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参考书目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0802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大连交通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机械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2)机械电子工程(03)机械设计及理论 | |
招生人数: | 48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材料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2)机械设计基础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1)材料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2)机械设计基础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1)材料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2)机械设计基础 |
|
备 注: |
2016年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调剂信息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省运动与康复器械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招收机械工程调剂考生。导师信息
姓名:陈勇
男,1979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2008年6月在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辽宁省运动与康复器械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高校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的核心科研人员。在研项目: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计划项目、1项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和1项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参加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辽宁省计划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和1项大连市经信委项目;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16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5部;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11年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荣誉称号: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
研究方向:外骨骼助行机器人、仿生机器人
经费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计划项目、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
所在院校: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就业去向:铁路局、中车集团、地铁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从事高速轨道交通发展
调剂要求:成绩满足国家分数线要求,报考专业和本科专业与机械工程相同或相近
奖助学金:(1)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2)学业奖学金:一等8000元,二等5000元,三等3000元;(3)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2万元;(4)导师的项目津贴和科研奖励:项目津贴每人每月500-1000元,SCI论文奖励6000元,EI论文奖励3000元,发明专利奖励5000元;(5)学校奖学金: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基金、玉柴奖学金、院士奖学金、宝韫研究生奖学金等
联系方式:chenyongdalian@126.com,请提供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初试成绩、毕业院校、报考院校、本科所学课程、获奖经历和兴趣爱好。
2021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0802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大连交通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机械工程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2)机械电子工程 (03)机械设计及理论 |
|
招生人数: | 75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材料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2)机械设计基础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1)材料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2)机械设计基础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1)材料力学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2)机械设计基础 |
|
备 注: |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 学校名称 |
1 | 上海交通大学 |
2 | 华中科技大学 |
3 | 清华大学 |
4 | 西安交通大学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 | 浙江大学 |
7 | 湖南大学 |
8 | 北京理工大学 |
9 | 重庆大学 |
1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1 | 大连理工大学 |
1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3 | 中南大学 |
14 | 吉林大学 |
15 | 燕山大学 |
16 | 同济大学 |
17 | 西北工业大学 |
18 | 天津大学 |
19 | 山东大学 |
20 | 华南理工大学 |
21 | 西南交通大学 |
22 | 北京科技大学 |
23 | 东北大学 |
24 | 东南大学 |
25 | 合肥工业大学 |
26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27 | 中国矿业大学 |
28 | 江苏大学 |
29 | 北京交通大学 |
30 | 北京工业大学 |
31 | 太原理工大学 |
3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3 | 东华大学 |
34 | 上海大学 |
35 | 南京理工大学 |
36 | 浙江工业大学 |
37 | 浙江理工大学 |
38 | 武汉理工大学 |
39 | 西安理工大学 |
4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41 | 中国石油大学 |
42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43 | 太原科技大学 |
44 | 长春理工大学 |
45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46 | 上海理工大学 |
47 | 福州大学 |
48 | 山东科技大学 |
49 | 武汉大学 |
50 | 武汉科技大学 |
51 | 四川大学 |
52 | 西南石油大学 |
53 | 长安大学 |
54 | 装甲兵工程学院 |
55 | 中北大学 |
56 | 沈阳工业大学 |
57 | 大连交通大学 |
58 | 沈阳建筑大学 |
59 | 青岛理工大学 |
60 | 兰州理工大学 |
61 | 天津工业大学 |
62 | 沈阳理工大学 |
63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64 | 河南理工大学 |
65 | 北方工业大学 |
66 | 天津科技大学 |
67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68 | 华北电力大学 |
69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70 | 辽宁科技大学 |
71 | 苏州大学 |
72 | 常州大学 |
73 | 河海大学 |
74 | 江南大学 |
75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76 | 郑州大学 |
77 | 长江大学 |
78 | 中国地质大学 |
79 | 武汉纺织大学 |
80 | 湖北工业大学 |
81 | 长沙理工大学 |
82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83 | 重庆交通大学 |
84 | 陕西科技大学 |
85 | 新疆大学 |
8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87 | 三峡大学 |
88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89 | 重庆理工大学 |
90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91 | 沈阳化工大学 |
92 | 大连工业大学 |
93 | 辽宁工业大学 |
94 | 江苏师范大学 |
95 | 武汉工业学院 |
96 | 西安石油大学 |
97 | 西安工程大学 |
98 | 青岛大学 |
99 | 大连大学 |
100 | 宁波大学 |
101 | 福建农林大学 |
102 | 西南林业大学 |
2017年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导师信息姓名:陈勇
男,1979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2008年6月在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辽宁省运动与康复器械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高校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的核心科研人员。2017年1月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从事访问研究。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计划项目、1项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基金、1项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和1项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参加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辽宁省计划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和1项大连市经信委项目;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16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5部;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11年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荣誉称号: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
研究方向:外骨骼机器人、仿生机器人、软体机器人
经费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计划项目、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基金、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
所在院校: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就业去向: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的铁路高校,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局、中车集团、地铁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从事高铁和轨道车辆的设计、制造、运营和维护。
调剂要求:初试成绩满足国家分数线要求,报考专业和本科专业与机械工程相同或相近。
奖助学金:(1)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2)学业奖学金:一等8000元,二等5000元,三等3000元;(3)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2万元;(4)导师的项目津贴和科研奖励:项目津贴每人每月500-1000元,SCI论文额外奖励3000元,EI论文额外奖励1000元,发明专利额外奖励3000元;(5)学校奖学金: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基金、玉柴奖学金、院士奖学金、宝韫研究生奖学金等。
联系方式:chenyongdalian@126.com,请提供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初试成绩、毕业院校、报考院校、本科所学课程、获奖经历和兴趣爱好。同时,登录“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考生调剂管理中心”(http://202.199.128.107/grs/index.asp),填写调剂申请表,进行调剂预报名。等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yztj/)调剂系统开通之后,进行最终调剂,3月中旬确定复试名单。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创立于1956年,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10年取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94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74人,博士生导师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百千层次人选11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省高校专业带头人2人;茅以升詹天佑铁道科技奖3人。
本学科科学研究突出鲜明的轨道机械工程特色,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强调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凝炼出机械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轨道车辆虚拟样机理论与技术、数字化制造理论与技术等6个稳定的特色方向,成就了本学科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优秀学术品牌,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课题660余项,发表论文65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基于智能计算的产品概念设计与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轨道车辆虚拟样机、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与纵向动力学集成仿真等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人才培养强调复合应用型人才特色。针对铁路装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国际化企校共建基地等先进教育模式,为铁路及全国输送了7000余名本科生,约有65%就业于轨道装备制造企业,本学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培养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的摇篮,成就了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品质。2001年《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另外,本学科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其中,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聘任的兼职特聘教授为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身心健康的人才。
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承担有重大意义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学制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是3至5年,其中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2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至7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1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先进制造理论与方法 |
1) 数字化制造理论及技术; 2) 精密、高速、高效机械加工技术; 3) 先进制造模式; 4) 真空科学技术与装备 |
2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
1) 现代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 2) 先进运动机构与康复机构的设计理论与技术; 3) 质量与RAMS工程 4) 摩擦磨损与数值仿真 |
3 | 车辆设计与优化技术 |
1) 疲劳断裂及可靠性; 2) 机械动力学及其应用; 3) 车辆动力学; 4) 噪声与振动控制。 |
4 | 机电系统理论与计算机测控技术 |
1) 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 2) 智能传感与测控技术; 3) 机器人学与应用技术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培养工作需要,博士生培养可选聘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副导师或由2~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副高职称者一般应有博士学位)成立指导小组协助指导博士生工作。
博士生导师应对每位博士生制定培养计划,同时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博士生系统的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在本校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科研工作先行或与课程学习并行的灵活、机动的培养模式。鼓励与著名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特别是与国(境)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博士生的考核按大连交通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8学分。
1. 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 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补修覆盖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1-3门,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程 | 公共基础课 | 00816801 | 博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必 修 10 学 分 |
00816802 | 博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803 | 博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804 | 博士生法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805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806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0916801 | 现代数学基础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10168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0216802 | 先进制造工程学 | 40 | 2.5 | 1 | D | C | 机械 |
至少选4 学分 |
|
00216803 | 现代测控技术 | 40 | 2.5 | 1 | D | C | 机械 | |||
00216804 | 现代设计学 | 40 | 2.5 | 1 | D | C | 机械 | |||
00216805 | 系统动力学 | 40 | 2.5 | 1 | D | C | 机械 | |||
00216806 | 现代车辆控制与制造新技术 | 40 | 2.5 | 1 | D | C | 交通 | |||
00216807 | 高等弹塑性理论 | 40 | 2.5 | 1 | D | C | 交通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0216811 | 摩擦学 | 32 | 2 | 2 | 0.7A+0.3B | BC | 机械 |
至 少 2 学 分 |
|
00216812 | 新型齿轮传动 | 32 | 2 | 2 | 0.7A+0.3B | BC | 机械 | |||
00216813 | 新型传感器设计与应用 | 32 | 2 | 3 | A | C | 机械 | |||
00216814 | 虚拟制造与网络制造 | 40 | 2.5 | 2 | D | C | 机械 | |||
00216815 | 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 | 32 | 2 | 2 | D | C | 机械 | |||
00216816 | 现代工艺设计与管理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C | 机械 | |||
00216817 | 机械振动学 | 32 | 2 | 2 | 0.7A+0.3B | BC | 机械 | |||
必 修 环 节 |
00016801 | 学术报告活动 | 10次 | 2 | 3-6 | D | F |
(2学 分)学术报告每年主讲1次 |
||
00016802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2 | D | F | ||||
00016803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2 | D | F | ||||
00016804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805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补修课程 | ||||||||||
论文 | 10212806 | 学位论文 | >2年 | 0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锻炼,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博士生论文的研究内容应是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前沿并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博士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年,且每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齐全。
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表(含接到正式录用通知)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其数量应达到下列要求之一:①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1篇被SCI、EI(JA)收录,②不少于4篇,其中至少2篇发表在学校规定的本学科国内著名刊物。否则院学位委员会不予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具体要求参见《大连交通大学对申请学位人员发表论文和科技成果的规定》)。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博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2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创立于1956年,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10年取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94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74人,博士生导师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百千层次人选11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省高校专业带头人2人;茅以升詹天佑铁道科技奖3人。
本学科科学研究突出鲜明的轨道机械工程特色,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强调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凝炼出机械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轨道车辆虚拟样机理论与技术、数字化制造理论与技术等6个稳定的特色方向,成就了本学科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优秀学术品牌,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课题660余项,发表论文65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基于智能计算的产品概念设计与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轨道车辆虚拟样机、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与纵向动力学集成仿真等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人才培养强调复合应用型人才特色。针对铁路装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国际化企校共建基地等先进教育模式,为铁路及全国输送了7000余名本科生,约有65%就业于轨道装备制造企业,本学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培养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的摇篮,成就了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品质。2001年《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坚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既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能结合本学科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性的研发与实践,可在学、研、产各界作为骨干,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具体要求为:
1. 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 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该领域的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在该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系统装备设计、工程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可进行本专业方面的学术交流。
4. 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5.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现代制造理论及技术 | 数字化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也是未来制造业至关重要的发展趋势。主要从事数字化设计、混合约束求解、多轴数控加工和曲面重构、寻位、评定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建立“基于科学的制造”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可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最佳设计目标和企业间的协作。 |
2 | 先进加工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 先进加工技术是制造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利用CAD/CAM、数控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等先进技术,主要从事各种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基本理论、新型刀具材料的机理与实用技术、高效刀具切削技术、特种切削刀具设计与可靠性技术、加工数据库与专家系统、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切削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最终目的是工艺技术创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优化社会资源,同相关企业合作,实现先进加工技术成果的转化。 |
3 | 现代机电传动设计理论与控制技术 | 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运用科学、系统、可靠、高效的理论和方法,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设计出既经济又可靠的机械装置。 |
4 | 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 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运用科学、系统、可靠、高效的理论和方法,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设计出既经济又可靠的机械装置。 |
5 | 先进运动机构与康复机构理论与技术 | 主要研究内容为竞技体育中的智能训练系统及基于人机工程理念的医药器械、康复专用器械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本学科方向在先进的运动、康复器械方面的研究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6 | 机器人学及机器人应用技术 |
1.该方向通过对机器人轨迹规划和控制的研究,在机器人的最优轨迹规划和控制新方法方面提出新的理论,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机器人工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轨迹规划和控制的研究体系,并搭建集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轨迹规划和控制于一体的研究平台,在该平台上可进行机器人相关的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机器人各种控制方法的仿真和实验研究,以此指导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开发出高性能而且实用的机器人控制器。 2.主要面向汽车制造、机车车辆制造领域研究、开发设计工业机器人机器应用系统,在应用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机器人机构学理论、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方法的研究。其特点为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应用。 |
7 | 传感与测控技术 |
1.主要面向工业测量进行新型传感器的开发、应用、系统集成方法的研究及先进测控设备及系统的研制。 2.主要研究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相关技术,包括电子驱动、检测、控制等。其核心为基于单片机开发控制仪表、控制器、检测装置,服务于汽车、发动机、机车、水务、机床等行业。其特点为以应用为导向,应用前沿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先进的实用的系统。 3.主要研究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侧重监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包括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于机床、机车、水务、矿山机械等行业。其特点为应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与产品,集成开发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
8 | 工业工程与制造业信息化 | 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对象,将人、设备、物料、信息、能源和环境等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与服务业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与创新,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包括质量工程、精益生产、流程优化、人因工程,强调用信息技术从事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模式、现代工艺管理技术与数字化系统平台和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包括动MIS、ERP、CAD/CAM、CAPP、知识工程、数据挖掘技术和数字化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
9 | 摩擦学及其应用 | 在实验基础上,将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实验研究和磨损仿真研究相结合。这种研究是引领摩擦学在摩擦、磨损方面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主要在齿轮、轴承、摩擦片等摩擦副的材料摩擦学特性研究和摩擦动力学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 |
10 | 车辆动力学 | 在多专业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下,主要有非线性系统及稳定性、基于刚柔耦合仿真的机械振动分析和基于动力学系统分析的控制器设计验证等研究内容。针对高铁车辆的非线性特点,提出了抗蛇行频带吸能新理论,结合铁路长大货车研发需要,提出了柔性体接口处理技术对策,实现了大型系统刚柔耦合仿真的工程应用。结合高速磁浮车辆国产化科研工作,提出了单轨正交模型及2自由度主动控制对策,使磁浮单元实现了5自由度摄动的鲁棒稳定控制,并对诸如车桥共振等工程问题给予了合理解释。 |
11 | 流体动力学 | 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工程领域中的流体流动、传热等问题,以数值计算和仿真为主要手段,开展大规模计算工程软件的工程应用问题的研究。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是近代流体力学,数值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的产物,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边缘科学。数值计算方法相比试验成本低,开发周期短,通过更改参数设置,很容易对多种工况进行研究,能够对工程设计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产品的设计研发中。 |
12 | 先进机械装备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 | 以满足市场产品的质量、性能、时间、成本、价格等综合效益为目的,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体,借用各种科学方法手段,研究改进或创造先进机械装备产品的设计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机械装备产品加工精度、加工速度的方法,研究如何采用先进的机械材料于机械装备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追求机械装备产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灵捷、洁净的目标,目前重点研究的领域是新型核电站以及桥梁建设机械装备的设计与分析、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机械装备产品绿色化设计与制造、采用工业机器人和有关生产装备先进部件进行柔性自动化系统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硕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培养工作需要,硕士生培养可选聘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担任副导师或由1~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副高职称者一般应有博士学位)成立指导小组协助指导硕士生工作。
硕士生导师应对每位硕士生制定培养计划。硕士生系统的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在本校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科研工作先行或与课程学习并行的灵活、机动的培养模式。鼓励与著名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特别是与国(境)外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硕士生的考核按大连交通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科研项目、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六、课程设置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含科研实践教学2学分),最多不应超过40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分(学位课中10学分的公共课程和8学分的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必选。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选修课必选1门政治课,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至少选择4学分,必修环节6学分。
1. 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 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科学与技术研究与案例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0216701 |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 32 | 2 | 1 | 0.8A+0.2F | 0.8B+0.2F | 机械 |
至 少 8 学 分 |
|
00216702 | 机电系统控制技术 | 32 | 2 | 1 | 0.7A+0.3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03 | 机械零件建模与机构装配 | 32 | 2 | 1 | 0.5A+0.5F | F | 机械 | |||
00216704 | 先进制造技术 | 32 | 2 | 1 | 0.7A+0.3D | 0.5C+0.5D | 机械 | |||
00216705 |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 | 32 | 2 | 1 | 0.7A+0.3E | A或B | 机械 | |||
00216706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0.7A+0.3F | C | 机械 | |||
00216707 |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 | 32 | 2 | 1 | 0.6A+0.4E | 0.5B+0.5F | 机械 | |||
00516701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1 | A | A | 电气 | |||
00616701 | 机械振动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04 | 弹性力学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13 | 有限元法(Ⅰ)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216721 |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22 | 高等机构学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216723 | 机器人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24 | 机械系统动力学 | 32 | 2 | 2 | A | B | 机械 | |||
00216725 | 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应用 | 32 | 2 | 2 | F | F | 机械 | |||
00216726 | 金属切削理论 | 32 | 2 | 2 | 0.5A+0.5C | B+C | 机械 | |||
00216727 | 精密加工技术 | 32 | 2 | 2 | A | B | 机械 | |||
00216728 | 流体传动与控制 | 32 | 2 | 2 | A | B | 机械 | |||
00216729 | 绿色制造理论及技术 | 32 | 2 | 3 | 0.7A+0.3B | B | 机械 | |||
00216730 | 人机工程学 | 32 | 2 | 2 | 0.7A+0.3E | C | 机械 | |||
00216731 | 生物力学 | 32 | 2 | 2 | 0.7A+0.3F | C | 机械 | |||
00216732 | 数控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0.7A+0.3B | D | 机械 | |||
00216733 | 图象分析 | 32 | 2 | 2 | 0.7A+0.3F | 0.6B+0.4F | 机械 | |||
00216734 | 微分几何 | 32 | 2 | 2 | A | B | 机械 | |||
00216735 | 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 | 32 | 2 | 2 | A | 0.8D+0.2F | 机械 | |||
00216736 | 现代传感器设计与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37 | 现代质量工程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38 | 真空技术 | 32 | 2 | 1 | 0.7A+0.3E | 0.8C+0.2F | 机械 | |||
00216739 | 制造过程建模 | 32 | 2 | 2 | 0.7A+0.3D | 0.5C+0.5D | 机械 | |||
00216740 | Creo工程绘图与数控加工 | 32 | 2 | 2 | 0.5A+0.5F | F | 机械 | |||
00216741 | Creo曲面设计与动态模拟 | 32 | 2 | 2 | 0.5A+0.5F | F | 机械 | |||
00216742 | ERP(企业资源计划) | 32 | 2 | 2 | 0.5A+0.5E | B或C+D | 机械 | |||
00216743 | 齿轮啮合原理及承载能力 | 32 | 2 | 2 | 0.7A+0.3B | 0.7C+0.3F | 机械 | |||
00216744 | 机床计算机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D | 机械 | |||
00216746 |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47 | 计算机图形学及应用 | 32 | 2 | 2 | 0.7A+0.3F | 0.8B+0.2F | 机械 | |||
00216748 | 接触力学 | 32 | 2 | 2 | 0.6A+0.4C | 0.8B+0.2F | 机械 | |||
00216749 | 逆向工程 | 32 | 2 | 2 | 0.7A+0.3B | C+F | 机械 | |||
00216753 | 智能仪器仪表设计 | 32 | 2 | 2 | 0.8A+0.2F | B | 机械 | |||
00416703 | 现代轨道车辆 | 32 | 2 | 1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727 | 车辆有限元法基础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1116723 | 虚拟仪器 | 32 | 2 | 2 | 0.4A+0.6E | 0.6A+0.4E | 动车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
|||||||||
他例:0.7A+0.3E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注4.导师方向课:授课教师是当年招生研究生的导师(16学时,与该导师招生人数无关),结合导师的方向开设课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注5.专业选修课与导师方向课相同时,导师方向课向所有选课学生开放,学生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锻炼,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现。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科学研究、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硕士生论文的研究内容应是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前沿并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应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硕士生学位论文应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且每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齐全。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对科研实验周期较长或不宜公开发表论文的申请学位人员要求取得某一科研项目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或已通过省市级科研成果鉴定等。
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1. 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或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 攻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 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由校外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5或7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专业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01
一、 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创立于1956年,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10年取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94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74人,博士生导师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百千层次人选11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省高校专业带头人2人;茅以升詹天佑铁道科技奖3人。
本学科科学研究突出鲜明的轨道机械工程特色,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强调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凝炼出机械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轨道车辆虚拟样机理论与技术、数字化制造理论与技术等6个稳定的特色方向,成就了本学科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优秀学术品牌,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课题660余项,发表论文65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基于智能计算的产品概念设计与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轨道车辆虚拟样机、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与纵向动力学集成仿真等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人才培养强调复合应用型人才特色。针对铁路装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国际化企校共建基地等先进教育模式,为铁路及全国输送了7000余名本科生,约有65%就业于轨道装备制造企业,本学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培养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的摇篮,成就了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品质。2001年《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另外,本学科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其中,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聘任的兼职特聘教授为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二、 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能力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既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能结合本学科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性的研发与实践,可在学、研、产各界作为骨干,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具体要求为:
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该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 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现代制造理论及技术 | 数字化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也是未来制造业至关重要的发展趋势。主要从事数字化设计、混合约束求解、多轴数控加工和曲面重构、寻位、评定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建立“基于科学的制造”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可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最佳设计目标和企业间的协作。 |
2 | 先进加工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 先进加工技术是制造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利用CAD/CAM、数控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等先进技术,主要从事各种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基本理论、新型刀具材料的机理与实用技术、高效刀具切削技术、特种切削刀具设计与可靠性技术、加工数据库与专家系统、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切削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最终目的是工艺技术创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优化社会资源,同相关企业合作,实现先进加工技术成果的转化。 |
3 | 现代机电传动设计理论与控制技术 | 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运用科学、系统、可靠、高效的理论和方法,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设计出既经济又可靠的机械装置。 |
4 | 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 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运用科学、系统、可靠、高效的理论和方法,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设计出既经济又可靠的机械装置。 |
5 | 先进运动机构与康复机构理论与技术 | 主要研究内容为竞技体育中的智能训练系统及基于人机工程理念的医药器械、康复专用器械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本学科方向在先进的运动、康复器械方面的研究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6 | 机器人学及机器人应用技术 |
1.该方向通过对机器人轨迹规划和控制的研究,在机器人的最优轨迹规划和控制新方法方面提出新的理论,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机器人工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轨迹规划和控制的研究体系,并搭建集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轨迹规划和控制于一体的研究平台,在该平台上可进行机器人相关的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机器人各种控制方法的仿真和实验研究,以此指导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开发出高性能而且实用的机器人控制器。 2.主要面向汽车制造、机车车辆制造领域研究、开发设计工业机器人机器应用系统,在应用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机器人机构学理论、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方法的研究。其特点为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应用。 |
7 | 传感与测控技术 |
1.主要面向工业测量进行新型传感器的开发、应用、系统集成方法的研究及先进测控设备及系统的研制。 2.主要研究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相关技术,包括电子驱动、检测、控制等。其核心为基于单片机开发控制仪表、控制器、检测装置,服务于汽车、发动机、机车、水务、机床等行业。其特点为以应用为导向,应用前沿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先进的实用的系统。 3.主要研究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侧重监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包括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于机床、机车、水务、矿山机械等行业。其特点为应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与产品,集成开发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
8 | 工业工程与制造业信息化 | 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对象,将人、设备、物料、信息、能源和环境等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与服务业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与创新,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包括质量工程、精益生产、流程优化、人因工程,强调用信息技术从事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模式、现代工艺管理技术与数字化系统平台和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包括动MIS、ERP、CAD/CAM、CAPP、知识工程、数据挖掘技术和数字化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
9 | 摩擦学及其应用 | 在实验基础上,将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实验研究和磨损仿真研究相结合。这种研究是引领摩擦学在摩擦、磨损方面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主要在齿轮、轴承、摩擦片等摩擦副的材料摩擦学特性研究和摩擦动力学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 |
10 | 车辆动力学 | 在多专业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下,主要有非线性系统及稳定性、基于刚柔耦合仿真的机械振动分析和基于动力学系统分析的控制器设计验证等研究内容。针对高铁车辆的非线性特点,提出了抗蛇行频带吸能新理论,结合铁路长大货车研发需要,提出了柔性体接口处理技术对策,实现了大型系统刚柔耦合仿真的工程应用。结合高速磁浮车辆国产化科研工作,提出了单轨正交模型及2自由度主动控制对策,使磁浮单元实现了5自由度摄动的鲁棒稳定控制,并对诸如车桥共振等工程问题给予了合理解释。 |
11 | 流体动力学 | 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工程领域中的流体流动、传热等问题,以数值计算和仿真为主要手段,开展大规模计算工程软件的工程应用问题的研究。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是近代流体力学,数值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的产物,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边缘科学。数值计算方法相比试验成本低,开发周期短,通过更改参数设置,很容易对多种工况进行研究,能够对工程设计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产品的设计研发中。 |
12 | 先进机械装备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 | 以满足市场产品的质量、性能、时间、成本、价格等综合效益为目的,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体,借用各种科学方法手段,研究改进或创造先进机械装备产品的设计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机械装备产品加工精度、加工速度的方法,研究如何采用先进的机械材料于机械装备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追求机械装备产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灵捷、洁净的目标,目前重点研究的领域是新型核电站以及桥梁建设机械装备的设计与分析、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机械装备产品绿色化设计与制造、采用工业机器人和有关生产装备先进部件进行柔性自动化系统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
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培养工作需要,必须分别选聘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2名和企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1名担任导师或副导师。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研究报告、设计报告、研究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特殊而重要环节,鼓励专业性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或到校企合作研究基地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性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六、 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含工程设计实践与工程综合实践6学分),最多不应超过40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分(学位课中10学分的公共课程和8学分的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必选。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选修课必选1门政治课,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至少选择2学分,必修环节9学分。
1. 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 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216701 |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 32 | 2 | 1 | 0.8A+0.2F | 0.8B+0.2F | 机械 |
至 少 8 学 分 |
|
00216702 | 机电系统控制技术 | 32 | 2 | 1 | 0.7A+0.3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03 | 机械零件建模与机构装配 | 32 | 2 | 1 | 0.5A+0.5F | F | 机械 | |||
00216704 | 先进制造技术 | 32 | 2 | 1 | 0.7A+0.3D | 0.5C+0.5D | 机械 | |||
00216705 |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 | 32 | 2 | 1 | 0.7A+0.3E | A或B | 机械 | |||
00216706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0.7A+0.3F | C | 机械 | |||
00216707 |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 | 32 | 2 | 1 | A+F | B+F | 机械 | |||
00516701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1 | A | A | 电气 | |||
00616701 | 机械振动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04 | 弹性力学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13 | 有限元法(Ⅰ)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216721 |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机械 |
至 少 2 学 分 |
|
00216722 | 高等机构学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216723 | 机器人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24 | 机械系统动力学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216725 | 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应用 | 32 | 2 | 2 | F | F | 机械 | |||
00216726 | 金属切削理论 | 32 | 2 | 2 | 0.5A+0.5C | B+C | 机械 | |||
00216727 | 精密加工技术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216728 | 流体传动与控制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216729 | 绿色制造理论及技术 | 32 | 2 | 3 | 0.7A+0.3B | B | 机械 | |||
00216730 | 人机工程学 | 32 | 2 | 2 | 0.7A+0.3E | C | 机械 | |||
00216731 | 生物力学 | 32 | 2 | 2 | 0.7A+0.3F | C | 机械 | |||
00216732 | 数控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0.7A+0.3B | D | 机械 | |||
00216733 | 图象分析 | 32 | 2 | 2 | 0.7A+0.3F | 0.6B+0.4F | 机械 | |||
00216734 | 微分几何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216735 | 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 | 32 | 2 | 2 | A | 0.8D+0.2F | 机械 | |||
00216736 | 现代传感器设计与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37 | 现代质量工程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38 | 真空技术 | 32 | 2 | 1 | 0.7A+0.3E | 0.8C+0.2F | 机械 | |||
00216739 | 制造过程建模 | 32 | 2 | 2 | 0.7A+0.3D | 0.5C+0.5D | 机械 | |||
00216740 | Creo工程绘图与数控加工 | 32 | 2 | 2 | 0.5A+0.5F | F | 机械 | |||
00216741 | Creo曲面设计与动态模拟 | 32 | 2 | 2 | 0.5A+0.5F | F | 机械 | |||
00216742 | ERP(企业资源计划) | 32 | 2 | 2 | 0.5A+0.5E | B或C+D | 机械 | |||
00216743 | 齿轮啮合原理及承载能力 | 32 | 2 | 2 | 0.7A+0.3B | 0.7C+0.3F | 机械 | |||
00216744 | 机床计算机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D | 机械 | |||
00216745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216746 |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机械 | |||
00216747 | 计算机图形学及应用 | 32 | 2 | 2 | 0.7A+0.3F | 0.8B+0.2F | 机械 | |||
00216748 | 接触力学 | 32 | 2 | 2 | 0.6A+0.4C | 0.8B+0.2F | 机械 | |||
00216749 | 逆向工程 | 32 | 2 | 2 | 0.7A+0.3B | C+F | 机械 | |||
00216750 | 现代传动技术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216751 | 现代数控技术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216752 | 智能传感与测控技术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216753 | 智能仪器仪表设计 | 32 | 2 | 2 | 0.8A+0.2F | B | 机械 | |||
00416703 | 现代轨道车辆 | 32 | 2 | 1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727 | 车辆有限元法基础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1116723 | 虚拟仪器 | 32 | 2 | 2 | 0.4A+0.6E | 0.6A+0.4E | 机械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9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补修 课程 |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注4.导师方向课:授课教师是当年招生研究生的导师(32学时,与该导师招生人数无关),结合导师的方向开设课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注5.专业选修课与导师方向课相同时,导师方向课向所有选课学生开放,学生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锻炼,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现。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硕士生学位论文应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研究报告、设计报告)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且每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齐全。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鼓励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
论文的评审与答辩:
1. 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 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由校外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含1位企业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5或7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含1位企业专家)组成。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专业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学科代码:0805 学科门类:工科 学科级别:一级
一、 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9年,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辽宁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高水平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获批“特色学科”项目立项学科, 201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项目。
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建有教育部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大装备热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为铁路装备制造业和我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现为中国热处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焊接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辽宁省焊接学会理事长单位和辽宁省铁道学会材料工艺委员会挂靠单位。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近400项,科研经费达1.8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市级科技奖4项,发表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双聘院士3人,兼职特聘教授3人,专职教师91人,其中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22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7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4人,荣获铁道部詹天佑奖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辽宁省百层次4人。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美国康涅格特大学、法国国立高等机械工程学院、法国里昂科技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固态化学与机械化学研究所等。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
二、 培养目标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优良的科研作风,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并具有主持大型的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以及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
三、 学制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是3至4年,其中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2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至5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塑性成型理论与技术 | 包括连续挤压与连续包覆、模具设计及加工、塑性成型过程自动控制等 |
2 | 材料连接理论与技术 |
包括材料连接过程的物理化学冶金、焊接结构疲劳特性及工艺优化、耐热材料焊接及接头组织性能控制、轨道客车轻体材料、金属陶瓷材料等焊接与连接新技术、缺陷无损检测方法与自动化检测设备 |
3 | 先进粉体制备与应用 | 包括高纯超细陶瓷粉体、仿生无毒防污涂料粉体、纳米粉体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4 | 薄膜与材料表面新技术 | 包括光电薄膜、材料表面纳米化、陶瓷防火涂层、表面自生陶瓷化等表面防护及改性技术 |
5 | 新材料合成与制备 | 包括纳米晶体材料、自蔓延陶瓷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镁合金材料、燃料电池核心材料、轨道交通关键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加工技术 |
五、 培养方式及方法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培养工作需要,博士生培养可选聘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副导师或由2-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副高职称者一般应有博士学位)成立指导小组协助指导博士生工作。
博士生导师应对每位博士生制定培养计划,同时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博士生系统的课程学习必须在本校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也应在学校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科研工作先行或与课程学习并行的灵活、机动的培养模式。鼓励与著名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特别是与国(境)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博士生的考核按大连交通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 课程设置
总学分不低于18学分。
1. 课程类别及设置见下表。
2.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补修覆盖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1-3门,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程 | 公共基础课 | 00816801 | 博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必 修 10 学 分 |
00816802 | 博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803 | 博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804 | 博士生法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805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806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0916801 | 现代数学基础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10168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学科 基础 课 |
00116801 | 材料物理导论 | 40 | 2.5 | 1 | A | A | 材料 |
至少选4 学分 |
|
00116802 | 材料先进加工技术 | 40 | 2.5 | 1 | A | C | 材料 | |||
00116803 | 固体化学 | 40 | 2.5 | 1 | A | A | 材料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0116821 | 薄膜物理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2 学 分 |
|
00116822 | 材料电化学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823 | 机电系统数值仿真及MATLAB实现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824 | 挤压理论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825 | 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方法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826 | 纳米材料学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827 | 陶瓷材料学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828 | 现代摩擦材料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829 | 学科前沿专题讲座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必 修 环 节 |
00016801 | 学术报告活动 | 10次 | 2 | 3-6 | D | F |
学术报告每年主讲 1次 |
||
00016802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2 | D | F | ||||
00016803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2 | D | F | ||||
00016804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805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补修课程 | 金属物理 | 40 | 0 | 1 | 0.7A+0.3B | B | 材料 | |||
弹塑性力学 | 40 | 0 | 1 | 0.7A+0.3B | B | 交通 | ||||
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 | 32 | 0 | 1 | 0.7A+0.3B | B | 材料 | ||||
材料微观分析技术 | 40 | 0 | 1 | 0.7A+0.3B | B | 材料 | ||||
论文 | 10207806 | 学位论文 | >2年 | 0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 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锻炼,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博士生论文的研究内容应是材料加工工程领域的学科前沿并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前沿性和科学性。博士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年,且每个环节(论文选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齐全。
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表(含接到正式录用通知)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其数量应达到下列要求之一:①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1篇被SCI、EI、ISTP收录;②不少于4篇,其中至少2篇发表在学校规定的本学科国内著名刊物。否则院学位委员会不予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具体要求参见《大连交通大学对申请学位人员发表论文和科技成果的规定》)。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博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5 学科门类:工科 学科级别:一级
一、 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9年,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辽宁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高水平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获批“特色学科”项目立项学科, 201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项目。
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建有教育部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大装备热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为铁路装备制造业和我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现为中国热处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焊接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辽宁省焊接学会理事长单位和辽宁省铁道学会材料工艺委员会挂靠单位。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近400项,科研经费达1.8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市级科技奖4项,发表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双聘院士3人,兼职特聘教授3人,专职教师91人,其中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22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7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4人,荣获铁道部詹天佑奖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辽宁省百层次4人。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美国康涅格特大学、法国国立高等机械工程学院、法国里昂科技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固态化学与机械化学研究所等。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
二、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高层次复合人才;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高水平项目的研究实践,使学生具备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掌握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制备过程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以及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控制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三、 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塑性成型理论与技术 | 包括连续挤压与连续包覆、模具设计及加工、塑性成型过程自动控制等 |
2 | 材料连接理论与技术 | 包括材料连接过程的物理化学冶金、焊接结构疲劳特性及工艺优化、耐热材料焊接及接头组织性能控制、金属陶瓷材料等焊接与连接新技术、缺陷无损检测方法与自动化检测设备 |
3 | 先进粉体制备与应用 | 包括功能陶瓷粉体、新型涂料、纳米粉体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4 | 薄膜与材料表面新技术 | 包括光电薄膜、材料表面纳米化、陶瓷防火涂层、表面自生陶瓷化等表面防护及改性技术 |
5 | 新材料合成与制备 | 包括纳米晶体材料、自蔓延陶瓷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金属合金材料、轨道交通关键材料的设计、新能源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 |
6 | 液态金属成形及其控制 | 包括铸造合金强韧化技术、镁合金成型及表面处理技术和成形过程计算机仿真 |
五、 培养方式及方法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每位硕士生制定培养计划,同时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研究生系统的课程学习必须在本校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也应在学校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科研工作先行或与课程学习并行的灵活、机动的培养模式。鼓励与校外著名的研究机构或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的考核按大连交通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 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 课程类别及设置见下表。
2.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0116701 |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 32 | 2 | 1 | 0.8A+0.2E | A | 材料 |
至 少 8 学 分 |
|
00116702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3 | 材料化学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4 | 材料凝固理论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5 |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 40 | 2.5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6 | 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7 | 电子显微分析技术 | 32 | 2 | 1 | 0.7A+0.3E | A | 材料 | |||
00116708 | 焊接数值模拟技术及应用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9 | 焊接物理冶金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10 |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11 | 金属物理 | 40 | 2.5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12 | 现代塑性成型理论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选修课 |
公 共 选 修 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0116722 | 表面工程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3 | 粉末冶金学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4 | 功能材料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5 | 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6 | 金属腐蚀电化学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7 | 连续挤压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8 |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9 | 先进材料连接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30 | 先进铸造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31 | 现代连接方法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 80 | 0 | 1 | 0.7A+0.3B | B | ||||
材料力学性能 | 40 | 0 | 2 | 0.7A+0.3B | B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 64 | 0 | 2 | 0.7A+0.3B | B | |||||
液态金属成型原理 | 48 | 2 | ||||||||
塑性成型原理 | 48 | 2 | ||||||||
材料熔焊基础及焊接性 | 64 | 2 | ||||||||
铸造工艺学 | 56 | 1 | ||||||||
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 | 48 | 1 | ||||||||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 32 | 1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做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完成并通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研究成果要求等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环节。
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要求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要求论文结构清晰,表述准确,格式规范;研究工作量饱满,实验方案可靠,数据翔实,分析合理,结论正确,研究结果有创新性。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04
一、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9年,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辽宁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高水平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获批“特色学科”项目立项学科, 201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项目。
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建有教育部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大装备热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为铁路装备制造业和我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现为中国热处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焊接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辽宁省焊接学会理事长单位和辽宁省铁道学会材料工艺委员会挂靠单位。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近400项,科研经费达1.8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市级科技奖4项,发表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双聘院士3人,兼职特聘教授3人,专职教师91人,其中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22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7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4人,荣获铁道部詹天佑奖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辽宁省百层次4人。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美国康涅格特大学、法国国立高等机械工程学院、法国里昂科技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固态化学与机械化学研究所等。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
二、培养目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材料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并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满足规定的条件,可提前(最低不少于2年)毕业。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塑性成型理论与技术 | 包括连续挤压与连续包覆、模具设计及加工、塑性成型过程自动控制等 |
2 | 材料连接理论与技术 | 包括材料连接过程的物理化学冶金、焊接结构疲劳特性及工艺优化、耐热材料焊接及接头组织性能控制、金属陶瓷材料等焊接与连接新技术、缺陷无损检测方法与自动化检测设备 |
3 | 先进粉体制备与应用 | 包括功能陶瓷粉体、新型涂料、纳米粉体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4 | 薄膜与材料表面新技术 | 包括光电薄膜、材料表面纳米化、陶瓷防火涂层、表面自生陶瓷化等表面防护及改性技术 |
5 | 新材料合成与制备 | 包括纳米晶体材料、自蔓延陶瓷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金属合金材料、轨道交通关键材料的设计、新能源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 |
6 | 液态金属成形及其控制 | 包括铸造合金强韧化技术、镁合金成型及表面处理技术和成形过程计算机仿真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研究生系统的课程学习必须在本校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也应在学校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科研工作先行或与课程学习并行的灵活、机动的培养模式。
六、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 课程类别及设置见下表。
2.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0116701 |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 32 | 2 | 1 | 0.8A+0.2E | A | 材料 |
至 少 8 学 分 |
|
00116702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3 | 材料化学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4 | 材料凝固理论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5 |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 40 | 2.5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6 | 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7 | 电子显微分析技术 | 32 | 2 | 1 | 0.7A+0.3E | A | 材料 | |||
00116708 | 焊接数值模拟技术及应用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09 | 焊接物理冶金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10 |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11 | 金属物理 | 40 | 2.5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712 | 现代塑性成型理论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选修课 |
公 共 选 修 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0116722 | 表面工程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3 | 粉末冶金学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4 | 功能材料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5 | 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6 | 金属腐蚀电化学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7 | 连续挤压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8 |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29 | 先进材料连接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30 | 先进铸造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731 | 现代连接方法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
9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补修 课程 |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 80 | 0 | 1 | 0.7A+0.3B | B | ||||
材料力学性能 | 40 | 0 | 2 | 0.7A+0.3B | B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 64 | 0 | 2 | 0.7A+0.3B | B | |||||
液态金属成型原理 | 48 | 2 | ||||||||
塑性成型原理 | 48 | 2 | ||||||||
材料熔焊基础及焊接性 | 64 | 2 | ||||||||
铸造工艺学 | 56 | 1 | ||||||||
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 | 48 | 1 | ||||||||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 32 | 1 |
注1.教学方式代码:A—课堂讲授,B—学术研讨,C—专题报告,D—实验 E—上机 F—其他 例:0.7A+0.3E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做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且每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必须齐全。
工程硕士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工程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或是某一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大项目中子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论文工作可与工程实践训练结合进行,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等主要环节可选择在校内或校企联合专业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完成。论文答辩须在校内完成。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车辆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204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二级
一、 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始建于1956年,原来为机车和铁道车辆两个专业。现在的车辆工程专业正是由原来这两个专业合并而来。目前车辆工程专业设有机车、铁道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4个专业方向,具有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车辆工程专业于1997年成为我校第一个省重点学科,2006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轨道车辆)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示范性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2011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获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国家级轨道车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又获辽宁省本科高等学校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及省普通高校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目前在我国一流轨道车辆制造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中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占有很大比例,专业办学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车辆工程专业已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及运用行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性研究基地。
本专业现有教师总数49人,正高级职称15 人,副高级职称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65%;有博士学位教师32人,占65%。45岁以下教师29人,占59%。逐渐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专任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突出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2人,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人,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人,大连市领军人才1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后备人才1人。近5年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铁道部计划等研究课题4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9000余万元。本专业拥有辽宁省高速动车组制造与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载运工具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研究机构,设有车辆振动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研究中心、铁路专用设备研究中心、机车牵引制动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车辆工程专业强调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先后与中国北车集团共建了4个科研机构,与沈阳铁路局等签约共建11个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实施“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我国轨道车辆制造及运用行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车辆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高层次复合人才;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高水平项目的研究实践,使学生具备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掌握车辆的现代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及必要的实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是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三、 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 研究方向
本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车辆结构分析与现代设计方法
2.车辆系统动力学
3.车辆牵引传动控制及自动化
4.内燃机性能
5.车辆实验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
6.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
7.车辆强度与可靠性
五、 培养方式及方法
1.课程:技术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为主;专业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结合自学。
2.论文:以导师教导为主,提倡学生的创新研究。
3.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组负责制。
4.研究生考核制度按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 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
1.公共课和必修课见下表。
2.专业方向选修课和补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见下表。(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的硕士生,应当补修覆盖本学科的基础课2-3门,并进行考试或考核,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车辆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0416701 | 车辆现代设计技术 | 32 | 2 | 2 | A | A或B | 交通 |
至 少 8 学 分 |
|
00416702 | 轨道车辆可靠性 | 32 | 2 | 1 | 0.7A+0.3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03 | 现代轨道车辆 | 32 | 2 | 1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705 | 柴油机喷射技术与排放控制*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706 | 车辆测试技术与分析*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707 | 车辆系统动力学*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708 | 动力传动系统控制*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727 | 车辆有限元法基础 | 32 | 2 | 1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9 | 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 | 32 | 2 | 1 | 0.8A+0.2B | A | 交通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416704 | 优化设计方法基础 | 32 | 2 | 1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721 | CAD/CAE系统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22 |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24 | 车辆交流牵引传动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25 | 车辆声学仿真及降噪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0.5C+0.5D | 交通 | |||
00416726 | 车辆系统动力学软件原理及实践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29 | 轨道交通装备虚拟产品开发技术 | 32 | 2 | 2 | 0.5A+0.2C+0.3D | 0.8C+0.2D | 交通 | |||
00416730 | 机车车辆随机振动分析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1 | MATLAB与轨道车辆仿真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3 | 柴油机增压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4 | 产品数据管理原理 | 32 | 2 | 2 | 0.7A+0.3B | CD | 交通 | |||
00416735 | 车辆结构疲劳设计 | 32 | 2 | 1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车辆工程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机车电力传动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机车总体及走行部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内燃机学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例:0.7A+0.3E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研究内容应是车辆工程学科前沿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学位论文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前沿性。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作论文的实际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工作的每一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应齐全。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对科研实验周期较长或不宜公开发表论文的申请学位人员要求取得某一科研项目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或已通过省市级科研成果鉴定等。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304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二级
一、 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于1997年获得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此基础上2006年取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以轨道交通工程装备车辆设计、制造、检修、运用为研究内容的学科。载运工具包括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汽车、船舶和航空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主要涉及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车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和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本学科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及系统工程等多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等高新技术。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现有教师总数49人,正高级职称15 人,副高级职称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65%;有博士学位教师32人,占65%。45岁以下教师29人,占59%。逐渐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专任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突出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2人,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人,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人,大连市领军人才1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后备人才1人。近5年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铁道部计划等研究课题4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9000余万元。本专业拥有辽宁省高速动车组制造与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载运工具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研究机构,设有车辆振动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研究中心、铁路专用设备研究中心、机车牵引制动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强调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先后与中国北车集团共建了4个科研机构,与沈阳铁路局等签约共建11个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实施“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我国轨道车辆制造及运用行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高层次复合人才;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高水平项目的研究实践,使学生具备从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掌握载运工具的现代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及必要的实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是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三、 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 研究方向
本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城市轨道交通及车辆
2.载运工具现代设计方法
3.载运工具结构强度及可靠性
4.载运工具安全与检测控制技术
5.载运工具运行自动化及控制
6.载运工具运行环境分析与保护
7.载运工具使用效益与管理研究
五、 培养方式及方法
1.课程:技术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为主;专业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结合自学。
2.论文:以导师教导为主,提倡学生的创新研究。
3.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组负责制。
4.研究生考核制度按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 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
1.公共课和必修课见下表。
2.专业方向选修课和补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见下表。(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的硕士生,应当补修覆盖本学科的基础课2~3门,并进行考试或考核,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 位 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0416701 | 车辆现代设计技术 | 32 | 2 | 2 | A | A或B | 交通 |
至 少 8 学 分 |
|
00416702 | 轨道车辆可靠性 | 32 | 2 | 1 | 0.7A+0.3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04 | 优化设计方法基础 | 32 | 2 | 1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706 | 车辆测试技术与分析*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719 | 载运工具系统动力学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00416727 | 车辆有限元法基础 | 32 | 2 | 1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5 | 车辆结构疲劳设计 | 32 | 2 | 1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516701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1 | A | A | 电信 | |||
选 修 课 |
公 共 选 修 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416717 | 交通环境工程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00416721 | CAD/CAE系统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25 | 车辆声学仿真及降噪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0.5C+0.5D | 交通 | |||
00416726 | 车辆系统动力学软件原理及实践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29 | 轨道交通装备虚拟产品开发技术 | 32 | 2 | 2 | 0.5A+0.2C+0.3D | 0.8C+0.2D | 交通 | |||
00416750 | 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及应用 | 32 | 2 | 2 | 0.7A+0.3B | 0.5C+0.5D | 交通 | |||
00416755 | 载运工具检测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58 | 载运工具运行安全技术*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00416759 | 载运工具运用与管理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60 | 载运工具装备故障诊断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63 | 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616704 | 弹性力学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车辆工程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机车电力传动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机车总体及走行部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内燃机学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F—其他;例:0.8A+0.2D。
注3.选校级公共基础课或跨学科选修一级学科课程可以顶替本学科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学分,而跨学科选修二级学科课程只可以顶替本学科二级学科学分。
注4.二级学科学位课程中带*的课程根据专业方向选课。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研究内容应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前沿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学位论文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前沿性。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作论文的实际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工作的每一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应齐全。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对科研实验周期较长或不宜公开发表论文的申请学位人员要求取得某一科研项目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或已通过省市级科研成果鉴定等。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303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二级
一、 学科简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隶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一门研究交通运输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我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以铁路和道路运输为特色,研究面向21世纪我国铁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问题。本专业主要为交通运输和国民经济各相关领域培养高层次的规划、设计、经营管理与决策人才。本学科的研究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持续高速发展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相邻学科有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于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本专业点依托于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教研室、交通运输教研室、交通运输工程实验中心及城市交通研究所。本学科融交通运输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为一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管理、决策理论方法及应用的研究、交通运输组织现代化、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现代物流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及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 培养目标
培养在运输组织、物流管理、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枢纽规划与设计、智能交通等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动向,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运营管理、数据处理和计算分析的先进方法,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在本学科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三、 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管理及决策理论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 主要研究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及模式,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及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和理论的基础。 |
2 | 交通运输组织现代化 | 研究运输组织中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运输计划编制现代化的理论与方法、、现代客货运输技术、运输过程的生产组织管理、特种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现代旅客运输组织等,从而达到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 |
3 |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 | 主要研究现代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需求管理、城市交通GIS和ITS的应用、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等。通过上述研究可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规划与评价、对交通运输系统运营过程的科学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协调交通供需关系,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交通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目的 |
4 | 交通运输信息技术 | 研究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开发,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工程,交通运输业电子商务,智能交通规划、智能调度平台设计、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综合交通智能化管理及智能交通有关理论与方法等。从而达到以信息为核心的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现代化与科学化 |
5 |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 主要研究运输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运输市场需求分析预测方法、运输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以及运输网络系统构建设计方法等。从而达到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目的 |
6 | 运输市场营销管理 | 研究运输市场调查、运输需求预测及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运输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运输产品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在运输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运输企业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等。 |
7 | 现代物流技术 | 物流规划与仿真;物流系统的优化与设计;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条件下的物流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
1.课程:技术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为主;专业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结合自学。
2.论文:以导师教导为主,提倡学生的创新研究。
3.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组负责制。
4.研究生考核制度按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 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
1.公共课和必修课见下表。
2.专业方向选修课和补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见下表。(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的硕士生,应当补修覆盖本学科的基础课2~3门,并进行考试或考核,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0416709 |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至 少 8 学 分 |
|
00416710 | 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11 | 交通经济分析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12 | 交通枢纽规划与管理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13 | 交通系统仿真建模与分析 | 32 | 2 | 2 | 0.6A+0.2B+0.2C | 0.5C+0.5D | 交通 | |||
00416714 | 交通运输工程学 | 32 | 2 | 1 | 0.6A+0.2B+0.2C | 0.8A+0.2D | 交通 | |||
00416715 |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 32 | 2 | 2 | 0.6A+0.2B+0.2C | 0.8A+0.2D | 交通 | |||
非学位课(至少11学分)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416736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组织优化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7 | 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9 | 车流组织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0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优化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1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2 | 道路交通控制工程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3 | 交通检测技术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4 | 交通流理论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5 | 交通系统建模方法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6 | 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7 |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8 | 智能交通系统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交通规划 | 32 | 2 | 2 | A | A | ||||
管理运筹学 | 32 | 2 | 2 | A | A |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 32 | 2 | 2 | A | A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F—其他;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注4.二级学科学位课程中带*的课程根据专业方向选课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研究内容应是车辆工程学科前沿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学位论文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前沿性。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的实际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工作的每一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应齐全。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对科研实验周期较长或不宜公开发表论文的申请学位人员要求取得某一科研项目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或已通过省市级科研成果鉴定等。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34
一、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始建于1956年,原来为机车和铁道车辆两个专业。现在的车辆工程专业正是由原来这两个专业合并而来。目前车辆工程专业设有机车、铁道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4个专业方向,具有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车辆工程专业于1997年成为我校第一个省重点学科,2006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轨道车辆)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示范性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2011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获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国家级轨道车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又获辽宁省本科高等学校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及省普通高校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目前在我国一流轨道车辆制造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中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占有很大比例,专业办学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车辆工程专业已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及运用行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性研究基地。
本专业现有教师总数49人,正高级职称15 人,副高级职称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65%;有博士学位教师32人,占65%。45岁以下教师29人,占59%。逐渐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专任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突出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2人,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人,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人,大连市领军人才1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后备人才1人。近5年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铁道部计划等研究课题4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9000余万元。本专业拥有辽宁省高速动车组制造与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载运工具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研究机构,设有车辆振动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研究中心、铁路专用设备研究中心、机车牵引制动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车辆工程专业强调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先后与中国北车集团共建了4个科研机构,与沈阳铁路局等签约共建11个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实施“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我国轨道车辆制造及运用行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车辆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高层次复合人才;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高水平项目的研究实践,使学生具备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掌握车辆的现代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及必要的实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是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三、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1.车辆结构分析与现代设计方法
2.车辆系统动力学
3.车辆牵引传动控制及自动化
4.内燃机性能
5.车辆实验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
6.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
7.车辆强度与可靠性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1. 课程:技术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为主;专业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结合自学。
2. 论文:以导师教导为主,提倡学生的创新研究。
3.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组负责制。
4. 研究生考核制度按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 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 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416701 | 车辆现代设计技术 | 32 | 2 | 2 | A | A或B | 交通 |
至 少 8 学 分 |
|
00416702 | 轨道车辆可靠性 | 32 | 2 | 1 | 0.7A+0.3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03 | 现代轨道车辆 | 32 | 2 | 1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705 | 柴油机喷射技术与排放控制*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706 | 车辆测试技术与分析*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707 | 车辆系统动力学*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708 | 动力传动系统控制*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727 | 车辆有限元法基础 | 32 | 2 | 1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9 | 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 | 32 | 2 | 1 | 0.8A+0.2B | A | 交通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 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416704 | 优化设计方法基础 | 32 | 2 | 1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721 | CAD/CAE系统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22 |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24 | 车辆交流牵引传动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25 | 车辆声学仿真及降噪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0.5C+0.5D | 交通 | |||
00416726 | 车辆系统动力学软件原理及实践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29 | 轨道交通装备虚拟产品开发技术 | 32 | 2 | 2 | 0.5A+0.2C+0.3D | 0.8C+0.2D | 交通 | |||
00416730 | 机车车辆随机振动分析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1 | MATLAB与轨道车辆仿真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3 | 柴油机增压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4 | 产品数据管理原理 | 32 | 2 | 2 | 0.7A+0.3B | CD | 交通 | |||
00416735 | 车辆结构疲劳设计 | 32 | 2 | 1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9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车辆工程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
机车电力传动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机车总体及走行部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内燃机学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研究内容应是车辆工程学科前沿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学位论文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前沿性。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作论文的实际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工作的每一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应齐全。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22
一、 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于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工程领域归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以铁路和道路交通为特色,研究面向我国铁路和道路运输的建设、规划和安全管理等问题,主要包括铁路、城市轨道、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隧道与桥梁等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和养护,以及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等载运工具的运行品质、安全、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本工程领域主要培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程、交通信息及控制等交通运输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本工程领域指导教师队伍是一支学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导师3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5人,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中近90%具有博士学位。
二、 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主要从事培养交通运输规划与经营管理、道路与铁路工程、交通信息控制工程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
1. 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内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基础设施、工程结构、工程材料、设计施工与养护、安全与可靠性、规划与设计理论、控制理论与技术、运营组织与管理、交通运输经济、物流规划与管理、现代交通安全技术、智能交通工程及控制、信息与通信系统、交通运输牵引动力与传动控制、计算机应用与控制技术以及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的基本理论和必要的实验技能,能够运用有限元方法等行业相关计算机软件。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 身心健康,具备一定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 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管理及决策理论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 主要研究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及模式,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及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和理论的基础。 |
2 | 交通运输组织现代化 | 研究运输组织中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运输计划编制现代化的理论与方法、现代客货运输技术、运输过程的生产组织管理、特种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现代旅客运输组织等,从而达到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 |
3 |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 | 主要研究现代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需求管理、城市交通GIS和ITS的应用、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等。通过上述研究可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规划与评价、对交通运输系统运营过程的科学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协调交通供需关系,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交通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目的。 |
4 | 交通运输信息技术 | 研究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开发,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工程,交通运输业电子商务,智能交通规划、智能调度平台设计、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综合交通智能化管理及智能交通有关理论与方法等。从而达到以信息为核心的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现代化与科学化。 |
5 |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 主要研究运输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运输市场需求分析预测方法、运输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以及运输网络系统构建设计方法等。从而达到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目的。 |
6 | 运输市场营销管理 | 研究运输市场调查、运输需求预测及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运输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运输产品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在运输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运输企业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等。 |
7 | 现代物流技术 | 物流规划与仿真;物流系统的优化与设计;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条件下的物流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
8 | 路面及轨道工程材料开发与应用 | 耐腐蚀混合料理论及技术研究、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建筑材料耐久性理论及全寿命预测、沥青类路面及轨道结构材料流变性能研究、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市政工程环境材料研究、新型道路功能材料开发应用、建筑能源新材料开发研究。 |
9 | 路基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 |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理论及动力性能研究、特殊路基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路基支挡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10 | 地基处理及锚固理论与方法 | 软土地基处理及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桩基础设计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特殊土质地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岩土锚固设计计算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
11 |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计算理论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复杂环境隧道施工对近接结构的影响研究、地震及动荷载作用下隧道与地下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隧道工程可靠度和风险评估研究。 |
12 | 桥梁结构分析及监测加固技术 |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设计方法和分析理论、桥梁健康检测与加固技术、桥梁施工控制理论研究。 |
13 | 结构抗震与动力学分析 | 地震荷载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振动控制研究、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及工程结构减振与加固技术、既有结构动力学试验与结构损伤识别、结构安全评定及剩余寿命预测、地震及车辆等随机荷载作用的反演理论研究。 |
14 | 桥梁与隧道结构的疲劳破坏分析及对策 | 桥梁与隧道结构的疲劳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疲劳寿命评价方法研究,疲劳破坏关键部位的分析与结构改进,土木工程材料以及钢、混凝土结构件、衬砌等的疲劳破坏规律和机理研究,提高结构及材料疲劳寿命的措施及关键技术。 |
15 | 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预测及防治 | 地震及其它动荷载作用下岩土工程的动态力学行为研究、高陡边坡工程的设计计算理论及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深基坑工程的设计计算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生命线工程的灾害预测及防治研究。 |
16 | 施工质量监控及风险评估 | 铁路、城市轨道、桥梁、隧道、地铁、路基路面及道路等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检测与质量管理、施工过程数值仿真及质量控制、施工过程风险评估及故障诊断技术、施工过程安全风险问题库建设技术、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构建技术。 |
17 | 道路与轨道运输安全工程 |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故障诊断与决策支持技术、全寿命周期安全质量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技术、高速铁路运营过程安全理论及其实践、道路与轨道车辆运行状态识别及故障监控预警技术、道路与轨道交通监管体系建设以及基础数据分析与事故调查技术。 |
18 | 载运工具疲劳与断裂理论及工程应用 | 机车车辆及工程机械结构、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机理,结构疲劳断裂事故分析及对策,疲劳寿命提高措施,结构疲劳寿命评价的现代理论和方法;从力学、结构原理、材料及制造工艺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方面注重机理、内在本质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使研究结果与对策对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更为有效。 |
19 | 工程结构强度及动力学分析 | 采用数值模拟及试验分析手段,围绕工程机械、机车车辆以及铁道工程等方面的结构,进行强度分析、热机耦合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以及结构动力学分析,对设计或运行的安全性合理性进行校核和研究。 |
五、 培养方式及方法
主要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及论文研究的方式进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以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环节为课外实践环节,由学校及指导教师另行安排。论文工作由导师指定科研课题,研究生必须进行开题报告,再由学科学术组集体讨论后论文工作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工作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研究生考核以及论文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六、 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
1.公共课和必修课见下表。
2.专业方向选修课和补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见下表。(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的硕士生,应当补修覆盖本学科的基础课2~3门,并进行考试或考核,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 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9 | 随机过程 | 32 | 2 | 1 | 0.8A+0.2B | B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416709 |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至 少 8 学 分 |
|||||
00416710 | 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11 | 交通经济分析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12 | 交通枢纽规划与管理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13 | 交通系统仿真建模与分析 | 32 | 2 | 2 | 0.6A+0.2B+0.2C | 0.5C+0.5D | 交通 | |||||||
00416714 | 交通运输工程学 | 32 | 2 | 1 | 0.6A+0.2B+0.2C | 0.8A+0.2D | 交通 | |||||||
00416715 |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 32 | 2 | 2 | 0.6A+0.2B+0.2C | 0.8A+0.2D | 交通 | |||||||
00616701 | 机械振动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04 | 弹性力学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06 | 轨道结构设计理论 | 32 | 2 | 1 | 0.5A+0.5C | B或C | 土木 | |||||||
00616707 |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 | 32 | 2 | 1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00616708 | 结构动力学 | 32 | 2 | 1 | 0.8A+0.2B | B | 土木 | |||||||
00616709 | 现代工程断裂力学 | 32 | 2 | 2 | 0.5A+0.5B | 0.5B+0.5D | 土木 | |||||||
00616710 | 路基设计原理 | 32 | 2 | 2 | 0.8A+0.2B | DF | 土木 | |||||||
00616711 | 路面分析与设计理论 | 32 | 2 | 1 | 0.8A+0.2B | B | 土木 | |||||||
00616713 | 有限元法(Ⅰ)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14 | 高速铁路设计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土木 | |||||||
00616741 | 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416736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组织优化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7 | 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8 |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739 | 车流组织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0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优化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1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2 | 道路交通控制工程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3 | 交通检测技术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4 | 交通流理论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5 | 交通系统建模方法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6 | 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7 |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748 | 智能交通系统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616705 | 塑性力学 | 32 | 2 | 1 | A | 0.7B+0.3D | 土木 | |||||||
00616721 | 建设工程法律风险与防范 | 32 | 2 | 2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00616722 | 可靠性及其仿真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土木 | |||||||
00616727 | 安全风险评估 | 32 | 2 | 2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00616728 | 材料的耐久性 | 32 | 2 | 2 | 0.8A+0.2D | C | 土木 | |||||||
00616729 | 大跨度桥梁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0 | 道路与铁道工程测试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2 | 高等选线设计理论 | 32 | 2 | 2 | 0.8A+0.2B | D或F | 土木 | |||||||
00616733 |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4 | 结构抗震分析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7 | 路面材料设计方法 | 32 | 2 | 2 | A | C | 土木 | |||||||
00616738 | 疲劳强度 | 32 | 2 | 2 | 0.7A+0.3C | 0.7C+0.3D | 土木 | |||||||
00616739 |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 | 32 | 2 | 2 | 0.7A+0.3B | C | 土木 | |||||||
00616742 | 新型道路材料 | 32 | 2 | 2 | 0.8A+0.2D | C | 土木 | |||||||
00616743 | 新型建筑材料 | 32 | 2 | 2 | A | B或C | 土木 | |||||||
00616744 | 有限元法(II) | 32 | 2 | 2 | 0.8A+0.2F | CF | 土木 | |||||||
00616745 | 专业软件开发与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CF | 土木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补修 课程 |
轨道工程 | 24 | 0 | 1/2 | F | F | ||||||||
铁路选线设计 | 24 | 0 | 1/2 | F | F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研究内容应是车辆工程学科前沿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学位论文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前沿性。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作论文的实际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工作的每一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应齐全。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学科代码:080804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二级
一、 学科简介
本学科是2006年国家批准公布的硕士点,本学科涉及电机与电器,电力传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相关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本学科主要研究电力传动及其自动化、电能变换与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等理论技术和应用,侧重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牵引供电技术。近年来,电气工程学科先后争取到了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和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基金,更新了电气工程基础实验室设备,组建了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实验室,交流传动实验室、牵引供电仿真实验室,电力系统与继电保护实验室。本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
二、 培养目标
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电气工程专业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本学科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三、 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电力传动及控制技术 | 研究内容包括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各种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电力电子新技术在电气传动系统中的应用等。 |
2 | 功率变换技术及应用 | 研究AC/DC、DC/DC、DC/AC、AC/AC变换器及AC/AC直接变频器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研究整流与逆变PWM技术、软开关功率变换器。 |
3 |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电力系统有源滤波技术等。 |
4 |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 电力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分析 |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研究生课程学习应在学校进行,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学校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研究机构或工厂、企业进行。
六、 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0516701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1 | A | A | 电信 |
至 少 8 学 分 |
|
00516702 | 交流电机动态分析 | 32 | 2 | 1 | 0.6A+0.4B | C | 电信 | |||
00516703 | 数字信号处理 | 32 | 2 | 1 | A | 0.6B+0.4D | 电信 | |||
00516704 | 现代电机控制技术 | 32 | 2 | 1 | A | C | 电信 | |||
00516705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 32 | 2 | 1 | A | C | 电信 | |||
00516706 |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 32 | 2 | 1 | 0.6A+0.4B | C | 电信 | |||
00516712 | 数字控制技术 | 32 | 2 | 1 | 0.8A+0.2B | C | 电信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 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516721 | DSP原理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0.6A+0.4D | 电信 | ||
00516722 | 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 | 32 | 2 | 2 | 0.4A+0.6E | 0.6C+0.4D | 电信 | |||
00516723 | 电力牵引传动控制发展专题 | 32 | 2 | 2 | 0.8A+0.2B | 0.6B+0.4D | 电信 | |||
00516724 | 电力系统仿真分析 | 32 | 2 | 2 | 0.2A+0.8E | C | 电信 | |||
00516725 | 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 32 | 2 | 2 | 0.7A+0.3B | C | 电信 | |||
00516726 | 牵引供电系统 | 32 | 2 | 2 | 0.8A+0.2B | 0.6B+0.4D | 电信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电机学 | 64 | 0 | 2 | 0.7A+0.3F | F | ||||
电力电子技术 | 64 | 0 | 1 | 0.7A+0.3F | F | |||||
电力系统分析 | 64 | 0 | 1 | 0.7A+0.3F | F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系统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学位论文工作阶段的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是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1. 开题
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学术发展方向,结合导师研究课题或工程实际需要、如果导师同意,也可以自拟选题,选题必须经过导师同意,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一般应在第二学年秋季学期末完成,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在听取本人的开题报告后,对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进行评审。
2. 中期检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应于第二学年春季学期内完成。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
3. 论文及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生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系统完整,达到《大连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中的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年春季学期末进行行。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08
一、 领域简介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领域以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与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结合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开展信息获取、传输、交换、处理等方面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该专业领域以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的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和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依托我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多年来的丰富办学资源,我校于2014年成功获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并于2015年开始招收电子与通信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工程领域建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硕士生指导教师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该队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工程实践经历,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几十项重要研究课题,获得两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百项。
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智能交通控制与安全技术、车辆信息及控制技术、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嵌入式控制技术和电路设计,研究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企事业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
二、 培养目标
培养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能够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及相关交叉领域中进行技术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在该领域某个研究方向上有系统和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术,具备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并具备独立担负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的工作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料。
三、 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通信与信息网络 | 通信系统的整体性分析;通信网络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通信网络的互通互联技术;无线宽带信号的接入;多媒体通信技术应用研究;移动通信技术、扩频通信技术应用研究;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通信管理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
2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以智能信息系统为研究背景,综合应用模式识别、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技术,专门研究信号与图像处理与分析中的基本理论与算法,并开发设计相应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基本算法与应用;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处理与挖掘;交通视频监控;场景分类与目标识别。 |
3 | 智能交通与车辆信息控制 | 以车辆与交通系统为研究背景,融合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等,专门研究涉及车辆和交通有关的各种电子控制理论及技术,研制开发相关的电子产品,使车辆与交通系统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
4 | 铁路物联网与虚拟仿真 | 综合运用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城市交通设施和轨道车辆信息系统、信号控制和运行维护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保证交通载运工具的安全和节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交通信息的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决策;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列车智能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动车组和高速铁路系统虚拟仿真技术与应用。 |
五、 培养方式及方法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一般来自学校的导师为第一导师,企业选派导师为第二导师,企业导师由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且具备高级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完成培养计划,第三学期完成开题。
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5次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
在学习期间,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六、 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516707 |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 32 | 2 | 1 | 0.7A+0.3E | C | 电信 |
至 少 8 学 分 |
|
00516708 | 现代信号处理 | 32 | 2 | 1 | 0.8A+0.2C | C | 电信 | |||
00516709 | 智能交通与车辆控制技术 | 32 | 2 | 1 | 0.8A+0.2B | C | 电信 | |||
00516727 | FPGA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0.4A+0.6D | 0.4C+0.6D | 电信 | |||
00516730 | 计算机图形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0.5A+0.3B+0.2C | C | 电信 | |||
00516735 | 嵌入式系统 | 32 | 2 | 1 | 0.8A+0.2C | 0.6B+0.4D | 电信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 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516728 | 轨道交通信号控制 | 32 | 2 | 2 | 0.5A+0.5C | C | 电信 | ||
00516729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C | 电信 | |||
00516731 | 射频电路设计 | 32 | 2 | 2 | A | C | 电信 | |||
00516732 |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 32 | 2 | 2 | A | C | 电信 | |||
00516733 | 无线通信技术 | 32 | 2 | 2 | 0.6A+0.2B+0.2C | C | 电信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C | C |
9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F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F | F | ||||
补修 课程 |
数字信号处理 | 48 | 0 | 1 | 0.7A+0.3B | B | 电信 |
|
||
通信原理 | 48 | 0 | 2 | 0.7A+0.3B | B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1. 选题要求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电子与通信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选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达到硕士层次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创新性;论文要有足够的独立完成的工作量,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2)电子与通信工程设计与实施;
(3)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4)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制与开发;
(5)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6)行业或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本领域工程与项目管理问题。
(7)其他与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相关的课题。
2. 形式要求
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电子与通信工程相关技术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管理等。具体形式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3. 内容要求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有不同的形式,相应地也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具体内容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4. 撰写要求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结构应符合不同形式的要求,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学位论文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部分。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对于论文主体部分,不同形式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组成,具体撰写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学科代码:082302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二级
一、学科简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主要研究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领域的交通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本学科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并将这些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工程领域。
本学科是大连交通大学较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其前身是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铁道牵引电气与自动化学科,1997年开始改用现名。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建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计划等几十项重要研究课题,获得多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百项。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中国铁路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等。
目前在职硕士导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具有扎实的础理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十几年来本学科已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尤其是铁路行业)培养出百余名优秀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智能交通控制与安全技术、车辆信息及控制技术、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嵌入式控制技术和电路设计。研究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在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掌握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基础理论和技术,熟悉所研究领域科技发展动向,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在该领域某个研究方向上有系统和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料。
三、学制
学制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智能交通控制与安全技术 |
综合运用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城市交通设施和轨道车辆信息系统、信号控制和运行维护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保证交通载运工具的安全和节能。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交通信息的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决策;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列车智能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动车组和高速铁路系统虚拟仿真技术与应用。 |
2 | 车辆信息及控制技术 |
以车辆与交通系统为研究背景,融合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等,专门研究涉及车辆和交通有关的各种电子控制理论及技术,研制开发相关的电子产品,使车辆与交通系统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车辆电子控制技术;车辆信息技术;车用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电控技术;车辆与交通的安全防护研究;智能交通信息检测与融合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动力电池检测与控制技术;车辆定位导航技术等。 |
3 | 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 |
研究通信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并结合公共通信、铁路、城市交通等领域的实际需求,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显示。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智能通信网组成与优化;铁路通信;无线通信和无线传感器智能网络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高效调制及解调技术;3G新型多址接入技术;通用基带传输平台技术;交通信息的传输与处理技术。 |
4 | 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
以智能信息系统为研究背景,综合应用模式识别、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技术,专门研究信号与图像处理与分析中的基本理论与算法,并开发设计相应产品。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基本算法与应用;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处理与挖掘;交通视频监控;场景分类与目标识别。 |
5 | 嵌入式控制技术和电路设计 |
以嵌入式软硬件设计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研究目标,结合通信、控制、电路系统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重点研究交通领域的智能控制技术、电路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 嵌入式软硬件协同设计与控制技术等及其在车辆和交通信息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及应用研究;半导体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及其应用研究。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完成培养计划,第三学期完成开题并提交文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参加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进展、专业外文翻译及社会(教学)实践环节。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5次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0516701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1 | A | A | 电信 |
至 少 8 学 分 |
|
00516707 |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 32 | 2 | 1 | 0.7A+0.3E | C | 电信 | |||
00516708 | 现代信号处理 | 32 | 2 | 1 | 0.8A+0.2C | C | 电信 | |||
00516709 | 智能交通与车辆控制技术 | 32 | 2 | 1 | 0.8A+0.2B | C | 电信 | |||
00516735 | 嵌入式系统 | 32 | 2 | 1 | 0.8A+0.2C | 0.6B+0.4D | 电信 | |||
选修课 |
公 共 选 修 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0516727 | FPGA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0.4A+0.6D | 0.4C+0.6D | 电信 |
|
|
00516728 | 轨道交通信号控制 | 32 | 2 | 2 | 0.5A+0.5C | C | 电信 | |||
00516729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C | 电信 | |||
00516730 | 计算机图形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0.5A+0.3B+0.2C | C | 电信 | |||
00516731 | 射频电路设计 | 32 | 2 | 2 | A | C | 电信 | |||
00516732 |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 32 | 2 | 2 | A | C | 电信 | |||
00516733 | 无线通信技术 | 32 | 2 | 2 | 0.6A+0.2B+0.2C | C | 电信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数字信号处理 | 48 | 0 | 1 | 0.7A+0.3B | B | 电信 |
|
||
通信原理 | 48 | 0 | 2 | 0.7A+0.3B | B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学术发展方向,结合导师研究课题或工程实际需要、如果导师同意,也可以自拟选题,选题必须经过导师同意,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一般应在第3学期末完成,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在听取本人的选题报告后,对选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进行评审。
学位论文是训练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系统而完整,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其核心部分应达到在国内学术刊物能发表的水平。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对科研实验周期较长或不宜公开发表论文的申请学位人员要求取得某一科研项目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或已通过省市级科研成果鉴定等。
硕士学位论文要能体现出:1、扎实的基础理论;2、系统而深入的专门知识;3、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4、优良的写作能力。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1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10年获得国家批准的一级学科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现设有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自动化与仿真技术、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机器人与自动化、网络控制等实验室,可以进行数字仿真、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实时控制等方向的研究。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以及铁路总公司(铁道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及其他企业合作项目。本学科突出轨道交通特色,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省、部和市级奖励。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8人。
本学科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比较广,主要为工厂企业、科研院所的研发工作,如自动化公司,中车集团、铁路设计院的研发部门,相关院校的教学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是研究系统与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同时又与各应用领域密切结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研究内容。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二十世纪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与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密切相关。它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本学科培养从事控制及相关领域内各种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体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具有坚实而宽厚的控制论、信息论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必要的实验技能,掌握控制理论与应用方向的前沿技术,熟练掌握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文献及撰写科技论文;能够结合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从事本学科课题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铁路相关控制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够从事高校、科研单位、应用管理部门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
3.身心健康。
三、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四、研究方向
本学科研究方向如下表所示。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高速铁路信息与通信智能化技术 | 铁路货运列车北斗定位模型、算法及关键技术。铁路物流电子识别技术;铁路运营的数字化在线监测系统;CAN总线体系在检测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
2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TCN网络控制技术关键核心部件研发;高速动车组网络控制技术集成研究。 |
3 | 智能控制及工程应用 | 开发具有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控制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 |
4 | 现场总线控制应用研究 | 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在线组态的实时操作系统和系统组态工具;CAN总线通讯功能的温度测量和巡检、多回路智能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等多种可组态的智能模块。 |
5 | 复杂系统理论及应用 | 混杂系统;混沌系统;分数阶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分析方法。 |
6 | 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 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基本算法与应用;智能交通信息采集、处理与挖掘;交通视频监控;场景分类与目标识别。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于第四学期参加中期考核,于第四学期前完成社会(教学)实践环节,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5次学术报告。
六、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 位 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0516701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1 | A | A | 电信 |
至 少 8 学 分 |
|
00516703 | 数字信号处理 | 32 | 2 | 1 | A | 0.6B+0.4D | 电信 | |||
00516710 | 智能控制 | 32 | 2 | 1 | 0.6A+0.4E | C | 电信 | |||
00516711 | 最优控制原理及应用 | 32 | 2 | 1 | 0.6A+0.4C | C | 电信 | |||
00516712 | 数字控制技术 | 32 | 2 | 1 | 0.8A+0.2B | C | 电信 | |||
选 修 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516707 |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 32 | 2 | 1 | 0.7A+0.3E | C | 电信 | ||
00516721 | DSP原理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0.6A+0.4D | 电信 | |||
00516729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C | 电信 | |||
00516736 | 现场总线原理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0.8A+0.2D | 电信 | |||
00516737 |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 32 | 2 | 2 | 0.6A+0.4B | C | 电信 | |||
01116702 | 现代检测技术 | 32 | 2 | 2 | 0.8A+0.2C | 0.6B+0.4D | 电信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自动控制原理 | 80 | 0 | 1 | 0.7A+0.3B | B | 电信 | |||
电子技术 | 80 | 0 | 1 | 0.7A+0.3B | B | 电信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学术发展方向,结合导师研究课题或工程实际需要,如果导师同意,也可以自拟选题,选题必须经过导师同意,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一般应在第3学期末完成,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在听取本人的选题报告后,对选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进行评审。
学位论文是训练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系统而完整,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其核心部分应达到在国内学术刊物能发表的水平。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须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要求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大连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要体现出作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深入的专门知识,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以及优良的写作能力。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10
一、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于2009年成功获批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领域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主要目的,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构造、运行、分析、检验等,涉及到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控制等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各种工程实现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与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我校控制工程领域现设有自动化与仿真技术、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机器人与自动化、网络控制等实验室,可以进行数字仿真、实时控制等方向的研究。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以及铁路总公司(铁道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及其他企业合作项目。本领域突出轨道交通特色,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省、部和市级奖励。
本领域拥有一支以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与各企业导师结合紧密,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2人。
本领域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比较广,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单位如自动化公司、中车集团下属各大企业、铁路设计院等的研发部门。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领域针对国家经济建设各个行业面临的复杂控制问题,应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系统,培养能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对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现代控制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生产实践中从事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研发设计,并具备其工艺设计、工程实施以及操作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控制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
4.身心健康。
三、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本领域的研究方向具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高速铁路信息与通信智能化技术 | 铁路物流电子识别技术;铁路运营的数字化在线监测系统;CAN总线体系在检测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
2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TCN网络控制技术关键核心部件研发;高速动车组网络控制技术集成研究。 |
3 | 现场总线控制应用研究 | 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在线组态的实时操作系统和系统组态工具;CAN总线通讯功能的温度测量和巡检、多回路智能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等多种可组态的智能模块。 |
4 | 智能交通控制与安全技术 |
综合运用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城市交通设施和轨道车辆信息系统、信号控制和运行维护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保证交通载运工具的安全和节能。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交通信息的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决策;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列车智能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动车组和高速铁路系统虚拟仿真技术与应用。 |
5 | 车辆信息及控制技术 |
以车辆与交通系统为研究背景,融合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等,专门研究涉及车辆和交通有关的各种电子控制理论及技术,研制开发相关的电子产品,使车辆与交通系统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车辆电子控制技术;车辆信息技术;车用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电控技术;车辆与交通的安全防护研究;智能交通信息检测与融合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动力电池检测与控制技术;车辆定位导航技术等。 |
6 | 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
以智能信息系统为研究背景,综合应用模式识别、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技术,专门研究信号与图像处理与分析中的基本理论与算法,并开发设计相应产品。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基本算法与应用;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处理与挖掘;交通视频监控;场景分类与目标识别。 |
7 | 电力传动及控制技术 | 研究内容包括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各种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电力电子新技术在电气传动系统中的应用等。 |
8 |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 电力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分析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一般学校导师为第一导师,校内导师要求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企业选派导师为第二导师,企业导师由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且具备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
在学习期间,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一般学习年限为2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六、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 位 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0516701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1 | A | A | 电信 |
至 少 8 学 分 |
|
00516703 | 数字信号处理 | 32 | 2 | 1 | A | 0.6B+0.4D | 电信 | |||
00516705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 32 | 2 | 1 | A | C | 电信 | |||
00516710 | 智能控制 | 32 | 2 | 1 | 0.6A+0.4E | C | 电信 | |||
00516711 | 最优控制原理及应用 | 32 | 2 | 1 | 0.6A+0.4C | C | 电信 | |||
00516712 | 数字控制技术 | 32 | 2 | 1 | 0.8A+0.2B | C | 电信 | |||
选 修 课 |
公 共 选 修 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 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0516721 | DSP原理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0.6A+0.4D | 电信 | ||
00516722 | 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 | 32 | 2 | 2 | 0.4A+0.6E | 0.6C+0.4D | 电信 | |||
00516728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32 | 2 | 2 | 0.5A+0.5D | C | 电信 | |||
00516729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8A+0.2C | C | 电信 | |||
00516734 | 高速铁路电气化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C | 电信 | |||
00516735 | 嵌入式系统 | 32 | 2 | 2 | 0.8A+0.2C | 0.6B+0.4D | 电信 | |||
00516736 | 现场总线原理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C | 0.6B+0.4D | 电信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9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补修 课程 |
自动控制原理 | 80 | 0 | 1 | 0.7A+0.3B | B | 电信 | |||
电子技术 | 80 | 0 | 1 | 0.7A+0.3B | B | 电信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1.选题要求
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控制领域的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控制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选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达到硕士层次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创新性;论文要有足够的独立完成的工作量,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2)控制工程设计与实施;
(3)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4)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制与开发;
(5)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6)行业或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本领域工程与项目管理问题。
(7)其他与控制工程领域相关的课题。
2.形式要求
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控制工程和技术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管理等。具体形式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控制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3.内容要求
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有不同的形式,相应地也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具体内容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控制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4.撰写要求
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结构应符合不同形式的要求,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学位论文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部分。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对于论文主体部分,不同形式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组成,具体撰写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控制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30 学科门类:工学学科级别:一级
一、 学科简介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在辽宁省起步较早,1987年成立的应用化学系即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1990年获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环境工程工程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本学科与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实施共建,承担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的建设,参与辽宁省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提升学科”项目建设。目前拥有辽宁省高校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和大连市新能源电池研发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建有环境工程研究所等3个校级科研机构及环境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等3个校级创新团队。 设有环境工程教研室、化学工程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研究生导师31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16名,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77%,有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名,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名,辽宁省教学名师2名,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9名,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大连市优秀教师1名,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1名,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2名,大连交通大学教学名师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衣宝廉研究员为本学科兼职特聘教授。
学科积极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立足辽宁、辐射东北老工业基地,致力于解决地方发展及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地方和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和高技术转化。依托学校轨道装备制造业的行业整体学科优势,开展交通行业水、气、固废等污染物处置工艺与设备开发,清洁能源绿色材料、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在离子交换树脂净水技术与设备、装备制造业废乳化液、切削液减量化与资源化工艺与设备、燃料电池清洁能源绿色材料等方面特色突出。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973计划1项、863计划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辽宁省和大连市等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企业环境保护工程等横向课题100余项,各类科研经费近3000余万元。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多项成果应用于生产。
二、 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能够胜任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设计部门、环保企业以及国家、地方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动向;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国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三、 学制
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
1 | 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 主要开展基于吸附与离子交换方法及场强化净水超深度处理技术与设备,制造业废乳化液、切削液减量化与资源化工艺与设备,污水环境微生物治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强化技术、光催化氧化和光还原降解技术等研究。 | |
2 | 大气污染物监测与控制 | 主要开展全球面源气态污染及局部点源污染的机制和控制技术,大气中特殊污染物迁移转化运动规律、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基于固定源尾气排放特点的脱硫、脱硝以及VOCs催化剂开发和处理技术研究。 | |
3 | 污染土壤(场地)治理 | 主要开展沿海地区土壤及近海海陆交界带陆域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排机制,铁路建设和铁路交通对周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铁路站场及临时工棚场地污染生态修复,酸性沉降物对城市及农田土壤的危害、城市污染场地(棕土)的修复技术等研究。 | |
4 | 环境功能材料 | 主要开展环境友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理论与技术,纳米电极材料、无污染腐蚀防护及绿色储能材料制备,新型催化材料、高级氧化材料、功能纳米材料制备,绿色合成、清洁生产所涉及的关键催化技术、新型反应器设计及过程强化与耦合技术研究。 | |
5 | 环境生物工程 | 主要开展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生物监测预警与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相关的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 |
6 | 轨道交通环境安全 | 基于轨道交通环境安全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指导,采用安全系统工程、安全检测技术、FLAC3D仿真技术、ANSYS分析技术和安全评价模型,分析轨道施工、交通运输中的环境和安全问题,实现轨道施工和交通运输系统的监控与预警。 |
五、 培养方式与方法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每位硕士生制定培养计划,同时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研究生系统的课程学习必须在本校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也应在学校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科研工作先行或与课程学习并行的灵活、机动的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和论文指导应积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能动性和自觉性。鼓励与校外著名的研究机构或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的考核按大连交通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论文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后可以进行。
六、 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补休课程为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补休的本学科本科生主干课程,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选课,不计学分。
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至少10学分,学科基础课至少8学分,公共选修课程至少1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0716701 |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 32 | 2 | 1 | 0.7A+0.3B | 0.7C+0.3D | 环境 |
至 少 8 学 分 |
|
00716702 | 高等环境化学 | 32 | 2 | 1 | 0.7A+0.3B | B | 环境 | |||
00716703 | 环境分析化学进展 | 32 | 2 | 1 | 0.7A+0.3B | 0.8C+0.2D | 环境 | |||
00716704 | 胶体与界面化学 | 32 | 2 | 1 | 0.7A+0.3B | 0.6B+0.4D | 环境 | |||
00716705 | 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 40 | 2.5 | 1 | 0.7A+0.3B | 0.7C+0.3D | 环境 | |||
00716706 | 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 | 32 | 2 | 1 | 0.7A+0.3B | 0.7C+0.3D | 环境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716751 | 安全学原理 | 32 | 2 | 1 | 0.7A+0.3B | B | 环境 | ||
00716752 | 传递过程原理 | 24 | 1.5 | 1 | 0.7A+0.3B | B | 环境 | |||
00716753 | 电化学工程 | 16 | 1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54 | 废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 | 16 | 1 | 2 | 0.7A+0.3B | 0.8C+0.2D | 环境 | |||
00716755 |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 24 | 1.5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56 | 给排水管网设计 | 16 | 1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57 | 化学反应工程分析 | 16 | 1 | 2 | 0.7A+0.3B | B | 环境 | |||
00716758 | 环境流体力学 | 16 | 1 | 2 | 0.7A+0.3B | 0.7B+0.3D | 环境 | |||
00716759 | 环境土建CAD | 32 | 2 | 2 | 0.7A+0.3B | F | 环境 | |||
00716760 | 离子交换原理与应用 | 16 | 1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61 | 绿色材料设计与工艺 | 24 | 1.5 | 1 | 0.6A+0.4C | 0.3D+0.7C | 环境 | |||
00716762 | 膜分离新技术 | 16 | 1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63 | 微生物工程 | 24 | 1.5 | 2 | 0.7A+0.3B | 0.7B+0.3D | 环境 | |||
00716764 | 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 24 | 1.5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65 |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 24 | 1.5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66 | 新型分离方法及实验技术 | 24 | 1.5 | 2 | 0.8A+0.2B | 0.8A+0.2D | 环境 | |||
00716767 | 应用土力学 | 24 | 1.5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616735 | 可靠性与神经网络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0.7C+0.3D | 土木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64 | 4 | 环境 |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56 | 3.5 |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 32 | 2 | ||||||||
环境工程微生物 | 32 | 2 | ||||||||
环境监测 | 40 | 2.5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训练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本专业研究生硕士论文的选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意义或工程意义。论文工作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工作的每一环节(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评审和答辩)应考核通过、材料齐全。论文应具有较丰富的工作量,有明确而可信的研究结论。论文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的编写规范,有良好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精炼准确,外文摘要等的编写合乎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对科研实验周期较长或不宜公开发表论文的申请学位人员要求取得某一科研项目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或已通过省市级科研成果鉴定等。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学位,并发相应的学位证书。
环境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29
一、领域简介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在辽宁省起步较早,1987年成立的应用化学系即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1990年获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环境工程工程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本学科与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实施共建,承担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的建设,参与辽宁省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提升学科”项目建设。目前拥有辽宁省高校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和大连市新能源电池研发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建有环境工程研究所等3个校级科研机构及环境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等3个校级创新团队。 设有环境工程教研室、化学工程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研究生导师31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16名,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77%,有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名,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名,辽宁省教学名师2名,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9名,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大连市优秀教师1名,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1名,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2名,大连交通大学教学名师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衣宝廉研究员为本学科兼职特聘教授。
学科积极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立足辽宁、辐射东北老工业基地,致力于解决地方发展及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地方和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和高技术转化。依托学校轨道装备制造业的行业整体学科优势,开展交通行业水、气、固废等污染物处置工艺与设备开发,清洁能源绿色材料、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在离子交换树脂净水技术与设备、装备制造业废乳化液、切削液减量化与资源化工艺与设备、燃料电池清洁能源绿色材料等方面特色突出。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973计划1项、863计划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辽宁省和大连市等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企业环境保护工程等横向课题100余项,各类科研经费近3000余万元。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多项成果应用于生产。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工程、管理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担负环境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环保企业、高等院校、设计部门、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相关工作。
三、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
1 | 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 主要开展基于吸附与离子交换方法及场强化净水超深度处理技术与设备,制造业废乳化液、切削液减量化与资源化工艺与设备,污水环境微生物治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强化技术、光催化氧化和光还原降解技术等研究。 | |
2 | 大气污染物监测与控制 | 主要开展全球面源气态污染及局部点源污染的机制和控制技术,大气中特殊污染物迁移转化运动规律、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基于固定源尾气排放特点的脱硫、脱硝以及VOCs催化剂开发和处理技术研究。 | |
3 | 污染土壤(场地)治理 | 主要开展沿海地区土壤及近海海陆交界带陆域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排机制,铁路建设和铁路交通对周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铁路站场及临时工棚场地污染生态修复,酸性沉降物对城市及农田土壤的危害、城市污染场地(棕土)的修复技术等研究。 | |
4 | 环境功能材料 | 主要开展环境友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理论与技术,纳米电极材料、无污染腐蚀防护及绿色储能材料制备,新型催化材料、高级氧化材料、功能纳米材料制备,绿色合成、清洁生产所涉及的关键催化技术、新型反应器设计及过程强化与耦合技术研究。 | |
5 | 环境生物工程 | 主要开展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环境污染物的生物监测预警与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相关的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 |
6 | 轨道交通环境安全 | 基于轨道交通环境安全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指导,采用安全系统工程、安全检测技术、FLAC3D仿真技术、ANSYS分析技术和安全评价模型,分析轨道施工、交通运输中的环境和安全问题,实现轨道施工和交通运输系统的监控与预警。 |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一般来自学校的导师为第一导师,校内导师要求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企业选派导师为第二导师,企业导师由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且具备高级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同时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研究生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在本校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科研工作先行或与课程学习并行的灵活、机动的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和论文指导应积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提倡工程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在相关企业或科研实习单位完成,以培养研究生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补休课程为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补休的本学科本科生主干课程,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选课,不计学分。
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至少10学分,学科基础课至少8学分,公共选修课程至少1学分,实践必修环节6学分。
环境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716701 |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 32 | 2 | 1 | 0.7A+0.3B | 0.7C+0.3D | 环境 |
至 少 8 学 分 |
|
00716702 | 高等环境化学 | 32 | 2 | 1 | 0.7A+0.3B | B | 环境 | |||
00716703 | 环境分析化学进展 | 32 | 2 | 1 | 0.7A+0.3B | 0.8C+0.2D | 环境 | |||
00716704 | 胶体与界面化学 | 32 | 2 | 1 | 0.7A+0.3B | 0.6B+0.4D | 环境 | |||
00716705 | 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 40 | 2.5 | 1 | 0.7A+0.3B | 0.7C+0.3D | 环境 | |||
00716706 | 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 | 32 | 2 | 1 | 0.7A+0.3B | 0.7C+0.3D | 环境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 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716752 | 传递过程原理 | 24 | 1.5 | 1 | 0.7A+0.3B | B | 环境 | ||
00716754 | 废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 | 16 | 1 | 2 | 0.7A+0.3B | 0.8C+0.2D | 环境 | |||
00716755 |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 24 | 1.5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56 | 给排水管网设计 | 16 | 1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58 | 环境流体力学 | 16 | 1 | 2 | 0.7A+0.3B | 0.7B+0.3D | 环境 | |||
00716759 | 环境土建CAD | 32 | 2 | 2 | 0.7A+0.3B | F | 环境 | |||
00716760 | 离子交换原理与应用 | 16 | 1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61 | 绿色材料设计与工艺 | 24 | 1.5 | 1 | 0.6A+0.4C | 0.3D+0.7C | 环境 | |||
00716762 | 膜分离新技术 | 16 | 1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63 | 微生物工程 | 24 | 1.5 | 2 | 0.7A+0.3B | 0.7B+0.3D | 环境 | |||
00716765 |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 24 | 1.5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766 | 新型分离方法及实验技术 | 24 | 1.5 | 2 | 0.8A+0.2B | 0.8A+0.2D | 环境 | |||
00716767 | 应用土力学 | 24 | 1.5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616735 | 可靠性与神经网络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0.7C+0.3D | 土木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2 | A | C |
9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补修 课程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64 | 4 | 环境 |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56 | 3.5 |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 32 | 2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训练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自于环境工程领域实践,并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论文内容应注重解决环境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包括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具有应用价值和一定理论水平。
论文的工作程序应包括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评审和答辩。其中,论文自开题后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应少于一年。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选题、开题、答辩均需校、企导师共同参与并签署书面意见。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学科代码:0801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始建于1956年,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校。现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等11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和特色本科专业,被誉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程师的摇篮”、并在我国的高速铁路等铁路建设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校力学学科设立于建校初期,在我校优势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校力学学科已有近40年的研究生培养历史,是我校最早开始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之一。1990年获批工程力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力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建有辽宁省“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等学校载运工具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辽宁省力学学会、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理事单位。
60年来我校力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既属于基础学科同时又属于技术科学的双重特性,始终与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专业之间保持着紧密联系和交叉融合,已经发展为一个轨道交通特色鲜明、工程技术开发应用与基础研究并重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正在积极结合我国高速、重载铁路等铁路建设,开展一系列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关键力学问题的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教学科研工作人员,长期以来拥有很高的就业率,受到了社会的积极欢迎。
本学科现有30余名研究生导师,其中5名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有近10人次的教师具有出国留学或1年以上进修经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0%以上。同时,还聘请了8名院士、长江学者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内知名学者或高水平教师担任客座教授,为力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10年来,力学教师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省部级项目48项,各类课题总经费4100余万元。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检索120余篇次,出版专著或工具书7部,申请国家专利15项。现在已经发展为一个轨道交通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并重、工程技术与基础研究兼备的学科,并为我国高速、重载铁路关键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基本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解决本领域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所必须的数学、力学基础理论方法及其基本实践技能,以及道路与铁道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相关学科的主要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能够运用有限元方法等行业相关计算机软件以及实验系统设计方法、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身心健康,具备一定的交流沟通协调能力,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力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及材料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疲劳断裂机理及其工程应用 | 车辆、机械、桥梁与建筑结构,金属材料及混凝土材料等基于力学、结构原理、材料及其工艺等的角度的疲劳断裂机理,疲劳影响因素及疲劳寿命评价方法,疲劳寿命提高技术,工程实际的疲劳破坏事故分析及其对策。 |
2 | 铁路路基与岩土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 轨道道床结构及路基的道碴的力学行为、破碎粉化等劣化机理、道床与路基的非均匀沉降、拱道等道床和路基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建模,桩基础理论与应用,高速铁路路基及过渡段动力分析、铁路路基抗液化、地震波动及其计算机仿真、路基填料评价、岩土数值分析等。 |
3 | 土木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及其复合材料、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强度、抗疲劳性能及其机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动强度性能,隧道衬砌及沥青混凝土疲劳损伤累积与寿命分析,腐蚀环境、大温差等特殊环境条件下工程材料的疲劳与断裂机理及强度分析。 |
4 | 工程结构强度及动力分析 | 采用数值分析等计算力学及试验分析等手段,研究机车车辆、工程机械、道路铁道工程等领域的结构强度与优化,热机等多场耦合下的强度分析,结构动力学分析,对设计或运行的安全性合理性进行校核和研究。 |
5 | 车辆及轨道结构动力学 | 车轮非圆化及其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等轮轨关系动力学,车辆系统部件动应力分析,车辆钩缓装置动力特性等纵向动力学,预测车辆脱轨等安全问题及乘坐舒适度问题等理论及其应用。 |
6 | 桥梁结构强度与动力学分析 | 现代大跨度桥梁与结构的空间分析理论、结构稳定理论、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等;桥梁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及主梁线形、刚度、挠度演变等温室效应;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旧桥加固技术、桥梁基础工程及其稳定性预测预报;桥梁结构特点及其动态响应分析与监测、桥梁疲劳破坏分析与疲劳寿命评价。 |
7 | 隧道与地铁工程结构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隧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破坏规律、隧道施工支护设计理论和方法、受限空间岩土施工过程复杂环境下和荷载作用下的岩石结构体系稳定性;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及其对隧道结构、衬砌的损伤疲劳影响、裂缝的发展规律;地铁施工、运营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
8 | 流体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 基于辛理论的有限容器中线性和非线性低雷诺数流问题的求解方法,不同初、边值条件下的低雷诺数流的流动规律;液体动压轴承启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稳定高效的数值求解方法,液体动力轴承的开发应用;高速列车车体的流固耦合与强度分析,高铁隧道气动效应与隧道损伤影响。 |
9 | 结构优化与多尺度分析 | 面向轨道车辆结构的多学科优化及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新型超轻质多功能材料的宏微观性能的多尺度分析,面向轨道结构的材料和结构一体化设计。 |
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论文研究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学位课及部分选修课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课外实践环节,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研究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
研究生硕士论文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选题,必须进行开题报告,由学科学术组集体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工作,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后可以进行。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课、选修课、补修课程以及必修环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 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公共基础课至少10学分,数学类课程必修1门;学科基础课至少8学分。
2. 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中必选1门政治课。
3.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考核合格,不计学分。
4. 必修环节6学分,含本学科发展概论及导师方向课程。
力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9 | 随机过程 | 32 | 2 | 1 | 0.8A+0.2B | B | 理学院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0616701 | 机械振动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至 少 8 学 分 |
|
00616704 | 弹性力学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05 | 塑性力学 | 32 | 2 | 1 | A | 0.7B+0.3D | 土木 | |||
00616708 | 高等结构动力学 | 32 | 2 | 1 | 0.8A+0.2B | B | 土木 | |||
00616709 | 现代工程断裂力学 | 32 | 2 | 2 | 0.5A+0.5B | 0.5B+0.5D | 土木 | |||
00616710 | 路基设计原理 | 32 | 2 | 2 | 0.8A+0.2B | DF | 土木 | |||
00616712 | 计算流体力学 | 32 | 2 | 2 | 0.7A+0.3B | 0.7B+0.3D | 土木 | |||
00616713 | 有限元法(Ⅰ)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416701 | 车辆现代设计技术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00416703 | 现代轨道车辆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616714 | 高速铁路设计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土木 | |||
选修课 |
公 共 选 修 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 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0416704 | 优化设计方法基础 | 32 | 2 | 2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707 | 车辆系统动力学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00416749 | 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 | 32 | 2 | 2 | 0.8A+0.2E | A | 交通 | |||
00616706 | 轨道结构设计理论 | 32 | 2 | 2 | 0.5A+0.5C | B或C | 土木 | |||
00616729 | 大跨度桥梁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0 | 道路与铁道工程测试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2 | 高等选线设计理论 | 32 | 2 | 2 | 0.8A+0.2B | D或F | 土木 | |||
00616734 | 结构抗震分析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8 | 疲劳强度 | 32 | 2 | 2 | 0.7A+0.3C | 0.7C+0.3D | 土木 | |||
00616740 | 地下结构设计与计算理论 | 32 | 2 | 1 | 0.8A+0.2B | B或C | 土木 | |||
00616741 | 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42 | 新型道路材料 | 32 | 2 | 2 | 0.8A+0.2D | C | 土木 | |||
00616743 | 新型建筑材料 | 32 | 2 | 2 | A | B或C | 土木 | |||
00616744 | 有限元法(II) | 32 | 2 | 2 | 0.8A+0.2F | CF | 土木 | |||
00616745 | 专业软件开发与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CF | 土木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0.5B+0.5C | F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土木工程材料 | 40 | 1 | 2.5 | 0.8A+0.2B | A | ||||
结构设计原理 | 48 | 1 | 3 | 0.8A+0.2B | A | |||||
路基路面工程 | 48 | 2 | 3 | 0.8A+0.2B | A | |||||
车辆结构及原理 | 64 | 2 | 4 | 0.8A+0.2B | A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期间最重要的学习和提高的环节。研究生硕士论文要求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进行一项或多项具有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或者在工程应用领域解决一项具有实际重要意义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或难点问题。论文的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畴,不仅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应用性。论文工作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内容除了应该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外,还应包括对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正文、研究结论等主要内容。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对科研实验周期较长或不宜公开发表论文的申请学位人员要求取得某一科研项目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或已通过省市级科研成果鉴定等。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学硕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301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二级
一、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成立于2007年,现有力学(一级)、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二级)工学硕士学位点以及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招收培养研究生已有30年历史。学院发扬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提高教育质量,紧跟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坚持以“轨道交通”为特色办学思想,抓住国内高铁和城市轨道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历史机遇,发展迅速。为我国道路与铁道工程建设和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工作者和高级技术人才,受到了社会积极欢迎和广泛好评。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研究道路和铁路的工程性能和建设的理论与技术,涵盖铁路、城市轨道、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隧道与桥梁等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养护等方面的工作。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点依托于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拥有的省级“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疲劳可靠性及强度研究所”、“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新型工程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轨道交通土建关键技术创新团队”,以及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铁道与道路工程教研室、隧道与桥梁工程教研室、建筑工程教研室、力学教研室、安全工程教研室等。
本学科指导教师队伍是一支学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导师3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5人,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中近90%具有博士学位。
本学科在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结构安全及可靠性、工程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工程施工检测与监控、灾害仿真与故障诊断、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等领域已形成了具有与实际工程密切结合的特色研究方向。在路面及轨道工程材料开发与应用、路基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地基处理及锚固理论与方法、铁路轨道结构设计理论、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预测及防治、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桥梁结构分析及监测加固技术、结构抗震与动力学分析、桥梁与隧道结构的疲劳破坏分析及对策、高速重载轨道工程与维护、轨道工程监测监控技术、道路与轨道运输安全工程、风险分析、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在铁路有碴道床动力特性、复杂环境下地铁隧道施工方法诱发地层变形机理及其对邻近埋地管道的影响与安全控制、海水环境下混凝土的腐蚀与疲劳特性、结构损伤识别及疲劳损伤时变可靠性与生命周期预测等方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承担级省部级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40余项,承担数百项企业委托项目,各类课题总经费达三千余万元,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科研论文。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基本目标:
1. 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掌握解决本领域理论与技术问题所必需的数学、力学、材料学、运筹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结构、工程材料、设计施工与养护,以及工程安全与可靠性、灾害仿真与故障诊断等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运用行业相关计算机软件以及实验系统设计方法、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 身心健康,具备一定的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路面及轨道工程材料开发与应用 | 耐腐蚀混合料理论及技术研究、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建筑材料耐久性理论及全寿命预测、沥青类路面及轨道结构材料流变性能研究、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市政工程环境材料研究、新型道路功能材料开发应用、建筑能源新材料开发研究。 |
2 | 路基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 |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理论及动力性能研究、特殊路基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路基支挡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3 | 地基处理及锚固理论与方法 | 软土地基处理及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桩基础设计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特殊土质地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岩土锚固设计计算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
4 |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计算理论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复杂环境隧道施工对近接结构的影响研究、地震及动荷载作用下隧道与地下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隧道工程可靠度和风险评估研究。 |
5 | 桥梁结构分析及监测加固技术 |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设计方法和分析理论、桥梁健康检测与加固技术、桥梁施工控制理论研究。 |
6 | 结构抗震与动力学分析 | 地震荷载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振动控制研究、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及工程结构减振与加固技术、既有结构动力学试验与结构损伤识别、结构安全评定及剩余寿命预测、地震及车辆等随机荷载作用的反演理论研究。 |
7 | 桥梁与隧道结构的疲劳破坏分析及对策 | 桥梁与隧道结构的疲劳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疲劳寿命评价方法研究,疲劳破坏关键部位的分析与结构改进,土木工程材料以及钢、混凝土结构件、衬砌等的疲劳破坏规律和机理研究,提高结构及材料疲劳寿命的措施及关键技术。 |
8 | 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预测及防治 | 地震及其它动荷载作用下岩土工程的动态力学行为研究、高陡边坡工程的设计计算理论及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深基坑工程的设计计算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生命线工程的灾害预测及防治研究。 |
9 | 施工质量监控及风险评估 | 铁路、城市轨道、桥梁、隧道、地铁、路基路面及道路等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施工过程数值计算与仿真及质量控制,施工及其质量管理;施工过程风险评估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施工过程安全风险问题库建设技术,研究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构建技术。 |
10 | 道路与轨道运输安全工程 |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故障诊断与决策支持技术,全寿命周期安全质量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技术;高速铁路运营过程安全理论及其实践;道路与轨道车辆运行状态识别及故障监控预警技术;道路与轨道交通监管体系建设、基础数据分析与事故调查技术。 |
11 | 高速重载轨道工程与维护 | 高速重载轨道设计理论与方法、轨道结构检测与病害防治技术、轨道结构运营维护与工务管理模式。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分组研讨、论文研究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学位课及部分选修课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课外实践环节,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研究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
研究生硕士论文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选题,必须进行开题报告,由学科学术组集体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工作,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后可以进行。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课、选修课、补修课程以及必修环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 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公共基础课至少8-10学分,数学类课程必修1门;学科基础课至少8学分。
2. 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中必选1门政治课。
3.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考核合格,不计学分。
4. 必修环节6学分,含本学科发展概论及导师方向课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9 | 随机过程 | 32 | 2 | 1 | 0.8A+0.2B | B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0416714 | 交通运输工程学 | 32 | 2 | 1 | 0.6A+0.2B+0.2C | 0.8A+0.2D | 交通 |
至 少 8 学 分 |
|
00616704 | 弹性力学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06 | 轨道结构设计理论 | 32 | 2 | 1 | 0.5A+0.5C | B或C | 土木 | |||
00616707 |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 | 32 | 2 | 1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00616708 | 高等结构动力学 | 32 | 2 | 1 | 0.8A+0.2B | B | 土木 | |||
00616709 | 现代工程断裂力学 | 32 | 2 | 2 | 0.5A+0.5B | 0.5B+0.5D | 土木 | |||
00616711 | 路面分析与设计理论 | 32 | 2 | 1 | 0.8A+0.2B | B | 土木 | |||
00616713 | 有限元法(Ⅰ)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41 | 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416738 |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616705 | 塑性力学 | 32 | 2 | 1 | A | 0.7B+0.3D | 土木 | |||
00616710 | 路基设计原理 | 32 | 2 | 2 | 0.8A+0.2B | DF | 土木 | |||
00616714 | 高速铁路设计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土木 | |||
00616721 | 建设工程法律风险与防范 | 32 | 2 | 2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00616722 | 可靠性及其仿真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土木 | |||
00616727 | 安全风险评估 | 32 | 2 | 2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00616728 | 材料的耐久性 | 32 | 2 | 2 | 0.8A+0.2D | C | 土木 | |||
00616729 | 大跨度桥梁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0 | 道路与铁道工程测试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2 | 高等选线设计理论 | 32 | 2 | 2 | 0.8A+0.2B | D或F | 土木 | |||
00616733 |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4 | 结构抗震分析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737 | 路面材料设计方法 | 32 | 2 | 2 | A | C | 土木 | |||
00616738 | 疲劳强度 | 32 | 2 | 2 | 0.7A+0.3C | 0.7C+0.3D | 土木 | |||
00616739 |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 | 32 | 2 | 2 | 0.7A+0.3B | C | 土木 | |||
00616742 | 新型道路材料 | 32 | 2 | 2 | 0.8A+0.2D | C | 土木 | |||
00616743 | 新型建筑材料 | 32 | 2 | 2 | A | B或C | 土木 | |||
00616744 | 有限元法(II) | 32 | 2 | 2 | 0.8A+0.2F | CF | 土木 | |||
00616745 | 专业软件开发与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CF | 土木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0.5B+0.5C | F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轨道工程 | 24 | 0 | 1/2 | F | F | ||||
铁路选线设计 | 24 | 0 | 1/2 | F | F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期间最重要的学习和提高的环节。研究生硕士论文要求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进行一项或多项具有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或者在工程应用领域解决一项具有实际重要意义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或难点问题。论文的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畴,不仅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应用性。论文工作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内容除了应该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外,还应包括对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正文、研究结论等主要内容。
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学硕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3Z1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二级
一、学科简介
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其研究方向包括交通安全工程理论及技术、工程结构安全及可靠性研究、交通工程施工检测与监控技术、交通设施安全性能分析与评价、交通工程管理理论及技术等,主要服务于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输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以及铁路、公路、房屋建筑等工程建设管理。该学科主要依据系统工程理论、数据挖掘技术、工程控制及决策理论的研究原理、技术手段和方法,与土木、安全、机械、材料、信息、管理等学科领域交叉关联。
该学科点依托大连交通大学的省级“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其下属的“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新型工程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所”、“轨道交通土建关键技术研究所”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具体科研工作。该二级学科隶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涵盖铁路、城市轨道、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隧道与桥梁、机场等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养护、造价等方面的工作。目前本学科已形成具有与实际工程密切结合的特色研究方向。
该学科拥有完善的办公场地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导师12,其中,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近年来,在学科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该学科在交通运输安全工程与管理、工程结构安全及系统可靠性研究、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预测及防治、交通设施安全性能分析与评价轨道工程监测监控技术、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近年来,获得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二十六项,各类横向课题百余项,各类课题总经费达五千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和编著三十余部,取得专利六项、软件著作权八项,发表科研论文四百余篇,并为我国道路与铁道工程建设和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本学科团队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工作者和高级技术人才,长期以来拥有很高的就业率,受到了社会积极欢迎和广泛好评。本学科十分注重交流与合作,为高起点、高速度、高水平完成研究任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在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现场实测、实验研究、工程监测与监控、数据处理和计算分析的先进方法,能结合本学科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性的研究与实践,较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在产学研各界作为骨干,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
三、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交通安全工程理论及技术 | 高铁运营安全理论及其实践;轨道交通运营过程安全风险分析及预警技术;站场及隧道火灾预控及人员疏散技术;基于物联网的货运及客运系统安全运行技术;交通安全仿真技术;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及管控平台构建技术;高铁运输系统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 |
2 | 工程结构安全及可靠性研究 | 交通工程结构安全理论及应用技术;交通工程结构安全性监测的随机反分析与随机预报;岩土工程可靠性及其应用技术;基于数据挖掘的工程系统可靠性分析、预测及分配技术;岩土工程可靠性能评估技术。 |
3 | 交通工程施工检测与监控技术 | 隧道、桥梁与地下工程检测与监控技术;隧道、桥梁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安全性分析及仿真技术;隧道、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铁路与城市轨道工程施工过程风险识别与监测预警技术。 |
4 | 交通设施安全性能分析与评价 | 轨道、隧道、路基、高架道路及站场等交通设施安全关键因素识别与分析技术;交通设施运行状态仿真分析技术;交通设施安全性能评价技术。 |
5 | 交通工程管理理论及技术 |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工程进度、质量与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工程造价管理技术。 |
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分组研讨、论文研究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学位课及部分选修课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课外实践环节,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研究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
研究生硕士论文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选题,必须进行开题报告,由学科学术组集体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工作,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后可以进行。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课、选修课、补修课程以及必修环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 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公共基础课至少8学分,数学类课程必修1门;学科基础课至少8学分。
2. 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中必选1门政治课。
3.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考核合格,不计学分。
4. 必修环节6学分,含本学科发展概论及导师方向课程。
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9 | 随机过程 | 32 | 2 | 1 | 0.8A+0.2B | B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0616702 |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 32 | 2 | 1 | 0.7A+0.3C | B或C | 土木 |
至 少 8 学 分 |
|
00616703 | 施工监测与安全技术 | 32 | 2 | 1 | 0.7A+0.3C | B或C | 土木 | |||
00616706 | 轨道结构设计理论 | 32 | 2 | 1 | 0.5A+0.5C | B或C | 土木 | |||
00616707 |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 | 32 | 2 | 1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00616711 | 路面分析与设计理论 | 32 | 2 | 1 | 0.8A+0.2B | B | 土木 | |||
00416713 | 交通系统仿真建模与分析 | 32 | 2 | 1 | 0.6A+0.2B+0.2C | 0.5C+0.5D | 交通 | |||
00416714 | 交通运输工程学 | 32 | 2 | 1 | 0.6A+0.2B+0.2C | 0.8A+0.2D | 交通 | |||
00616721 | 建设工程法律风险与防范 | 32 | 2 | 2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316711 | 运输经济学 | 16 | 1 | 2 | 0.8A+0.2C | F | 管理 | ||
00616713 | 有限元法(Ⅰ)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22 | 可靠性及其仿真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土木 | |||
00616723 | 安全预测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土木 | |||
00616724 | 高铁安全导论 | 16 | 1 | 2 | 0.5A+0.5B | B或C | 土木 | |||
00616725 | 可燃气体输送安全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土木 | |||
00616726 | 隧道火灾动力学 | 32 | 2 | 2 | 0.7A+0.3B | C | 土木 | |||
00616727 | 安全风险评估 | 32 | 2 | 2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00616741 | 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746 | 危险货物储运安全 | 32 | 2 | 2 | 0.7A+0.3B | C | 土木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0.5A+0.5C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00616733 |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轨道工程 | 24 | 0 | 1/2 | F | F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期间最重要的学习和提高的环节。研究生硕士论文要求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进行一项或多项具有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或者在工程应用领域,解决一项具有实际重要意义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或难点问题。论文的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畴,不仅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应用性。论文工作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内容除了应该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外,还应包括对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正文、研究结论等主要内容。
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或者达到大连交通大学对申请学位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规定。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学科代码:0835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软件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研究软件项目开发方法和软件项目管理,突出对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工程素质培养的专业。2011年8月我校软件工程率先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商务部重点联系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中国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送基地、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其中专任教师92人。博士生导师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层次2人,省拔尖人才2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授8人,博士13人,大连市优秀IT教师8人,教育部-IBM优秀教师2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5项,市级项目47项,横向课题50项,项目总金额950万元,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760多篇其中160多篇被三大索引应用。
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工程一级硕士点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嵌入式系统研发、云计算及搜索引擎、信息安全、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工程理论研究、软件设计方法与理论、软件测试等,覆盖了软件工程领域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在学术上属学科前沿。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国家、辽宁省和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及其它横向协作项目。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铁道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日本立命馆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日本岩岩手立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IBM、用友、金蝶、中软国际、华信等国内外著名IT企业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并多次举办国际会议,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二、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软件分析设计能力、软件研发、工程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3.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备软件研发、工程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5.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有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外语应用能力,能够阅读并撰写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具有职业责任感;
8.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
计算机集成制造、车间调度算法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本方向以计算机技术和企业信息管理科学为基础,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领域,为企业的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通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开发技术等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并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旨在培养既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知识,又有项目开发与实施经验的计算机应用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内容是:企业应用集成、车间调度算法、遗传算法在车间调度中的应用、企业信息管理(ERP、MRP等)、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系统的设计、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 |
2 | 嵌入式系统研发 | 面向工程实际,深入研究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物联网与云计算、移动计算、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智能控制、信息物理融合等理论与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控制与信息系统、移动智能终端、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中的应用。对于工业控制等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设计和仿真有重要意义。 |
3 | 云计算及搜索引擎 | 云计算指的是由普通PC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以此为基础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解决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人类注意力有限性这一对矛盾。本方向以Hadoop构建云平台,以互联网结构为数据集,研究挖掘互联网的架构探索其构成要素深层信息。 |
4 | 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 | 数据挖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它融合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知识工程、面向对象方法、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最新技术的研究成果。数据挖掘(Data Mining, DM),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备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提取的知识表示为概念(Concepts)、规则(Rules)、规律(Regularities)、模式(Patterns)等形式。数据挖掘为决策系统提供支持。 |
5 | 信息安全 | 主要研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库安全、主机安全、移动设备安全,涉及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容侵系统、数据存储、协议分析、网络抓包提取、计算机犯罪取证、网络渗透等。目前侧重移动终端设备在大数据、云存储下的安全技术,在当前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阶段,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6 | 软件工程理论与开发方法 |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应用领域知识,掌握主流软件技术、主流平台与工具,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架构、设计和编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中大型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与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本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软件企业、科研部门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及软件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教育单位、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相关工作。 |
7 | 软件设计方法与理论 | 用面向对象(OOP)的思想和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问题空间进行自然分割,以更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域模型,以便对客观实体进行结构模拟和行为模拟,构造出模块化的、可重用的、维护性好的软件,同时限制软件的复杂性和降低开发维护费用。 采用的手段是深入研究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提供设计方案,研究特色是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软件工具侧重分析和设计工具,其目的辅助建立软件的系统模型和设计的工具.意义是让软件尽可能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 |
8 | 软件测试 | 测试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测试假设、测试效率、组合测试等,基于模型测试研究,自动测试研究包括测试输入生成、领域相关的测试方法、在线测试,测试效率最大化研究包括演化控制、平衡用户总数与资源、测试成本问题等。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新范型和新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测试问题形式化描述,测试理论创新。 |
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于第四学期参加中期考核,于第四学期前完成社会(教学)实践环节。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必 修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至 2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1516704 | 高等计算机网络 | 32 | 2 | 1 | 0.7A+0.3B | C | 软件 |
至 少 8 学 分 |
|
01516705 | 高级操作系统 | 32 | 2 | 1 | 0.5A+0.5B | B | 软件 | |||
01516706 | 高级软件工程 | 32 | 2 | 1 | 0.7A+0.3B | 0.6A+0.4D | 软件 | |||
01516707 | 软件测试理论与技术 | 32 | 2 | 1 | 0.5A+0.5D | 0.6B+0.4D | 软件 | |||
01516708 | 软件项目管理 | 32 | 2 | 1 | 0.7A+0.3D | C | 软件 | |||
01516709 | 遗传算法理论与应用 | 32 | 2 | 1 | 0.5A+0.5B | C | 软件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1516703 | 工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B | 0.8A+0.2D | 软件 | ||
01516723 | MIS设计与开发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724 | 决策支持系统 | 32 | 2 | 2 | 0.5A+0.2B+0.3B | 0.7B+0.3C | 软件 | |||
01516725 | 面向对象高级程序设计 | 32 | 2 | 2 | A | B | 软件 | |||
01516726 | ERP原理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727 | 大数据技术 | 32 | 2 | 2 | 0.5A+0.2B+0.3E | C | 软件 | |||
01516728 |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 | 32 | 2 | 1 | 0.7A+0.3B | 0.8C+0.2D | 软件 | |||
01516729 | 软件重用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0.8A+0.2D | 软件 | |||
01516730 | 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 32 | 2 | 2 | 0.7A+0.3D | C | 软件 | |||
01516731 |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732 | 现代优化算法设计与实践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必 修 环 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导师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身份,或者学生第一作者导师其他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论文发表的期刊必须是大连交通大学科技处规定的核心或统计源以上级别,或国际会议、或国外期刊杂志。对科研实验周期较长或不宜公开发表论文的,申请学位人员要求取得某一科研项目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或已通过省市级科研成果鉴定等。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2 学科门类:工学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创立于1995年,2003年7月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3月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商务部重点联系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中国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送基地、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其中专任教师92人。博士生导师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层次2人,省拔尖人才2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授8人,博士13人,大连市优秀IT教师8人,教育部-IBM优秀教师2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5项,市级项目47项,横向课题50项,项目总金额950万元,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760多篇其中160多篇被三大索引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控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研发、云计算及搜索引擎、信息安全、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脑科学研究等。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国家、辽宁省和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及其它横向协作项目。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铁道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日本立命馆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日本岩岩手立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IBM、用友、金蝶、中软国际、华信等国内外著名IT企业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并多次举办国际会议,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软、硬件分析设计能力、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软、硬件分析设计能力、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
3.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开发软、硬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4.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有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5.具有外语应用能力,能够阅读并撰写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6.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具有职业责任感;
7.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
本方向以计算机技术和企业信息管理科学为基础,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领域,为企业的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通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开发技术等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并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旨在培养既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知识,又有项目开发与实施经验的计算机应用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内容是:企业应用集成、车间调度算法、遗传算法在车间调度中的应用、企业信息管理(ERP、MRP等)、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系统的设计、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 |
2 | 计算机控制 | 计算机控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网络通信、信息处理、智能测控终端、云计算与物联网等技术,研究生产技术的精密化、生产设备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以及机电系统的智能化等方法与技术。智能控制主要研究云计算、物联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等在轨道交通、流程控制、决策支持、故障诊断等领域的应用方法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智能控制为社会进步与经济腾飞提供方法与技术,提高相关领域的生产效率,促进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升。 |
3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 该方向致力于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主要运用数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研究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分类和理解等关键技术,在提出创新理论与算法的基础上,设计、研制和开发实用的高性能模式识别、人能智能及信息处理的智能特性系统。 |
4 | 嵌入式系统研发 | 面向工程实际,深入研究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物联网与云计算、移动计算、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智能控制、信息物理融合等理论与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控制与信息系统、移动智能终端、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中的应用。对于工业控制等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设计和仿真有重要意义。 |
5 | 云计算及搜索引擎 | 云计算指的是由普通PC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以此为基础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解决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人类注意力有限性这一对矛盾。本方向以Hadoop构建云平台,以互联网结构为数据集,研究挖掘互联网的架构探索其构成要素深层信息。 |
6 | 信息安全 | 主要研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库安全、主机安全、移动设备安全,涉及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容侵系统、数据存储、协议分析、网络抓包提取、计算机犯罪取证、网络渗透等。目前侧重移动终端设备在大数据、云存储下的安全技术,在当前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阶段,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7 | 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 | 数据挖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它融合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知识工程、面向对象方法、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最新技术的研究成果。数据挖掘(Data Mining, DM),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备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提取的知识表示为概念(Concepts)、规则(Rules)、规律(Regularities)、模式(Patterns)等形式。数据挖掘为决策系统提供支持。 |
8 | 脑科学 | 通过脑电图数据分析进行人脑的情感变化,脑疲劳,计算负荷对人脑的影响以及脑机能衰退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相关研究对于情感变化的量化及建模,把握计算负荷对人脑的影响以及分析判断并防止脑机能衰退具有现实意义。 |
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于第四学期参加中期考核,于第四学期前完成社会(教学)实践环节。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必 修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1516701 | 高级编译及优化技术 | 32 | 2 | 1 | 0.7A+0.3B | A | 软件 |
至 少 8 学 分 |
|
01516702 |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 32 | 2 | 1 | 0.7A+0.3B | 0.8A+0.2C | 软件 | |||
01516704 | 高等计算机网络 | 32 | 2 | 1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705 | 高级操作系统 | 32 | 2 | 1 | 0.5A+0.5B | B | 软件 | |||
01516706 | 高级软件工程 | 32 | 2 | 1 | 0.7A+0.3B | 0.6A+0.4D | 软件 | |||
01516709 | 遗传算法理论与应用 | 32 | 2 | 1 | 0.5A+0.5B | C | 软件 | |||
选修课(至少11学分)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1516703 | 工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B | 0.8A+0.2D | 软件 | ||
01516721 | 计算机仿真及其应用 | 32 | 2 | 2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722 | 网络控制系统 | 32 | 2 | 2 | 0.7A+0.3B | 0.8C+0.2D | 软件 | |||
01516723 | MIS设计与开发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724 | 决策支持系统 | 32 | 2 | 2 | 0.5A+0.5B | 0.7B+0.3C | 软件 | |||
01516725 | 面向对象高级程序设计 | 32 | 2 | 2 | A | B | 软件 | |||
01516726 | ERP原理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727 | 大数据技术 | 32 | 2 | 2 | 0.5A+0.2B+0.3D | C | 软件 | |||
01516730 | 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 32 | 2 | 2 | 0.7A+0.3D | C | 软件 | |||
01516731 |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732 | 现代优化算法设计与实践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导师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身份,或者学生第一作者导师其他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论文发表的期刊必须是大连交通大学科技处规定的核心或统计源以上级别,或国际会议、或国外期刊杂志。对科研实验周期较长或不宜公开发表论文的,申请学位人员要求取得某一科研项目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如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或已通过省市级科研成果鉴定等。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软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12
一、领域简介
软件工程领域是以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研究软件项目开发方法和软件项目管理,突出对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工程素质培养的专业领域。2004年6月我校软件工程率先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商务部重点联系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中国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送基地、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其中专任教师92人。博士生导师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层次2人,省拔尖人才2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授8人,博士13人,大连市优秀IT教师8人,教育部-IBM优秀教师2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5项,市级项目47项,横向课题50项,项目总金额950万元,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760多篇其中160多篇被三大索引应用。
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工程领域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嵌入式系统研发、云计算及搜索引擎、信息安全、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工程理论研究、软件设计方法与理论、软件测试等,覆盖了软件工程领域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在学术上属学科前沿。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国家、辽宁省和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及其它横向协作项目。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铁道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日本立命馆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日本岩岩手立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IBM、用友、金蝶、中软国际、华信等国内外著名IT企业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并多次举办国际会议,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二、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掌握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软件分析设计、软件研发、工程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3.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备软件研发、工程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5.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有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外语应用能力,能够阅读并撰写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7.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具有职业责任感;
8.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
计算机集成制造、车间调度算法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本方向以计算机技术和企业信息管理科学为基础,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领域,为企业的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通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开发技术等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并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旨在培养既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知识,又有项目开发与实施经验的计算机应用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内容是:企业应用集成、车间调度算法、遗传算法在车间调度中的应用、企业信息管理(ERP、MRP等)、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系统的设计、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 |
2 | 嵌入式系统研发 | 面向工程实际,深入研究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物联网与云计算、移动计算、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智能控制、信息物理融合等理论与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控制与信息系统、移动智能终端、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中的应用。对于工业控制等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设计和仿真有重要意义。 |
3 | 云计算及搜索引擎 | 云计算指的是由普通PC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以此为基础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解决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人类注意力有限性这一对矛盾。本方向以Hadoop构建云平台,以互联网结构为数据集,研究挖掘互联网的架构探索其构成要素深层信息。 |
4 | 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 | 数据挖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它融合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知识工程、面向对象方法、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最新技术的研究成果。数据挖掘(Data Mining, DM),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备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提取的知识表示为概念(Concepts)、规则(Rules)、规律(Regularities)、模式(Patterns)等形式。数据挖掘为决策系统提供支持。 |
5 | 信息安全 | 主要研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库安全、主机安全、移动设备安全,涉及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容侵系统、数据存储、协议分析、网络抓包提取、计算机犯罪取证、网络渗透等。目前侧重移动终端设备在大数据、云存储下的安全技术,在当前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阶段,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6 | 软件工程理论研究 |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应用领域知识,掌握主流软件技术、主流平台与工具,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架构、设计和编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中大型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与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本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软件企业、科研部门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及软件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教育单位、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相关工作。 |
7 | 软件设计方法与理论 | 用面向对象(OOP)的思想和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问题空间进行自然分割,以更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域模型,以便对客观实体进行结构模拟和行为模拟,构造出模块化的、可重用的、维护性好的软件,同时限制软件的复杂性和降低开发维护费用。 采用的手段是深入研究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提供设计方案,研究特色是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软件工具侧重分析和设计工具,其目的辅助建立软件的系统模型和设计的工具.意义是让软件尽可能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 |
8 | 软件测试 | 测试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测试假设、测试效率、组合测试等,基于模型测试研究,自动测试研究包括测试输入生成、领域相关的测试方法、在线测试,测试效率最大化研究包括演化控制、平衡用户总数与资源、测试成本问题等。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新范型和新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测试问题形式化描述,测试理论创新。 |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软件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方式 [注1] |
考核方式 [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必 修 8 学 分 |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1516704 | 高等计算机网络 | 32 | 2 | 1 | 0.7A+0.3B | C | 软件 |
至 少 8 学 分 |
||
01516705 | 高级操作系统 | 32 | 2 | 1 | 0.5A+0.5B | B | 软件 | ||||
01516706 | 高级软件工程 | 32 | 2 | 1 | 0.7A+0.3B | 0.6A+0.4D | 软件 | ||||
01516709 | 遗传算法理论与应用 | 32 | 2 | 1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710 | 嵌入式系统开发 | 32 | 2 | 1 | 0.7A+0.3D | A | 软件 | ||||
01516728 |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 | 32 | 2 | 1 | 0.7A+0.3B | 0.8C+0.2D | 软件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1516703 | 工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B | 0.8A+0.2D | 软件 | |||
01516721 | 计算机仿真及其应用 | 32 | 2 | 2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723 | MIS设计与开发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724 | 决策支持系统 | 32 | 2 | 2 | 0.5A+0.5B | 0.7B+0.3C | 软件 | ||||
01516725 | 面向对象高级程序设计 | 32 | 2 | 2 | A | B | 软件 | ||||
01516726 | ERP原理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727 | 大数据技术 | 32 | 2 | 2 | 0.5A+0.2B+0.3D | C | 软件 | ||||
01516729 | 软件重用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0.8A+0.2D | 软件 | ||||
01516730 | 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 32 | 2 | 2 | 0.7A+0.3D | C | 软件 | ||||
01516731 |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732 | 现代优化算法设计与实践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9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1.工程硕士生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较完整、相对独立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论文形式及要求
(1)产品研发:指针对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领域代码:085211
一、领域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创立于1995年,2010年3月获批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商务部重点联系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中国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送基地、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其中专任教师92人。博士生导师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层次2人,省拔尖人才2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授8人,博士13人,大连市优秀IT教师8人,教育部-IBM优秀教师2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5项,市级项目47项,横向课题50项,项目总金额950万元,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760多篇其中160多篇被三大索引应用。
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控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研发、云计算及搜索引擎、信息安全、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脑科学研究等。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国家、辽宁省和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及其它横向协作项目。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铁道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日本立命馆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日本岩岩手立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及IBM、用友、金蝶、中软国际、华信等国内外著名IT企业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并多次举办国际会议,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等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知识面,熟悉计算机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能独立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技术领域相关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具有能够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计算机技术领域工作的能力。
3.有良好的计算机相关领域教育背景,能更好的适应计算机技术领域工作的需要。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
三、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
本方向以计算机技术和企业信息管理科学为基础,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领域,为企业的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通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开发技术等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并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旨在培养既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知识,又有项目开发与实施经验的计算机应用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内容是:企业应用集成、车间调度算法、遗传算法在车间调度中的应用、企业信息管理(ERP、MRP等)、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系统的设计、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 |
2 | 计算机控制 | 计算机控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网络通信、信息处理、智能测控终端、云计算与物联网等技术,研究生产技术的精密化、生产设备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以及机电系统的智能化等方法与技术。智能控制主要研究云计算、物联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等在轨道交通、流程控制、决策支持、故障诊断等领域的应用方法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智能控制为社会进步与经济腾飞提供方法与技术,提高相关领域的生产效率,促进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升。 |
3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 该方向致力于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主要运用数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研究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分类和理解等关键技术,在提出创新理论与算法的基础上,设计、研制和开发实用的高性能模式识别、人能智能及信息处理的智能特性系统。 |
4 | 嵌入式系统研发 | 面向工程实际,深入研究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物联网与云计算、移动计算、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智能控制、信息物理融合等理论与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控制与信息系统、移动智能终端、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中的应用。对于工业控制等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设计和仿真有重要意义。 |
5 | 云计算及搜索引擎 | 云计算指的是由普通PC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以此为基础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解决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人类注意力有限性这一对矛盾。本方向以Hadoop构建云平台,以互联网结构为数据集,研究挖掘互联网的架构探索其构成要素深层信息。 |
6 | 信息安全 | 主要研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库安全、主机安全、移动设备安全,涉及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容侵系统、数据存储、协议分析、网络抓包提取、计算机犯罪取证、网络渗透等。目前侧重移动终端设备在大数据、云存储下的安全技术,在当前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阶段,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7 | 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 | 数据挖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它融合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知识工程、面向对象方法、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最新技术的研究成果。数据挖掘(Data Mining, DM),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备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提取的知识表示为概念(Concepts)、规则(Rules)、规律(Regularities)、模式(Patterns)等形式。数据挖掘为决策系统提供支持。 |
8 | 脑科学 | 通过脑电图数据分析进行人脑的情感变化,脑疲劳,计算负荷对人脑的影响以及脑机能衰退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相关研究对于情感变化的量化及建模,把握计算负荷对人脑的影响以及分析判断并防止脑机能衰退具有现实意义。 |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计算机技术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 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1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1516703 | 工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B | 0.8A+0.2D | 软件 | ||
01516704 | 高等计算机网络 | 32 | 2 | 1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705 | 高级操作系统 | 32 | 2 | 1 | 0.5A+0.5B | B | 软件 | |||
01516706 | 高级软件工程 | 32 | 2 | 1 | 0.7A+0.3B | 0.6A+0.4D | 软件 | |||
01516709 | 遗传算法理论与应用 | 32 | 2 | 1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710 | 嵌入式系统开发 | 32 | 2 | 1 | 0.7A+0.3D | A | 软件 | |||
选修课 |
公 共 选 修 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1516721 | 计算机仿真及其应用 | 32 | 2 | 2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722 | 网络控制系统 | 32 | 2 | 2 | 0.7A+0.3B | 0.8C+0.2D | 软件 | |||
01516723 | MIS设计与开发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724 | 决策支持系统 | 32 | 2 | 2 | 0.5A+0.2B+0.3D | 0.7B+0.3C | 软件 | |||
01516725 | 面向对象高级程序设计 | 32 | 2 | 2 | A | B | 软件 | |||
01516726 | ERP原理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727 | 大数据技术 | 32 | 2 | 2 | 0.5A+0.2B+0.3D | C | 软件 | |||
01516728 |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 | 32 | 2 | 1 | 0.7A+0.3B | 0.8C+0.2D | 软件 | |||
01516730 | 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 32 | 2 | 2 | 0.7A+0.3D | C | 软件 | |||
01516731 |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732 | 现代优化算法设计与实践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9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1.工程硕士生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较完整、相对独立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论文形式及要求
(1)产品研发:指针对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领域代码:085203
一、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成立于1988年,1995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招生,2003年增加“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五年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获批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国家创新实验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示范专业,为辽宁省普通高校仪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是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专业,获批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了辽宁省动车检测与网络控制工程实验室和辽宁省轨道车辆检测中心两个实验教学平台;拥有北京铁路局动车段、沈阳铁路局动车段、哈尔滨铁路局动车段、大连机车厂、大连华锐重工数控设备公司、大连港铁路公司、大工计控联合实验室等12个主要学生实践、实训培养基地。
本学科共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11人,博士后6名,1名杰青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5岁以下教师3人,36-45岁教师8人。该领域教师共获得了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4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主持省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3项;出版教材10余部。在科研方面取得了省级主要成果10余项,在各种大学生创新和机器人大赛中取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20余项。近五年来教学团队同时还承担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有多名教师有行业经历,80%以上的教师参加了实践教学能力培训。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韩国交通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等。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
本领域毕业生主要在轨道交通行业内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用维护、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1. 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遵守轨道交通、仪器仪表等行业标准及规范;
2. 了解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解决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问题必要的实验、分析、检测或计算的方法和技术;掌握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解决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问题或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的能力。
侧重培养能在科研院所、铁路站段、工厂企业内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用维护、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侧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企业输送工程师型人才。
3.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在团队中有效工作;
4. 能关注国际动态,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
三、学制
学制为2.5年,其中理论学习为0.7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精密测控及仪器制造技术 | 精密测控及仪器制造技术是现代制造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精密测控及仪器制造技术研究内容包括精密传感及转换技术、微机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技术、数字系统设计、精密机电执行系统设计、抗干扰技术、机械电子CAD设计、系统集成技术。 |
2 | 计量检定与质量管理 |
企业要降低成本,减少消耗,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要保证生产和经营中的计量测试手段齐全、准确,才能有效地进行经济核算,才能控制加工中产品质量和最终产品质量。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研究对计量工作的要求,研究并建立设计、研制、生产检验、试验全过程的质量测试跟踪系统,实现对检测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总体管理,解决重要产品的计量溯源与计量标准问题。 |
3 | 计算机测控技术 | 主要研究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侧重监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包括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于机床、机车、水务、矿山机械等行业。其特点为应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与产品,集成开发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
4 | 列车传感技术 | 只有作为首要环节的传感器准确、可靠地采集列车运行相关参数,才可能实现列车的运行状态监控。研究各种车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信号采集传输方法,研究传感器的抗干扰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以保障列车高速安全运行。 |
5 | 交通装备结构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 针对交通装备结构健康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研究, 结构健康监测是通过分析定期采集结构上布置的传感器阵列动力响应数据来观察体系随时间推移产生的变化,并通过特征值提取等数据分析来确定结构的健康状态,是传感器技术、检测技术、车辆结构、故障诊断、疲劳分析、无线数据传输、数据库技术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研究方向。研究交通装备结构健康监测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和评估、诊断的手段及方法,解决工程上的实际应用问题,为保证交通装备的安全运用提供监测手段。特色:基于光纤光栅的传感检测技术,结构疲劳损伤的预测分析技术,基于时频信号及EMD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技术,远程无线数据采集、传输技术。 |
6 | 轨道车辆智能图像处理与监控技术 | 主要研究动车组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技术(TEDS);智能视频监测技术;基于图像的轨道车辆环境状态智能识别技术;轨道车辆智能图像监控网络化设计等。 |
7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控制系统集成开发、关键部件设计、一致性测试、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判断、系统时延对控制特性的影响、高速动车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技术等,网络控制系统是包括动车组、地铁、轻轨、重载机车等在内各种轨道列车的监控中枢,是轨道列车核心技术之一。 |
8 | 列车牵引变流控制技术 | 以干线铁路交流牵引传动以及城市轨道车辆交流牵引传动各种运行工况为研究对象,搭建虚拟牵引变流仿真系统,与网络控制、电机控制相辅相承,实现理论研究与实际验证紧密结合。 |
9 | 列车电机控制技术 | 针对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通过选择电压空间矢量控制定子磁链不断运行和停止来改变定子磁链的平均旋转速度的大小,采用某种神经网络方法确定定子磁链与转矩识别和电压矢量开关。 |
10 | 可靠性与RAMS工程 | 通过开展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安全性(RAMS)以及寿命周期成本(LCC)的设计、分析、评价与改善研究,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提供面向产品全寿命周期质量与RAMS/LCC整体解决方案。 |
11 | 轨道交通状态监测与虚拟仪器 | 面向轨道交通的状态监测技术,对监测系统的传感器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等进行研究。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六、课程设置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516701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1 | A | A | 电气 |
至 少 8 学 分 |
||
01116701 | 动态数据建模与处理 | 32 | 2 | 1 | 0.7A+0.3B | 0.8B+0.2D | 动车 | ||||
01116702 | 现代检测技术 | 32 | 2 | 1 | 0.7A+0.3B | C | 动车 | ||||
01116703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32 | 2 | 1 | A | A | 动车 | ||||
01116704 | 现代仪器电路 | 32 | 2 | 1 | 0.7A+0.3B | 0.8B+0.2D | 动车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 1门 |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216753 | 智能仪器仪表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动车 | |||
00516729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C | 电气 | ||||
01116721 | 列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 32 | 2 | 2 | 0.4A+0.6F | C | 动车 | ||||
01116722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32 | 2 | 2 | 0.4A+0.6F | D | 动车 | ||||
01116723 | 虚拟仪器 | 32 | 2 | 2 | 0.7A+0.3B | F | 动车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
9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锻炼,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工程硕士生论文的研究内容应体现工程实践特色,选题来自企业生产实践并为是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前沿并具有较大意义的课题,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且每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齐全。
工程硕士生应根据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1.产品研发:指针对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学科代码:1202 学科门类:管理学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工商管理学科是是应用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企业活动规律的学科。大连交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创建于1989年,其中2003年获得企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管理系成立于1985年,本学科点具有一支教学科研并重、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该学位点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17名,其中博士15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入选辽宁省优秀支持计划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人,享受大连市特殊津贴2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名,已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互补、年龄结构交替、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方法规范的师资队伍。
近5年来本学科点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6项,科研经费总计856.6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54项,其他纵向科研项目65项;共承担各类横向科研课题16项,项目合同总额345万元。共获得科研成果奖励32项,其中省部级奖励12项。
近5年来出版学术专著10部;在国内外各类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6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6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篇,人大复印资料《市场营销》全文转载2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摘1篇。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等。聘请了数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
二、培养目标
以轨道交通行业经营与管理人才需求为核心,以交通服务业经营管理人才需求为依托,以现代物流交通业经营管理人才需求为广阔市场。强调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坚持走教学、生产和科研三结合道路,紧密结合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辽宁省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具体要求是:
其一,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其二,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基础,能够胜任现代工商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可从事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际工商管理实务工作及大中型项目投资分析与管理。
其三,能够熟练地将经济与管理理论运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具有良好的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和管理问题的能力。
其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熟练阅读本学科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外文文献,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
三、学制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企业战略 与产业政策 |
本学科研究方向在重点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国和辽宁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以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经营环境中进行战略分析、制定、实施和控制的方法、理论和实践为主要研究领域。本学科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以区域产业群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案例、归纳和比较等方法综合研究变动环境下的企业经营管理规律及其对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
2 |
轨道交通 市场与营销 |
本方向主要研究国内外铁路营销战略比较,铁路客运服务的顾客让渡价值,铁路客货运市场顾客(客户)感知服务质量、满意和购买倾向等方面的相互关系,铁路动车组客运服务营销策略,火车客运站服务质量,我国铁路行业价格管制模型。同时还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疏港铁路货运量预测,铁路货运品牌产品竞争力策略,铁路货运营销创新等方面内容。 |
3 |
技术创新 与技术经济管理 |
本方向主要研究在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地方科技与经济结合管理模式,提高投融资水平的策略,区域经济中心建设,支柱产业的培育和管理等产业优化管理方面以及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在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研判,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发展规律等微观领域的技术与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省市纵向课题立项支持。 |
4 | 公司财务 | 本研究方向包括财务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公司资本理论与价值理论,业绩评价与管理控制,及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问题。会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会计问题研究,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流程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审计理论与方法,审计准则,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与审计问题研究等。 |
5 |
现代物流 技术与方法 |
研究运输组织中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运输计划编制现代化的理论与方法、现代客货运输技术、运输过程的生产组织管理、特种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现代旅客运输组织等。研究现代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需求管理、城市交通GIS和ITS应用、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设计与运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等。研究运输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运输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 |
6 |
基于互联网 的工商管理 |
互联网技术(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当今的商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方向着眼于对传统管理理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整合,对基于互联网(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工商管理理念、企业组织理论、企业文化、信息扩散等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经营模式等问题。该研究方向是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将大大拓宽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丰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课程:基础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为主;专业理论部分实行课堂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论文: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研究,提倡学生的创新研究,撰写出符合要求的学位论文;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组负责制;
研究生考核按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 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学位课由各学科点按一级学科设置,每一级学科原则上不超过8门课程。
2. 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选修课由各学科点按照二级学科设置,每二级学科原则上不超过7门,相近学科应避免重复设课的现象。
3. 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0316701 | 高级财务管理 | 40 | 2.5 | 1 | 0.8A+0.2B | 0.6C+0.4D | 经管 |
至 少 8 学 分 |
|
00316702 | 公司法 | 32 | 2 | 1 | 0.7A+0.3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03 | 计量经济学 | 40 | 2.5 | 1 | 0.8A+0.2E | C | 经管 | |||
00316704 | 统计软件应用 | 32 | 2 | 1 | 0.5A+0.5E | 0.5C+0.5F | 经管 | |||
00316706 | 西方经济学 | 48 | 3 | 1 | 0.8A+0.2B | 0.7A+0.3C | 经管 | |||
00316708 | 现代管理学 | 32 | 2 | 1 | 0.7A+0.3B | 0.7B+0.3F | 经管 | |||
00316709 | 人力资源管理 | 32 | 2 | 1 | 0.7A+0.3C | 0.6C+0.4D | 经管 | |||
00316710 | 运筹学 | 48 | 3 | 1 | 0.8A+0.2E | C | 经管 | |||
00316722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32 | 2 | 1 | 0.5A+0.5B | 0.7C+0.3D | 经管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316711 | 运输经济学 | 16 | 1 | 2 | 0.8A+0.2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21 | ERP(企业资源计划) | 32 | 2 | 1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23 | 财务分析 | 32 | 1 | 2 | 0.8A+0.2C | 0.6C+0.4D | 经管 | |||
00316725 | 产业组织理论 | 16 | 1 | 2 | 0.8A+0.2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26 | 成本管理研究 | 32 | 1 | 2 | 0.8A+0.2C | 0.6C+0.4D | 经管 | |||
00316727 | 电子商务 | 16 | 1 | 1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28 |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 32 | 1 | 2 | 0.8A+0.2C | 0.6C+0.4D | 经管 | |||
00316729 | 管理学方法论 | 16 | 1 | 1 | 0.8A+0.2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31 | 会计准则 | 16 | 1 | 1 | 0.8A+0.2B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32 | 企业物流管理 | 16 | 1 | 2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33 | 知识管理 | 16 | 1 | 1 | 0.8A+0.2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35 | 铁道概论 | 32 | 2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37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32 | 2 | 2 | 0.7A+0.3B | 0.7B+0.3D | 经管 | |||
00316738 | 项目管理 | 16 | 1 | 2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39 | 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 | 32 | 2 | 1 | A | A | 经管 | |||
00316740 | 税收理论 | 32 | 2 | 1 | 0.7A+0.3C | 0.6C+0.4D | 经管 | |||
00316741 | 企业战略 | 32 | 2 | 1 | A | 0.8A+0.2D | 经管 | |||
0031674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2 | 2 | 1 | A | A | 经管 | |||
00316743 | 轨道交通前沿理论与实践 | 16 | 1 | 1 | 0.7A+0.3C | C | 经管 | |||
00316744 | 工商管理经典文献选读 | 16 | 1 | 1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45 | 投资决策理论与实践 | 16 | 1 | 1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46 | 税务筹划 | 32 | 1 | 1 | 0.8A+0.2C | 0.6C+0.4D | 经管 | |||
00316747 | 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 | 16 | 1 | 1 | 0.8A+0.2C | 0.6C+0.4D | 经管 | |||
00316748 | 审计理论 | 16 | 1 | 1 | 0.8A+0.2C | 0.6C+0.4D | 经管 | |||
00316749 | 产业营销研究 | 16 | 1 | 1 | 0.8A+0.2C | C | 经管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需经过开题、中期报告、预答辩和答辩四个阶段。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120100 学科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管理学科始建于1989年,目前拥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点,一个物流工程工程硕士领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该学科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建有辽宁省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省市级科研平台,取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为铁路装备制造业和我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形成的综合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角度,研究管理科学的普适性、内在关联性和演化动力性等基本理论;在方法与技术方面主要综合信息技术与优化方法,研究组织运作与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和效益的评价与决策、适应内外环境的体制与模式的选择与优化;在研究途径方面主要运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实验环境,针对错综复杂和快速发展的决策行为和管理问题,发现和解释社会与经济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本学位点研究生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与教学能力,近五年来共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7项,科研经费总额360.4万元;发表学术论文94篇,其中各大检索收录16篇;在科学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本学位点导师积极从事教学改革与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近五年来共获得各级教改立项18项,其中省级及以上15项;获课程建设立项3项;发表教研论文9篇;出版教材3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导师中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1人、万层次人选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入选辽宁省优秀支持计划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人、享受大连市特殊津贴2人。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等。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和辽宁省、大连市的发展战略,以“轨道交通”和“产学研合作”为特色,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运用经济和管理理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及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能够独立开展专业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具有继续学习和提高的基础和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并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撰写外文论文摘要的能力。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等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创新与协同管理 | 以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并培养掌握战略管理以及系统分析方法等方面知识与能力的管理人才。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铁路跨越式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我校轨道交通特色,深入研究创新管理、协同合作等问题,致力于提升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包括对创新创业、合作创新、组织间的协同管理、官产学研合作等问题展开研究。 |
2 |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市场交易模式,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是流通形式的飞跃,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代表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方向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为重点,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信息科学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够把握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运用国内外先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从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商务智能与知识管理、智慧城市与信息规划、首席信息官CIO和高端信息化咨询顾问等高级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 |
3 | 区域经济与发展战略 | 区域经济与发展战略将区域经济与行业(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从空间上研究区域内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从时间上研究一定时期内如何对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点及发展能力等进行重大选择、规划并制定相关策略。区域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方向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区域经济和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工具,具备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解决行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
4 | 风险分析与决策研究 | 风险分析与决策是企业识别和评估风险、进行科学决策的有效手段,对提升企业价值、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风险分析与决策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风险分析与决策研究方向旨在培养适合银行、保险、投资公司和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具有扎实深厚的管理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系统工程、金融学、数学及其他相关的交叉学科专业知识,能正确运用现有的风险度量工具和决策技术进行风险分析、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模型和方法、解决风险分析和决策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
5 | 物流工程与管理 | 现代物流作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在传统的制造业、运输仓储业、商品流通业与信息产业融合重组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产业,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物流工程与管理方向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具备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够把握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运用国内外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从事供应链与物流策划、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企业管理及企业物流运营等工作的跨工学、管理学两类学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
课程:基础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为主;专业理论部分实行课堂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论文: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研究,提倡学生的创新研究,撰写出符合要求的学位论文;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组负责制;
研究生考核按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学科基础课 | 00316703 | 计量经济学 | 40 | 2.5 | 1 | 0.8A+0.2E | C | 经管 |
至少 8学 分 |
|
00316707 | 系统工程 | 32 | 2 | 1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09 | 人力资源管理 | 32 | 2 | 1 | 0.7A+0.3C | C | 经管 | |||
00316710 | 运筹学 | 48 | 3 | 1 | 0.8A+0.2E | C | 经管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 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316711 | 运输经济学 | 16 | 1 | 2 | 0.8A+0.2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25 | 产业组织理论 | 16 | 1 | 2 | 0.8A+0.2C | C | 经管 | |||
00316727 | 电子商务 | 16 | 1 | 2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33 | 知识管理 | 16 | 1 | 2 | 0.8A+0.2C | C | 经管 | |||
00316735 | 铁道概论 | 32 | 2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38 | 项目管理 | 16 | 1 | 2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50 | 区域经济学 | 16 | 1 | 2 | 0.8A+0.2B | C | 经管 | |||
00316751 | 大数据分析 | 16 | 1 | 2 | 0.8A+0.2C | C | 经管 | |||
00316752 | 移动电子商务 | 16 | 1 | 2 | 0.8A+0.2C | C | 经管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管理学 | |||||||||
经济学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需经过开题、中期报告、预答辩和答辩四个阶段。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物流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40
一、领域简介
物流工程领域包括:物流产业规划与设计,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等;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与维护,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规划、设计、配置与运用等;物流产品开发、研制、推广与运用,物流系统功能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流程设计与优化等;企业物流的管理与运作、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系统的运输管理,物流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等。
大连交通大学物流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点于2006年获批,10年来,基于我校铁路运输学科基础和铁路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经验,依据运输规律和运作流程,面向铁路和公路行业物流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物流工程理论和应用能力,改造和优化物流运作系统,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因此本专业着力培养就职于交通运输、物流工程领域、工商企业的实用型人才和服务于政府职能部门、研究机构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物流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本专业指导教师都具有企业工作背景或企业管理岗位培训经历,是一支由物流工程专家和科研教学骨干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团队。本校物流工程专业团队获得多项政府奖励,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部省市级项目30项,发表论文90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教材6部。
物流工程专业与中国中车集团、大连海港集团等企业联合开展横向项目多项,承担政府和企业多项区域物流规划、各类物流园区建设和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等物流工程领域的实践课题,具有较强的处理实际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高级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物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服务于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或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公共物流节点、货运通道规划)、城市或地区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等工作。
服务于专业物流企业:从事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物流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物流企业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解决方案、物流项目管理、运输战略规划、库存战略规划、国际物流管理等工作。
服务于生产企业和各类物流需求企业:从事采购与供应的物流战略规划、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物流规划设计与布局、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等工作。
三、学制
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 |
1 | 物流产业发展与投融资管理 | 物流产业理论与应用研究,投融资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等。 |
2 | 物流经济与管理理论应用 | 物流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学理论的相关问题研究。物流市场问题和企业物流问题、物流运营与绩效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规划与系统管理、物流生产与设备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 |
3 | 物流工程理论与应用 | 物流工程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企业物流问题、项目工程中的物流技术问题和社会物流问题等。 |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重应用、兼顾前沿,突出以解决现实问题的专业课程设置。
2.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3.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物流工程实践或者具有明确的物流工程技术背景。
4.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研究生考核按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六、课程设置
工程硕士学位课程针对本专业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工程领域设置,教学内容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其中外语课程要求比较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数学课程的要求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专业课程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专业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必修课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学习和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包括:文献综述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业实践,工程实践等。
4.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物流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701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2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3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7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316703 | 计量经济学 | 40 | 2.5 | 1 | 0.8A+0.2E | C | 经管 |
至 少 8 学 分 |
|
00316704 | 统计软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经管 | |||
00316705 | 物流工程 | 16 | 1 | 1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06 | 西方经济学 | 48 | 3 | 1 | 0.8A+0.2B | 0.7A+0.3C | 经管 | |||
00316708 | 现代管理学 | 32 | 2 | 1 | 0.7A+0.3B | 0.7B+0.3F | 经管 | |||
00316710 | 运筹学 | 48 | 3 | 1 | 0.8A+0.2E | C | 经管 | |||
00316711 | 运输经济学 | 16 | 1 | 1 | 0.8A+0.2C | 0.6B+0.4D | 经管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 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316721 | ERP(企业资源计划) | 32 | 2 | 2 | A | B | 经管 | ||
00316722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32 | 2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24 | 采购与库存控制 | 16 | 1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27 | 电子商务 | 16 | 1 | 2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29 | 管理学方法论 | 16 | 1 | 2 | 0.8A+0.2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730 | 国际物流管理 | 16 | 1 | 2 | 0.7A+0.3B | B | 经管 | |||
00316732 | 企业物流管理 | 16 | 1 | 1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34 | 条码技术与应用 | 16 | 1 | 2 | 0.7A+0.3B | B | 经管 | |||
00316735 | 铁道概论 | 32 | 2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36 | 物流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 | 16 | 1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37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32 | 2 | 2 | 0.7A+0.3B | 0.7B+0.3D | 经管 | |||
00316753 | 物流成本管理 | 16 | 1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54 | 运输与配送管理 | 16 | 1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55 | 物流信息管理 | 32 | 2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756 |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 32 | 2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9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711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12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物流学导论 | 经管 |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学术发展方向,结合导师研究课题或企业实际需要。物流工程专业硕士论文必须通过开题、中期审查、预答辩、答辩等环节,才能最终完成。学位论文是训练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论文应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系统而完整,学位论文篇幅在2.5万字以上。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要能体现出: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深入的专门知识,对所研究课题提出新见解和新的解决方案,符合写作规范。
学位论文形式:
1.专题研究
2.企业诊断
3.案例分析
4.企业调研
5.可行性研究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1 学科门类:理学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理学院前身是数理系,2007年11月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理学院。2006年获应用数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形成了11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神经网络动力学行为研究、四阶非线性抛物方程与流体力学方程、函数空间及其算子理论、信息几何及其应用、计算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组合数学、生物数学、研究脉冲微分方程稳定性及其相关理论、数值代数、数值逼近、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控制理论及其应用。某些方向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为数学学科理论的不断创新作出了学术贡献,为辽宁及东北地区培养了高校和中学需要的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从事技术开发、咨询预测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科研经费达210余万元,学科成员参与科研项目获辽宁省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近5年在核心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SCI或EI检索收录60余篇。
本学科拥有一批素质较好、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4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2人,硕士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1人,在读博士8人,以青年博士为科研和教学的主力。拥有省部市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1人。拥有辽宁省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本学科与大连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有2位教师先后分别到英国和日本访学,曾聘请东北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两位教授为特聘教授。学科成员担任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 Circuits Syst. I Regul. Pap.、IET Control Theory Appl、Nonlinear Analysis Hybrid Systems、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Neurocomputing、Appl. Math. Comput.、Int. J. Adaptive Control Signal Process、Circuits Syst. Signal Process、Int. J. Comput. Math.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积极参与行业学术交流活动。
二、培养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掌握坚实的数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所属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前沿,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算子代数、非线性泛函分析、控制系统计算、新型算法、数据处理与统计决策、工程中的数学问题、神经网络的数学方法等。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从事数学学科的教学、科研或其它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三、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论文工作一般为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神经网络动力学行为研究 | 细胞神经网络、BAM神经网络、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高阶神经网络、随机神经网络、反应扩散神经网络、脉冲神经网络、离散神经网络、忆阻器神经网络平衡点存在、惟一性、指数稳定性或鲁棒稳定性、混沌同步。 |
2 | 四阶非线性抛物方程与流体力学方程 |
1.研究流体中出现的薄膜方程及相变理论中出现的Cahn-Hilliard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唯一性、有限传播速度、等待时间现象及长时间行为等问题。 2.重点研究流体动力学模型及量子流体动力学模型的解的存在性、小参数的渐近极限及长时间行为等问题。 |
3 | 函数空间及其算子理论 |
1.利用实分析、复分析等理论对Hardy空间、Bergman空间、Dirichlet空间、Besov空间、Bloch空间和Fock空间的性质展开研究; 2.利用复分析、函数论、积分变换及泛函分析等理论对Toeplitz算子、Hankel算子、复合算子、斜Toeplitz算子和斜Hankel算子的有界性、交换性、亚正规性、紧性和谱等代数性质进行研究。 |
4 | 信息几何及其应用 | 研究如何建立矩阵流形上的优化算法,并将其应用到控制领域,解决运动控制、矩阵方程求解等实际问题 |
5 |
生物信息学与 计算分子生物学 |
1.机器学习中的核方法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2.树的数据压缩算法在RNA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3.研究内容有序列比较、基因识别、分子进化、RNA与蛋白质结构比较与预测、基因表达数据分析、蛋白质折叠速率预测等。 |
6 | 组合数学 | 利用反演公式法、算子方法、生成函数法、机械化证明法证明q-级数与超几何级数恒等式;研究一些经典组合序列的行列式计算;研究将某些q-级数恒等式转化为以对称函数表示的等式,利用对称函数中的方法和技巧加以解决。 |
7 | 生物数学 | 应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和定性理论、分支理论来研究种群动力学和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揭示生物种群变化规律以及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与控制策略。 |
8 | 研究脉冲微分方程稳定性及其相关理论 |
1.应用非线性泛函分析方法、各种算子(映象)理论、以及微分方程理论,研究脉冲微分系统解存在性、唯一性以及解的动力学特性; 2.对简单类型的脉冲微分系统进行分析,通过他们建立复杂脉冲系统的适当的Lyapunov函数,研究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进一步通过利用极大值原理可研究控制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
9 | 数值代数、数值逼近、微分方程数值解 |
1.大规模非对称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最小二乘问题的数值解法,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矩阵奇异值分解的计算; 2.主要对非对称的广义Jacobi矩阵特征值反问题进行研究; 3.径向基函数插值、拟插值格式研究;径向基函数在非线性流体力学方程数值求解方面的应用研究;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生物序列相似性分析。 |
10 | 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 | 研究带有一般形式非线性边界条件的奇摄动问题,把非线性高阶方程比较定理移植到相应的奇摄动问题中去;研究非线性奇摄动常微分方程在不同情形下解的渐近性态;系统地提出构造界函数的方法,将解决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非线性奇摄动问题。 |
11 | 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 以信息理论、现代控制理论、随机逼近理论,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理论为基础,对存在热噪声,阴影(Shadow)衰落,多径衰落,链路增益及信噪比(SIR)具有估计误差的随机时变不确定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研究,给出符合实际的功率控制方法。 |
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应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研究生选课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课。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式、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迅速适应从“接受型”学习到“研究型”学习模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方法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因此加强方法论相关课程设置,可为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基本方法。论文工作环节需对硕士生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研究训练,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学位课程一般进行考试,实践环节、开题报告等宜用考查方式进行。考试、考查的形式按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可以是闭卷、开卷考试,也可以是做课程论文。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主要是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政治表现和研究成果三方面内容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
3.实践环节考核
要求研究生有一定时间的高校本、专科教学工作的体验和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其具体形式为可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等,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课时数的专业基础课程。
具体要求详见《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管理办法》
六、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1至3门上一层次的主干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学科基础课 | 00916710 | 拓扑学 | 32 | 2 | 2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1门 | |
00916712 | 应用泛函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5 | 代数学选讲 | 32 | 2 | 2 | A | A | 理学院 |
至 少 8 学 分 |
||
00916706 | 高等概率论 | 32 | 2 | 2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7 | 高等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08 | 数学物理方程 | 32 | 2 | 2 | 0.7A+0.3C | C | 理学院 | |||
00916709 | 随机过程 | 32 | 2 | 1 | 0.7A+0.3C | 0.7A+0.3D | 理学院 | |||
00916711 | 微分方程数值解 | 32 | 2 | 2 | C | C | 理学院 | |||
00916713 | 抽象代数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0916722 | Sobolev空间 | 32 | 2 | 2 | 0.7A+0.3C | C | 理学院 | ||
00916723 | 常微分方程分支理论 | 32 | 2 | 2 | A | C | 理学院 | |||
00916724 | 函数空间上的算子理论 | 32 | 2 | 2 | C | C | 理学院 | |||
00916725 | 解析函数空间理论 | 32 | 2 | 2 | C | C | 理学院 | |||
00916726 | 金融数学 | 32 | 2 | 2 | 0.7A+0.3C | C | 理学院 | |||
00916727 | 矩阵特征值反问题 | 32 | 2 | 2 | B | C | 理学院 | |||
00916728 | 离散数据分析 | 32 | 2 | 2 | C | C | 理学院 | |||
00916729 | 模糊数学及其应用 | 32 | 2 | 2 | A | C | 理学院 | |||
00916730 | 偏微分方程 | 32 | 2 | 2 | 0.7A+0.3C | C | 理学院 | |||
00916731 | 生物数学 | 32 | 2 | 2 | 0.7A+0.3C | C | 理学院 | |||
00916732 | 生物信息学 | 32 | 2 | 2 | C | C | 理学院 | |||
00916733 | 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 32 | 2 | 2 | A | C | 理学院 | |||
00916734 | 现代控制理论 | 32 | 2 | 2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735 | 信息几何 | 32 | 2 | 2 | A | C | 理学院 | |||
00916736 | 应用数学软件 | 32 | 2 | 2 | 0.7A+0.3E | 0.6A+0.4D | 理学院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必须是科研论文。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
1. 学位论文选题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必须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了解本人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前景,拟定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题目。选题要力求体现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2. 学位论文开题
开题报告工作一般应于入学后第三学期末完成。研究生必须按要求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预期达到的结果水平、研究方法及其可行性、国内外相关文献掌握程度等。开题报告的审查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综述能力和论文总体设计的科学性。
3. 撰写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必须是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确保硕士生按期完成高水平的学位论文。
4. 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有关事宜按照《大连交通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学位,并发相应的学位证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305 学科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级别:一级
一、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初创于2007年,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基础上发展而来,2012年正式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包括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该一级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经过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取得了一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为我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专门人才。近些年来,本学科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计划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和讲义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市各级各类奖励20余项。毕业生主要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媒体机构等单位从事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16人(在读博士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人,大连市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5人,校教学名师1人,主要承担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全校本科、硕士、博士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支科研能力较强、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学研究团队。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治学严谨,学风端正,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本领域的学术动态;能够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教学和宣传等工作;并在相关实际工作中自觉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或实际应用价值。
三、学制
本一级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制为3年,其中第一年学习课程,其余两年做科学研究、调研、学位论文等相关工作。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注重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
2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
3 | 思想政治教育 | 主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
4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 |
根据各专业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实行由硕士生导师组共同指导、由导师具体负责的原则。教学方式采取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相结合,注重引导研究生敏锐发现问题,多方位分析问题,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注重培养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并最终实现科研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步提高。
六、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7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
008167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7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7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学科基础课 | 0101670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 32 | 2 | 1 | 0.7A+0.3F | C | 思政部 |
至 少 10 学 分 |
||
01016703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32 | 2 | 1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04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05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32 | 2 | 1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06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32 | 2 | 1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26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25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7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
010167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721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722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7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7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7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7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7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7167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7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1016723 | 当代国际政治研究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24 |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27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28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2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30 | 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研究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31 | 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32 |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33 |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专题研究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0101673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 32 | 2 | 2 | 0.7A+0.3F | C | 思政部 | ||||
必修 环节 |
000167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6 学 分 |
|||
000167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703 | 专业外语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4 | 教学、科研实践 | 16 | 1 | 4 | F | F | |||||
00016705 | 学术报告活动 | 5次 | 1 | 5 | D | F | |||||
00016706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7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708 |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 1次 | 0 | 4 | D | F | |||||
00016709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710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36 | 1 | A | 思政部 |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36 | 1 | A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36 | 1 | A |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36 | 1 | A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学院和导师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导师审改、论文预答辩、论文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
硕士生要用不少于一年的时间从事学位论文工作,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见解。论文应该不少于3万字,论文要完整,观点要正确,资料要充分,写作要规范。论文完成提交查重,各项条件满足方可答辩。 论文评阅及答辩程序按照研究生学院规定执行。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法学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
机械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02
一、 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创立于1956年,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10年取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任教师94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74人,博士生导师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百千层次人选11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省高校专业带头人2人;茅以升詹天佑铁道科技奖3人。
本学科科学研究突出鲜明的轨道机械工程特色,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强调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凝炼出机械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轨道车辆虚拟样机理论与技术、数字化制造理论与技术等6个稳定的特色方向,成就了本学科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优秀学术品牌,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课题660余项,发表论文65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基于智能计算的产品概念设计与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轨道车辆虚拟样机、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与纵向动力学集成仿真等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人才培养强调复合应用型人才特色。针对铁路装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国际化企校共建基地等先进教育模式,为铁路及全国输送了7000余名本科生,约有65%就业于轨道装备制造企业,本学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培养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的摇篮,成就了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优秀品质。2001年《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另外,本学科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其中,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聘任的兼职特聘教授为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二、 培养目标
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结合本学科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性的研究与实践,较为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可在学、研、产各界作为骨干,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侧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培养、输送工程师型人才。
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该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 学制
学制为3~5年,其中理论学习为1~2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最长多延期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现代制造理论及技术 |
数字化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也是未来制造业至关重要的发展趋势。主要从事数字化设计、混合约束求解、多轴数控加工和曲面重构、寻位、评定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建立“基于科学的制造”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可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最佳设计目标和企业间的协作。 |
2 |
先进加工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
先进加工技术是制造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利用CAD/CAM、数控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等先进技术,主要从事各种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基本理论、新型刀具材料的机理与实用技术、高效刀具切削技术、特种切削刀具设计与可靠性技术、加工数据库与专家系统、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切削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最终目的是工艺技术创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优化社会资源,同相关企业合作,实现先进加工技术成果的转化。 |
3 | 现代机电传动设计理论与控制技术 | 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运用科学、系统、可靠、高效的理论和方法,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设计出既经济又可靠的机械装置。 |
4 |
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
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运用科学、系统、可靠、高效的理论和方法,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设计出既经济又可靠的机械装置。 |
5 |
先进运动机构与康复机构理论与技术 |
主要研究内容为竞技体育中的智能训练系统及基于人机工程理念的医药器械、康复专用器械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本学科方向在先进的运动、康复器械方面的研究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6 |
机器人学及机器人应用技术 |
1.该方向通过对机器人轨迹规划和控制的研究,在机器人的最优轨迹规划和控制新方法方面提出新的理论,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机器人工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轨迹规划和控制的研究体系,并搭建集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轨迹规划和控制于一体的研究平台,在该平台上可进行机器人相关的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机器人各种控制方法的仿真和实验研究,以此指导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开发出高性能而且实用的机器人控制器。 2.主要面向汽车制造、机车车辆制造领域研究、开发设计工业机器人机器应用系统,在应用工程的基础上进行机器人机构学理论、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方法的研究。其特点为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应用。 |
7 |
传感与测控技术 |
1.主要面向工业测量进行新型传感器的开发、应用、系统集成方法的研究及先进测控设备及系统的研制。 2.主要研究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相关技术,包括电子驱动、检测、控制等。其核心为基于单片机开发控制仪表、控制器、检测装置,服务于汽车、发动机、机车、水务、机床等行业。其特点为以应用为导向,应用前沿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先进的实用的系统。 3.主要研究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侧重监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包括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于机床、机车、水务、矿山机械等行业。其特点为应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与产品,集成开发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
8 |
工业工程与制造业信息化 | 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对象,将人、设备、物料、信息、能源和环境等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与服务业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与创新,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包括质量工程、精益生产、流程优化、人因工程,强调用信息技术从事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模式、现代工艺管理技术与数字化系统平台和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包括动MIS、ERP、CAD/CAM、CAPP、知识工程、数据挖掘技术和数字化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
9 |
摩擦学及其应用 |
在实验基础上,将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实验研究和磨损仿真研究相结合。这种研究是引领摩擦学在摩擦、磨损方面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主要在齿轮、轴承、摩擦片等摩擦副的材料摩擦学特性研究和摩擦动力学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 |
10 | 车辆动力学 | 在多专业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下,主要有非线性系统及稳定性、基于刚柔耦合仿真的机械振动分析和基于动力学系统分析的控制器设计验证等研究内容。针对高铁车辆的非线性特点,提出了抗蛇行频带吸能新理论,结合铁路长大货车研发需要,提出了柔性体接口处理技术对策,实现了大型系统刚柔耦合仿真的工程应用。结合高速磁浮车辆国产化科研工作,提出了单轨正交模型及2自由度主动控制对策,使磁浮单元实现了5自由度摄动的鲁棒稳定控制,并对诸如车桥共振等工程问题给予了合理解释。 |
流体动力学 |
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工程领域中的流体流动、传热等问题,以数值计算和仿真为主要手段,开展大规模计算工程软件的工程应用问题的研究。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是近代流体力学,数值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的产物,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边缘科学。数值计算方法相比试验成本低,开发周期短,通过更改参数设置,很容易对多种工况进行研究,能够对工程设计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产品的设计研发中。 | |
11 |
先进机械装备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 |
以满足市场产品的质量、性能、时间、成本、价格等综合效益为目的,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体,借用各种科学方法手段,研究改进或创造先进机械装备产品的设计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机械装备产品加工精度、加工速度的方法,研究如何采用先进的机械材料于机械装备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追求机械装备产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灵捷、洁净的目标,目前重点研究的领域是新型核电站以及桥梁建设机械装备的设计与分析、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机械装备产品绿色化设计与制造、采用工业机器人和有关生产装备先进部件进行柔性自动化系统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实行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负责制,导师应具有高级职称。根据培养工作需要,硕士生培养可选聘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相关企业的具有讲师(工程师)职称的教师担任副导师。
工程硕士生导师应根据该生所属企业的特点对每位硕士生制定培养计划,同时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其系统的课程学习及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在本校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科研工作先行或与课程学习并行的灵活、机动的培养模式。必须与相关专业的企业或研究生所属企业联合培养硕士生。硕士生的考核按大连交通大学的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六、 课程设置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含工程设计实践与工程综合实践6学分),最多不应超过40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分(学位课中10学分的公共课程和8学分的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必选)。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选修课必选1门政治课。必修环节9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机械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至 少 8 学 分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216901 |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 32 | 2 | 1 | 0.8A+0.2F | 0.8B+0.2F | 机械 |
至 少 8 学 分 |
|
00216902 | 机电系统控制技术 | 32 | 2 | 1 | 0.7A+0.3B | B或C | 机械 | |||
00216903 | 机械零件建模与机构装配 | 32 | 2 | 1 | 0.5A+0.5F | F | 机械 | |||
00216904 | 先进制造技术 | 32 | 2 | 1 | 0.7A+0.3D | 0.5C+0.5D | 机械 | |||
00216905 |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 | 32 | 2 | 1 | 0.7A+0.3E | A或B | 机械 | |||
00216906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0.7A+0.3F | C | 机械 | |||
00216907 |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 | 32 | 2 | 1 | A+F | B+F | 机械 | |||
00616901 | 弹性力学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902 | 有限元法基础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 门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专业选修课 | 00216921 |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机械 |
至 少 4 学 分 |
|
00216922 | 机器人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机械 | |||
00216923 | 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应用 | 32 | 2 | 2 | F | F | 机械 | |||
00216924 | 金属切削理论 | 32 | 2 | 2 | 0.5A+0.5C | B+C | 机械 | |||
00216925 | 人机工程学 | 32 | 2 | 2 | 0.7A+0.3E | C | 机械 | |||
00216926 | 数控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0.7A+0.3B | D | 机械 | |||
00216927 | 图象分析 | 32 | 2 | 2 | 0.7A+0.3F | 0.6B+0.4F | 机械 | |||
00216928 | 现代传感器设计与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机械 | |||
00216929 | 现代质量工程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机械 | |||
00216930 | 制造过程建模 | 32 | 2 | 2 | 0.7A+0.3D | 0.5C+0.5D | 机械 | |||
00216931 | Creo工程绘图与数控加工 | 32 | 2 | 2 | 0.5A+0.5F | F | 机械 | |||
00216932 | 逆向工程 | 32 | 2 | 2 | 0.7A+0.3B | C+F | 机械 | |||
00216933 | 智能传感与测控技术 | 32 | 2 | 2 | A | A | 机械 | |||
00416909 | 现代轨道车辆 | 32 | 2 | 1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901 | 车辆有限元法基础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9 学 分 |
||
00016902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903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904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905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906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907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8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补修 课程 |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注4.导师方向课:授课教师是当年招生研究生的导师(32学时,与该导师招生人数无关),结合导师的方向开设课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注5.专业选修课与导师方向课相同时,导师方向课向所有选课学生开放,学生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锻炼,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现。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硕士生学位论文应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研究报告、设计报告)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且每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齐全。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鼓励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并署名大连交通大学公开发表与学位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含实用新型专利)。
论文的评审与答辩:
(1)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由校外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含1位企业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5或7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含1位企业专家)组成。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专业硕士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材料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04
一、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9年,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辽宁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高水平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获批“特色学科”项目立项学科, 201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项目。
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建有教育部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重大装备热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为铁路装备制造业和我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现为中国热处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焊接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辽宁省焊接学会理事长单位和辽宁省铁道学会材料工艺委员会挂靠单位。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近400项,科研经费达1.8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市级科技奖4项,发表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双聘院士3人,兼职特聘教授3人,专职教师91人,其中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22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7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4人,荣获铁道部詹天佑奖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辽宁省百层次4人。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美国康涅格特大学、法国国立高等机械工程学院、法国里昂科技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固态化学与机械化学研究所等。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
二、培养目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材料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并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学制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5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2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塑性成型理论与技术 | 包括连续挤压与连续包覆、模具设计及加工、塑性成型过程自动控制等 |
2 | 材料连接理论与技术 | 包括材料连接过程的物理化学冶金、焊接结构疲劳特性及工艺优化、耐热材料焊接及接头组织性能控制、金属陶瓷材料等焊接与连接新技术、缺陷无损检测方法与自动化检测设备 |
3 | 先进粉体制备与应用 | 包括功能陶瓷粉体、新型涂料、纳米粉体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4 | 薄膜与材料表面新技术 | 包括光电薄膜、材料表面纳米化、陶瓷防火涂层、表面自生陶瓷化等表面防护及改性技术 |
5 | 新材料合成与制备 | 包括纳米晶体材料、自蔓延陶瓷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金属合金材料、轨道交通关键材料的设计、新能源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 |
6 | 液态金属成形及其控制 | 包括铸造合金强韧化技术、镁合金成型及表面处理技术和成形过程计算机仿真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研究生系统的课程学习必须在本校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也应在学校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科研工作先行或与课程学习并行的灵活、机动的培养模式。
六、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课程类别及设置见下表。
2)、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116901 |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 32 | 2 | 1 | 0.8A+0.2E | A | 材料 |
至 少 8 学 分 |
|
00116902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903 | 材料化学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904 | 材料凝固理论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905 |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 40 | 2.5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906 | 材料中的扩散与相变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907 | 电子显微分析技术 | 32 | 2 | 1 | 0.7A+0.3E | A | 材料 | |||
00116908 | 焊接数值模拟技术及应用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909 | 焊接物理冶金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910 |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911 | 金属物理 | 40 | 2.5 | 1 | A | A | 材料 | |||
00116912 | 现代塑性成型理论 | 32 | 2 | 1 | A | A | 材料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9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9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7169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教育 | |||
017169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12169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9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116922 | 表面工程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923 | 粉末冶金学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924 | 功能材料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925 | 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926 | 金属腐蚀电化学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927 | 连续挤压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928 |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929 | 先进材料连接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930 | 先进铸造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00116931 | 现代连接方法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材料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
9 学 分 |
|
000169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903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904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905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6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7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908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 80 | 0 | 1 | 0.7A+0.3B | B |
|
|||
材料力学性能 | 40 | 0 | 2 | 0.7A+0.3B | B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 64 | 0 | 2 | 0.7A+0.3B | B | |||||
液态金属成型原理 | 48 | 2 | ||||||||
塑性成型原理 | 48 | 2 | ||||||||
材料熔焊基础及焊接性 | 64 | 2 | ||||||||
铸造工艺学 | 56 | 1 | ||||||||
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 | 48 | 1 | ||||||||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 32 | 1 |
注1.教学方式代码:A—课堂讲授,B—学术研讨,C—专题报告,D—实验 E—上机 F—其他 例:0.7A+0.3E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做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且每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必须齐全。
工程硕士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工程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或是某一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大项目中子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论文工作可与工程实践训练结合进行,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等主要环节可选择在校内或校企联合专业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完成。论文答辩须在校内完成。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车辆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34
一、 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始建于1956年,原来为机车和铁道车辆两个专业。现在的车辆工程专业正是由原来这两个专业合并而来。目前车辆工程专业设有机车、铁道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4个专业方向,具有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车辆工程专业于1997年成为我校第一个省重点学科,2006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轨道车辆)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示范性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2011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获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国家级轨道车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又获辽宁省本科高等学校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及省普通高校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目前在我国一流轨道车辆制造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中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占有很大比例,专业办学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车辆工程专业已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及运用行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性研究基地。
本专业现有教师总数49人,正高级职称15 人,副高级职称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65%;有博士学位教师32人,占65%。45岁以下教师29人,占59%。逐渐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专任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突出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2人,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人,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人,大连市领军人才1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后备人才1人。近5年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铁道部计划等研究课题4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9000余万元。本专业拥有辽宁省高速动车组制造与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载运工具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现代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研究机构,设有车辆振动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研究中心、铁路专用设备研究中心、机车牵引制动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车辆工程专业强调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先后与中国北车集团共建了4个科研机构,与沈阳铁路局等签约共建11个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实施“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我国轨道车辆制造及运用行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车辆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高层次复合人才;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高水平项目的研究实践,使学生具备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掌握车辆的现代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及必要的实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是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三、 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 研究方向
1.车辆结构分析与现代设计方法
2.车辆系统动力学
3.车辆牵引传动控制及自动化
4.内燃机性能
5.车辆实验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
6.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
7.车辆强度与可靠性
五、 培养方式及方法
1)、课程:技术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为主;专业理论部分以课堂学习结合自学。
2)、论文:以导师教导为主,提倡学生的创新研究。
3)、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组负责制。
4)、研究生考核制度按校有关规定执行。
六、 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思政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 修 1 门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416901 | 车辆有限元法基础 | 32 | 2 | 1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至 少 8 学 分 |
|
00416902 | 柴油机喷射技术与排放控制*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903 | 车辆测试技术与分析*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904 | 车辆系统动力学*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905 | 轨道车辆可靠性 | 32 | 2 | 1 | 0.7A+0.3B | B或C | 交通 | |||
00416906 | 动力传动系统控制* | 32 | 2 | 1 | A | A | 交通 | |||
00416907 | 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 | 32 | 2 | 1 | 0.8A+0.2 B | A | 交通 | |||
00416908 | 车辆现代设计技术 | 32 | 2 | 2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909 | 现代轨道车辆 | 32 | 2 | 1 | A | A或B | 交通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思政 | 必修1门 |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思政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1 学 分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2 | ||||||
016169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9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7169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B | 素质教育 | |||
017169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F | F | 素质教育 | |||
012169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F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9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416921 | 机车车辆随机振动分析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8 学 分 |
|
00416922 | 车辆结构疲劳设计 | 32 | 2 | 1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923 | 优化设计方法基础 | 32 | 2 | 1 | A | A或B | 交通 | |||
00416924 | 车辆声学仿真及降噪设计 | 32 | 2 | 2 | 0.7A+0.3B | 0.5C+0.5D | 交通 | |||
00416925 |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926 | 内燃机燃烧与电控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927 | 发动机性能模拟及优化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928 | 柴油机增压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929 | 车辆交流牵引传动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930 |
轨道交通装备虚拟产品 开发技术 |
32 | 2 | 2 | 0.5A+0.2C+0.3D | 0.8C+0.2D | 交通 | |||
00416931 | CAD/CAE系统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932 | MATLAB与轨道车辆仿真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416933 | 产品数据管理原理 | 32 | 2 | 2 | 0.7A+0.3B | CD | 交通 | |||
00416934 | 车辆系统动力学软件原理及实践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交通 |
9 学 分 |
|
000169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A | C | ||||
00016903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904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905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6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7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908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补修 课程 |
车辆工程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机车电力传动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机车总体及走行部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
内燃机学 | 32 | 2 | 2 | A | A | 交通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研究内容应是车辆工程学科前沿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学位论文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前沿性。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作论文的实际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工作的每一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应齐全。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22
一、 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于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工程领域归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以铁路和道路交通为特色,研究面向我国铁路和道路运输的建设、规划和安全管理等问题,主要包括铁路、城市轨道、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隧道与桥梁等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和养护,以及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等载运工具的运行品质、安全、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术。本工程领域主要培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程、交通信息及控制等交通运输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本工程领域指导教师队伍是一支学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导师3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5人,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中近90%具有博士学位
二、 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主要从事培养交通运输规划与经营管理、道路与铁路工程、交通信息控制工程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
①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②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内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基础设施、工程结构、工程材料、设计施工与养护、安全与可靠性、规划与设计理论、控制理论与技术、运营组织与管理、交通运输经济、物流规划与管理、现代交通安全技术、智能交通工程及控制、信息与通信系统、交通运输牵引动力与传动控制、计算机应用与控制技术以及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的基本理论和必要的实验技能,能够运用有限元方法等行业相关计算机软件。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③身心健康,具备一定交流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 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四、 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管理及决策理论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 主要研究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及模式,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及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和理论的基础。 |
2 | 交通运输组织现代化 | 研究运输组织中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运输计划编制现代化的理论与方法、现代客货运输技术、运输过程的生产组织管理、特种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现代旅客运输组织等,从而达到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 |
3 |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 | 主要研究现代城市与区域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需求管理、城市交通GIS和ITS的应用、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等。通过上述研究可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规划与评价、对交通运输系统运营过程的科学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协调交通供需关系,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交通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目的 |
4 | 交通运输信息技术 | 研究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开发,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工程,交通运输业电子商务,智能交通规划、智能调度平台设计、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综合交通智能化管理及智能交通有关理论与方法等。从而达到以信息为核心的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现代化与科学化 |
5 |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 主要研究运输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运输市场需求分析预测方法、运输系统的控制理论与方法以及运输网络系统构建设计方法等。从而达到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目的 |
6 | 运输市场营销管理 | 研究运输市场调查、运输需求预测及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运输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运输产品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在运输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运输企业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等。 |
7 | 现代物流技术 | 物流规划与仿真;物流系统的优化与设计;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条件下的物流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
8 | 路面及轨道工程材料开发与应用 | 耐腐蚀混合料理论及技术研究、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建筑材料耐久性理论及全寿命预测、沥青类路面及轨道结构材料流变性能研究、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市政工程环境材料研究、新型道路功能材料开发应用、建筑能源新材料开发研究。 |
9 | 路基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 |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理论及动力性能研究、特殊路基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路基支挡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10 | 地基处理及锚固理论与方法 | 软土地基处理及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桩基础设计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特殊土质地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岩土锚固设计计算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
11 |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计算理论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复杂环境隧道施工对近接结构的影响研究、地震及动荷载作用下隧道与地下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隧道工程可靠度和风险评估研究。 |
12 | 桥梁结构分析及监测加固技术 |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设计方法和分析理论、桥梁健康检测与加固技术、桥梁施工控制理论研究。 |
13 | 结构抗震与动力学分析 | 地震荷载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振动控制研究、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及工程结构减振与加固技术、既有结构动力学试验与结构损伤识别、结构安全评定及剩余寿命预测、地震及车辆等随机荷载作用的反演理论研究。 |
14 | 桥梁与隧道结构的疲劳破坏分析及对策 | 桥梁与隧道结构的疲劳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疲劳寿命评价方法研究,疲劳破坏关键部位的分析与结构改进,土木工程材料以及钢、混凝土结构件、衬砌等的疲劳破坏规律和机理研究,提高结构及材料疲劳寿命的措施及关键技术。 |
15 | 岩土与地下工程灾害预测及防治 | 地震及其它动荷载作用下岩土工程的动态力学行为研究、高陡边坡工程的设计计算理论及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深基坑工程的设计计算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生命线工程的灾害预测及防治研究。 |
16 | 施工质量监控及风险评估 | 铁路、城市轨道、桥梁、隧道、地铁、路基路面及道路等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检测与质量管理、施工过程数值仿真及质量控制、施工过程风险评估及故障诊断技术、施工过程安全风险问题库建设技术、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构建技术。 |
17 | 道路与轨道运输安全工程 |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故障诊断与决策支持技术、全寿命周期安全质量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技术、高速铁路运营过程安全理论及其实践、道路与轨道车辆运行状态识别及故障监控预警技术、道路与轨道交通监管体系建设以及基础数据分析与事故调查技术。 |
18 | 载运工具疲劳与断裂理论及工程应用 | 机车车辆及工程机械结构、金属材料疲劳断裂机理,结构疲劳断裂事故分析及对策,疲劳寿命提高措施,结构疲劳寿命评价的现代理论和方法;从力学、结构原理、材料及制造工艺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方面注重机理、内在本质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使研究结果与对策对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更为有效。 |
19 | 工程结构强度及动力学分析 | 采用数值模拟及试验分析手段,围绕工程机械、机车车辆以及铁道工程等方面的结构,进行强度分析、热机耦合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以及结构动力学分析,对设计或运行的安全性合理性进行校核和研究。 |
五、 培养方式及方法
主要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及论文研究的方式进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以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环节为课外实践环节,由学校及指导教师另行安排。论文工作由导师指定科研课题,研究生必须进行开题报告,再由学科学术组集体讨论后论文工作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工作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研究生考核以及论文答辩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六、 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
1.公共课和必修课见下表。
2.专业方向选修课和补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见下表。(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的硕士生,应当补修覆盖本学科的基础课2~3门,并进行考试或考核,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 注 | |
学 位 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思政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416910 | 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至 少 8 学 分 |
|
00416911 |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12 | 交通经济分析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13 | 交通枢纽规划与管理 | 32 | 2 | 1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14 | 交通运输工程学 | 32 | 2 | 1 | 0.6A+0.2B+0.2C | 0.8A+0.2D | 交通 | |||
00416915 | 交通系统仿真建模与分析 | 32 | 2 | 1 | 0.6A+0.2B+0.2C | 0.5C+0.5D | 交通 | |||
00416916 |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 32 | 2 | 2 | 0.6A+0.2B+0.2C | 0.8A+0.2D | 交通 | |||
00616901 | 弹性力学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902 | 有限元法基础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903 | 高等结构动力学 | 32 | 2 | 1 | 0.8A+0.2B | B | 土木 | |||
00616904 | 轨道结构设计理论 | 32 | 2 | 1 | 0.5A+0.5C | B或C | 土木 | |||
00616905 | 路面分析与设计理论 | 32 | 2 | 1 | 0.8A+0.2B | B | 土木 | |||
00616906 | 机械振动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907 | 工程断裂力学 | 32 | 2 | 2 | 0.5A+0.5B | 0.5B+0.5D | 土木 | |||
00616908 | 路基设计原理 | 32 | 2 | 2 | 0.8A+0.2B | DF | 土木 | |||
00616909 | 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 | 32 | 2 | 1 | A | A | 土木 | |||
00616910 | 高速铁路设计 | 32 | 1.5 | 2 | 0.8A+0.2B | B或C | 土木 | |||
00616911 |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 | 32 | 2 | 1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0.7A+0.3B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0.7A+0.3B | C | 思政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2 | ||||||
016169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9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7169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B | 素质教育 | |||
017169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F | F | 素质教育 | |||
012169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F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9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416935 | 车流组织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36 | 道路交通控制工程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37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优化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38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组织优化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39 | 交通系统建模方法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40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41 | 交通检测技术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42 | 交通流理论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43 | 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44 | 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45 |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32 | 2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46 | 智能交通系统 | 24 | 1.5 | 2 | 0.6A+0.2B+0.2C | B或C | 交通 | |||
00416947 |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 32 | 2 | 2 | 0.8A+0.2B | B或C | 交通 | |||
00616921 | 塑性力学 | 32 | 2 | 1 | A | 0.7B+0.3D | 土木 | |||
00616922 | 疲劳强度 | 32 | 2 | 2 | 0.7A+0.3C | 0.7C+0.3D | 土木 | |||
00616923 | 有限元法应用 | 32 | 2 | 2 | 0.8A+0.2F | CF | 土木 | |||
00616924 | 专业软件开发与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CF | 土木 | |||
00616925 | 高等选线设计理论 | 32 | 2 | 2 | 0.8A+0.2B | D或F | 土木 | |||
00616926 | 大跨度桥梁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927 | 结构抗震分析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928 | 道路与铁道工程测试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929 | 新型建筑材料 | 32 | 2 | 2 | A | B或C | 土木 | |||
00616930 | 新型道路材料 | 32 | 2 | 2 | 0.8A+0.2D | C | 土木 | |||
00616931 | 材料的耐久性 | 32 | 2 | 2 | 0.8A+0.2D | C | 土木 | |||
00616932 | 路面材料设计方法 | 32 | 2 | 2 | A | C | 土木 | |||
00616933 |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 32 | 2 | 2 | 0.8A+0.2B | C | 土木 | |||
00616934 | 安全风险评估 | 32 | 2 | 2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00616935 |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 | 32 | 2 | 2 | 0.7A+0.3B | C | 土木 | |||
00616936 | 可靠性及其仿真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土木 | |||
00616937 | 建设工程法律风险与防范 | 32 | 2 | 2 | 0.8A+0.2B | A或C | 土木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0.5B+0.5C | F | 交通/土木 |
9 学 分 |
|
000169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F | F | 交通/土木 | |||
00016903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904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905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2 | D | F | ||||
00016906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2 | D | F | ||||
00016907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908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补修 课程 |
轨道工程 | 24 | 0 | 1/2 | F | F | ||||
铁路选线设计 | 24 | 0 | 1/2 | F | F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F—其他;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研究内容应是车辆工程学科前沿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学位论文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前沿性。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作论文的实际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工作的每一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应齐全。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430111
一、领域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主要目的,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构造、运行、分析、检验等,涉及到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控制等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各种工程实现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与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我校控制工程领域现设有自动化与仿真技术、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机器人与自动化、网络控制等实验室,可以进行数字仿真、实时控制等方向的研究。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以及铁路总公司(铁道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及其他企业合作项目。本领域突出轨道交通特色,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省、部和市级奖励。本领域拥有一支以博士生导师为中坚,与各企业导师结合紧密,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2人。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领域针对国家经济建设各个行业面临的复杂控制问题,应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系统,培养能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对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现代控制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生产实践中从事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研发设计,并具备其工艺设计、工程实施以及操作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控制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
4.身心健康。
三、学制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5年,课程学习不多于2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一般安排在公休日及节假日时间授课。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四、研究方向
本领域的研究方向具体如下表所示。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高速铁路信息与通信智能化技术 | 铁路物流电子识别技术;铁路运营的数字化在线监测系统;CAN总线体系在检测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
2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TCN网络控制技术关键核心部件研发;高速动车组网络控制技术集成研究。 |
3 | 现场总线控制应用研究 | 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在线组态的实时操作系统和系统组态工具;CAN总线通讯功能的温度测量和巡检、多回路智能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等多种可组态的智能模块。 |
4 | 智能交通控制与安全技术 |
综合运用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城市交通设施和轨道车辆信息系统、信号控制和运行维护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保证交通载运工具的安全和节能。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交通信息的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决策;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列车智能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动车组和高速铁路系统虚拟仿真技术与应用。 |
5 | 车辆信息及控制技术 |
以车辆与交通系统为研究背景,融合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等,专门研究涉及车辆和交通有关的各种电子控制理论及技术,研制开发相关的电子产品,使车辆与交通系统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车辆电子控制技术;车辆信息技术;车用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电控技术;车辆与交通的安全防护研究;智能交通信息检测与融合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动力电池检测与控制技术;车辆定位导航技术等。 |
6 | 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 |
以智能信息系统为研究背景,综合应用模式识别、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技术,专门研究信号与图像处理与分析中的基本理论与算法,并开发设计相应产品。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基本算法与应用;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处理与挖掘;交通视频监控;场景分类与目标识别。 |
7 | 电力传动及控制技术 | 研究内容包括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各种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电力电子新技术在电气传动系统中的应用等。 |
8 |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 电力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分析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一般学校导师为第一导师,校内导师要求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企业选派导师为第二导师,企业导师由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且具备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在学习期间,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一般学习年限为3-5年,课程学习不多于2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六、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思政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1门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516907 | 数字控制技术 | 32 | 2 | 1 | 0.8A+0.2B | C | 电信 |
至 少 8 学 分 |
|
00516908 | 数字信号处理 | 32 | 2 | 1 | A | 0.6B+0.4D | 电信 | |||
00516909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 32 | 2 | 1 | A | C | 电信 | |||
00516910 | 线性系统理论 | 32 | 2 | 1 | A | A | 电信 | |||
00516911 | 最优控制原理及应用 | 32 | 2 | 1 | 0.6A+0.4C | C | 电信 | |||
00516912 | 智能控制 | 32 | 2 | 1 | 0.6A+0.4E | C | 电信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思政 | 必修1门 |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思政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2 | ||||||
016169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9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7169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B | 素质教育 | |||
017169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F | F | 素质教育 | |||
012169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F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9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516904 | 嵌入式系统 | 32 | 2 | 2 | 0.8A+0.2C | 0.6B+0.4D | 电信 | ||
00516921 | 轨道交通信号控制 | 32 | 2 | 2 | 0.5A+0.5D | C | 电信 | |||
00516926 | 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 | 32 | 2 | 2 | 0.4A+0.6E | 0.6C+0.4D | 电信 | |||
00516927 | DSP原理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B | 0.6A+0.4D | 电信 | |||
00516928 | 高速铁路电气化技术 | 32 | 2 | 2 | 0.8A+0.2B | C | 电信 | |||
00516923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8A+0.2C | C | 电信 | |||
00516930 | 现场总线原理及应用 | 32 | 2 | 2 | 0.8A+0.2C | 0.6B+0.4D | 电信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控制工程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电信 |
9 学 分 |
|||
000169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电信 | |||||
00016903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
00016904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905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6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7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
00016908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
补修 课程 |
自动控制原理 | 80 | 0 | 1 | 0.7A+0.3B | B | 电信 | |||
电子技术 | 80 | 0 | 1 | 0.7A+0.3B | B | 电信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1.选题要求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控制领域的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控制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选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达到硕士层次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创新性;论文要有足够的独立完成的工作量,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2)控制工程设计与实施;
(3)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4)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制与开发;
(5)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6)行业或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本领域工程与项目管理问题。
(7)其他与控制工程领域相关的课题。
2.形式要求
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控制工程和技术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管理等。具体形式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控制工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3.内容要求
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有不同的形式,相应地也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具体内容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控制工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4.撰写要求
控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结构应符合不同形式的要求,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学位论文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部分。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对于论文主体部分,不同形式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组成,具体撰写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控制工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08
一、专业领域简介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领域以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与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结合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开展信息获取、传输、交换、处理等方面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该专业领域以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的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和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依托我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多年来的丰富办学资源,我校于2014年成功获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并于2015年开始招收电子与通信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本工程领域建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硕士生指导教师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该队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工程实践经历,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几十项重要研究课题,获得两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百项。
本学科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智能交通控制与安全技术、车辆信息及控制技术、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嵌入式控制技术和电路设计,研究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企事业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能够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及相关交叉领域中进行技术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在该领域某个研究方向上有系统和深入的专门知识与实验技术,具备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并具备独立担负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的工作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料。三、学制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通信与信息网络 | 通信系统的整体性分析;通信网络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通信网络的互通互联技术;无线宽带信号的接入;多媒体通信技术应用研究;移动通信技术、扩频通信技术应用研究;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通信管理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
2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以智能信息系统为研究背景,综合应用模式识别、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技术,专门研究信号与图像处理与分析中的基本理论与算法,并开发设计相应产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基本算法与应用;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的采集、处理与挖掘;交通视频监控;场景分类与目标识别。 |
3 | 智能交通与车辆信息控制 | 以车辆与交通系统为研究背景,融合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等,专门研究涉及车辆和交通有关的各种电子控制理论及技术,研制开发相关的电子产品,使车辆与交通系统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
4 | 铁路物联网与虚拟仿真 | 综合运用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城市交通设施和轨道车辆信息系统、信号控制和运行维护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保证交通载运工具的安全和节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交通信息的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决策;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列车智能控制技术;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动车组和高速铁路系统虚拟仿真技术与应用。 |
五、培养方式及方法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一般来自学校的导师为第一导师,企业选派导师为第二导师,企业导师由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且具备高级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完成培养计划,第三学期完成开题。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5次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
在学习期间,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思政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516901 | 现代信号处理 | 32 | 2 | 1 | 0.8A+0.2C | C | 电信 |
至 少 8 学 分 |
|
00516902 |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 32 | 2 | 1 | 0.7A+0.3E | C | 电信 | |||
00516903 | 智能交通与车辆控制技术 | 32 | 2 | 1 | 0.8A+0.2B | C | 电信 | |||
00516904 | 嵌入式系统 | 32 | 2 | 1 | 0.8A+0.2C | 0.6B+0.4D | 电信 | |||
00516905 | FPGA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0.4A+0.6D | 0.4C+0.6D | 电信 | |||
00516906 | 计算机图形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0.5A+0.3B+0.2C | C | 电信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思政 |
必修 1门 |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思政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2 | ||||||
016169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9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7169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B | 素质教育 | |||
017169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F | F | 素质教育 | |||
012169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F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9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516921 | 轨道交通信号控制 | 32 | 2 | 2 | 0.5A+0.5C | C | 电信 | ||
00516922 | 射频电路设计 | 32 | 2 | 2 | A | C | 电信 | |||
00516923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C | 电信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C | C | 电信 |
9 学 分 |
|
000169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0.5B+0.5D | C | ||||
00016903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
00016904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905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6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7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F | F | ||||
00016908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F | F | ||||
补修 课程 |
数字信号处理 | 48 | 0 | 1 | 0.7A+0.3B | B | 电信 |
|
||
通信原理 | 48 | 0 | 2 | 0.7A+0.3B | B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1. 选题要求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电子与通信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社会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选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达到硕士层次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创新性;论文要有足够的独立完成的工作量,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2)电子与通信工程设计与实施;
(3)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4)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制与开发;
(5)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6)行业或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本领域工程与项目管理问题。
(7)其他与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相关的课题。
2. 形式要求
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针对电子与通信工程相关技术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管理等。具体形式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3. 内容要求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有不同的形式,相应地也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具体内容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4. 撰写要求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结构应符合不同形式的要求,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学位论文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部分。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对于论文主体部分,不同形式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组成,具体撰写要求见大连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环境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29
一、领域简介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在辽宁省起步较早,1987年成立的应用化学系即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1990年获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环境工程工程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目前拥有辽宁省高校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和大连市新能源电池研发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建有环境工程研究所等3个校级科研机构及环境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等3个校级创新团队,设有环境工程教研室、化学工程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等教学机构。目前有研究生导师31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16名,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77%,有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名,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名,辽宁省教学名师2名,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9名,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大连市优秀教师1名,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1名,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2名,大连交通大学教学名师6名。
本领域积极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技术,立足辽宁、辐射东北老工业基地,致力于解决地方发展及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地方和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和高技术转化。依托学校轨道装备制造业的行业整体学科优势,开展交通行业水、气、固废等污染物处置工艺与设备开发,清洁能源绿色材料、环境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在离子交换树脂净水技术与设备、装备制造业废乳化液、切削液减量化与资源化工艺与设备、燃料电池清洁能源绿色材料等方面特色突出。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973计划1项、863计划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辽宁省和大连市等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企业环境保护工程等横向课题100余项,各类科研经费近3000余万元。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多项成果应用于生产。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工程、管理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担负环境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环保企业、高等院校、设计部门、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相关工作。
三、学制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5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 主要开展基于吸附与离子交换方法及场强化净水超深度处理技术与设备,制造业废乳化液、切削液减量化与资源化工艺与设备,污水环境微生物治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强化技术、光催化氧化和光还原降解技术等研究。 |
2 | 大气污染物监测与控制 | 主要开展全球面源气态污染及局部点源污染的机制和控制技术,大气中特殊污染物迁移转化运动规律、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基于固定源尾气排放特点的脱硫、脱硝以及VOCs催化剂开发和处理技术研究。 |
3 | 污染土壤(场地)治理 | 主要开展沿海地区土壤及近海海陆交界带陆域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排机制,铁路建设和铁路交通对周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铁路站场及临时工棚场地污染生态修复,酸性沉降物对城市及农田土壤的危害、城市污染场地(棕土)的修复技术等研究。 |
4 | 环境功能材料 | 主要开展环境友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理论与技术,纳米电极材料、无污染腐蚀防护及绿色储能材料制备,新型催化材料、高级氧化材料、功能纳米材料制备,绿色合成、清洁生产所涉及的关键催化技术、新型反应器设计及过程强化与耦合技术研究。 |
采用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来自学校的导师为第一导师,具备高级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当第二导师。研究生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答辩在本校进行。采取科研工作先行或与课程学习并行的灵活、机动的培养模式,提倡工程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在企业或科研实习单位完成,培养研究生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补休课程为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补休的本学科本科生主干课程,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选课,不计学分。
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至少10学分,学科基础课至少8学分,公共选修课程至少1学分,实践必修环节7学分。
环境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思政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716901 | 高等环境化学 | 32 | 2 | 1 | 0.7A+0.3B | B | 环境 |
至 少 8 学 分 |
|
00716902 | 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 40 | 2.5 | 1 | 0.7A+0.3B | 0.7C+0.3D | 环境 | |||
00716903 | 环境分析化学进展 | 32 | 2 | 1 | 0.7A+0.3B | 0.8C+0.2D | 环境 | |||
00716904 | 胶体与界面化学 | 32 | 2 | 1 | 0.7A+0.3B | 0.6B+0.4D | 环境 | |||
00716905 |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 32 | 2 | 1 | 0.7A+0.3B | 0.7C+0.3D | 环境 | |||
00716906 | 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 | 32 | 2 | 1 | 0.7A+0.3B | 0.7C+0.3D | 环境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思政 |
必修 1门 |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思政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外语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外语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2 | 材料 | |||||
016169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9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7169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B | 素质教育 | |||
017169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F | F | 素质教育 | |||
012169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F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9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0716921 |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 24 | 1.5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922 |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 24 | 1.5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923 | 给排水管网设计 | 16 | 1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924 | 离子交换原理与应用 | 16 | 1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925 | 膜分离新技术 | 16 | 1 | 2 | 0.7A+0.3B | C | 环境 | |||
00716926 | 废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 | 16 | 1 | 2 | 0.7A+0.3B | 0.8C+0.2D | 环境 | |||
00716927 | 传递过程原理 | 24 | 1.5 | 1 | 0.7A+0.3B | B | 环境 | |||
00716928 | 环境流体力学 | 16 | 1 | 2 | 0.7A+0.3B | 0.7B+0.3D | 环境 | |||
00716929 | 绿色材料设计与工艺 | 24 | 1.5 | 1 | 0.6A+0.4C | 0.3D+0.7C | 环境 | |||
00716930 | 新型分离方法及实验技术 | 24 | 1.5 | 2 | 0.8A+0.2B | 0.8A+0.2D | 环境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9 学 分 |
|
00016902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
00016903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904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905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6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7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
00016908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
补修 课程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64 | 4 | 环境 |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56 | 3.5 |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 32 | 2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训练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自于环境工程领域实践,并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论文内容应注重解决环境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包括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具有应用价值和一定理论水平。
论文的工作程序应包括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评审和答辩。其中,论文自开题后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应少于一年。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选题、开题、答辩均需校、企导师共同参与并签署书面意见。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物流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40
一、领域简介
物流工程领域包括:物流产业规划与设计,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等;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与维护,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规划、设计、配置与运用等;物流产品开发、研制、推广与运用,物流系统功能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流程设计与优化等;企业物流的管理与运作、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系统的运输管理,物流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等。
大连交通大学物流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点成立十年来,基于我校铁路运输学科基础和铁路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经验,依据运输规律和运作流程,面向铁路和公路行业物流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物流工程理论和应用能力,改造和优化物流运作系统,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因此本专业着力培养就职于交通运输、物流工程领域、工商企业的实用型人才和服务于政府职能部门、研究机构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物流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本专业指导教师都具有企业工作背景或企业管理岗位培训经历,是一支由物流工程专家和科研教学骨干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团队。本校物流工程专业团队获得多项政府奖励,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部省市级项目30项,发表论文90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教材6部。物流工程专业与中国中车集团、大连海港集团等企业联合开展横向项目多项,承担政府和企业多项区域物流规划、各类物流园区建设和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等物流工程领域的实践课题,具有较强的处理实际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高级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物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服务于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或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公共物流节点、货运通道规划)、城市或地区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等工作。
服务于专业物流企业:从事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物流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物流企业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解决方案、物流项目管理、运输战略规划、库存战略规划、国际物流管理等工作。
服务于生产企业和各类物流需求企业:从事采购与供应的物流战略规划、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物流规划设计与布局、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等工作。
三、学制
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5年,课程学习1.5-2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 |
1 | 物流产业发展与投融资管理 | 物流产业理论与应用研究,投融资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等。 |
2 | 物流经济与管理理论应用 | 物流经济学和物流管理学理论的相关问题研究。物流市场问题和企业物流问题、物流运营与绩效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规划与系统管理、物流生产与设备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 |
3 | 物流工程理论与应用 | 物流工程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企业物流问题、项目工程中的物流技术问题和社会物流问题等。 |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重应用、兼顾前沿,突出以解决现实问题的专业课程设置。
(2)实践教学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针对本企业的物流问题,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设性建议或解决方案。
(3)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物流工程实践或者具有明确的物流工程技术背景。
(4)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研究生考核按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六、课程设置
工程硕士学位课程针对本专业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工程领域设置,教学内容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其中外语课程要求比较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数学课程的要求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专业课程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专业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必修课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学习和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包括:文献综述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业实践,工程实践等。
(4)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物流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思政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0316901 | 运输经济学 | 16 | 1 | 1 | 0.8A+0.2C | 0.6B+0.4D | 经管 |
至 少 8 学 分 |
|
00316902 | 计量经济学 | 40 | 2.5 | 1 | 0.8A+0.2E | C | 经管 | |||
00316903 | 运筹学 | 48 | 3 | 1 | 0.8A+0.2E | C | 经管 | |||
00316904 | 统计软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经管 | |||
00316905 | 西方经济学 | 48 | 3 | 1 | 0.8A+0.2B | 0.7A+0.3C | 经管 | |||
00316906 | 现代管理学 | 32 | 2 | 1 | 0.7A+0.3B | 0.7B+0.3F | 经管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思政 |
必修 1门 |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思政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外语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外语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2 | 经管 | |||||
016169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9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7169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B | 素质教育 | |||
017169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F | F | 素质教育 | |||
012169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F | F | 艺术 | |||
017169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00316921 | 轨道交通前沿理论与实践 | 16 | 1 | 2 | 0.7A+0.3C | C | 经管 | |||
00316922 | 铁道概论 | 32 | 2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923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2 | 2 | 2 | A | A | 经管 | |||
00316924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32 | 2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925 | ERP(企业资源计划) | 32 | 2 | 2 | A | B | 经管 | |||
00316926 | 电子商务 | 16 | 1 | 2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00316927 | 管理学方法论 | 16 | 1 | 2 | 0.8A+0.2C | 0.6B+0.4D | 经管 | |||
专业选修课 | 00316928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32 | 2 | 2 | 0.7A+0.3B | 0.7B+0.3D | 经管 | ||
00316929 | 企业物流管理 | 16 | 1 | 1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930 | 采购与库存控制 | 16 | 1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931 | 国际物流管理 | 16 | 1 | 2 | 0.7A+0.3B | B | 经管 | |||
00316932 | 条码技术与应用 | 16 | 1 | 2 | 0.7A+0.3B | B | 经管 | |||
00316933 | 物流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 | 16 | 1 | 2 | 0.7A+0.3B | C | 经管 | |||
00316934 | 物流工程概论 | 16 | 1 | 2 | 0.5A+0.5C | 0.6B+0.4D | 经管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902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903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4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5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
00016906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
00016907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908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
补修 课程 |
物流学导论 | 经管 |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学术发展方向,结合导师研究课题或企业实际需要。物流工程专业硕士论文必须通过开题、中期审查、预答辩、答辩等环节才能最终完成。学位论文是训练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论文应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系统而完整,学位论文篇幅在2.5万字以上。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要能体现出: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而深入的专门知识,对所研究课题提出新见解和新的解决方案,符合写作规范。
学位论文形式:
(1)专题研究
(2)企业诊断
(3)案例分析
(4)企业调研
(5)可行性研究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软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12
一、领域简介
软件工程领域是以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研究软件项目开发方法和软件项目管理,突出对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工程素质培养的专业领域。2004年6月我校软件工程率先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商务部重点联系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中国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送基地、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其中专任教师92人。博士生导师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层次2人,省拔尖人才2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授8人,博士13人,大连市优秀IT教师8人,教育部-IBM优秀教师2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5项,市级项目47项,横向课题50项,项目总金额950万元,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760多篇其中160多篇被三大索引应用。
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工程领域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嵌入式系统研发、云计算及搜索引擎、信息安全、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工程理论与开发方法、软件设计方法与理论、软件测试等,覆盖了软件工程领域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在学术上属学科前沿。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国家、辽宁省和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及其它横向协作项目。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铁道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二、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掌握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软件分析设计、软件研发、工程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3.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备软件研发、工程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5.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有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外语应用能力,能够阅读并撰写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7.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具有职业责任感;
8.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制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二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
计算机集成制造、车间调度算法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本方向以计算机技术和企业信息管理科学为基础,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领域,为企业的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通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开发技术等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并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旨在培养既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知识,又有项目开发与实施经验的计算机应用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内容是:企业应用集成、车间调度算法、遗传算法在车间调度中的应用、企业信息管理(ERP、MRP等)、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系统的设计、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 |
2 | 嵌入式系统研发 | 面向工程实际,深入研究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物联网与云计算、移动计算、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智能控制、信息物理融合等理论与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控制与信息系统、移动智能终端、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中的应用。对于工业控制等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设计和仿真有重要意义。 |
3 | 云计算及搜索引擎 | 云计算指的是由普通PC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以此为基础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解决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人类注意力有限性这一对矛盾。本方向以Hadoop构建云平台,以互联网结构为数据集,研究挖掘互联网的架构探索其构成要素深层信息。 |
4 | 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 | 数据挖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它融合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知识工程、面向对象方法、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最新技术的研究成果。数据挖掘(Data Mining, DM),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备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提取的知识表示为概念(Concepts)、规则(Rules)、规律(Regularities)、模式(Patterns)等形式。数据挖掘为决策系统提供支持。 |
5 | 信息安全 | 主要研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库安全、主机安全、移动设备安全,涉及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容侵系统、数据存储、协议分析、网络抓包提取、计算机犯罪取证、网络渗透等。目前侧重移动终端设备在大数据、云存储下的安全技术,在当前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阶段,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6 | 软件工程理论与开发方法 |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应用领域知识,掌握主流软件技术、主流平台与工具,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架构、设计和编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中大型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与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本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软件企业、科研部门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及软件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教育单位、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相关工作。 |
7 | 软件设计方法与理论 | 用面向对象(OOP)的思想和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问题空间进行自然分割,以更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域模型,以便对客观实体进行结构模拟和行为模拟,构造出模块化的、可重用的、维护性好的软件,同时限制软件的复杂性和降低开发维护费用。 采用的手段是深入研究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提供设计方案,研究特色是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软件工具侧重分析和设计工具,其目的辅助建立软件的系统模型和设计的工具.意义是让软件尽可能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 |
8 | 软件测试 | 测试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测试假设、测试效率、组合测试等,基于模型测试研究,自动测试研究包括测试输入生成、领域相关的测试方法、在线测试,测试效率最大化研究包括演化控制、平衡用户总数与资源、测试成本问题等。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新范型和新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测试问题形式化描述,测试理论创新。 |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软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方式 [注1] |
考核方式 [注2] |
开课 单位 |
备 注 | ||
学 位 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必 修 8 学 分 |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 1门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1516901 | 高等计算机网络 | 32 | 2 | 1 | 0.7A+0.3 B | C | 软件 |
至 少 8 学 分 |
||
01516902 | 高级操作系统 | 32 | 2 | 1 | 0.5A+0.5 B | B | 软件 | ||||
01516903 | 高级软件工程 | 32 | 2 | 1 | 0.7A+0.3 B | 0.6A+0.4D | 软件 | ||||
01516904 | 遗传算法理论与应用 | 32 | 2 | 1 | 0.5A+0.5 B | C | 软件 | ||||
01516905 | 嵌入式系统开发 | 32 | 2 | 1 | 0.7A+0.3D | A | 软件 | ||||
01516906 |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 | 32 | 2 | 1 | 0.7A+0.3 B | 0.8C+0.2D | 软件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9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9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9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9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9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9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业选修课 | 01516907 | 工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 B | 0.8A+0.2D | 软件 | |||
01516922 | 计算机仿真及其应用 | 32 | 2 | 2 | 0.7A+0.3 B | C | 软件 | ||||
01516923 | MIS设计与开发 | 32 | 2 | 2 | 0.5A+0.5 B | C | 软件 | ||||
01516924 | 决策支持系统 | 32 | 2 | 2 | 0.5A + 0.5B | 0.7B+0.3C | 软件 | ||||
01516925 | 面向对象高级程序设计 | 32 | 2 | 2 | A | B | 软件 | ||||
01516926 | ERP原理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 B | C | 软件 | ||||
01516927 | 大数据技术 | 32 | 2 | 2 | 0.5A+0.2B+0.3D | C | 软件 | ||||
01516928 | 软件重用技术 | 32 | 2 | 2 | 0.7A+0.3 B | 0.8A+0.2D | 软件 | ||||
01516929 | 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 32 | 2 | 2 | 0.7A+0.3D | C | 软件 | ||||
01516930 |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 32 | 2 | 2 | 0.5A+0.5 B | C | 软件 | ||||
01516931 | 现代优化算法设计与实践 | 32 | 2 | 2 | 0.5A+0.5 B | C | 软件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9 学 分 |
|||
000169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903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904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905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6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7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908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1.工程硕士生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较完整、相对独立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论文形式及要求
(1)产品研发:指针对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计算机技术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11
一、领域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创立于1995年,2010年3月获批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商务部重点联系服务外包培训机构、中国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送基地、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其中专任教师92人。博士生导师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层次2人,省拔尖人才2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授8人,博士13人,大连市优秀IT教师8人,教育部-IBM优秀教师2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5项,市级项目47项,横向课题50项,项目总金额950万元,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760多篇其中160多篇被三大索引应用。
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控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研发、云计算及搜索引擎、信息安全、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脑科学研究等。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国家、辽宁省和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及其它横向协作项目。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铁道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科技进步奖。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等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知识面,熟悉计算机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能独立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技术领域相关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具有能够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计算机技术领域工作的能力。
3.有良好的计算机相关领域教育背景,能更好的适应计算机技术领域工作的需要。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
三、学制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课程学习不多于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二年。
四、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
1 |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
本方向以计算机技术和企业信息管理科学为基础,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领域,为企业的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通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开发技术等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并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旨在培养既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知识,又有项目开发与实施经验的计算机应用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研究内容是:企业应用集成、车间调度算法、遗传算法在车间调度中的应用、企业信息管理(ERP、MRP等)、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系统的设计、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 |
2 | 计算机控制 | 计算机控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综合运用网络通信、信息处理、智能测控终端、云计算与物联网等技术,研究生产技术的精密化、生产设备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以及机电系统的智能化等方法与技术。智能控制主要研究云计算、物联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等在轨道交通、流程控制、决策支持、故障诊断等领域的应用方法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智能控制为社会进步与经济腾飞提供方法与技术,提高相关领域的生产效率,促进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升。 |
3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 该方向致力于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主要运用数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研究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分类和理解等关键技术,在提出创新理论与算法的基础上,设计、研制和开发实用的高性能模式识别、人能智能及信息处理的智能特性系统。 |
4 | 嵌入式系统研发 | 面向工程实际,深入研究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物联网与云计算、移动计算、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智能控制、信息物理融合等理论与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控制与信息系统、移动智能终端、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中的应用。对于工业控制等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设计和仿真有重要意义。 |
5 | 云计算及搜索引擎 | 云计算指的是由普通PC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以此为基础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解决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人类注意力有限性这一对矛盾。本方向以Hadoop构建云平台,以互联网结构为数据集,研究挖掘互联网的架构探索其构成要素深层信息。 |
6 | 信息安全 | 主要研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库安全、主机安全、移动设备安全,涉及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容侵系统、数据存储、协议分析、网络抓包提取、计算机犯罪取证、网络渗透等。目前侧重移动终端设备在大数据、云存储下的安全技术,在当前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阶段,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7 | 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 | 数据挖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它融合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知识工程、面向对象方法、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最新技术的研究成果。数据挖掘(Data Mining, DM),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备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未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提取的知识表示为概念(Concepts)、规则(Rules)、规律(Regularities)、模式(Patterns)等形式。数据挖掘为决策系统提供支持。 |
8 | 脑科学 | 通过脑电图数据分析进行人脑的情感变化,脑疲劳,计算负荷对人脑的影响以及脑机能衰退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相关研究对于情感变化的量化及建模,把握计算负荷对人脑的影响以及分析判断并防止脑机能衰退具有现实意义。 |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六、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必修课程和补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1.学位课分为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选修课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与专业任职资格挂钩。重视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对于跨一级学科考入或同等学力考入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并进行考试或考核,不计学分。
计算机技术领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 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 单位 |
备 注 | |
学 位 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C | 思政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1门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 科 基 础 课 |
01516907 | 工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B | 0.8A+0.2D | 软件 | ||
01516901 | 高等计算机网络 | 32 | 2 | 1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902 | 高级操作系统 | 32 | 2 | 1 | 0.5A+0.5B | B | 软件 | |||
01516903 | 高级软件工程 | 32 | 2 | 1 | 0.7A+0.3B | 0.6A+0.4D | 软件 | |||
01516904 | 遗传算法理论与应用 | 32 | 2 | 1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905 | 嵌入式系统开发 | 32 | 2 | 1 | 0.7A+0.3D | A | 软件 | |||
选修课 |
公 共 选 修 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必修1门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思政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A | A | 外语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 16 | 1 | 2 | A | C | 材料 | |||
016169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9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2169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A | F | 艺术 | |||
017169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017169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C | 素质 | |||
017169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1516922 | 计算机仿真及其应用 | 32 | 2 | 2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932 | 网络控制系统 | 32 | 2 | 2 | 0.7A+0.3B | 0.8C+0.2D | 软件 | |||
01516923 | MIS设计与开发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923 | 决策支持系统 | 32 | 2 | 2 | 0.5A+0.2B+0.3D | 0.7B+0.3C | 软件 | |||
01516925 | 面向对象高级程序设计 | 32 | 2 | 2 | A | B | 软件 | |||
01516926 | ERP原理与应用 | 32 | 2 | 1 | 0.7A+0.3B | C | 软件 | |||
01516927 | 大数据技术 | 32 | 2 | 2 | 0.5A+0.2B+0.3D | C | 软件 | |||
01516906 |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 | 32 | 2 | 1 | 0.7A+0.3B | 0.8C+0.2D | 软件 | |||
01516929 | 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 32 | 2 | 2 | 0.7A+0.3D | C | 软件 | |||
01516930 |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01516931 | 现代优化算法设计与实践 | 32 | 2 | 2 | 0.5A+0.5B | C | 软件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A | C |
9 学 分 |
||
000169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2 | A | C | ||||
00016903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904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D | F | ||||
00016905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6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7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00016908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补修 课程 |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1.工程硕士生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较完整、相对独立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2.论文形式及要求
(1)产品研发:指针对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03
一、 学科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成立于1988年,1995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招生,2003年增加“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五年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获批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国家创新实验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示范专业,为辽宁省普通高校仪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是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专业,获批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了辽宁省动车检测与网络控制工程实验室和辽宁省轨道车辆检测中心两个实验教学平台;拥有北京铁路局动车段、沈阳铁路局动车段、哈尔滨铁路局动车段、大连机车厂、大连华锐重工数控设备公司、大连港铁路公司、大工计控联合实验室等12个主要学生实践、实训培养基地。
本学科共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11人,博士后6名,1名杰青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5岁以下教师3人,36~45岁教师8人。该领域教师共获得了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4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主持省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3项;出版教材10余部。在科研方面取得了省级主要成果10余项,在各种大学生创新和机器人大赛中取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20余项。近五年来教学团队同时还承担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有多名教师有行业经历,80%以上的教师参加了实践教学能力培训。
本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韩国交通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等。聘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本学科的顾问、教授。
本领域毕业生主要在轨道交通行业内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用维护、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二、 培养目标
1. 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遵守轨道交通、仪器仪表等行业标准及规范;
2. 了解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解决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问题必要的实验、分析、检测或计算的方法和技术;掌握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解决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问题或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的能力。
侧重培养能在科研院所、铁路站段、工厂企业内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用维护、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侧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企业输送工程师型人才。
3.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在团队中有效工作;
4. 能关注国际动态,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
三、 学制
学制为3-5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半至2年,论文阶段不少于1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本人需在学习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学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最长可延期一年。
四、 研究方向
1.精密测控及仪器制造技术
精密测控及仪器制造技术是现代制造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精密测控及仪器制造技术研究内容包括精密传感及转换技术、微机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技术、数字系统设计、精密机电执行系统设计、抗干扰技术、机械电子CAD设计、系统集成技术。
2.计量检定与质量管理
企业要降低成本,减少消耗,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要保证生产和经营中的计量测试手段齐全、准确,才能有效地进行经济核算,才能控制加工中产品质量和最终产品质量。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研究对计量工作的要求,研究并建立设计、研制、生产检验、试验全过程的质量测试跟踪系统,实现对检测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总体管理,解决重要产品的计量溯源与计量标准问题。
3.交通装备结构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针对交通装备结构健康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研究, 结构健康监测是通过分析定期采集结构上布置的传感器阵列动力响应数据来观察体系随时间推移产生的变化,并通过特征值提取等数据分析来确定结构的健康状态,是传感器技术、检测技术、车辆结构、故障诊断、疲劳分析、无线数据传输、数据库技术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研究方向。研究交通装备结构健康监测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和评估、诊断的手段及方法,解决工程上的实际应用问题,为保证交通装备的安全运用提供监测手段。特色:基于光纤光栅的传感检测技术,结构疲劳损伤的预测分析技术,基于时频信号及EMD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技术,远程无线数据采集、传输技术。
4.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控制系统集成开发、关键部件设计、一致性测试、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判断、系统时延对控制特性的影响、高速动车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技术等,网络控制系统是包括动车组、地铁、轻轨、重载机车等在内各种轨道列车的监控中枢,是轨道列车核心技术之一。
5.可靠性与RAMS工程
通过开展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安全性(RAMS)以及寿命周期成本(LCC)的设计、分析、评价与改善研究,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提供面向产品全寿命周期质量与RAMS/LCC整体解决方案。
五、 培养方式及方法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校内外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六、 课程设置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教学 方式[注1] |
考核 方式[注2]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00816901 | 硕士生英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8 学 分 |
00816902 | 硕士生俄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3 | 硕士生日语(一外) | 64 | 4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4 | 英语(小语种二外) | 32 | 2 | 1 | A | A | 外语 | |||
00816905 | 英语口语 | 32 | 2 | 1 | A | E | 外语 | |||
010169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A | 思政 | ||||
00916901 | 应用数理统计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必修1门 | ||
00916902 |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3 | 数值分析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916904 | 最优化方法 | 32 | 2 | 1 | A | A | 理学院 | |||
00218901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A | E | 机械 | |||
学科基础课 | 01116901 | 现代检测技术 | 32 | 2 | 1 | 0.7A+0.3B | C | 动车 |
至 少 8 学 分 |
|
01116902 | 动态数据建模与处理 | 32 | 2 | 1 | 0.7A+0.3B | 0.8B+0.2D | 动车 | |||
00516910 | 线性控制理论 | 32 | 2 | 1 | A | A | 电气 | |||
01116904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32 | 2 | 1 | A | A | 动车 | |||
01116905 | 现代仪器电路 | 32 | 2 | 1 | 0.7A+0.3B | 0.8B+0.2D | 动车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010169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思政 | 必修1门 | ||
0101692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6 | 1 | 1 | 思政 | |||||
00816921 | 日语(二外) | 32 | 2 | 2 | ||||||
00816922 | 俄语(二外) | 32 | 2 | 2 | ||||||
00116921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2 | ||||||
01616921 | 职业发展与创业指导 | 16 | 1 | 2 | F | F | 招就处 | |||
00916921 | 数学建模 | 32 | 2 | 2 | F | F | 理学院 | |||
01716922 |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 16 | 1 | 2 | A | B | 素质教育 | |||
01716921 | 戏曲欣赏 | 24 | 1.5 | 2 | F | F | 素质教育 | |||
01216921 | 艺术鉴赏 | 24 | 1.5 | 2 | F | F | 艺术学院 | |||
01716923 | 中国书法 | 24 | 1.5 | 2 | A | F | 素质教育 | |||
专业选修课 | 01116921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32 | 2 | 2 | 0.4A+0.6F | D | 动车 |
至 少 4 学 分 |
|
01116922 | 虚拟仪器 | 32 | 2 | 2 | 0.7A+0.3B | F | 动车 | |||
00516923 | 轨道列车网络控制技术 | 32 | 2 | 2 | 0.7A+0.3B | C | 电气 | |||
01116924 | 列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 32 | 2 | 2 | 0.4A+0.6F | C | 动车 | |||
01116925 |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 | 32 | 2 | 2 | 0.7A+0.3B | B或C | 动车 | |||
必修 环节 |
00016901 | 学科发展概论 | 16 | 1 | 1 | 动车 |
9 学 分 |
|||
00016902 | 导师方向课程 | 32 | 2 | 1 | 动车 | |||||
00016903 | 形势与政策 | 16 | 0 | 1-2 | D | F |
|
|||
00016904 | 体育活动 | 16 | 0 | 2 | F | F | ||||
00016905 | 文献综述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6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1次 | 0 | 3 | D | F | ||||
00016907 | 工程设计实践 | 1学期 | 3 | 4 | ||||||
00016908 | 工程综合实践 | 1学期 | 3 | 4 | ||||||
补修 课程 |
信号分析与处理 |
|
||||||||
传感器原理与设计 | ||||||||||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
注2.考核方式代码:A—闭卷笔试,B—开卷笔试,C—课程论文,D—平时作业,E—口试 F—其他
例:0.8A+0.2D
注3.理工科类至少选修一门数学,学科基础课课程可以顶替选修课课程的学分。
七、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锻炼,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工程硕士生论文的研究内容应体现工程实践特色,选题来自企业生产实践并为是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前沿并具有较大意义的课题,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且每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齐全。
工程硕士生应根据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1)产品研发:指针对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3)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5)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八、 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发学位证书。
2017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生考研报录比
年份 | 地区 | 学校 | 学院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报名人数 | 录取人数 | 报录比 | 推免人数 |
2017 | 辽宁 | 大连交通大学 | 机械工程学院 | 080200 | 机械工程 | / | 138 | / | 0 |
2017 | 辽宁 | 大连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080204 | 车辆工程 | / | 131 | / | 0 |
机械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2020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 A+ |
2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 A+ |
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 A+ |
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初试考试科目) | A+ |
5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专业分析) | A |
6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7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8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0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11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12 | 10216 | 燕山大学 | A- |
13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14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15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6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7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8 | 10611 | 重庆大学 | A- |
19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A- |
20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21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22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23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24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25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26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27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28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29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30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31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32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34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35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36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B+ |
3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38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39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40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学 | B |
41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B |
42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B |
43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B |
44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 |
45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46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47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B |
48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49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B |
50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51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52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B |
53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54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B |
55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56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7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58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B |
59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60 | 10110 | 中北大学 | B- |
61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62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B- |
6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64 | 10385 | 华侨大学 | B- |
65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66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B- |
67 | 10433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68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学 | B- |
69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B- |
70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 |
71 | 10657 | 贵州大学 | B- |
72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73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74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75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76 | 10013 | 北京邮电大学 | C+ |
77 | 10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C+ |
78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79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C+ |
80 | 1014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C+ |
81 | 10225 | 东北林业大学 | C+ |
82 | 10295 | 江南大学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84 | 10336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C+ |
85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C+ |
86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C+ |
87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88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C+ |
89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C+ |
90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学 | C+ |
91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92 | 1085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C+ |
93 | 11660 | 重庆理工大学 | C+ |
94 | 90059 | 火箭军工程大学 | C+ |
95 | 10009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96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学 | C |
97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98 | 10107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C |
99 | 1014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C |
100 | 10146 | 辽宁科技大学 | C |
101 | 10220 | 东北石油大学 | C |
102 | 10285 | 苏州大学 | C |
103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104 | 10304 | 南通大学 | C |
105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106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C |
10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108 | 10462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C |
109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110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C |
111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112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113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C |
114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115 | 11232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C |
116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C- |
117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学 | C- |
118 | 10259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C- |
119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C- |
120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121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122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123 | 10430 | 山东建筑大学 | C- |
124 | 10431 | 齐鲁工业大学 | C- |
125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126 | 10618 | 重庆交通大学 | C- |
127 | 10623 | 西华大学 | C- |
128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C- |
129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130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131 | 10066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C- |
132 | 10081 | 华北理工大学 | C- |
机械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2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4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5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6 | 10056 | 天津大学 | A |
7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8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0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11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12 | 10216 | 燕山大学 | A- |
13 | 10247 | 同济大学 | A- |
14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15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6 | 10533 | 中南大学 | A- |
17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8 | 10611 | 重庆大学 | A- |
19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A- |
20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B+ |
21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22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23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24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25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
26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27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B+ |
28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29 | 10299 | 江苏大学 | B+ |
30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B+ |
31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32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B+ |
34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35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36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B+ |
37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38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39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40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学 | B |
41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B |
42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B |
43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B |
44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B |
45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46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47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B |
48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49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B |
50 | 10386 | 福州大学 | B |
51 | 10486 | 武汉大学 | B |
52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B |
53 | 10610 | 四川大学 | B |
54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B |
55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56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B |
57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58 | 9000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B |
59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60 | 10110 | 中北大学 | B- |
61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 B- |
62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B- |
6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64 | 10385 | 华侨大学 | B- |
65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66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B- |
67 | 10433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68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学 | B- |
69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B- |
70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B- |
71 | 10657 | 贵州大学 | B- |
72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B- |
73 | 10710 | 长安大学 | B- |
74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B- |
75 | 10732 | 兰州交通大学 | B- |
76 | 10013 | 北京邮电大学 | C+ |
77 | 10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C+ |
78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79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C+ |
80 | 1014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C+ |
81 | 10225 | 东北林业大学 | C+ |
82 | 10295 | 江南大学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84 | 10336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C+ |
85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C+ |
86 | 10429 | 青岛理工大学 | C+ |
87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88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C+ |
89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C+ |
90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学 | C+ |
91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92 | 1085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C+ |
93 | 11660 | 重庆理工大学 | C+ |
94 | 90059 | 火箭军工程大学 | C+ |
95 | 10009 | 北方工业大学 | C |
96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学 | C |
97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98 | 10107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C |
99 | 1014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C |
100 | 10146 | 辽宁科技大学 | C |
101 | 10220 | 东北石油大学 | C |
102 | 10285 | 苏州大学 | C |
103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104 | 10304 | 南通大学 | C |
105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106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学 | C |
107 | 10459 | 郑州大学 | C |
108 | 10462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C |
109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110 | 10495 | 武汉纺织大学 | C |
111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C |
112 | 10530 | 湘潭大学 | C |
113 | 10536 | 长沙理工大学 | C |
114 | 10593 | 广西大学 | C |
115 | 11232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C |
116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C- |
117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学 | C- |
118 | 10259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C- |
119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C- |
120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121 | 10292 | 常州大学 | C- |
122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123 | 10430 | 山东建筑大学 | C- |
124 | 10431 | 齐鲁工业大学 | C- |
125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
126 | 10618 | 重庆交通大学 | C- |
127 | 10623 | 西华大学 | C- |
128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C- |
129 | 11065 | 青岛大学 | C- |
130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131 | 10066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C- |
132 | 10081 | 华北理工大学 | C- |
机械工程考研考什么
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 | 书名 | 出版社 | 版本 | 作者 | 备注 |
801 | 理论力学 | 《理论力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第六版 | 哈工大 | 任选其中一本 |
《理论力学》 | 科学出版社 | 李慧剑、杜国君 | ||||
802 | 材料力学 | 《材料力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第四版 | 刘鸿文 | 任选其中一本 |
《材料力学》 | 科学出版社 | 白象忠 | ||||
B01 | 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 | 《机械原理》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第二版 | 安子军 | 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各占50% |
《机械设计》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第一版 | 许立忠 | |||
B02 |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99年版 | 俞汉清 | |
M01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二版 | 王先逵 | |
M02 | 切削原理及刀具 |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四版 | 陆剑中 | |
M03 | 机械制造装备 | 《金属切削机床》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一版 | 戴曙 | |
M04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一版 | 姜培刚 | |
M05 |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 《16/32位汇编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二版 | 钱晓捷 | |
M06 |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三版 | 方承远 | |
M07 | 液压元件 | 《液压元件与系统》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二版 | 李壮云 | |
M08 | 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系统 | 《液压控制系统》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一版 | 王春行 | |
M09 | 液压传动系统 | 《液压传动系统》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第三版 | 官忠范 | |
M10 | 机械原理 | 《机械原理》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第二版 | 安子军 | |
M11 | 机械设计 | 《机械设计》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第一版 | 许立忠 | |
M12 | 机械设计学 | 《机械设计学》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99年版 | 黄靖远 | |
M13 | 轧钢工艺及设备 | 《板带材生产工艺及设备》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第一版 | 许石民 | |
M14 | 冶炼设备及工艺 | 《炼钢机械》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1989年版 | 罗振才 | |
《炼铁机械》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1990年版 | 严允进 | |||
M15 | 材料成形设备 | 《材料成形设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年版 | 王卫卫 | |
M16 | 冲压工艺 | 《冲压工艺学》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90年版 | 肖景容 | |
M17 | 锻造工艺 | 《锻造工艺过程及模具设计》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6年版 | 胡亚民 | |
M18 |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99年版 | 俞汉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