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大学运动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发布时间:2018-11-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上海体育大学运动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上海体育大学运动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体育大学运动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研院系介绍 正文

一、学院历史及机构设置

1952年,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运动解剖学家张汇兰教授在上海体育大学建校之初创建了运动解剖教研室,由此孕育了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978年成立基础部,1993年成立体育康复系,2002年基础部与体育康复系合并成立运动科学系,2006年更名为运动科学学院至今。

1978年,上海体育大学成为体育界第一批恢复研究生招收院校,1980年,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成为全国第一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之一,同年被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现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重点学科,1986年在国内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专科生,1989年经卫生部同意,国家教委批准又在国内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本科生,学制四年。1993年,获运动生物力学(含运动解剖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后调整为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点。2001年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3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运动医学和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运动康复与健康本科专业,联合同济大学成立了体育工程研究基地,2012年更名为运动康复学。2014年运动康复专业获批为“上海市直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

2015年,运动科学学院贯彻执行学校“系办专业”的改革思路,推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提升二级学院办学活力。撤销了原有六个教研室(运动解剖学与生物力学教研室、运动医学教研室、运动生理教研室、运动生化与营养学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和运动康复教研室),整合现有实验研究平台(三个重点实验室(“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实验室、“运动健身科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运动认知评定与调控”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三个研究中心(运动技能研究中心、运动心理研究中心和运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上体伤骨科医院(运动医学康复中心)、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SPF级动物实验室),最终形成“三个学系一个中心”的组织构架,即:运动人体科学系、运动康复学系、运动心理学系以及教学研究实验中心。

二、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目前设有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体育工程学和应用心理学四个硕士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工程学(自设)两个博士专业。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的学科建设以运动人体科学为基础,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形成了以运动人体科学和应用心理学为重点的学科构成。学院在学科发展上注重学术交叉融合、学术交流和创新,规范学术作风、加强文化建设,通过科学研究以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学科专业的发展以推进科研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通过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组建老中青及研究生相结合的科研团队,形成特色鲜明、基础深厚的科学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三、师资力量

学院共有教职工65名,博士学位39名,硕士学位21名。专任教师45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24名,长江学者1名、东方学者3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国家特殊贡献工作者1名。

2015年,以上海市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为契机,学院三个学系的师资队伍共成立九个教学团队,分别为:运动人体科学系的:①专业基础教学团队、②公共基础教学团队、③体适能教学团队、④运动防护教学团队;运动康复学系的:⑤康复学基础教学团队、⑥运动康复治疗教学团队、⑦运动康复生物力学与康复辅具教学团队;运动心理学系的:⑧运动认知控制教学团队;⑨康复心理与神经生物教学团队。

四、研究平台

运动科学学院主楼为科研楼,共四层;另有:伤骨科医院、解剖楼,运动健身科学馆,田径馆地下室等。

1.科研楼:包括三个研究中心,办公区,实验教室。一层,运动技能研究中心;二层,运动心理研究中心;三层,运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2.伤骨科医院:运动医学康复中心。

3.解剖楼:共两层,解剖教学教室,标本展示厅,张汇兰先生像。

4.运动健身科学馆,建设主题是“运动让生命更健康”。一楼为教育展示馆;二楼为体质测试区;三楼为运动人体科学的实验研究区。有高精度能量代谢舱、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试仪、等速肌力测试、三维人体扫描、高速跑台等先进设备。地下室为动物实验室。

5.田径馆地下室:包括高温高湿实验室、低氧实验室、体育工程实验室、应用机械实验室。

五、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紧密结合,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促进了高质量的教学,两者相辅相成。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由陈佩杰教授率领的团队完成的成果《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建立运动康复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研究经费总额达2000 多万元。近三年,获知识产权40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近五年,获省部级奖项18项,其他科研成果奖12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EI刊源和国内重点核心期刊文章上百篇。参加国际会议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百余人次。

六、学生文化

学院现有本科生4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250余名,秉承上海体育大学“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以培养“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学生为目标,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和文化活动,力求促进创新思维、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朋辈教育、团队学习、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出国游学等途径,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实践技能。近年来,毕业生综合就业率均在98%以上。
上海体育大学

添加上海体育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上海体育大学考研分数线、上海体育大学报录比、上海体育大学考研群、上海体育大学学姐微信、上海体育大学考研真题、上海体育大学专业目录、上海体育大学排名、上海体育大学保研、上海体育大学公众号、上海体育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上海体育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上海体育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shtyxy/yjsy_16052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