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考试科目和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宁波大学考研分数线、宁波大学报录比、宁波大学考研群、宁波大学学姐、宁波大学考研真题、宁波大学专业目录、宁波大学排名、宁波大学保研、宁波大学公众号、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宁波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宁波大学公共管理教材,也叫宁波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参考书、指定书目等等,是考验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料。考研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考试项目,参考书目由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试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参考书目展开,而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题,因而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将参考书目与真题结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题人的风格和倾向,反复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划出重点内容和必考内容。许多考生不重视院系公布的参考书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笔记和其他参考资料上,不按照宁波大学公共管理考研指定的书目进行复习,那么即使复习的再好,实力再强,也很有可能会在专业课上栽跟头。【手机访问】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宁波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大纲的时候需要对该专业以及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公共管理的考研大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纲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试的内容、参考书目、研究方向等等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在复习期间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通过对宁波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参考书目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专业的考研试题设置方向,考生应当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中公布的考试科目,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有针对性得进行复习,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劳动。考生也可以对开设该专业的不同院校考试大纲进行横向比较,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在备考期间不重视考试大纲的内容,往往会将许多重要的信息遗漏或是导致复习的方向出现偏差,这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以及错误。考研派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考研大纲的内容哦。
招生年份 | 2021 | 招生院系:(002)法学院 | 专业: (120400)公共管理 |
门类类别 | (12)管理学 | 学科类别: (1204)公共管理 | 研究方向:(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考试方式 | 跨专业: | 招生人数:专业:9(不含推免) | |
招生单位 | 宁波大学 | 指导老师 :详见:https://tutors.eol.cn/web/index/indexb?service_id=36&type=1 | 学习方式 : |
政治 | 外语 | 业务课一 | 业务课二 |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 | (62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820)公共管理学 |
院校备注 | |||
考试范围 |
宁波大学
在购买参考书时应当注意公布的参考书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过旧找不到原书,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应当注意将旧版本与新版本不同的内容进行补充。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需要了解公共管理考研参考书目详细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右侧的联系学姐,考研派的学姐回为你做最专业的解答

2021宁波大学公共管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宁波大学公共管理1204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宁波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法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行政管理(02)土地资源管理(03)教育管理与政策 | |
招生人数: | 8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④(820)公共管理学 |
|
备 注: |
宁波大学公共管理1252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宁波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法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2]公共管理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数: | 65 | |
考试科目: |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③(-)无 ④(--)无 |
|
备 注: |
宁波大学公共管理1252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宁波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法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2]公共管理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数: | 65 | |
考试科目: |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
|
备 注: | 复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 |
宁波大学公共管理1204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宁波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法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2]管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4]公共管理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行政管理 02土地资源管理 03教育管理与政策 |
|
招生人数: | 10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④820公共管理学 |
|
备 注: | 复试科目:行政管理学 土地经济学 教育管理学 |
2016年宁波大学125200公共管理考研报录比
据宁波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宁波大学125200公共管理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报考人数 | 录取人数 | 其中:录取推免人数 | 国家线 |
125200 | 公共管理 | 168 | 42 | 0 | 335 |
宁波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 招生简章
专业学位代码:125200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宁波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和培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是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国际化视野、卓越领导力、务实创新的公共管理英才的专门机构。2015年面向全国招收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校MPA教育中心以浙江省各级政府机关、财政系统和第三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培养主体。迄今为止,宁大MPA中心已招收学生800多人,为浙江省尤其是宁波市公共部门管理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心在教学上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聘请其他高校名师客座我校,同时聘请许多在职官员为兼职导师,从实践上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一、报考条件
2012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考生资格审查表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查盖章。
非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录取比例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人数的20%。
二、报名程序
1.报名时间、地点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①网上报名(2015年6月23日至7月11日)。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报名平台”(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进行注册,提交报名信息、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并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收费标准见附件1)。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见附件2。
②现场确认(2015年7月12日至15日)。网上缴费成功且照片审核通过的考生须持有效身份证【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含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其他人员须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位和学历证书原件以及《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附件2),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报成功后得到的具体地点信息提示),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一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各现场确认点在现场确认环节中,须使用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核准的系列智能接口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对考生所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进行鉴别,联机阅读与核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内个人信息资料,进行“人证同一性”认定,严防替考发生。同时,在线采集考生身份证内的电子照片。
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现场确认地点:宁波大学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宁波大学本部叶耀珍楼(外地现场确认地点由当地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
2015年10月15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http://www.chinadegrees.cn)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2.资格审查
考试成绩发布后,成绩合格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打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样表)见附件3,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然后在接到我校复试通知时,按要求将资格审查表、相关学历、学位证书交我校相关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有关规定: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学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三、入学考试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的时间为2015年10月25日,2015年全国联考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见附件4。
1.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外国语(英语或日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含公共管理基础、语文、数学、逻辑)2门,均参加全国联考。
复试科目:政治理论、面试(思政、专业素质、英语口语等)2门,均在复试时进行。其中,政治理论由我校自行命题组织考试。复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联考科目考试大纲:①外国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②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版)。
2.考试时间、地点:全国联考时间为2015年10月25日。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上通知为准。
四、招生录取
1.招生计划:2015年计划招收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名额为100人。
2.录取:我校将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考生的工作业绩,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由我校在国家指导分数线的基础上自主划定录取分数线、确定拟录取名单并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经审定后予以正式录取。可接受报考浙江省内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调剂考生。
五、培养方式
1.学制:基本学制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或500学时。
我校MPA培养一般采取单位委托培养方式,在职学习,2015年春季入学,上课时间一般为周末和晚上,在宁波大学校区授课。有关MPA培养方案可上宁波大学MPA教育网站(http://mpa.nbu.edu.cn)查看。
2.培养费用:全程培养费(不含书费、资料费及住宿费等)3.5万元。入学后按学年分三次收取,第一次于2016年4月入学报到时收取 1.4 万元,第二次于2017年2月开学报到两周内收取 1.4 万元, 第三次于2018年2月开学报到两周内收取 0.7 万元。
学习期间不转档案、人事、工资、户口关系,食宿自理。
六、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后,在MPA教育中心指导下完成论文撰写。完成全部课程学分及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审核同意后,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七、招生咨询
联系电话:0574-87609243,87600912
联 系 人:周老师
电子信箱:mpa@nbu.edu.cn
公共管理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大学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2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3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4 | 10307 | 南京农业大学 | A |
5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6 | 10486 | 武汉大学 | A |
7 | 10558 | 中山大学 | A |
8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9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10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11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2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13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4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5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B+ |
16 | 10055 | 南开大学 | B+ |
17 | 10056 | 天津大学 | B+ |
18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19 | 10183 | 吉林大学 | B+ |
20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1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22 | 10284 | 南京大学 | B+ |
23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
24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2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B+ |
26 | 10504 | 华中农业大学 | B+ |
27 | 10520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B+ |
28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29 | 10034 | 中央财经大学 | B |
30 | 1003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B |
31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32 | 10173 | 东北财经大学 | B |
33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B |
34 | 10226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B |
35 | 10272 | 上海财经大学 | B |
36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37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B |
38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39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40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41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42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B |
43 | 90030 | 第二军医大学 | B |
44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学 | B- |
45 | 10140 | 辽宁大学 | B- |
46 | 10286 | 东南大学 | B- |
47 | 10294 | 河海大学 | B- |
48 | 10346 | 杭州师范大学 | B- |
49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0 | 10421 | 江西财经大学 | B- |
51 | 10456 | 山东财经大学 | B- |
52 | 10532 | 湖南大学 | B- |
53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54 | 10593 | 广西大学 | B- |
55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
56 | 10651 | 西南财经大学 | B- |
57 | 11482 | 浙江财经大学 | B- |
58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C+ |
59 | 10013 | 北京邮电大学 | C+ |
60 | 10038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C+ |
61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C+ |
62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C+ |
63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学 | C+ |
64 | 10389 | 福建农林大学 | C+ |
65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66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C+ |
67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C+ |
68 | 10537 | 湖南农业大学 | C+ |
69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0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C+ |
71 | 10673 | 云南大学 | C+ |
72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C |
73 | 10070 | 天津财经大学 | C |
74 | 10075 | 河北大学 | C |
75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C |
76 | 10166 | 沈阳师范大学 | C |
77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C |
78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学 | C |
79 | 10285 | 苏州大学 | C |
80 | 10386 | 福州大学 | C |
81 | 10410 | 江西农业大学 | C |
82 | 10564 | 华南农业大学 | C |
83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84 | 10689 | 云南财经大学 | C |
85 | 10710 | 长安大学 | C |
86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87 | 1002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C- |
88 | 10151 | 大连海事大学 | C- |
89 | 10216 | 燕山大学 | C- |
90 | 10224 | 东北农业大学 | C- |
91 | 10240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C- |
92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93 | 1031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C- |
94 | 10366 | 安徽医科大学 | C- |
95 | 10378 | 安徽财经大学 | C- |
96 | 10475 | 河南大学 | C- |
97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98 | 10635 | 西南大学 | C- |
99 | 10652 | 西南政法大学 | C- |
100 | 10671 | 贵州财经大学 | C- |
101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C- |
102 | 10758 | 新疆农业大学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