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于2021年12月11日至12日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举行。具体情况如下:
- **比赛形式**:受疫情影响,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
- **参赛规模**:大赛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澳门大学等400多所高校的10000多名学子报名参赛,最终有1000多支优秀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 **比赛项目**:大赛分高校组和高职组两个组别,赛项包括创新、竞技、应用3大类共13个小类,涉及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足异形机器人、智慧农业机器人、群体协作机器人等多种形态与应用领域的机器人,考察机器人创新设计、创意构想、任务竞技、场景化应用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全面锻炼选手的综合能力。
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决赛的相关信息可以归纳如下:
一、基本信息
大赛名称: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决赛时间:2021年12月10日至11日
决赛地点: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
二、参赛情况
参赛高校与队伍: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440多所高校的10000多名学生参赛,共有1000多支优秀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知名高校参与: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澳门大学等知名高校均参与了此次大赛。
三、赛事设置与考察内容
赛项设置:大赛共设置有创新、竞技、应用3大类13个小类,涉及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足异形机器人、智慧农业机器人、群体协作机器人等多种形态与应用领域的机器人。
考察内容:主要考察机器人创新设计、创意构想、任务竞技、场景化应用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全面锻炼选手的综合能力。
四、获奖情况
清华大学:共获得三项国家级一等奖、一项国家级二等奖和三项国家级三等奖。
亳州学院:三支代表队表现出色,在仿人机器人障碍赛上荣获一等奖,在仿人机器人短跑赛项上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部:“智慧海洋牧场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团队获得国赛一等奖。
五、大赛意义与影响
推动科技创新:大赛致力于推动广大学生参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团队协作水平,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搭建交流平台:大赛不仅是一个展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舞台,还是一个促进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提升影响力:大赛已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专业水平最高的机器人赛事之一。
综上所述,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决赛是一场规模宏大、水平高超的全国性学科竞赛,对于推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添加保研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以北京大学为例,在微信号输入【北京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北京大学保研加分细则、北京大学保研群、北京大学保研学姐微信、北京大学保研真题;】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决赛保研信息。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北京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