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民族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西南民族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西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民族大学专门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6年5月修订)
 
为推动研究生教育和学分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贯彻“厚基础,强专业,精方向,重创新”的改革指导思想,结合本硕士点的专业特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专门史专业硕士点属历史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时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历史学类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专门史专业硕士点属于中国史一级科学,研究生毕业时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
历史学是我校开办时间长、学科基础雄厚、师资力量强大的专业,全校在职的历史学教授(研究员)近20人,学校拥有历史学专业高级职称的评议权。
专门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各种专门领域和专门问题的科学,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举凡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科技、中外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其研究对象。
专门史硕士点于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并开始招生。本专业系历史学、民族学与文化学、国际关系学、旅游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综合性专业,主要特色是紧密联系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以历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史、区域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区域文化与旅游中的新情况、新趋势和新问题,其中尤其是紧密联系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培养既懂民族历史文化、又具备现代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和实际能力强的高层次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史、中外关系史、旅游经济等方面的人才,本专业在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专业下设中国社会文化史、区域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区域文化与旅游四个研究方向。现有导师9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3人。导师中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长江学者”评委1名、博士导师2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术带头人1名、西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1名、博士6名。另有博士和副教授以上的专业课教师6名。导师组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多名导师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历史学界和旅游学界的知名专家。近几年来,专门史硕士点的导师主持和完成了近100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史研究》、《考古学报》、《文物》、《旅游学刊》等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其中许多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多个专题全文转载或转摘;导师多次获得国家民委、四川省等部级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和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目前,本硕士点已培养出200余名硕士,其中数十名研究生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韩国仁济大学、韩国东国大学、台湾东华大学等学校深造和交流、30余人考取国内重点大学博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研究生大多在高校、科研机构、党政军部门工作。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近60名。
开设的主要学位课程有:中国史专题、中国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世界史专题、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当代中国与大国关系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方志史、方志学理论与方法、清代民国方志研究、当代方志及编纂实务、旅游规划与策划、中国旅游专题研究、民族地区扶贫研究、民族地区财政研究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专门史及所规定的研究方向(即中国社会文化史、区域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区域文化与旅游)所必需的坚实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硕士研究生应做到: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遵纪守法,奋发图强,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自觉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身体健康,品德优良。
3、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充分掌握本学科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开发能力,成为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4、坚持学术道德,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学习和科研任务。
5、掌握一门外语。
6、重视培养独立研究能力,重视培养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向
本专业培养下列研究方向的人才:
1、  中国社会文化史
2、  区域经济史
3、  中外关系史
4、  区域文化与旅游
四、学制及培养方式
1、学制:3年
2、培养方式:全日制、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平台课7 学分、专业学位课平台课不低于22 学分(专业共同课为16学分、研究方向课为6学分)、学科交叉课平台课4学分、创新实践平台不低于3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学位
课平台
001M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考试 公共课7学分
001M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论(文科学生必修) 18 1 2 考试
015M10001 外语(一) 102 2 1 考试
015M10002 外语(二) 102 2 2 考试






 
 
 
专业共同课
010M10001 中国史专题 34 2 1 考试  
 
必修课16学分
010M10002 世界史专题 34 2 1 考试
010M10003 中国民族史 34 2 1 考试
010M10004 中国经济史专题 34 2 2 考试
010M10005 中国文化史 34 2 1 考试
010M10006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 34 2 3 考试
010M10007 中国旅游专题研究 34 2 4 考试
010M10008 中国历史地理学 34 2 1 考试
研究方向课 010M10009 旅游规划与策划 34 2 2 考查  
 
 
 
 
 
选修课6学分
010M10010 方志学理论与方法 34 2 2 考查
010M10011 中国方志史 34 2 3 考查
010M10012 中国区域地理 34 2 2 考查
010M10014 中国社会史专题研究 34 2 4 考查
010M10015 清代民国方志研究 34 2 3 考查
010M10016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 34 2 3 考查
010M10017 当代中国与大国关系研究 34 2 4 考查
010M10018 当代方志及编纂实务 34 2 4 考查
学科交叉平台  
在学校硕士生学科交叉课体系中任选2门课程
34 2 3 考查 所有方向选修4学分
34 2 3
创新实践平台 科研成果 16 1 考查
学术活动 16 1
教学实习 16 1
同等          学历         补修
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 130 考查 同本科生补修,不计学分
世界近现代史 130

六、考核方式
按照课程设置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即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七、培养环节
  本硕士点研究生按照课程学习、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的三个环节进行培养。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独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方面,应遵行下列要求:
(一)论文选题:应结合本专业和研究方向进行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年;论文必须符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定。
(二)开题报告:
研究生必须撰写开题报告,并必须在开题报告会上通过,方可确定。开题报告会一般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内举行。
(三)中期检查:
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应尽快拟订出课题研究计划,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进行方式、阶段进度及完成期限。
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必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论文的资料应准确可靠,论点力求创新,结构严谨,格式规范,文字畅达。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生学位论文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修改、定稿工作。经导师审查,并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获得通过后,方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四)论文评阅与答辩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等工作按照《西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九、学位授予
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践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511月修订) 
为推动研究生教育和学分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贯彻“厚基础,强专业,精方向,重创新”的改革指导思想,结合本硕士点的专业特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旅游管理学科点所在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2003年创建,旅游管理专业系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为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我校旅游管理学科专业相关硕士研究生教育始于1997年,主要挂靠专门史、区域经济、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等其他学科点,招收培养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旅游经济、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旅游人类学、民族地区旅游管理、民族艺术与民族旅游、历史文化资源与休闲文化等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在此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二级博士点下招收培养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方向的博士生。
作为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框架下的旅游管理硕士点,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2012年开始招生。硕士点导师团队由一批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的中青年教师组成。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8人,硕士1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主要研究方向有: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企业管理、民族旅游管理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创造性拔尖专门人才。具体达到如下要求:
1、拥护宪法,拥护党的方针和政策,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组织协调能力,为人正派,遵纪守法,团结同事。
2、掌握旅游管理学科坚实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法技能,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和从事旅游管理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3、熟练掌握现代信息应用技术,能独立检索专业文献,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既注意外在仪表,又注意内涵发展。
三、培养方向
1、旅游资源开发。主要研究旅游主体资源、客体资源及媒体资源的识别、整合及开发。
2、旅游规划设计。主要研究旅游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方法、基本模式和市场运作。
3、旅游企业管理。主要研究旅游企业的现状、类型、发展趋势及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战略。
4、民族旅游管理。依托我校特色与优势,主要运用民族学和旅游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民族旅游产生、发展、管理的一般规律。
四、学制与培养方式
本学科专业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前4个学期必须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其余时间主要用于实习实践、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学位论文撰写及答辩。
总学分不低于36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22学分,学科交叉课4学分,创新实践3学分。科学研究不低于8次,学术报告至少2次。
采取系统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硕士研究生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又掌握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导师指导研究生选课、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习实践、论文选题、论文撰写等工作,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业务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参加导师主持的各项科研课题(至少参加1项),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应积极参加规定的社会调查和专业业务实践。
组成以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
同等学力及跨学科(专业)者必须补修至少2门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五、课程设置
旅游管理硕士生课程体系由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交叉课课程、创新实践4大板块构成(见表1)。其中,专业学位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与研究方向课。所学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公共学位课不低于7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22学分,学科交叉课4学分,创新实践3学分。
1、公共学位课板块:7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论1学分;外语4学分。均为公共必修课。
2、专业学位课板块:22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16学分,为专业必修课;研究方向课6学分,相应的研究方向课程3门(一门必修课,另外两门为选修课程,具体根据研究方向特点在选修课程体系中选修)。
3、创新实践板块:3学分。其中,科研成果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教学实践1学分。
4、学科交叉课板块:4学分。要求在全校研究生学科交叉课板块范围内选修。
5、补修课程要求:对于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必须补修旅游学概论、旅游管理学(或旅游经济学)至少2门。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必须通过考试(考核),但不计学分。
表1 旅游管理硕士点研究生课程体系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学位课 001M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考试 公共课
7学分
001M1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论 18 1 2 考试
015M10001 外语(一) 102 2 1 考试
015M10002 外语(二) 102 2 2 考试
专业学位课 专业基础课 010M100021 管理学前沿 34 2 1 考试 必修课
16学分
010M100022 旅游经济研究 34 2 1 考试
010M100023 旅游战略管理 34 2 1 考试
010M100024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34 2 2 考查
010M100025 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34 2 1 考试
010M100026 市场营销与策划研究 34 2 2 考试
010M100027 旅游前沿理论专题研究 34 2 1 考查
010M100028 旅游科学研究方法 34 2 2 考查
研究方向课 010M100029 民族旅游研究 34 2 3 考查 任选3门,选修课6学分
010M100030 景区开发与管理 34 2 3 考查
010M100031 休闲管理研究 34 2 3 考查
010M100032 旅游文化研究 34 2 4 考察
010M100032 旅游产业理论研究 34 2 4 考查
010M1000.33 乡村旅游专题研究 34 2 4 考查
创新实践 科研成果 16 1 考查 实践课
3学分
学术活动 16 1 考查
教学实践 16 1 考查
学科交叉(任选2门) 在学校硕士生学科交叉课体系中任选2门课程 32 2 考查 交叉课
4学分
32 2 考查
同等学力补修(三选二) 旅游学概论 考查 与本科生补修
旅游经济学 考查
旅游管理学 考查
六、培养环节
在校期间,除了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学习外,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科研和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文献和适量的外文文献,阅读量由导师视具体情况加以确定。
七、考核方式
学位课程、必修课程考核主要以考试方法进行,选修课程的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同等学力者补修的本科基础课程必须考试合格。
听学术讲座或学术小组活动8次以上。参加校外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1次以上,做学术报告或阶段性研究报告1次/项以上。结合导师科研和教学,参加社会实践和教学活动2次以上。
参与导师科研项目1项以上,撰写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
八、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应结合科研课题或拟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具有明显的专业背景和应用价值。选题可以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开发研究。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策划报告或案例分析等形式。
(二)开题报告:论文开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开题报告应包括:毕业论文题目、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或技术路线、论文框架、主要内容、关键点和难点、可能的创新点,以及进度安排等。开题报告通过后,方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三)中期检查:在基本完成课程学习、正式进入研究工作前,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取得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后,学位论文完成后,方能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四)论文答辩:经过导师审阅同意,由研究生提出答辩申请。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若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完成,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九、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践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专门史专业硕士点属历史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时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历史学类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专门史专业硕士点属于中国史一级科学,研究生毕业时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
历史学是我校开办时间长、学科基础雄厚、师资力量强大的专业,全校在职的历史学教授(研究员)近20人,学校拥有历史学专业高级职称的评议权。
专门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各种专门领域和专门问题的科学,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举凡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科技、中外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其研究对象。
专门史硕士点于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并开始招生。本专业系历史学、民族学与文化学、国际关系学、旅游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综合性专业,主要特色是紧密联系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中国改革开放,以历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史、区域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区域文化与旅游中的新情况、新趋势和新问题,其中尤其是紧密联系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培养既懂民族历史文化、又具备现代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和实际能力强的高层次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史、中外关系史、旅游经济等方面的人才,本专业在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专业下设中国社会文化史、区域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区域文化与旅游四个研究方向。现有导师9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3人。导师中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民委领军人才1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长江学者”评委1名、博士导师2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术带头人1名、西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1名、博士6名。另有博士和副教授以上的专业课教师6名。导师组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多名导师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历史学界和旅游学界的知名专家。近几年来,专门史硕士点的导师主持和完成了近100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史研究》、《考古学报》、《文物》、《旅游学刊》等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其中许多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多个专题全文转载或转摘;导师多次获得国家民委、四川省等部级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和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目前,本硕士点已培养出200余名硕士,其中数十名研究生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韩国仁济大学、韩国东国大学、台湾东华大学等学校深造和交流、30余人考取国内重点大学博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研究生大多在高校、科研机构、党政军部门工作。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近60名。
开设的主要学位课程有:中国史专题、中国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世界史专题、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当代中国与大国关系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方志史、方志学理论与方法、清代民国方志研究、当代方志及编纂实务、旅游规划与策划、中国旅游专题研究、民族地区扶贫研究、民族地区财政研究等。
旅游管理学科点所在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2003年创建,旅游管理专业系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为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我校旅游管理学科专业相关硕士研究生教育始于1997年,主要挂靠专门史、区域经济、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等其他学科点,招收培养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旅游经济、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旅游人类学、民族地区旅游管理、民族艺术与民族旅游、历史文化资源与休闲文化等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在此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二级博士点下招收培养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方向的博士生。
作为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框架下的旅游管理硕士点,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2012年开始招生。硕士点导师团队由一批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的中青年教师组成。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8人,硕士1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主要研究方向有: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企业管理、民族旅游管理等。
学院现有本科生、研究生1700余人。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5人,讲师26人,博士20人,在读博士8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2人、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1人、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计划人选2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人选3人,学校教学名师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的联系方式
学院武侯校区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号武侯校区行政大楼13楼 028-85528535(610041)
学院航空港校区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大件路文星段168号航空港校区南区行政楼4楼 028-85928137(610225)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重组建立于2003年,坚持教学立院、科技强院、特色兴院、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脚踏实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现已成为学科基础扎实、师资力量较强、办学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院之一,在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学院现有历史学、旅游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民族学、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5个。旅游管理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省级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民委优秀本科专业;历史学是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设新石器时代考古、汉唐考古、文化遗产与博物馆3个学科方向),有专门史、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与资源经济博士培养方向2个。学院有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重点研究基地、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设计院、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考古与文物保护中心等科研机构;建有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文物与考古实验室及3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与世界遗产研究会、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马瑞卡国际酒店·物业管理学院挂靠我院。
学院现有本科生、研究生1700余人。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5人,讲师26人,博士20人,在读博士8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2人、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1人、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计划人选2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人选3人,学校教学名师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
学院教师近五年主持或参与主研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与教材30余部,完成地方政府或旅游景区委托的旅游规划、策划以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项目50余项,经费达1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地旅游经济的发展,201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十一·五”期间支持旅游业发展先进单位称号,2013年获批国家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骨干导游讲解员培训示范单位、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训示范单位。
学院学生工作成绩斐然,招生和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名列学校各专业前茅。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校园舞蹈大赛、辅导员风采大赛等高水平的竞赛中,我院师生均以突出的成绩多次获得大赛第一名。旅游协会、茶艺协会、汗青史学社、《游历天下》杂志社、《旅游与历史文化》报等学生社团由我院主办,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院连续五年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有多项学生创新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如全国英语竞赛、全国ITAT大赛等,特别是参加“开元杯”全国首届旅游院校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取得两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共六名学生参赛)、优秀组织奖的佳绩,团体总分西部第一,参加全国旅游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取得中文组和英文组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共八名学生参赛)。另有8名同学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均获得“金牌主管”或优秀志愿者荣誉,并获得北京市旅游局和奥运村的表彰奖励。多项学生创新成果在省级比赛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四川省导游风采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舞蹈大赛、演讲比赛等),学生社团、班集体及学生多次获得省、市级等各类表彰奖励。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建有1200多平方米的民族文化与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包括藏族、彝族、羌族文化特色的客房、旅游规划设计室、茶技茶艺实验室、模拟中西餐厅、民族旅游商品设计及陈列室等),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数十门实践(训)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增加了就业竞争力,拓宽了就业渠道。学院与省内外文博单位和旅游部门、景区、宾馆饭店和旅行社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实习条件。
学院开门办学成绩突出,在四川省及西部地区旅游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声誉。办学经验在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旅游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作大会发言交流,并在旅游界影响最大的刊物《旅游学刊》上发表。
学院还全面参与了多项省内外的旅游业务工作,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旅游规划、策划项目,连续多年承担并完成了四川省导游资格考试的专业培训,主持培训大纲及教材的编写工作;参与了四川省星级旅游饭店评审和A级旅游景区(点)评审工作;连续2年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旅游局援藏导游人员的短期专业培训工作;多次主持完成了成都市导游年检培训与考试;参与了四川省林业厅与保护国际的《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标准》评审工作;与九寨沟管理局联合,主办了“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为青海海南州、贵州黔南州、四川阿坝和甘孜州、成都市等地旅游管理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开办了专题培训班;曾与中国饭店协会共同举办“中国饭店业准职业经理人执业资格考试”培训和认证工作;并受原劳动人事部有关机构的全权委托,制定编写了《旅游咨询师职业标准》和《旅游咨询师培训教材》,为推出“旅游咨询师”这一新职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完成了四川省甘孜州委托的全州内第三次文物普查的任务;参与了地方的博物馆建设的策划工作。

添加西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民族大学报录比、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群、西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西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民族大学排名、西南民族大学保研、西南民族大学公众号、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