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考研参考书目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林业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林业大学报录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群、西南林业大学学姐、西南林业大学考研真题、西南林业大学专业目录、西南林业大学排名、西南林业大学保研、西南林业大学公众号、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林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考研参考书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获取相应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试大纲、招考专业、招考目录等等基本信息,这些内容是进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准备。考生可以从各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每年的9月左右就会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考生应当仔细阅读相关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专业的名称相近,内容也比较繁杂,容易混淆或遗漏,考生要仔细区分。另外各大考研网站的相应版块也会有历年的招生信息汇总,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考研参考书目信息内总结了各大院校的历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询和选择。最后,考研派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是考生获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该网站会提供各种有关考研的资讯和内容,比如历年的考研招生计划、考试计划、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政策、报录比、录取名单、复试名单、复试分数线、推免政策等等内容,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招生信息网提供的信息是最为准确和官方的,是考生进行考研的信息主要来源,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的小编提醒各位考生要时刻关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一切信息变动要以该网站提供的内容为主。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考研参考书目信息网会公布研招办以及各个院系的招生负责人电话,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时可以打电话进行咨询。最后,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的小编预祝各位考研的同学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学校。
202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0705J8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地理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数: | 4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6)自然地理学 ④(818)基础旅游学 |
|
备 注: |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信息技术系介绍
信息技术系,共有专业教师9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博士5人。该系设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专业。现有信息验室及即将建设的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本着“宽基础、强技能”的原则,培养具有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以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国土、城乡规划、资源、环境、互联网领域等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本系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突出专业特色,强调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理数据分析、遥感解译、计算机制图、虚拟景观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模块学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生态旅游学介绍
学科简介生态旅游学是以研究生态——旅游系统为对象,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着重诠释何种旅游形式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学科。
生态旅游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始建于 1993 年创办的森林旅游专业,2011 年按教育部学科体系调整为生态旅游学科,2013 年获得生态旅游二级学科硕士授权,2014 年获得首批生态旅游硕士专业学位授权。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社区生态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和森林旅游。 现有老师 14 名,其中教授 1 名(博导 1 名)、客座教授 6 名(博导 5 名)、副教授 4 名,讲师7 名。有云南省户外运动旅游研究基地、云南省生态旅游本土化与创新研究团队、云南省保护地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研究中心等省校院级团队和平台为支撑。在生 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生态旅游规划、自然教育、健康旅游、旅游环境监测与评估、民族社区 生态旅游等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特色。
研究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 和科研院所从事生态旅游规划与策划、生态旅游管理、户外运动旅游等教学和科研工作。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生态旅游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生态旅游(99J8)
Ecotourism
(一)学科简介
生态旅游学是以研究生态——旅游系统为对象,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着重诠释何种旅游形式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学科。
生态旅游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始建于 1993 年创办的森林旅游专业,2011 年按教育部学科体系调整为生态旅游学科,2013 年获得生态旅游二级学科硕士授权,2014 年获得首批生态旅游硕士专业学位授权。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社区生态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和森林旅游。 现有老师 14 名,其中教授 1 名(博导 1 名)、客座教授 6 名(博导 5 名)、副教授 4 名,讲师7 名。有云南省户外运动旅游研究基地、云南省生态旅游本土化与创新研究团队、云南省保护地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研究中心等省校院级团队和平台为支撑。在生 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生态旅游规划、自然教育、健康旅游、旅游环境监测与评估、民族社区 生态旅游等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特色。
研究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 和科研院所从事生态旅游规划与策划、生态旅游管理、户外运动旅游等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生态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和户外运动旅游等及相关科学研究方面获得深入训练的复合型人才。
1.思想品德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环节,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实干精神的专业人才。
2.专业技能要求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有关课程及培养环节的学习和实践,能够建立本学科领域全面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了解学科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生态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和户外运动旅游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和科研能力,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性并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
3.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
本学科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导师组由研究方向相近的教师组成,研究生在读期间严格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和导师组及学科团队负责学生的课程选课,论文选题、科研工作、结题和论文答辩工作。第一年学习学位课,后两年开展研究生相关科研工作。同时,本学科注重个性发展,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提前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且符合学院的相关规定者, 可申请提前答辩;因特殊情况需延长学习年限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相关部门批准,可适当延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年限为 5 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最长
年限为 6 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社区生态旅游
社区生态旅游是以社区为基础,以保护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人文文化为目标,将自然与地域 风俗及文化相结合,站在社区居民权益及文化传承的角度,确保以社区为整体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从而实现社区环境、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地处高原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少数 民族众多,可以为社区生态旅游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
2.户外运动旅游
户外运动旅游是户外运动与旅游业的结合。户外运动旅游集回归自然,刺激、挑战、释压、健 身、旅游和休闲功能于一体,能够培养个人毅力、团队之间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迎合现代人对旅游的需求。云南地理环境特殊,地势落差大,其独特的山川林地资源为户外运动旅游项目 的拓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户外运动旅游将成为云南旅游产业新亮点之一。
3.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指在林区内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发生的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境内峰峦叠起,江河纵横,森林类型和生物物种丰富多样,且具雄、奇、雅、秀、幽、险、野、旷的特点,发展森林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条件。因此,本研究方向以云南丰富 的森林旅游资源为背景,依托国家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林业基地,开展森林旅游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自然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自然地理学(070501)
Physical Geography
(一)学科简介
研究地球表层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的特性、形成过程、动态变化和空间变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表自然格局与过程、自然要素和人为活动之间的交互作用、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等。研究目的是认识自然规律,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风险防范与适应,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的背景下,坐落于中国西南边陲的西南林业大学,组建了中国农林院校中第一个地理学院,具有战略意义。
西南林业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点从2012年开始招生,立足于目前有生物地理、景观规划与生态恢复、地貌与第四纪地质、水文与水资源、山地灾害与空间信息技术、全球变化与地理响应6个学科方向,师资队伍雄厚,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3人,硕士13人(在读博士生2人),具备了建设高水平地理学院的基础。教研实验中心建有地球演化实验室、地表过程实验室、地貌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资料室等。各类仪器设备500台/件,价值400余万元。中外藏书3000余册。
(二)培养目标
熟悉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任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分析工作;掌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数值分析等技能;熟悉、科学研究从数据采集到定量分析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具有符合规范地完成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能够使用一门专业外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胜任与地理学有关的工作,就业面宽广,或具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基础。
(三)培养方式
硕士点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切实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研论文、教学实践和其他各种活动;课程学习可以采取听课、自学、讨论以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应注重培养研究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治学的精神;要求研究生学好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形式与政策教育和公益劳动等活动。
具体的安排和要求如下:
1、研究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统一规定的政治、形式与政策教育,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注意培养共产主义品德,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
2、导师负责与导师组、学科团队、行业专家联合指导等多样化的方式培养研究生。
3、修满专业规定的学分后,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作风,严谨治学的态度。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全民健身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基本学习年限的弹性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年限为5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最长年限为6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生物地理
研究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和它相关的各种问题,根据作为对象的生物群来划分,有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根据研究的尺度,有系统地理学、分子地理学等。
2、景观规划与生态恢复
如何合理的规划城乡景观,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同时科学地修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使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性发展,将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有效结合,是目前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3、地貌与第四纪地质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主要研究第四纪地质、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以及地表各主要动力环境的地貌和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与特征,第四纪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生物与古人类形成发展、沉积物年龄测量与古环境参数研究、地层、新构造运动和研究方法。云南省地势险峻、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同时又是重要的地质博物馆,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4、水文与水资源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西南地区水文过程、水文规律、生态水文响应及水资源调配对缓解西南地区水压力的重要作用等。
5、山地灾害与空间信息技术
主要是采用空间信息技术,对山地灾害的快速、实时监测、预防、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决策。
6、全球变化与地理响应
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和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以及因地表各种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上表现的差异。同时,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气候变化作用相叠加,使全球变化问题更加复杂。因此,用地理学地观点、方法和手段进行自然与人为双重影响下的全球变化研究非常重要。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介绍
旅游管理系,共有专业教师13名,其中,副教授2名,博士3人。经过近二十年建设已形成一支学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与普达措国家公园、上海迪斯尼乐园等25家单位有实习合作,合作单位涵盖国家公园、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场、景区、主题公园、旅行社、酒店、精品民宿、客栈等多种类型。本系下设五个教学及科研平台,共计投入建设经费200余万元,已建成3个实验室,在建2个教学实验室。有旅游管理、生态旅游、旅游风景园林学三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型硕士学位招生点,目前共有在校硕士研究生74人。包括酒店、旅行社、会展及导游模拟实验室、插花茶艺工作室、礼仪形体训练室、旅游心理实验室、旅游环境监测实验室、旅游地产开发与经营综合实训室等,并依托学院教学与科研平台成立了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生态旅游规划与休闲研究所、森林文化研究所、社区发展研究中心、环境教育国际中心,为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2018年,与西南林业大学国际学院共同筹建“西南林业大学曼谷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现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的介绍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始于1995年国家首批森林旅游专业,历经生态旅游系、生态旅游学院、地理学院等历史变迁。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科的整体实力,提高研究的交叉融合,彰显学院优势与特色, 于2019年4月由地理学院、生态旅游学院重组而成。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设有自然地理系、人文地理系、信息技术系、旅游管理系四个系和一个教研实验中心。现有一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地理学),六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生态旅游”“旅游管理”“虚拟地理环境”“旅游风景园林”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其中“旅游管理”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本科层次有“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酒店管理” “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六个专业,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硕士生150余人。
教研实验中心建有地球演化实验室、地表过程实验室、地貌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旅游综合实训室、茶艺室、形体中心、图书资料室等。各类仪器设备500台/件,价值800万余元。中外藏书3000余册。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已在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普达措国家公园、圭山国家森林公园、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建立了固定实习基地。
学院立足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在生物地理、乡村地理、自然教育、森林康养、国家公园、森林灾害监测预警、生态旅游、保护地及旅游规划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拥有“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森林灾害监测预警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生态旅游本土化与创新研究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森林生态灾害监测预警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森林康养重点实验室”“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云南省户外运动旅游研究基地”等省、厅级团队和平台,为学院科研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曾荣获“全国林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等称号。
教师队伍年轻笃学、创新奋进、充满活力。现有教师4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导3人、硕导18人,博士19人,硕士23人(在读博士2人),还有外聘客座教授10余人。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和梯队结构。近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共50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近亿元。
学院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香港探险学会、欧盟、绿色文化促进会、全球环境基金会(GEF)、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日本国立千叶大学、爱丁堡大学、英国森林研究院 、西澳大学、格里菲斯大学、韩国顺天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台湾景文科技大学以及云南省内各大专院校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云南省各级旅游、林业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有密切的业务往来,构建了良好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平台。
学院师生秉承“诚朴宽厚”的校风,践行“至真至善、树木树人”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今后将继续扎根基础研究、拓展应用服务,全力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五大功能,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优势明显、国内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型学院,建成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水平地理与生态旅游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0705J8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 招生年份:2018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地理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数: | 9 | |
考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 语一③717 生态旅游学④818 基础旅游学 |
|
备 注: |
202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0705J8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西南林业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地理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数: | 2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6)自然地理学 ④(818)基础旅游学 |
|
备 注: |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的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年轻笃学、创新奋进、充满活力。现有教师4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导3人、硕导18人,博士19人,硕士23人(在读博士2人),还有外聘客座教授10余人。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和梯队结构。近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共50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近亿元。学院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香港探险学会、欧盟、绿色文化促进会、全球环境基金会(GEF)、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日本国立千叶大学、爱丁堡大学、英国森林研究院 、西澳大学、格里菲斯大学、韩国顺天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台湾景文科技大学以及云南省内各大专院校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云南省各级旅游、林业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有密切的业务往来,构建了良好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平台。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人文地理学(070502)
Human Geography
(一)学科简介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或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差异与组织结构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互动过程的学科。人文地理学以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性,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兼有的学科专业,在促进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遗产综合利用与保护、民族文化地理、健康与旅游地理、城市地理与空间规划、区域地缘环境、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其中遗产综合利用与保护、民族文化地理学、健康、区域地缘环境为特色研究方向。
师资方面:西南林业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从2012年开始招生,师资队伍雄厚,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14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相关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相关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掌握扎实的地理学、环境科学、人类学、旅游学、民族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熟练掌握人文地理野外调查方法,适应野外工作的需要,以便将来能够适应与胜任国土、社区、城市、交通、旅游、保护地、区划及学校等相关的领域内从事科研、教学、管理与科技开发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可根据我校的业务优势、导师专长和研究生具备的条件,将人文地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为教学科研型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不同部门工作的需要。
硕士点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切实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研论文、教学实践和其他各种活动;课程学习可以采取听课、自学、讨论以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应注重培养研究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谨治学的精神;要求研究生学好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形式与政策教育和公益劳动等活动。
为保证研究生身体健康,学校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参加文体活动,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具体的安排和要求如下:
1、研究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统一规定的政治、形式与政策教育,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注意培养共产主义品德,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
2、导师负责制与学术群体、学科(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和指导小组集体作用。
3、学位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重视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实际动手能力。
4、课程教学采取自学为主,教授为辅的方式。在学习方法上,以授课为主,讲课与自学相结合,启发式与研讨相结合,充分激发研究生自学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创造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修满专业规定的学分后,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作风,严谨治学的态度。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全民健身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修业(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为5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研究方向
1、遗产综合利用与保护
遗产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遗产既包括
物质类的遗产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文化景观、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也包括非物质类的,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线性遗产等。设立遗产的目的就是保护、保存、展示及遗传后代。目前,关于遗产保护存在主要的问题就是遗产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也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因此,该研究方向的设置有助于各类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2、民族文化地理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15个独有的少数民族,9个“直过”少数民族,云南省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因此,该方向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民族文化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利用、挖掘、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健康与旅游地理
云南省具有良好的气候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对于开展健康养生、康养、旅游提
供了基础条件。该研究方向立足云南,关注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重点关注健康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系;从地理学的视角围绕旅游、休憩、疗养、健康等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展开研究,同时关注地区性疾病、特殊疾病地理分布等,在增强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提高旅游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生态环境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4、聚落地理与空间规划
聚落地理是研究聚落(城市、乡村、集镇等)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
科。它着重从空间观点研究聚落或区域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层次结构和地域结构,主要研究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生态系统、乡村地理、农村空心化等,目前在国家实施多规合一的大背景下,开展聚落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此项研究方向的设置,对于云南省城市和乡村建设、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能为云南培养相应的规划人才。
5、区域地缘环境
地缘环境研究源起于人们对地理要素作用的基本认知,即全球或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目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面临复杂的地缘形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一个复杂的互馈体系,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而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因此研究区域地缘环境助力中国“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监测、分析和评估地缘环境要素的变化,预估地缘环境演变趋势并提出应对风险的措施,既是地缘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科技保障。
6、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隶属于地理学,但研究对象分属于不同的时代,因此历史地理将历史学的时间
体系纳入到研究之中,融时间与空间于一体,并在回归人类所经行的历程中探寻旧日的足迹及其影响。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中也孕育了对历史地理的探求。该研究方向主要关注于:江河湖泊演变与人类活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植被的地理分布、历史农业地理背景下的人类活动与环境改造、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云南少数民族迁移路线与环境等。对于了解云南历史的发展与环境的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的联系方式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的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871-63863287
邮编:650224
地理位置: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学介绍
学科简介旅游管理学研究以管理——旅游系统为对象,以吸收人文和管理知识为取向,利用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尽量减少对各类资源的粗放式利用,确保旅游产业经济有效地组织。研究范围侧重 于研究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与市场营销、旅游产业服务与管理、旅游事业发展等业务领域。 旅游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专
业的二级学科,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智慧旅游、旅游规划和旅游经济。现有老师 14 名,其中教授 1 名(博导 1 名)、客座教授 6 名(博导 5 名)、副教授 4 名、讲师 7 名。学院有云南省户外运动旅游研究基地、云南省生态旅游本土化与创新研究团队、云南省保护地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研究中心、森林旅游国际研究中心等 省校院级团队和平台为支撑。研究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相 关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企业管理、智慧景区建设等教学和 科研工作。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人文地理学介绍
学科简介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或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差异与组织结构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互动过程的学科。人文地理学以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性,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兼有的学科专业,在促进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遗产综合利用与保护、民族文化地理、健康与旅游地理、城市地理与空间规划、区域地缘环境、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其中遗产综合利用与保护、民族文化地理学、健康、区域地缘环境为特色研究方向。
师资方面:西南林业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从2012年开始招生,师资队伍雄厚,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14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士学位。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120203)
Tourism Management
(一)学科简介
旅游管理学研究以管理——旅游系统为对象,以吸收人文和管理知识为取向,利用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尽量减少对各类资源的粗放式利用,确保旅游产业经济有效地组织。研究范围侧重 于研究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与市场营销、旅游产业服务与管理、旅游事业发展等业务领域。 旅游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专
业的二级学科,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智慧旅游、旅游规划和旅游经济。现有老师 14 名,其中教授 1 名(博导 1 名)、客座教授 6 名(博导 5 名)、副教授 4 名、讲师 7 名。学院有云南省户外运动旅游研究基地、云南省生态旅游本土化与创新研究团队、云南省保护地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研究中心、森林旅游国际研究中心等 省校院级团队和平台为支撑。研究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以及相 关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企业管理、智慧景区建设等教学和 科研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旅游企 业管理、旅游规划、景区运营及相关科学研究方面获得深入训练的复合型人才。
1.思想品德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学环节,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实干精神的专业人才。
2.专业技能要求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有关课程及培养环节的学习和实践,能够建立本学科领域全面而扎实 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了解学科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及发展趋势,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独立 从事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和智慧旅游景区等实际工作和科研的能力,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性并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
3.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
本学科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导师组由研究方向相近的教师组成, 研究生在读期间严格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和导师组及学科团队负责学生的课程选课,论文选题、科研工作、结题和论文答辩工作。第一年学习学位课,后两年开展研究生相关科研工作。同时,本学 科注重个性发展,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提前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且符合学院的相关规定者, 可申请提前答辩;因特殊情况需延长学习年限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相关部门批准,可适当延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年限为 5 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最长年限为 6 年。学习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学科(研究)方向
1.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研究以区域发展和旅游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为目标,研究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的综合平衡、 战略指引与保护控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业体系建设、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 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规划技术等。通过提高旅游目的地或景区吸引力,促进旅游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主要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 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智慧旅游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旅游信息采集、旅游信息处理、旅游信息发布以及信息决策等,通过信息化技术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为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提供技术支撑。
3.旅游经济
旅游经济是以现代经济规律为前提,以旅游活动为对象,依托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经济交往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主要研究生态环境建设、结构调整和资源开发地有效结合,旅游产业组织、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市场服务等,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资源有效配置。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自然地理学介绍
学科简介研究地球表层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的特性、形成过程、动态变化和空间变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表自然格局与过程、自然要素和人为活动之间的交互作用、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等。研究目的是认识自然规律,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风险防范与适应,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的背景下,坐落于中国西南边陲的西南林业大学,组建了中国农林院校中第一个地理学院,具有战略意义。
西南林业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点从2012年开始招生,立足于目前有生物地理、景观规划与生态恢复、地貌与第四纪地质、水文与水资源、山地灾害与空间信息技术、全球变化与地理响应6个学科方向,师资队伍雄厚,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3人,硕士13人(在读博士生2人),具备了建设高水平地理学院的基础。教研实验中心建有地球演化实验室、地表过程实验室、地貌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资料室等。各类仪器设备500台/件,价值400余万元。中外藏书3000余册。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自然地理系介绍
自然地理系,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4人,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和梯队结构。自然地理系设有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建有地球演化实验室、地表过程实验室和地貌实验室,在生物地理、湿地地理、环境地理等等领域逐渐形成学科与专业特色。自然地理系立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依托云南省创新团队、工程研究中心与实习实践基地等优质科教研平台,结合西南地区地理格局与生物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复合发育的特点及行业发展需求,构建“以研促教”理念为先导、以优势学科科技创新资源为支撑,通过理论及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自然资源调查、空间规划与管理及环境保护等工作,能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从事地理教学与研究,适应国家长远发展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生态旅游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3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A |
4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5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A- |
6 | 10486 | 武汉大学 | A- |
7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8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9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B+ |
10 | 10475 | 河南大学 | B+ |
11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12 | 10681 | 云南师范大学 | B+ |
13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14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15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16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17 | 10697 | 西北大学 | B |
18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19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B- |
20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B- |
21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22 | 10635 | 西南大学 | B- |
23 | 10663 | 贵州师范大学 | B- |
24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25 | 10094 | 河北师范大学 | C+ |
26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27 | 10370 | 安徽师范大学 | C+ |
28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29 | 10746 | 青海师范大学 | C+ |
30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31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C |
32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33 | 10320 | 江苏师范大学 | C |
34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C |
3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36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37 | 10673 | 云南大学 | C- |
38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39 | 1013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C- |
40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41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C- |
42 | 10636 | 四川师范大学 | C- |
43 | 10637 | 重庆师范大学 | C- |
生态旅游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3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A |
4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5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A- |
6 | 10486 | 武汉大学 | A- |
7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B+ |
8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9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B+ |
10 | 10475 | 河南大学 | B+ |
11 | 10558 | 中山大学 | B+ |
12 | 10681 | 云南师范大学 | B+ |
13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14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15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16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17 | 10697 | 西北大学 | B |
18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19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B- |
20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B- |
21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22 | 10635 | 西南大学 | B- |
23 | 10663 | 贵州师范大学 | B- |
24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25 | 10094 | 河北师范大学 | C+ |
26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27 | 10370 | 安徽师范大学 | C+ |
28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29 | 10746 | 青海师范大学 | C+ |
30 | 10755 | 新疆大学 | C+ |
31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C |
32 | 10294 | 河海大学 | C |
33 | 10320 | 江苏师范大学 | C |
34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C |
35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36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37 | 10673 | 云南大学 | C- |
38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
39 | 10135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C- |
40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41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C- |
42 | 10636 | 四川师范大学 | C- |
43 | 10637 | 重庆师范大学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