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河南大学考研分数线、河南大学报录比、河南大学考研群、河南大学学姐、河南大学考研真题、河南大学专业目录、河南大学排名、河南大学保研、河南大学公众号、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河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找研究生辅导

河南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 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河南大学化学研究生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因为河南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河南大学化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河南大学化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河南大学化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2021河南大学化学07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纳米材料制备化学(02)合成化学 |
|
招生人数: | 2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 ④(829)有机化学 |
|
备 注: |
河南大学学科教学(化学)045106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4]教育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教育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招生人数: | 9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10)无机化学 |
|
备 注: |
河南大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参
考研网快讯,据河南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河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初试科目 |
631普通生物学:《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2版)》(植物,动物,微生物部分)吴相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3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 |
复试笔试科目 |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 |
同等学力加试 |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遗传学》刘祖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
点击【】查看更多参考书目。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数量巨大,整理过程中难免出错,欢迎广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历史数据已无处查找,所以为保证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网真诚欢迎广大研友帮忙补充信息,可回复评论或发送内容至。 本文系考研网精心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
2021河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630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北师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4 版)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导师马新起
姓名:马新起
系别:化工系
职称:教授
院内行政职务:
电话:0378-3881589
传真:0378-3881589
邮箱:mxq3188@163.com
个人简介
主要教育经历:
1982.9-1986.6在郑州工学院化工系学习;1986.9-1987.1在抚顺石油学院进修;1998.9-2000.9在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班学习;2000.12在天津大学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化工类高校骨干教师培训班。
主要工作经历:
1986.7-至今,一直在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从事化学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1.9-2009.6任化工教研室主任。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持完成省校级教改项目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参编高校教材3部。
研究方向及讲授课程
研究方向:
绿色化工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柴油技术开发及应用;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及应用;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纳米材料的开发研究。
讲授课程:
本科生《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原理实验》等;研究生《高等分离工程》、《能源化工》等。
研究成果
论文:
1.马新起,冯彩霞,金振声,郭新勇,杨建军,张治军,Insertion of Platinum Oxide into Nanotube of Sodium Titanate,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2005,7(6):681-683
2.马新起,冯彩霞,贵莉莉,姚莉,牛玉奇,郭新勇,负载银纳米管钛酸催化剂的制备,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08,(2):104-108
3.马新起,郭新勇,金振声,杨建军,张治军,载铂TiO2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无机材料学报,2003,18(5):1131-1134
4.马新起,郭新勇,金振声,杨建军,张治军,橄榄状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现代化工,2004,24(10):44-45
5.马新起,王景来,赵育梁,王玉兰,侯希峰,由邻硝基氯苯制备苯并三唑,精细化工,2006,23(7):696-697
6.马新起,李娟,李杰,高景曦,改性红景天保健酒的制备,化学世界,2012,(2):369-371
著作:
《化工设计》(第二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5月.副主编.
《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参编.
专利:
1.一种从焦化粗苯中提取噻吩的方法,ZL200710180492.7,2012.4授权
2.嵌入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纳米管钛酸的制备方法,ZL200410010179.5,2007.7授权
3.硝基苯蒸馏残渣的利用方法,ZL200610160044.6,2008.11授权
4.纳米改性红景天保健酒,ZL03138082.4,2006.6授权
课题:
1.蒸压粉煤灰砖化学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0年)
2.利用焦化粗苯提取噻吩新工艺研究,河南省科技厅鉴定(2008年)
3.利用邻硝基氯苯合成苯并三唑工艺研究,河南省科技厅鉴定(2008年)
4.利用硝基苯蒸馏残渣制备间二硝基苯工艺研究,河南省科技厅鉴定(2008年)
5.生物柴油合成工艺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6年)
6.分离工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河南省教育厅(2006年)
获奖:
1.2009年获河南大学教学名师奖
2.2009年获获河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2010年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4.2006年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5.2009年获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6.2011年获河南大学2009-2011年度教学优秀奖
7.2011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一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2021河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630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北师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4 版)2021河南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832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3 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4人(含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合作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91人(含校外合作导师32人,其中职业导师11人),教授、副教授5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0余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各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4人,黄河学者4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2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7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5人,河南省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4人,河南省高校教学技能大奖赛获奖者5人,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担任全国性专业学会会长、副会长者7人。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各级横向项目70余项,出版专著6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
学院设有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历史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为河南省精品课程,《< 孙子兵法>解读》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古代史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目前学院拥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及3个河南省重点资助一级学科,中国史和考古学科是河南省特色优势学科群“黄河文明学科群”重要支撑学科。考古学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目前,我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600余名。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以色列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经典文献与文物数字化实验室”、部省共建河南省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以色列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宋史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封市与我院共建的宋文化研究院以及一批河南大学重点研究机构。
学院办公室位于明伦校区古色古香的博雅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院资料室在明伦校区9号楼,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藏有中外文图书20余万册,民国以来报刊杂志700多种;藏有《四库全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全宋文》、《民国丛书》、《丛书集成》等大型套书;拥有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方志库、《申报》数据库、中国近代报刊库、中国类书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图书资料之丰富、种类之齐全,为师生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学院文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馆藏文物4000余件,主要服务于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并免费对外开放。

院徽是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院特色,凝聚人心,激励教师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是学院深层次的精神底蕴与人文内涵的浓缩。历史文化学院作为河南大学的院系之一,其院徽设计必须整体上与校徽保持一致,体现其一脉相承性,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系县学院文化底蕴和学科魅力,其设计必须融入历史厚重感和专业特色。就其视觉感染力来说,设计要求结构简洁,色彩鲜明,庄重美观,易于识别,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各项宣传和组织工作。

河南大学化学07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无机化学(02)分析化学(03)有机化学(04)物理化学(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
招生人数: | 50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 ④(829)有机化学 |
|
备 注: |
2021河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傅献彩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5 版)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导师周艳梅
姓名:周艳梅(博士)
系别:化学系
职称:教授
院内行政职务:
电话:0378-3881589
传真:0378-3881589
邮箱:zhouym@henu.edu.cn
个人简介
主要教育经历:
1986.9-1990.6 河南大学化学系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4.9-1997.6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 分析化学专业 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3.9-2006.9北京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1990.7-1997.11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助教;
1997.11-2003.11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
2003.12-2009.11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09.12-今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研究方向及讲授课程
研究方向:
1.用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纤维素基水处理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2.用于水体中重金属分析检测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3.食品安全和药物的分析检测。
讲授课程: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现代环境分析技术》
研究成果
论文:
1.Yanmei Zhou,Qiang Jin,Tianwei Zhu,Yoshifumi Akama.Adsorption of chromium (V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cellulose modified with β-CD and quaternary ammonium group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1,187(1-3):303–310
2.Yanmei Zhou,Junli Zhang,Hua Zhou,Qingyou Zhang,Tongsen Ma,Jingyang Niu.A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off-on” chemosensor for the visual detection of Pd2+ in aqueous media.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stry,DOI:10.1016/j.snb.2012.05.021.
3.Yanmei Zhou,Junli Zhang,Hua Zhou,Qingyou Zhang,Tongsen Ma,Jingyang Niu.A new rhodamine B–based “off-on”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Cu2+ in aqueous media.Journal of luminescence,2012,132(8):1837-1841.
4.Yanmei Zhou,Qiang Jin ,Xiaoyi Hu,Qingyou Zhang,Tongsen Ma.Heavy metal ions and organic dyes removal from water by cellulose modified with maleic anhydride.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12 ,47(12):5019-5029.
5.Yanmei Zhou,Qiang Jin,Tianwei Zhu,Tongsen Ma,Xiaoyi Hu.Removal of Chromium (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Cellulose Modified with D-Glucose.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47(1):157-165
6.Yanmei Zhou ,Hua Zhou,Tongsen Ma,Junli Zhang,Jingyang Niu.A new Schiff base based on vanillin and naphthalimide as a fluorescent probe for Ag+ in aqueous solution.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2012,88(3):56-59
7.Qingyou Zhang,Dandan Zhang,Jingya Li,Yanmei Zhou,Lu Xu.Virtual screening of a combinatorial library of enantioselective catalysts with chirality codes and counter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2011,109:113-119
8.周艳梅,王亚萍,朱金花,刘清泉.三聚氰胺对汞离子的吸附性能.冶金分析,2011,31(2):28-31
9.周艳梅,王亚萍,周华,马同森.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饮料中的乙基麦芽酚.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9):159-161
10.张庆友,周艳梅,龙海林,郝军峰,刘绣华,许禄.二维分子的原子不对称性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31(8):1620-1625
11.张成丽,周艳梅*,雷建都,等.利福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作用.过程工程学报,2009,9(6):608-613
12.周艳梅,张成丽,马同森,等.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强力霉素.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7):1745-1749
13.Tian Chen,Aijun Tong,Yanmei Zhou.2-Amino-5,7-dimethyl-1,8-naphthyridine as a fluorescent reage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ite.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2007,66(3):586-589
14.周艳梅,高爱舫.过渡金属离子荧光探针—2,6-二氨基吡啶的研究.冶金分析,2007,27(12):15
15.周艳梅,童爱军.2,6-二氨基吡啶衍生物作为过渡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12):2818-2822
著作:
1.郭廷忠,周艳梅,环境影响评价学.科学出版社 2007.8
2.郭廷忠,周艳梅,王琳.环境管理学.科学出版社 2009.2
课题:
1.2012年度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24300510012)复合型纤维素基水处理剂的研究,2011.3-2014.8,主持人,在研项目
2.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12102310360),三聚氰胺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2010.9-2012.12,主持人,在研项目
3.2008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15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其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2008.8-2009.8,主持人,已结项
4.2008年度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084300510056) 纤维素基水处理剂的合成应用,2007.9-2009.7,主持人,已结项
5.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311021700),新吡啶偶氮类试剂在贵金属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2003.1-2006.1,主持人,已结项
6.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08B610001),兽药残留检测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2007.6-2010.3,主持人,已结项
7.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9A610003)膨润土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有机改性理论研究,2008.2-2010.3,主持人,已结项
8.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1A610005)新型纤维素基水处理剂的合成及其应用,2011.2-2012.12,为主持人,在研项目
9.河南大学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06YBZR012),氨基吡啶衍生物对过渡金属离子的分子识别研究,2006.1-2007.12,主持人,已结项
10.2011年度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14300510009)不对称反应催化剂筛选,2011.5-2014.4第二参加,在研项目
11.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2007150009),纳米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2007.1-2009.12,第二参加,已结项。
12.2012年度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122300410260)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2012.5-2014.9,第二参加,,在研项目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4人(含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合作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91人(含校外合作导师32人,其中职业导师11人),教授、副教授5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0余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各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4人,黄河学者4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2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7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5人,河南省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4人,河南省高校教学技能大奖赛获奖者5人,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担任全国性专业学会会长、副会长者7人。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各级横向项目70余项,出版专著6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
学院设有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历史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为河南省精品课程,《< 孙子兵法>解读》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古代史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目前学院拥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及3个河南省重点资助一级学科,中国史和考古学科是河南省特色优势学科群“黄河文明学科群”重要支撑学科。考古学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目前,我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600余名。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以色列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经典文献与文物数字化实验室”、部省共建河南省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以色列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宋史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封市与我院共建的宋文化研究院以及一批河南大学重点研究机构。
学院办公室位于明伦校区古色古香的博雅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院资料室在明伦校区9号楼,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藏有中外文图书20余万册,民国以来报刊杂志700多种;藏有《四库全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全宋文》、《民国丛书》、《丛书集成》等大型套书;拥有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方志库、《申报》数据库、中国近代报刊库、中国类书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图书资料之丰富、种类之齐全,为师生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学院文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馆藏文物4000余件,主要服务于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并免费对外开放。

院徽是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院特色,凝聚人心,激励教师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是学院深层次的精神底蕴与人文内涵的浓缩。历史文化学院作为河南大学的院系之一,其院徽设计必须整体上与校徽保持一致,体现其一脉相承性,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系县学院文化底蕴和学科魅力,其设计必须融入历史厚重感和专业特色。就其视觉感染力来说,设计要求结构简洁,色彩鲜明,庄重美观,易于识别,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各项宣传和组织工作。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导师张普玉
姓名:张普玉
系别:材料系
职称:教授
院内行政职务: 副院长
电话:0378-3881589
传真:0378-3881589
邮箱:zhangpuyu@henu.edu.cn
个人简介
1983,9-1987,7 河南大学化学系 本科生1989,9-1992,7 西安交通大学化工系 硕士生1992,7-1999,2 河南大学化学系 助教、讲师1999,3-2002,9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 博士生2002,9-2010,3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2006,6-2007,6 Clemson University (U.S.A.)访问学者2010,04—迄今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研究方向及讲授课程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聚合反应工程"、 "高分子分析测试技术"、"高聚物合成工艺学" 研究生课程 "功能高分子"、"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前沿与进展"等
研究成果
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可控聚合和功能高分子的研究,在这些领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篇,其中SCI 收录40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五项,其中两项已通过省级鉴定,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2004年9月获第六届“开封市青年科技奖”,2006年12月被确定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
化学化工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专题各位参加我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考生,请认真阅读我院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专题的所有内容,按时参加复试。
特别说明:
1.未通过学历(或学籍)校验的考生,复试报到时需提供权威机构的认证报告,认证报告合格后再确定是否准予复试和录取。
一志愿考生中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名单以及认证办法见附件。
2.在2018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自考成绩证明)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证明(届时毕业证明)等,以供资格审查,审查合格后再确定是否准予复试和录取。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3月21日
2021河南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7 版)河南大学化学07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纳米材料制备化学(02)合成化学 | |
招生人数: | 2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 ④(829)有机化学 |
|
备 注: |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录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以学院为依托,建设有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多酸化学重点实验室、节能减阻添加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阻燃与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废弃物资源能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工业冷却水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厅级以上科研机构。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化学研究》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院现有实验室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拥有X-射线单晶衍射仪、超导核磁共振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系统等大型仪器,单价10万以上仪器设备总价值4200万元。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治学传统严谨、工作作风踏实,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考研录取率达到50%左右。2014-2018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5项,省部级项目88项,发表学术论文1460篇,其中SCI、EI收录775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专利授权4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165项。同时,学院高度注重产学研结合,致力于以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学院注重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每年选派教师到国外访学,主办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
通过不断继承与发扬光大,化学化工学院逐步形成了团结协作、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孜孜求索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勤于思考的科研精神;勤劳朴实、宽以待人、淡泊名利的生活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努力开拓创新,向着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建设目标不断迈进!
2021河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考研参考书目
070303 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汪秋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第 2 版)河南大学化学070300考研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信息
- 所属院校:河南大学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属学院: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 (01)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02)仿生界面化学(03)超分子自组装(04)有序分子组装体系(05)有机功能材料(06)半导体量子点纳米材料合成(07)低维纳米材料控制合成(08)纳米生物检测 | |
招生人数: | 11 | |
考试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0)无机化学 ④(829)有机化学 |
|
备 注: |
化学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
专业院校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学 | A+ |
2 | 10003 | 清华大学 | A+ |
3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4 | 10055 | 南开大学 | A |
5 | 10183 | 吉林大学 | A |
6 | 10246 | 复旦大学 | A |
7 | 10384 | 厦门大学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学 | A- |
10 | 10335 | 浙江大学 | A- |
11 | 10386 | 福州大学 | A- |
12 | 10486 | 武汉大学 | A- |
13 | 10532 | 湖南大学 | A- |
14 | 10558 | 中山大学 | A- |
15 | 10610 | 四川大学 | A- |
16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B+ |
17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B+ |
18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
19 | 10247 | 同济大学 | B+ |
20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B+ |
21 | 10269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22 | 10285 | 苏州大学 | B+ |
23 | 10422 | 山东大学 | B+ |
24 | 10459 | 郑州大学 | B+ |
25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B+ |
26 | 10511 | 华中师范大学 | B+ |
27 | 10635 | 西南大学 | B+ |
28 | 10697 | 西北大学 | B+ |
29 | 10718 | 陕西师范大学 | B+ |
30 | 10730 | 兰州大学 | B+ |
31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B |
32 | 10108 | 山西大学 | B |
33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B |
34 | 10145 | 东北大学 | B |
35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
36 | 10370 | 安徽师范大学 | B |
37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38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B |
39 | 10476 | 河南师范大学 | B |
40 | 10533 | 中南大学 | B |
41 | 10542 | 湖南师范大学 | B |
42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B |
43 | 10574 | 华南师范大学 | B |
44 | 10673 | 云南大学 | B |
45 | 11117 | 扬州大学 | B |
46 | 10075 | 河北大学 | B- |
47 | 10118 | 山西师范大学 | B- |
48 | 10126 | 内蒙古大学 | B- |
49 | 10212 | 黑龙江大学 | B- |
50 | 10255 | 东华大学 | B- |
51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
52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53 | 10403 | 南昌大学 | B- |
54 | 10414 | 江西师范大学 | B- |
55 | 10475 | 河南大学 | B- |
56 | 10530 | 湘潭大学 | B- |
57 | 10602 | 广西师范大学 | B- |
58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B- |
59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B- |
60 | 10755 | 新疆大学 | B- |
61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B- |
62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C+ |
63 | 10019 | 中国农业大学 | C+ |
64 | 10028 | 首都师范大学 | C+ |
65 | 10140 | 辽宁大学 | C+ |
66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
67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C+ |
68 | 10280 | 上海大学 | C+ |
69 | 10345 | 浙江师范大学 | C+ |
70 | 10346 | 杭州师范大学 | C+ |
71 | 10351 | 温州大学 | C+ |
72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C+ |
73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学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学 | C+ |
7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C+ |
76 | 11658 | 海南师范大学 | C+ |
77 | 10065 | 天津师范大学 | C |
78 | 10094 | 河北师范大学 | C |
79 | 10184 | 延边大学 | C |
80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C |
81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C |
82 | 10299 | 江苏大学 | C |
83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C |
84 | 10373 | 淮北师范大学 | C |
85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86 | 10427 | 济南大学 | C |
87 | 10446 | 曲阜师范大学 | C |
88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C |
89 | 10512 | 湖北大学 | C |
90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学 | C |
91 | 10560 | 汕头大学 | C |
92 | 10611 | 重庆大学 | C |
93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C- |
94 | 10203 | 吉林师范大学 | C- |
95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C- |
9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C- |
97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C- |
98 | 10320 | 江苏师范大学 | C- |
99 | 10385 | 华侨大学 | C- |
100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C- |
101 | 10513 | 湖北师范大学 | C- |
102 | 10657 | 贵州大学 | C- |
103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学 | C- |
104 | 11258 | 大连大学 | C- |
105 | 11646 | 宁波大学 | C- |
化学考研考什么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院、系所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 081704应用化学 |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 5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 |||||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 |||||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备注 |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 145 | |||
081704应用化学 | ||||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 |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 ||||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 ||||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 ||||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研考什么
化学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学习方式 |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022 化学系 | 57 |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 ||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 11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 ||
01固态材料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2丰产元素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3配位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4金属有机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6有机光电功能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 6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 ||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
||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 13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 ||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 21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 ||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2复相催化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
||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
||
06结构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9固态材料化学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10工业催化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11新型化学电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 4 |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 ||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 2 |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 ||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