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青岛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青岛农业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青岛农业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青岛农业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青岛农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青岛农业大学考研难吗]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青岛农业大学考研群]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学费]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辅导]
[考研国家线(历年汇总)]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资源与环境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2021年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复试录取通知
为做好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青岛农业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细则。一、组织领导
(一)学院成立以学院分党委(党总支)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和各专业(领域)复试小组组长组成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以下简称“院工作小组”),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副组长是直接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各专业(领域)成立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由5人组成,设组长和秘书各 1 人。复试小组按照工作规范要求组织本专业(领域)考生的面试、英语口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考核等有关复试内容。另外,每组设置专职督察员1人负责监督复试小组的工作。
(三)成立远程复试网络技术保障小组。使用学校规定的网络复试平台,为每个复试小组设置专职技术保障人员1人,保障复试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于复试正式开始前,组织考生端在线测试及技术指导,确保所有考生在考前达到网络复试软硬件条件并熟悉考生端使用流程;已经对所有复试工作人员进行平台使用培训,加强网络复试过程监管,提供技术支持等,确保远程网络复试顺利开展。
以上人员实行回避制度,有直系亲属和利害关系人参加本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相关人员不得参与到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中。
二、复试
(一)各专业(领域)招生计划
专业(领域)方向 | 招生计划数 | |
全日制 学术学位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3 |
全日制 专业学位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含联合培养专项计划8个) |
33 |
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3 |
1.复试成绩要求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术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总成绩不低于252分,英语成绩不低于33分,思想政治理论不低于33分,业务课一不低于50分、业务课二不低于50分。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总成绩不低于252分,英语成绩不低于33分,思想政治理论不低于33分,业务课一不低于50分、业务课二不低于50分。
2.复试差额比例及第一批复试考生名单
复试差额比例150% 。根据复试差额比例,按照达到专业分数线第一志愿考生的初试总分由高到低排名确定第一批复试考生名单(详见附件) 。
对于在各批次复试规定的时间内调剂后仍达不到招生计划的,按照实际人数组织复试。
(三)考生复试资格审核
按照研究生部(处)网站公布的《青岛农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青岛农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组织对考生的报考条件、考生身份、学籍学历等复试资格进行审核,考生复试资格审核不通过者,不予复试和录取。
考生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
复试资格和加分资格详见《青岛农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四)复试方式、内容及考生成绩记录方式
本次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使用学校规定的网络复试平台。复试内容包括综合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参加加试科目考试。
1.加试科目考试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前应加试报考专业规定的两门加试科目(详见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专业加试科目)。加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合格线为60分。加试通过考试时随机抽取试题,考生进行在线口述作答的方式进行,时间为20分钟,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考生复试总成绩,成绩达不到合格线要求者取消复试资格。
加试科目考试将安排在综合测试的前一天。
2. 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包括专业课考试、面试、英语听力与英语口语四个复试项目,综合测试考试时间不少于15分钟,满分100分。综合测试各项目分值分别为专业课考试共30分、面试共60分、英语听力5分、英语口语5分。综合测试总成绩达到50分为合格,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1)专业课考试
以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复试时随机抽取试题,考生进行在线口述作答。
考试科目:植物营养学、环境学概论和土地资源学,三个科目任选其一参加复试。
(2)面试考核基本内容
以网络远程方式进行,重点考查以下两方面能力。
专业素质和能力: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创新能力(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考生)或职业精神、职业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考生);
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期间学习成绩(成绩单)、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荣誉或奖励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考生应提前准备好学业成绩单、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奖证书、奖学金证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奖证书、毕业论文、科研成果、实践(实验)能力材料(参加专业实践成果材料、操作过的大型仪器设备清单等)。
(3)英语听力及英语口语
主要考核考生的英语听说等交流能力。以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复试时考官以英语口头提问,考生即时以英语作答。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考核结果以合格、不合格计,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录取。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价值观、遵纪守法、诚信状况、工作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通过审查档案材料、单位鉴定意见和面试、面谈等方式进行审核,必要时可采取“函调”的方式。考核结果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4. 其他
因设备、技术或网络等原因达不到参加网络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第一批次复试考生应提前告知复试学院,其他批次考生应在填报调剂信息时即告知复试学院。
(五)复试具体安排
1.缴费
实行网上缴费,复试费180元,未缴费的考生不能参加复试。
2.复试时间安排
第一批次复试考生为进入复试的报考我院各专业(领域)的第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为3月26日下午16:30。
其他批次考生复试时间以调剂系统发放的复试通知为准。
(六)体检
考生入学后组织。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并且无传染病。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具体体检安排另行通知。
三、调剂
(一)调剂基本要求
1.本科所学专业应为与我院招生专业(领域)相近或相同。
2.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代码的前两位应为09,且初试成绩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A类考生的国家分数线。
3.初试的科目2为英语1或英语2。
4. 第一志愿报考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考生择优接收调剂。
5.全日制考生申请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应符合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6.我院不接收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调剂;不接收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和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调剂;不接收国防生考生调剂。
(二)调剂程序
1. 考生应当于规定时间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填写调剂申请,学校每次开通调剂系统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
2.学院工作小组根据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按照统一标准筛选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审核合格后通过调剂系统发放复试通知。未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考生,可在填写志愿24小时后自行更改调剂志愿。
3.考生接受复试通知(超过24小时未接受的视为自动放弃),并在规定时间网上缴费、参加复试。
4.学院组织复试并及时公布复试结果。
5.所有拟录取的调剂考生,由研究生处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发送拟录取通知。
6.拟录取的考生必须在我校发放待录取通知的24小时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同意待录取,否则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四、录取
(一)总成绩计算方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分/5×70%+综合测试成绩×30%。
(二)总成绩排名方式
1. 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按复试专业(领域)方向总成绩分别排名。
2. 按各批次对复试合格的考生分别进行总成绩排名。
3. 总成绩相同的考生排名顺序按复试的综合测试成绩排序,仍然相同则按初试英语成绩排序。
(三)拟录取名单确定方式
1.各专业(领域)拟录取人数不得多于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
2. 分批次对复试合格的考生按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3. 拟被录取的各专业(领域)考生选择同一导师的,根据专业(领域)分配给导师的招生计划数,按照选择该导师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依次排名确定。
4. 未参加复试的考生不予录取。
5. 已接受我校拟录取通知的全日制考生,符合非全日制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非全日制相同专业,但必须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其他已接受拟录取考生不再接收其校内调剂申请。
6. 学院工作小组应在复试结束后,及时告知考生复试结果,根据总成绩排名方式和拟录取名单确定方式确定拟录取名单,经校领导小组审核后在研究生处网站及学院网站公示,接受考生监督。学院工作小组要加强对公示和上报材料及成绩真实性的核查,各项成绩要做到有据可查,真实准确。
(四)录取类别
1. 非定向考生:档案转入我校的考生均录取为非定向研究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2. 定向考生:档案不转入我校的考生均录取为定向研究生,录取前考生本人、工作单位与我校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定向就业单位工作。
(五)严肃考风考纪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研究生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相关工作制度
(一)责任追究制度
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中,凡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工作人员,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将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监督制度
学院领导小组对整个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组织过程、招生计划、调剂政策执行、专项招录、信息公开情况等重要事项的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同时,学院畅通申诉举报渠道,凡是发现在复试录取工作中弄虚作假、违反招生录取规定和纪律的,均可向我院举报,举报电话为0532- 58957461。
(三)信息公开制度
研究生处、本学院将在网站开辟专栏,准确及时公布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和细则、复试考生名单和拟录取名单、咨询和申诉渠道等复试录取信息,并按照“谁公开、谁把关”“谁公开、谁解释”的原则,做好对所公开信息的审核把关和解释说明工作。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拟录取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
(四)复议制度
考生如果对复试录取结果有异议,可向学院领导小组投诉和申诉(投诉电话0532-58957461)。学院领导小组进行核查、处理,切实保障考生合法权益。属于对政策执行存在异议的,采用书面或口头答复申请人;属于对违规违纪行为举报的,由学院进行调查,并按《信访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书面答复。
六、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复试录取方案
1.我院与中国环境科学院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各所根据联合培养协议,设立农业硕士-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领域代码:095132)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
中国环境科学院招生计划为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招生计划为3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招生计划为3人。
2.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招收的研究生除课程学习外,在中国环境科学院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各所进行培养。
3.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复试录取方案按照我院的复试录取方案执行,并保证招生计划专项专用。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利用简介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简介
农业硕士,代码095132/01
1.学位点基本情况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是以土壤资源、土地资源、肥料资源、农林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农业资源,以及土壤环境、水环境等农业生态环境为主要研究与技术应用对象,以田间试验、盆栽实验、调查勘察、化学分析为主要方法,以测绘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持续、安全、高效利用为根本任务,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专门领域培养技术与管理人才,切实增强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支撑力。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现有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2个研究方向,平均每年招生30人左右。拥有“植物营养学”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青岛市“农村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山东建立了胶州、莱西等科技小院4处。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第一导师)42人(外聘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从国内外相关行业聘请了25名知名专家为第二导师(行业导师)。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280余项,到位经费6600多万元,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励15项,主参编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1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9项。
本领域以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区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实践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在土壤改良与土壤培肥、养分资源高效利用、障碍土壤修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生产、农村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节水农业、典型小流域生态治理和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2.培养目标与标准
(1)培养目标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与本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掌握农业资源利用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资源利用和农村发展工作。
(2) 学位标准
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认真负责、勤奋敬业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能热心于服务“三农”工作,具备适应艰苦工作环境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牢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具备农业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知识和技能,能够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农业资源配置与规划、土壤改良与培肥、作物施肥、水土保持与节水、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技能、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附件1)。
3.培养方向
本学科的培养方向主要有2个,具体如下:
(1)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以土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为中心,重点研究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下的养分循环与调控,农田水分、养分运移及其产量与环境效应,以及节水、省肥、高产为目的的高效农业生产技术。
(2)农业环境保护
围绕农业资源利用和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防治与技术推广应用,开发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以及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综合措施与技术。
4.基本要求
(一)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
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二)课程学分和课程考核成绩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11.5学分,非学位课≥ 19学分。学位课≥70分为合格,英语课程≥65分为合格,选修课程≥60分为合格。
专业实践(含实践研究及报告)6学分,要求累计在校内外实践基地的时间不少于12个月,实践实训可采取顶岗方式进行,可结合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三)其他要求见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简介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术学位简介
农学硕士,代码090300
1.学位点基本情况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起源于原莱阳农学院农学系土壤与植物营养教研室,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拥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研究基础。2002年设立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6年获批植物营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增列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农业环境保护3个二级学科,平均每年招生25人左右。拥有“植物营养学”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青岛市“农村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45人(外聘导师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近年来,共承担各类课题280余项,到位经费6600多万元,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励15项,主参编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1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9项。
本学位点以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区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在作物营养生理调控、养分资源高效利用、障碍土壤修复等方向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1978年建立的“肥料长期定位与土壤肥力监测试验”,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资料最完备的土壤肥料试验之一。在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及污染生态修复、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研究等方向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2.培养目标与标准
(1)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服务社会、遵纪守法、学风端正、探索创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扎实的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熟悉对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具备良好的野外调查、样品采集、试验设计与综合分析技能及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独立从事肥料研发与科学施用、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的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推广等工作的能力;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学位标准
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基本知识和本学科内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方向的主要核心知识,在一个或两个研究方向领域掌握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科学洞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具备获取知识、科学研究、实践操作,学术交流等能力。
研究内容符合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及研究方向要求;论文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精练扼要、标点恰当,有较强的逻辑性;论文对研究的课题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1)应用已有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前人未涉及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新见解。(2)对本领域中某些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进行试验研究,获得有意义的新结果和初步解释。(3)将跨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于本学科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4)解决了本领域具有一定实际价值的问题。学位论文达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要求(附件1)。
3.培养方向
本学科的培养方向主要有3个。
(1)土壤学方向
围绕土壤肥力、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重点研究土壤系统内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过程及其影响机理,盐碱地土壤改良与绿色开发技术,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果园土壤酸化及连作障碍修复技术。培养掌握土壤学基本知识,具备障碍土壤修复、盐碱地绿色开发、土壤养分循环平衡等技能的人才。
(2)植物营养学方向
围绕山东省区域农业生产中作物高产高效,重点研究小麦、玉米的营养机理与养分高效利用及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简化栽培技术,薯类作物水分生理、抗旱机理与水肥耦合技术,果菜专用缓控释肥及中微量肥料系列新产品及产业化技术及作物高产、高效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实现作物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培养作物营养机理和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的专业人才。
(3)农业环境保护学方向
围绕现代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问题,重点开展区域农业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土壤重金属、农业化学品和持久性有机物的环境行为与污染控制,水处理技术与环境材料研发;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农田系统重金属污染生态治理与原位修复的技术体系,形成一定的区域农业环保特色。培养具有农业特色的环境保护专门人才。
4.基本要求
(一)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
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266109 | 电话:0532-88030461 | 传真:027-68455146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 版权所有: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简介
资源与环境学院简介
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05年8月,在原农学系土壤教研室和植物营养与肥料教研室基础上组建而成。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72名,教师博士率为94.4%。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40人,讲师19人,国家和山东省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8人。学院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1675余人,毕业生考研率和就业率连年居于学校前列。
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3614 平方米,建有农业资源利用、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工程、生态工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1331台(套),总值2285万元,并与学校实验中心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学院建有青岛市农村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城阳区海洋渔业环境联合监测实验站、青岛农业大学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与土壤环境监测站等研究平台。
自2013年以来,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共7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4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地厅级和横向项目124项。各类科研经费共计6609万元。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东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韶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师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及教材1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6 篇,一级学报论文107篇。研究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贡献,转化金额500余万元,创造社会经济效益5.5亿元。
资源与环境学院将依托国家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大环境,乘风破浪,再创新高。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联系人:史老师电话:0532-88030461
添加青岛农业大学学姐,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青岛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青岛农业大学报录比、青岛农业大学考研群、青岛农业大学学姐、青岛农业大学考研真题、青岛农业大学专业目录、青岛农业大学排名、青岛农业大学保研、青岛农业大学公众号、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青岛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