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学还阅读了:[西南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免费下载] [西南科技大学历年保研笔试/面试真题汇.pdf] [西南科技大学预推免信息汇总表.xls] [西南科技大学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13-2020]]
[西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西南科技大学考研群]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费]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
[西南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国家线[2006-2020]]
[年考研时间:报名日期和考试时间]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94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以上专家33人次。学院依托四川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化学与分析测试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科学研究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近三年来,承担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91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440余篇,取得授权专利106项。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0817)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学领域高层次人才,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身心健康。要求本学科研究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与发展动向,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取得具有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对于少数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生,经全面考核,申请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但在校期间(从取得注册学籍起)不得少于2年。因各种原因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期),硕士生延期期限原则上最长2年。
三、培养方式
1.政治理论学习与时事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硕士生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应参加形势、时事和政策学习以及遵纪守法的教育,参加一定的公益和集体劳动。
2.硕士生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培养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在一年内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3.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需要时可配备一名副导师。采用以指导教师为主、指导教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研究生应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有关活动。因材施教,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研究方向
01应用化学;02化学工程;03生物化工
五、课程学习和要求
硕士生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与必选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具体组成见下表:
总学分 | 课程学习学分≥29 | 必选环节学分=4 | |||
必修课 | 选修课 | 文献阅读 | 教学实践 | 学术活动 | |
≥33 | ≥21 | ≥8 | 1 | 2 | 1 |
硕士生的培养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学习阶段,必须贯彻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培养原则。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其基础理论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并贯彻“按一级学科招生,按一级学科培养”的原则。
硕士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
(1)学位课程含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学位课。(≥21学分)
① 公共学位课(6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第一外国语(4学分)
② 学科基础课(≥7学分)
③ 专业学位课(≥8学分)
(2)选修课程为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8学分)
① 入学教育:0.5学分,必选课程,含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② 社会实践:0.5学分,必选课程。
③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必选课程。
④ 相关学科选修课程:导师根据学科研究方向指定学生要选的课程。选修课程应不少于3门或6学分。
(3)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语种有日语和法语。若选修第二外国语,课内学时不得少于72学时,计3学分。
(4) 补修课程
跨学科录取的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要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核心课程以及补修方式,由各学院确定并具体负责。
凡以专科毕业生学历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6门本学科大学本科核心课程(入学考试已合格的课程可不再补修)。
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记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2.必选环节
必选环节包括教学实践2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和学术活动1学分。
硕士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巩固和深化在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并使他们在教学上得到一定锻炼。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主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主持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课程设计、辅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工作。其总工作量应不少于40当量学时。具体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计2学分。完成者应写出书面总结,由责任教师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文献阅读是指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须阅读本学科前沿近期的国内外文献50篇以上并写出4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报告,完成后给予1学分。
学术活动是为了拓宽硕士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而设置的。规定硕士生在答辩前,至少参加8次学术报告和作1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除外)。要求在参加每次报告后完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交相关教研室,由教研室给予考核认定,硕士生只有得到8次合格认定和作了1次学术报告后,方可修得该学分。
3.学时学分标准
硕士的第一外国语课程,每24学时计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每18学时计1学分。
六、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学习及考核
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全部制定好。培养计划应根据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特长来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应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教研室负责审查同意后报学院备案。硕士生课程学习按培养计划执行。硕士生的日常课程教学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课程免修免考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硕士生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核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学位课必须进行考试,选修课可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学位课考试原则上应闭卷考试,如任课教师认为有必要采取开卷考试或论文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需提出申请,经开课学院教学科研办、主管院领导审核,报研究生部批准后方可进行。
中期筛选考核是对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全面审核。在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开题报告结束后一周内,各学院应组织专人对学生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具体的考核工作按照《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的暂行规定(修订)》执行。
七、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硕士生培养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有条件的专业或导师可根据课题情况,尽早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或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根据《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完成科研成果的规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科研成果(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不得低于此要求),并在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前提供证明材料。科研成果是学术论文的,必须提供已见刊论文;科研成果是专著的,必须是已正式出版的;科研成果获地厅级及以上奖励的,必须提供获奖证书;科研成果是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的,必须提供专利证书。
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见解,使硕士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训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了保证学位(毕业)论文质量,对论文工作应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制度。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完成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办法》的要求执行。
在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的中期(一般是第五学期末),各学院应组织考查小组(3~5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组成)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每个学生应做一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需邀请5 名以上教授职称的同行专家(尽可能是博士生导师),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意见。交叉学科的论文工作的总结报告应聘请相关学科至少两位专家参加。通过中期检查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预答辩是研究生在学位(毕业)论文定稿之后、在正式答辩之前,向导师答辩组汇报论文,由答辩组审查、评议其学位论文可否提交正式答辩的一项答辩制度。设立预答辩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导师组集体会诊的方式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质量。预答辩工作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规定(试行)》的要求执行。
学位(毕业)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送审评阅及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西南科技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西南科技大学关于涉密研究生论文写作、定密、制作、答辩、归档管理的规定》、《西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及检测结果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课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且取得相应学分,完成科研成果、学位(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并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获得毕业资格的硕士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颁发》、《西南科技大学授予学位工作条例》、《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完成科研成果的规定》对获得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无违规违纪行为,经研究生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十、课程设置一览表(见附表)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0817)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研究方向 | 01应用化学;02化学工程;03生物化工 | |||||||||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开课学院 | 备注 | |||
1 | 2 | 3 | ||||||||
学位课 | 公共课 | S120001 | 第一外国语 | 4 | 96 | √ | √ | 外语 | ||
S15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6 | √ | 政治 | |||||
学科基础课 | S010054 | 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方法 | 1 | 18 | √ | 材料 | ||||
S010055 | 化学反应工程与反应器 | 3 | 54 | √ | 材料 | |||||
S130005 | 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 | 3 | 54 | √ | 理学 | |||||
专 业 学 位 课 |
S010056 | 高等无机化学 | 3 | 54 | √ | 材料 | 01必修 | |||
S010057 | 高等有机化学 | 3 | 54 | √ | 材料 | |||||
S210001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3 | 54 | √ | ||||||
S010058 | 化工热力学 | 3 | 54 | √ | 材料 | 02必修 | ||||
S010059 | 化工传递过程 | 2.5 | 45 | √ | 材料 | |||||
S010060 | 化工过程与控制 | 2.5 | 45 | √ | 材料 | |||||
S010058 | 化工热力学 | 3 | 54 | √ | 材料 | 03必修 | ||||
S010062 | 膜科学与技术 | 2.5 | 45 | √ | 材料 | |||||
S010063 | 生物化工 | 2.5 | 45 | √ | 材料 | |||||
选修课 |
必 选 课 |
S010017 | 入学教育 | 0.5 | 9 | √ | 材料 | 必选 | ||
S010018 | 社会实践 | 0.5 | 9 | √ | 材料 | |||||
S150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 | 政治 | |||||
选 修 课 |
S120002 | 第二外国语(日语) | 3 | 108 | 3 | 外语 | ||||
S120004 | 第二外国语(法语) | 3 | 108 | 3 | 外语 | |||||
S140001 | 体育 | 1 | 18 | 2 | 体育部 | |||||
S520001 | 现代信息利用 | 1 | 18 | 2 | 图书馆 | |||||
S010064 | 生物无机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65 | 生物化学分析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66 | 生物有机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67 |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68 | 有机合成 | 3 | 36 | √ | 材料 | |||||
S010069 |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0 | 环境分析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1 | 新型功能材料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2 | 无机材料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3 | 配位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4 | 绿色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5 | 化学计量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6 | 应用电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12 | 表面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8 | 现代分离技术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9 | 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80 | 化学建材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81 | 清洁能源与技术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82 | 化工技术经济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83 | 精细化工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84 | 化工计算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85 | 化工安全技术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86 | Auto CAD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87 |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展 | 2 | 36 | √ | 材料 | |||||
必修环节 | S010051 | 文献阅读 | 1 | 18 | √ | 导师 | ||||
S010052 | 教学实践 | 2 | 36 | √ | 责任教师 | |||||
S010053 | 学术活动 | 1 | 18 | √ | 教研室 | |||||
跨学科本科生或专科生补修课程 | 无机化学 | 补修课程由导师决定 | ||||||||
分析化学 | ||||||||||
有机化学 | ||||||||||
物理化学 | ||||||||||
仪器分析 | ||||||||||
化工原理 | ||||||||||
生物化学 |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学科(070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学领域高层次人才,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身心健康。要求本学科研究生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与发展动向,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取得具有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在本领域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对于少数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生,经全面考核,申请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但在校期间(从取得注册学籍起)不得少于2年。因各种原因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期),硕士生延期期限原则上最长2年。
三、培养方式
1.政治理论学习与时事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硕士生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应参加形势、时事和政策学习以及遵纪守法的教育,参加一定的公益和集体劳动。
2.硕士生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培养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在一年内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3.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需要时可配备一名副导师。采用以指导教师为主、指导教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研究生应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有关活动。因材施教,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研究方向
01无机化学;02分析化学;03有机化学;0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五、课程学习和要求
硕士生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与必选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具体组成见下表:
总学分 | 课程学习学分≥29 | 必选环节学分=4 | |||
必修课 | 选修课 | 文献阅读 | 教学实践 | 学术活动 | |
≥33 | ≥21 | ≥8 | 1 | 2 | 1 |
硕士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
(1)学位课程含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学位课。(≥21学分)
① 公共学位课(6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第一外国语(4学分)
② 学科基础课(≥7学分)
③ 专业学位课(≥8学分)
(2)选修课程为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8学分)
① 入学教育:0.5学分,必选课程,含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② 社会实践:0.5学分,必选课程。
③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必选课程。
④ 相关学科选修课程:导师根据学科研究方向指定学生要选的课程。选修课程应不少于3门或6学分。
(3)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语种有日语和法语。若选修第二外国语,课内学时不得少于72学时,计3学分。
(4)补修课程
跨学科录取的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要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核心课程以及补修方式,由各学院确定并具体负责。
凡以专科毕业生学历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6门本学科大学本科核心课程(入学考试已合格的课程可不再补修)。
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记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2.必选环节
必选环节包括教学实践2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和学术活动1学分。
硕士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巩固和深化在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并使他们在教学上得到一定锻炼。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主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主持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课程设计、辅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工作。其总工作量应不少于40当量学时。具体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计2学分。完成者应写出书面总结,由责任教师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文献阅读是指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须阅读本学科前沿近期的国内外文献50篇以上并写出4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报告,完成后给予1学分。
学术活动是为了拓宽硕士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而设置的。规定硕士生在答辩前,至少参加8次学术报告和作1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除外)。要求在参加每次报告后完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交相关教研室,由教研室给予考核认定,硕士生只有得到8次合格认定和作了1次学术报告后,方可修得该学分。
3.学时学分标准
硕士的第一外国语课程,每24学时计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每18学时计1学分。
六、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学习及考核
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全部制定好。培养计划应根据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特长来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应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教研室负责审查同意后报学院备案。硕士生课程学习按培养计划执行。硕士生的日常课程教学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课程免修免考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硕士生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核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学位课必须进行考试,选修课可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学位课考试原则上应闭卷考试,如任课教师认为有必要采取开卷考试或论文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需提出申请,经开课学院教学科研办、主管院领导审核,报研究生部批准后方可进行。
中期筛选考核是对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全面审核。在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开题报告结束后一周内,各学院应组织专人对学生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具体的考核工作按照《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的暂行规定(修订)》执行。
七、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硕士生培养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有条件的专业或导师可根据课题情况,尽早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或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根据《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完成科研成果的规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科研成果(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不得低于此要求),并在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前提供证明材料。科研成果是学术论文的,必须提供已见刊论文;科研成果是专著的,必须是已正式出版的;科研成果获地厅级及以上奖励的,必须提供获奖证书;科研成果是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的,必须提供专利证书。
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见解,使硕士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训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了保证学位(毕业)论文质量,对论文工作应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制度。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完成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办法》的要求执行。
在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的中期(一般是第五学期末),各学院应组织考查小组(3~5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组成)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每个学生应做一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需邀请5 名以上教授职称的同行专家(尽可能是博士生导师),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意见。交叉学科的论文工作的总结报告应聘请相关学科至少两位专家参加。通过中期检查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预答辩是研究生在学位(毕业)论文定稿之后、在正式答辩之前,向导师答辩组汇报论文,由答辩组审查、评议其学位论文可否提交正式答辩的一项答辩制度。设立预答辩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导师组集体会诊的方式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质量。预答辩工作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规定(试行)》的要求执行。
学位(毕业)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送审评阅及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西南科技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西南科技大学关于涉密研究生论文写作、定密、制作、答辩、归档管理的规定》、《西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及检测结果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课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且取得相应学分,完成科研成果、学位(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并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获得毕业资格的硕士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颁发》、《西南科技大学授予学位工作条例》、《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完成科研成果的规定》对获得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无违规违纪行为,经研究生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十、课程设置一览表(见附表)
化学学科(0703)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研究方向 | 01无机化学;02分析化学;03有机化学;0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开课学院 | 备注 | |||
1 | 2 | 3 | ||||||||
学位课 | 公共课 | S120001 | 第一外国语 | 4 | 96 | √ | √ | 外语 | ||
S15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6 | √ | 政治 | |||||
学科基础课 | S010088 | 化学科学研究方法 | 1 | 18 | √ | 材料 | ||||
S210001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3 | 54 | √ | ||||||
S010089 | 物质结构与性能 | 3 | 54 | √ | 材料 | |||||
专 业 学 位 课 |
S010090 | 无机合成化学 | 2.5 | 45 | √ | 材料 | 01必修 | |||
S010056 | 高等无机化学 | 3 | 54 | √ | 材料 | |||||
S010091 | 元素无机化学 | 2.5 | 45 | √ | 材料 | |||||
S010092 | 光谱分析 | 2 | 36 | √ | 材料 | 02必修 | ||||
S010093 | 电分析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94 | 色谱分析与分离富集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95 | 波谱分析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57 | 高等有机化学 | 3 | 54 | √ | 材料 | 03必修 | ||||
S010068 | 有机合成 | 3 | 54 | √ | 材料 | |||||
S010095 | 波谱分析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98 | 高分子化学 | 3 | 54 | √ | 材料 | 04必修 | ||||
S010099 | 高分子物理 | 3 | 54 | √ | 材料 | |||||
S010034 | 高分子复合材料 | 2 | 36 | √ | 材料 | |||||
选修课 |
必 选 课 |
S010017 | 入学教育 | 0.5 | 9 | √ | 材料 | 必选 | ||
S010018 | 社会实践 | 0.5 | 9 | √ | 材料 | |||||
S150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 | 政治 | |||||
选 修 课 |
S120002 | 第二外国语(日语) | 3 | 108 | 3 | 外语 | ||||
S120004 | 第二外国语(法语) | 3 | 108 | 3 | 外语 | |||||
S140001 | 体育 | 1 | 18 | 2 | 体育部 | |||||
S520001 | 现代信息利用 | 1 | 18 | 2 | 图书馆 | |||||
S010064 | 生物无机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65 | 生物化学分析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66 | 生物有机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67 |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69 |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04 | 化学反应机理导论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5 | 化学计量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0 | 环境分析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102 | 分离与富集 | 2 | 36 | √ | 材料 | |||||
S010103 | 无机功能材料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3 | 配位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4 | 绿色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104 | 功能高分子 | 2 | 36 | √ | 材料 | |||||
S010105 | 高分子改性技术 | 2 | 36 | √ | 材料 | |||||
S010106 | 超分子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107 | 不对称合成 | 2 | 36 | √ | 材料 | |||||
S010108 | 催化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76 | 应用电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109 | 化学学科进展 | 2 | 36 | √ | 材料 | |||||
必修环节 | S010051 | 文献阅读 | 1 | 18 | √ | 导师 | ||||
S010052 | 教学实践 | 2 | 36 | √ | 责任教师 | |||||
S010053 | 学术活动 | 1 | 18 | √ | 教研室 | |||||
跨学科本科生或专科生补修课程 | 无机化学 | 补修课程由导师决定 | ||||||||
分析化学 | ||||||||||
有机化学 | ||||||||||
物理化学 | ||||||||||
仪器分析 | ||||||||||
高分子化学 | ||||||||||
高分子物理 |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身心健康。要求本学科研究生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与发展动向,掌握材料制备的工艺技术、分析手段及评价方法,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中局部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在本领域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对于少数学业特别优秀的硕士生,经全面考核,申请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但在校期间(取得国家注册学籍后)不得少于2年;因各种原因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期),硕士生延期期限原则上最长2年。
三、培养方式
1.政治理论学习与时事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硕士生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应参加形势、时事和政策学习以及遵纪守法的教育,参加一定的公益和集体劳动。
2.硕士生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培养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完成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在一年内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3.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需要时可配备一名副导师。采用以指导教师为主、指导教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研究生应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有关活动。因材施教,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研究方向
01 无机非金属材料 02高分子材料 03功能材料 04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05 金属材料
五、课程学习和要求
硕士生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与必选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具体组成见下表:
总学分 | 课程学习学分≥26 | 必选环节学分=4 | |||
必修课 | 选修课 | 文献阅读 | 教学实践 | 学术活动 | |
≥30 | ≥18 | ≥8 | 1 | 2 | 1 |
(1)必修课程含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学位课。(≥18学分)
①公共学位课(6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第一外国语(4学分)
②学科基础课(5学分)
③专业学位课(7学分)
(2)选修课程为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8学分)
①入学教育:0.5学分,必选课程。内容包括:学校、学院、专业介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等。
②社会实践:0.5学分,必选课程。
③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必选课程。
④相关学科选修课程:导师根据学科研究方向指定学生要选的课程。选修课程应不少于3门或6学分。某一方向的专业学位课可作为其他方向的选修课。
(3)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语种有日语和法语。若选修第二外国语,课内学时不得少于72学时,计3学分。
(4)补修课程
跨学科录取的本科毕业生需要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核心课程。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记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2.必选环节
必选环节包括教学实践2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和学术活动1学分。
硕士生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主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主持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课程设计、辅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工作。其总工作量应不少于40当量学时,计2学分。完成者应写出书面总结,由责任教师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文献阅读是指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须阅读本学科前沿近期的国内外文献50篇以上并写出4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报告,完成后给予1学分。
学术活动是硕士生在答辩前必须完成的环节,内容为参加8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和作1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除外)。要求在参加每次报告后完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交由导师给予考核认定,硕士生只有得到8次合格认定和作了1次学术报告后,方可修得该学分。
3.学时学分标准
硕士的第一外国语课程,每24学时计1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每18学时计1学分。
六、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学习及考核
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全部制定好。培养计划应根据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特长来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应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教研室负责审查同意后报学院备案。硕士生课程学习按培养计划执行。硕士生的日常课程教学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课程免修免考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硕士生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核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学位课必须进行考试,选修课可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学位课考试原则上应闭卷考试,如任课教师认为有必要采取开卷考试或论文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需提出申请,经开课学院教学科研办、主管院领导审核,报研究生部批准后方可进行。
中期筛选考核是对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全面审核。在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开题报告结束后一周内,各学院应组织专人对学生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具体按照《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的暂行规定(修订)》执行。
七、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硕士生培养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有条件的专业或导师可根据课题情况,尽早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或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根据《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完成科研成果的规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科研成果(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不得低于此要求),并在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前提供证明材料。科研成果是学术论文的,必须提供已见刊论文;科研成果是专著的,必须是已正式出版的;科研成果获地厅级及以上奖励的,必须提供获奖证书;科研成果是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的,必须提供专利证书。
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见解,使硕士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训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了保证学位(毕业)论文质量,对论文工作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制度。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完成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办法》的要求执行。
在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的中期(一般是第五学期末),各学院应组织考查小组(3~5 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组成)对硕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每个学生应做一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报告。考查小组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现场给出评定意见。通过中期检查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预答辩是研究生在学位(毕业)论文定稿之后、在正式答辩之前,向导师答辩组汇报论文,由答辩组审查、评议其学位论文可否提交正式答辩的一项答辩制度。设立预答辩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导师组集体会诊的方式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答辩,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质量。预答辩工作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规定(试行)》的要求执行。
学位(毕业)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送审评阅及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西南科技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西南科技大学关于涉密研究生论文写作、定密、制作、答辩、归档管理的规定》、《西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及检测结果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学位课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且取得相应学分,完成科研成果、学位(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并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获得毕业资格的硕士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颁发》、《西南科技大学授予学位工作条例》、《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完成科研成果的规定》对获得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无违规违纪行为,经研究生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十、课程设置一览表(见附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研究方向 | 01 无机非金属材料;02高分子材料;03功能材料;04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05 金属材料 | |||||||||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学期 | 开课学院 | 备注 | |||
1 | 2 | 3 | ||||||||
学位课 | 公共课 | S120001 | 第一外国语 | 4 | 96 | √ | √ | 外语 | ||
S15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6 | √ | 政治 | |||||
学科基 础课 |
S010001 | 材料研究方法 | 2 | 36 | √ | 材料 | ||||
S130005 | 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 | 3 | 54 | √ | 理学 | |||||
专 业 学 位 课 |
S010002 | 高等材料力学 | 3 | 54 | √ | 材料 | 01必修 | |||
S010003 | 建筑材料结构与性能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08 | 材料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05 |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 3 | 54 | √ | 材料 | 02必修 | ||||
S010006 | 高聚物流变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07 | 高等高分子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11 | 高等固体物理 | 3 | 54 | √ | 材料 | 03必修 | ||||
S010009 | 材料表面与界面物理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10 | 功能材料基础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11 | 高等固体物理 | 3 | 54 | √ | 材料 | 04必修 | ||||
S010012 | 表面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13 |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11 | 高等固体物理 | 3 | 54 | √ | 材料 | 05必修 | ||||
S010012 | 表面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08 | 材料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选修课 |
必 选 课 |
S010017 | 入学教育 | 0.5 | 9 | √ | 材料 | 必选 | ||
S010018 | 社会实践 | 0.5 | 9 | √ | 材料 | |||||
S150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 | 政治 | |||||
选 修 课 |
S120002 | 第二外国语(日语) | 3 | 108 | √ | 外语 | ||||
S120003 | 第二外国语(俄语) | 3 | 108 | √ | 外语 | |||||
S120004 | 第二外国语(法语) | 3 | 108 | √ | 外语 | |||||
S1400001 | 体育 | 1 | 18 | √ | 体育部 | |||||
S520001 | 现代信息利用 | 1 | 18 | √ | 图书馆 | |||||
S210001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2 | 36 | √ | 分析中心 | |||||
S010019 | 材料合成与制备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20 | 波谱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21 | 高技术新材料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22 | 表面工程技术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23 | 特种陶瓷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24 | 材料热力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25 | 建筑材料物理化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26 | 水泥基材料外加剂技术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27 | 矿物材料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28 | 环境友好材料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29 | 高性能混凝土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30 | 水泥基材料学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31 | 材料成型及加工技术 | 1 | 18 | √ | 材料 | |||||
S010032 | 特种高分子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33 | 现代有机合成 | 2 | 36 | √ | 材料 | |||||
S010110 | 高聚物复合与加工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35 | 高分子科学进展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36 | 高分子分析测试技术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37 | 生物材料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38 | 高等量子力学 | 3 | 54 | √ | 材料 | |||||
S010039 | 薄膜材料物理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40 | 新型功能材料及制备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41 | 无机电子材料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42 | 磁性材料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43 | 纳米材料测试与表征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44 | 纳米结构与器件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45 | 纳米复合材料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46 | 微机械系统 | 1.5 | 27 | √ | 材料 | |||||
S010047 | 碳纳米材料 | 1 | 18 | √ | 材料 | |||||
S010048 | 物理冶金基础与金属强化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49 | 金属基复合材料 | 2 | 36 | √ | 材料 | |||||
S010050 | 金属物理性能 | 2 | 36 | √ | 材料 | |||||
必修环节 |
S010051 | 文献阅读 | 1 | 18 | √ | 导师 | ||||
S010052 | 教学实践 | 2 | 36 | √ | 责任教师 | |||||
S010053 | 学术活动 | 1 | 18 | √ | 教研室 | |||||
跨学科本科生补修课程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4 | 72 | √ | 材料 | |||||
物理化学 | 3 | 54 | √ | 材料 | ||||||
材料科学基础 | 3 | 54 | √ | 材料 |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2 | 36 | √ | 分析中心 | ||||||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介绍
2010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结合学校材料、环境、生物等传统优势学科,本着“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突出特色、协同发展”的思路,面向新型化工建材、辐射防护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需求,形成材料化学工程、资源与环境化学工程、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生物化学工程四个稳定学科方向。专任教师队伍37人,含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28人,占75.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人,占78.4%。
近五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18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局、国家工信部批准项目13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3000万元;发表SCI、EI收录论文1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三项。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学科介绍
2003年与2006年分别获得分析化学与无机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学校材料、环境、生物、农业、国防、能源等学科的支撑学科。以创造新物质、新结构、新材料为目标开展工作,形成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四个稳定学科方向。专任教师队伍37人,含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28人,占75.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人,占78.4%。
近五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75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局、国家工信部批准项目6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1600万元;发表SCI、EI收录论文18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二项。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及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先进建筑材料为主,突出学科交叉发展的多样性融合互补特征,发展核废物处理/处置材料、含能材料、电磁功能材料、特种高分子材料等特色研究方向,形成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四个稳定且相互支撑的特色鲜明学科方向。专任教师队伍64人,含博士研究生导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7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7人,占73.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占82.8%。
近五年,共培养硕士生 213 人;承担各类项目 160 项;科研合同经费近 1.0 亿元,财务到账经费 5700 余万元;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 350 篇;出版学术专著 6 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奖 14 项、授权发明专利 45 项。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的介绍
化学系现有教职员工50余人,下设基础化学教研室、化学工程教研室两个专业教研室,与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一起承担全校所有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以及应用化学和能源化学工程两个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负责化学和化工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的教学工作,与学科与科研工作办公室、教学办及学办等部门一起协调开展学科建设、专业认证及评估工作。现化学系主任:张亚萍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系的介绍
材料系现有教职工40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功能材料三个专业教研室,与材料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一起承担上述三个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负责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负责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教学工作,与学科与科研工作办公室、教学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协调学科建设、专业认证及评估工作。主任:刘敬松,副主任:曹林洪,材料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李秀云,材料物理教研室主任:曾敏,功能材料教研室主任:吴浪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
|电话(传真):0816-2419201 邮编:621010
|电话(传真):0816-2419201 邮编:621010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