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和声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和声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和声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和声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与舞蹈学·和声)
专业名称:音乐与舞蹈学                    专业代码:130200
研究方向:和声                            方向代码:13020006
一、培养目标       
    培养和声方向具备和声写作、分析、研究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性人才,通过系统学习使其完整了解和声发展历史,熟练掌握各时期和声的理论知识与风格特点,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的音乐理论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该方向研究传统及近现代和声技法、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和声技法;梳理各时期中外和声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具体对象包括各时期中外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中外音乐理论家的和声专著、论文等。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8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不少于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在读研究生每年需进行学年考核。在第一、二学年结束时均需提交学年论文,由主课导师给出学年专业考核成绩。第三学年由主课导师根据学位论文写作情况给出专业考核成绩。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3千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积极做好导师在大学本科班教学的助教,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学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谱例与图表)要求2—5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生的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和声学教程》,[苏]伊·杜波夫斯基,斯.叶甫谢耶夫,伊·斯波索宾,符.索果洛夫著,陈敏译,刘学严校,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8月;
2、《和声学实用教程》,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著.张洪岛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7月;
3、《传统和声学简明教程》,[德]保罗·兴德米特著.罗忠镕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11月;
4、《和声学》.[美]柏西·该丘斯著.缪天瑞编译,该丘斯音乐理论丛书之三,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7月;  
5、《勋伯格和声学》,【美】阿诺德.勋伯格著,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8月;
6、《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上下2册)》,桑桐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1月;
7、《和声学专题六讲》,桑桐著,人民音乐出版,1980年8月;
8、《半音化的历史演进》,桑桐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
9、《桑桐和声论文集》,桑桐 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4月;
10、《和声学教程: 理论与应用》 ,吴式锴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年05月;
11、《和声艺术发展史》,吴式锴 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0月;
12、《和声分析351例》,吴式锴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2000年10月;
13、《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修订版)》, 黎英海 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4月;
14、《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樊祖荫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7月;
15、《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及风格手法》,刘学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
16、《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论稿》.樊祖荫著.高等院校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参考丛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5月;
17.《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樊祖荫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8月;
18、《论西方的三种和声体系》,【苏】尤.霍洛波夫著,罗秉康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2月;
19、《近现代和声思维发展概述》.汪成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编辑部,1982年11月;
20、《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童忠良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4月;
21、《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王安国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22、《兴德米特和声理论的实际运用》,秦西炫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6月;
23、《二十世纪和声:音乐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美]文森特·佩尔西凯蒂著.刘烈武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8月;
24、《和声的技巧》,苏夏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3月;
25、《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述》,库斯特卡、佩恩著,杜晓十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5月;
26、《调性、无调性、泛调性》,【奥】鲁道夫.雷蒂著,郑英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8月;
27、《无调性音乐的结构》,【美】艾伦.福特著,罗忠镕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10月;
28、《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册),杨儒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6月;
29、《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姚恒璐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
30、《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下册),彭志敏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
31、《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
32、《大型曲式学》,美]柏西·该丘斯著,许勇三译,该丘斯音乐理论丛书之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6月;
33、《器乐曲式学》,[匈]魏纳·莱奥,张瑞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6月;
34、《曲式及其演进》,【英】麦克菲逊著,陈洪、陈小兵、陈洪铎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5月;
35、《音乐分析基础教程》,彭志敏著,《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9月;
36、《音乐句法结构分析》,谷成志著,华乐出版社,1998年5月;
37、《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姚恒璐著,现代作曲技法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
38、《申克音乐分析概要》,于苏贤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11月;
39、《音乐分析法》,【德】克列门斯.库恩著,钱泥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10月;
40、《二十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美】库斯特卡著,宋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
41、《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上下册),【美】彼得.斯.汉森著,孟宪福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10月;
42、《序列音乐写作与无调性》,【美】乔治.佩尔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12月;
43、《序列音乐写作教程》,郑英烈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5月;
44、《斯特拉文斯基序列音乐研究》,高佳佳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
45、《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卢璐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4月;
46、《探路者的求索-朱践耳交响曲创作研究》,蔡乔中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
47、《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王震亚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
48、《二十世纪西方作曲技法》,季家锦著,华乐出版社,2002年8月;
49、《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文集》,彭志敏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10月;
50、《作曲技法》(一、二、三卷),【德】保罗.兴德米特著,罗忠镕、姜丹译,1983年3月;
51、《自由作曲》,【奥】申克著,陈世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8月;
52、《太极作曲系统》,赵晓生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7月;
53、《现代记谱法》,童昕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
54、《新音乐语汇——现代音乐记谱法指南》.[美]霍华德·里萨蒂编.苏澜深,杨衡展,罗新民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2月;
55、《现代乐理教程》,童忠良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
56、《键盘和声学教程:古典音乐和声体系的理论》,匈]凯斯特莱尔·略林茨著.张瑞,邹国昌,徐振华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8月;
57、《复调音乐分析教程》,张韵璇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
58、《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朱世瑞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
59、《陈铭志复调论文集》,陈铭志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
60、《和声复调文集》,杨通八、张韵璇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
61、《二十世纪复调音乐》,于苏贤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8月;
62、《旋律史》,【匈】萨波奇.本采著,司徒幼文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7月;
63、《旋律学》,【奥】恩斯特.托赫著,顾耀明译,叶纯之校,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12月;
64、《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杜亚雄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65、《作曲家论音乐》,【美】萨姆.摩根斯坦编,茅于润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10月;
66、《西方音乐的观念》,姚亚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67、《音乐美的构成》,【日】渡边護著,张前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4月;
68、《中国音乐美学史》,蔡仲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5月;
69《音乐美学基础》,张前,王次炤著,《音乐自学丛书·音乐学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
70《论音乐的特殊性》,[波]卓菲娅·丽莎著,于润洋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12月;
71、《中国现代音乐:本土与西方的对话》,李诗原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07月;
72、《乐思.乐风》,杨立青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 
73、《新音乐》,【雷金纳德.史密斯.布林德尔】著,黄枕宇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
74、《音乐美学若干问题》,[德]恩斯特·迈耶尔著.姚锦新,蓝玉崧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3月;
75、《音乐家心理学》,[英]柏西·布克著,金士铭译,陈仲庚校,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3月;
76、《20世纪的音乐语言》,G·韦尔顿·马逵斯著,蔡松琦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2月;
77、《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
7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79《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80、《音乐创作》,中国音协,人民音乐出版社;
 
 
 
 
 
 
 
山 东 艺 术 学 院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音乐与舞蹈学·和声)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音乐与舞蹈学 和声 130200 13020006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和声方向具备和声写作、分析、研究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性人才,通过系统学习使其完整了解和声发展历史,熟练掌握各时期和声的理论知识与风格特点,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学术动态。
课程
类型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ggb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授 考试  
ggb01002 艺术美学1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3 艺术学方法论 36 2 2 讲授 考试  
ggb01004 外国语 72 4 1 讲授 考试  
基础
ywb0101001 音乐作品的技法分析 36 2 2 讲授 考试  
ywb0101002 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 36 2 1 讲授 考试  
ywb0101003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36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ywb0102012 和声 216 12 1—6 讲授 考试  
ywb0102013 音乐创作专题研究 36 2 2 讲授 考试  
ywb0102014 20世纪音乐的材料和技法 36 2 1 讲授 考试  
选修
课程
yyx01001

yyx01061
在选修课目录中选取 180 10 按选修课计划 按选修课
要求讲授
按选修课
要求考试
ggx01001或ggx01002须选择一门
必修环节 专业
实践
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一篇以上 2 2—5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价  
举办学术报告会1次以上 1
教学
实践
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 1 导师及任课教师评价  
毕业
环节
学位论文的开题 4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 4—6 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  
 
山东艺术学院

添加山东艺术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东艺术学院考研分数线、山东艺术学院报录比、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群、山东艺术学院学姐微信、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真题、山东艺术学院专业目录、山东艺术学院排名、山东艺术学院保研、山东艺术学院公众号、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艺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艺术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dysxy/yjsy_29551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