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是一场规模宏大、水平高超的全国性学科竞赛,以下是对该赛事的详细归纳:
一、基本信息
大赛名称: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决赛阶段:全国总决赛
决赛时间:2021年12月11日
决赛地点: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
主题:“两江升明月,创新迎未来”
二、主办单位与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重庆人工智能学会
协办单位:(具体协办单位可能包括多个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此处未列出全部)
三、参赛情况
参赛高校:全国400多所高校(具体数字可能有所浮动)
参赛队伍:超过1000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参赛学生:10000多名学生参赛
四、赛项设置与考察内容
赛项设置:大赛共设置有创新、竞技、应用3大类13个小类,涉及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足异形机器人、智慧农业机器人、群体协作机器人等多种形态与应用领域的机器人。
考察内容:全面考察机器人创新设计、创意构想、任务竞技、场景化应用等多个层面的知识,旨在全面锻炼选手的综合能力。
五、获奖情况
获奖队伍:来自同济大学、河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优秀团队获得了赛事认可。
具体奖项:如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团队在“室外无人车智能挑战赛”项目中获得一等奖;亳州学院三支代表队在仿人机器人障碍赛等项目中取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的好成绩。
六、大赛意义与影响
推动科技创新:大赛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专业水平最高的机器人赛事之一,致力于推动广大学生参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实践。
搭建交流平台:大赛为参赛队伍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新成果、交流技术经验的平台,促进了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
提升影响力: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重庆两江新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打造西部地区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汇聚更多的一流创新平台和一流科技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是一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意义的赛事,它不仅展示了国内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和技术水平,还促进了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
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相关信息如下:
- **举办时间及地点**:2021年12月10日至12月11日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举办。
- **举办形式**:受疫情影响,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
- **参赛规模**:大赛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400多所高校的10000多名学子报名参赛,最终有1000多支优秀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 **比赛项目**:大赛分高校组和高职组两个组别,赛项包括创新、竞技、应用3大类共13个小类,涉及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足异形机器人、智慧农业机器人、群体协作机器人等多种形态与应用领域的机器人,考察机器人创新设计、创意构想、任务竞技、场景化应用等多个层面的知识。
- **部分获奖情况**
- **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由魏雨飞、袁贤哲等组成的团队在“深度学习智能车”“无人驾驶挑战赛”两个赛项中取得全国一等奖;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皮家甜副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凭借参赛作品《基于关键点的快速物体6D姿态估计》喜获全国一等奖;盐城工学院电气学院学生陈佳杰、汤正晔等五人组成的参赛队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长沙理工大学获得一等奖2项;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子在Aelos小型人形全自主挑战赛获一等奖。
- **二等奖和三等奖**: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孙树祥博士指导的参赛队伍获全国三等奖;盐城工学院优培学院学生展海鹏和张良伟等两人组成的参赛队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长沙理工大学获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11项;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子在Roban中型人形全自主挑战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
添加保研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以北京大学为例,在微信号输入【北京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北京大学保研加分细则、北京大学保研群、北京大学保研学姐微信、北京大学保研真题;】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第23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保研信息。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北京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