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北京协和医学院考研分数线、北京协和医学院报录比、北京协和医学院考研群、北京协和医学院学姐、北京协和医学院考研真题、北京协和医学院专业目录、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名、北京协和医学院保研、北京协和医学院公众号、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协和医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想要成功保研,了解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是必不可少的,保研细则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保研的条件,保研所提供的材料,保研的形式等等,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保研的学生必须了解的,比如夏令营的保研细则,到后面正式推免的保研细则,虽说每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不止一个内容,7-8月的夏令营,9月份的预推免以及10月份的正式推免都有自己的保研细则,想要通过院校的保研项目,必须了解每一次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这些内容是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了解的。同学们可以从各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或公众号中进行查询,大致每年的4月-9月就会公布本年的招生计划。同学们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同学们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保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保研招生信息汇总,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可能会刷掉一些想要保研的同学,但是也不要灰心,自己仍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小编预祝各位想要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被目标院校录取。

了解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是每位想要保研的同学必须要做的事,为了方便各位同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信息网会提供各种有关保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保研推免招生计划、保研政策、保研渠道、保研真题、保研经验等等内容,想要稳上岸,就不要放过每一次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一定要熟读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提醒各位同学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公布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信息网的小编预祝各位保研的同学都可以成功上岸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生物学保研细则
200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考研报录比: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年份 学院 专业 报录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07 药物研究所 生药学 12 2 16.67% /
2007 肿瘤医院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1 2 18.18% /
2007 药物研究所 药剂学 11 2 18.18% /
2007 肿瘤医院 肿瘤学 86 20 23.26% /
2007 药用植物研究所 生药学 125 28 22.40% /
2007 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微生物学 34 10 29.41% /
2007 肿瘤医院 细胞生物学 26 5 19.23% /
2007 基础医学院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5 1 20.00% /
2007 血液学研究所(天津) 细胞生物学 19 4 21.05% /
2007 基础医学院 药理学 16 3 18.75% /
2007 基础医学院 生物物理学 9 2 22.22% /
2007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 细胞生物学 20 5 25.00% /
2007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86 20 23.26% /
2007 药物研究所 药理学 38 10 26.32% /
2007 药物研究所 药物化学 93 24 25.81% /
2007 药物研究所 药物分析学 27 5 18.52% /
2007 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病与性病学 8 2 25.00% /
2007 医学信息研究所 情报学 8 3 37.50% /
2007 血液学研究所(天津) 药理学 13 2 15.38% /
2007 基础医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 6 2 33.33% /
2007 肿瘤医院 免疫学 16 3 18.75% /
2007 北京协和医院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28 5 17.86% /
2007 皮肤病研究所(南京) 皮肤病与性病学 23 4 17.39% /
2007 基础医学院 免疫学 25 5 20.00% /
2007 肿瘤医院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2 2 16.67% /
2007 阜外医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9 5 26.32% /
2007 北京协和医院 外科学 68 16 23.53% /
2007 北京协和医院 临床检验诊断学 9 2 22.22% /
2007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免疫学 44 10 22.73% /
2007 基础医学院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28 6 21.43% /
2007 阜外医院 遗传学 7 2 28.57% /
2007 肿瘤医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 1 16.67% /
2007 阜外医院 外科学 19 4 21.05% /
2007 肿瘤医院 临床检验诊断学 31 5 16.13% /
2007 输血研究所(成都) 免疫学 18 4 22.22% /
2007 阜外医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8 2 25.00% /
2007 医学实验动物学研究所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6 2 33.33% /
2007 基础医学院 遗传学 23 5 21.74% /
2007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1 5 23.81% /
2007 整形外科医院 外科学 58 12 20.69% /
2007 阜外医院 麻醉学 9 2 22.22% /
2007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临床检验诊断学 42 10 23.81% /
2007 肿瘤医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5 1 20.00% /
2007 医学实验动物学研究所 动物学 24 5 20.83% /
2007 血液学研究所(天津)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24 5 20.83% /
2007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遗传学 19 4 21.05% /
2007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 1 33.33% /
2007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 外科学 43 12 27.91% /
2007 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 19 4 21.05% /
2007 护理学院 护理学 22 5 22.73% /
2007 基础医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21 4 19.05% /
2007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动物学 42 10 23.81% /
2007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 遗传学 7 2 28.57% /
2007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病原生物学 48 12 25.00% /
2007 医学信息研究所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2 1 50.00% /
2007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8 2 25.00% /
2007 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 15 3 20.00% /
2007 协和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33 8 24.24% /
2007 基础医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23 4 17.39% /
2007 北京协和医院 内科学 86 21 24.42% /
2007 阜外医院 内科学 49 10 20.41% /
2007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 妇产科学 28 7 25.00% /
2007 血液学研究所(天津) 内科学 73 15 20.55% /
2007 北京协和医院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25 7 28.00% /

病原生物学 [10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4)基础医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病原生物学 [10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输血研究所(成都)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4病原生物学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54基础医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病原生物学 [10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2病原生物学
招生人数: 1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54基础医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病原生物学 [10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3病原生物学
招生人数: 7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54基础医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病原生物学 [10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病原生物学
招生人数: 2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54基础医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学系简介:
        病原生物学系是由原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的微生物学部分与原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而成,目前的医学微生物及寄生虫学系共有教职工11人,其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1人(范恩国),教授1人(管远志),研究员3人(金奇、王恒、刘力),副教授1人(杨银),讲师2人(王振生、魏春燕),助理研究员1人(高宇辉),主管技师2人(张连惠、邓唯唯),在读博士生4人,硕士生6人。金奇(病原所所长)兼任学系主任,杨银任学系负责人,主持学系日常工作。
        协和医学院微生物学的历史源自1917年学院创建之初。最早承担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单位是协和医院细菌科,1920年成立微生物科,从一开始她的运作就是临床科学与基础科学紧密结合的模式。在微生物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谢少文、汤非凡、林飞卿、顾方舟等教授,他们在沙眼衣原体的发现,立克次体的人工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疫苗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1978年微生物教研室与部分病理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组建了协和医科大学的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谢少文、刘士廉、吴安然、刘尔翔等教授为我国的免疫学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98年免疫学学科独立,成立免疫学系,微生物学部分则与寄生虫学教研室组成病原生物学系。迄今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CMB项目资助的多项科研任务,在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病毒疫苗、疟疾DNA疫苗、单克隆抗体研制、腺病毒基因调控、SARS-COV抗体、细菌感染与宿主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等领域中获得了众多研究进展,同时还对医学教育改革进行研究,参加“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2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病毒疫苗专利证书一项,培养硕、博士生及科研训练的八年制学生科研训练生40余名。 
        王树惠教授、刘宝丰教授、管远志教授曾获院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协和之友”和“协和名师”的称号。 
医学寄生虫学系于1919年由美国寄生虫学先驱――佛斯特(Ernest Carroll Faust)教授创立。随后,他和Henry Meleney、Khaw Oo-kek、C.H. BarlowFaust教授等在中国寄生虫病研究领域获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完成了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的形态学、生物学特征以及生活史的研究,并首次证明了我国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为我国有效防控血吸虫病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确认了华南地区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s sinensi)的生活史,并制定一整套防治方案;证实了布氏姜片吸虫在人体感染后的发育过程。继任的瑞士籍何博礼(Reinhard Hoeppli)教授进行了华支睾吸虫(C. sinensis)与胆管癌的病因学研究以及迟发型过敏反应对血吸虫肝病变发病机理,并发现了血吸虫病著名的Hoeppli 现象(Splendore-Hoeppli Phenomenon)。上述工作使PUMC的医学寄生虫学系成为20世纪前期享誉全球的医学寄生虫学科研和教育机构。 
 改革开放后,刘尔翔教授任寄生虫学系主任,他早于80年代初既成功地在WHO的实验中心建立了抗恶性疟原虫的单克隆抗体细胞融合技术,回国后获得数个具有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生长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并利用其中之一筛选出特异性疟原虫B细胞表位,为本学系跨入分子寄生虫学研究时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继任的学系主任刘宝丰教授对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疟原虫的超微结构技术独有建树,并通过用感染约氏疟的鬼影红细胞免疫小鼠后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为红内期疟疾疫苗研制的可行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依据。刘宝丰教授也因其在教书育人中的突出表现获得“协和之友”称号。
        1998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免疫学学科独立,成立免疫学系,微生物学部分则与寄生虫学教研室组成病原生物学系,现为医学微生物及寄生虫学系。迄今为止,本学系承担了国家从“七五”到“十一五”以来的各类重要科研项目,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WHO及美国CMB项目等,在病毒、寄生虫感染的快速诊断技术、病毒疫苗、疟疾疫苗、疟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血吸虫抗原筛选、单克隆抗体研制、腺病毒基因调控、SARS-COV抗体、细菌感染与宿主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等领域中获得了众多研究进展。

历届主任及主持工作的副主任:
陈绍先、刘尔翔、孙月英、刘宝丰、管远志、王树慧(副)、卜玲毅(副)
谢少文、顾方舟、吴安然、刘尔翔、冯兰洲等教授为我国的微生物和免疫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工作:

一、教学人员介绍
        参与本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共5人:管远志(教授)、王恒(研究员)、杨银(副教授)、王振生(讲师)、魏春燕(讲师)
 


二、学系承担的主要课程及建设情况
        学系承担的本科教学课程:共四门课程
        1.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医学英语》、《人体寄生虫学》三门课程;2.护理学院护理本科专业的《人体寄生虫学II》。
        医学八年制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医学英语》为全英文授课,《人体寄生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II》为双语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并对相关的临床疾病及传染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为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打下基础。在掌握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学(learn to learn),组织以框架为基础的学习(Framework based learning, FBL),学会构建基于职业需求的知识框架,从而掌握和提高自学能力及应对将来临床新挑战的综合能力。另外医学微生物课程网络平台已经初步建立,作为实际理论课堂的补充,辅助学生在课后自学和复习。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微信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式学习。
        《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其中包括同伴教育、跨学科的专家讲座和以框架为基础的学习三部分。根据我校的资源条件和学生的英语程度,此课程全部用英语进行,包括学生的演讲和讨论,同时也利用模拟性质的学术演讲和主席团讨论(panel discussion),使我们的学生在掌握自学和讨论式学习(Team-based learning)学会设计自学框架的同时,丰富国际交流的经验,在医学英语的实践应用中提高听、说、读、写、交流及演讲等能力。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现采用英文教材、中文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已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网络课程共享平台上实现网络化辅助教学。近年来寄生虫学实习课教学手段进行不断改进,包括病例教学法与小鼠动物模型的建设和应用。为体现协和教学优势和特色,学系组织整理自编讲义《人体寄生虫学实习指导》并进一步对其英文版进行修订。
 
三、学系主持或参与教改情况
  学院级教学改革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执行时段
1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库的建设 王振生 2011.01-2014.12
2 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项目 王振生 2014.01-2016.12
3 《人体寄生虫学实习指导(英文版)》教学改革项目 王振生 2016.01-2018.12
4 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项目 魏春燕 2014.5 -2017.4
5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的建立 魏春燕 2016.7 -2019.6
6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初步评估 杨银 2013.10-2016.10
7 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项目 杨银 2014.10-2017.10
8 病原生物感染及免疫:“致病机制”的多媒体动画制作初探 杨银 2015.10-2018.10
9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年“青年教育学者计划” 杨银 2016.10-2017.10
 


四、学系发表教学论文情况
1 杨银,管远志。以框架为基础的教学/自学模式实施效果的初步评估。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 Vol.34(4):565-568
2 杨银,张宇成。以框架为基础的三种教学方式的比较。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 Vol. 34(8)1154-1157
3 杨银,管远志,潘慧。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协和医学杂志。2015 Vol.6(1):74-77
4 杨银,王远玭。以框架为基础的学习模式的实施及其可推广性分析。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 Vol. 35(4):563-566
5  杨银,管远志。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课程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 Vol. 37(11):1649-1653
6 王振生, 毛映红, 魏春燕,王恒. "血吸虫病小鼠动物模型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  37(11): 1658-1662.
 
 

五、特色教学工作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除了教授基本医学微生物学知识外,还聘请本学科中部分研究领域的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介绍其研究领域概况及研究进展。同时也引导和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自学(self regulated learning),组织以框架为基础的教学/自学(Framework based learning, FBL),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虚拟职业设计相应的知识框架,将所学知识拟应用于将来的各种医疗情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英文演讲以及交流能力、应对未来复杂工作环境中的学术和技术挑战的能力等); 中心理念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包括知识框架的构建和学习计划的制定),同时也引导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和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的习惯并培养和提高学习效果评估能力。
 
    


各课题组科研工作:
一、范恩国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当前,抗生素耐药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而鉴于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上的β-桶状蛋白在细菌的免疫原性、致病性和耐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位于阴性菌的最外层因而更易为相关药物识别并结合的特点,因此外膜桶状蛋白是非常理想的新型抗生素作用靶点。范恩国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病原蛋白跨外膜的转运机理及外膜桶状蛋白的演化, 以期为新型抗生素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同时, 本课题组亦期待把相关外膜蛋白研究与天然产物研究相结合, 进而进行相关新型抗菌药物的筛选。本课题组经过长期积累,已建立或掌握了一系列独特的实验技术,并将其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及分析化学与化工、天然产物化学等实验方法相结合而开展系列研究。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范恩国,男,博士。2008年获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2010年,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2010年-2017年历任弗莱堡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课题组长及研究员(PI),期间主持或参与多项德国国家(DFG)课题,总经费近200万欧元,并与德国、法国、挪威、奥地利、瑞典、日本等国以及国内的多个课题组开展了密切合作。已培养博士1人(Summa Cum Laude毕业),医学博士1人,硕士数人并指导博士后2人,并为弗莱堡大学医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相关课程;2017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任职于病原生物学系。参与组织国际会议2个,并担任Nature Communications, Oncotarget, Neurochem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Food Chemistry等十几家杂志审稿人。
 
3.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Substrate-translocase interactions during two-partner secretion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 2012.06-2014.05
(2)Investigation of the biogenesis of Type V protein secretion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2014.10 -2017.10.
(3)反式自主转运蛋白离体重组系统的构建及其跨膜转运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8.01-2021.12
(4)以革兰氏阴性菌外膜桶状蛋白为靶点的新型抗生素研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7.01-2020.12.
 
4.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Chuanyi Yao*, Jinliang Chen, Yinghua Lu, Shaokun Tang, Enguo Fan*. Construction of an asynchronous three-zone simulated-moving-bed chromat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separation of vanillin and syringaldehyd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8,331:644-651.
2)      Enguo Fan, Nandini Chauhan, Gupta Udatha, Jack Leo, Dirk Linke. Type V secretion systems in bacteria, Microbiology Spectrum, 2016, 3(6): VMBF-0009-2015. in Virulence Mechanisms of Bacterial Pathogens, Fifth Edition, ASM press (Book chapter).
3)      Yanfang Wu, Xinsheng Wang, Enguo Fan*, Extraction, Structure, and Bioactivi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Fructus. Book chapter in Polysaccharides: Bioactivity and Biotechnology (Edited by Jean-Michel Merillon and Kishan G. Ramawat), Springer Verlag, Germany, 2015, 1585-1607 (Book chapter).
4)      Derrick Norell, Alexander Heuck, Thuy-Anh Tran-Thi, Hansjörg Götzke, Françoise Jacob-Dubuisson, Tim Clausen, Daniel O. Daley, Volkmar Braun, Matthias Müller*, Enguo Fan*, Versatile in vitro Assay for Bacterial Outer Membrane Protein Translocation and Integration Analy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5396.
5)      Enguo Fan, Silke Fiedler, Francoise Jacob-Dubuisson, Matthias Müller, Two-partner secretion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A single β-barrel protein enables transport across the outer membran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2, 287(4): 2591-2599.
 
二、王恒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王恒课题组始创于1996年,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首个“分子寄生虫学实验室”,王恒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开展包括疟原虫致病的分子机理、新型恶性疟疾疫苗、疟原虫新抗原筛选、新型疟疾快速诊断技术以及恶性疟原虫非编码RNA分析鉴定等具有原创性的科研课题。迄今为止已发表研究论40篇,SCI收录杂志论文20余篇,培养硕博研究生40余名,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王恒研究员1990年以美国国家研究会(NRC)资深博士后身份参加美国海军医学研究所(NMRI)疟疾疫苗课题组工作4年,后以研究科学家身分继续工作1年余。回国后创立分子寄生虫学实验室。从事传染病、分子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主要学术研究方向:疟疾多抗原表位人工抗原疫苗的研制;新型疟疾快速诊断技术;疟原虫致病的分子机理。先后获得国家863计划、美国CMB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HO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973计划、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等基金资助。其个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王恒,职称:研究员,研究生学历,Email:wangh@ibms.cams.cn;电话:010-69156440
        高宇辉,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学历,Email:gaouv@126.com;电话:010-69156440
        魏春燕,职称:讲师,研究生学历,Email:weichunyan2004@126.com;电话:010-69156440
        王振生,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学历,Email:wangzs@ibms.pumc.edu.cn;电话:010-69156440
        邓唯唯,职称:技师,研究生学历,Email:vivian_dengww2007@163.com;电话:010-69156440
        张连惠,职称:主管技师,电话:010-69156440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级别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姓名
项目执行时段年月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疟原虫MIF在宿主抗疟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王恒 201201-201512
2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重点项目 我国重要原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 王恒 201201-201412
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重大项目 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发及其应用研究 高宇辉 王恒 201201-201512
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项目
重大项目 重要寄生虫病监测技术研究 王恒 201201-201512
5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重大专项 新型预防性疫苗品种及关键技术研发-《新型疟疾随机重组多表位疫苗的临床前研究》 邵丁丁 201301-201512
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疟疾与日本血吸虫病防治技术研究 王恒
王振生
201701-202012
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 红内期恶性疟原虫小RNA深度分析及功能研究 王振生 201701-201806
8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新型疫苗佐剂关键技术平台建立及应用研究 高宇辉 201701-202012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项目 红内期恶性疟原虫非编码RNA功能研究 魏春燕 201501-201712
10 协和青年基金 定向项目 红内期恶性疟原虫is-ncRNA功能研究 魏春燕 201401-201612
1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创新型疫苗的研究 魏春燕 201601-201912
 

5. 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Wang, Z., J. Xi, X. Hao, W. Deng, J. Liu, C. Wei, Y. Gao, L. Zhang and H. Wang (2017). "Red blood cells release microparticles containing human argonaute 2 and miRNAs to target gene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Emerg Microbes Infect6(8): e75.
2)      Liu, J., D. Shao, Y. Lin, M. Luo, Z. Wang, M. Yao, X. Hao, C. Wei, Y. Gao, W. Deng and H. Wang (2016). "PyMIF enhanc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a rodent model by stimulating CD11b(+) Ly6C(+) cells accumulation in spleen." Parasite Immunol38(6): 377-383.
3)      Yao MX., Sun XD., Gao YH., Cheng ZB., Deng WW., Zhang JJ and Wang H. Multi-epitope chimeric antigen used as a serological marker to estimate Plasmodium falciparum transmission intensity in the border area of China-Myanmar.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2016; 5:98
4)      Zhao ZP., Wang ZS., Gao YH., Deng WW., Wei CY and Wang H. Human mir-185 reduces the expression of VAR mRNA and suppresses Plasmodium falciparum-infected erythrocytes adherence by targeting the DBL.Acta Parasitol. Med. Entomol. Sin, 2016; 23(2): 65-71
5)      Yao MX., Deng WW., Zhang GQ., Zhang JJ and Wang H.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screening of antisera against Plasmodium falciparum malaria based on artificial multi-epitope antigen. Chin J Biologicals, 2016;29(9):967-972
6)      Li Y., Deng WW., Yao MX., Zhang JJ., and Wang H.  Effect of a-mannatide as an adjuvant on immunogenicity of M.RCAg-1, a multiepitope protein vaccine against Plasmodium falciparum. Chin J Biologicals, 2016;29(2):119-123
7)      Gao YH., Deng WW., Zhang JJ., and Wang H. In vivo electroporation-based transfer enhances immunogenicity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DNA vaccine. J Med Res, 2016;45(6):19-24
8)      Guo L., Hao X., Gao YH and Wang H. To explore the culture conditions of Plasmodium Bergher in vitro for obtaining high-percent mature schizonts. Acta Parasitol. Med. Entomol. Sin, 2016; 23(1): 9-14
9)      姚瑶,张连惠,席珏敏,郭莉,李月,王恒,基于山梨醇多次同步化处理的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同步化方法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5,22(2)
10)      Wei, C., T. Xiao, P. Zhang, Z. Wang, X. Chen, L. Zhang, M. Yao, R. Chen and H. Wang (2014). "Deep profiling of the novel intermediate-size noncoding RNAs in intraerythrocytic Plasmodium falciparum." PLoS One9(4): e92946.
11)      刘新,韦新桂, 高宇辉,王恒,恶性疟原虫多表位人工随机重组疫苗M.RCAg-1的中试规模制备与鉴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4,,33(3)
12)      贾晶,王振生,高宇辉,刘娟,王恒,体外短期培养可提高伯氏疟原虫成熟裂殖体获得率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3,20(2)
13)      王振生,王小梅, 窦相峰,李旭,任海林,刘娟,卜玲毅,王恒 (2013). "北京市密云县野栖鼠感染田鼠巴贝西虫的检测."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4): 218-222.
14)      罗茗月, 韩聪, 邵丁丁, 刘娟, 王恒. 重组约氏疟MIF对小鼠BM~DC细胞表型与功能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05): 505~509.
15)      何学虎, 蔺亚晖, 王恒. 恶性疟原虫多表位疫苗M.RCAg~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2(02): 285~290.
 
三、刘力课题组
1. 课题组简介

        本病毒学实验室是由我国著名的病毒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前院校长顾方舟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创建。后在我国病毒学界的老前辈王树惠教授带领下在单克隆抗体病毒感染快速诊断、狂犬病毒疫苗研制及SARS冠状病毒的防治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实验室现在刘力教授的带领下,着重研究呼吸道病毒的先天免疫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研究呼吸道病毒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标记物中的作用。
 
2.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刘力,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1991年1月起,先后在美国国家动物疾病中心、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及斯隆凯特林研究所(Sloan Kettering)从事多年动物呼吸道病毒的免疫生物学及人腺病毒转录后期RNA加工的基因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8年6月回国。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微生物研究室研究员,2010年起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1-2007,清华大学基因组研究所兼职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副指导教师。2004年起任《基础医学与临床》编委。2014年起《Frontiers in Bioscience》执行编辑(managing editor),2017年起任编辑(editor)。2016年起《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委,2017年起任《转化医学电子杂志》学术委员。为The Lancet, Molecular Pharmaceutics, PLoS One, BBA-Molecular Cell Research, Antiviral Res, BMC Cancer等15家国际期刊同行评议专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其中专利 CN104689342B入选由“专利普尔”发布的中国科研院所2017年5月最具转化价值TOP100(位列第17),相关论文被Global Medical Discovery全球性公共平台所关注并转载。在中文核心期刊及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共70余篇,其中在Cancer Res, mBio, Mol Cell Biol等国际主流杂志发表SCI研究论文31篇(第一及通讯作者文章26篇),SCI研究论文他引近500余次(Google scholar)。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9名。目前主要从事病毒学及信号转导工作研究。
 
3. 课题组成员介绍
        曾素林,女,博士研究生,Email:zsulin0505@gmail.com;电话:69156454
        向奕蓉,女,博士研究生,Email:rebelxyr@163.com;电话:69156454
        柳笑彦,女,硕士研究生,Email:liuxyan05@126.com;电话:69156454
        国外合作者: Prof. Wen-Hong Shen, Weill Cornell Medicine, Cornell University;
 
4. 课题组主要科研项目
1)81272230,NOK癌基因对肿瘤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委员会,2013-01-01至2016-12-31;
2)81171944, NOK激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上的作用,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委员会,2012-01-01至2015-12-31;
3)81550030,NOK相互作用基因在NOK介导的肿瘤生成与转移中的作用,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委员会,2016-01-01至2016-12-31;
4)2017-I2M-3-007,组织干细胞衰老过程关键分子机理及干细胞干预的临床试验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7-1-1至2020-12-31;
5)2016YFC120224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7.1.至2018-12.31
 
5.课题组近5年代表性论文
1) Li Liu* and Wei Chen. Leader sequences of coronavirus are altered during infection. Frontiers in Bioscience-Landmark, 2018 Jan 1;23:27-35.
2) We-Ye Shi, Xiao Yang, Bo Huang, Wen H Shen, Li Liu*. NOK mediates glycolysis and nuclear PDC associated histone acetylation. Frontiers in Bioscience-Landmark, 2017, 22:1792-1804.
3) Shi WY, Cao C, Li Liu*. Interferon α Induces the Apoptosis of Cervical Cancer HeLa Cells by Activating both the Intrinsic Mitochondrial Pathway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Induced Pathway. Int J Mol Sci. 2016 Nov 2;17(11). pii: E1832.
4) Yi Wang and Li Liu*. The Membrane Protei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Functions as a Novel Cytosolic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to Promote Beta Interferon Induction via a Toll-Like- Receptor-Related TRAF3-Independent Mechanism. mBio, 2016,(1): e01872- 15. (Cover story) 
5) Zhiqiang Xia, Fang Liu, Jian Zhang and Li Liu*.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MiRNA-204-5p Contributes to Glioma Progression and Promotes Glioma Cell Growth, Migration and Invasion. PLoS One, 2015, 10(7):e0132399.
6) Sheng-Qi Hou and Li Liu*. NOK mediated mitogenic signaling is altered by P203L mutations. Frontiers in Bioscience-Landmark, 2015, 20:1179-89. 
7) Xu G, Gao Z, He W, Ma Y, Feng X, Cai T, Lu F, Liu L, Li W*. microRNA expression i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ed primary treeshrew hepatocytes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intracellular miR-122 level for de novo HBV infection in culture. Virology. 2014 Jan 5;448:247-54..
8) Shi WY, Che CY, Li Liu*. Human interleukin 23 receptor induces cell apoptosis in mammalian cells by intrinsic mitochondrial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the down-regulation of RAS/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nd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3 signaling pathways. Int J Mol Sci. 2013 Dec 18;14(12):24656-69..
9) Rong Guo, Yi Wang, Wei-Ye Shi, Bin Liu, Sheng-Qi Hou and Li Liu*. MicroRNA miR-491-5p Targeting both TP53 and Bcl-XL Induces Cell Apoptosis in SW1990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through Mitochondria Mediated Pathway. Molecules 2012, 17(12), 14733-14747. 
10)刘斌,刘力*,NOK癌基因对人胚肾293T细胞周期G1/S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 34(4): 470~474.
11)郭蓉,刘力*,293-siDrosha稳定细胞系模型的建立及microRNA相关功能的检测,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 (04): 381~385.
12)辛晓磊,慕轩, 王欣, 刘力*,微流控蛋白印迹杂交与传统Western blot对目的蛋白的检测效果比较,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37(10): 1378-1383。
13)刘力*,癌基因诱发的DNA损伤反应与肿瘤生成,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4(5):1-3。
14)石炜业,刘力*,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特征及其临床应用,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4(9):9-12。
15)Yi-Rong Xiang, Li Liu*,²Eating² cancer cells by blocking CD47 signaling: cancer therapy by targeting the innate immune checkpoint. Cancer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3(6):200-208.
教材与专著章节
1)      刘力参编,第四章 病毒DNA基因组复制。【分子病毒学】第三版/研究生,主编 黄文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书号ISBN:9787117219020;
2)      刘力参编,第三十一章 其他重要病毒。【医学微生物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主编 李明远,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 2016年3月第一次印刷  p233-240。书号 ISBN 978-7-117-21777-4/R·21778;
3)      Li Liu. Chapter 19. The NOK receptor family, book name: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family and subfamilies, edited by Deric L. Wheeler and Yosef Yarden, published in January 2015 by Humana Press, p843-859. 
4)      刘力参编,第三十一章 其他重要病毒。【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版/长学制,主编 李明远、徐志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6月第3版第一次印刷,p413-429.书号 ISBN 978-7-117-20499-6/R × 20500;

6. 课题组近5年专利
1)      微小RNA分子miR491-5p在胰腺癌的治疗和/或诊断和/或预后中的用途,已授权,授权日期:2016.2.24,授权号­: CN103861121B
2)      人白细胞介素23受体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已授权,授权日期: 2017.5.10,授权号­: CN104689342B

专业名称:病原生物学
专业代码:100103
统招计划:10人
实际复试人数:8人
考生编号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入学总成绩 排名 结果 拟录取所院
100231141206074 380 92.20 84.1 1 拟录取 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100231230706141 355 87.20 79.1 2 拟录取 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100231141506079 346 86.80 78 3 拟录取 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100231370206175 335 89.00 78 4 拟录取 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100231132306060 334 85.80 76.3 5 拟录取 输血研究所
100231340206163 319 83.60 73.7 6 拟录取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100231531206276 314 83.40 73.1 7 拟录取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100231502906241 310 84.20 73.1 8 拟录取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


申请人对招生环节有异议的,可在十个工作日内向研究生招生处电话或书面提起申诉。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处联系电话:010-69155957
北京协和医学院监督电话:010-65133072
北京教育考试院监督电话:010-82837456
病原生物学 [100103]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1]基础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5病原生物学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54基础医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病原生物学     专业代码:100103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基础医学

专业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为例:病原生物学学科围绕着病原与宿主互相作用机制、肿瘤原性病毒的致病分子机制及基因工程疫苗、蚊媒病毒致病及防治、弓形虫和广州管圆线虫致病机制等研究领域开展研究,获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1)重要肿瘤原性病毒的致病分子机制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2)病原与宿主互相作用机制研究;(3)蚊媒病毒致病及防治研究;(4)弓形虫和广州管圆线虫致病机制研究。
本学科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2人和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9人具海外留学经历。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及10余项省部级课题,研究经费充足;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ure Microbiology, Molecular Cancer,Theranostics., vaccine等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及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并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研奖励。

专业点分布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承德医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沈阳医学院 延边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佳木斯大学 牡丹江医学院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海军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蚌埠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 济南大学 潍坊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汕头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 四川大学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大理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延安大学 兰州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001 基础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558 中山大学 A-
7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8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9 10285 苏州大学 B+
10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1 10422 山东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33 中南大学 B+
14 10610 四川大学 B+
15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7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8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247 同济大学 B
21 10486 武汉大学 B
2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10055 南开大学 B-
25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6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7 10304 南通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3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34 10384 厦门大学 C+
35 10403 南昌大学 C+
36 10555 南华大学 C+
37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38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39 11065 青岛大学 C+
40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41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42 10560 汕头大学 C
4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4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45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6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47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48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9 10299 江苏大学 C-
5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51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53 10601 桂林医学院 C-
54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病原生物学     专业代码:077803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基础医学

专业点分布

华北理工大学 江苏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3 所,本次参评3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8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3 10246 复旦大学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558 中山大学 A-
7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8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9 10285 苏州大学 B+
10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1 10422 山东大学 B+
1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3 10533 中南大学 B+
14 10610 四川大学 B+
15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1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7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8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19 10183 吉林大学 B
20 10247 同济大学 B
21 10486 武汉大学 B
2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3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4 10055 南开大学 B-
25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6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7 10304 南通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31 10730 兰州大学 B-
32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3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C+
34 10384 厦门大学 C+
35 10403 南昌大学 C+
36 10555 南华大学 C+
37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38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39 11065 青岛大学 C+
40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41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42 10560 汕头大学 C
4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4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45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6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47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48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9 10299 江苏大学 C-
5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51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2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C-
53 10601 桂林医学院 C-
54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077703病原生物学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病原生物学    专业代码:077703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介绍

开设院校较少,暂无相关信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5 所,本次参评32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7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86 东南大学 A+
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6 10335 浙江大学 A-
7 10610 四川大学 A-
8 10001 北京大学 B+
9 10056 天津大学 B+
10 10246 复旦大学 B+
11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12 10611 重庆大学 B+
13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1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15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6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B
18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19 10590 深圳大学 B
20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21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2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4 10145 东北大学 B-
25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26 10247 同济大学 B-
2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28 10558 中山大学 B-
29 10559 暨南大学 B-
30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C+
31 10284 南京大学 C+
32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C+
33 10422 山东大学 C+
34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C+
35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3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37 10285 苏州大学 C
38 10384 厦门大学 C
39 10486 武汉大学 C
4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41 11535 湖南工业大学 C
42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C
43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C-
44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45 10183 吉林大学 C-
46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4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48 10255 东华大学 C-
4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注:以上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参考书目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注:以上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参考书目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例
初试科目
01血吸虫生物学与血吸虫免疫学
02血吸虫与中间宿主的生物学
03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寄生虫学
04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05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开发研究
06肿瘤相关病毒致癌分子机制
07肿瘤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表达调控与信号传导
08病毒感染与免疫
09病毒感染与肿瘤
10病毒感染免疫
11神经病毒学
12病毒致肿瘤的机制研究
13流感病毒聚合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14病毒基因功能与调节
15病毒家族性标志物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
16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
17溶瘤病毒
18卵巢癌的耐药机制研究
19支原体感染免疫
20真菌的感染与免疫
21抗感染免疫
22寄生虫分子生物学
23血吸虫生物学
24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25血吸虫免疫学
26肿瘤病理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①英语
②医学病毒学或医学微生物学或医学寄生虫学
同等学力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高等数学②医用基础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