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为北洋女师范学堂,1906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是我国最早的公立高等学府之一。自上世纪中叶开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办学历程,1980年正式定名为天津美术学院,是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实力雄厚的专业型高等美术院校。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取得了优秀等级结论。
学校现有天纬路、志成道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1.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11万平方米。现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等3个一级学科点,均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及艺术硕士授予权,设有15个本科专业,12个教学单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923人,其中本科生4406人,研究生477人,留学生13人,进修生27人。
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个;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5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6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8个;天津市教学名师9人;天津市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天津市“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天津市新媒体艺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444人,专任教师272人,其中博士16人,具有正高职称37人,副高级职称88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4人,天津市“QR”入选者5人。学校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15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6人。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以与欧美合作为中心,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布局,先后与世界上17个国家及地区32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教学、科研领域达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构架。同法国、美国、意大利多所美术学院建立了“3+1”和“2+1”模式的学分互认项目,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的“3+1双学位”项目已经成功运行4年。
此外,学校定期出版专业刊物《北方美术》和《中国书画报》2个,均在国内艺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一直承担着为民族和国家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当前,学校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品质卓越、国际知名的中国一流美术学院的奋斗目标加快发展步伐。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四个服务”发展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崇德尚艺 力学力行”的校训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一流学科和专业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
回顾天津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天津所特有的地域文化。
天津是中国近代史上开放最早的口岸城市之一,加之清末民初的特定历史条件,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祥地,中国第一所现代公立大学—北洋大学和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南开大学于1895年和1919年相继于此建立,奠定了天津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独特地位,
1906年,时任清朝天津女学事务总理的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校,天津美术学院的前身“北洋女师范学堂”于此建立。
著名学者、教育家张伯苓、李叔同、曹禺、李霁野等先后于我校从事教育活动,张伯苓先生以其允公允能、教育兴邦的家国情怀,奉献教育事业。弘一法师李叔同集美术教育家、书法家、音乐家、戏剧活动家于一身,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先器识而后文艺"、知行合一的美育思想与极具实践特色的美育主张,对于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现实启迪意义。曹禺先生的戏剧风靡一时,为培育一代学子的审美素养提供了艺术范本。李霁野先生是蜚声学界的翻译家,翻译了大量俄苏及英美文学名著,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人物之一。诸位先生交相辉映,奠定了天津美术学院的艺术视野、人文情怀、教育格局。
邓颖超、郭隆真、刘清扬、许广平等一大批爱国青年在此就读,她们同周恩来、马骏等学生一起成立“觉悟社”,领导了当时天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成为时代之楷模。
我校美术教育酝酿于女师学校创建之初,正式萌发于上世纪20年代末。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美术系的成立,著名艺术教育家李骆公、穆家麒、王之江、鲁汀等成为我校美术与设计最早的师资力量,随后,以王麦杆、孙其峰、秦征、阎丽川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陆续来到我校任教,逐渐完成了由传统美术教育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结构性转变,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重要节点。
上世纪中下叶,张世范、沈尧伊、颜铁良,王安庭等一批优秀的中坚力量充实到教学、创作、研究、管理各领域,教师队伍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再次焕发蓬勃生机。
1980年经国务院批复,正式成立天津美术学院,历经了陈因、张世范、姜陆、邓国源几任院长,他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顺应时代潮流,革新艺术教育,领导、推动天美更上一层楼。
改革开放以来,毕业并从教于天津美术学院的一大批艺术家如霍春阳、何家英、陈九如、王玉琪等等,授业解惑,德艺双馨,为天津美术学院的品牌和美誉锦上添花。
我校相继完成了43届世乒赛、34届世体赛、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等一批国际、国家级重大设计项目以及天津市重要的城市设计项目,彰显了艺术水准与设计实力,与各领域共襄区域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之盛举。
学校今天的发展,是几代人艰辛努力,薪火传承的结果。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科研创作、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已成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
(数据截止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