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英语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英语简介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英语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英语简介 正文

温州大学英语(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负责人:李新德                            审核人:何永成
一、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 英语(师范)
专业代码 050201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温州、面向浙南闽北戆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兼备,语言能力与实践能力皆强,富有创新精神与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在中学及其它教育文化机构从事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对所培养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是:
1.师德高尚,奉献教育。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时代使命感,具有奉献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坚定信念,遵守师德规范,立德树人,立志做中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热爱中学英语学科教育,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职业理想,具有成为卓越教师的强烈意愿。
2.富有学养,精于教学。扎实掌握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基于中学英语学科教育的要求和个人专业发展的驱动,对学科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有进一步的理解、优化和深化;掌握中学英语学科教育的规律,熟悉英语学科教育的现状,综合运用英语学科知识、教育教学原理及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实现中学英语学科教育目标,具有中学英语学科课程再开发的能力和承担教改课题的能力,显示出成为青年骨干教师的能力与水平。
3.以生为本,善于育人。具有德育为先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胜任班主任工作并能示范性地开展班级指导工作;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纾解学生的心理困惑或心理压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善于综合育人,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精研善思,协同发展。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明晰的专业发展规划,多角度实践反思,及时把握英语学科教育前沿动态,跟踪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勇于创新,具备较好的中学英语学科教育科研能力,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理论深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与沟通协调能力,能作为组织者或骨干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团队合作。
三、毕业要求及其观测指标
表1 毕业要求及其指标分解点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规范,以立德树人为使命
1-1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树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遵行良好的师德规范,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3 熟悉教育法律法规,能依法施教。
2.[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立志做中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1 具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
2-2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对英语专业和教师职业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认可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对自己从事教师职业有自豪感和荣誉感。
2-3 具有正确的学生观,能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重视中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引领中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 具备中学英语学科教育所需的学科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
3-1 了解英语学科的基本性质,扎实掌握英语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把握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熟练掌握中西文学文化经典。
3-2 理解学科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关系,能够应用学科知识分析处理英语教学问题,具有良好的语言理解与分析能力、文学解读和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学科工具书,掌握学科文献检索方法和其他信息获取方法;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能辨识、分析、比较、概括和评价基本的语言文学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适应中学教育教学需要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朗读和演讲能力较强,有较好的书法修养,熟悉各种文体,具有一定的翻译能力与应用写作能力。
3-3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跨学科素养,具备运用英语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4.[教学能力] 具有基本的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4-1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英语学科学习规律。
4-2 掌握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准确理解中学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的内涵,熟悉当前中学英语学科教材和教参,掌握英语学科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教学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融合知识、技能和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的初步经验;能够根据特定的学情与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能上好每一堂课。
4-3 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进行评价、反思和研讨,有持续改进的意识和能力,把握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学术动态,尤其是对本学科教育方面的特色思想和观点有一定的了解,针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究,形成研究成果。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 能胜任各类班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
5-1 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学德育的目标、基本内容,掌握正确的德育教育方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5-2 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原理和原则、基本策略与基本方法,熟悉班级组建、班级活动组织、中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沟通合作等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素养。
5-3 掌握心理辅导技能,能够有效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
6.[综合育人] 具有综合育人的基本素养和初步体验
6-1 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掌握本学科蕴含的丰富人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掌握本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6-2 理解文化育人的作用,掌握通过班级建设、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德育的原理和策略,能参与或组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
6-3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整合学科教育、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进行综合育人的初步体验,并能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力,注重规划专业发展
7-1 具有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兴趣和意识,具有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7-2 具有反思的意识,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能分析和解决中学教育教学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能写规范的本学科教研论文。 
7-3 了解国内外本学科教改发展动态,了解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发展路径,能够正确分析自我,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发展重点,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对专业发展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在实践中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8.[沟通合作]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8-1 充分理解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系统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乐于与他人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8-2 具有团队协作活动的体验,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能够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社区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8-3 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运用专业优势参与校园、社区建设。
表2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图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6.3
7.1
7.2
7.3
8.1
8.2
8.3
 
四、主干课程 
高级英语A(一)、高级英语A(二)、英语语法、语言导论、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英语教学法、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国文化概论、英语报刊选读、英语文学导论、英国文学、西方文明史、美国文学、跨文化交际
五、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包括选修课)
表3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包括选修课)
类别 课程 学时 学分 学期 备注
课内实践教学 英语语音 32 1 2 根据《认证标准》、《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规程》等的规定,师范生教育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均涵盖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和教研工作三项任务。教育实习之前须完成一定课时量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前后须开展教育研习工作。教育“三习”的总时间不少于18周,其中教育实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0周。
学术论文写作 32 1 7
英语教学法 32 1 5
多媒体技术应用 32 1 2
健身与体能(一) 32 0.5 5
健身与体能(二) 32 0.5 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8 0.125 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6 0.5 4
独立设置实践教学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英语技能实训(一) 16 0.5 1
英语技能实训(二) 16 0.5 2
英语技能实训(三) 16 0.5 3
英语技能实训(四) 16 0.5 4
英语技能实训(五) 16 0.5 5
英语技能实训(六) 16 0.5 6
英语技能实训(七) 16 0.5 7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32 1 6
实践教学周 教育见习(一) +2 1 2
教育见习(二) +2 1 3
教育见习(三) +1 0.5 4
教育见习(四) +1 0.5 5
赛学研创综合实践 +1 0.5 7
思政社会实践 +2 2 7
毕业
实习 教育实习(班主任实习) +2 1 6
教育实习(教学实习) +8 5 6
教育研习 +2 1 6
毕业
设计 毕业论文 +8 8 8
合      计 29.625
六、修业说明与学位授予
1. 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包含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等环节,以及认知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2. 毕业学分与学位授予
毕业最低学分172。其中,课内教育学分160学分,课外教育学分12学分,学分构成参见表4。取得表2所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根据《温州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表4 毕业最低学分及其构成
课程类别 修读性质 学分 占课内学分比例 实践教学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占课内学分比例 独立设置实践教学学分
通识课 通识必修课 必选课 34 21.25% 4 2.5% 0
通识选修课 公选课 8 5% 0 0% 0
专业教育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课 必选课 47 29.375% 2 1.25% 0
专业核心课 必选课 31 19.375% 1 0.625% 1
本专业选修课 任选课 13 8.125% 0 0% 0
跨学科专业融合课 任选课 0 0% 0 0% 0
实践与创新教育课程 必选课 27 16.875% 27 16.875% 27
课内学分合计 160 100% 34 21.25% 28
课外教育项目 必选课 12 其中实践学分:12
总   计: 172 其中实践教学总学分:  40       比例:23.25%
填写说明:
1.实践教学学分:课内实践教学及独立设置实践教学总学分,按32学时=1学分计算。
2.实践教学学分占比:实践教学学分/课内总学分。
3.独立设置实践教学学分:含独立设置实践课程、实践教学周、毕业(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表5课内教育课程设置
别 课
质 课
码 课
称 学
分 周
时 总
时 讲
时 实
时 上
时 开
期 备
通识必修课 必选课 182000901L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0-0.0 48 48 0 0 1
182000101L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0-2.0 64 32 32 0 2
172000201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3.0-0.0 48 48 0 0 3
182000301L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4.0-0.0 64 64 0 0 4
172000301S 思政社会实践 2 +2 0 0 0 0 7
002000101L 军事理论 2 2.0-2.0 32 32 0 0 1
042140801S 大学体育(一) 0.75 2.0-0.0 32 32 0 0 1
042140901S 大学体育(二) 0.75 2.0-0.0 32 32 0 0 2
042141001S 大学体育(三) 0.75 2.0-0.0 32 32 0 0 3
042141101S 大学体育(四) 0.75 2.0-0.0 32 32 0 0 4
042150601S 健身与体能(一) 0.5 0.0-1.0 32 0 32 0 5
042150701S 健身与体能(二) 0.5 0.0-1.0 32 0 32 0 6
062148001L 第二外语(一) 4 4.0-0.0 64 64 0 0 4
062148101L 第二外语(二) 4 4.0-0.0 64 64 0 0 5
192001601L 大学生创业基础 1 1.0-0.0 16 16 0 0 2
182000802L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2.0-2.0 32 32 0 0 1
102000801M 多媒体技术应用 3 2.0-2.0 64 32 32 0 2
必选小计学分
类别小计学分 34
通识选修课 公选课 艺术类课程 2 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创业教育、心理与教育、体育等
其他类课程 6
类别小计学分 8
学科(专业)基础课 必选课
062139401L 英语精读(一) 4 4.0-0.0 64 64 0 0 1
062140701L 英语精读(二) 4 4.0-0.0 64 64 0 0 2
062140801L 英语精读(三) 4 4.0-0.0 64 64 0 0 3
062140901L 英语精读(四) 4 4.0-0.0 64 64 0 0 4
062106102M 英语读写(一) 2 2.0-0.0 32 32 0 0 1
062106101M 英语读写(二) 2 2.0-0.0 32 32 0 0 2
062141201L 英语读写(三) 2 2.0-0.0 32 32 0 0 3
062141301L 英语读写(四) 2 2.0-0.0 32 32 0 0 4
0621013004 英语视听说(一) 2 2.0-0.0 32 32 0 0 1
062141101L 英语视听说(二) 2 2.0-0.0 32 32 0 0 2
062139601L 英语演讲与辩论(一) 2 2.0-0.0 32 32 0 0 1
062141001L 英语演讲与辩论(二) 2 2.0-0.0 32 32 0 0 2
062148301L 英汉/汉英笔译 2 2.0-0.0 32 32 0 0 4
062148401L 英汉/汉英口译 2 2.0-0.0 32 32 0 0 5
052000101L 大学语文 2 2.0-0.0 32 32 0 0 1
032107101L 教育学基础 2 2.0-0.0 32 32 0 0 3
032181801M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 3.0-0.0 48 40 8 0 3
032123901S 班主任工作实务 1 1.0-0.0 16 16 0 0 4
032202101M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 2.0-1.0 40 24 16 0 4
032201801L 教育研究方法 1 2.0-0.0 16 16 0 0 5
必选小计学分 47
类别小计学分 47
专业核心课 必选课 062102302M 高级英语A(一) 4 4.0-0.0 64 64 0 0 5
062102301M 高级英语A(二) 4 4.0-0.0 64 64 0 0 6
052162101L 英语语法 2 2.0-0.0 32 32 0 0 2
052160401L 语言导论 2 2.0-0.0 32 32 0 0 4
062106501M 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1 2.0-0.0 16 16 0 0 5
062144401M 英语教学法 3 3.0-0.0 48 48 0 0 5
062140101S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1 0.0-2.0 32 0 32 0 6
062107401M 中国文化概论 2 2.0-0.0 32 32 0 0 2
062132001L 英语报刊选读 2 2.0-0.0 32 32 0 0 3
062148501L 英语文学导论 2 2.0-0.0 32 32 0 0 4
062148601L 英国文学 2 2.0-0.0 32 32 0 0 5
052160501L 西方文明史 2 2.0-0.0 32 32 0 0 5
062104501M 美国文学 2 2.0-0.0 32 32 0 0 6
062109401L 跨文化交际 2 2.0-0.0 32 32 0 0 6
必选小计学分 31
类别小计学分 31
本专业选修课 052160601L 英语视听说(三) 2 2.0-0.0 32 32 0 0 3 其中教师教育类课程必选3个学分
062106001M 英语词汇学 2 2.0-0.0 32 32 0 0 3
062141701L 英汉语言对比 2 2.0-0.0 32 32 0 0 5
062143001L 中国典籍翻译 2 2.0-0.0 32 32 0 0 5
062148801L 英语教学评估与测试 2 2.0-0.0 32 32 0 0 5
052160901L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案例分析 1 1.0-0.0 16 16 0 0 6
052161201L 英语教学理论 2 2.0-0.0 32 32 0 0 6
062140201L 西方思想经典导读 2 2.0-0.0 32 32 0 0 6
062140401L 地域文化概论 2 2.0-0.0 32 32 0 0 6
062144701L 英语文体学 2 2.0-0.0 32 32 0 0 6
062148201L 第二外语(三) 2 2.0-0.0 32 32 0 0 6
062149001L 比较文学 2 2.0-0.0 32 32 0 0 6
062148901L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2 2.0-0.0 32 32 0 0 7
任选小计学分 13
类别小计学分 13
实践与创新教育课 必选课 062139101L 英语专业导论 1 1.0-0.0 16 16 0 0 1
062139201M 英语语音 2 1.0-2.0 48 16 32 0 1
052162001M 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2 1.0-2.0 48 16 32 0 7
052161301S 英语技能实训(一) 0.5 0.0-1.0 16 0 16 0 1
052161401S 英语技能实训(二) 0.5 0.0-1.0 16 0 16 0 2
052161501S 英语技能实训(三) 0.5 0.0-1.0 16 0 16 0 3
052161601S 英语技能实训(四) 0.5 0.0-1.0 16 0 16 0 4
052161701S 英语技能实训(五) 0.5 0.0-1.0 16 0 16 0 5
052161801S 英语技能实训(六) 0.5 0.0-1.0 16 0 16 0 6
052161901S 英语技能实训(七) 0.5 0.0-1.0 16 0 16 0 7
062147101S 教育见习(一) 1 +2 0 0 0 0 2
062149201S 教育见习(二) 1 +2 0 0 0 0 4
062149301S 教育见习(三) 0.5 +1 0 0 0 0 5
062149401S 教育见习(四) 0.5 +1 0 0 0 0 6
062140601S 教师资格证工作坊 0.5 +1 0 0 0 0 6
0621180004 教育实习(班主任实习) 1 +2 0 0 0 0 7
0621181004 教育实习(教学实习) 5 +8 0 0 0 0 7
062149701S 教育研习 1 +2 0 0 0 0 7
062149801S 赛学研创综合实践 0.5 +1 0 0 0 0 7
0621057004 毕业论文 8 +8 0 0 0 0 8
必选小计学分 27
类别小计学分 27
总计学分 160
 
八、课外教育课程与项目设置
表6 课外教育课程与项目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周学时 总学时 讲课学时 开课(录入)学期 备  注
课外教育项目 必   选  002002101Q 军事训练(一) 1 +1 0 0 1
002002201Q 军事训练(二) 1 +1 0 0 3
002001201Q 社会实践 1 +1 0 0 7
002000901Q 创新创业实践 2 1.0-0.0 0 0 7
002001101Q 形势与政策 2 0.0-0.0 112 112 7
002000701Q 体能测试 1 +1 0 0 8
002000601L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一) 1 1.0-0.0 16 16 1
002000701L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二) 1 1.0-0.0 16 16 6
002000904Q 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师范专业开设) 1 +1 0 0 6
002001401Q 劳动技能与素质拓展(师范专业开设) 1 +1 0 0 7
合  计 12学分
 
九、毕业要求的达成
1. 课程与毕业要求达成的关系
表7-1  毕业要求1的达成课程
毕业要求1 [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规范,以立德树人为使命
课程名称/贡献度
指标点 课程名称/贡献度
1-1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H)、中国近现代史纲要(H)
合计 课程门数:3
1.2树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遵行良好的师德规范,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思政社会实践(H)、中国文化概论(M)、跨文化交际(M)
合计 课程门数:3
1-3 熟悉教育法律法规,能依法施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H)、形势与政策(H)、军事理论(M)军事训练(一)(M)、军事训练(二)(M)
合计 课程门数:5
表7-2  毕业要求2的达成课程
毕业要求2 [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立志做中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课程名称/贡献度
指标点 课程名称/贡献度
2.1 具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育学基础(H)、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
合计 课程门数:2
2.2 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对英语专业和教师职业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认可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对自己从事教师职业有自豪感和荣誉感。 教育学基础(M)、发展与教育心理学(H)、教师资格证工作坊(H)、英语专业导论(M)
合计 课程门数:4
2.3具有正确的学生观,能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重视中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引领中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合计 课程门数:2
表7-3  毕业要求3的达成课程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具备中学英语学科教育所需的学科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
课程名称/贡献度
指标点 课程名称/贡献度
3.1 了解英语学科的基本性质,扎实掌握英语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把握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熟练掌握中西文学文化经典。 英语语法(M)、语言导论(H)、英语文学导论(H)、英国文学(H)、西方文明史(H)、美国文学(H)、英语专业导论(M)、
合计 课程门数:7
3.2理解学科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关系,能够应用学科知识分析处理英语教学问题,具有良好的语言理解与分析能力、文学解读和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学科工具书,掌握学科文献检索方法和其他信息获取方法;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能辨识、分析、比较、概括和评价基本的语言文学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具有适应中学教育教学需要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朗读和演讲能力较强,有较好的书法修养,熟悉各种文体,具有一定的翻译能力与应用写作能力。 英语精读(一)(M)、英语精读(二)(M)、英语精读(三)(H)、英语精读(四)(H)、英语读写(一)(M)、英语读写(二)(M)、英语读写(三)(H)、英语读写(四)(H)、英语视听说(一)(M)、英语视听说(二)(H)、英语演讲与辩论(一)(H)、英语演讲与辩论(二)(H)、英汉/汉英笔译(H)、英汉/汉英口译(H)、高级英语A(一)(H)、高级英语A(二)(H)、英语语音(H)、英语技能实训(一)(M)、英语技能实训(二)(M)、英语技能实训(三)(M)、英语技能实训(四)(M)、英语技能实训(五)(M)、英语技能实训(六)(M)、英语技能实训(七)(M)
合计 课程门数:24
3.3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跨学科素养,具备运用英语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中国文化概论(H)、英语报刊选读(M)、跨文化交际(H)、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H)、毕业论文(H)、赛学研创综合实践(M)、大学语文(L)、第二外语(一)(L)、第二外语(二)(M)
合计 课程门数:9
表7-4  毕业要求4的达成课程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具有基本的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课程名称/贡献度
指标点 课程名称/贡献度
4.1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英语学科学习规律。 英语教学法(H)、发展与教育心理学(H)
合计 课程门数:2
4.2掌握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准确理解中学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的内涵,熟悉当前中学英语学科教材和教参,掌握英语学科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教学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融合知识、技能和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的初步经验;能够根据特定的学情与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能上好每一堂课。 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H)、课堂教学技能训练(H)、教育见习(一)(M)、教育见习(二)(M)、教育见习(三)(M)、教育见习(四)(M)、教育实习(教学实习)(H)
合计 课程门数:7
4.3 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进行评价、反思和研讨,有持续改进的意识和能力,把握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学术动态,尤其是对本学科教育方面的特色思想和观点有一定的了解,针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究,形成研究成果。 毕业论文(H)、教育实习(教学实习)(M)、教育研习(H)、教育研究方法(H)
合计 课程门数:4
表7-5  毕业要求5的达成课程
毕业要求5 [班级指导]:能胜任各类班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
课程名称/贡献度
指标点 课程名称/贡献度
5.1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学德育的目标、基本内容,掌握正确的德育教育方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H)、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
合计 课程门数:2
5.2 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原理和原则、基本策略与基本方法,熟悉班级组建、班级活动组织、中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沟通合作等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素养。 班主任工作实务(H)、教育实习(班主任实习)(M)
合计 课程门数:2
5.3 掌握心理辅导技能,能够有效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班主任工作实务(H)、教育实习(班主任实习)(H)
合计 课程门数:3
表7-6  毕业要求6的达成课程
毕业要求6 [综合育人]:具有综合育人的基本素养和初步体验
课程名称/贡献度
指标点 课程名称/贡献度
6-1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掌握本学科蕴含的丰富人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掌握本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师范专业开设)(H)、教育学基础(M)
合计 课程门数:2
6-2理解文化育人的作用,掌握通过班级建设、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德育的原理和策略,能参与或组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
劳动技能与素质拓展(师范专业开设)(H)、教育实习(班主任实习)(M)
合计 课程门数:2
6-3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整合学科教育、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进行综合育人的初步体验,并能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 班主任工作实务(H)、教育实习(教学实习)(M)、教育实习(班主任实习)(M)
合计 课程门数:3
表7-7  毕业要求7的达成课程
毕业要求7 [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力,注重规划专业发展
课程名称/贡献度
指标点 课程名称/贡献度
7.1 7-1 具有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兴趣和意识,具有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育学基础(M)、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一)(M)、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二)(H)大学生创业基础(L)
合计 课程门数:4
7.2 具有反思的意识,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能分析和解决中学教育教学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创新能力,能写规范的本学科教研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M)、多媒体技术应用(L)、教育学基础(M)
合计 课程门数:3
7-3 了解国内外本学科教改发展动态,了解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发展路径,能够正确分析自我,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发展重点,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对专业发展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在实践中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一)(M)、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二)(H)
合计 课程门数:2
表7-8  毕业要求8的达成课程
毕业要求8 [沟通合作]: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课程名称/贡献度
指标点 课程名称/贡献度
8.1充分理解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系统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乐于与他人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社会实践(M)、大学体育(一)(L)、大学体育(二)(L)、大学体育(三)(L)、大学体育(四)(L)、健身与体能(一)(L)、健身与体能(二)(L)、体能测试(L)
合计 课程门数:8
8.2具有团队协作活动的体验,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能够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社区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教育实习(教学实习)(M)、班主任工作实务(M)
合计 课程门数:2
8.3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运用专业优势参与校园、社区建设。 社会实践(H)、创新创业实践(L)、赛学研创综合实践(M)
合计 课程门数:3
注:贡献度采用“强(H)”、“中(M)”、“弱(L)”的定性描述来表达,下同。
2.课外教育与毕业要求达成的关系
表8  课外教育与毕业要求达成的关系
课外教育项目
支持度
毕业要求指标点 军事训练(一) 军事训练(二) 社会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 形势与政策 体能测试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二) 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师范专业开设) 劳动技能与素质拓展(师范专业开设)
1.1
1.2
1.3 M M H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6.1 H
6.2 H
6.3
7.1 M H
7.2
7.3 M H
8.1 M L
8.2
8.3 H L
 
十、其它说明
温州大学

添加温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温州大学考研分数线、温州大学报录比、温州大学考研群、温州大学学姐微信、温州大学考研真题、温州大学专业目录、温州大学排名、温州大学保研、温州大学公众号、温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温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温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wen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30226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