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15 11:25:3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延安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延安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延安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延安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延安大学官网来自延安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延安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延安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添加延安大学去年调剂上岸微信号 延安大学考研复试真题.PDF 延安大学往年招收调剂的专业 延安大学各专业往年调剂录取分数线 延安大学一志愿生源调剂去向
[2022延安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延安大学专业排名]
[延安大学考研群]
[延安大学考研难吗] [延安大学研究生院]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1958年恢复重建时就有马列教研室,1986年组建马列部(社科部),2005年更名为思政部,2008年学校党委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学院,现在被省高教工委列为省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扶持计划,还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重点高校马院对口支援共建马院(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57人,其中教授18人,博士2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85%以上。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1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4人,陕西省“巾帼标兵”1人,陕西省社科青年英才支持计划3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2人,陕西省思政课教学能手3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学院现已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颇具实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科建设:该学科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和党的建设五个二级学科点上招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校级重点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现在正在稳步推进陕西省“一流学科”和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学科建设依托延安红色资源,以“立足红色圣土,守护精神家园”为目标,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传统、延安精神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四位一体”的学科发展思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研究、延安精神与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历史研究、革命传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四个主攻方向。
本科教学:学院下设“原理”、“纲要”、“概论”、“基础”四个教研室,承担着全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学院先后建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省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校级精品课程。承担以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西部地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择优推广计划项目“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现场教学方法”、陕西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延安精神资政育人的研究与实践”为代表的省部校级教改项目10多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被评为延安大学优秀教学团队;以“高等学校红色文化“一体两翼”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依托延安精神资源优势,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等为标志的教学成果分别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
科学研究:2009年以来,我院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15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在科研项目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西部项目等10余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地厅级项目40余项,项目经费合计800余万元。承担“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省级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高水平大学建设重大建设项目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建设经费近300万元。科研方面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地厅级奖励10余项。
研究生培养: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在校学生达130余人,在读研究生主持和参与项目达60多人次,在校期间发表论文达150余篇,其中有20余篇发表在C刊、核心期刊或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有多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学院曾获陕西省“创佳评差”最佳单位、“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巾帼标兵岗”、“延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有力领导下,院风正、学风浓、人气旺,各项事业正在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将一如既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继续推动教学改革,力争开创学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
电话:0911-2333610
邮编:716000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设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03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授权点,2006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后第一批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的单位。学科现为陕西省一流学科,延安大学博士点申报首选学科。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6)、思想政治教育(2003)、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2008)与党的建设(2018)五个二级硕士培养专业。学科注重用红色文化“立德树人”,形成了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体的“一体两翼”育人体系。学科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等高端科研创新平台,建有张雷声社科名家工作室。学科现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形成“延安道路与当代中国”、“延安精神与中非治国理政”两个特色学术交流品牌。学科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非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形成深度学术交流合作机制。
延安大学2022教育学考研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院校分析
延安大学教育学专硕 | |||||||||||||||
院校系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学习方式 | 类别 |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 21考研复试线 | ||||||||||
(003)马克思主义学院 | (045102)(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政)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14 | 339 | |||||||||
(004)教育科学学院 | (045101)(专业学位)教育管理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非全日制 | 专硕 | 10 | 337 | |||||||||
(004)教育科学学院 | (045114)(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7 | 337 | |||||||||
(004)教育科学学院 | (045116)(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5 | 337 | |||||||||
(006)体育学院 | (045112)(专业学位)学科教学(体育)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3 | 337 | |||||||||
(007)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045103)(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19 | 363 | |||||||||
(008)外国语学院 | (045108)(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24 | 350 | |||||||||
(009)历史学院 | (045109)(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历史)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12 | 337 | |||||||||
(010)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045104)(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19 | 337 | |||||||||
(011)生命科学学院 | (045107)(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生物)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13 | 337 | |||||||||
(012)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045105)(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7 | 337 | |||||||||
(013)化学与化工学院 | (045106)(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专硕 | 13 | 337 | |||||||||
延安大学教育学学硕 | |||||||||||||||
院校系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学习方式 | 类别 | 专业:22考研拟招生人数 | 21考研复试线 | 复试分值占比 | 复试比例 | ||||||||
(004)教育科学学院 |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学硕 | 12 | 337 | 30% | 1:1.2 | |||||||
延安大学教育学院校分析: 一、延安大学22年教育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考试专业课采用统考试卷,即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二、延安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参考书为: 《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2014。 《当代教育学》(第四版),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三、招生人数。延安大学22年教育学学硕共计划招生12人,教育硕士全日制共计划招生136人。 四、延安大学教育学考研特点: 1、学硕专业课采用统考试卷。 2、招生专业少。 3、统招人数较少 4、同等学力考生无额外要求。 |
添加延安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延安大学考研分数线、延安大学报录比、延安大学考研群、延安大学学姐微信、延安大学考研真题、延安大学专业目录、延安大学排名、延安大学保研、延安大学公众号、延安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延安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