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1-13 14:57: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东北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东北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东北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东北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东北大学官网来自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东北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东北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官网: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简介: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文法学院在东北大学建校伊始就开启了学术探索之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多年来,文法学院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历史沿革
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成立伊始设立文法学科,9月开始招生。1929年1月文科成立文学院,法科成立法学院,1929年12月25日文法两院合并成立文法学院。1931年“9·18事变”后,文法学院师生随同东北大学被迫走上了流亡之路。
1949年3月,在流亡回归沈阳的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了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更名为东北工学院。在东北工学院时期的政治理论教研组基础上先后改组更名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社会科学部和社会科学系成为文法学院恢复建立的学科基础。
1993年3月,在原东北工学院基础上东北大学复名后,12月24日文法学院恢复建立。
2014年7月,文法学院政治经济学学科划入工商管理学院。2014年9月文法学院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划入新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设置
文法学院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本科专业5个。
其中: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公共管理(含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3个学科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公共管理(含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4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法学(含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3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公共管理硕士(MPA)。
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专业5个: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新闻学、土地资源管理。
文法学院是全国理工科大学中最早获得文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全国首批24所具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公共管理学科为东北大学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原学科和辽宁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国内一流学科,行政管理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研究机构
学院设有民政部研究基地东北大学城乡社区建设研究院、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社区干部学院、科技部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教育部科技政策研究战略培育基地、教育部民族地区社区教育与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行为法学会国家与地方治理委员会学术研究基地东北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点基地辽宁省公共文化研究基地、辽宁民政事业发展研究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学术研究机构。
学术组织
学院基层学术组织共设有5个系(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法学系、新闻学系)和1个研究所(社会保障与教育政策研究所)。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机关工作人员15人,非教师专业技术人员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9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9人。
学院教师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5人,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民政部全国社会事务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1人,辽宁省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1人,辽宁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1人,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辽宁省高等教育创新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人、“千”人层次1人,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部学部委员1人、管理学部委员1人。
在校学生
目前各类在读学生2220人,其中:本科生640人,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394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120人,博士学位研究生136人,留学生53人。
教学成果
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评为国家“双一流”专业建设点;《老子的人生智慧》、《外国民商案例选读》、《社区管理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漫谈》被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行政管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材体系建设研究》分别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社区管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
科研成果
在科学研究领域,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政部全国重大招标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近千项,参与中央和国家、省市多项重要文件和法律法规的起草和政策咨询工作,在国内外享有重要学术影响力。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联系方式:
院办:024-83687643(传真) 
教学办:024-83688313
MPA办:024-83681211 
学生办:024-83683420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法学院(1923-1949)
1921 年初,主政东北的张作霖接受时任奉天教育厅长谢荫昌的建议,决定创办大学教育。同年,奉天省公署拟定东北大学的组织大纲,其中规定“大学暂定六科分年组织”,并说明文科分六学系:国文学系、历史学系、地理学系、教育学系、俄文学系、英文学系;商科分二学系:银行学系、外国贸易学系;法科分三学系: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1922年12月,奉天省公署委任汪兆璠为东北大学文法科筹备员,并决定在奉天公立文学专门学校校址开办文法科大学。
1923年4月,东北大学正式成立。5月,汪兆璠被委任为文科学长兼法科学长,7月东北大学举行第一届新生入学考试,文法两预科各取二班,合计120人左右。9月,正式开学。1925年7月东北大学文科成立中国文学系、英文学系、俄文学系、政治学系、法律学系。1928年3月为适应本省各中学师资的需要,东北大学设师范部,添招英文、数理两专科。4月汪兆璠去职。周守一(天放)被委任为文科学长兼师范部学长;臧启芳为法科学长。7月,东北大学师范部教育系成立。8月,文科添设哲学心理学系、史学群学系。法科添设经济学系。开始实行选课制,并开始招收女生。
1929年1月根据原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实行大学学院制的通令,由张学良校长主持研究决定,将东北大学文科改为文学院,由周天放任院长;法科改为法学院,由臧启芳任院长。同时成立教育学院,由李树棠任院长,并将原设在文科的教育学系、英文专修科等划归教育学院领导。3月,张校长捐资100万元,建筑文法学院校舍,即汉卿南、北楼。7月文、法两院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文学院毕业生:英文学系12人、俄文学系13人,法学院毕业生:法律学系22人、政治学系16人。是年文、法学院制定了《组织大纲》、《教务通则》、《课程一览》、《奖学规则》、《惩戒总则》等。9月法学院添招法律专修科一级,政治专修科二级。专修科学生均系校机关服务人员,在夜间授课。至此,东北大学已有六个学院。其中文学院五个系:中国文学系、英文学系、俄文学系、哲学心理学系、史学系;法学院三个系: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教育学院两个系,八个专修科:教育行政学系、教育心理学系、政治专修科、法律专修科、国文专修科、英文专修科、数理专修科、博物专修科、体育专修科、家政专修科。
1929年12月25日张学良校长将文、法合为一院,汪兆璠为文法学院院长。1931年4月文法学院院长汪兆璠调任东北政务委员会秘书,刘百昭代理院长。6月30日《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刊》正式出版。刊出著名学者吴贯因教授等人撰写的学术论文40篇。“九一八”事变后文法学院随校迁到北平。1933年3月,刘百昭辞职,曹国卿受聘为文法学院院长。1934年7月,文法学院添设史地学系及女子家政专修科。9月,文法学院分设,方永蒸任文学院院长,曹国卿任法学院院长。1935年7月, 文学院英文学系、法学院法律学系学生均已毕业,停止招生。1936年7月东北大学改组,废秘书长,周鲸文为秘书长主任兼法学院院长,杨维祯任文学院院长。
1937年1月7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任命臧启芳代理校长职务。2月,臧启芳遵教育部命在开封借河南大学校舍,暂设东北大学办事处,部分文法学院学生、教职员工由平去汴。2月20日到汴后,臧代理校长兼任文学院院长,聘白世昌为法学院院长,并于2月20日开学。6月30日,在汴文法两院迁到西安,与工学院集中于一处。卢沟桥事变后,在北平的东大文、法学院部分学生直接走上抗日战场,部分学生到西安东大就学。8月,东大聘李光忠为经济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聘娄学熙为秘书长兼政治学系主任。
1938年3月,东大开始迁往四川,5月,在四川三台复课。7月,东大工学院并入国立西北工学院,东大文学院改为文理学院,增设化学系。这时,在三台的东北大学只剩有文理学院和法学院。文理学院含:中文、史地、化学等三个学系;法学院含:政治、经济等两个学系。共有学生283人。改聘李光忠为法学院院长、黄方刚为文理学院院长。1939年6月,奉南京政府教育部令暑假后法学院增设工商管理学系。8月,聘李光忠为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肖一山为文理学院院长。11月,李光忠辞去法学院院长的兼职,聘赵鸿翥为法学院院长。1940年8 月,设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金毓黻为主任。史地学系分为历史学系和地理学系。1941年6月国立东北大学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编辑的《东北集刊》第一期由东北大学出版组出版发行。7月,奉教育部令法学院恢复法律学系,增设新生院。8月赵鸿翥院长在校授学14年,特奉教育部令休假一年,聘娄学熙为法学院院长。12 月遵南京政府教育部令改法学院为法商学院。1942年3月,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改为研究所,暂设史地学部。8月奉教育部令改文理学院为文学院和理学院,聘肖一山为文学院院长(不久,由姜亮夫接任,姜此之后由金毓黻接任),张维正为理学院院长。文科研究所正式成立,聘金毓黻为主任,蓝文征任史地学部主任,肖一山兼任主任导师,并招收研究生,以前国本中学校舍为所址。1943年2月,奉南京政府教育部令准于下年度增设外国文学系及数理学系。
1946年11月东北大学由四川三台迁回沈阳复校。1947 年2月,东北大学在沈阳北陵校址开学。设有5个学院,27个系(科),其中文学院设有文学、中文、外语、历史、教育、哲学6个系,俄文、体育两个专科。法商学院设有政治、经济、法律、工商管理4个系。文学院院长陆侃如、法商学院院长傅筑夫。是年冬,陆侃如辞职,任陈克孚为文学院院长。1948年6月,东北大学迁往北平,文法学院在光明殿胡同上课。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东北大学的文、法、理、商、教育学院回到长春,与解放区的东北大学合并。东大工学院和部分理学院师生回到沈阳。
东北工学院时期(1950——1993)
1950年在东大工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工学院,后改名为东北工学院。为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东工成立了政治理论教研组。当时,有专职教师4人,负责人是高景芝(女),另有兼职教师若干人。在学生中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主要是:社会发展史、形势任务。1950年东工政治理论教研组改称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师29人,林干为主任。教研室下分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和中国革命史等三个教研组、一个资料组。开设联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形势任务等课。1954年10月陈铭卿接任林平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1956年是年杨友森接任陈铭卿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尚久亮、赫元明、韩宝兴任副主任。1959年马列主义教研室成立哲学教研组,中国革命史教研组改为中共党史教研组,马列基础教研组改为科学社会主义教研组。全室人数达58人。1964年杨友森主任调离。副主任是尚久亮、杨佩侦。
1966年6月,文革开始后,马列主义理论课全部停课。1968年,12月,东工成立革命委员会之后,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大部分教师到盘锦五七农场参加劳动,少数教师调到院革委会机关工作。1971年,调回10名原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参加工科实验班的教学工作。1972年马列主义教研室(通称大教研室)重新组建,主任尚久亮,副主任王长荣、赵延本。下设: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等四个教研室和一个资料室。各室作开课的准备,部分教师为工农兵大学生授课。1974年,马列教研室的全体教师下放到各系,参加实践活动,并讲授马列的一些原着。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下放到各系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重新回教研室集中。许多因受迫害而离开教研室的教师也相继回到马列主义教研室。全面承担全院学生的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1978年,马列主义教研室又增设自然辩证法研究室。1981年,陈昌曙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王长荣、关崇明、王国钧、李荣来、西力任副主任。1983年,马列主义教研室又增设科学学与科学管理研究室和中文教研室。1月赵宝甫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李荣来、西力、远德玉任副主任。1984年1月,自然辩证法研究室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7月1日,马列主义教研室改名为社会科学部,下设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中文等五个教研室;自然辩证法、科学学与科学管理等两个研究室;一个资料室。1985年2月,东工有7位专家被聘为国务院第二届学科组评议成员,其中,有社科部的陈昌曙先生。7月1日陈昌曙(自然辩证法)、陈敬燮(科学学与科学管理)、赵宝甫(政治经济学)等三人,晋升为教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东工的第一批文科教授。是年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2月社科部领导班子有了新的调动,赵宝甫任主任,金蕴芳、吴明泰、王文江任副主任。1986年6月,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改名为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同时成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年,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与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也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年陈昌曙教授被批准为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生导师。1987年3月,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组建了《工程师论坛》编辑部,1988年1月该杂志改名《中国工程师》。8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10月自然辩证法研究室改名为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是年,中国革命史教研室开始招硕士学位研究生。10月社科部改为社会科学系,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下设机构不变。1988年,吴明泰任社科系主任,金蕴芳、王文江、石俊田为副主任。1990年,丁晓春任社科系主任,吴明泰、娄成武、石俊田为副主任。1993年初,社科系科学技术哲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9月社科系科学技术哲学,开始招收博士生。
东北大学(复名后)时期(1993——今)
1993年3月8日,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后,成立了文法学院筹备小组,组长由副校长王师兼任,副组长由社会科学系主任丁晓春担任。1993年12月24日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在原社会科学系的基础上恢复建立,院长彭定安,副院长王太金、娄成武、陈凡、翟文豹(兼)、朱俊勤,党总支部书记王太金,副书记翟文豹。在文法学院恢复建立之前,东北大学已具备一定的文科基础,文、史、哲、政、经、法各学科都有一定的实力。文法学院的前身社会科学系从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4年开始招收博士生。2014年7月,文法学院政治经济学学科划入工商管理学院。2014年9月文法学院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划入新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目前,文法学院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本科专业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公共管理(含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3个学科研究方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公共管理(含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4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法学(含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3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公共管理硕士(MPA)。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专业5个: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新闻学、土地资源管理。文法学院是全国理工科大学中最早获得文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全国首批24所具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公共管理学科为东北大学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原学科和辽宁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国内一流学科,行政管理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民政部研究基地东北大学城乡社区建设研究院、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社区干部学院、科技部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教育部科技政策研究战略培育基地、教育部民族地区社区教育与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行为法学会国家与地方治理委员会学术研究基地东北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点基地辽宁省公共文化研究基地、辽宁民政事业发展研究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学术研究机构。
学院基层学术组织共设有5个系(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法学系、新闻学系)和1个研究所(社会保障与教育政策研究所)。
 

添加东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大学报录比、东北大学考研群、东北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大学排名、东北大学保研、东北大学公众号、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