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化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侨大学考研分数线、华侨大学报录比、华侨大学考研群、华侨大学学姐、华侨大学考研真题、华侨大学专业目录、华侨大学排名、华侨大学保研、华侨大学公众号、华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考研真题资料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华侨大学微信
为你找研究生辅导

华侨大学化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对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高效考研方法,华侨大学化学研究生一对一辅导,研究生会根据情况提供部分考研资料等,并根据学员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划出考研的重难点,并有答疑解惑的课程设置,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尤其是学长学姐更了解本专业导师的一些情况,历年出题的规律,会让你的备考事半功倍,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成绩进步。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因为华侨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考研辅导一对一
考研一对一辅导班
考研派考研题库
考研派考研督学
考研派考研1v1答疑
考研派研究生筛选流程
考研派辅导方法
考研派口碑
考研派一对一辅导口碑
考研派课程体系
考研派服务流程
考研派
考研派考研问题
考研派考研资料
考研派研究生学长
考研派考研辅导
考研派考研真题资料等
华侨大学微信
为你找研究生辅导

考研派的考研频道内含有大量优质的课堂讲义真题资源,欢迎考生前去查询和购买。
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资讯,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源。

华侨大学化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因为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被院校录取的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计划的基准。另外,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生在前期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判断依据,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考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可以进行自我衡量能否达到最低分数的要求而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华侨大学化学考研录取分数线(尤其是历年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相对而言较低的话,对于考生来说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备考过程也会相对的容易。考生获取华侨大学化学分数线的途径有很多:研究生官网上通常会有详细的历年分数线情况,考研网站、论坛上也会有相关的资源。考研派的中就为大家总结了详细的华侨大学化学录取分数线情况,以供大家选择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化学的研究生。

华侨大学化学考研考试科目


  姓名:陈勇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切削加工动力学;信号分析与处理;
   电子邮箱:

  工作学习经历

  1995-1998年,南昌大学金属塑性加工专业硕士毕业
  1998年-至今,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任教
  2001年,获讲师职称
  2000-2005年,华侨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毕业
  2005年-2008年,泉州市鲤城区副区长(挂职锻炼)2009-至今,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副处长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9月-2008年8月):基于神经网络的立铣加工振动控制研究。
  [2] 国务院侨办科研基金(2004年9月-2006年8月):立铣加工过程虚拟仿真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研究。


  研究领域

  覆盖件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反求工程;计算机仿真技术、时间序列分析、模态分析技术、人工神经网络、铣削加工过程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铣削加工参数的优化策略研究。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共发表论文20篇,其中在大学学报上发表7篇,核心期刊发表7篇(在此不一一列举)。
  [1] Yong Chen, Xiongwei Liu. Optimization of Cutting Parameters for Peripheral Milling Based on Machining Stability.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sia Symposium on Advanced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anufactur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Netherlands. 2004, April.
  [2]. Yong Chen, Xiongwei Liu, Kai Cheng. Research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On The Virtual Simulation System Of Peripheral Milling Process.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cience Press. China. 2004, June.
  [3] 陈勇,刘雄伟. 立铣铣削加工参数和铣刀几何参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工具技术. 2004, 37(11):45-48.
  [4] 陈勇、刘雄伟,俞铁岳。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立铣加工振动快速预估。制造技术与机床,2005年第十期
  [5] 陈勇,刘雄伟.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动态铣削力仿真. 华侨大学学报. 2003, 24(2):168-173.
  [6]陈勇,刘雄伟,俞铁岳,骆灿彬.基于VSSPMP的非线性立铣加工过程振动控制研究.工具技术.2005.5
  [7]陈勇,刘雄伟,俞铁岳.一种改进的非线性铣削力建模与仿真.华侨大学学报.2005.7
  [8]陈勇,刘雄伟,俞铁岳.再生振动和刀具偏心对立铣加工精度综合影响的研究.工具技术.2006.5
  [9]陈勇,刘雄伟,俞铁岳.立铣加工能耗分析及其参数优化策略研究.福州大学学报.2006.6
  [10]陈勇,刘雄伟,俞铁岳.立铣再生颤振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2006.7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周广涛  
  性别:男  
  职称:讲师 
  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研究方向:焊接应力变形、焊接热裂纹的控制;焊接结构分析;焊接温度场、应力场、变形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材料的焊接性
  联系电话 15606929394
  电子邮箱 zhouguangtao@hqu.edu.cn


  工作学习经历

  2009.09 — 至今 华侨大学机电学院制造系 讲师
  2009.12 — 至今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博士后
  2004.09 — 20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 攻读博士
  2002.09 — 2004.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 攻读硕士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双向超声波随焊随焊控制铝合金焊接应力变形及热裂纹的机理研究 2010.01-2013.12 (41万)
  项目号:510755158

  华侨大学引进人才基金:
  项目名称:5xxx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性研究 2010.01-2012.12 (6万)
  项目号:01Y0210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采用双向预置应力控制薄板焊接变形和热裂纹的夹具
  专利类别:中国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号:ZL 2006 1 0150821.9
  申请时间:2005年4月21日

  主要讲授本科教学课程:
  《机械工程材料》、《焊接工艺基础》、《焊接课程设计》

  主要任职
  讲师,硕士生导师
  材料热加工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国际会议学术秘书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1)Guangtao Zhou, Xuesong Liu, Jianguo Yang, Hongyuan Fang. Welding deformation controlling of aluminum-alloy thin plate by two-direction pre-stress method.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09, A499:147-152 (SCI)
  (2)LIU Xuesong , ZHOU Guangtao, and FANG Hongyuan. Controlling of weld hot cracks of aluminum alloy sheets by transverse pre-stressing. Rare Metal - spec.Issue. 2007, 26:157-161 (SCI)
  (3)Guangtao Zhou, Xuesong Liu, Peizhi Liu, Dejun Yan and Hongyuan Fang. The simulation of residual stress for stud welding and establishment of strength estimating model. Material Science Forum, 2008, 575-578:1199-1203 (SCI)
  (4)Guangtao Zhou, Xuesong Liu and Hongyuan Fang. Displacement field simulation and eformation prediction of longitudinal straight seam welding of thin–wall aluminum alloy ylinder. Material Science Forum. 2008, 575-578:1199-1203 (EI)
  (5)Liu Xuesong, Zhou Guangtao, Wang Ping, Liu Haoyuan, Fang Hongyuan. Mechanism of biaxial pre-stress method on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and hot cracks controlling. China Welding. 2009, 19 (1): 40-42 (EI)
  (6)G. L. Liang, G. Zhou, S. Study on hybrid heat source overlap welding of magnesium alloy AZ31B.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09, A499, 93-96 (SCI)
  (7)W. Guo. J.T.Niu. G.T. Zhou. The Interfacial Behaviors of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in Diferent Welding Methods.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2004,17(1): 16-20 (EI)
  (8)Guoli Liang, Shaoqiang Yuan, Guangtao Zhou, Xiaodong Sun.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and hybrid laser-TIG welding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of AZ31B magnesium alloy. Material Science Forum. 2008, 575-578: 837 -842 (EI)
  (9)周广涛,刘雪松,杨建国,闫德俊,方洪渊. 预置横向挤压载荷法防止铝合金薄板焊接热裂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9, 19(4): 613-618 (EI)
  (10)周广涛,刘雪松,杨建国,路浩,方洪渊. 综合控制焊接变形和防止热裂纹的新方法-双向预置应力法. 机械工程学报, 2009,(10): 77-82 (EI)
  (11)周广涛,刘雪松,杨建国,方洪渊. 纵向预拉伸增大铝合金焊接热裂纹倾向的分析. 焊接学报, 2009, 36(1):98-102 (EI)
  (12)周广涛,刘雪松,杨建国,方洪渊. 铝合金薄壁圆筒纵直缝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焊接学报, 2008, 29(6):89-92 (EI)
  (13)周广涛,刘雪松,方洪渊. 纵向预置应力法控制薄板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 机械工程材料, 2008,32(3) :78-81 (ISTP)
  (14)周广涛,刘雪松,闫德俊,方洪渊. 大型构件焊接顺序优化减小焊接变形的预测. 焊接学报.2009,30(9): 109-112 (EI)
  (15)闫德俊,刘雪松,周广涛,方洪渊. 大型底板结构焊接顺序控制变形数值分析. 焊接学报. 2009, 30 (6): 55-58 (EI)
  (16)汪喜和,周广涛,刘胜新,关绍康. 填加焊丝对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缝成形及组织的影响. 机械工程材料, 2007, 31(5) :76-78
  (17)路浩, 刘雪松,杨建国, 方洪渊, 周广涛,闫德俊. 激光全息小孔法验证超声波法残余应力无损测量. 焊接学报. 2008, 29 (8): 77-79 (EI)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考研派快讯,据华侨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华侨大学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推免生 统考 一志愿 统考 其中: 其中: 报录比 总录取人数
接收人数 报考人数 上线人数 录取人数 一志愿录取 调剂生录取
160 生物医学学院 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 2 2 12 2 10 600.00% 12


  点击【】查看更多专业分数线。


  姓名:谢明红
  性别:男  
  职称:研究员
  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研究方向:数控技术;CAD/CAM,计算机视觉;
   电子邮箱:

  工作学习经历

  1992.9-1995.6 合肥工业大学攻读硕士
  1995.6-1997.5 合肥工业大学CIMS所工作,从事数控技术研究
  1998.9-2002.11 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3.3-2005.7 清华大学,晋江市高科技工业园联合培养博士后
  1997.5-至今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工作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CNC三坐标摇臂雕刻机的研制”,1999.10-2002.4,负责人,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基于二维图象的三维恢复及雕刻加工技术研究”,负责人,2002年9月~2004年8月,国务院侨办基金.
  “石材加工数字化装备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总负责人,福建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03.9-2006.12,获2007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领域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机械制造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1) 谢明红,基于PC的数控系统编译及图形仿真研究, 现代制造工程,中文核心期刊,2003(3)
  2) 谢明红,图象矢量化的优化方法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中文核心期刊,2003(5)
  3) 谢明红,雕刻CAD/CAM集成系统研究,现代制造工程,中文核心期刊,2003(12)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入学基本情况: 院招生人数 专业招生人数 院系所:68,其中推免:7 报考人数 免试人数 专业复试线 录取人数 录取比例 专业重要性 招生高校数 181 专业评级 D+ 参考排名 98


  姓名:刘强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研究方向: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高精度机械伺服控制;
   电子邮箱:

  工作学习经历

  1989-1993年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读本科
  1997-2002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 读硕士、博士
  2004-2006年 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 博士后研究
  2003-至今 华侨大学机电学院测控工程系 副教授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有:

  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精度伺服系统的摩擦建模、参数辨识与控制补偿研究”。
  2. 航天部科研项目:“两轴高精度光电跟踪转台控制系统研制”。
  3.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高精度伺服系统新型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
  1. 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理论
  2. 高性能机械伺服控制技术
  3. 机器人控制技术
  4. 液压系统节能技术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1]刘强, 惯性参数大范围变化机械伺服系统鲁棒跟踪控制,控制理论与应用, 22(6):983-987, 2005.
  [2]刘强,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非对称液压缸鲁棒运动控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1(2),2006。
  [3] Liu Qiang, Robust motion control of high precision mechanical servo systems with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Dalian, China, June, 2006.
  [4] Liu Qiang, Multirate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high precision mechanical servo systems with measuring delay,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Sigapore, May, 2006.
  [5] Liu Qiang, Adaptive sliding control of high precision linear motor servo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Sigapore, May, 2006.
  [6] 刘强,挖掘机器人伺服控制技术综述,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创办于1978年,先后改名精密机械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2001年成立学院。学院现设有机械制造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车辆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工业设计系、工程图学基础部等五系一部。学院“机械工程”学科为福建省和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为福建省重点学科,“高端装备制造”为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学科群”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151人,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17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16人,高级职称70人,具有博士学位87人。学院现已荟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领军人才,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创新人才长期项目、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福建省“百人计划”入选者、海西产业领军人才、闽江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杰出人才。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及福建省海西产业人才高地。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本科生近2000人,硕士生、博士生约350人。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建设,近5年来,共有2个教学项目入选国家级“金课”,2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5个教改项目获得省级立项,3个团队分别入选省级本科教学团队、研究生导师团队。学院开展国际化办学,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多个海内外著名高校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交流,与英国博尔顿大学签订了本科生3+1双学位联合培养协议,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林肯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学院加强与地区龙头企业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现有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研究生专业学位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共5个,已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8个。近五年来,学院在全国“挑战杯”、工程训练大赛、传感器大赛以及福建省各类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近500人次,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得德国iF,Red Dot红点概念设计大奖。
 
学院拥有多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包括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及6个省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在内的科研项目近200项,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10多项,多个研究方向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学院一直秉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以党建为龙头,团建为抓手,注重青年思想引领、基层组织建设、育人品牌构建、校园文化实践等工作,创立了“机电讲堂、行知学堂、机电榜样、创星情报局、支部说”等品牌项目,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届毕业生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优异的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学院重视校友工作,广泛凝聚校友,利用校友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学院办学实力。40年来,优秀的校友遍布海内外,众多校友创办企业,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力量。
 
学院秉承“博学 笃志 切问 近思”的院训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海内外招贤纳才,共同致力于创建双一流大学。
 
 
 


  姓名:李洪友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研究方向:脉冲电源及特种电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微纳加工与检测;表面技术;
   电子邮箱:

  工作学习经历

  1989.09~1993.06 吉林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3.07~1996.08 首钢吉林柴油机厂(长春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96.09~1999.04 吉林工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9.09~2003.08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3.09~现今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2006.12~2009.10 厦门大学在职博士后。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1、微光学非球面塑料模具电铸技术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70410797,负责人)
  2、自由曲面脉冲电化学及其复合光整加工理论和技术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6J0166,负责人)
  3、高频数控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理论及技术研究(福建省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05J031,负责人)
  4、微电铸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华侨大学侨办科研课题,项目编号:10QZR10,负责人)
  5、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华侨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编号:530065,负责人)
  6、基于视觉的熔射制模射流品质动态实时诊断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175035,主要参与人)
  7、面向应力缓和设计的骤冷粒子动态生长特性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675072,主要参与人)
  8、大尺寸矩形平面光学零件高精度磨床(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项目编号:2008AA042501,主要参与人)  
  9、楔形聚焦透镜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AAXXX,主要参与人)

  研究领域

  1.微纳加工与检测
  主要从事于微纳加工与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2、表面技术
  主要从事于表面光整加工、改性及涂层等技术研究。
  3、电源技术
  研究微纳制造、表面光整加工、改性及涂层技术专用电源。
  4、单片机应用技术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20余篇,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13篇, ISTP检索论文6篇。
主要代表作如下:    

  [1] H. Y. Li, C. Hu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Bipolar Pulse Electroforming on Micro Optical Aspheric Mold Manufacturing,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154-155 (2011), pp806-809(EI收录号:20110213566282)  

  [2] LI Hongyou, SHI Yuying, ZENG Haoping, et al. Research on In-flight Property of Particles in Plasma Spray Forming,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97-101 (2010), pp1562-15659(EI收录号:20101612863200)  

  [3] Li Hongyou, et al. Research on Technology of Pulse Electrochemical and Its Compound Finishing,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 416 (2009).(EI收录号:20094212376017)  

  [4] Li Hongyou, et al. Research on Bipolar PulseCurrent Electroforming in Precision Molds and Dies,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14, Number S1, June 2009(EI收录号:20093012222079).  

  [5] Li, Hongyou, et al. Bipolar pulse electroforming in precision mold tooling of nonmetal mandrel, ICMTMA 2009, Zhangjiajie, China. April 2009(EI收录号:20094712476485)    

  [6] Li, Hongyou, et al. Research on Technique of Pulse Electrochemical Surface Finishing, ICMTMA 2009,   Zhangjiajie, China. April 2009(EI收录号:20094712476371)   

  [7] Li Hongyou, et al. Study on the technique of pulse electroforming in optical manufacturing, Proccedings of SIPE, Vol. 7282 72822D (2009).(EI收录号:20093812313177)  

  [8] 李洪友,郭隐彪等. 高频窄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工艺特性研究, 电加工与模具,2007(5)  

  [9] Chao Huang, Hongyou Li, Haoping Zeng,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Bipolar Pulse Electroforming Nicke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152-153 (2011), pp238-241(EI收录号:20110213565798)  

  [10] 黄超, 李洪友等. 电铸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电镀与环保, Vol. 30, 2010年第6期:1-4  

  [11] 庞梅, 李洪友等. 双向脉冲电铸镍的实验与研究, 电镀与环保, 2010, 第1期:10-13  

  [12] H. Y. Li, X. M. Liu, J. C. Fang, et al. Study on the machined surface topography and performances on electrochemical finishing.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291-292, p579~584(SCI & EI收录)   

  [13] Li H.Y., Liu X. M Jiang K.Y., Technique of Pulse Electrochemical Finishing in Dies and Molds.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vol. 14, October 2004, p487~492(SCI & EI收录)    

  [14] Li H., Liu X., Jiang K., Researching on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ments of pulse electrochemical finishing.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ICMA2004), Wuhan, China. October, 2004(EI收录)    

  [15] 李洪友, 王辉等. 脉冲电化学齿轮光整加工电源的设计与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Vol.43, No.4(EI收录)    

  [16] 李洪友, 周锦进等. 表面质量对齿轮使用性能指标影响的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04(4)    

  [17] 李洪友, 江开勇等. CAD/CAM的电化学展成微加工技术,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18] 李洪友, 周锦进等. 齿轮光整加工工艺及其新进展, 起重运输机械, 2003 (3)     

  [19] 李洪友, 翟小兵等.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脉冲斩波器的设计与研究, 电加工与模具, 2003(2)     

  [20] Li H. Y., Liu X. M., Fang J. C. Study on the technique of pulse electrochemical finishing with shaped cathodes. ICSFT2006, Dalian(ISTP收录)    

  [21] X. M. Liu, H. Y. Li, et al. Study on the Technique of Pulse Electrochemical Mechanical Finishing.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304-305, p393~397(SCI & EI收录)    

  [22] Liu Xiaomei, Li Hongyou, et al. Pulse Electrochemical Finishing of Hardened Gear with Shaped Cathode, ISAAT2006, Dalian(ISTP收录)    

  [23] 刘晓梅, 李洪友. 应用IGBT的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6)    

  [24] 周锦进, 李洪友等. 齿轮表面质量对其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的研究,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4(4)    

  [25] 王辉, 李洪友等. 脉冲电化学碳钢表面光整加工技术实验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Vol.46, No.6    

  [26] 孙雪松, 李洪友等. 齿轮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控制系统的研究. 电加工与模具, 2003 (1)     

  [27] 安军, 李洪友等. 脉冲电化学去毛刺工艺, 工具技术, 2002(12)

  [28] 董华军,

  [29] 江开勇, 刘斌,

  [30] 刘晶峰, 李洪友等. 铸造CAE系统的网格剖分技术,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29, pp. 327-330,    

  [31] 王辉, 李洪友等. 成型轧辊表面的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技术研究,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9年第11期.
李洪友等. 脉冲电化学光整加工电源的设计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5(12)李洪友. 快速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Vol.27, No.1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黄常标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制造(CAD/CAM开发、网络制造技术等);
   电子邮箱:

  工作学习经历

  2001-2004 华侨大学机电学院 硕士研究生生毕业
  2004-2007 华侨大学机电学院 博士研究生生毕业
  2007-至今 华侨大学机电学院 教师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复杂三角网格模型的分治加工轨迹研究 (51105150)
  (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轨迹特征的复杂三角网络模型刀位轨迹生成研究 (JB-ZR1103)
  (3) 福建省青年人才项目:基于机器视觉的复杂曲面成形误差检测与模具修正关键技术研究(2008F3069) (已结题)
  (4)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逆向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08BS203) (已结题)

  参与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几何细节特征分解的快速原型制造及其在金属型零件快速制造中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2)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板料成形性能参数数据库构建与覆盖件冲压回弹评价与控制
  (3)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前期研究项目:鞋楦数字化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一体化装置研制
  (4)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化设计与创新服务联盟专题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CAD/CAM技术,同时也对网络化制造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目前具体研究内容为基于Visual C++及OpenGL进行三维点云、离散网格模型等离散数据的CAD/CAM研究;基于OCC的CAD/CAM软件开发。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1. Huang Changbiao, Jiang kaiyong, Lin Junyi, Liu B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xtensible CAD/CAM framework based on plug-ins[C]. In: ICMTMA2009, Hunan, China. Published by IEEE Computer Society, USA. 2009, vol. 3:142-145.(EI收录:20094712476511; ISTP收录)  

  2. Changbiao Huang, Kaiyong Jiang, Xipeng Xu. A New approach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System Based on COM+[C].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06, 532-533: 1148-1151.(EI收录: 20080711100277;ISTP收录)  

  3. HUNAG Changbiao, JIANG Kaiyong, LIN Junyi. The Research on the Web-Based Enterprise Alliance System Based on .NET [C].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nference 2006, Hangzhou, China. Published by IET, London, 2006.11:989-994 (EI收录: 20072610669276)  

  4. 黄常标, 江开勇, 林俊义. 复合式CAD异地协同系统研究[J]. 工程图学学报, 2009, 30(5): 27-32.  

  5. 黄常标,江开勇. STL模型加工轨迹生成研究及发展方向[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12): 233-235.  

  6. 黄常标,江开勇. 三角网格模型等高线刀具轨迹生成研究[J]. 机床与液压,2009,(12): 1-4,111.  

  7. 黄常标,江开勇,林俊义. 基于扩展Z-Buffer的STL模型三维分段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2009,(11): 100-103.  

  8. 黄常标, 江开勇. 分段注射/雕刻快速原型制造工艺的设备及其控制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 2007, (10): 17-197.  

  9. 黄常标, 江开勇, 林俊义.平面轮廓线的偏置及干涉消除算法研究[J]. 机电工程技术, 2007, (10): 75-77, 90, 11.  

  10. 黄常标, 江开勇, 林俊义. 平面型腔平行双向刀具轨迹的优化生成[J]. 制造业自动化, 2005, (6): 28-30, 67.  

  11. 黄常标,江开勇. 计算轮廓偏置的截距方程法[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 (3): 23-34, 27.  

  12. 黄常标,林俊义,江开勇. 对STL模型的交互选择功能的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17): 121-123.  

  13. 黄常标,林俊义,江开勇. 快速成形中STL文件拓扑信息的快速建立[J]. 现代制造工程, 2004(8): 16-18.  

  14. 黄常标, 林俊义, 江开勇. 逆向分层自动添加支撑的算法与实现[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6): 71-73.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以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光电测试理论与应用工程、智能光学仪器原理与设计等为学科主体,以精密机械设计制造、智能仪器设计、电子学、工程光学、计算机控制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传感器原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为学科基础。要求学生系统熟练地掌握精密机械与智能仪器设计制造原理、制造业过程中质量控制和状态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测量控制信息获取方法与处理技术,并在精密机械与光电工程方面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旨在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坚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开拓创新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优良的人文社会素质,能够胜任精密机械与智能仪器、光电工程与智能控制等领域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光-机-电一体化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港、澳、台以及内地经济特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能够胜任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设计、光电工程与智能控制等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素质,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系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精密机械设计、电子学、误差理论、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学科基础知识;
 
3、熟练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光学、传感技术、智能仪器设计、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电子电路与控制工程CAD等学科专业知识;
 
4、较为丰富的精密机械与光电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训经历和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
 
5、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课程
 
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电子技术、工程光学、传感器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智能仪器设计。
 
 
 
 
四、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光、机、电、计算机的专门人才,紧扣“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政策,与仪器仪表、机器人、精密加工与制造领域等多个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福建省内推荐就业单位有(不限于):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姓名:刘斌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华侨大学
  研究方向:(1) 数字化设计 (2) 模具CAE/CAD技术
  联系电话:18959266010
  电子邮箱: 


  个人简历:

  200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到华侨大学工作,2006年晋升副教授、硕导;2009-2010年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谭建荣院士科研团队访学,2010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破格晋升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福建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模具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编委。荣获2009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7年度段镇基皮革和制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1] 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5191)主持

  [2] 2011-2013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1314)主持

  [3] 2011-2013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07176C03)主持

  [4] 2011-20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JB-ZR1104)主持

  [5] 2009-2011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9H0032)主持

  [6] 2008-201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E0810040)主持

  [7] 2006-2008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6H0029)主持

  [8] 2005-200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E0540002)主持

  [9] 2004-2006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2004J035)主持

  [10] 2003-2005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主持

  [11] 201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5100)(排名第二)

  [12] 2008-2010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8170)(排名第二)

  [13] 2008-2011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8H0085)(排名第二)

  [14] 2005-2007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前期预研项目(2005HZ1013)(排名第二)

  [15] 2007-20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F 01A 23)主要完成人

  [16] 2010-2013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05116)(排名第二)

  研究领域

  (1)弯曲空间的样条曲线设计理论与方法、弯曲空间中自由曲线的约束分类、求解与重用技术等;鞋服类柔性产品的适体性、舒适性设计与个性化定制研究等。

  (2)基于视觉测量的数字检具设计与开发。

  (3)模塑CAE等。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1] 刘斌,韩林,林俊义,黄常标,江开勇. 网格曲面上测地B样条曲线交互操作与重用. 机械工程学报,2012

  [2] 韩林,刘斌. 基于离散指数映射的网格曲面上曲线设计与复用. 中国机械工程,2012

  [3] 刘斌,黄常标,林俊义,江开勇. 流形网格曲面上测地B样条插值.机械工程学报,2011,47(19):136-142 (EI:20114614514686)

  [4] Chen, Zhizhong,Liu, Bin. Simulation of compound bulging process for T-branch tubes using rubber medium[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228-229:88-95(EI:20112113994804)

  [5] 刘斌,上官宁,林俊义,江开勇.脚型解剖学标志点自动标识方法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09,Vol.45(11):139~144(EI:20095112567429)

  [6] 刘斌,王敏杰,刘耀中,宋满仓.基于数值分析的塑料挤出模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03,Vol.39(5):139~144(EI:03477740673)

  [7] 刘斌,林俊义,江开勇.曲线驱动的网格变形算法与应用. 中国机械工程,2010,Vol.21(18):2218-2223

  [8] 刘斌,江开勇. 三维鞋样交互设计方法研究. 工程图学学报,2010(6):117-124

  [9] 刘斌,王敏杰,刘耀中,宋满仓.口模压缩段对塑料挤出流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中国机械工程,2002,Vol.13(22):1963~1966

  [10] 刘斌,江开勇,王敏杰.基于数值分析的挤出流动规律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4,Vol.15(18):1683~1687(EI:04478470710)

  [11] B Liu,K Y Jiang.Mesh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Deformable Template and Local ICP Algorithm.Materials Science Forum,2009,628-629:209-214(EI:20094712486095)

  [12] Bin Liu, Kaiyong Jiang.Feature Line Extraction of the Triangular Mesh Model Based on Curvature and PCA.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09,16-19:420-425(EI:20100312636423)

  [13] 刘斌,王敏杰,刘耀中.流道结构对塑料挤出流动影响的数值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Vol.43(4):442~446(EI:03477740809)

  [14] 刘斌,江开勇,郑清娟,王敏杰.分隔板结构对挤出流动影响的数值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Vol.45(2):206~209(EI:05219118608)

  [15] 刘斌,王敏杰,刘耀中,赵丹阳.流线型挤出模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中国塑料,2003,Vol.17(8)(EI:04268239111)

  [16] 刘斌,江开勇,郑清娟,王敏杰.基于流动平衡的塑料挤出模优化设计.中国塑料,2005,Vol.19(2):86~89

  [17] B Liu,N Shangguan,K Y Jiang and J Y Lin.Triangular mesh model reconstruction from scan point clouds based on template.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14(SUPPL. 1):56-61(EI:20093012222064)

  [18] B Liu,  N Shangguan . Research on shape similarity and shape matching. Proceeding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SSE 2008, 1028-1031(EI: 20091211962160)

  [19] B Liu,K Y Jiang,Q J Zheng.Flow balance analysis for plastics extrusion flow —— influence of flow separ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2004,315-322(EI:2005389374133)

  [20] Liu Bin, Shangguan Ning, Lin Jun-yi, Jiang Kai-yong. Individual foot shape modeling from 2D dimensions based on template and FF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Design and Manufacture,2008.1:437-445
(ISTP,EI 20104013275371)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华侨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7]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化学工程(02)化学工艺(03)应用化学(04)工业催化(05)制药工程(06)生物化工
招生人数: 20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5)化工原理
备  注:


  姓名:郑亚青
  性别:女  
  职称:讲师
  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研究方向: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及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微分平坦化机器人系统;
   电子邮箱:

  工作学习经历

  学习简历  

  ·1992年9月~1996年7月: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6年9月~1999年1月: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0年9月~2005年7月: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机构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讲的课程  

  ·本科课程:《机械原理》、《CAD/CAM技术基础》、《Industrial Robots》(双语教学)、《机电一体化系统》、《机器人原理与控制》、《科技写作及文献检索》、《液压传动》  

  ·高职课程:《工业工程》  

  ·研究生课程:《研究生专业英语》、《专业文献阅读与翻译》、《文献阅读与综述》、《研究生专题报告》、《机器人技术》、《机电系统设计与仿真》  

  工作简历  

  ·1999年3月~2002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助教  

  ·2002年3月至今: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讲师  

  ·2008年8月至今: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副教授  

  ·2008年9月~2012年3月:于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年至今:被遴选为硕导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1)含3个刚柔混合支链的6自由度并联起重机器人的机构学理论及吊运轨迹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0805054),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年限:2009年1月~2011年12月,项目负责人)      

  结题的科研项目:    

  1)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基于任务空间的运动控制方案研究及其鲁棒性分析,华侨大学校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年限:2002年10月~2004年9月,项目负责人)    

  2)用于飞行器风洞试验的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及其运动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04750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林麒教授(资助年限: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参与者:排名第三,华侨大学方的项目负责人)    

  3)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模型姿态控制研究(项目编号:05Q0019),国务院侨办基金资助项目(资助年限:2005年9月~2007年8月,项目负责人)    

  4)FAST馈源支撑相关的绳牵引并联机构学研究(项目编号:340601),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大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预研究子课题(资助年限:2006年1月~2007年1月,项目负责人)    

  5)低速风洞大姿态角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测力方案研究及气动载荷解算(项目编号:06BS218),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年限:2006年10月~2008年10月,项目负责人)    

  6)低速风洞大姿态角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机构学研究与结构设计(项目编号:  2006F  3083),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资助年限:2007年1月~2008年12月,项目负责人)  

  7)女性国际研究工程高峰论坛(项目编号:50910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资助年限:2009年6月~2009年12月,项目负责人)

  8)基于微分平坦性的立面2自由度门式起重机器人之研究(资助编号:20090450721),第四十五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资助年限:2009年3月~2010年10月,项目负责人)


  研究领域

  在机器人机构学领域,主要致力于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机构学理论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并拓展其应用研究。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迄今在绳牵引并联机器人领域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达24篇),为国内该领域最早研究者之一。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如下:  

  [1]Zheng Y Q,Liu X W. Force Transmission Index Based Workspace Analysis of A Six DOF Wire-Driven Parallel Manipulator. CD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ASME Design Technical Conferences,27th Mechanism and Robotics Conference,DETC2002/MECH-34241,Montreal,Canada,29 September ~2 October,2002(EI收录)

  [2]刘雄伟,郑亚青.6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机械工程学报.2002,Vol.38(增刊):16~20(EI收录)

  [3]Lafourcade P, Zheng Y Q, Liu X W. Stiffness Analysis of Wire-Driven Parallel Kinematic Manipulators. In: Huang T ed.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in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 Tianjin, China, 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 2004:1878~1882(ISTP收录)

  [4]郑亚青,刘雄伟.6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的运动轨迹规划.机械工程学报,2005,41(2):77~81(EI收录)

  [5]刘雄伟,郑亚青,林麒.应用于飞行器风洞试验的绳牵引并联机构技术综述.航空学报,2004,25(4):393~400(EI收录)

  [6]郑亚青,刘雄伟.绳牵引并联机构拉力分布优化.机械工程学报,2005,41(9):140~145(EI收录)

  [7]郑亚青,林麒,刘雄伟. 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机构与模型姿态控制方案的设计. 航空学报,2005,26(6):774~778(EI收录)

  [8]郑亚青,刘雄伟,林麒. 绳牵引并联机构奇异性分析及无奇异机构设计.机械工程学报, 2006,42(2):57~62(EI收录)

  [9]Zheng Y Q.Feedback Linearization Control of a Wire-Driven Parallel Support System in Wind Tunnels. Proceedings of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Jinan, Shandong, China,October 16~18, 2006(ISTP收录)
[10] 林麒,梁斌,郑亚青. 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支撑系统的模型姿态与振荡控制研究[J]. 实验流体力学,2008,22(3):75-79(EI收录)

  [11] 郑亚青,林麒,刘雄伟,Peter Mitrouchev. 用于低速风洞飞行器气动导数试验的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航空学报, 2009,30(8): 1549-1554(EI收录)

  [12] Ya-Qing ZHENG, Qi LIN,Jian-Po WU, Peter Mitrouchev. Analysis of Inverse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a Novel 6-Degree-of–freedom Wire-Driven Parallel Gantry Crane Robot. Proceedings of 2009 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 Singapore, July 14~17, 2009:1786-1791(EI收录)

  [13] XIAO Yangwen, LIN Qi, ZHENG Yaqing, LIANG Bin. Model Aerodynamic Tests with a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System in Low-speed Wind Tunnel.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10,23(4):393-400(SCI和EI收录)

  [14] 黄琴,郑亚青, 林麒. 6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飞行器模型单自由度振荡运动的动力学分析. 工程力学,2010,27(10):230-234(EI收录)

  [15 Huang Qin ,Liang, Bin ,Zheng, Yaqing, Lin, Qi. Kinematical and dynamical simulation for the aircraft model at 6-DOF in WDPSS. 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MACE2010), Wuhan, China, June 26, 2010 - June 28, 2010: 291-294 (EI收录)

  [16] YU Lan, ZHENG Yaqing.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 2-degree-of-freedom Gantry Crane Robot with Dynamic Friction Compen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ICMA2011), Beijing, China, August 7-10, 2011(EI收录)

  [17] JIANG Xiaoling, HUANG Yijian ,ZHENG Yaqing. Dimension Optimization Design of An Under-Restrained 6-DOF Four-Cable-Driven Parallel Manipulator Based on Least Square-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ICMA2011), Beijing, China, August 7-10, 2011(EI收录)

  [18] ZHAO Shuaihe, ZHENG Yaqi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of Motion System Based on ELT Linear Motion Unit. Proceedings of 2011 3rd International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cs i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CAR 2011), Shenzhen, China, December 24-25, 2011 (EI收录)

  [19]ZHENG Yaqing, ZHAO Shuaihe. Research Survey of Technique about Wire-Driven Parallel Suspension Systems Used in Forced Oscillation Experiments in Low-Speed Wind Tunnels for Obtaining Dynamic Derivatives. Proceedings of 2011 3rd International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cs i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CAR 2011), Shenzhen, China, December 24-25, 2011 (EI收录)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华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科目名称:综合考试(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无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基础理论(25%)、物质的形态与结构(15%)及元素性质(主要是过渡元素的性质)部分(10%)。
    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反应(25%)、结构和性质的关系(10%)、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15%)。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50分),共25道;
    2.填空题(30分),共6-8道;
    3.简答题(30分),共5道;
    4.计算题或合成题(40分),共3道。
    二、考查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全面系统地测试考生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掌握情况及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学生对有机化学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有机化学内容应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认识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反应及其应用。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无机化学主要内容
    1.物质的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气体分子运动论,液体的蒸气压、沸点和凝固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依数性。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热力学中常用的术语(体系,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中的焓变(ΔH),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化学方程式,标准摩尔反应焓变(ΔrHmӨ),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Ө),标准摩尔燃烧焓(ΔcHmӨ);盖斯定律;焓变与反应的自发性;吉布斯自由能(G),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Ө),标准摩尔反应生成吉布斯能(ΔfGmӨ);熵(S),标准摩尔熵(SmӨ),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熵变(ΔrSmӨ),ΔrGmӨ与ΔrHmӨ和ΔrSmӨ的关系,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阿伦尼乌斯方程式,碰撞理论,活化能,活化分子,过渡态理论,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Ө)),多重平衡规则,KӨ与ΔrGmӨ的关系。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与化学平衡,平衡移动总规律。
    4.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阿伦尼乌斯解离理论,离子氛,活度,活度系数。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盐效应。pH值计算,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pH值计算,缓冲物质选择及缓冲溶液配制。盐类水解反应,水解常数,影响盐类水解反应的因素(浓度,温度,酸度)。近代酸碱理论(水–离子理论,溶剂理论,质子和电子理论)。浓度积常数(KspӨ),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规则,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生成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等方法),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分步沉淀,分步沉淀的次序,沉淀转化。
    5.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函数,概率密度,电子云。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象,鲍林近似能级图,屏蔽效应,Cotton原子轨道能级图,电子填充顺序,核外电子排布原则(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式(电子排布式,轨道图,四个量子数的表示方法)。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周期表中5个区的划分。有效电荷、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及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6.分子结构:共价键的本质、特征(饱和性,方向性)、类型(σ、π键)、键参数(键长,键角,键能)。杂化轨道理论要点,s和p原子轨道的三种杂化方式,等性和不等性杂化轨道。分子轨道理论要点,分子轨道的形成,同核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图,键级、键类型。分子的极性,偶极矩,分子的变形性,极化率,诱导偶极,固有偶极,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的形成及特点,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晶体结构:晶格,晶胞,7大晶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及金属晶体的结构及性质特点。三种典型的离子晶体(CsCl、NaCl、ZnS),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的关系,半径比规则。晶格能,影响晶格能的因素。离子极化力和变形性,离子极化对化学键型的影响,离子极化对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8.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值法,离子电子法)。原电池及原电池符号、电极及电极反应式的写法(包括含氧的物质在酸、碱性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的写法)。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影响电极电势因素(浓度、压强、pH值等)及能斯物方程的应用。ΔrGmӨ与EӨ的关系。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电势~pH图。
    9.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体,配位数,配离子电荷),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价键理论:配位键、杂化轨道与配合物的磁性及空间构型、外轨型和内轨型配合物,晶体场理论:基本要点、中心离子d轨道的分裂和分裂能、分裂后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与配合物的磁性、晶体场稳定化能、晶体场理论的应用,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KdӨ),配位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配离子之间的平衡,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与酸碱平衡,配位取代反应。
    10.d区元素–过渡元素(一):过渡元素的通性(原子半径、单质的物理性质、金属活泼性、氧化值、离子颜色、配合性、磁性和催化性),钛、钒、铬、锰、铁、钴、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11.ds区元素–过渡元素(二):铜族元素的通性、单质及其化合物,Cu(I)和Cu(II)的互相转化,IB族与IA族元素性质对比;锌族元素的通性、单质及其化合物,Hg(I)和Hg(II)的相互转化,IIB族与IIA族元素性质对比,惰性电子对效应。
    (二)有机化学主要内容
    1、饱和烃(烷烃)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烷烃的命名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烷烃的构象;卤代反应历程和游离基反应历程。(1)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命名方法、烷烃的构象。(2)掌握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掌握卤代反应历程、游离基反应的历程。(4)掌握脂环烃的分类、命名、化学性质和异构现象。
    2、不饱和烃烯烃的结构、同分异构、命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炔烃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3-丁二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亲电加成;氧化反应;聚合反应。(1)掌握不饱和烃的分子结构。(2)掌握不饱和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构型异构,顺反异构,Z、E命名法。(3)掌握不饱和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掌握亲电加成反应及亲电加成反应历程,马氏规则、诱导效应。
    3、芳烃芳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单环芳烃的性质;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和定位规律;多环芳烃。(1)掌握单环芳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2)掌握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历程以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3)了解多环芳烃的结构、命名和性质。
    4、旋光异构物质的旋光性;对映异构现象和分子结构的关系;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构型R,S的命名规则;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1)了解物质产生旋光的原因。(2)掌握手性、不对称碳原子、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的概念。
    5、卤代烃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卤代烷物理性质、光谱性质和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SN1和SN2的立体化学。(1)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和同分异构。(2)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熟悉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历程。(3)掌握卤代烃的制法,了解其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
    6、光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1)了解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2)掌握应用四种光谱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并能认识和分析典型的图谱。
    7、醇、酚、醚醇结构和性质;酚结构和性质;醚结构和性质;消除反应(1)掌握醇、酚、醚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2)掌握醇、酚、醚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化学性质。(3)掌握消除反应及消除反应的历程。
    8、醛、酮、醌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及命名、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化学性质;亲核加成反应;醌的命名、结构和性质。(1)掌握醛、酮、醌的结构、命名。(2)掌握醛、酮、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掌握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9、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取代酸结构、化学性质。(1)掌握羧酸的结构、化学性质。(2)掌握羧酸衍生物的主要类型:酯、酰卤、酸酐、酰胺。(3)了解羧酸各类衍生物的制法、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10、含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胺;偶氮化合物及染料。(1)熟悉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性质和重要的代表物。(2)掌握胺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立体化学。(3)掌握胺的性质和重要的胺。
    11、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含磷有机化合物。(1)掌握含硫有机化合物和含磷有机化合物的类型、结构和命名。(2)掌握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2、碳水化合物单糖;双糖(还原性双糖、非还原性双糖);多糖(纤维素及其应用、淀粉的结构和性质)。(1)掌握单糖的结构、分类、性质和命名。(2)掌握单糖的环状结构、对映异构和构象等立体化学知识。(3)掌握双糖的结构和性质。
    13、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1)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性质。(2)了解多肽的结构、命名、结构测定和合成。
    14、类脂化合物油脂;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1)了解油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熟悉萜的分类、命名和组成。(3)掌握甾的基本结构、命名和分类。
    15、杂环化合物五元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糠醛、噻唑、咪唑、吲哚;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结构和性质,嘧啶;稠环杂环化合物:喹啉、嘌呤。(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掌握重要的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制法。
    四、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一)无机化学主要参考书:
    1.《工科无机化》苏小云臧祥生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无机化学学习指导》苏小云臧祥生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二)有机化学主要参考书:
    《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化学 [0703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华侨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3]化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无机与材料化学(02)有机与高分子化学(03)分析与环境化学(04)催化与能源化学
招生人数: 4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3)无机化学
④(819)有机化学
备  注:
机械工程    
    本专业结合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4.0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以机械为核心,以机电液一体化为主线,设计、制造与控制相互支撑的较宽领域的技术基础和坚实的专业基础,能在制造、信息、自动化、新能源等领域,从事机械工程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或学习深造应该具备:

    1、掌握以机械为核心,以机电液一体化为主线,设计、制造与控制相互支撑的专业知识;

    2、具备根据工程需要提出解决方案,并考虑社会、环境因素及相关政策法规设计、开发机电液系统的专业能力;

    3、具备沟通、交流与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工作团队中,能发挥主要作用;

    4、在职业生涯和专业活动中,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

    5、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跟踪技术的动态发展趋势。


  姓名:林福泳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研究方向: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功率电子;工程计算;机械设计等 ;
   电子邮箱 fylin@hqu.edu.cn


  工作学习经历

  1983年7月福建农林大学机械系学士毕业,
  1986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数力系硕士毕业,
  2003年8月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博士毕业。
  1986-1988华侨大学精密机械工程系, 助教
  1988-1997华侨大学精密机械工程系,讲师
  1997-2005华侨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
  2005-至今华侨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5篇被SCI检索,8篇被EI检索。
  2003年首次独立在国际上提出正交有限元理论和基于正交有限元理论多分辨率分析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图象处理,目前正逐渐被国际学术界接受,目前已申请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
  1997年开始研究开关电源和电子镇流器,2003年开始,申请向国内外关于开关电源和电子镇流器发明专利6项,各项专利均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主持,博士启动基金和省基金各一项。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图像处理,工程计算、机械设计、功率电子等。
  1.图像处理包括图像压缩、图像识别,图象滤波等一系列问题。应用林福泳2003年提出的有限元进行多分辨率分析,从而实现图像的压缩、识别和滤波。该理论与小波分析,有些相类似将信号作多层次分解,但比小波方法简单,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并被SCI,EI收录。
  2.工程计算,主要处理工程中许多计算问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曲面、曲线重构和逼近问题;(2)零件的传热学问题;(3)零件的强度问题;(4)材料的变形问题。主要研究如何将实际工程中复杂问题的求解转换成简单问题的求解,将计算一个大矩阵转换计算一系列小矩阵,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并被SCI,EI收录。
  3.功率电子,主要研究开关直流电源以及电子镇流器,开关电源主要研究在不提高电源的成本基础上,如何提高直流电源的功率因数和直流电源的效率,可以用计算机仿真,也可进行实际电源设计,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人在这方面申请发明专利5项,通过初审。电子镇流器主要研究气体放电灯的镇流器,特别是金属卤化物灯的电子镇流器。
  4.机械设计,主要研究并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有论文数篇,被EI收录一篇。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1] 作者. 论著名. 期刊名, 卷(期)号, 页码

  近四年发表的论文

  2006年
  Lin Fy Orthogonal finite element and multi-resolution theory,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SCI,EI收录

  2005 年
  Lin, FY,A new multi-resolution theory based on orthogonal spline
  APPL MATH COMPUT 168 (2): 1020-1030 SEP 15 2005,SCI,EI收录
  Lin, FY,Multi-solution theory of signal processing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APPL MATH COMPUT 161 (1): 293-310 FEB 4 2005 , SCI,EI收录
  Lin, FY,Orthogonal bases of 3-B-spl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ending problem of plate and beam system,APPL MATH COMPUT 162 (2): 723-733 MAR 15 2005 ,SCI,EI收录
  林福泳,正交样条多分辨分析方法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Vol. 26. No.2
  邱文龙,林福泳,用Cn群解梁弯曲问题,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Vol.26,No.1

  2004年
  Lin FY,Orthogonal continuous segmentation functio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04 Vol 154/4,SCI,EI收录
  林福泳, 板弯曲问题群论方法 计算力学学报 2004,Vol.21(4),EI收录
  Lin FY, Orthogonal complex base spl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CNAAM 2004, [C], editor T.E. Simos ,2004
  Lin FY, Orthogonal complex base spl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tructure analysis, WCCM VI in conjunction with AOCON’04, [C], 2004
  Wang, Taiyong, Lin, Fuyong,etc,Using Cnv group to solve bending beam problem,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 v 17, n SUPPL., December, 2004, p 213-216. ,EI收录

  2003年
  林福泳,一种信号多分辨分析的新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3,05期
  林福泳,样条逼近的新方法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3增刊

  专利申请
  一种高功率因数直流电源。
  一种HID灯(高压放电灯)电子镇流器。
  一种PFC直流开关电源。
  一种开关电源次级同步整流电路。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华侨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化工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7]理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10]生物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5)微生物学
④(834)生物化学(化工学院)
备  注:
    华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专业:化学
    科目名称:无机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无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基础理论(50%)、物质的形态与结构(25%)及元素性质(主要是过渡元素的性质)部分(25%)。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50分),共25道;
    2.填空题(30分),共6-8道;
    3.简答题(30分),共5道;
    4.计算题(40分),共3道。
    二、考查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全面系统地测试考生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掌握情况及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1.物质的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气体分子运动论,液体的蒸气压、沸点和凝固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依数性。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热力学中常用的术语(体系,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中的焓变(ΔH),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化学方程式,标准摩尔反应焓变(ΔrHmӨ),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Ө),标准摩尔燃烧焓(ΔcHmӨ);盖斯定律;焓变与反应的自发性;吉布斯自由能(G),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Ө),标准摩尔反应生成吉布斯能(ΔfGmӨ);熵(S),标准摩尔熵(SmӨ),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熵变(ΔrSmӨ),ΔrGmӨ与ΔrHmӨ和ΔrSmӨ的关系,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阿伦尼乌斯方程式,碰撞理论,活化能,活化分子,过渡态理论,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Ө)),多重平衡规则,KӨ与ΔrGmӨ的关系。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与化学平衡,平衡移动总规律。
    4.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阿伦尼乌斯解离理论,离子氛,活度,活度系数。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盐效应。pH值计算,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pH值计算,缓冲物质选择及缓冲溶液配制。盐类水解反应,水解常数,影响盐类水解反应的因素(浓度,温度,酸度)。近代酸碱理论(水–离子理论,溶剂理论,质子和电子理论)。浓度积常数(KspӨ),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规则,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生成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等方法),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分步沉淀,分步沉淀的次序,沉淀转化。
    5.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函数,概率密度,电子云。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象,鲍林近似能级图,屏蔽效应,Cotton原子轨道能级图,电子填充顺序,核外电子排布原则(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式(电子排布式,轨道图,四个量子数的表示方法)。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周期表中5个区的划分。有效电荷、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及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6.分子结构:共价键的本质、特征(饱和性,方向性)、类型(σ、π键)、键参数(键长,键角,键能)。杂化轨道理论要点,s和p原子轨道的三种杂化方式,等性和不等性杂化轨道。分子轨道理论要点,分子轨道的形成,同核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图,键级、键类型。分子的极性,偶极矩,分子的变形性,极化率,诱导偶极,固有偶极,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氢键的形成及特点,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晶体结构:晶格,晶胞,7大晶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及金属晶体的结构及性质特点。三种典型的离子晶体(CsCl、NaCl、ZnS),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的关系,半径比规则。晶格能,影响晶格能的因素。离子极化力和变形性,离子极化对化学键型的影响,离子极化对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8.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值法,离子电子法)。原电池及原电池符号、电极及电极反应式的写法(包括含氧的物质在酸、碱性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的写法)。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影响电极电势因素(浓度、压强、pH值等)及能斯物方程的应用。ΔrGmӨ与EӨ的关系。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电势~pH图。
    9.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体,配位数,配离子电荷),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价键理论:配位键、杂化轨道与配合物的磁性及空间构型、外轨型和内轨型配合物,晶体场理论:基本要点、中心离子d轨道的分裂和分裂能、分裂后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与配合物的磁性、晶体场稳定化能、晶体场理论的应用,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KdӨ),配位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配离子之间的平衡,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与酸碱平衡,配位取代反应。
    10.s区元素–氢、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的化学性质与氢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一般制备方法、化合物(氢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常见盐类的性质,离子势,锂和铍的特殊性,对角线规则。
    11.d区元素–过渡元素(一):过渡元素的通性(原子半径、单质的物理性质、金属活泼性、氧化值、离子颜色、配合性、磁性和催化性),钛、钒、铬、锰、铁、钴、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12.ds区元素–过渡元素(二):铜族元素的通性、单质及其化合物,Cu(I)和Cu(II)的互相转化,IB族与IA族元素性质对比;锌族元素的通性、单质及其化合物,Hg(I)和Hg(II)的相互转化,IIB族与IIA族元素性质对比,惰性电子对效应。
    13.p区元素(一)–硼族和碳族:p区元素概述,硼族元素的通性,硼、铝单质及其化合物,碳族元素的通性、碳、硅、锡、铅单质及其化合物,碳酸盐的热稳定性。
    14.p区元素(二)–氮族和氧族:氮族元素通性、单质及其化合物,氧族元素的通性,氧,臭氧,过氧化氢,硫及其化合物,无机酸强度的变化规律。
    15.p区元素(三)–卤素和稀有气体:卤素的通性,卤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卤化氢、卤化物、卤素的含氧化合物),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四、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工科无机化》苏小云臧祥生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无机化学》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无机化学学习指导》苏小云臧祥生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学院:化工学院
    招生专业: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工)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大分子(30%),物质代谢途径(35%),遗传信息的传递(35%)。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2.问答题。
    二、考查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生物化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生物化学常见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生物化学大分子
    1.糖
    单糖(尤其是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几种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单糖(尤其是葡萄糖)的D、L型,异头物,差向异构的定义;多糖的高级结构与生物学意义
    2.脂质
    脂酰甘油类及磷脂的化学组成;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3.蛋白质
    组成蛋白质的20种常见氨基酸的分类、化学结构、酸碱、性质及物化性质;蛋白质的肽和肽键;蛋白质的肽键性质;蛋白质高级结构,尤其是超二级结构,结构域和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4.酶
    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分类和命名;酶促反应动力学(尤其是米氏公式的导出,米氏常数的意义,米氏常数的求法,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导出;酶的作用机理
    5.维生素与辅酶
    与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其辅酶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学功能;与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辅酶的作用机制。
    6.核酸
    核苷酸的组成;DNA的一级及空间结构;核酸紫外吸收性质;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DNA的空间结构;DNA的生物学功能
    7.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和作用;生物膜组成物质的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物质代谢途径
    1.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的概念;ATP在生物氧化中的重要作用;NADH及FADH2呼吸链组成,传递体的顺序;氧化磷酸化中ATP的生成部位及数量;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化学渗透学说
    2.糖代谢
    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的途径;计算酵解途径中ATP的量及能量利用效率;计算三羧酸循环中ATP的量及能量利用效率;淀粉及糖原的合成
    3.脂类代谢
    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能量利用效率计算;十六碳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合成
    4.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氨基酸的非氧化脱氨基作用;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氨基酸与一碳单位;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一碳单位概念,一碳单位的产生
    5.核苷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嘌呤和嘧啶的分解;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调节
    第三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与分子机制
    1.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复制机制;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差异;DNA的损伤与修复;DNA复制的起点和有关复制的酶;DNA损伤修复的机制。
    2.RNA的生物合成
    RNA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RNA转录后的加工过程;RNA的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RNA加工的差异
    3.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遗传密码的概念、基本特征;蛋白质的翻译步骤;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不同物种遗传密码的差异;蛋白质翻译的起始、延伸和终止;蛋白质翻译后的运输
    4.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
    代谢途径的相互作用;酶活性的调节;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节的水平与差异
    四、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生物化学》,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2007年。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化学     专业代码:0703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化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理学院化学一级学科下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于2006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成为北京市化学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科学评估中,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位居前列。2018年3月份,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本学科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3人。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人,45岁以下教师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的主体。
本学科依托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系、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化学生物系及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建设。在注重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将研究工作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发展模式。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纳米结构与限域催化化学、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及安全分析、清洁能源材料与电化学、功能有机化学、纳微尺度的计算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纳米化学与功能器件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170余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0294万元,与企业合作项目横向科研经费到款442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48余篇,其中SCI收录972篇,EI收录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75件,授权专利224件。
  在为研究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研究骨干定期互访、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及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等。

专业点分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省科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烟台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三峡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深圳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贵州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69 所,本次参评66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50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1 北京大学 A+
2 10003 清华大学 A+
3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4 10055 南开大学 A
5 10183 吉林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384 厦门大学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9 10284 南京大学 A-
10 10335 浙江大学 A-
11 10386 福州大学 A-
12 10486 武汉大学 A-
13 10532 湖南大学 A-
14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17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B+
18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2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B+
22 10285 苏州大学 B+
23 10422 山东大学 B+
24 10459 郑州大学 B+
25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6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B+
27 10635 西南大学 B+
28 10697 西北大学 B+
2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10730 兰州大学 B+
31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32 10108 山西大学 B
33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34 10145 东北大学 B
35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B
36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B
38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39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40 10533 中南大学 B
41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42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43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B
44 10673 云南大学 B
45 11117 扬州大学 B
46 10075 河北大学 B-
47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B-
48 10126 内蒙古大学 B-
49 10212 黑龙江大学 B-
50 10255 东华大学 B-
51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52 10357 安徽大学 B-
53 10403 南昌大学 B-
54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55 10475 河南大学 B-
56 10530 湘潭大学 B-
57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58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59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60 10755 新疆大学 B-
6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62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C+
63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64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C+
65 10140 辽宁大学 C+
66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C+
6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68 10280 上海大学 C+
69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C+
70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C+
71 10351 温州大学 C+
72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73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74 10559 暨南大学 C+
7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76 11658 海南师范大学 C+
77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C
78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79 10184 延边大学 C
8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8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82 10299 江苏大学 C
83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84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85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6 10427 济南大学 C
87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C
88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C
89 10512 湖北大学 C
90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91 10560 汕头大学 C
92 10611 重庆大学 C
93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94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95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C-
9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97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98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C-
99 10385 华侨大学 C-
100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101 10513 湖北师范大学 C-
102 10657 贵州大学 C-
103 10691 云南民族大学 C-
104 11258 大连大学 C-
105 11646 宁波大学 C-

应用化学专业考研科目: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021-64253230)(商老师) 081704应用化学   0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5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物理化学或803有机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国家重点学科;△省(区、市)或部委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机化学 
02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3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应用化学考研参考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24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145      
081704应用化学         
01 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7 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2401 化学实验理论;2402 化学实验技术操作;2405 英语听力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及《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05名。不接受单独考试。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应用化学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 应用化学专业录取人数由学院当年制定的硕士生招生政策确定。
02 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
03 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
04 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
05 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应用化学研究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业前景美好。 化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化学参考书目
01-04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研究方向
以复旦大学为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22 化学系   57   本系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40人。实际招生数视生源情况调整。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学位)   1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7人。
01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丰产元素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配位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5生物无机化学与蛋白质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6有机光电功能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学术学位)   6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5人。
01色谱方法和高效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化学生物分析和蛋白质组分析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72细胞生物学
03现代电分析化学及传感技术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天然药物分离分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学术学位)   13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9人。
01物理有机化学
02有机合成化学
03超分子材料化学
04药物合成化学
05有机大分子化学
06天然产物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学位)   21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16人。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2复相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全日制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物理
06结构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9固态材料化学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0工业催化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11新型化学电源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703Z1 ★化学生物学(学术学位)   4   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3人。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学基础
02生物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03药物和医用材料的分子设计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7生物化学(理);④837有机化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2   本专业拟招收全日制2人,学制2年。本专业不招收推免生。
01精细有机化学
02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959基础化学

化学就业前景
化学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拉动下,石化化工产品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学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
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将增长120%以上,居民消费习惯也将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对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

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将带动相关能源、建材、家电、食品、服装、车辆等行业的发展,以上行业都是化学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

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的就业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化学系的毕业生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