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官网
更新时间:2022-02-25 09:25:0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广西科技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广西科技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广西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广西科技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广西科技大学官网来自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广西科技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广西科技大学考研报考有用。
添加广西科技大学去年调剂上岸微信号 广西科技大学考研复试真题.PDF 广西科技大学往年招收调剂的专业 广西科技大学各专业往年调剂录取分数线 广西科技大学一志愿生源调剂去向
[2022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广西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广西科技大学考研群]
[广西科技大学考研难吗] [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官网: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广西科技大学坐落于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市。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是广西科技大学(原广西工学院)最早成立的系部之一。长期以来,学院以“培养立足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工程一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办学定位,坚持“校市共建、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在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目前学院有教职员工80多人,拥有正高职称14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在校本科生约1600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学院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拥有一栋独立的建工大楼,实验室占地面积3755平方米,包括结构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学CAD实验室、BIM实验室等。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包括美国MTS电液伺服加载系统、英国GDS静动三轴系统、RMT岩石与混凝土力学试验系统等一批高端科研设备。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4个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包含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两个方向。2017年我院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成为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的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2018年我院工程管理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我校成为广西目前通过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的唯一一所高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分别获得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2020年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获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奖项近10项。先后获得3个省级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绿色建筑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个省级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团队。2020年获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五门省级一流课程;《结构力学》等九门校级一流课程。
学院重视加强学科建设。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广西博士学位授权建设点。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材料工程等。分四个科研方向:结构随机分析与优化控制、现代预应力结构及组合结构、地基基础及岩土支护设计理论与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工程应用。近五年承担6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30项,其他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经费共2000多万元。深化校企合作,拥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装配结构安全防控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预应力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团队。
依托学校在校生出国项目,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目前,已选派3批学生赴英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高校交流学习。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实施“五大工程”教育,打造六维“筑梦空间”文化,成效明显。学院学风好,凝聚力强。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文体活动成绩优异。近五年,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学科竞赛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50余项。连年获得校运会团体总分第一、舞蹈大赛第一的好成绩。初次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0%以上,考研考博升学率保持学校前列,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土木建筑领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土建学院将继续秉承“钢筋土建、永争第一”精神,紧紧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表提出的“11248”目标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柳州市东环路268号广西科技大学
电话:0772-2685975 传真:0772-2684320 邮编:545006
Email:gxutlihui@163.com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历史沿革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建筑工程系,是学校1985年迁柳办学成立的最早系部之一。2000年,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系。2012年,随着学校筹建更名大学,系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大事记:
1、1985年,成立建筑工程系,设有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2、2000年,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系,新增建筑学专业
3、2004年,新增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专业,《混凝土结构》获广西首批优质课程
4、2006年,获结构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混凝土结构》获自治区精品课程
5、2007年,结构工程获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
6、2008年,土木工程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程项目管理》获自治区精品课程
7、2010年,获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8、2011年,土木工程专业获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点
9、2012年,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0、2013年,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获广西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
14、2014年,土木工程专业获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团队获学校首批优秀教学团队,新增工程造价专业
15、2015年,省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获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
16、2016年,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团队获广西首批创新创业教学团队,BIM中心被认定为柳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2017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同时成为广西高校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8个专业之一
19、2018年,工程管理专业通过国家住建部专业评估;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获广西特色专业与实验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项目;绿色建筑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学中心,
20、2019年,《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虚拟仿真》入选国家2018年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科建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是广西科技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学院重视加强学科建设。2006年申报并获结构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结构工程学科获评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2013年该学科连续两次评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2010年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广西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点,2015年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点获批为广西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示范点,2017年再次获批广西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点。
本学位授权点依托土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省级博士建设点、结构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发挥地域优势及校企产研合作特色,适应广西实施泛北部湾大开发和“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需求,以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重点,开展涉及结构随机分析与优化控制、现代预应力结构及智能建造、地基基础工程及岩土稳定控制与应用、新型建筑材料与工程应用等四个方向的研究。现有专任教师和导师共40人,其中博士学位比例60%,正高职称20人。近5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委托研究项目80多项,科研经费超过1700万元;培养毕业研究生165名,考取博士23名,研究生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00多篇。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广西科技大学坐落于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市。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是广西科技大学(原广西工学院)最早成立的系部之一。长期以来,学院以“培养立足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工程一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办学定位,坚持“校市共建、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在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目前学院有教职员工80多人,拥有正高职称14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在校本科生约1600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学院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拥有一栋独立的建工大楼,实验室占地面积3755平方米,包括结构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学CAD实验室、BIM实验室等。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包括美国MTS电液伺服加载系统、英国GDS静动三轴系统、RMT岩石与混凝土力学试验系统等一批高端科研设备。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4个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包含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两个方向。2017年我院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成为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的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2018年我院工程管理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我校成为广西目前通过工程管理专业评估的唯一一所高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分别获得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2020年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获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奖项近10项。先后获得3个省级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绿色建筑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个省级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团队。2020年获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五门省级一流课程;《结构力学》等九门校级一流课程。
学院重视加强学科建设。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广西博士学位授权建设点。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材料工程等。分四个科研方向:结构随机分析与优化控制、现代预应力结构及组合结构、地基基础及岩土支护设计理论与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工程应用。近五年承担6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30项,其他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经费共2000多万元。深化校企合作,拥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装配结构安全防控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预应力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团队。
依托学校在校生出国项目,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目前,已选派3批学生赴英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高校交流学习。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实施“五大工程”教育,打造六维“筑梦空间”文化,成效明显。学院学风好,凝聚力强。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文体活动成绩优异。近五年,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学科竞赛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50余项。连年获得校运会团体总分第一、舞蹈大赛第一的好成绩。初次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0%以上,考研考博升学率保持学校前列,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土木建筑领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土建学院将继续秉承“钢筋土建、永争第一”精神,紧紧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表提出的“11248”目标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柳州市东环路268号广西科技大学
电话:0772-2685975 传真:0772-2684320 邮编:545006
Email:gxutlihui@163.com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历史沿革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建筑工程系,是学校1985年迁柳办学成立的最早系部之一。2000年,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系。2012年,随着学校筹建更名大学,系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大事记:
1、1985年,成立建筑工程系,设有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2、2000年,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系,新增建筑学专业
3、2004年,新增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专业,《混凝土结构》获广西首批优质课程
4、2006年,获结构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混凝土结构》获自治区精品课程
5、2007年,结构工程获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
6、2008年,土木工程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程项目管理》获自治区精品课程
7、2010年,获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8、2011年,土木工程专业获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点
9、2012年,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0、2013年,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获广西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
14、2014年,土木工程专业获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团队获学校首批优秀教学团队,新增工程造价专业
15、2015年,省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获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
16、2016年,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团队获广西首批创新创业教学团队,BIM中心被认定为柳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2017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同时成为广西高校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8个专业之一
19、2018年,工程管理专业通过国家住建部专业评估;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获广西特色专业与实验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项目;绿色建筑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学中心,
20、2019年,《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虚拟仿真》入选国家2018年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科建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是广西科技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学院重视加强学科建设。2006年申报并获结构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结构工程学科获评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2013年该学科连续两次评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2010年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广西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点,2015年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点获批为广西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示范点,2017年再次获批广西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点。
本学位授权点依托土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省级博士建设点、结构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发挥地域优势及校企产研合作特色,适应广西实施泛北部湾大开发和“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需求,以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重点,开展涉及结构随机分析与优化控制、现代预应力结构及智能建造、地基基础工程及岩土稳定控制与应用、新型建筑材料与工程应用等四个方向的研究。现有专任教师和导师共40人,其中博士学位比例60%,正高职称20人。近5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委托研究项目80多项,科研经费超过1700万元;培养毕业研究生165名,考取博士23名,研究生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00多篇。
添加广西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西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广西科技大学报录比、广西科技大学考研群、广西科技大学学姐微信、广西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广西科技大学专业目录、广西科技大学排名、广西科技大学保研、广西科技大学公众号、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西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