备了多种一维纳米硫化镉光电材料,并对其形貌、结构和生长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采用浮动介电泳方法制备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和硅化镍导线,并对其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新型碳基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半导体工业、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在美国先后参与和承担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获美国专利2项,荣获美国微束分析学会 (Microbeam Analysis Society) 授予的杰出学者奖和美国电镜中心的访问科学家奖。在中国曾参与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国防科工委、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获中国专利2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等奖励。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和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已发表SCI 论文6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超过140次。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彭红瑞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年
  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金属材料工程教研室主任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 金属材料的表面强化处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联系方式   ,  Tel: 84023773,  82707680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学习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主要成果、完成及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等。(300字左右)
  学习工作简历: 1986.9-1989.7:山东工业大学(现为山东大学)材料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1.9-2005.1: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学部,获博士学位。
  1989.7-2000.7:于青岛科技大学等离子体表面技术研究所工作,从事金属表面超硬涂层的制备、工艺实验,应用实验工作。
  2000.7-现在:于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
  2005年被聘为教授。
  职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
  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负责人。
  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结构表征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
  1. 金属材料的表面强化工艺。
  2.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完成及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 “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硬膜技术工业化研究”(1993-1997),己于1997年4月通过国家级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将PCVD-TiN涂层用在飞机的耐高温微型轴承上,填补国内空白。
  2. 青岛市科委下达的“等离子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硬膜应用研究”(1996-1998)项目,已于1998年4月通过市级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在某些工件的使用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种工艺填补国内空白。
  3. 参与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稀土搀杂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2000.1-2003.3,2/4,已结题)
  4.. 参与完成纳米青岛市科技局项目“TiO2多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2000.1-2003.8,6/6),通过专家鉴定。
  近期主要论文:
  
1. Hongrui Peng, Guicun Lia,b, Zhikun Zhang, Synthesis of bundle-like structure of titania nanotubes, MaterialsLetters 59, 1142–114 (2005)
   2. HONGRUI PENG, LIANCHAO ZHU,ZHIKUN ZHANG,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property research of nano-Mg/PP composites, Composite Interfaces, Vol. 11, No. 3, pp. 231–243 (2004)
  3. Hongrui Peng , Zhaobo Wang, Zhikun Zhang, Dispersion of TiO2 Nanoparticles in TiO2/HIPS composites,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6(3), 203-206 (2005)  
  4. Li Jiang, Guicun Li, and Hongrui Peng, Morphologies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nO2 Nanostructures,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7:1161–1163,(2006)   5. Guicun Li, Li Jiang, Shuping Pang, Hongrui Peng, and Zhikun Zhang, Molybdenum Trioxide Nanostructures: The Evolution from Helical Nanosheets to Crosslike Nanoflowers to Nanobelts, J. Phys. Chem. B110, 24472-24475(2006)
  6. Li Jiang a, Guicun Li ,, Qianmao Jib,  Hongrui Peng,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flower-like ZnO nanostructuresMaterials Letters xx (2006) xxx–xxx(IN PRESS)
  7. Hongrui Peng*, Li Jiang, Jin Huang and Guicun Li, Synthesis of morphologically controlled tin sulfide nanostructures,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07) (accepted)
  8. Hongrui Peng,* Jin Huang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in Diselenide Nanosheets, 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ccepted)
  9. 彭红瑞,王兆波,张志琨,纳米抗菌解毒自清洁除异味塑料,国外建材科技,25(3),38-39(2004).
  10. 彭红瑞,孙凤,张志琨,纳米TiO2改性塑料的抗菌及分解内毒素特性研究,机械工程材料,28(8)46-48(2004)
  11. Y.-L. Shi, H.-R. Peng and J.-H. Li, Application of plasma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of TiN to HSS precision bearings, [J]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7(2001)321-323
   12. Zhao Cheng, Peng Hongrui et al, Annealing studies of TiN films deposited by plasma-assisted CVD, [J]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138(2001)237-241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张宝泉  
  性别
  年龄 51
  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工业催化
  研究方向 进材料设计与合成、先进膜材料在化工过程强化中应用等
  联系方式 0532-84023948;Email:bqzhang@tju.edu.cn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1979年至1986年在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工学学士与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4年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攻读多相催化方向博士学位;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英国Surrey大学化工系读博士后。1986年6月至今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任教,2008年至今在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先进膜材料设计、合成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重点)、省部级(重点)科研与教学项目。相关的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材料和化工类国际最具影响期刊上,包括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Langmuir和AIChE Journal等。 主要研究方向:1.先进材料与过程强化;2.结构有序催化材料设计与优化;3.功能化复合材料研发与应用;4.取向分子筛膜:合成与结构调控。
  近期代表性论文: 1. Zhang B.Q., et al Selective defect-patching of zeolite membranes using chemical liquid deposition at organic-aqueous interfa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08 18(21):3434-3443
  2. Zhang B.Q., et al Monolayer assembly of oriented zeolite crystals on alpha-alumina supported polymer films; Advanced Materials 2008, 20(11): 2183-2189
  3. Zhang B.Q., et al Effects of fractal trajectory on gas diffusion in porous media AIChE Journal,2003, 49(12): 3037-3047
  4. Zhang B.Q., et al Direct Evidence of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Zeolite Monolayers on the Substrate Surface in a Hydrothermal Reaction; Langmuir, 2010, 26 (8):5895-5900
  5. Zhang B.Q., et al In Situ Synthesis and Microstructure Manipulation of SAPO-5 Films over Porous α-Al2O3 Substrates; Langmuir, 2009, 25 (4): 2271-2277
  6. Zhang B.Q., et al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Pd films on porous alpha-Al2O3 substrates;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2008, 43(1): 191-195
  7. Zhang B.Q.,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d bimetallic films on a-Al2O3 substrates using electroless deposition;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8, 254: 5394-5398
  8. Zhang B.Q., et al Reactive Deposition of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onto Zeolite Membranes in Supercritical CO2;Ind.Eng. Chem. Res., 2010, 49 (18): 8826-883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宋彩霞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9.5

    职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无机化学

    研究方向

  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

    联系方式

   13864857039  E-mail:songcaixia@qust.edu.cn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宋彩霞,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于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特殊结构形态的无机功能材料的液相化学法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纳米构筑与自组装以及新型无机材料的应用开发研究。纳米材料的形成过程和机理,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关系研究。
  在国际著名期刊CrystEngComm, Sci. Adv. Mater., Nanotechnology,J. Colloid Interface Sci等发表SCI收录论文30多篇,已被SCI论文引用400多次,同时有20篇论文被E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3项。先后获得获得山东省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青岛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三奖1项。
  近几年,主持、参与国家(省、市、厅)级项目10多项。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主持的项目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具有分级结构的CeO2-NiO纳米组装体的可控制备及催化调控机制研究 (5127211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α-Fe2O3分级结构的有序组装及磁性调控研究(ZR2011EMM007);
  青岛市基础科技计划项目:具有分级结构的α-Fe2O3/Fe3O4有序组装体的制备及磁性能研究 (12-1-4-3-(13)-jch)。
    近期代表性论文
  1.Caixia Song, et al., Morphology-controlled synthesis of Bi2S3 microstructures,CrystEngComm, 2011, 13 (8):3087-3092.
  2.Caixia So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y of Fe2O3 parallelepiped nanocrystals, Mater. Lett. 2011, 65: 3195–3198.
  3.Caixia Song, et al., Preparation of Ag-TiO2 hollow structure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Mater. Lett. 2011, 65: 908-910.
  4.Caixia Song, et al.,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Prussian blue nanostructures and their properties, Sci. Adv. Mater. 2011, 3: 89-94
  5.Caixia Song, et al., Shape controllable growth of PbS polyhedral crystals,Cryst. Res. Technol. 2012, 47: 1008–1013.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李桂村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5
  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  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用纳米结构电极材料
  联系方式  13730918070 E-mail: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2000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0年被聘为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用纳米结构电极材料。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7项,研究成果在Macromolecules、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Inorganic Chemistry等国外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68篇,获中国发明专利1项、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第一位)、青岛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一位)、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第一位),指导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王玮  
性别
年龄 1979.7
职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工业催化
研究方向 生物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
联系方式 0532-84022814,email: wangwei@qust.edu.cn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2001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4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7年7月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7年9月任教于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物理教研室; 2009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材料物理化学方向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生物材料、纳米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近几年来先后在Chem. Commu.,J. Phys. Chem. C,Cryst. Growth & Des., Dalton Tran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2009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硼酸生物自润滑材料的合成与生物摩擦学研究”(5090207,1/6.
  2.主持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人工关节软骨纳米润滑材料的研究”(10-3-4-4-13-jch,1/5.
  3.主持青岛市建筑科技发展项目“节能建筑材料聚苯胺的制备及窗用透明低辐射节能性能研究”(JK2011-8,1/3.
  4.参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磁光双功能氧化铁/锌化合物复合纳米结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2009ZRB01420,3/7.
  5.参与青岛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纳米新材料制备、机理研究及应用(体内长循环磁性纳米氧化铁MRI造影剂研究.”(09-1-3-28-JCH,3/6.
  6.参与青岛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一维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研究“(06-2-2-13-JCH,2/8.
   
   
  发表学术论文:
  1.Wei Wang, Min Zou, Kezheng Chen, Novel Fe3O4@YPO4:Re (Re = Tb, Eu) Multifunctional Magnetic-Fluorescent Hybrid Spher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hem. Commu., 2010, 41(28): 5100-5102
  2.Wei Wang, Kezheng Chen, Zhikun Zhang. From Borax to Ultralong One-Dimensional Boric Acid. J. Phys. Chem. C, 2009, 113: 2699-2703.
  3.Wei Wang, Xiangpeng Jiang, Kezheng C Lanthanide-doped chitosan nanospheres as cell nuclei illuminator and fluorescent nonviral vector for plasmid DNA delivery, Dalton Trans., 2012, 41: 490-497.
  4.Wei Wang, Qingxiang Wang, Zhikun Zhang.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Assemblies of Pt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Sensor Application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Dopamine and Ascorbic Acid,J. Nanoparticle Res., 2008, 10: 255-262.
  5.Wei Wang, Guicun Li, Zhikun Zhang. A Facile Templateless, Surfactantless Hydrothermal Route to Ultralong Copper Submicron Wires, J. Cryst. Growth, 2007, 299(1): 158-164.
  6.Wei Wang, Zhikun Zhang.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hydrate Microspheres Coated with Magnetic Nanoparticles, J. Disper. Sci. & Technol., 2007, 28(4): 557-561.
  7.王玮,陈克正. 肿瘤靶向热放疗Fe3O4@CePO4:Tb磁性-荧光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功能材料,2010,41,48-51.
  8.Fangfang Jian, Wei Wang, Pusu Zhao. Structure-Controlled Self-Assembly of Impeller-Shaped Crystal on the Transition Metal Fullerene Complexes, Cryst. Growth & Des., 2006, 6(11): 2563-2566.
  9.Zhun Shi, Wei Wang, Zhikun Zha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dium Hydroxide Truncated Polyhedral Microcrystals, Mater. Lett., 2008, 62(27): 4293-4295.
  10.Ruipeng Fu, Wei Wang, Rongjiang Han, Kezheng Che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Fe2O3/ZnO Composite Particles, Mater. Lett., 2008, 62(25): 4066-4068.
   
   
  国家发明专利:
  王玮,张志焜. 一种纳米硼酸纤维及其制200610171083.6.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刘鲁梅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9
  职称   
  学历(学位)   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  高分子功能材料
  联系方式 liulumei@qust.edu.cn

  个人简历

      2004年9月东北大学博士毕业;2004年10月-2006年9月北京大学化学院高分子系博士后。 2006年9月进入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改性;水性涂料与胶粘剂制备与应用。

  曾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青年科技奖”、
    “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王兆波
  性别:
  出生年月:1971年2月
  职称:副教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招生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联系方式:0532-84022772;wangzhb@qingdaonews.com
  个人简历:
  学历:1990年9月-1994年7月,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工学学士;1994年9月-1997年7月,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工学硕士;2004年9月-2007年1月,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1997年7月-2000年9月,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任企画室主任;2000年10月-2002年7月,海尔集团冰箱商品开发部,工程师,任主任设计师助理兼材料主管工程师;2002年8月-2005年9月,青岛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兼青岛海尔科大纳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树脂部研发经理;2005年10月-至今,副教授,现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应用;高分子的化学改性;高分子复合体系的流变及分散研究。
  取得主要成果:
  论文方面: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在Hermann Staudinger创刊的德国“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邀请并作为该刊物的封面文章。近期代表论文如下:
  1. Zhaobo Wang, Guicun Li, Guangwen Xie, Zhikun Zhang, Dispersion Behavior of TiO2 Nanoparticles in LLDPE/LDPE/TiO2 Nanocomposites, Macromo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5,206(2),258-262. (刊物封面文章)
  2. Zhaobo Wang,Xin Wang,Guicun Li,Hongrui Peng,Zhikun Zhang,Study on Novel Antibacterial High-Impact Polystyrene/TiO2 Nanocomposite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5,40(24),6433-6438.
  3. Zhaobo Wang,Guangwen Xie,Xin Wang,Guicun Li,Zhikun Zhang,Rheology Enhancement of Polycarbonate/Calcium Carbonate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by Melt-Compounding,Materials Letters,2006,60(8),1035-1038.
  4. Zhaobo Wang,Guangwen Xie,Xin Wang,Zhikun Zhang,Rheology and Dispersion Behavior of High-Impact Polystyrene/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TiO2 Nanocomposite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6, 100(6),4434-4438.
  5. Zhaobo Wang,Xin Wang,Guangwen Xie,Guicun Li,Zhikun Zhang,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ethylene/TiO2 nanocomposites,Composite Interfaces, 2006,13(7),623-632.
  6. Zhaobo Wang,Hongtao Pang,Guicun Li,Zhikun Zhang,Glass Transition and Free Volume of High Impact Polystyrene/TiO2 Nanocomposites determined by Dilatometry,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Part B:Physics,2006,45(5), 689-697.
  7. Zhaobo wang, Zhikun Zhang, Unusual Extensional Rheology and Dispersion Behavior of High Impact Polystyrene/TiO2 Nanocompoistes Prepared by Melt-Compounding, 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28,309-313.
  8. 王兆波,彭红瑞,王新,张志焜,HIPS/Nano-TiO2复合材料的吸光及光老化性能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6,14(6),572-576.
  专利方面: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设计专利19项。
  奖励方面:获得青岛市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特等奖及二等奖各1项。
  研究项目:参与和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如下。
  1.国家863资助子课题(2002AA30B613),项目名称:纳米TiO2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开发,课题组主要成员。
  2.青岛市科技局计划课题(JXM-0113),课题名称:纳米TiO2多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课题组主要成员。
  3.青岛市科技局计划课题(01-01-4-2),课题名称:纳米复合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
  4.青岛市科技局计划课题,课题名称:纳米抗菌解毒自清洁环保涂料.课题组成员。
  5.横向课题,项目名称:LDPE/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农膜的研究开发,课题负责人。
  6.横向课题,项目名称:微纳无机高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万家齐  
性别
出生年月 1972.01
职称 讲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后)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材料,化学,高分子
研究方向 生物材料
联系方式 手机:13045053258, Email:wjiaq@qust.edu.cn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教育及科研经历
  1989年-1993年,天津轻工业学院无机化工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0年-2003年,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工艺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3年-200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8年-2010年,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10年至今,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从事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及仿生材料的制备及组装研究工作。近年作为主持人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和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科研项目,作为骨干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CI收录10多篇,SCI总引用达150余次,获得发明专利2项,200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0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
  主要学术论著
  1.Jiaqi Wan, Wei Cai, Xiangxi Meng and Enzhong Liu, Monodisperse Water-Soluble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Polyol Process for High-performanc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7), 5004-5006, (SCI收录,IF=5.787)(Top 10 articles, highlighted by Chemical Technology
  2.Jiaqi Wan, Wei Cai, Jiangtao Feng, Xiangxi Meng and Enzhong Liu, In Situ Decor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with Nearly Monodisperse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in Liquid Polyo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17, (2007). 1188-1192, (SCI收录,IF=5.099)
  3.Jiaqi Wan, Feng, Xiangxi Meng, Enzhong Liu and Kezheng Chen. Incorporation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 clusters in luminescent silica nanoparticles for high-performance brain tumor delineation, Nanotechnology, 21, (2010). 235104, ( SCI收录,IF=3.644)
  4.Wei Cai, Jiaqi Wan, Facile Synthesis of Superparamagnetic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in Liquid Polyol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305, (2007). 366-370, (SCI收录,IF=3.066)
  5.Jiaqi Wan, Hui Li, and Kezheng Che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3O4@ZnO Core-Shell Structured Nanoparticles,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14, (2009). 30-32, ( SCI收录,IF=2.353)
  6.Jianwei Wang, Jiaqi Wan and Kezheng Chen. Facile synthesis of superparamagnetic Fe-doped ZnO nanoparticles in liquid polyols. Materials Letters, 64, (2010). 2373-2375, (SCI收录IF=2.117)
  7.Shoushan Yu, Jiaqi Wan, Xuegang Yu, Kezheng Che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phobic Magnetite Microspheres by a Simple Solvothermal Method.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71, (2010). 412-415, (SCI收录,IF=1.381)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石玉龙  
  性别
  出生年月 1947.11
  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大学(学士)
  所属院系 材料与环境科学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材料物理教研室主任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 材料表面改性与强化,薄膜制备,
  联系方式   0532-4022883(O),0532-85711873,13969792473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1998.12         青岛科技大学                 教 授


   1993.5-98.11   青岛科技大学                  副教授
   1987.10-93.4   青岛科技大学                  讲师
   1982.7- 87.9    青岛科技大学                  助教
   1991.10-92.10  德国TU Muenchen             访问学者    2000.11-01.5   德国Fraunhofer Institut          高级访问学者
  2003.01- 07.12     青岛市崂山区政协           副主席   

  学习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主要成果、完成及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等。多年来从事低温等离子化学应用研究,材料表面的改性、强化及硬膜制备研究工作和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多次承担国家和省市级课题。曾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和山东省石化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申报专利四项,其中,两项已授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和EI收录。 1996-98主持青岛市科技局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其中,青岛市科技局项目:“等离子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硬膜研究”鉴定意见为:达到国际进水平。  
  2000-03主持山东省教育厅项目:铝合金微弧氧化研究,鉴定意见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添补省内空白。2002-05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FPCVD 碳化物/金刚石膜研究”和青岛市科技局项目“MPO法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研究与开发”。其中,青岛市科技局项目鉴定意见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7-2009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AO一步法制备钛基生物陶瓷复合材料及其性能、机理研究”。
  1991-1992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TU Muenchen从事低温等离子应用技术研究工作。2000-200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从事硬膜的合作科研工作。
  目前进行研究的研方向为:
  1.镁、铝合金的表面改性与强化,钛合金复合生物陶瓷材料。
  2.气相沉积薄膜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于立岩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5.4
职   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联系方式 0532-84022869,Email: liyanyu@qust.edu.cn
研究方向 新型碳材料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新型碳材料,包括纳米碳管和纳米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近几年来先后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Materials Letter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国外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十余篇。2004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先后参与先后参与国家“八五”攻关科技项目、国家“十五”863课题、军工“九五”、“十五”等总装备部预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及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现主持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杜芳林  
  性别
  年龄 47
  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招生专业 硕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无机化学、工业催化)、博士(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 1.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2.纳米多相催化3.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联系方式 0532-4022870,13153284321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学习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主要成果、完成及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等。(300字左右) 学习研究经历:1981-1988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8-1994青岛化工学院化工系从事无机化工教学和科研工作,1994-1997年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纳米材料的物理法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1998年以来在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取得主要成果、完成及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在纳米材料的研究领域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863子课题、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岛市科技局项目、山东省科技厅博士基金项目。现主持承担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青岛市科技局项目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获得中国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首位)、青岛市自然科学三等奖(首位)、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首位)、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第二位)、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第二位)。先后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五位)、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四位)、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第四位)、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七位),曾获第二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山东省第二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研究论文:
  1.杜芳林,郭志岩,李桂村。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SnO2 hollow microspheres Materials Letter,2005 ,59(19-20):2563-2565 2.郭志岩、杜芳林*、李桂村、崔作林。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line CeCO3OH with shuttle morphology and their thermal conversion to CeO2,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08,8(8):2674-2677
  3.郭志岩、杜芳林*、李桂村、崔作林。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iO2/Ni3Si2O5(OH)4 core-shell microspheres with tunable chamber structures via a self-template method, Chemical Communication, 2008,2911-2913
  4.郭志岩,杜芳林*,李桂村,崔作林。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ngle-Crystal Ce(OH)CO3 and CeO2 Triangular Microplates,Inorg. Chem.,2006,45(10):4167-4169
  5.郭志岩,杜芳林,于世涛。One-step synthesis of porous palladium nanostructures by H2+He Arc Plasma Method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05, 7(1):95-99
  6.王红妮,杜芳林*。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ZnSe Hollow Micropheres. Cryst. Res. Technol. 2006,41(4): 323-327
  7.王红妮,郭志岩,杜芳林*。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CdSe Nanorods via DEA Solution. Mater. Chem. Phys. 2006,98(2-3):422-424
  8.郭志岩,杜芳林*,崔作林。, Mater.Lett,2007,61:694-696
  9.杜芳林、师连阁。Solvothermal growth of single-crystal hexagonal prismatic SrCO3 microrods,Cryst. Res. Technol.. 2007,42(3): 216-220
  10.     师连阁、杜芳林*。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SrCO3 hexahedral ellipsoids,Materials Letters. 2007,61(14-15):3262-3264
  11.     师连阁、杜芳林*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fusiform hexagonal prism SrCO3 microrods via EG solution,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07,42(8):1550-1555
  12.     刘军刚,杜芳林*、于世涛,李露。A Direct and Rapid Route to Synthesize Pd/Si-MCM-41 at Room Temperature,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28(8)1325-1328
  13.     杜芳林,王红妮。Flower-like Se nanorods synthesized via carbamide-assisted hydrothermal route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07,42(22):9476-9479
  14.     杜芳林、刘军刚,于世涛,李露。A simple method to synthesize Pd/Si-MCM-41 with high hydrogenation activity, 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 2008,15:613-617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隋丽娜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6.10
职   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联系方式 0532-84022869,Email: linasui@126.com
研究方向 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催化性能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1999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3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学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 近几年来在Energy & Fuels,Chem. Eng. J.,Catal. Commun.,J. Mater. Sci等国外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十余篇。2010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奖励基金和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山东省优秀中青年奖励基金项目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郭志岩  
  性别
  年龄 35
  职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配位化学研究所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无机化学
  研究方向 1.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研究2.纳米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联系方式 0532-84022948;zhiyanguo@qust.edu.cn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2008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配位化学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0年被聘为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研究2.纳米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目前,主持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Inorganic Chemistry、Crystal Growth & Design、Scrip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等重要国外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十几篇,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青岛市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二等奖1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于伟泳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9  
  职称   海外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后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招生方向  化学,材料,催化,环境  
 
  研究方向 1.纳米材料制备 2.纳米催化 3.纳米吸附 4.环境治理和水净化  
  联系方式  84022363, 84023616, E-mail: liumh@qust.edu.cn  
  课题组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留学德国(洪堡学者)和美国,做过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汉普顿大学研究副教授,莱斯大学环境和生物纳米技术中心研究科学家。在量子点、金属纳米簇、金属氧化物、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环境、生物医学、太阳光电池、发光器件的应用方面发表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Nano Lett, Small, ACS Nano, Nanoscale, Chem Mater, Chem Commun, J Phys Chem, Langmuir, J Catal, Environ Sci Technol, Toxicol Sci等80余篇SCI文章,SCI他引>3500次。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近期研究课题有新型量子点、金属和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用于均相和复相催化,纳米材料用于环境和水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去除等。欢迎化学、化工和材料等专业学生报考。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学院成立于2006年3月,源于20多年前的纳米材料研究所,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点)、工业催化、无机化学、材料工程4个硕士点,以及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班)5个本科专业,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办“菁英班”1个。学院在校本科生105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82人,博士后7人。
 
学院在学科建设及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材料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材料物理与化学为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及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材料学为“海外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及山东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材料化学2个本科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并入选学校首批“本科专业建设负责人试点专业”。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3个专业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山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材料工程技术实验室为山东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及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学院现有仪器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3000余万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泰山学者4人、青年泰山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9人。教授、副教授5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0人,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
 
学院近年来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借力于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认证工作,近年来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中博士学位比列达到74%、高层人才数量、大型仪器设备值名列前茅,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达到6000余平米,工作环境及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我院崔作林老师获得的。在研究生招生数量大约是学校招生总额1/20的情况下,学院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占学校总量的1/3-1/2。学院的学生工作多年来名列学校前茅,考研率连续十几年位列学校各学院前两位、就业率连续多年排名前三。
 
电话:0532-84022814
 
地址:青岛市郑州路53号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网址:http://cl.qust.edu.cn/
导师姓名 单妍  
  性别
  年龄 36
  职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所属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0532-84022814,email: shanyan@qust.edu.cn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学习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主要成果、完成及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等。(300字左右)    

  2006年3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1月就读于山东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6年9月-2000年7月,就读于山东建材学院攻读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碳纳米管及其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研究;纳米材料的制备、表面改性及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先后在Nanotechnology, Chemistry Lett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无机材料学报,硅酸盐学报等国内外杂志发表SCI收录的论文10多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各一项,参与研究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张永恒  
  性别
  年龄 38
  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博士后
  所属院系 材料与环境科学学院
  导师类别 材料与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硕士生导师;应用化学博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研室主任
  招生专业 材料与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硕士, 应用化学博士
  研究方向 结构与工程陶瓷加工与性能,纳米材料,催化化学
  联系方式   , 0532-84022814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1986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5年10月获得芬兰坦佩雷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 12月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1月回国到青岛科技大学工作。主要从事氧化铝,氮化铝,碳化硅,氮化硅等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应用的研究。在多孔结构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成功研究出陶瓷粉体新的分散方法和具有世界领先的多孔陶瓷制备方法。在氮化铝材料水化机理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等方面也做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世界瞩目的成果。目前主要从事柴油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和陶瓷滤烟器的研究. 有13篇论文被SCI收录。国际著名材料期刊“美国陶瓷学会会刊”审稿人.
  在研项目:
  1.用于柴油机尾气净化纳米稀土催化剂开发研究,青岛市科技局资助。
  2.陶瓷膜的研究与应用,青岛市科技局资助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导师姓名 陈克正  
  性别
  年龄 47
  职称 教授
  学历(学位) 工学博士
  所属院系

材料学院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 学校教务处处长
  招生专业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方向 纳米功能材料
  联系方式  Email:; phone:0532-84022509

个人简历(包括近期科研项目)

  学习研究经历、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主要成果、完成及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等。(300字左右) 山东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带头人,山东省教学名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中国微纳米技术学会理事,青岛科技大学纳米功能与生物医用材料实验室主任。 1989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现为山东大学材料学院)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12月-2005年7月在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物理系作博士后研究和访问科学家。 主要研究方向:纳米功能(磁、光)材料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研究;纳米催化材料。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及山东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参与了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工作。获3项中国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奖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77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沈阳大学为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重点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关系,以及各种材料制备和控制等应用技术,为材料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范围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辽宁省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千层次人选3人,辽宁省高校人才支持计划3人,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3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经过十余年的建设,该学科已经形成各具特色、队伍稳定,涵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可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与理学研究生。
近年来,该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省市科技计划等一大批国家、省、市各层次科研课题102项;获得多项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成果,申请发明专利6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32篇,发表论文被SCI、 EI检索收录1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7部;研究与开发经费2294余万元。

专业点分布

沈阳大学 江苏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5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合肥学院为例
利用德国合作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从企业和行业实践中提炼共性问题,进行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紧盯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前沿问题,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基础、创新创业与终身学习及学科交叉融合能力,掌握本学科必备的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10人(硕导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15名教师前往德国访学,与德国罗斯托克大学、雅德大学及英、美等国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承担横、纵向项目共4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在J. Power Source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hem. Eng. J.等期刊上发表文章3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3项,安徽青年科技奖1人,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2人次。实验室面积11 000 m2,拥有先进的分析测试中心,仪器总值4650万,建有中科院过程所张锁江院士领衔“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暨合肥学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平台。
根据《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安徽省战略性新型产业政策与合肥市重点发展产业规划,新材料与新能源将是重点发展领域,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本学科在膜材料、减摩耐磨材料、电池材料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选择三个特色方向:“化工新材料”“材料学”和“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工新材料方向涉及“膜材料与膜过程”与“化学传感材料与器件”;材料学方向涉及“新能源材料”与“减摩耐磨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方向涉及阻燃高分子材料及功能高分子的合成与改性。

专业点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化工研究院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陆军装甲兵学院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淮海工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温州大学 合肥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0773J1光电信息材料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光电信息材料     专业代码:0773J1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齐鲁工业大学为例
2016理学院
专业名称 0773J1 光电信息材料
研究方向 (01)激光物理技术与非线性光学(02)激光功能材料的应用(03)半导体材料的合成与应用(04)分子反应动力学
初试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01)数学基础(921)光学(922)普通物理(电磁学、光学)

专业院校排名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系所代码 系所名称 学位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方向码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招生规模177(学术型120、专业学位57),拟接收推免生115(以最终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学术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6材料加工基础或827材料科学基础或837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 理工科各专业均可以报考。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学术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2 材料学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学术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3 材料加工工程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学术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4 材料加工工程(塑性成形)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材料力学或826材料加工基础或871塑性成形原理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专业学位 085204 材料工程 01 不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6材料加工基础或827材料科学基础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专业学位 085204 材料工程 02 塑性成形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6材料加工基础或871塑性成形原理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

考试科目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腐蚀与防护
02高性能金属材料及其在新能中的应用
03石油新型合金
04功能及特种高分子材料
05 材料失效分析与安全评价
06新能源材料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0 材料科学基础或862 物理化学(工)或86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I.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热处理原理与工艺、材料的腐蚀与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