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导师:方俊

发布时间:2021-10-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导师:方俊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导师:方俊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导师:方俊 正文


  方俊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230026
  学位/职称:博士;副研究员
  办公室电话:(+86)551 63607119
  E-mail:fangjun@ustc.edu.cn

  个人履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2001)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2007-至今)

  研究方向
  高大空间早期火灾烟气输运规律与探测方法
  低压低氧条件下火灾参量表现规律与识别方法
  微重力条件下火灾参量表现规律与识别方法

  学术任职

  科研项目
  微重力强迫对流条件下火灾与非火灾颗粒群光散射规律与反演识别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执行期:2011.1-2013.12。
  西藏低压缺氧环境对火灾烟气探测的影响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执行期:2008.1-2010.12。
  微重力环境强迫对流条件下火焰图像特征与识别方法: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主持,执行期:2011.1-2012.12。
  高大空间复杂气流组织对早期火灾探测的影响规律: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科研基金,主持,执行期:2008.1-2011.3。
  西藏低压低氧环境下早期火灾信号特征规律研究:中国科大青年基金,主持,执行期:2008-2010。
  复杂气流组织下大空间早期火灾烟气输运规律与协同探测优化方法研究: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主持,执行期:2007-2009。
  光声智能火灾探测技术的研究: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子课题,主持,执行期:2004-2005。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探测报警及联动灭火系统集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主持,执行期:2004-2006。
  高原低压低氧特殊环境下火灾防治的热物理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骨干,执行期:2011.1-2014.12。
  高大空间热分层环境下早期火灾输运规律及探测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二完成人,执行期:2005-2007。
  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应用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专题,研究骨干,执行期:2006-2008。

  个人获奖
  安徽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6)
  安徽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

  代表性论著
  方俊代表性论著
  Journals
  [1] Jun Fang,Ran Tu,Jin-fu Guan,Jin-jun Wang,Yong-ming Zhang,2011,Influence of low air pressure on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lame pulsation frequency of pool fires,Fuel 90:2760–2766.
  [2] Fang Jun ,Yu Chun-Yu,Tu Ran,Qiao Li-Feng,Zhang Yong-Ming,Wang Jin-Jun,2008,The influence of low atmospheric pressure on carbon monoxide of n-heptane pool fire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54:476–483.
  [3] Fang Jun,Yuan Hong-Yong,2007,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integral modeling and smoke detection of early fire in thermally stratified environments,Fire Safety Journal 42:11~24.
  [4] Fang Jun,Ji Jie,Yuan Hong-Yong,Zhang Yong-Ming,2006,Early fire smoke movements and detection in high large volume spaces,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41 (11):1482-1493.
  [5] Fang Jun,Ji Jie,Yuan Hong-Yong,Zhang Yong-Ming,Su Guo-Feng,2006,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smoke plumes in stable thermally stratified environments,Journal of Fire Sciences 24 (3):177-193.
  [6] Fang Jun,Shu Xueming,Yuan Hongyong,Zhen Xin,2004,Self-preserving size distribution of fire soot fractal coagulation in flaming combustion,Journal of Fire Sciences 22(1):53-68.
  编著:
  [1].吴龙标,方俊,谢启源.《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手册:
  [1] 廖光煊,方俊.《燃烧技术手册》第23章“火灾探测与清洁高效灭火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国际会议
  [1] Fang,Jun;Yuan,Hongyong;Su,Guofeng,“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fire smoke plumes in stably thermally stratified environment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ISSST),2004,Shanghai
  [2] Fang Jun,Yuan Hong-Yong,Ji Jie,Zhang Yong-Ming,Fan Wei-Cheng.“Research on early fire smoke movements and detection method in stably thermally stratified environments”,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ire Safety Science,2005,Beijing
  [3] Fang Jun,Yuan Hong-yong.“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Integral Modeling and Smoke Detection of Early Fire In Thermally Stratified Environments”,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c Fire Detection,2004,Germany
  [4] FANG Jun,SHU Xue Ming,ZHANG Yong-Ming,YUAN Hong-Yong,FAN Wei-Cheng.”Fractal Morphology Effect upon Fire Smoke Particle Coagulatio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4ISSST),Changsha.
  [5]FANG Jun,YU Chunyu,QIAO Lifeng,ZHANG Yongming &;WANG Jinjun,”Preliminary Study of Low Air Pressure Influence upon Standard Fires in Tibet”,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ISSST )Beijing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报录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姐微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真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业目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众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zhongguokexue/daoshi_47846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