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2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介绍

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介绍 正文

临床医学专业是湖北科技学院办学历史最悠久、最具传统优势的本科专业。1965年11月8日,为了贯彻落实毛泽东同志“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经中共湖北省委、省人委批准,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原湖北医学院及附属医院59名教职员工,举家前往地处鄂东南山区——新成立的咸宁地区,创建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同时创办咸宁地区人民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前身),两院同步建设、医教结合、共同发展,从此揭开了咸宁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新篇章。197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经国务院全国普通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批准,独立设置咸宁医学院。1995年开始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湖北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2013年与武汉大学联合举办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班。
五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临床医学专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教学体系完整、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设备先进的优势专业,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有力地推动了鄂湘赣“中三角”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区域医疗卫生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科专业建设
本专业先后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现有《病理学》、《诊断学》、《外科学》等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临床医学为湖北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药学为湖北省“十二五”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医药工程学科群”为湖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群;内科学、外科学、药理学、社会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为“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建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9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1个。
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任课教师涉及学校10个学院、4所附属医院和4所教学医院,共有专兼职教师1173人。其中,正高174人、副高510人,有硕士学位的488人,有博士学位的76人,硕士学位以上占专任教师的48%。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6人,“楚天学者”13人,“彩虹学者”11人,“揽月学者”13人。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本专业实验室配置齐全,设备条件优良。现拥有1个国家级全科医学实验实训中心,有“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全过程。
学校现有7所附属医院,4所教学医院,28所实习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教学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5个,形成了由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教学基地共同构成的临床教学体系。临床教学基地医疗资源充足,开放床位8980张,能够保证学校临床教学的需要。
教学改革
学校贯彻“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积极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临床全线贯通”的医学整合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PBL、CBL、TBL等教学方法的改革试点。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 、课程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学研究
本专业确立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离子通道研究、肺组织损伤和保护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创建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材料辐射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咸宁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近五年,临床医学专业专任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282篇,其中SCI检索收录141篇;主编专著和教材24部;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咸宁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5项,获得科研经费2109.75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28项。
专业特色
本专业人才培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传统和“医学与人文交融、医德与医技双馨”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为了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卓越医生实验班,积极探索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临床全线贯通”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课程整合、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改革,促进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培养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等。
2010年学校开始承担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2012年学校申报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获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计划”试点项目立项。根据基层医疗卫生“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服务要求,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强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增加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践环节,提高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诊疗能力和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一批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已为社会培养了2万余名医疗卫生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三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0%以上,其中2014年就业率98.55%,考研录取率保持在35%左右。一大批杰出校友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领域的学界名流、管理精英、商界雄才,他们当中既有邹明辉、陈建国、颜江瑛、卓小勤、龚树生等海内外知名的医学专家,也有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凌应、饶志强、张群强等地方医疗卫生行业的领军人才,还有蔡翔、邹翔、熊登晃等校友通过自主创业成为了商界精英,更有大批毕业生长期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救死扶伤、勤奋工作,成为深受群众信赖的临床业务骨干和医药卫生管理干部,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湖北科技学院

添加湖北科技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湖北科技学院考研分数线、湖北科技学院报录比、湖北科技学院考研群、湖北科技学院学姐微信、湖北科技学院考研真题、湖北科技学院专业目录、湖北科技学院排名、湖北科技学院保研、湖北科技学院公众号、湖北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北科技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北科技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hbkjxy/yjsy_25847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