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强

发布时间:2022-05-10 编辑:高招帮小莉
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强

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强,综合对比

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强?是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择校时想查询对比的内容,小编在此整理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两个学校的基本信息和师资力量和大学排名数据如下,供各位参考,更多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招生分数线等数据请添加我们招生客服微信查询。

广西中医药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45010600
  • 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
  • 所在省市:广西 - 南宁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17
  • 硕士点数:52 博士点数:2
  • 全国排名:485
  • 创建时间:1956年
  • 占地面积:1310.99(亩)
  • 学生人数:2万人
  • 官方网站:www.gxtcmu.edu.cn/
  • 高招网站:gxtcmuzs.university-hr.cn/
  • 联系电话:0771-3126099
  • 学校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邮编530001

湖南中医药大学基本信息:

  • 院校代码:4143010541
  • 主管部门:湖南省
  • 所在省市:湖南省 - 长沙
  • 办学层次:公办 - 本科
  • 985:否;211:否 ;双一流:否
  • 重点学科:1
  • 硕士点数:47 博士点数:19
  • 全国排名:375
  • 创建时间:1934年
  • 占地面积:1393.00(亩)
  • 学生人数:1万~2万人
  • 官方网站:www.hnzyxx.com/index.html
  • 高招网站:www.hnctcm-zsjy.com/
  • 联系电话:0731-88458000
  • 学校地址:含浦校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园学士路300号

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综述

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小编为各位整理了以下内容。

广西中医药大学介绍

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为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建校于1956年,1958年更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广西中医学院,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

学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产学研医紧密结合、对外交流合作优势突出,有仙葫、明秀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10.99亩。设有16个学院,3个直属公共教学部。有14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地方附属医院11所),1所附设中医学校,1家校办制药厂,1所独立学院。有重阳城老年公寓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校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69人,其中474人具有博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685人。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4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32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有本科专业27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优质特色专业(群)9个、省级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已连续13年荣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五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5项;完成教育部专业认证4个,并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3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专科4个;有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3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西重点学科6个,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1个;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含培育)55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在全国排名进入前50%,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进入前70%。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学校以中医药、壮瑶医药研究为重点,加强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实现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零”的突破;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是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最大的创新共享平台之一。有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4个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含培育),4个校级国际联合实验室。拥有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高校-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平台1个,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高端智库2个。1970年开始,赵一教授参与屠呦呦“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工作,在青蒿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韦贵康教授提出的“脊柱相关性疾病及颈性高血压学说”,邓家刚教授的“化学中药学说”,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均在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校园内活跃着“扶阳学派”“八桂学派”“黄氏壮医针灸”“本土学派”等多个学术流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

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99项,省部级项目337项,厅局级项目904项,资助经费1.99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6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4项;出版科技专著190余部,发表科技论文7800余篇,获专利授权594件。

社会服务优势明显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技术优势,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主战场。以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瑞康医院、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制药厂为依托,学校有36个国药准字号药品、200多种院内制剂、10多种成果转化产品,复方扶芳藤合剂、龙血竭、芒果止咳片已成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的拳头产品,青蒿素、绞股蓝等系列产品也为广西多个制药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宗农作物废弃物功能成分筛选及产品开发研究”及“海水无核珍珠产业化养殖关键技术与应用”等研究成果转化投入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学校受政府委托编制《广西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并积极参与政府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等系列中医药、壮瑶医药相关文件,帮助玉林市、贺州市、上林县等编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等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壮瑶药质量标准研究和广西中药民族药资源普查,为实现广西医药千亿元产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助推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派出62名医护人员驰骋武汉,1名专家参与驰援柬埔寨抗击疫情,1名专家参与中国援科摩罗短期抗疫医疗队,11名专家参与组建广西中医药救治专家组,共获得7项广西应急专项资助和2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新冠肺炎防控专项项目,“广西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的临床应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临床研究,形成广西特色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学校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与基层医院技术帮扶工作,深入全区50多个县市的社区、农村开展中医药文化、技术、服务“三下乡”活动和义诊活动,使老百姓在身边就获得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文化传承创新显特色

学校循本而开弘,始终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学校对壮、瑶等民族医药进行挖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创立了壮医药、瑶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系列专著与教材。“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瑶药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整理和疗效验证研究”“壮医理论的发掘整理与临床实验研究”等一批壮医科技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西政府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新贡献。

学校重视弘扬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走进仙葫校区,警醒学子珍惜时光、自强不息的晨钟暮鼓楼校门,建有张仲景雕像的医圣广场、仲景大道,教学楼前大草坪广场南侧的中医历史文化长廊,校道两侧的文化石镌刻着《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名篇,图书馆大门两侧有大型壁画《岐黄论医》《杏坛讲学》,教学楼里有《医学生誓言》和名医名家的励志格言、中医文化及中草药知识宣传画,还有药师山、神农阁等中医药文化景观建筑,将渊远流长的华夏传统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国际交流合作广泛

学校1976年开始培养留学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成立了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中—加斑马鱼中药筛选联合实验室、中—澳传统药物现代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地区)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以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为中心、辐射全球的对外教育新格局。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25个国家或地区的94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交换访学、进修合作关系,架起了与国际医药界教育、医疗、科研等合作的桥梁,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加强文化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将秉承“弘毅自强,传承创新”的校训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开拓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的区域一流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各项数据截止到2021年8月3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介绍

湖南中医药大学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也是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1393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主校区依岳麓南坡,临湘江西岸,环境幽雅,风光秀丽,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1934年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53年创办湖南中医进修学校,1960年创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79年成为全国首批取得中医类研究生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进入湖南省一本招生序列。目前,学校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现任党委书记秦裕辉、校长谭元生。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学校设有18个学院、2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0个,其中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构建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的三级重点学科体系。中医诊断学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名医名师荟萃。现有专任教师136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67人,有博士生导师108人、硕士生导师4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入选国医大师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百人计划”专家7人,“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省学科带头人17人,医学学科带头人22人,国家级名中医2人,省级名医69人;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

  学校坚持质量办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757人、研究生1839人。建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个。

  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名师空间课堂6门、省级微课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

  近三年,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50余项,省级奖励10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针灸推拿临床操作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护理学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中医院校“远志杯”作品竞赛一等奖等。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年终就业率达95.61%,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7万余名以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主体的精英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坚持聚焦国家和区域的重大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中医药产业化,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建有科研平台56个,其中国家级3个、部级21个、省级19个、厅级13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授权专利116项,获湖南省发明奖二等奖1项;立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100余项,其中“973计划”计划项目14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9项。

  学校拥有5个校办合资企业,牵头成立了湖南中医药产业创新联盟,先后与湘西、怀化等10个地市签订近100项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金额近2000万元。古汉集团、九芝堂、正清制药、汉森制药四大上市公司的拳头产品,如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妇科千金片、乙肝宁冲剂、肝复乐、驴胶补血冲剂、汉森四磨汤、天麻首乌片等都由我校研制和参与研发,畅销国内外,累计产值超过200亿元。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拥有刘祖贻、熊继柏、王行宽、潘敏求、张涤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建设有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活跃。现有境外学生674人。学校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合作开展了我省首个境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圆光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巴民族医药研究中心”,与卢森堡合作建立了“中-卢中医药合作研究中心”;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面向未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将始终秉承“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建设同类一流、国际知名、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含浦校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园学士路300号,邮政编码:410208;东塘校区: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113号,邮政编码:410007。
联系电话:湖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0731-85381117
学校网址:http://www.hnctcm.edu.cn

添加广西中医药大学招生客服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高招帮”,关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在高招帮微信公众号输入【广西中医药大学分数线、广西中医药大学高招群、广西中医药大学排名、广西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广西中医药大学招生目录、广西中医药大学招生办电话、广西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西中医药大学高考招生信息或资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高考公众号 高招帮之家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aozhaobang/nagehao/694570_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