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
为做好海洋与科学工程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青岛农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学校复试方案)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管理、监督和疫情防控。
(二)各专业(领域)成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组织本专业(领域)考生的综合测试(专业课考试、面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考核等有关复试内容。
以上人员实行回避制度,有直系亲属和利害关系人参加本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相关人员不得参与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
二、各专业(领域)招生计划
类别 |
专业(领域) |
学制 |
合计 |
全日制 |
学术学位 |
水产(含与中科院海洋所联合培养计划23个) |
3年 |
44 |
专业学位 |
渔业发展 |
3年 |
22 |
非全日制 |
专业学位 |
渔业发展 |
3年 |
3 |
三、复试
(一)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条件
1.复试专业分数线
水产专业初试总成绩不低于252分(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英语、思想政治理论不低于 33 分,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不低于 50分)。
渔业发展初试总成绩不低于252分(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英语、思想政治理论不低于 33分,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不低于 50分)。
2.复试差额比例及第一批复试考生名单确定
水产、渔业发展专业复试差额比例为150%。根据复试差额比例,按照达到专业分数线第一志愿考生的初试总分由高到低排名确定第一批复试考生名单(详见附件)。
对于在各批次复试规定的时间内调剂后仍达不到招生计划的,按照实际人数组织复试。
(二)考生复试资格审核
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负责按照研究生部(处)网站公布的《青岛农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青岛农业大学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组织对考生的报考条件、考生身份、学籍学历等复试资格进行审核,考生复试资格审核不通过者,不予复试和录取。考生需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
1. 复试资格
(1)符合我校2021年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领域)的报考条件,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报考条件。
(2)应届本科毕业生应提供准考证、身份证、有效期内的学生证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https://www.chsi.com.cn)本人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电子证明材料。
(3)往届毕业生应提供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学位证、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https://www.chsi.com.cn)本人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因故不能提供的,需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等电子证明材料。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除需提供以上(2)或(3)所需材料外,还需提供入伍前学历材料、《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电子证明材料。
2.加分资格
详见学校复试方案。
(三)复试方式、内容及考生成绩记录方式
本次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使用学校规定的网络复试平台。复试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包括专业课考试(30分)、面试(60分)、英语听力(5分)和英语口语(5分)四个复试项目,满分100分。综合测试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专业课考试
考核内容:《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考试科目《微生物学》。
考核方式:考试时随机抽取试题,考官在线读题,考生在线口述作答,时间原则上为6分钟。
(2)面试
考核内容: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主要包括:大学期间学习成绩、考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发展潜力,创新能力或职业能力;大学期间综合表现、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考核方式:通过面试考官提问考生在线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查,时间原则上为 12 分钟。
(3)英语听力及英语口语
考核内容:主要考核考生以英语作为工具语言的应用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专业英语词汇和句子翻译的考核。
考核方式:由考官在线读题,考生口述作答,时间原则上为 2 分钟。
2.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考核结果以合格、不合格计,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录取。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价值观、遵纪守法、诚信状况、工作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通过审查档案材料、单位鉴定意见和面试、面谈等方式进行审核,必要时可采取“函调”的方式。考核结果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3.加试科目考试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需参加加试科目考试。加试科目为《水域生态学》。加试科目满分 100 分,合格线为 60 分。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考生复试总成绩,成绩达不到合格线要求者取消复试资格。
考核方式:考试原则上为 15 分钟,考试时随机抽取试题,通过考官在线读题,考生在线口述作答的方式考查。
4.其他
因设备、技术或网络等原因达不到参加网络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应提前 3 天告知复试学院,其他批次考生应在填报调剂信息时即告知复试学院。
(四)复试及具体安排
1.缴费
实行网上缴费,复试费180元,未缴费的考生不能参加复试。
2.复试时间安排
第一批次复试:2021年3月27日。
第一批次复试考生为进入复试的报考我院各专业(领域)的第一志愿考生。
其他批次考生复试时间以调剂系统发放的复试通知为准。
(五)体检
考生入学后组织。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并且无传染病。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具体体检安排另行通知。
四、调剂
(一)调剂基本要求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调入专业的A类考生的国家分数线。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即专业代码前2位须相同)范围内。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涵盖调入专业所有统考科目的,视为相同)。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中,英语一、英语二可视为相同考试科目,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可视为相同考试科目。
5. 第一志愿报考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考生择优接收调剂。
6. 全日制考生申请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应符合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调剂程序
1. 考生应当于规定时间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填写调剂申请,学校每次开通调剂系统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
2.学院工作小组根据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按照统一标准筛选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审核合格后通过调剂系统发放复试通知。未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考生,可在填写志愿24小时后自行更改调剂志愿。
3.考生接受复试通知(超过24小时未接受的视为自动放弃),并在规定时间网上缴费、参加复试。
4.学院组织复试并及时公布复试结果。
5.所有拟录取的调剂考生,由研究生处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发送拟录取通知。
6.拟录取的考生必须在我校发放待录取通知的24小时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同意待录取,否则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五、录取
(一)总成绩计算方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分/5×70%+综合测试成绩×30%。
(二)总成绩排名方式
1. 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按复试专业(领域)总成绩分别排名。
2. 按各批次对复试合格的考生分别进行总成绩排名。
3.总成绩相同的考生,按初试总成绩排名;初试总成绩相同按初试英语成绩排名。
(三)拟录取名单确定方式
1.各专业(领域)拟录取人数不得多于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
2. 按批次对复试合格的考生进行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3. 拟被录取的各专业(领域)考生选择同一导师的,根据专业(领域)分配给导师的招生计划数,按照选择该导师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依次排名确定。
4. 所有拟录取考生必须参加复试,不参加复试的不予录取。
5. 已接受我校拟录取通知的全日制考生,符合非全日制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非全日制相同专业,但必须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其他已接受拟录取考生不再接收其校内调剂申请。
(四)录取类别
1. 非定向考生:档案转入我校的考生均录取为非定向研究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2. 定向考生:档案不转入我校的考生均录取为定向研究生,录取前考生本人、工作单位与我校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定向就业单位工作。
(五)严肃考风考纪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研究生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宣传与咨询
学院将在复试前,通过校研究生处网站、研招网、青岛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青岛农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及各招生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等相关规定与通知,推送有关信息,如复试时间、方式、流程安排等;宣传解读相关招生政策及网络远程复试相关要求,受理考生咨询,对考生进行网络远程复试技术指导。
六、相关工作制度
(一)责任追究制度
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中,凡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工作人员,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将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监督制度
学院设立专职监督员1人,对整个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学校畅通申诉举报渠道,凡是发现在复试录取工作中弄虚作假、违反招生录取规定和纪律的,均可向我校研究生处和校纪委举报,举报电话分别为0532-58957598,0532-58957921。
(三)信息公开制度
学院在网站开辟专栏,准确及时公布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和细则、复试考生名单和拟录取名单、咨询和申诉渠道等复试录取信息,并按照“谁公开、谁把关”、“谁公开、谁解释”的原则,做好对所公开信息的审核把关和解释说明工作。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拟录取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
(四)复议制度
考生如果对复试录取结果有异议,可向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小组投诉和申诉(投诉电话0532-58957640)。学院进行核查、处理,切实保障考生合法权益。属于对政策执行存在异议的,采用书面或口头答复申请人;属于对违规违纪行为举报的,交由学校纪委进行调查,并按《信访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书面答复。
七、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复试录取方案
1. 我校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根据联合培养协议设立水产专业(专业代码:090800)专项招生计划,计划数为23人。
2.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招收的研究生除课程学习外,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进行培养。
3.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复试录取方案按照我校的复试录取方案执行。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1年3月25日
水生动物医学
2019-12-25 18:08:41 作者:张敏 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数:105
水生动物医学:农学类,代码090604TK。
办学条件:该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现有专业教师5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博士11人,硕士生导师16人,学院教职工中具博士学位的有2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 “一事一议” 顶尖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才1人,国家“QR”人才1人,泰山学者1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渔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7人。拥有山东省水产动物免疫制剂工程研究中心这一科研(教学)平台。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美国苏必利尔湖大学签署了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奥本大学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进行“3+2”本硕联合培养。
主要成果:近三年主持和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1项,科研经费1695万元。获奖科研成果9项,发表论文193篇,其中在《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Developmental & Comparative Immunology》 和 《Aquaculture》等本领域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5篇,出版专著3部,承担教研项目16项,教学成果奖励10人次,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4部。
主干课程:海洋生物学、水产动物组织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养殖水环境化学、水生动物生理学、海洋微生物学、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动物病原学、水生动物药理学、水生动物病理学和水产动物疾病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水生动物疾病的病原生物学、发生和流行规律、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专业的水生动物病原检测、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技能;能胜任科研、教学、企业、管理等部门的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海洋资源与环境
2012-02-15 22:32:01 浏览数:1597
理学类,代码070703T
办学条件:
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12人、泰山学者岗位1人、青岛市“英才计划”1人,聘请知名专家作兼职教授12人。建有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海洋生物资源观察等教学实验室5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4个。与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研究生、本科生的联合培养,与美国奥本大学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进行“3+2”本硕联合培养。
主要成果:
近三年教师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研经费6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学术专著5部。承担教研项目7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3部。
主干课程:
海洋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渔业资源生物学、海藻通论、海水化学、海洋学导论、生物资源调查技术、水域环境检测与评价、增值资源学、海洋生物经济与管理、渔政管理与渔港监督、海洋法与渔业法规等。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生物学、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生物资源增值与保护、海洋环境检测与评价、海洋与渔业管理等方面的实验、实践技能,可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经济动植物的增值、环境保护、海洋与渔业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应用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水产养殖学
2012-02-21 22:31:37 浏览数:1274
农学类,代码090601
办学条件:
该专业是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21人、硕士生导师12人。特聘院士1人、泰山学者岗位1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4人、青岛市“英才计划”1人、央视“大地之子”一人、特聘海外专家1人。建有水产生物育种中心等研究机构和海洋生物增养殖等实验室6个,校外实习基地10个。拥有水产养殖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渔业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与美国奥本大学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进行“3+2”本硕联合培养。
主要成果:
近三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研经费10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学术专著3部。承担教研项目16项,教学成果奖励6人次,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4部。学生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山东省赛区二等奖等。
主干课程:
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藻类学与类增养殖学、甲壳类与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学与贝类增养殖学、水生动物病害学等。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水产养殖基本知识和技能,可在水产养殖、饲料企业、教育、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健康养殖、科学研究、水质监测及管理工作。
水产
2019-10-11 18:34:19 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数:161
学科(领域类别)名称及代码:水产,0908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水产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水产养殖、苗种繁育、病害防治、水质调控、营养调节等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政治思想上培养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水产养殖学专门人才。知识和技术方面要求具有较坚实、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掌握了开展水产养殖学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能较熟练地利用一门外语进行读、写、听、说。人才的主要特征是能胜任水产养殖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推广及相应的行政管理工作。
学科平台:山东省水产动物免疫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近海大型植被与濒危物种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青岛市贝类遗传育种工程研究中心,海水养殖良种培育与种业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海洋生物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
学科方向:
水产医学:主要在病原体和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病害快速检测方法建立、水产免疫制剂研发和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在水产动物免疫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筛选、分子抗病育种中的应用、鱼类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和主要病害早期快速诊断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水产遗传育种与繁殖:主要在扇贝、大型藻类、对虾等主要水产经济生物的良种选育、引进和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研究,在扇贝杂交育种技术、良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已获得“渤海红”等扇贝新品种3个,创建了扇贝配套系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生态养殖与设施渔业:主要在鱼、虾、蟹、贝、藻、参等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技术研发、养殖模式创建、饲料研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对虾养殖模式、海参造礁、大型藻类底播、饲料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主要在山东省增殖放流经济水产种类的增殖放流技术与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创建等方面开展研究。在水产动物标志放流技术、放流策略、水产动物驯化、海草(藻)场修复、礁体设计、近海资源生态调查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学科(专业)队伍: 学科现有教师6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1人、博士53人、硕士生导师21人、博士生导师3人,专任教师博士率达87%。国家杰青1人,入选国家“QR”1人,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领军人才1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6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入选央视“大地之子”1人和青岛市“英才计划”1人。
科学研究:水产学科当前建有4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包括水产医学,水产遗传育种与良种繁殖,水产养殖,渔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医学团队2018年承担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中一个课题,并有两名教师参与两个不同的课题,首次进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团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海水鱼病害快速检测方法,肠道黏膜免疫屏障抗菌应答机制,抗菌肽的抗菌机理和应用,水产免疫机制的研发和应用等,已建立了弧菌快速检测方法,开展了水产RNA分子的功能研究。水产养殖团队研究内容包括水产养殖模式和技术、水产营养和饲料、水产品食品安全、水环境生态学等,研究结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推动了我省水产养殖配合饲料的普及。水产育种团队已获批3个国家新品种,推动了扇贝养殖业的升级发展。渔业资源与环境团队研究内容包括海洋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化学和水环境生态学等,在海岛资源调查和养殖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近五年来,承担科研项目总经费37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项目50项。审定国家水产新品种3个,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6项,发表学术论文232篇。
人才培养:(介绍培养学生的数量、就业面向、奖助学金设置、培养研究生获得的科研成果及其他获奖情况)
本学科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奖学金、助学金、"三助"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和“百伯瑞研究生科技创新奖”等学校设立的其他奖励五部分组成。其中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和学校设立的学业奖学金,奖励额度为2000元-20000元。助学金为每年给非在职的全日制研究生发放11000元补助。研究生"三助"津贴主要指给助管、助研、助教的补助津贴。
此外近年来还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其他各种奖助学金。如设立一次性补助2000元的优秀生源奖励基金,对工作满一年的优秀研究生干部进行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等一系列奖励举措。同时对于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出版的学术著作进行额外奖励,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待遇。
国家奖学金:资助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2万元。
助学金:资助全体全日制研究生,由学校统一发放,范围为在读的全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目前助学金标准为每生11000元/年。
学业奖学金:由学校设立,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综合表现等情况,按比例分不同等级进行评定,奖励额度为2000元-5000元。
优秀生源奖励基金:对一志愿报考我校,专业排名10%的优秀生源给予20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
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对工作满一年的优秀研究生干部一次性奖励1000元/人;
百伯瑞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奖励科技创新突出的研究生,奖励额度为2000元/人;
助研、助教和助管津贴:1、助研:助研津贴最低标准为400-800元/月/人,由导师(含校外兼职导师)按照所指导研究生数的100%岗位数进行设置。2、助教和助管:学校根据各学院及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提出的用人需求,设立一定数量的助教与助管岗位,并提供相应的岗位津贴。
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鼓励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渔业发展
2019-10-11 18:49:10 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数:133
学科(领域类别)名称及代码:渔业发展,095134
培养目标: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有关该领域应用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渔业实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渔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开发、以及技术推广与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其中,渔业领域水产养殖方向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水产种质资源利用与管理、水产营养与饲料、水产养殖技术与管理、渔业环境与管理、及海洋生物利用等方面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而渔业资源管理方向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渔业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渔业环境保护、渔业政策与法规及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渔业技术方向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渔业新技术研发、渔业设施与工程、休闲渔业、远洋渔业及其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
渔业领域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渔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学科平台:山东省水产动物免疫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近海大型植被与濒危物种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青岛市贝类遗传育种工程研究中心,海水养殖良种培育与种业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海洋生物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
学科方向:
水产增养殖方向:应掌握水产增养殖、养殖水环境监测与调控、水产动物育种、生物饵料培养、水产动物饲料加工、水产动植物病害及其诊治、水产养殖技术经济分析、养殖企业经营管理 等专业知识。
渔业技术方向:应掌握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渔业资源经济分析、渔业设施与工程、资源增殖、渔具渔法、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国际渔业管理等专业知识。
水产品加工(贮藏)与流通方向:应掌握水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现代水产品冷冻工艺、水产品加工设备、水产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水产品质量检验、食品安全法、水产品加工企业经济管理,以及水产品流通与消费经济分析等专业知识。
学科(专业)队伍: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博士学位40人,海外研究经历3个月以上17人。其中国家杰青1人,山东省 “一事一议” 顶尖人才1人,国家“QR”人才1人,泰山学者2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渔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7人。
科学研究:多年来,学科充分发挥我校在陆域农牧业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贯彻“以陆促海,海陆协调发展”的原则,在水产品育种、养殖新技术、饲料研发及疾病防控等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培育的‘渤海红’杂交扇贝新品种,在山东、河北、辽宁、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的海区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养殖面积30余万亩,获经济效益达一百多亿元;研制的优质高效环境友好型鲆鲽类系列配合饲料,创造经济效益达15亿元以上;仿刺参功能性饲料及海参多肽产品的开发也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所引进的山东省 “一事一议” 顶尖人才聂品教授在水产病害防控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五年来,承担科研项目总经费37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项目50项。审定国家水产新品种3个,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6项,发表学术论文232篇。
人才培养:
本学科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奖学金、助学金、"三助"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和“百伯瑞研究生科技创新奖”等学校设立的其他奖励五部分组成。其中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和学校设立的学业奖学金,奖励额度为2000元-20000元。助学金为每年给非在职的全日制研究生发放11000元补助。研究生"三助"津贴主要指给助管、助研、助教的补助津贴。
此外近年来还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其他各种奖助学金。如设立一次性补助2000元的优秀生源奖励基金,对工作满一年的优秀研究生干部进行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等一系列奖励举措。同时对于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出版的学术著作进行额外奖励,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待遇。
国家奖学金:资助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2万元。
助学金:资助全体全日制研究生,由学校统一发放,范围为在读的全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目前助学金标准为每生11000元/年。
学业奖学金:由学校设立,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综合表现等情况,按比例分不同等级进行评定,奖励额度为2000元-5000元。
优秀生源奖励基金:对一志愿报考我校,专业排名10%的优秀生源给予20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
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对工作满一年的优秀研究生干部一次性奖励1000元/人;
百伯瑞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奖励科技创新突出的研究生,奖励额度为2000元/人;
助研、助教和助管津贴:1、助研:助研津贴最低标准为400-800元/月/人,由导师(含校外兼职导师)按照所指导研究生数的100%岗位数进行设置。2、助教和助管:学校根据各学院及相关教学、管理部门提出的用人需求,设立一定数量的助教与助管岗位,并提供相应的岗位津贴。
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鼓励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邮编:266237 电话:0532-86550511 邮箱:hyxy@qau.edu.cn
地址: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办事处问海路17号伟东国际云教育产业园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2017-04-03 22:24:12 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数:5961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始于2002年成立的水生生物与工程系,其前身为1993年成立于动物科技学院的海珍品养殖专业,2005年更名为水产学院,2008年水产养殖学专业合并至动物科技学院,2012年4月正式成立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7月,学院水产学科被增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学院设有水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点;设有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水族科学与技术和水生动物医学专业4个本科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学专业是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山东省一流专业立项建设专业。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与美国奥本大学建立了“3+2”五年制本硕培养项目,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签署了“3+1”联合培养协议,与中国海洋大学签订了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教授11人、副教授21人、博士53人、硕士生导师26人、博士生导师3人,专任教师博士率达87%。学院有国家杰青1人,入选国家“QR”1人,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领军人才1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6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入选央视“大地之子”1人和青岛市“英才计划”1人。
学院设有水生生物增养殖,水产医学,水生生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养殖基础,海洋环境科学共5个教研室;设1个实验中心,下设海洋生物增养殖、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海洋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水产医学、水产饲料及饲料检测、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水族景观设计与繁育、养殖装备研发与中试8个实验室和1个水生生物标本室。
近五年,学院共承担国家 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共67项,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 2018年山东省“一事一议”人才引进获经费支持7000万元,水产学科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获经费支持1亿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6项,出版专著3部,获批水产新品种3个,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3项。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获批山东省水产动物免疫制剂工程研究中心1个,获批青岛市贝类遗传育种工程研究中心1个,新增山东省近海大型植被与濒危物种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价值追求高尚、专业精神执着、作风严谨扎实、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应用型海洋和水产科技人才。学院创建了“海洋学子论坛”思想建设品牌、“蓝鲸学术沙龙”科技学术品牌、海洋科技文化艺术节文化活动品牌,启动了全过程的本科生“蓝鲸导航工程”。先后获得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学院、学生工作特色与品牌创建工作先进学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学院、考研工作先进学院、资助管理先进学院、宿舍管理先进学院、新生军训先进学院等荣誉称号,学生党支部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以学院为主体的“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获得国家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三等奖、首届全国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创建提名奖,并获中海油发展基金会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立项支持。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共获5项项目,多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获得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18届学生考研录取率达到43%,位列全校第二;就业率达到94%,位列全校第二。
2018年3月,学院整体搬迁至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蓝色硅谷核心区聚集了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和人才资源,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蛟龙”号国家深海基地等17家“国字号”全国一流科研院所入驻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是青岛市重点打造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海洋创新高地”,同时蓝色硅谷核心区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近20所985大学陆续入驻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学院入驻蓝谷校区后,积极与周边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海洋学子创造了全国一流的学习科研条件,将全面提升学院的学科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陈京华:1978年生,水生生物增养殖教研室主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6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主要从事鱼类增养殖、现代化水产养殖模式、特种水产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1项,在研项目经费8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SCI收录1篇,教学研究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李玉全:1978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负责人、海洋环境科学教研室主任。主要承担《水域生态学》、《海洋环境生态学》等课程,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主要从事虾蟹鱼苗及养殖模式创造优化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科研项目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参与国家863计划、948计划、山东省发改委两区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获专利1项。。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