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考研网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考研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考研

四川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相关专业

Add 四川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四川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考研的同学注意: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四川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考研

四川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首批认定的14所“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之一。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一、招生人数
2016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570名,其中学术型学位35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2070名左右(所有专业代码中第三位为“5”的学科专业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各招生单位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接收推荐免试生、统考生、单考生等),实际录取数待国家招生计划下达后综合考生报考情况、考试情况方能确定。
各学科专业、领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均可接收应届本科推荐免试研究生,2016年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生2000名左右。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外语通过国家四级(425分以上)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以及在核心期刊上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方能报考。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应交验大专毕业证书及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原件。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一)中的各项要求。
5.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只招收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对于已经获得住院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
统考科目中的英语、政治理论、数学和西医综合均由我校自主命题。考试科目中的其余统考科目,均使用国家命制的统考科目试题。网报时选择一组考题,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修改科目代码。
学术学位各学科和专业学位中的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林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类别可设置单独考试。
单考初试合格考生与统考考生一并参加复试,依据初试和复试综合计算后的总入学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四)推免生的报考
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规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不再领取校验码、登记表,不再进行现场确认。
具体情况详见《四川大学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除推免生外的所有考生(包括统考生、单考生、联考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及缴费后,才能进行现场确认。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时间
2015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至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地址:http://yz.chsi.com.cn/。
(二)现场确认时间
2015年11月8-11日,确认地点为网报时选择的报名点(现场确认具体安排详见11月初公布的《2016年报考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四川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安排及注意事项》)。
(三)注意事项
1.请仔细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四川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间截止前将《报考201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寄送到四川大学研招办,否则将不被纳入本计划报考。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
9.以下考生的报考点必须选择为5101(四川大学),必须来四川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和考试:
(1)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的考生;
(2)报考专业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的考生;
(3)选择第四单元考试科目代码为501、502、503、504、505、509、510的考生。由于考点容量有限,请以上考生尽早报名。
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初试科目详见《四川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中的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及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题。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成绩满足要求的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复试地点统一安排在四川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加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进行。
6.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7.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不加试。
五、体检
体检时间:考生复试期间,具体时间详见各招生单位复试通知。
体检医院:四川大学校医院。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六、录取
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加权计算得出,考生按入学考试总成绩排队录取。所有拟录考生必须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拟录取的非定向就业类别硕士生,须调档审查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录取考生于2016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七、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28-85461353(文科、理科),028-85460721(工科),028-85400638(医科)
Email:scuyz@scu.edu.cn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scu.edu.cn/
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请查阅《四川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八、其它说明
1.四川大学按照国家及四川省规定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学费,同时设立奖助学金用于支持学生完成学业。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http://gs.scu.edu.cn/newDetail.aspx?ID=1951)。
2.考生报考须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在复试时进行审查,一经查实不符合报考条件,将取消报考,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和动态请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四川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gs.scu.edu.cn/、四川大学研招网http://yz.scu.edu.cn/。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材料学(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专业)
根据《四川大学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办法》(川大研【2012】94号)有关规定,经院、所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研究,2016年高分子学院和高分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安排如下: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材料学(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专业初试成绩320分以上(含320分),单科成绩45(68)分(含45(68)分)的考生,参加差额复试。报考材料工程硕士总分290分(含290分),单科成绩40(60)分(含40(60)分)的考生可参加复试。按照学校规定,已经确定的推免生(包括外校推荐到本学科的推免生)不参加本次复试。此外根据2015年高分子学科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通知中的相关规定:“组织拟推免或报考我院研究生的营员进行提前考查,其中获得2016年保研资格或达到我校复试基本要求者原则上我院将予直接录取不再参加入学复试”,在夏令营活动中获得我院提前面试合格通知的营员,且达到我校复试基本要求者将予以直接录取不再参加本次复试。
一、复试时间安排:
1.报到、审查资格:
报到时间:2016年3月23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报到地点: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办公室(111室)
2.同等学力加试:
加试时间:2016年3月23日下午14:00—18:00
加试地点:高分子学院二楼205室
加试科目: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高分子加工及成型
温馨提示:请同等学力考生务必在3月23日上午报到,以免影响加试。加试科目低于60分,视为加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3.笔试:
笔试时间:2016年3月24日上午8:30—12:00
笔试地点:研究生院,2-101
笔试形式:闭卷考试
笔试科目: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其中: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占60%;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复合材料共占40%)
注意事项:笔试时需出示准考证和身份证
4.综合面试与英语口试(交叉进行):
面试时间:2016年3月25日(上午8:30—12:00;下午13:00—18:00)
2016年3月26日(上午8:30—12:00)
面试地点: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16,218,320,310室。
5.体检:
体检时间:2016年3月12日—3月30日工作日下午14:30—17:00
体检地点:四川大学校医院
注意事项:自带1张1寸照片贴体检表
体检表交回时间:2016年3月28日前
体检表交回地点: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办公室(111室)
二、复试报到所需材料:
考生复试时须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居民二代身份证、军官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应届生带学生证)以及本科成绩单(盖鲜章,应届生请准备前三年的成绩),同等学力考生还应带有关证明材料(即国家外语四级证书和在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
以上所有材料均需准备原件及复印件各1套。
三、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为差额复试。复试成绩总分为200分,其中笔试部分占100分,面试占60分,外语能力测试占40分,笔试、面试和外语听说能力成绩之和为复试成绩。复试成绩应不低于120分,否则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加权公式:S总=(S初/5)×50%+(S复/2)×50%
(注:初试和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各单位根据复试录取办法的要求自行确定)
四、复试收费标准
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2】641号)规定:研究生招生复试费:每生120元,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另收加试科目考试费80元。
根据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中心的要求,我校决定从2016年3月开始,各学院需要收取的研究生复试费,不再使用手工票现场收取,全部采取学生网上自主缴费,缴费时间为2016.3.14-2016.3.23, 现场报到不补交复试费。缴费方法请登录四川大学财务处学生缴费系统,用户名为考生编号,密码为888888。
五、各专业复试名单(不含推免生):见附件
六、咨询联系方式:028-85405417;028-85405402。
七、举报受理渠道:028-85461785
注:不能按时前来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作自动放弃。

复试名单:
姓名 报考专业 姓名 报考专业 姓名 报考专业
徐大伟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李晓翀 复合材料 吴步永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李雪健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孙艳彬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黄梦婷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戴宇 材料学 凌尚文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赵虹 材料学
廖洪辉 复合材料 曾腾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刘原铖 材料学
宋世平 材料学 江佳浩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郭泉泉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樊茂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曹振兴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彭威峰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李捷 材料学 潘靖恺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朱本高 材料学
潘瑞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汤舒嵋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刘兴 复合材料
袁奕豪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张学迁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何苗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唐锐 复合材料 吴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彭爽娟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谢宗燃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张小勤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李玉龙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闫丽伟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陆政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潘思宇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罗杰民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纪海锋 材料学 杨鹏 材料学
成澄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郭硕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余智 材料学
田丽蓉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廖芬 复合材料 肖淑欣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张雪琴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任颖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刘航 材料学
胡城鑫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吴迪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陈盛文 复合材料
夏添 材料学 于亚茹 材料学 付树青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任红檠 材料学 奚红雪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黄俊成 材料学
李宗芯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肖琴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潘界舟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杨义博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杨新飞 高分子科学与
工程
孙承啸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王杰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马金蕊 复合材料 梁珂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张天赐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刘雄 材料学 许观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高钰冰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杜文浩 材料学 吴尖辉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刘文凯 材料学 王浩 材料学 魏萍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谢页平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邢路 复合材料 张龙帅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汪权 材料学 张晨光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向俊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杨冰 复合材料 贺婷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瞿超超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李世其 材料学 赵秋霞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何忠臣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莫燕玲 材料学 王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杨云鹏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栾晓声 材料学 李文敏 复合材料 戴国琛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刘梦云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唐雨濛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曹健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马玉欣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夏一帆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史晓滔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周瑞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谢燚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李德重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李战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李罕 材料学 王毅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于岩松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葛倩 材料学 罗典 材料工程
杨召杰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周静 材料学 向诚 材料工程
孙雪洁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张跃聪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刘文君 材料工程
王娅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岳勇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章玉秀 材料工程
王世祥 材料学 侯君波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刘芳菲 材料工程
王晴雯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刘洋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甘鑫鹏 材料工程
朱一凡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毛建昭 材料学 刘宇 材料工程
张海鹏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徐文卿 材料学    
高雨阳 材料学 夏烈银 材料学    
邓莉 材料学 宗嘉鹏 复合材料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
办公/通讯地址:高分子学院:望江校区 高分子学院大楼210室 高分子研究所:望江校区 高分子研究所 111室
电话:028-85461787/85405417/85405402 通讯地址: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编:610065)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28-85405401
传真号码:028-85405402
学院网址:http://cpse.scu.edu.cn
E-mail : gaocaixi@scu.edu.cn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中第一个以高分子学科为主体的学科型学院。
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是在1953年6月建立的我国高校中最早的高分子化合物专业(1954年更名为塑料工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科院院士徐僖教授等是该学科的创始人。
学科现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系、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现有在岗教职工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53人,实验技术人员24人,管理人员15人,学生工作组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6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1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7人;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1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技术人选17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人选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8人。
学院本科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并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办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有材料学(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5个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5个学科点均具有硕、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所属高分子材料工程学科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四川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建有国家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350余人、硕士生人150余人、博士生50余人。目前在读本科生1391人、硕士生603人、博士生158人,在站博士后6人。
学院以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主体,科研力量雄厚,研究领域覆盖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合成与改性、制备与成型(工艺、设备、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材料种类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化学纤维、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油田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医用高分子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成果在农业、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80多项,其中“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余项(其中重点项目15项),企业委托项目5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共3.85亿元;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9项,获准国家专利25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论文1727篇,EI论文1658篇;出版专著25余部。学院的研究基础、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国内同行的承认,并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中第一个以高分子学科为主体的学科型学院
  学院现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科学系、高分子材料系、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塑料工程及机械研究所)、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系、化学纤维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有在岗教职工173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实验技术人员 28人,行政人员 14 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53人;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6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讲座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技术人选16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人选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2人,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院本科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并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办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有材料学(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5个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5个学科点均具有硕、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所属高分子材料工程学科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学院为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四川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建有国家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350余人、硕士生人150余人、博士生50余人。目前在读本科生1509人、硕士生591人、博士生149人,在站博士后6人。
  学院以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主体,科研力量雄厚,研究领域覆盖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合成与改性、制备与成型(工艺、设备、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材料种类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化学纤维、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油田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医用高分子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成果在农业、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80多项,其中“863”、“97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0项(其中重点项目15项),企业委托项目5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共2.85亿元;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9项,获准国家专利168项。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其中SCI论文873篇,EI论文967篇;出版专著25余部。

学院教授委员会:
主  任 杨鸣波
副主任 黄光速
秘 书 牟德富
委 员 陈   枫   傅   强   顾   宜   黄光速   李光宪   李忠明   刘向阳
牟德富   冉   蓉   谭   鸿   徐建军   杨   其   杨鸣波   赵长生
211建设项目: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至今“211工程”第一期建设已为该学科建设投入40余万元,有4个项目已经建设完成。
  1、计算机工作站(模具设计技术中心)
    该项目主要用于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该计算机工作站现有微机10台,使用的软件有CAXA、C-CAD、C-MOLD等。主要为研究生、本科生提供教学实验使用。
  2、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该项目是引进美国安捷伦公司的设备,可为分子量在102-106的范围内的高分子样品提供检测。自建设完成以来,积极为校内外各单位提供各类检测和分析,对学科研究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3、精密注射机
  4、热分析系统(DSC)
    学院正在根据“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的文件精神,以充实和完善教学、科研条件为目的,力争达到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对学科建设进行规划,积极申报第二期“211工程建设”项目。
    学院同时按照“211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设备开放的建设目标,积极为各单位提供服务,具体联系方式:
 
计算机工作站(模具设计技术中心)   85405120        吴世见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85401816        赵  凌

实验室简介: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1991年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科基础上组建,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建设的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和确定的七个试点实验室之一。1995年4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1997年、2003年和2008年通过国家评估,取得良好成绩。实验室的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是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奠基人之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5人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教授。实验室研究方向明确,在高分子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方面有鲜明特色,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承担国家重要科研任务,取得显著科研成果,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卓越成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现已成为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规模最大的科研和教学基地之一。
本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瞄准国家关键需求和国际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前沿,以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加工为特色,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建设高分子材料领域内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为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和高分子工业的发展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撑。

师资力量:
职   衔 名    单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傅强、王琪、赵越、李忠明
  国家级教学名师   顾宜
 国务院学科评审组成员  杨鸣波(第七届)、赵长生(第七届)、傅强(第五、六届)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李建树、杨伟
  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李光宪、傅强
 国家青年QR入选者  李乙文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傅强、李忠明、赵长生、谭鸿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傅强、李光宪、王琪
  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人选   顾宜、傅强、王跃川、李光宪、杨鸣波、叶光斗、
  郭少云、雷景新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郭少云、李光宪、王跃川、傅强、夏和生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李忠明、赵长生、杨伟、谭鸿、张琴、杨其、叶林、
  夏和生、张爱民、李姜、曹亚、李建树、王柯、邓华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傅强、顾宜、李光宪、王琪、郭少云、杨鸣波、
  卢灿辉、夏和生、李忠明、赵长生、杨刚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王跃川、徐建军、汪映寒、雷景新、淡宜、张熙、叶林、
  张爱民、曹亚、向明、杨伟、张琴、杨其、张杰、谭鸿
  邓华、李建树、刘向阳
  四川省“QR”引进人才   任世杰、罗锋

学院机构设置:
1. 学院党委
书    记 张  熙
副书记 牟德富    李艳梅
党委委员 李艳梅   牟德富   张  熙   傅  强   祁茂春   冉  蓉
夏和生   杨鸣波   赵长生
纪委书记 李艳梅
纪委委员 李艳梅   刘鹏波   严  正   杨  刚   谢兴益
学院党校 李艳梅(校长)
 
2. 学院行政
院    长 傅强
副院长 李忠明(科研)   赵长生(教学)  钱祉祺(行政)
党政办公室 祁茂春(主任)   陈代强(副主任)
教学秘书 王  涛
院长助理兼教学科研科科长 陶全华
     
 
3. 学院工会
主    席 牟德富
副主席 刘  艳
委    员 蒋雨芹   刘  艳   刘怡静    盛兆碧   王  涛   武建勋
杨琼辉   张小华
 
4. 院财经领导小组(2006年5月18日调整)
组    长 傅  强
副组长 牟德富
成    员 顾  宜    赵长生    钱祉祺
 
5. 学院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5月调整)
组    长 张  熙
副组长 牟德富    常建勋
成   员 丁明双    祁茂春    刘  艳
秘    书 蒋雨芹
 
6. 学院人事争议调解小组(2006年1月10日组建,2013年3月20日调整)
组  长 牟德富
组  员 牟德富、杨鸣波、卢灿辉、常建勋、刘艳
 
7. 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06年5月30日调整)
主    任: 张  熙
副主任: 李艳梅   常建勋   丁明双
成    员: 张举祥   张洁辉   胡泽容   常建勋   梁春蓉   曾邦禄
王泽琼
秘    书: 蒋雨芹
党建指导组: 余茂清   张光玉   丁明双   何成生
教学督导组: 钟银屏   万昌秀   刘明清   向福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日期:2018-07-20          来源:           作者:admin          关注:5318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1953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主持创办的,是全国高校中最早的高分子材料专业之一,1957年开始率先在国内招收研究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是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高分子材料类专业,拥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在岗职工121人,其中专任教师86名、教辅人员18 名、管理和思政岗1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9名,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境外做过博士后研究人员20人。该专业目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大学教学名师1人,四川大学教学名师培养人选1人。课程建设方面,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四川省精品课程2门,四川大学精品课程5门。
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国家、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本专业特点等因素,形成了如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适应国家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求;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为目标,培养适应未来发展要求,具有优良人文修养与国际化视野、强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熟练使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工业中复杂工程问题。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社会实践,达到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要求;能够在高分子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独立从事材料和产品的设计、生产制备、科学研究、过程开发、工程设计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近代化学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化工原理、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及应用、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聚合物过程与设备、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学生除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通过专业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培训,得到工程技术能力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的锻炼,毕业后能迅速适应高分子材料生产、管理、开发和研究工作,也可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可到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轻工、通讯、机械、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轻纺及医药等系统的科研(设计)院所、企业从事塑料、橡胶、化纤、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的合成、加工、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以及为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开发高性能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和其它特种高分子材料,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院  长 傅  强     中共党员、国务院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美国阿克隆大学博士后毕业回国,历任高分子材料系副系主任、学院副院长等职务,2011年1月起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党委书记 张  熙   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高分子研究所油田高分子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2005年7月起任学院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牟德富   中共党员、研究员,1992年成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历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2001年7月起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党委副书记  李艳梅   
    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1996年四川联合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6年7月起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分管科研)
李忠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结束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研究工作回国。历任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副主任。2011年1月起任学院副院长。
副院长
(分管教学)
赵长生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9月结束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历任教研室副主任、系副主任。2005年7月起任学院副院长。
副院长
(分管行政)
钱祉祺 中共党员,工学硕士,助理研究员,1997年7月四川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先后任高分子学院行政办公室主任、校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校工会宣传教育科科长,2012年2月起任学院副院长
 

学校介绍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治学的理想园地。
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介绍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学科。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或内容 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01 (全日制)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02 (全日制)生物、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
03 (全日制)精细高分子的合成与性能
04 (全日制)功能及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302 数学二
④ 866 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 或 890 有机化学
 
复试科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含高分子合成、加工、复合材料)
866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866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
分数线
年份 分数线
2020 320
2019 340
 
学费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从2014年秋季开始,公费研究生取消,取而代之实行自费研究生,规定硕士研究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具体情况视学校专业而定。针对部分研究生家庭困难的情况,国家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且高校一般都会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对学子进行补助,确保研究生能够正常顺利的完成学业。
主要导师
秦家强,主要方向包括耐热高分子材料(主要是聚酰亚胺薄膜,微球,气凝胶和复合)制(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备及功能化研究,聚合物纤维的高性能化,高分子材料在人工肌肉方面的应用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他纵向项目及企业横向课题多项。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参与国防重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国家863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获得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四川大学教学成果贰等奖、教育部广东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等。
 
白红伟,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固定成员。承担了《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高分子材料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奇妙的高分子世界》三门本科课程;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5项,并被授予“四川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凝聚(来自:考研派之家公众号)态结构与性能、生物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高分子加工成型的新原理与新方法等。
 
蔡绪福教授,男,1964年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有本科课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复合材料》、《专业实验》及研究生课程《复合材料制备》。参编教材5部。培养研究生20余名。主要研究方向为①无卤阻燃剂的合成与阻燃机理;②高分子材料的服役行为及寿命评估;③高能中子转换屏功能材料及铁电复合材料。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及横向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1部。通过省部级鉴定成果3项,授权专利4项。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中第一个以高分子学科为主体的学科型学院。
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是在1953年6月建立的我国高校中最早的高分子化合物专业(1954年更名为塑料工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科院院士徐僖教授等是该学科的创始人。
学科现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系、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现有在岗教职工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53人,实验技术人员24人,管理人员15人,学生工作组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6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1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7人;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1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技术人选17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人选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8人。
学院本科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并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办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有材料学(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5个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5个学科点均具有硕、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所属高分子材料工程学科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四川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建有国家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350余人、硕士生人150余人、博士生50余人。目前在读本科生1391人、硕士生603人、博士生158人,在站博士后6人。
学院以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主体,科研力量雄厚,研究领域覆盖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合成与改性、制备与成型(工艺、设备、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材料种类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化学纤维、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油田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医用高分子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成果在农业、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80多项,其中“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余项(其中重点项目15项),企业委托项目5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共3.85亿元;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9项,获准国家专利25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论文1727篇,EI论文1658篇;出版专著25余部。学院的研究基础、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国内同行的承认,并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
学科现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系、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现有在岗教职工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53人,实验技术人员24人,管理人员15人,学生工作组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6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1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7人;博士生导师57人,硕士生导师1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技术人选17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人选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8人。
通讯地址: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编:610065
联系电话:028-85405401
传真号码:028-85405402
学院网址:http://cpse.scu.edu.cn
E-mail : gaocaixi@scu.edu.cn
更多内容可登陆学院官网进行查询。
学院现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研究所、高分子科学系、高分子材料系、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系(塑料工程及机械研究所)、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系、化学纤维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水平卓然。现有在岗教职工1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人选8人,教授、研究员32人,博士生导师2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56人,教师中有55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院办学体系健全,教学经验丰富,现为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四川省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现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并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办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有材料学(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人工器官工程)5个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5个学科点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五十年来为国家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门人才近10000人,为国内其它高校培训师资100多人。2005年秋统计有在校学生1693人,其中:本科生1249人、硕士生312人、博士生94人、工程硕士生38人。
  学院以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主体的学科群,研究领域覆盖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合成与改性、制备与成型(工艺、设备、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材料种类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化学纤维、精细高分子、功能高分子、天然高分子、医用高分子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成果在农业、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医疗、环保、军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1953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主持创办的,是全国高校中最早的高分子材料专业之一,1957年开始率先在国内招收研究生。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现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建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队伍中有教授21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人选5人、博士导师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0人,师资力量雄厚。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国内居本专业前列,现是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为目标,培养适应未来发展要求,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从事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制备、应用以及材料性能表征、评价和新材料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近代化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应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及成型工艺学、近代测试及表征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前沿等。学生除掌握高分子材料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通过专业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培训,得到工程技术能力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的锻炼,毕业后能迅速适应高分子材料生产、管理、开发和研究工作,也可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可到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军工、轻纺及医药等系统的科研(设计)院所、企业从事塑料、橡胶、化纤、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的合成、加工、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以及为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开发高性能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和其它特种高分子材料,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0805Z2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5Z2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四川大学为例
据四川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四川大学0805Z2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309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   195   招生人数为学院总体预计招生人数(包括推免生)
0805Z2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科学学位
01 高分子合成与改性 顾宜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科目: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含高分子合成、加工、复合材料)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高分子合成原理及工艺 2.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
王跃川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黄光速 ③ 302 数学二
张熙 ④ 866 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 或 890 有机化学
淡宜  
杨刚  
雷景新  
雷毅  
李瑞海  
冉蓉  
张军华  
任显诚  
梁兵  
王克  
任世杰  
徐云祥  
冉启超  
曾科  
杨坡  
02 高分子加工 徐建军   同上 同上
吴宏
张新星
沈佳斌
姜猛进
03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 傅强   同上 同上
向明
张琴
张爱民
曹亚
卢灿辉
叶林
夏和生
陈英红
包建军
陈光顺
李莉
梁梅
刘鹏波
蓝方
皮红
蔡燎原
邓华
04 高分子表面与界面 冯玉军   同上 同上
张晟
刘艳
武建勋
05 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与功能化 王琪   同上 同上
郭少云
汪映寒
蔡绪福
陈枫
王玉忠
刘渊
李姜
刘习奎
刘向阳
秦家强
汤嘉陵
王柯
邹华维
盖景刚
周涛
姜猛进
徐云祥

专业院校排名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参评89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72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A+
4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7 10335 浙江大学 A
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A-
11 10056 天津大学 A-
12 10145 东北大学 A-
1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4 10533 中南大学 A-
15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10610 四川大学 A-
1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9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0 10183 吉林大学 B+
21 10216 燕山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47 同济大学 B+
2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5 10255 东华大学 B+
26 10280 上海大学 B+
27 10284 南京大学 B+
28 10285 苏州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422 山东大学 B+
31 10459 郑州大学 B+
3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33 10611 重庆大学 B+
34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B+
35 10055 南开大学 B
36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B
37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8 10286 东南大学 B
39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0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41 10299 江苏大学 B
42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3 10384 厦门大学 B
44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B
45 10530 湘潭大学 B
46 10532 湖南大学 B
47 10558 中山大学 B
4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4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50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53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B-
54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5 10110 中北大学 B-
56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57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B-
58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B-
59 10403 南昌大学 B-
6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61 10427 济南大学 B-
62 10464 河南科技大学 B-
63 10486 武汉大学 B-
6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65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B-
66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67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8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B-
69 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C+
70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71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72 10190 长春工业大学 C+
73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75 10360 安徽工业大学 C+
76 10385 华侨大学 C+
77 10386 福州大学 C+
78 10408 景德镇陶瓷大学 C+
79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80 10512 湖北大学 C+
81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C+
82 10657 贵州大学 C+
83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
84 10702 西安工业大学 C+
85 10730 兰州大学 C+
86 11065 青岛大学 C+
8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88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C
89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90 10222 佳木斯大学 C
91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2 10292 常州大学 C
93 10294 河海大学 C
94 10295 江南大学 C
9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96 10356 中国计量大学 C
97 10357 安徽大学 C
98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99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100 10589 海南大学 C
101 10590 深圳大学 C
102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103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04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105 10015 北京印刷学院 C-
106 10081 华北理工大学 C-
107 10144 沈阳理工大学 C-
108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109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110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C-
111 10407 江西理工大学 C-
112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C-
113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114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115 10559 暨南大学 C-
116 10593 广西大学 C-
117 10710 长安大学 C-
118 1085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C-
119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120 11035 沈阳大学 C-
121 11660 重庆理工大学 C-
122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C-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考研 推荐

四川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四川大学考研网由四川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四川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